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来大同过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8:25:40 体裁作文
来大同过年体裁作文

篇一:山西省大同市过年民俗

山西省大同市过年民俗

调查报告

本学期的民俗课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每个中国人都把过年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因此我把我家的年俗作为本学期最后的调查课题——来探究一下大同地区的过年习俗。

春节之于中国, 其影响力的深远和地域扩散的广度是其他任何节日或礼俗所无法企及的。我们从儿时对过年的向往,到长大后理性地对其进行思考, 渐渐悟出了春节的文化底蕴、内在魅力以及它在满足人性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多种功能。我们终于知道,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其实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文化活动, 其存在是人们需求的折射, 其作用是其他任何现代手段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所以,经过一年奔波后的人们,无论是何年龄、性别、地域, 都渴望在春节来临之际渐渐

停息于它那温馨的港湾。

一、节日习俗

大同地区的春节, 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 甚至于到二月二止。民俗有“忙腊月, 闹正月, 拖拖拉拉到二月”的说法, 这正是众多春节习俗的真实写照。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 相传佛祖释迦牟

尼在这一天悟道成佛。佛教徒们视该日为佛主的“成道节”。民间也食“腊八粥”, 象征吉祥福寿、喜庆丰收。大同地区则“预于初七日往玉河凿冰融水做枣粥,别无馈送, 惟与佣水人枣粥一碗。”“食腊粥, 作腊醋, 腌肉, 藏冰。”繁忙的春节活动开始了。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 或二十四日) , 民间俗称过小年, 是祭祀灶君的日子。祭灶, 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文献记载最早的灶君是火神祝融也。他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 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大同地区的广大农村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两侧是“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 或‘回宫降吉祥’) ”、横批为“一家之主”的对联。每逢腊月二十三小年夜, 灶王“上天述职”时, 大同民间“供饧饼酒果, 祀皂( 同“灶”) 神, 以求福庇。”该日吃麻糖祭灶, 以糊灶王之口也是当地习俗。大同民谣中“二十三, 吃饧板”( 注: 饧指麻糖的初级品,特粘, 现在统称麻糖) 。指的就是人们希望他上天多说好话、少说坏话, 以保佑全家老小平安。腊月

二十三日到除夕前叫“迎春日”, 也就是春节前的准备阶段。置办年货、打扫庭院、

搞好个人卫生是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年三十, 俗称过大年。易门神、贴对联、放鞭炮,蒸年糕、包饺子、吃年夜饭, 请祖先、熬年、垒旺火都是大同地区的习俗。《云中郡志》记载:“除夕, 易门神、桃符, 修岁事, 陈祀仪; 守岁。”这与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年俗基本相同, 不多赘述。大同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过年发旺火是当地的一大风俗。每逢除夕晚上, 家家户户院子中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 里面放好干柴, 上面大红字条写有“旺气冲天”、“大吉大利”、“火树银花”等吉语。《大同县志》记载曰:“元旦, 家家凿炭伐薪, 磊磊高起, 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 名曰‘旺火’。”元日子时交年时刻, 鞭炮齐鸣, 辞旧迎新, 活动达到高潮。旺火由家长亲自点燃, 称为发旺火, 取意发财、旺盛、红火。冲天的火光从无数小孔中喷出, 烧红的炭火照亮庭院, 孩子们穿上新衣服, 围着旺火燃放鞭炮, 男女老少围着旺火烤火, 以图“旺气冲天”。到了早晨,主人要把旺火的炭火铲回灶内做饭, 不准外人铲走,表示一年的兴旺。如今, 尽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楼房取代了四合院、排房, 然而, 过年垒旺火的习俗仍然照旧。与以往不同的是, 旺火逐年增高、造型美观、规模庞大。人们围着红光耀眼、灿烂辉煌, 吐着长长火舌的旺火, 排着长长的队伍, 正转三圈, 反转三圈。一圈

圈祈福的人们, 欢笑着、嬉戏着, 祝福着美好的来年和幸福的生活。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 造型之讲究, 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其中最大者用80 吨煤垒成, 高达三丈, 气势磅礴。 “拜年”是岁后迎新纳福的主要活动,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其内容丰富多彩。元日子时交年时刻,伴着新年的钟声、震耳的鞭炮声, 各家开始焚香致礼, 敬天地、祭列祖, 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 次拜祖宗, 再拜高堂, 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好友; 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 直至拜到正月十五, 所谓拜个晚年。”如今的大同地区通常是后一种习俗,“过年

好”成为最常用的拜年俗语。

正月初五, 俗称破五。因为初一以来的诸多禁忌过此日可破, 故称“破五”。破五的习俗活动主要是“送穷”。黎明各洒扫秽垢, 送之门外。又剪彩为人,在街头相更换, 名曰“送穷”。民间还留传说初五是五路财神( 注: 所谓五路, 路, 皆可得财) 的生日, 故各处商家店铺纷纷开张营

业, 迎接财神, 以求利市。

正月初八, 俗称“八仙日”。全神下凡, 人们上街游百病, 上庙进神、还愿。清道光十年刻本《大同县志》记载: 初八日, 俗唤“八仙日”。是日, 顺禳星辰。先是, 前腊, 各庙僧道与相识者送迎祥疏一道; 至期, 家家布施, 各庙僧道有回以

篇二:大同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大同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又是一年春节到。作为一种民俗传统、一种文化胎记,春节以其特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乡土情结,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随着时代变迁,春节逐渐被人们淡化,拯救春节的呼声也随之而起。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春节?大同人过春节还按老法儿过吗?春节习俗与现代生活有无冲突?带着此类疑问,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分别以给不同年龄层次的亲朋好友打电话、繁华街头随机调查、大小超市随访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结果如下:

问题一:提到春节习俗,您会想到什么?

---提起春节习俗首先想到吃年夜饭。

我要求被访者围绕此问题回答三个所想到的词汇。提及率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吃年夜饭/团圆饭(24%)、办年货(18%)、放烟花鞭炮(14%)。紧随其后的是:贴对联(11%)、压岁钱(9%)、扫尘(6%)、走亲戚(5%)、拜年(3%)、守岁(1%)。

问题二:您准备怎么过春节?

---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

调查表明,有80%的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计划春节期间走亲戚的只有19%,选择旅游仅占被采访者的1%。

---绝大多数人选择在家自己做饭。

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90%的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10%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享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一位受访者这样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当中有大半的日子都在外面吃。过年了,就有几天时间呆在家里,还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做饭吃有意思,热闹、有气氛。到饭店吃是省事,但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吗?”

---许多人选择短信拜年

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9%,31 %的被访者选择打电话拜年,20%的被访者选择登门拜年,还有6%的被访者选择发电子邮件拜年,另外,4%的被访者选择了其他方式。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近一半人过春节不会祭祀

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调查表明,32%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22 %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46 %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问题三:您认为春节习俗过时了吗?

---绝大多数人认为年味犹存

不可否认,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很多环节都在淡化并且趋无。于是,很多人认为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然而,这次调查多少给我们一些信心,调查表明,89%的受访者认为年味没有变淡。

---大多数人愿意完全按照传统习俗过年

按照老规矩,过了小年,直到初五,每天都有相关的安排,一些程序已经日渐简化。调查表明,只有17%不愿意完全按照传统习俗过年,这说明,在大同,大部分人还在延续着老的传统。春节的生命力还在。

问题四:您是否喜欢春节的气氛

---老人、小孩喜欢春节的气氛

有80%的老人重视传统习俗,有90%的小孩喜欢春节的节日气氛。年轻人有两种观点:一种人坦言现在对过年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感兴趣了,但还是喜欢过年时的那种气氛;另一种人自己对过年无所谓,但是为了老人、孩子的情绪,还是按照习俗去做。

妈妈说:“记得小时侯过春节,姥姥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屋里屋外打扫一遍,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物品。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鸡鸣之时,开始烧香、点灯、摆供品、放花炮、祭祖,然后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长辈给压岁钱,图个吉利。吃罢早餐后,便出门拜年,互道些吉祥话语。”而现在几乎没有完全按照旧风俗过年的人了,但愿大同的春节多些文化内涵,展现古城特色,但愿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

篇三:大同春节文化庙会红火启幕

大同春节文化庙会红火启幕

AA2014年2月8日10:47大同日报评论

伴随着春雪,7日,第四届大同春节文化庙会在大同市华严寺广场、关帝庙广场等处红火启幕,会集图书展销、各类小吃及各类地方工艺品展等充满传统中国年味的文化庙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 -+ 连续多年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作为大同市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活动,深受市民喜爱。今年,第四届春节文化庙会采用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各界参与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庙会于2月7日(农历正月初八)至2月14日(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内容包括民族民间文艺汇演、非遗展演,大同及全国各地土特产展销,春节文化书市,“我的中国梦”公益宣传展,摄影书画作品展及玉石、古玩、工艺美术展和艺术品品鉴会等。

篇四:大同市中考满分作文-春节大同欢

春节大同欢

随着“中化大联欢”的开场舞,2009年的联欢晚会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节目在一片团结、和

谐的气氛中不断的进行交着??

相声,小品引得观众笑声掌声不断,歌舞表演美轮美奂,别出心裁的近身魔术更是羸得人们阵阵叫好。灾区同胞用一颗颗坚强乐观的心带给我们的温情祝福,让多少人流下热泪,祖国

7代“神舟人”的集体亮相更增添了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的自豪。

最后依然是在熟悉的难忘今宵的乐曲声中,结束了09“春晚”这一盛宴。

回想这台晚会,把祖国不平凡的08年全部都浓缩在了这台晚会上。随着节目的进行,我们仿

佛又经历了那个令我们流泪,欢笑,悲愤,自豪的2008年。

这一年,我们全国同胞一起肩并肩、手挽手战胜了冰灾,战胜了大地震,当电视屏幕上出现灾区同胞举杯同祝新年快乐时,许多人潸然泪下。是的,我们不悲伤,因为多难兴邦!家园没了,我们可以再建!我们感谢这些灾难让我们又一次向全世界自豪宣告:团结的中国人是

骄傲的龙,我们永远挺立于世界的东方!

08年的 8月8日 ,这是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代又一代的体育健儿们终于可以在家门口为国争光,从许海峰零的突破,拿到第一枚金牌的时候起,我们就开始不断地为奥运梦而努力,今天,我们的梦圆了,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遍遍地响在首都各个体育馆时,我们大声地对自己、对全世界说: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所以当这些奥运冠军站在舞台上时,

我相信你和我一样,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与感激。是他们,让祖国无比荣耀!

还记得去年春晚,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地为两个小家伙——两只可爱的大熊猫起名字,因为它们将代表大陆去宝岛台湾定居,最后,团团圆圆以高票数支持成为它们的名字。团团圆圆不仅是我们对两个小家伙的祝福,更是我们百年来对台湾同胞的声声呼唤!而年前祖国大陆与

台湾的正式通航更给我们早日团圆增加了无限的企盼??

春晚虽然结束了,但,美好的09年我们有了更多的追求,更多的期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来大同过年)愿我们的祖国在09年更加强大!

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那日,我捧着中国历史,正看到有关台湾的章节。刹那间,我仿佛来到了郑成功的塑像下,眺望着大海,只见海面上不时卷起层层的浪花,我从内心深处呼唤:宝岛台湾,回家吧! 犹忆儿时最爱的歌谣——《七子之歌》,心中泛起了惆怅的涟漪。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就如同闻一多先生所说: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而如今,香港、澳门、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相继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独剩台湾徘徊在太平洋的海面。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兄长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严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一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耳畔再次回响起这撕心裂肺的呼唤,一个来自海湾对岸的呼唤。

纵观历史,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公元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

湖地区。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

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但如今,依旧有“台独分子”发出反动的声音。我想对这些台独分子说:台湾始终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期待着海峡两岸真正统一的那一天!! 长大的烦恼

烦躁,郁闷,我长大了。随着社会的变化,我渐渐长大了。

儿时的游戏时间,我没有了,但那种强烈的渴望,时不时会占满我的脑海。望着底下的滑滑梯,我渴望再滑一次,望着远处我曾经玩过的秋千,我渴望再荡一次。

其实在五六年级,我已经长大了,我确定。班上的知心朋友一个一个演化成可怕的 “敌人”,我们互相默默的比较着成绩。我的知心话语无可向人坦说,因为我也成了一个可怕的人。 在一次考试完毕后,我的成绩比我的同桌高了很多分,我的同桌是我的“敌人”之一,而且是最可怕的,但下课后我们会互相假笑。但那次下课后,我悄悄看了她一眼,她满脸被气的通红。本应该去安慰她的我,却鼓不起勇气,我怕她会认为我在讥讽她,嘲笑她。我们静坐在那儿,连平时那让人恶心的假笑也烟消云散了。但出于好心,我还是说了一些安慰的话给她听,(这时我已经是鼓起120个勇气了。)她的双眼对我瞪得大大的,看着我,直到2分钟过去,她才开口对我说,并且是带着愤怒地对我说:“你开心了吧!”我当时没有彻底发愣,而是微微低下了头,因为我想掩盖住我的愤怒和后悔,后悔说出来安慰她干吗!这不是明摆着找骂吗。

上课了,我的心里一直在冒火,但是怕听不了课,强忍着,终于这节课结束了。放学了,我没有先走,而是在那等她,但是她二话不说,掉头就走。我的心里留下了一丝悲哀,我们以前的友谊,就这么结束了。我长大了,我很烦恼……

篇五:大同春节生旺火

大同春节生旺火

大同春节生旺火

大同地区煤炭资源比较丰富,它与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必然要发生各种联系。因此,煤的作用远在古代就已渗透到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春节除夕晚上,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上面写个大红字条"旺气冲天"。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点燃后,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状若浮图,既御寒,又壮观。大人孩子们围起一圈,有的做游戏,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以图"旺气冲天"。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察评论火堆大小,谁家的火堆大,着的旺,谁家的旺气也大。正如清朝《大同县志》所述:"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即省城达达火也。"

如今,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在大同又有发展。不但在过年时生,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若论旺火规模之宏大,造型之讲究,当以怀仁旺火为最。它有四大特点:一、选煤精良。在元宵节前预选优质原煤,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掘出来,再精心切割成整齐方块;二、造型美观。必须聘请高明师傅将旺火垒成底小、肚大、顶尖、内空的宝瓶形状,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燃烧净尽而旺火不塌;三、逐年增高。为了达到一年胜似一年之喻意,要求垒砌旺火时,每年都要比前一年增高一些,具体增高的尺寸大小,则由主人心中的期望而定;四、规模庞大。每年怀仁县城内街道都要垒砌五六十座巨大旺火,其中最大者用80吨煤垒成,高达三丈,可谓规模庞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