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离太阳最近的树课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7 07:22:17 字数作文
离太阳最近的树课文字数作文

篇一:离太阳最近的树

离太阳最近的树

山东省淄博市旅游学校王金梅

说明:课前将每班的学生分成A、B、C(即好、中、差)三组,学生编号分别为A1、A2、A3??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2001年中国喜事连连,其中振奋人心的一件中国申奥成功,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们北京举行,此届奥运会的主题是??

生(齐声回答):绿色奥运!

师:是的。在我们的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意。绿色是地球的基本颜色,孕育着生命和未来。如果没有绿色,我们这个世界将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就在三十年前,在西藏阿里,人们却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里唯一的绿树。当代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的《离太阳最近的树》,以平静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教师板书:颂歌、悲歌) 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1、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这种树什么样子?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师:离太阳最近的树是什么树?

生(齐声回答):红柳树。

师:那么这种树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生C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师:很好!请坐!这是属于什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生B1:“微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生C2:是叙述。

生B2:是描写。

师: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生B3:属于描写。

师:很正确。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红柳树,那么他要歌颂什么呢?

生C3: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师:它顽强的生命力什么地方体现了?

生B4: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生A1:还有,“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师:很好。“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还有哪些地方说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

生A2:“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生B5:“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生C4:“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离太阳最近的树课文

生A3: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师:问得好!红柳还有哪些精神?

生B6: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生C5:当人们用它烧饭时,它“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燃烧了自己,造福了人类。 师:是的,红柳是高原上的精灵,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傲然不屈的精神,并无私的奉献着自己,尤其是它的强大根系所具有的内在力量,这就是作者为红柳写的颂歌,然而在歌颂的同时(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作者就已预示了其结局,哪句话暗示了其结局?

生A4:“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师:很正确,看书很认真,细心。“曾以为”暗示了红柳的悲剧,为下文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认为可悲的是什么?

生C6:红柳树惨痛的悲剧。

师:能固住泥沙,给人们带来绿色的树,给高原带来生命的希望的树,最后却被挖掉了,这无疑是一出悲剧,但可悲的仅是这些吗?

(同学讨论2分钟)

生B7:更可悲的是人们亲手毁灭了这离太阳最近的树,破坏了生态环境。

生A5:而且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生C7:司务长连说了四个“对不对”。

生B8:人们宁愿花费很大的力气去挖掘红柳强大的根系。

生C8:为了挖掘红柳,人们使用的技术越来越高,最后采用火药。

师:可爱的精灵,惨痛的悲剧,而更可悲的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辞。这一深刻的思想,文章并没有明白的说出来,而是蕴涵在平平常常的叙事之中,谁能找出本文平静的叙述的例子?

生C9:文章开头那个30年前的故事。

生B9:人们挖掘红柳的过程。

生B10:人们使用炸药的过程。

师:很好。本文一个写作特色就是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于平静的叙述、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之中。下面同学们开始讨论,C组的同学讨论找出本文的比喻句5个,B组的同学找出文中的描写5句,A组的同学负责评价,但前提是你们必须都找出来。时间为5分钟。 (学生热烈讨论5分钟)

生B11:本文的描写有:1.“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2.“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3.“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司务长回答??”4.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5.“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生C10:文中的比喻句有:1.“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2.“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

4.“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5.“??好似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生A6:他们找的比喻句和描写句子都对,但是比喻要求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红柳和冰山有何相似处?这个比喻有何含义?

(学生共同思考讨论)

生B12:两者的相似点是,伟大的力量都埋在地下。这个比喻赞美了红柳的伟大力量和它对固定流沙所做出的贡献。

师:答的很好。作者赞颂其精神,悲叹其命运,但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赞颂,是悲叹吗? 生(齐答):不是!

师:我们应怎么做?

生C11: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做环境小卫士。

师:很好,文中的红柳不只指红柳,而是指所有生命。本文的思想很深刻,标题也很有特色,请同学们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这个问题上作业。下课!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www.DiYiFanWen.com)查看更多与本文《《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学实录》相关的文章。

篇二:《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融冷峻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2、揣摩关键的语句,探究文章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保护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和含蓄隽永语言特点。

2、赏析文中的精彩比喻拟人。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从阿里的恶劣环境导入新课。(这样导入课文,为师生共同学习探讨这篇课文设置了切合教学主旨的语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更深刻领会红柳那顽强的生命力以及其伟大的贡献,更会为红柳后来的悲惨下场而从内心里发出悲叹。)

同学们如果这几天有看天气预报的话,就知道在北京最近经常有一种现象:沙尘暴,现在的北京人正在饱受风沙之苦。这些沙尘绝大部分来自蒙古、内蒙古。为什么会引起这种现象呢?沙尘暴现象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但直接原因还是人为无限度地过量开发砍伐、耕种、放牧等不合理活动,破坏了植被。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为人类的共识也就是短短的这一二十年时间。过去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肆意地破坏环境以致今天受到环境的报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描述三十年前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

文章所叙述的情节是发生在阿里,本文的作者毕淑敏在描述她第一次16岁时到阿里的行程时,说她从北京坐火车出发,坐完了火车又坐汽车,光坐汽车就花了她12天的时间,在后来6天的时间里,她坐在车里的感觉是汽车不是向地面上的哪个方向行驶了,而是向“天上”爬去。为什么毕淑敏感觉是向天上爬去,我们从课文的第一句就了解到:

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也只有5000左右,所以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世界的第三极”,把它与南极、北极相并列,我们可想见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极端,特别恶劣,酷冷,缺氧。在这样的环境里,连人生存生活都有些困难。我记得在02年的《读者》杂志里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军嫂带着5岁的孩子去探望她在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于西藏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在阿里这样的恶劣的条件下,人生存都有些困难。但这里竟然生存着一种植物――红柳。在这个地方有植物有绿色,那就和我们见到的绿色的意义不一样了,它就不仅是生命,更是顽强生命的象征了。可是,当时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更为了缺乏环保意识而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中唯一的绿树。三十年后毕淑敏以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有关红柳的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板书:颂歌、悲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红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师生齐读,约十分钟)

二、导读分析课文

1、红柳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明确: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它顽强的生命力什么地方体现了?

明确: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5000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红柳还能“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它顽强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1)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人冷的时候会缩成一团,但红柳没有)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如果生存很困难,畏惧严寒和缺氧的时候,可能就战栗不已,不敢往前迈一步,人就是这样,,但红柳不是这样,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它却是在不断在扩展在着自己的势力,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3)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同钢筋混凝土。” (把植物比作金属)

(4)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不是一下子屈服,化成灰烬,而是仍然保持着它最初的生命的状态,这也体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5)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巨型根雕

(6) “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

这些都是歌颂红柳顽强精神的,文章是不是还歌颂了它的别的精神?

明确:奉献精神,它可以固住泥沙,保护生态环境。

第12段“一座结实的沙丘”“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第14段“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

第15段“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以及这段描写挖掘红柳工作量之大

第19段: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从另一个侧面写,红柳是深深地嵌在在沙丘之中)

2、作者对红柳持什么态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结: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包含感情地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上的“精灵”。文中无一“赞”字,但却字字在赞,句句在颂,作者把自己的激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融注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之中。

3、如此珍贵、如此可爱,如此被作者颂扬的高原精灵是不是得到了人们的重点保护?人们怎么对待它的?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要说清记叙的六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你的心情如何呢?

明确:我们每一个人都禁不住会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因为人类这是在自毁家园。 但是,有一个人比我们更痛心,她就是作者毕淑敏。

4、作者为什么这样细致描写挖红柳的艰难过程?

明确:这说明作者。她一方面照应上文,侧面描写了红柳的顽强,一方面营造出一种悲剧气氛。挖红柳的工程耗时越长,费力越大,结局越惨,越说明红柳的坚强,越说明人类的可悲、可怜,悲剧色彩就越浓。所以说这又是一曲悲歌。这曲悲歌是通过冷峻的叙述唱出来的。

5、其实,让作者感到更悲伤的不仅仅是红柳的命运。请大家研读司务长和我的对话,想一想:司务长的经济帐算得好不好?他的话中连用四个“对不对”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司务长目光短浅,愚昧无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人们犯了错误,还浑然不觉;人们在自掘坟墓,还义正辞严。四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理直气壮的情态,这是

从反面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了事件的可悲之处啊!

6、齐读最后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想到了什么?作者这样连续发问,给你以什么启迪? 提示:沙尘暴天气还记得吗?还有近年来连续出现的暖冬现象,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sars、H1N1病毒的蔓延??人们终于遭到了报应。

7、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界的生存发展是相依相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应当有责任去保护它,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新打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老师提示:最起码,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保护花草树木做起;我们还可以从节约做起,比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我们还可以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限量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垃圾,废旧电池等。

8、到此为止你体会到文章结尾的妙处了吗?——那就是不把话说完,而是提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在字里行间去抒情议论。

三、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1、写作手法

让平字见奇,让凡字生色,把记叙和描写巧妙结合,把强烈的感情蕴含在平静的字里行间,立意深刻,语言含蓄隽永,非常耐人寻味。

2、修辞手法

拟人 比喻

四、回应开头,分析题目特点。

现在,我们反回来再来看看文章这个题目究竟包含哪几层含义。

明确:海拔高、有气势、力量大、顽强、唯一、珍贵、无私的奉献。看来文章题目也很符合含蓄隽永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啊。

五、有感情地朗读比赛,看谁最能读出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激情。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作业。

2、仿照课文题目,以“珍惜生命、珍爱地球”为话题,找准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或认识。

篇三:《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定稿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胡丹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本文融冷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来寄予思想情感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2、揣摩关键语句,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珍爱自然、尊重生命和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红柳的形象与内涵。

教学难点:“离太阳最近”的含义。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卡片展示。

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前准备:白板、硬卡纸、白板笔、吸铁石

学生分为四组,分别以与课文有关的事物为组名

一、导入新课

(展示沙漠图片)这里是西藏的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是位于高原上的沙漠。高原加沙漠,那里的自然条件会是怎样的呢?酷寒,缺氧,极端恶劣。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一种绿色植物——红柳。(展示红柳图片)有了这一抹绿色,土黄色的沙漠才有了生气,随风流浪的沙粒才得以聚集。

二、整体感知

万物成长都离不开太阳。毕淑敏老师独独把红柳称为“离太阳最近的树”,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明确:没错,那里是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那里的每一个生命都是顽强的斗士。毕淑敏老师之所以这么关注红柳,是因为她曾在西藏高原部队当过11年的兵,深知高原生活的艰难,令她更加珍惜这些了不起的生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高原沙漠的斗士——红柳。

三、研读赏析,品味红柳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浏览课文,并积极地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时间是3分钟。展示问题:

1、找出描写红柳的句子,划出重点词语。

2、根据找到的句子和词语,用2—3个关键词概括红柳。组内交流后,将选定的关键词展示在题板上,并派代表到讲台前加以解说。发言时间不超过1分钟。

(学生钉好卡片,在讲台前解说)

教师小结:我们已经了解了四个队的观点,下面请一位同学将关键词归纳起来,将重复的取下,给我们呈现完整的答案。

3、朗读促情

最后,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体会红柳的精神。(集体朗读)

红柳笑对人生,顽强不屈,红柳防风固沙,保护环境。我们回过头来再理解一下标题“离太阳最近”的含义,同学们是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呢?

四、课外拓展,聚焦环保

我们常说生活就如一面镜子,如果我们微笑面对它,它也同样会以微笑回报我们。红柳凭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了,那么现实生活有没有对它报以同样的笑容?它最终的命运是什么?(请一同学概括回答)

这高原上唯一的绿色终究被人类毁灭了,而原因很简单,用司务长的话来说,关键就是一个字,钱。

(请一同学朗读司务长的原话)

同学们既然是财会专业的学生,那我们就帮司务长算算账吧!看看一颗红柳能节省多少支出。同学们可能不清楚那时的物价,老师多方考证了一些资料,大致得出了上世纪60年代末的物价水平,请看大屏幕。

(学生回答,公布结果)

7.2元,如今看来不算什么,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可以买360个包子哩! 那么,同学们同意司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

(讨论2分钟,学生分组发言,辩论,不超过5分钟)

总结: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看问题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如果是站在司务长的角度,那当然有一定的道理,高原交通不便,物资紧缺,而当时的阿里红柳林茂密成群,是最好的燃料资源。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时代性,我们不能一味去指责当时的司务长为什么那么无知,因为20世纪60年代人们的环保意识才刚刚开始萌芽。但是如果站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站在现在的文明高度来看问题,那么司务长的行为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破坏植被,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

在这篇文章最后,作者就指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飘洒到世界各处?”作者没有回答,那么我们是否能替作者回答呢?

学生根据常识,来回答这个问题。(失去了红柳防风固沙的作用,会引发沙尘暴。展示沙尘暴视频,感受可怕威力)

除了沙尘暴,还有哪些自然灾害是由于破坏植被引起的?(图片展示:泥石流、土地沙化、洪水)

我们可以宽容地原谅当年的司务长,因为他别无选择。如今经济发展了,青藏高原已经通车了,我们有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来免除红柳以及其他植物的灭顶之灾呢?我们能做些什么?(各小组卡片展示环保策略,最后由一同学汇总,做成一个环保小专栏)

写一写:

从森林变成沙漠可能只需要几十年,但是沙漠变成森林却是花上几百年都不够。前人的无知造成了环境的恶化,我们才因此幡然醒悟,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类的悲剧。悲剧,还会发生吗?请同学们根据这堂课学到的内容,结合红柳的悲剧,就这方面写一段短文,谈谈你的感想和看法。(请两位写得较快、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当堂朗读)

课堂总结:

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了人类苦难的历程。如果人们继续挥舞着手中的斧头、电锯砍伐森林,执迷不悟地残害地球母亲,那么,人类终将踏上漫漫的赎罪之路。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她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却不是永远的伊甸园。

五、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根据这堂课学到的内容,结合红柳的悲剧,将刚才的短文扩展成600字左右的作文。

2、填写课堂评价表,选出表现最佳的同学与小组。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后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同行:

下午好。作为资历尚浅的后辈,能荣幸地承担宁波大市级别的公开课,不胜惶恐。下面,请允许我简要地说说教学构思。

《离太阳最近的树》是新编教材中的新课文,新课新上,更能体现这次“三新活动”的主旨。于是在领导的鼓励和指导下,我迎难而进了。作为一篇散文,如何既能体现散文教学的风格,又能辅以新的教学方法呢?经过比较,我把慈溪职教界有过许多成功例子的行为导向法作为了本堂课的指导思想与课堂特色,设计了许多卡片展示与讨论互动的环节,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但是第一次试讲,一堂课只能完成三分之二的教学任务。究其原因,一个是自己太贪心,塞入了过多的内容,二来是高一的学生对卡片法的运用不纯熟,教学流程很不顺畅。失败使我明白了教学设计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必须切合学生实际。于是经过反复修改与多次演练,我删去了两个环节,最终只保留了“品味红柳”与“聚焦环保”两个重点,使课文重难点更加突出,保证了教学时间的合理配置。

从教学流程看,我觉得这次公开课时间掐得刚刚好,按时上课,按时下课,每个环节都按时完成。但是从细节去分析,还是留有许多遗憾。首先,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不够流畅,未能依据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而是依然使用预设的过渡语,有几处显得转变生硬。其次,学生回答后的评价语言不纯熟,点评落不到关键处,也没有和下个环节联系起来,可以说没有效率。第三,作为散文,在学生朗读不出感情时,没有及时介入,用范读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是为缺憾。第四,由于紧张,语速时快时慢,课堂气氛紧张,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放开。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在这几个方面继续磨练自己。同时,我也认识到,研讨活动不能只停留于几堂公开课的展示,因为这次试讲的所有高一班级对行为导向法都比较陌生,说明我们虽然有很好的新教法,却没有送给最需要它的学生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各位领导与前辈不吝批评,不胜感激。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 胡丹敏

篇四:离太阳最近的树

课堂教学评优教案

课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参赛时间:2010年3月25日

授课专业:语文 授课时间:90分钟

新课讲授

一、组织教学

1、学生按时进入多媒体教室,师生互相问候。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课堂笔记、装束、精神状态情况。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四大文学体裁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2、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设计思考)本学段主要采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思路,以复习旧知来引发对新知识新能力的初步认知。

(二)、导入新课

1、(展示沙漠图片)

这里是西藏的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被称为“世界的第三极”,

是位于高原上的沙漠。高原加沙漠,那里的自然条件会是怎样的呢?酷寒,缺氧,极端恶劣。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依然顽强地生存着一种绿色植物——红柳。

(展示红柳图片)

有了这一抹绿色,土黄色的沙漠才有了生气,随风流浪的沙粒才得以聚集。

(设计思考)我设计的情境导入采用图片和视频手段。图片采用了学生们家乡——华北平原的红柳照片,红柳并不是远在5000米高原之上遥不可及,而是亲切在我们身边,学生们立刻就会有反应:“哦,这就是红柳,我们家乡野生的到处都是啊!这有什么可写的呢!”这时教师及时引入关于新疆红柳的生态视频,引发新认知。

此情此景,让孩子们进一步深入认识了红柳生命的可贵。从身边生活最熟悉的细节发现兴趣点,让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顺畅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作者介绍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

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篇五: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 案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