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云栖竹径里竹的种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29:46 体裁作文
云栖竹径里竹的种类体裁作文

篇一:游云栖竹径

游云栖竹径

星期天下午我和老妈到新西湖十景之一的云栖竹径去玩。

我们走进竹林的一条小路,感觉那里的空气格外的清新,竹林里的小鸟时不时地叫唤两声,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我们一眼望去,一棵棵竹子紧紧地挨在一起,像一个个士兵笔直地站在那里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我走进仔细地观察,发现竹子穿着绿色的外衣,有深有浅,上面还有一些花纹。它的身体一节一节的,顶上竹竿细,竹叶又细又长,虽然没柳树那么婀娜多姿,却给人一种挺拔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 看着这么普通的竹子用处可大了,它可以用来做竹椅、竹筏、柜子、古时候打仗用的箭……

竹子有这种坚持的精神,我们也有,只是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所以我们要把它发挥出来才能干大事。

篇二:梅家坞_九溪十八涧_天竺三寺_云溪竹径_旅游攻略

玉泉——灵隐 K7路,玉泉站上,灵隐站下

玉泉——梅家坞 Y4路,玉泉站上,梅家坞站下(中间经过三天竺,中天竺,上天竺) 灵隐——梅家坞 K837路,灵隐站上,梅家坞站下(中间经过三天竺,中天竺,上天竺)

梅家坞 旅游指南

“十里梅坞”,风景如画,环绕着梅家坞所建的茶文化村中,四处是茶田与茶社,还有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亲临梅家坞,关怀和指导茶叶生产的发展。“十里琅古道入口”使游客可经梅家坞到达“云栖竹径”。礼耕堂三字由十八世纪大书法家,岳阳楼内书《岳阳楼记》的张照题词。

位置:梅家坞位于云栖西二公里的琅砀岭北麓。

票价:324路、游5线、游4线、游5线(区间)。

K324:上行:九溪——梅家坞 5:45、6:30、12:15、16:45、17:45 下行:梅家坞——九溪 6:00、6:45、12:30、17:00、18:00

Y4: 上行:宋城--岳王路 7:00~21:10下行:岳王路--宋城 8:00~20:10

K837: 上行:灵隐--梅家坞 7:30~17:30下行:梅家坞--灵隐 7:50~17:50

Y5:火车东站——未来世界(往九溪方向)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6:00-18:00;终点站首末车时间:6:30-19:00

九溪十八涧 旅游指南

导游:九溪全长6公里,山深林密,峰回路转,步行是必然的,由于路途长,时间久,故游览路线应有计划和选择:1.从南往北:乘K4、308、504、游5路、假日5 线到钱塘江边的"九溪"车站,经九溪烟树公园往龙井或满陇桂雨;2.从北往南:即从27路龙井车站经九溪烟树公园往"九溪"车站或满陇桂雨;3.从东北往西南:从满陇桂雨经杨梅岭或从动物园经虎跑后山到九溪烟树公园。

看点:游九溪一定要在丰水期前往(4-10月)。否则看不到瀑布,九溪十八涧的溪流也很小。 介绍:是一幅以“溪水”为主题,以山和树为依托的一处幽雅宁静的山涧美景,位于龙井南面,距西湖10余公里。起源于杨梅岭的杨家坞,次第汇合青湾、宏法、方家、百丈、唐家、佛石、云栖、渚头、小康等9个山坞的细流成溪,再经徐村注入钱塘江;十八涧在烟霞洞西南,起源龙井的龙井村,穿绕林麓,次第汇合诗人屿、孙文泷、鸡冠泷等许多细流而成涧,九溪十八涧因而得名。

清末学者俞樾游九溪诗曰:“九溪十八涧,山中最胜处。昔久闻其名,今始穷其趣。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树。”现有溪中溪楼阁和林海亭、九泓亭等建筑。 餐饮:位于“九溪”与“十八涧”汇流处的溪中溪酒家,以供应西湖传统名菜和杭州风味菜肴为

宗旨,溪中有溪,味中有味。

门票:免费(九溪瀑布门票2元)。

交通:K4、27、308、504、游5路(浙大附中站上)、假日5线可达

两种乘车线路:

(1)在浙大附中坐Y5路,到九溪下,从北至南,到龙井村坐K27路(龙井山园,龙井茶室站)到玉泉站下(途经六和塔,虎跑,动物园)

(2)在玉泉坐K27到龙井村,从北向南,到九溪坐Y5浙大附中下。或者坐K4路到平海路下(途经六和塔,钱江大桥,虎跑,动物园,苏堤,钱王祠)

Y5火车东站——未来世界(往九溪方向) 起点站首末车时间:6:00-18:00;终点站首末车时间:6:30-19:00 K27上行:龙井山园--平海路 5:45-20:00下行:平海路--龙井山园 5:15-19:30

K4 上行:九溪--一公园 5:30-22:00下行:一公园--九溪 5:00-21:30

云栖竹径 旅游指南

导游:游云栖最好租一辆自行车,出发时走南线,经虎跑、六和塔、九溪、宋城前往,游毕云栖竹径后穿越梅灵隧道,走北线经天竺、灵隐、玉泉返回。云栖周边还有梅坞茶村、五云山和新开的大清谷值得一游。如此环山一日游,从容而又丰富,您一定不会失望的。

或坐Y4车到梅花坞下车,在马路东侧有座“十里锒铛”的石牌坊,沿着牌坊而上,可从梅家坞走到云栖,一路景色如画。特别是蝉鸣声声的炎夏,是她一年中最佳的游赏季节。每年四、五月份映山红花开,菜茶人纷纷上山,可自采一把野胡葱,回家抄菜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看点:蝉鸣声声的炎夏暑期,是云栖竹径一年中最佳时节。行走在“一径万竿绿参天,几曲山溪咽细泉”的幽幽山道上,犹如潜泳在竹海碧波之中。

介绍:以“竹” 为主题,以“绿、清、凉、静”四胜而著称。位于距西湖20公里的五云山山坞里,相传古时有五色彩云飞集坞中,因而得名。宋时称“云栖梵径”。沿坞竹林和溪水相间,环境恬静。“云栖竹径”为“西湖新十景”之一。有古诗曰“万千竿竹浓荫密,流水青山如画图”,道出了云栖的特色。尽头建有云栖寺,是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吴越国王创建,今改建为杭州工人疗养院。

交通:坐Y4路、324路、658路到云栖竹径站下车。

门票:8元IC卡通用;六种对象:免票(全国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浙江省内30年教龄教师、市区残疾人、优抚对象)

(天竺三寺)

一、天竺路上

因为有念书时顺便考出来的导游证,所以整个江南之行,只有三个地方需要我购买门票——下天竺法镜寺、上天竺法喜寺和南屏山下净慈寺。哦不,寺庙的门票不叫门票,而是有一个很好听的称呼,叫做香花券,表示虔诚礼佛、香花供养之意,所以不能用“买”,而需得是“请”。 天竺三寺之上下两寺都需先请香花券,只有中天竺法净寺是免费开放的。天竺三寺历史相近,地域毗近,教观相同,兴衰与共,历史上被誉为“天竺佛国”。从下天竺向南不远便可看到中天竺的大门。大雄宝殿内正在做法事,坐满了人,皆是身披灰褐色的长衣,正在为首一僧的带领下齐声唱经。

不知是因为中天竺没有香花券的收入,还是因为挨着浙江省佛教协会,印象里中天竺的佛事活动很是频繁。除了常见的祈祷追福和念经供佛等法会法事外,中天竺还办起了夏令营,参加夏令营的青年人可以在寺内听开示、诵经、禅坐、行脚、放生、梵唱等等,我倒是很想来体验一番,只不过机缘未到吧。

出中天竺,沿着天竺路继续走,人行道修得很好,溯一条清澈活泼的小溪蜿蜒向南。溪边垂柳成行,浓荫蔽日,溪中丝丝片片柔美的水草随着潺潺流水潆洄摆动,溪水清澈晶莹,鱼若空游。我经不住诱惑,踩着溪中的石头躬身掬水,仿若一块美玉被我捧在手心一般,说不出的清爽可人。

在三生石畔采了一条巨大的扁豆,有一米多长,拿在手里始终是拖累,且据路上的农人所言,此物万不可碰上皮肤,否则痛痒难奈,但里面的豆却是极好的。我于是把大扁豆泡在溪水里,然后用力剥开,果然剥出了比火柴盒略小的豆,整个儿都是黄澄澄的,只有背上有两颗小黑斑,光滑洁净,圆润饱满,宛若远年琥珀。

我把豆放在水底,溪水漫过,她便仿若那颗从ROSE手里滑入大西洋的“海洋之心”一般熠熠起来,又如同龙宫不慎遗失的宝物,静静地等待有缘人来拾取。

我一口气剥出了三、四颗,才惊觉手上开始隐隐发疼,捧手细看,果见掌内已被扎满了极细极小的小刺,始觉这豆的厉害。但因心中贪念甚强,竟又忍痛剥了两颗才忙用溪水拼命的冲洗双手,因为我本是极怕这些小刺的。

有一家人路过这里,那小女孩只有四五岁的样子,见到我手边的豆,好奇的停下来不肯走,我便取了一颗送给她,她双手把湿漉漉的豆捧住,白玉般的小脸上绽开笑容,抬起头迎着阳光对我说谢谢,又高兴的举起来给身边的父母看,然后蹦跳着离开了。

在清溪中浸泡了许久,才觉得手上疼痛消退下去,回到岸上,捧着剩下的五颗豆进了上天竺法喜寺。

二、法喜寺

当天竺路的小溪消失了的时候,上天竺法喜寺就来到了眼前。

法喜寺建寺较晚,却向来是三天竺中气势最大、香火最盛的一个,因为传说寺中供奉的香木观音非常灵验。虽然真正的香木观音早在金兀术南下时就不知了去向,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历朝历代的善男信女们来此上香礼佛。

走出法喜寺的弥勒殿,就会看到大雄宝殿果然要比中下天竺气派一些。大殿里没多少人,很是安静。进门两侧墙边有长条凳,我觉得累了,便向那凳子上一坐,摊开腿休息。忽然看到一个身着黄色衲衣、脚踏僧鞋的年轻僧人,轻轻地从大殿的佛像后面走出来,一面走,一面捻着手里的念珠,一面低眉垂目、翕动着嘴唇无声的念诵着什么——应该是经文吧——轻轻地从佛像面前走过,走到我面前,又轻轻地转弯,背冲着我向佛像后面走去。

过了一小会儿,他又轻轻地走出来,又轻轻地转弯,又走回佛像后面。我看着他,他却丝毫不注意我。我想和他搭讪,问他念的是什么经文,为什么要一圈圈的走,所以我故意在他快走到我前面时把伸出去的腿收了回来,还挺了挺身子。可他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的脚尖,转过弯背冲着我走过去了。那黄色身影,在不甚明朗的大殿里,很是鲜明。

他就这样一步、一步、一步的走,绕着佛祖,一圈又一圈,不知何时开始,也不知何时结束,就像是绕着太阳的行星。对,就是这么回事,佛祖是太阳,他是火星或者水星或者地球。我好奇的看着这颗行星,因为他不看我,所以我能够大胆的打量他的脸——真是一张清秀俊朗的面庞,我心里轻轻赞叹,却不知这样年轻帅气的人为何要剃度出家,在这里一圈一圈的念经?

或许这些将空做色的念头不该出现在佛祖面前吧,我终究是个俗人。想到这里,我便觉得自己饿了,在心里告别了这个僧人,迈出殿门,向饭堂走去。

饭堂附近人相对多一些,我交了三块钱,换来一张饭票,又将这饭票换成了一双筷子和两只碗,拿着碗筷便可进到饭堂里了。饭堂不大,五六张桌子,一桶米饭,一桶紫菜汤,几盆素菜,任取任食,我不由惊讶——斋饭也自助?!寻了张桌子坐下,自己盛了些饭菜和汤,自然都是素食,味道却并不差,甚至比我念书时学校食堂的某些荤菜还要好些。吃完时才想起,基督教徒总要在饭前祷告:感谢主赐予我们食物,而在庙里用着斋饭,该有什么讲究?我在

心中默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方放下碗筷,抹嘴而去。

三、梅家坞

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还是茶名。就茶来说,龙井产在西湖之西的西山之上,所以全名“西湖龙井”,若再按产地细分下来,龙井又有“狮”、“龙”、“云”、“虎”、“梅”五种,狮乃狮峰山,龙是龙井村,云是云栖道,虎是虎跑泉,这梅便是梅家坞了。

在杭州,和西湖同等吸引我的地方,便是梅家坞。梅家坞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很多外地人知道龙井,却不知道梅家坞。而我之所以放弃游人趋之若鹜的龙井村而转向梅家坞,也是因为总理与梅家坞曾有过的那段不解之缘。

总理来梅家坞时,还没有梅灵隧道,梅家坞只是杭州近郊大山里的一座小村落,梅家坞人世代以植茶、采茶、炒茶、卖茶为生。总理当年便是为茶而来。1957 年,他因陪同外宾而第一次来到梅家坞,参观茶农炒茶时,外宾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炒茶要用手工而不是用机器?”没有人能够回答,包括当地的干部和茶农自己,总理笑了,他说:“炒茶是要靠茶农的手工经验和技术的,因为茶是一种艺术品。”

茶是一种艺术品——总理是多么懂茶、爱茶的人,所以他注定与茶有缘,与梅家坞有缘。 自那次起,总理先后五次来到这个小小的茶村,并把这里当作了他农村工作的两个联系点之

一。他熟悉了这个小茶村的一户户农家,他叫得出他们的名字,跟着他们上山去采茶,建议他们用电炒来代替火炒,以免被柴火熏烤,他还带来了更多的外宾,苏联人、柬埔寨人、斯里兰卡人……从此,梅家坞的美名、龙井茶的清香,飘到了南亚、飘到了欧洲、飘过印度洋…… 梅家坞人一直记得总理对他们的好。总理去世后,将骨灰撒在了江河大地上,梅家坞人欲祭无碑,便自发的将总理当年与村民谈话的那间屋子建成了总理纪念室,保留了总理坐过的凳子,用过的桌子,直到今天。

2000年,从灵隐到梅家坞的梅灵隧道开通,大大缩短了梅家坞与外界的距离,如同给梅家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将梅家坞推进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往日平静的小茶村顿时喧嚣起来,遍地茶楼林立,车水马龙。但,让人们欣慰的是,巨变中的梅家坞人却依然没有忘记似乎渐渐远去了的总理。

当总理纪念室的那间木屋破旧了、被临街的茶楼挤在背后了时,梅家坞人从刚刚鼓起来的钱包中拿出了钱,将纪念室全部翻修,并拆除了挡在纪念室前的两座房屋。于是,我便能够在马路对面的停车场处,越过一条热闹的主路、越过一片草坪,看到了那座整洁清新的四合院和院内的总理塑像。

纪念室并不大,四壁悬挂着总理在梅家坞的照片——他与梅家坞的村民谈笑风生,他带外宾观看炒茶,他在茶园亲手采摘茶叶,他在梅家坞小学的窗外静静的看着教室内上课的孩子们……每一张图片都在讲述着开国总理与这小小茶村的情分,每一张照片都在诠释着“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总理和人民同甘苦,人民和总理心连心”这首质朴但又无限深情的诗,诠释着亘贯古今的人格魅力究竟从何而来——不是叱咤风云,不是位高权重,而是源自他点点滴滴的爱的举动,和他内心深处对劳动大众的尊敬。

时间可以改变许多东西,比如一个小茶村的样子,比如我们的观念,比如阶级和政党。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对博爱的赞扬,对道德的肯定。走在梅家坞小小的总理纪念室里,我更加相信,周恩来的大爱大德,足以超越时间和空间,成就梁衡笔下的“人格相对论”: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我们与伟人就既无时间之差又无空间之别了。

篇三:竹文化2

静坐幽篁拂绿绮

听那竹声流转

总是能梦见遥远年代一白衣女子独坐幽篁阵中品潋滟

茶汤的安然静美,醒时竟也可闻竹香氤氲。细细一思,原来竹已经渗透了我们的生活。

几千年前的年代,竹取代了石、骨、青铜等物,被制成了竹简,用于书写点点墨香,记载了多少轶闻,历史便在这小小的竹简上传承了下来。但竹简因之质重,有所不便,经历时代的变革,由东汉时期造纸的开端所奠定,发展至隋唐开始了竹的造纸历史。竹被运用于制造那一张张薄薄的洁白纯净的纸,被载订成册,代替着竹简传承着那丝丝缕缕的墨香,没了竹简的质重,运用也更显得心应手起来。古时朝云流霞的历史依旧在竹上流淌,今夕河山如画依旧疏风穿竹,而清雅竹香也会绵延千年。

除此之外,竹在生活中更是被众人喜爱。乡里,竹条在一双双粗糙而又灵活的手指间跳动着,划过优美的弧线,终是勾勒出精美的器具些许。凝眸而望,蓝天中飘飞的鸢;茅屋里安静放置的桌椅,椅上端坐的人儿手里握住的竹筷;街道旁孩童手里戏耍的玩意儿;田野小径中少女香肩上的竹篓......有那为赏浩瀚星空,铺上一床簟席,乘过一夏之凉。古时也常有人居于竹屋之中,而至现代化的今日,竹阁即使只用于观赏,却依然能从某个角落中聆听到些许古人的品茶闲话,感受到处于竹楼中的恬然风雅。而在山水乡村,竹筏

却丝毫不减当年风采,依旧承载着人们的惬意出游于山水之间。

居于竹,行于竹,用于竹,竹已和生活融合,息息相关。竹是多情的,竹笛吟出婉转;竹又是朴素的,簟席铺出清凉;竹亦是唯美的,竹林摇曳出情愫。竹影浮掠,灯红酒绿的浮华喧嚣怎地敌竹一身雅致风华?

而今日,赏乐于竹,各地修葺的园林中总少不了竹的点缀,仿若缺了那一抹随风婆娑的倩影,整片风景也少了几丝情调,有了竹的清瘦飘逸,便是组成了一派竹伴红花水自流的景象。竹被用来打造竹径,来配合自然美景的风味,也不失几分情趣盎然,瀑倾泻于山石之间,水流淌于竹径之下,立于竹径之上,赏花赏水赏天下。此外亦可同杭州西湖一样,予之一个美好而又诗性的称呼,谓之云栖竹径,一竹通于空,栖者,云也,岂不恰适了这景象?适时遐想一番——一座孤寂的竹阁,门外蜿蜒出一条小径,竹林两三片。风起,叶落,影舞,歌鸣。翩翩君子带着妻子行走在山谷的幽幽竹林,挡开竹叶,来至屋中。夕阳西下,晚霞的橙红透过窗子把锅中翻滚的竹笋染得甚是诱人。此时,一封信函送至,原来是老友苏轼的诗信: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tuo long即竹笋)。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读完此诗,不由开怀,喷饭满桌。诗中的清贫太守正是这喷饭之人,宋代大画家文与可。他爱竹——画竹、赏竹、食竹。

像文与可一样,由于大自然对竹独具匠心的设计,许多文人在观赏竹时将之生物学特点人格化,将之精神寄托于

竹。这时,竹就已由一种物质上升为一种精神。

谁种萧萧数百竿?

那“不曾被赦”的箨龙丛生于精神的世界,接受着像文与可那样文人的内心中阳光的照耀,它繁茂、翠绿,让世人倾慕、追寻。这时,竹已不只是一棵植物,而是一个符号,一份象征,一种精神。竹的精神像一条河流,源远流长。从久远历史中一眼智慧的泉眼喷涌而来,顺着时间的河岸奔流。 竹,其本固,它本心坚定;其性直,不趋炎附势;其心空,它淡泊虚心;其节贞,它砥砺名节;其貌柔,它平易近人;其质刚,它不惧风霜。是谁种这萧萧数百竿?是中国的文人,亲自种到了精神的土地,让它们繁茂的生长,生长为浓密的竹林。就让一起我们探寻竹文化的源头,看看竹文化 的博大精深。

那清泉从仰韶文化中孕育,落地生根的刹那仿佛听见竹叶婆娑的共享华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依稀辨认出“竹”字生风,然后它涌动着,盈满着,准备向着前方浩浩流去。它流到了春秋时期——在汤汤淇水不远旁,在翠绿的竹林中,一个英俊的青年在吟诵着优美的诗篇:“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全然不知幽幽的竹林里,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静静的欣赏着,陶醉着。那时的君子仿佛就和竹有着奇妙的联系,竹的陪衬使他们更受人倾慕、敬仰。

泉水继续流淌着,它越聚越多,越来越饱满充溢,他汇

成了溪水,滋润着精神的土地。它流到了魏晋时期——在一片幽深的竹林中,透过密密的竹叶,寻着优雅的琴声,看到七个衣冠楚楚的文人们在竹林中聚会。有的背靠山岩、吟诵诗歌,有的静坐石上、博弈围棋,有的举杯畅饮、泼墨作画,有的吹笛奏瑟、陶醉自我。他们喜欢竹的清新、高雅,他们热爱竹的纯净、淡泊,他们想像竹一样自由无羁的生长,他们要追求旷达、洒脱。他们是竹林七贤,有着魏晋风度,受着竹的魅力的熏陶,过着自己独特、潇洒的生活,让竹成为他们精神的寄托。这时竹的精神就已融入文人的风骨,展现着文人们对不慕功名利禄,清新高雅的追求与向往。

竹精神的大河流着、流着,流淌到了宋代,它就像流进了一片开阔的平原,更加美丽辽阔——在黄冈郊外的一个竹楼,一位面容温和的文人身披道衣,头顶道帽,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竹旁。那幸运的竹,听着他时而谈经论道,时而轻声吟唱;看着他时而下棋品茶,时而默默静想。竹给了他清静的环境,他给了竹高洁、淡泊的精神,让之受人景仰,永远传扬。他就是宋代的文学家王禹偁。这时竹精神俨然已深入文人们的心中,与中国文人融为一体,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奔流的大河又流到了元代、明代、清代。只要它流过的地方,必会留下一片芬芳、美丽的竹林。向来竹柏无颜色,只有在郑板桥的诗画中读到过的不合不顺不羁的乘风潇洒。他画竹,为竹种下快意自如的骨血;他写竹,为竹埋下不愿臣服的骄傲;他听竹,为竹写下千年之别的故事;他爱竹,卧听萧萧竹声

胜过失意官场。正如他所描写的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执拗而顽强地生存,秉持着自己的原则不去低头乞求一杯水,一抔土。他让竹的精神更加耀眼,他给了竹的精神新的高度。

竹简素丝编,斑竹多清泪,无论呈上潇洒文章,还是洒上隐忍苦泪,在江河日下还是如日中天,孤傲而清冷的姿态,竹目空一切,却充盈了零零散散的历史。在一次次历史长河的洗礼下,竹的精神广为流传,形成了一种文化。

一夜风起,一夜萧瑟,韶光不褪色,幽篁笛声起,如今又有多少人有那番闲情逸致去对着竹林,对着空谷,对着水墨晕染,发出由衷的慨叹?抑或明悟三日,心无波澜?究竟是我们的心境变了,还是空寂的幽篁消失了,世上本没有世外桃源,然而陶潜的故事又有几人能复制?

来吧,让我们吹着萧萧的竹笛,顶着轻轻的竹帽,撑着的绿绿的竹排,嗅着淡淡的竹香,向着奕奕的竹楼,游在幽幽的竹江。如果没有这些,依然不值得去遗憾,我们就去吟咏竹的诗歌,诵读竹的文章,聆听竹的歌曲,享受竹的墨香,来到精神的世界,在竹文化的天空中翱翔,让心在竹林之中徜徉,看看竹文化的典雅美好与博大康庄!

竹香贯穿古今

时代发展马不停蹄,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随之加快,人们无法时刻停下自己的脚步,于是旅行成了我们驻足欣赏身边风景的一种特殊方式。那些幽静,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最是

篇四: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

中国竹文化与佛教文化

摘要:佛教是中国古代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竹子也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一大象征。在佛典里“青青翠竹,总是法身”。“竹径通幽处,禅房花

木深”(唐?常建),” 修篁半庭影,清磬几僧邻”(唐?姚合)。禅诗里,竹

与禅高度融合。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有“竹林精舍”,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

有“紫竹林”,宋僧赞宁写过竹子专著《笋谱》,清竹禅和尚画出了传世

的墨竹。大量的史料告诉人们竹的文化,竹的文明与中国佛教解下了不

解之缘。

关键词:佛教;竹子;文化;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现有400多竹种和360万公顷林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用竹、最善用竹的国家。竹子与中国文化发展习习相关。新华字典中“竹”作部首的字就有187个。用竹子制成的生活实用品、工艺美术品数不胜数;颂扬竹子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人们崇拜竹子,爱竹子,赞美竹子。竹子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又与兰、梅、菊并称“花中四君子”。竹子高风亮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倍受国人赞赏,奉为做人的准则。苏轼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中国历史上有“竹祖龙孙道崇拜”,民间有“爆竹声声祈平安”的习俗2。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被誉为“竹文化的国度”。竹子被誉为“东方美的象征”。传统文化中竹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中无处不打上竹文化的烙印。从竹文化角度探讨佛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竹与佛教人物

在我国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有用傣语写的《二十八佛诞生记》书中记载,第十五代佛释迦牟尼(即佛祖如来)原是一个平民,当他官升佛成释迦牟尼时,是在弯钩刺竹下换穿黄披巾的(升佛的象征物)。弯钩刺竹从此就成了他升佛的证据而尊为佛树。

普陀山观音菩萨住在“紫竹林”,在普陀山双峰山下,潮音洞上,相传是观音居住的紫竹林,现有紫竹林庵,出紫竹林庵向下的平坡建有“不肯去观音院”,三面环海,风景极为优美。相传观音身边的善财龙女就居住在不肯去观音院下入海处的“潮音洞”中

印度佛教的雨伞换成中国佛教的斗笠,晴遮日头雨遮水,有“斗笠芒鞋一头陀”的赞语。竹林禅寺(潭拓寺,北京最古的寺院)第七代了奇禅师“示化竹林”(乾隆四年《潭拓寺山岫云寺志》)。佛徒以竹为名号也有不少。九华山清代就有一个竹禅大师,他平生最热爱竹子,还擅长画竹,留下了不少竹诗画作品。九华

。山佛教文物珍品贝叶经上就有他的墨迹3。

二寺庙园林里的竹

“竹林精舍”是古代印度佛教的最初五精舍之一。传释迦牟尼在王舍城弘扬佛法时,中印度迦兰陀村有一长者追随释氏,对其说笃信不疑,一心向佛,遂将竹园献给释迦牟尼作为说道之处。释迦牟尼即在竹林中设立精舍,广收门徒,说道度民,后世号为“竹林精舍”。

无独有偶,我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上的“紫竹林”,则是中国佛教中观音菩萨修炼得道之地,也是道场的发源地。《西游记》中,称赞观音菩萨是“兰心欣紫竹”(见第八回);观音胜境是“紫竹林中啼孔雀”(见第十八回);当孙悟空来到紫竹林拜见观音时,菩萨却“自人竹林里观玩”,“盘坐衬残箬。玉手执钢刀,正把竹皮削”,最后,织了个紫竹蓝儿,用于擒拿通天河妖怪(见第五十回)。现今,普陀山还保留有“紫竹林”这一景点。

作为佛教创始人的释迦牟尼和中国佛教中最熟悉的观音菩萨,特意选择幽静、清雅的竹园讲佛法,做道场,不能说是一种巧合,说明竹子作为一种“法身”,已深深融入了中国佛教。现在很多竹种的名称也还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如体态和蔼的是观音竹,竹节象弥勒佛肚的是佛肚竹,竹杆基部如十八罗汉的是罗汉竹,烟雾缭绕中诞生的是紫竹,僧人手中捏出的是方竹,以及贵州的梵净玉山竹,四川的金佛山方竹,湖南君山的圣音竹等等。

实际上,在中国寺庙园林绿化中,竹子的应用非常广泛。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北都怀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维纲每日报竹平安”。后人便以“竹报平常”指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北京位于竹子分布的最北缘,但寺庙栽竹却极为普遍,仅《长安客话》和《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近20处,其中以潭柘寺、碧云寺水泉院、卧佛寺和龙华寺为胜。如潭柘寺,“亦以山名寺,周围多修竹”,“冬夏常青,悦人心目,不减江南之趣”(明末《明一统名胜志》)。康熙和乾隆游寺所题赐榜和书联中均提及竹子,如“松竹清泉”、“暗水流花径,清风涌竹林”(乾隆四年《潭柘山岫云寺志?名胜古迹》)。又如碧云寺水泉院“前临荷沼,沼南修竹成林,疏疏潇碧,泉由竹间流出。岩下琢宝为屋,正对竹林”(《长安客话》卷3《碧云寺》)。《帝京景物略》卷6《西山上,卧佛寺》对寺内竹景的描述更为生动:“观音石阁,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放难竹,至此林林亩亩,竹丈始枝,笋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竹径通幽是寺庙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九华山上有“闵园竹海”,普陀山上有“紫竹林”,峨眉山万年寺内翠竹丛生,天台山国清寺门外修竹夹道;四川乌龙寺山道两旁竹林茂密,江苏兴福寺内竹径通幽,北京红螺寺内有“御竹林”,台湾开元寺中有七弦竹。云栖竹径是杭州西湖主要的风景名胜之一,径长800多m,路宽3 m多,弯弯曲曲地穿行于浓密的高达20余m的毛竹林中,借地形起伏,溪涧涓流及亭、榭、树木的布臵,形成“夹径萧萧竹万枝,云

云栖竹径里竹的种类

深幽壑媚幽姿”的竹径景观。走完竹径,便到了云栖寺。寺初建于五代,北宋治平二年改为栖真院,明代宏治年间院废,隆庆五年禅宗莲池大师始复寺院,恢复旧名。清康熙帝玄晔,南巡时题诗刻石,乾隆帝弘历题后殿额为“修篁深处”。 三竹与禅境

竹境通于禅境是中国寺庙园林常用的以竹造景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是有关“竹林寺”的艺术构思。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游庐山日记》中写道:访仙台后石上书“竹林寺”三字。竹林为匡庐幻境,可望不可即;台前风雨中,时时闻钟梵声,故以此当之。时方云雾迷漫,即坞中景亦如海上山,何论竹林。山

西省平陆县的古八景中,有一个“竹林晓钟”。竹林就是竹林寺。传说唐朝睿宗时,有个和尚名智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地方,没有竹子枝棵,而地上却有竹影,细观之还仿佛见到一位老人。后在此建寺,因有竹影之盛,取名竹影寺,也叫竹林寺。竹林寺的景致,一在于竹景,二在于钟声。关于竹影,寺内的墙壁上曾有这样一首诗“夜静人无语,风吹竹有声,披衣开户看,原来是春风”。现存的一块元代碑文上还刻有“竹林胜境,天下具闻”,可见当年竹林寺香火之盛。耐人寻味的是,竹林寺内的竹子只是一种“匡庐幻境”。按照佛教说法,竹之名相不过是藏识中熏习所染因缘和合的幻相,既非竹来眼里,也非眼到竹边,只是一心所在。也就说,无论是否有竹林,只要心到,竹境总是存在,竹境总能通于禅境。 四寺院素斋里的竹

我国人民在烹饪中使用竹子特别是竹笋的历史悠久,《尚书?禹贡》篇的“厥包桔抽”,《齐民要术》引用《东观汉记》云:马援至荔浦,见冬笋名苞,包通苞,亦是冬笋。随着历史的发展,竹笋已被誉为“蔬食第一品”,在“素食三霸”和素菜“四大金刚”中双榜齐名。与中国素菜的发展一样,佛教有力促进了竹笋菜肴的发展,竹笋也大大丰富了素斋的花色品种。

两晋,佛教传人我国。按佛教经典,佛徒戒杀生而讲究素食,并运用我国特有的素食原料,创制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素斋。作为我国素食主要原料之一的竹笋,也随之融入了素斋。南北朝,梁武帝萧衍以帝王之尊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客观上起了积极倡导素食的作用。唐代,除僧侣外,不少世俗之人长年在家吃斋把素,素斋渗人民间,民素,官素,素斋开始了相互渗透融合。宋代的素食之风尤为盛行,竹笋菜肴更是得到空前的发展。宋高僧赞宁写了一本食笋的专作《笋谱》;另一位著名高僧济颠和尚还写下《笋疏》一诗,称竹笋为黄金,即“拖油盘内黄金,和米当中煮白玉”;以寺院为起点,开创了“素菜荤作”的先河。竹笋因易于雕琢而被视为主要制作原料。明清是我国古代素食全面总结的时期,烹饪技艺日益精湛,特别是寺庙“香积厨”的“释菜”在做工上有了很大提高,竹笋菜肴在素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谈及竹笋与素斋,就不能不谈北宋僧人赞宁。他所撰写的《笋谱》一书,成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食谱和竹笋专著。赞宁,姓高,号通慧大师,出家杭州灵隐寺为僧。《笋谱》全书两卷,分名(名称)、出(产地)、食(吃食)、事、杂说五类目,介绍了近100种笋的产地、特性、食疗、多种加工吃食方法,饮食典故、各地食俗等,其中以笋的加工及吃食方法尤为详细。如在谈到香味鲜、质脆可口。25个以笋为主料的名菜中,浙江寺院有:烧皮笋、象芽雪笋、干炸冬笋、炒玉兰片、糟烩鞭笋、紫竹莲池等,安徽寺院有齐菜冬笋、明苔春笋、兰春笋、菊花冬笋、清馨鞭笋等,上海寺院有白玉笋翅、山珍献寿、春江先知等,广东寺院有玉版参禅、桃仁冬笋、豌豆尖笋羹等,四川寺院有凉拌峨笋、炒三鲜等,广西寺院有金钩玉片、金钱吊葫芦等,江西永修云居寺有虾子菱角笋,辽宁锦江奉国寺有

。菊花冬笋,福建福州鼓山寺有干偏冬笋尖,湖北武汉归元寺有烧双冬4。

五、竹与佛教艺木

5。 佛教故事图中有赞宁谱竹图(宋代),杂类图中就有“竹间持咒图”。竹雕(竹

刻)、竹编“佛像佛塔”:上海嘉定“竹根雕佛手”(明代);四川“普贤骑象”;浙江“竹编佛塔”等。《如意宝珠经轮咒王经》上说:“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舍利”;“行者无力者,则到大海边拾取清净沙粒即为舍利,亦用药草、竹木根节造为舍利”,可见,竹子根节与佛骨(舍利子)有关。

六、竹与佛教节庆

在佛教节庆活动中,往往要“张灯结彩”烘托热烈的场面。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交融的结果。这里的“灯”大多是竹编成的灯笼。九华山历史上就有“狮子灯”庆祝庙会。中国佛教的这种习俗特点,随着中国佛教的传播,也影响到日本、韩国。韩国就有“提灯游行”来庆祝佛教节日的习俗6。。

七、竹与佛教教义

中国竹文化集中体现在做人的原则和精神方面。中国佛教积极吸取、融合竹文化。大乘佛教教义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太虚改革佛教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就是以大乘佛教利生济世的精神,引导现代社会的人心、正思。“大乘之究竟,则在随顺世间,利乐众生,尽于未来”(《佛乘宗要论》)。所谓学佛,先从做人开始,亦即学佛的第一步,在于首先完善人格,好生做个人,做个有人格的人。只有先成为一个完善的好人,然后才谈得上学佛(《佛陀学纲》)”7。。

八、竹与佛教音乐

以大同云岗石窟为例,在第十二窟中前室北壁和东壁雕三开间仿木殿宇和屋形完,窟顶雕有伎乐天,手持排箫、琵琶、荃摸、巢、笛、鼓等乐器,其中大多数是由竹制成的。《洛阳伽蓝记》一书还保存了当时佛寺乐舞的资料,例如:景兴尼寺。“有金像辈,去地三丈。”“飞天伎乐,望之云表。”“像出之日,常招羽林一百人举此像,丝竹杂伎,皆有旨给”这些寺院在佛教或民间节目就有盛大的歌

。舞表演8。这些说明竹在中国佛教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研究认为,佛

。教音乐还是中国雅乐的源泉9。

总而言之,竹子与佛教结下的不解之缘历史悠久。竹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渗透,互为融合,共同发展,均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竹子与佛教结缘,我认为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三个:

第一,中国是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悠悠五千年,竹子与我国人民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与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成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丰富的竹子资源,秀美的竹林景观,广泛的竹子用途,辉煌的竹子文化,

。为确立竹子在中国佛教中的“法身”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0。

第二,谢灵运、吴道子、王维、白居易、苏轼、黄庭坚、郑板桥等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以及皎然、赞宁、济颠、石涛、八大山人、竹禅等一大批诗僧艺僧,即熟知佛理、精通佛典,又爱竹咏竹、写竹用竹。经过他们等人的提炼,竹子在古代诗画等文学艺术中象征着高雅、淡泊、幽静,这与佛教超尘脱俗、远离世态、空灵无我的境界完全一致,从而为竹子融人禅理、禅趣、禅境提供了完整的理论依据。

第三,竹全身是宝,给人民群众带来了福利和方便,群众熟悉它、喜欢它。竹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时常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相通,群众能理解、会欣赏。这样,在佛教向民间流传的过程中,为竹子与佛教的结缘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8参考文献

1、林业部竹子研究中心:《论我国竹林的发展》、《竹子研究汇刊》,1991年第1期

2、陆伟民:《竹与中国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3、张跃西:《池州师专学报》、《中国佛教文化与竹文化》,1997年第2期

4、蓝晓光:《世界竹藤通讯》、《中国佛教里的竹》,2003年第1卷第1期

5、范能船:《中国佛教旅游》,上海书店,1991年,72页,138页

6、《中国旅游报》,1995年5月14日

7、赖永海:《佛学与儒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8、《文史知识》编辑部:《儒佛道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出版,1990年

9、田青:《雅乐还是佛乐》,《佛教文化》,1995年第一期,5页

10、张跃西:《池州师专学报》、《中国佛教文化与竹文化》,1997年第2期

篇五:慢生活

慢生活

“溪流道万山中,山不峭而堑,踵趾错互,苍碧莫辨途径。”清代林纾曾这样描述九溪。小径屈直,峰峦夹崎,涧泉琤琮,篁楠交翠,九溪让我们体验的就是这种安静地漫步于山间溪流的感觉。早晨起来在茶树、枫树、松树、溪流围绕的山路中漫步,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负氧离子含量超高的空气。

云栖竹径的名字相当诗意,但却没有言过其实,漫步其中,定会被它的绿郁清幽深深打动。这里山深林密,竹林满坡,修篁绕径,有给人清凉之感的洗心亭。如果只是想短暂感受下云栖竹径的竹林仙境之美,那么建议由木栈道进山,再顺主路出山,时间有限的话可以不用上山,只体会在竹林营造的“绿、清、凉、静”之感即可。

十里梅坞蕴茶香。门前小桥流水,屋后茶园青青,清香明前龙井,原味土鸡野味,悠哉喝茶聊天,这是属于杭州人的周末时光。梅家坞有很多农家乐,别看环境朴素,却总是络绎不绝地食客,坐在小溪边,大榕树下,喝着龙井村,吃着鲜嫩的葱油白条、浓香的芦花鸡,还有绿油油的油门春笋,这种慵懒惬意的感觉真好。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