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虎丘庙会时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1:14:54 体裁作文
虎丘庙会时间体裁作文

篇一:虎丘景点介绍和发展保护

虎丘的景点介绍和发展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

(一)主要景点介绍

虎丘入口:虎丘的山与寺,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特点,山藏古寺中,山藏古寺中,虎丘的美景全在寺里,全在寺里,从正山门向里望去,里望去,可直视虎丘山顶的云岩寺塔。

虎丘塔: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建于五代末,周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距今已一千余年。云岩寺塔高七层,呈平面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虎丘塔自明代(1368一1644)起,虎丘塔就向西北倾斜,塔顶中心偏离底层中心2.3米,斜度2゜40’,被称之“东方比萨斜塔”。1956年,苏州市政府邀请古建筑专家采用铁箍灌浆办法,加固修整,终于保住了这座亩塔。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虎丘剑池: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之处的古迹和泉岩奇景,是“虎丘剑池”,这四个大字镌刻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据说这四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另有传说,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吴王阖闾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剑池宽六十步,水深近二十丈,池形狭长,南宽北窄,好像平放的宝剑,两旁陡峭的石壁拔地而起,半空飞梁渡涧,气势雄伟奇险。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三泉"。

断梁殿:著名的元代建筑遗存“断梁殿”,俗称二山门,始建于唐,重建于唐,重建于元至正四年(公元1338年)。殿内屋顶主梁是由两段园木接成,殿内屋顶主梁是由两段园木接成,重建于元至正四年(公元 年)。殿内屋顶主梁是由两段园木接成这是古代建筑匠师的智慧结晶。 这是古代建筑匠师的智慧结晶。

憨憨泉:憨憨泉相传为梁代天监神僧憨憨尊者所凿,为纪念这位拙井者而名“憨憨泉”三字为宋代大书法家吕开卿所书

试剑石:这块形似剑截的大石便是传说中的吴王“试剑石”

真娘亭:古亭为真娘墓旁的纪念亭,真娘胡瑞珍,能诗善歌,安史之乱时被恶人骗卖堕入妓院,老鸨强令真娘接客,遂投环自尽。

点头石:白莲池以传说生公说法时池生千叶莲花而名,池中“点头石”是一块留存下来的点头顽石。

二仙亭:二仙亭始建于宋,重建于清嘉庆年间,亭内石碑上刻有陈博,吕洞宾二仙像。

(二) 虎丘的发展与保护

解放后,由于政府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虎丘的保护、建设、发展。建国后,1953年6月苏州市设立园林管理处,并组成园林古迹整修委员会,接管虎丘及其他园林名胜,进行管理和维修,逐步对虎丘全面修葺。1955年陆续新建了放鹤亭、涌泉亭、孙武亭,开通了环山河。1956年建造海涌桥,疏通第三泉,修整百步趋,重建花雨亭。1959年重建通幽轩、玉兰山房,整修了小武当、十八折和环山路。1966年到1967年“文革”中,虎丘整修和建设陷于停顿,受到了人为的破坏,石刻、佛像、匾额、楹联、书画损失严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起,虎丘进入恢复发展时期。

1980年重修小吴轩,整修冷香阁。1981年重修照墙及头山门。1980年至1982年在东山庙遗址、隆祖塔院遗址一带,新建了万景山庄。园内陈列着数百盆树桩和水石盆景。1982年在后山新建分翠亭、揽月榭。1989年,开始大规模对失修、破损的建筑、石刻、匾联逐步进行维修、保护和复原,重建了千顷云阁、五贤堂,以及周围种植享有“茶中王种”之誉白云茶树的“云在茶香”等景点。2003年起相继恢复了西溪环翠、书台松影,对宋代石观音殿遗址进行了保护。同时注重自然景观建设,植树两万两千多株,春花、夏荫、秋果,冬翠,四时佳景清丽可人,千古名山生机盎然,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场所,更是现代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绝妙去处。

为了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丰富景观内涵,虎丘山风景区管理 处在近几年中根据虎丘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成功推出了 “虎丘艺术花会”和“金秋虎丘庙会”两项特色旅游活动,一春一秋、一静一动、一雅一俗,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使古老的虎丘又添新意,更加迷人。

篇二:苏州旅游十大景点

一、拙政园

简介: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娄门内。该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厅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楼台倒影,清幽恬静。东部平岗草地,竹坞曲水,空间开阔。

盆景园与雅石斋是镶嵌在拙政园中的二颗璀璨的明珠。拙政园西部一片清影摇曳的竹篱墙内,集萃着苏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称为“名园瑰宝”,拥有50余个品种,近万盆盆景。

雅石斋位于中部,一个池水、游廊萦绕的幽静的小院,里面陈列着室内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态的多种奇石配以红木座架供奉于案桌、条几,越显钟灵毓秀。近年来,拙政园还推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活动---杜鹃花节、荷花节,受到了广大中外游人的喜爱和称赞。 旅游贴士

1、拙政园旅游四季皆宜,但最好能避开节假日高峰期。

2、园林使用手持式电子导游机,在入口可以租用。

3、出拙政园后,向西走100米,可到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州博物馆、苏州园林博物馆,沿园林路步行百米左右可到狮子林、苏州民俗博物馆。

4、园林拍摄一定要注意光影交叉以及背光的时候闪光灯补光的及时建议,使用单反相机。由于苏州园林里绿色植被较多,相比其他颜色的花对比度较大,应该选取镜头成像好且使用高分辨率进行拍摄。

5、秫香馆里面有拙政园的免费导游图,有中英日韩多种语言,进去记得拿一份。 位置:

门票:旺季(4.16-10.30)70元;淡季(10.31-次年的4.15)50元。

开放时间:8:15-17:30

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三季皆适宜游玩,但最好能避开节假日高峰期

交通信息:游1、2、5线,2、3路拙政园站下,往东步行100米即到

周边美食:拙政园离观前街仅隔一条街,游完后可去购买苏州特产,黄天源糕团,采芝斋粽子糖,津津豆腐干,大方糕,枣泥麻饼,芝麻酥塘等江南特产,观前街上有不少百年老店口味独特,晚上还可以去小吃一条街吃特色小吃。拙政园特色菜、西瓜鸡、鲃肺汤、白汁鼋菜、碧螺虾仁、松鼠桂鱼等。

二、周庄古镇景区

简介:

千年历史沧桑和浓郁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灵秀的水乡风貌,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

俗风情,成为东方文化的瑰宝。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周庄,成为吴地文化的摇篮,江南水乡的典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联合国亚太地区世界文化遗 产保护杰出成就奖、美国政府奖、世界最具魅力水乡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华环境奖、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殊荣。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成功打造了“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文化品牌,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游的先河,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获得“最受外国人喜欢的50个地方”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中国知名旅游品牌的荣誉。

位置:

门票:各景点游览联票100元

最佳旅游时间:游周庄,四季皆宜,但最好不要节假日去,这时往往人流如潮,恐怕难以领略

古镇水乡的宁静秀美。如果你有机会住宿,一定不能错过周庄的黄昏和清晨,洗去日间的喧嚣与繁华,那时的周庄呈现给你的是古朴、真实的美

交通信息:

自驾车线路 上海方向:上海-延安高架路-沪青平高速公路入城段(A9公路)-中春路-沪青平公路(318国道,经青浦、朱家角)-大观园-商塌-周庄,70公里。

昆山方向:高速公路昆山出口-昆周公路-锦溪-周庄,38公里。

苏州方向(经甪直):苏虹机场路(经甪直、张浦)-周巷-昆周公路-大市-锦溪-周庄,71公里。 苏州方向(经同里):苏州-苏嘉公路-吴江市区(松陵镇)-松北公路-平望-沪青平公路-北厍-金家坝-周庄。

浙江方向:沪杭高速公路嘉兴出口-苏嘉公路-平望-沪青平公路-北厍-金家坝-周庄。 内部交通

周庄汽车站到古镇可乘出租车及三轮车前往,出租车桑塔纳10元/辆,夏利、微型车5元/辆,人力三轮车3元/辆。

镇上所租木舟游船每条80元,可乘坐8人。

周边美食:水乡周庄,珍馐水产四时不绝,其中最有名的是“蚬江三珍”:鲈鱼、白蚬子、银鱼。周庄还出产鳗鲡,“稻熟鳗鲡赛人参”,这句乡谚尽人皆知。此外还有甲鱼、河虾等。特色菜有:万三蹄、三味汤圆、清蒸 鳜鱼、蒸焖鳝筒、莼菜鲈鱼羹、姜汁田螺、塞肉油包、百叶包肉、炖豆腐干、焐熟荷藕等。品尝“万三家宴”可以去沈厅酒家。

三、寒山寺

简介:

苏州寒山寺位于阊门外枫桥镇,现为佛教活动场所。每到新年,人们都有到寒山寺听钟声,以抛弃烦恼忧愁的习俗。寺院古又称枫桥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旧名妙普明塔院。寺院坐

东朝西,占地约1.06万平方米。大雄殿正中设须弥座,上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胁持。两侧沿墙列坐鎏金铁罗汉十八尊,神态各异,为明代成化年间所铸。左右设钟鼓,钟系仿唐式青铜乳头钟,是日本人士于光绪三十二年送来供奉的。

撞钟小贴士:

子夜,寒山寺法师要敲一百零八下除夕钟声,表示一年的终结,有除旧迎新之意,因为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个候(古时候一年为三百六十天,每五 天为一候),合计为一百零八。在寒山寺法师敲完一百零八下除夕钟声后,可由游客自己动手敲响新年幸运钟声,此活动因具有极强的参与性而备受青睐。而按佛教教义,人生有一百零八个烦恼,元旦听一百零八响钟声,便可得到层层解脱,预祝人们来年幸福安康。

位置:

篇三:虎丘 风景名胜 地方志

乡镇村志

第一部分(虎丘乡志)第四章(名胜古迹)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山风景区坐落在虎丘乡境内,西傍云岩寺千年古塔,钟灵毓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白公堤自“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沿山塘河迤逦而西入境,人文景观、文物古迹遍及两岸,名闻遐迩。改革开放以后,虎丘乡进一步发挥名胜古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以旅游事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招商引资,以更加靓丽的姿态吸引中外客商,焕发青春。

第一节 风景名胜

一、虎丘山

虎丘山又称海涌山,位于乡之西北隅。总面积18.9公顷。海拔34.4米。虎丘山绕山以溪,为岛式风景名胜。山石全为流纹岩。相传远古时期,虎丘为汪洋大海中的一小岛,随沧桑变迁,遂成平畴山丘,今有“海涌峰”石碑见证。山寺隔河(山塘河)照墙有“海涌流辉”4字。

虎丘名始于春秋。吴王阖闾于周敬王六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514~496年)曾在此建行宫。阖闾死后即葬虎丘。《吴越春秋》载:“阖闾葬虎丘,十万人治葬,经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其上,因号虎丘。”

东晋时,司徒王珣与弟王珉于剑池东西各建有别墅,后舍宅为东西两寺,至今已有1600余年。

唐时,因避讳于太祖“李虎”,改名为“武丘”。

北宋至道中,知州事魏庠奏改虎丘山寺为云岩禅寺。景祐四年(1037年)建“御书阁”于虎丘,藏御书300卷。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建陈公楼于剑池两崖间,并置双井供寺僧饮水。绍兴元年至绍兴七年(1131~1137年)名儒尹和靖建祠,后又建“书院”、“水陆堂”、“千顷云阁”。

元末张士诚治苏州时,重凿环山溪,掘土筑为土城。

明代,虎丘山寺曾3次毁于火。崇祯十年(1637年),巡抚张国维捐俸重建山寺。

清康熙皇帝曾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四十六年(1707年)6次南巡到虎丘,建行宫“含辉山馆”、“万岁楼”和“御碑亭”,并于四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驻跸虎丘禅寺行宫。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僧祖通募集资金,对山寺大加整修,不但恢复了旧貌,还新增了不少建筑,计有景点200多处,屋宇5000多间,为虎丘山寺的全盛时期。乾隆皇帝也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三十二年(1767年)、四十五年(1781年)、四十九年(1784年)6次巡游虎丘。

清咸丰十年(1860年),虎丘山除浮屠与二山门外,山寺建筑均毁于兵燹。此后,被毁建筑重加修葺。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月驾轩遗址新建拥翠山庄。冷香阁新建于民国6年(1917年),三年告竣。阁前遍植红、绿梅700余株,赏梅时节,冷香袭人。民国7年(1918年)申时行祠在原石观音殿上重建。民国17年(1928年)钱大钧驻苏州时建通往虎丘的公路(俗称新马路),两年告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虎丘山的名胜古迹。1953年春整修,同年6月对外开放。1955年新建放鹤亭、孙武亭、涌泉亭。1956年清理环山河道,并挖通二山门前的河道,形成内环山河;造海涌桥,修葺百步趋、

牛王庙(即赖债庙);疏通第三泉,砌石驳岸,重建雨花亭。1957年重修二山门,拆除陆公祠。1959年重建玉兰山房、通幽轩,同时修缮小武当与十八折;改建环山路,植大面积毛竹林,等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后周经幢被击碎,摩崖石刻“生公台”、“千人坐”遭厄运;乾隆年间的香樟木千手观音雕像被焚毁;致爽阁、冷香阁内的名人书画、楹联等被洗劫一空;石观音殿被拆除改为茶室。1979年后,虎丘山名胜古迹才又得到全面整修;小吴轩、冷香阁、生公讲台和枕石等先后重修和恢复旧观。

1983年立冬后,候鸟苍鹭每年从塞北飞来虎丘(次年清明返飞塞北),高峰时以万计数,为虎丘名胜增辉添彩。

1994年起,虎丘风景管理处于每年春季举办“艺术花会”;秋季举办“金秋虎丘庙会”,以其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再现中断了数十年的庙会这一传统习俗,吸引中外游客。

自古以来,虎丘历来就是名闻天下的旅游胜地,为世称颂。《吴地记》云:“虎丘绝岩耸壑,茂林深篁,为江左丘壑之表。”“比入山,则泉石奇诡,应接不暇。”(卢熊《苏州府志》)历代名流栖居山中或游览题咏者不可胜数,向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美称。

南朝吴兴太守褚渊过吴境,淹留数日,登览不足,乃叹曰:“昔之所称,多过其实,今睹虎丘,逾于所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曾说:“到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是憾事。”

虎丘是苏州市在国内外知名度最高的风景名胜区。其中被誉为中国第一斜塔的虎丘塔及元代建筑断梁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3月26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将虎丘山风景名胜区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8年,虎丘山风景区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鸳鸯冢 原在虎丘山头山门内甬道旁。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建。民国20年(1931年)《吴县志附刊》载:“长洲蠡口人倪士义被诬冤死,妻子杨氏

即绝食七天身亡,合葬虎丘。官府闻奏朝廷便赐鸳鸯二字,故名鸳鸯冢。自洪杨劫后,只剩下不满三尺之石碣,上刻古鸳鸯冢,倒于蔓草之中。后经保墓会访悉,重新修筑,建造方亭以盖冢上。”50年代初,因开挖环山河,冢被毁,亭则移建于山之西南麓钱处士墓对面。

断梁殿 著名元代建筑断梁殿,俗称“二山门”。初建于唐,毁后重建于元至正四年(1338年)。明嘉靖年间重修。距今已有660余年。

断梁殿面阔3间,进深4架,飞檐翘角,黄墙黑瓦,外观古朴庄重。入殿仰望,可见中间主梁是用两根圆木拼接而成,结构特殊,故又名梁双殿。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工人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元代建筑在苏州甚少,这断梁殿就显得格外珍贵。殿内原有顾野王书“大吴胜壤”匾与康熙皇帝书“路接天阊”匾,惜均已毁失。现“大吴胜壤”匾由后人补书。殿北悬“含真藏古”匾,由现代学者梁漱溟书写。殿两侧原有频那、耶迦两位金刚的塑像,今已毁。殿后现仍完好地保存着元、明时期的大青石碑4座,分别为元代的《虎丘云岩禅寺修造记》和明代的《虎丘云岩禅寺重修记》、《苏郡虎丘寺塔重建记》、《敕赐藏经阁记》,它们是记载虎丘历史和云岩寺塔修建情况的重要文献。

憨憨泉 憨憨泉在断梁殿后上山路西侧。井栏上和井后壁都刻有“憨憨泉”3字,为宋代大书法家吕升卿所书。相传此井为梁代天监中神僧[左面右含][ 左面右含]尊者从宝华山来到虎丘时所凿,迄今已有1400多年。[左面右含][ 左面右含]尊者,也叫憨憨尊者,因而泉名憨憨。旧时寺僧多在此汲水,供庙中饮用和招待游客。游客如能喝上一杯憨憨泉水煮的虎丘白云茶,乃为人生一大快事。

试剑石 上山路东侧有一块大石,中间像用刀切开一样,分为两爿。一块石上刻着“试剑石”3字。相传春秋末年,吴国著名工匠干将、莫邪夫妇炼成雌雄宝剑,献给吴王阖闾。吴王挥剑一试,石即分为两半。

试剑石历来还有两种传说:一说秦始皇东巡,至虎丘,求阖闾剑。有虎当坟而踞,始皇以剑击之,不及,误中于石,遗迹犹存;一说秦始皇掘得吴王殉剑,试其锋利,砍石所致。

真娘墓 试剑石北不远处,在高出地面1米多的台基上,有一座四面石柱,构筑精致古朴的亭子耸立在上山路东侧。亭中壁立石碑,刻有乾隆年间海陵陈鐄题写的4个擘窠大字:“古真娘墓”。4根亭柱分前后镌2联。前一联为“香草美人邻,百代艳名齐小小;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问憨憨。”后一联刻李祖年集《梦窗词》句:“半丘残日孤云,寒食相思陌上路;西山横黛瞰碧,青门频返月中魂。”相传真娘是苏州名妓。本是良家女子,不但花容月貌,而且能歌善舞,于琴棋书画之道亦无所不工。后因父母双亡,弱质无依,遂堕青楼;为守贞操,投环自尽。后人为她在虎丘营建坟墓,其上遍植花卉,名之“花冢”。冢畔一石,凿“香魂”二字。这一绝代红颜的悲剧,自唐以来就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到墓前凭吊,徘徊在花草芳踪之间,怜香惜玉之余,留下了大量题咏,花冢也随之名声远播。唐人诸诗中,以至德中举子谭彦良(谭铢)题一绝最为警世,令后人由是搁笔。诗曰:“武丘山下冢累累,是处松楸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独题诗。”经明末兵火洗劫后,真娘墓碑沦弃不知所在。清乾隆十年(1745年)春,海陵人陈鐄暂寓虎丘时曾仔细搜寻,终于在东山庙后、太傅祠前的溷厕中找到了真娘墓残碑。于是,陈鐄重修墓土,“葬残碑于穴中,树新碑于旧地,覆以小亭,俾之芳魂有所栖托”。民国初年,真娘墓又重加修葺。当时为一小亭,中有状似坟墓的大圆石,前立墓碑。1958年改为石柱木梁架卷棚歇山顶方亭,搬走圆石,移动墓碑,遂成现状。1956年曾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剑池 《越绝书》云:“阖闾冢在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剑池“两崖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为吴中绝景。明王宾《虎丘山志》(成化年间抄本)等书记载,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书“虎丘剑池”4字,刻石于“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后经风霜剥蚀,“虎丘”二字断落湮没。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新野马之骏令苏州名刻石家章仲玉照原样钩摹重刻,故后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谚语。

剑池四周,石壁合抱,镇住一池绿波。水面上方一道石桥飞跨两岸峭壁。剑池终年不干,水质清澈甘洌。池呈狭长形,南稍宽北微窄。唐李秀卿称之为“天下第五泉”。

篇四:苏州木渎三天两夜游

游遍苏州——苏州旅游全攻略

篇五:虎丘导游词

苏州虎丘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欢迎来到拥有“吴中第一名胜”之誉的虎丘。

虎丘,苏州人赞誉其为“吴中第一名胜”。海拔约36米,总面积约18.9公顷,是距离苏州古城最近的风景名胜区之一。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大运河流经的虎丘云岩寺塔及边上的山塘历史街区、盘门、平江历史街区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据说,在远古时期,虎丘曾是东部海岸上的一个海湾,海底火山爆发产生的岩浆堆积形成小岛,涨潮时小岛被水淹没,退潮时又涌出海面,久而久之,小岛就演变成了这座山丘,所以虎丘也叫海涌山。那为什么后来又叫虎丘了呢?这还要从春秋吴越之争说起。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成了苏州这座阖闾大成,吴国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乘越王去世的机会,亲自率兵攻打越国,阖闾骄傲轻敌,结果中了越王勾践的埋伏,身受重伤,回师途中去世,他的儿子夫差就在此地为阖闾修了墓,铜椁三重,水银灌体,金银为坑将阖闾葬于此地。相传阖闾下葬三天之后,有一只白虎出现在了山头,似乎在守卫着阖闾的墓,因此海涌山改名为虎丘。

虎丘也是江南有名的佛教圣地之一。讲到虎丘的佛教文化的历史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晋代。东晋司徒王珣和司空王珉兄弟,在虎丘营造馆舍作为别墅。咸和二年(327年)舍宅为东西两寺,以剑池为界,后两寺合二为一。唐代因避唐太祖讳,改虎丘为武丘,寺庙称为武丘寺。北宋时改称云岩禅寺。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虎丘云岩寺始建佛塔,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竣工。寺庙几经兴废,于清康熙年间重建,改名为"虎阜禅寺"。虽然现在这里的寺庙建筑遗存已不再是宗教活动场所,但从其规模上还能依稀辨认出当年佛寺的盛况,至今仍保留虎丘庙会等宗教活动。

自古以来,虎丘也是繁华的商贾之地。尤其是明清时期,这里商贩聚集,酒肆林立。到了清明踏青和山塘庙会时节,虎丘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清代大文豪曹雪芹先生在《红楼梦》中写道:"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小像,与薛幡毫无相差。""薛宝钗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她哥哥,不禁笑了起来。"这一段对虎丘捏像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勾划出了当年虎丘集市的热闹情景。正是由于虎丘有着众多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文化氛围,秀丽的自然风光,使她成了苏州的首选游览胜地。明代李流芳把它归纳为"虎丘有九宜",就是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宜秋爽、直落木、宜夕阳。也就是说,游览虎匠,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那么接下来,让我带领大家来领略这座山的无穷奥秘。

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这座桥,叫做海涌桥,它是一座花岗石材料建成的仿古式拱桥。我

们可以看到桥上有十二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一边六只,雄狮手上都抓着一个球,这意味着至高无上的权利,而雌狮呢都抱着一只小狮子,这就意味着子孙绵延。

我们从这边往山上看,有什么发现吗?请诸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没有觉得虎丘丘如蹲虎呢?我们看前面的这二山门,是不是像老虎的头颅,洞门就像是老虎的嘴巴,窗就像是老虎的眼睛,两边突出的飞檐就像是老虎的耳朵,这山路就像是脊背,宝塔就是老虎的尾巴,整体呢就是一只蹲虎,这也就是虎丘为什么叫虎丘的第二种说法了。

大家往前走,眼前的这座殿,就是虎丘的二山门了,它叫做断梁殿。断梁殿正梁上,朝南悬挂着"大吴胜壤"的巨幅匾额,表述了虎丘在苏州诸多旅游景点中的重要地位。

进门这两座塑像呢,就是哼哈二将,张嘴的是哈将,闭嘴的是哼将。大家往上看可以发现,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一根整木,而是两段接合起来的,中间有明显的接缝,它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据苏州民间传说,元代的时候,皇帝下旨要苏州官吏限期在虎丘建造一座殿门。当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时,发现找不到一根长度足够的木料做正梁,而限期又将近了,这个时候,老工匠赛鲁班想方设法,将两根短木料接合起来,做成正梁。虽然梁是对接的,可是仍然十分坚固。仔细分析起来,在这座断梁殿的建筑手法上,采用了菩萨顶、棋盘格、琵琶吊、斗拱等工艺,起到了顶力和吊力的作用,分担了屋顶对大梁的压力。从这断梁殿,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断梁殿正梁上,朝北悬挂着"含真藏古"的巨幅匾额,是现代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手笔。这四个字,暗示着虎丘有真山真水真人真事,都有据可查。虎丘还有古墓古泉古寺古塔,仍有迹可寻。

好,我们沿着这条山路上去,眼前的这口井,叫做憨憨泉。相传,梁代僧人憨憨法师,他是个双目失明的孤儿,到虎丘寺当小和尚。每天下山挑水,有一次在这里因满地青苔滑了一咬。他想既有青苔一定潮湿,或许就有泉眼,于是十指刨地。一位樵夫看见了就说,半山腰是不可能有泉水的,你若能挖到,我就变成青蛙。话说刚说完,一股泉水涌出来,樵夫变成了青蛙,憨憨用泉水治好了眼睛。这不,这块石头就是那只青蛙,是不是很神似。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块石头很特别,这石头中间是裂开的,这便是试剑石。"试剑石"三字由北宋吕升卿所写,另一块石碣上刻有元代顾瑛的诗句:剑试一痕秋,崖倾水流断。如何百年后,不斩赵高头。

相传,吴王阖闾命当时的铸剑大师干将铸剑,干将和他妻子莫邪采集天地灵气,终于铸成了干将莫邪雌雄双剑,吴王得到了干将所献的宝剑后,挥剑试刃,将大石一劈为二,这就是那块大石。另有传说,秦始皇到此寻找吴王墓,见巨石蹲一白虎,遂挥剑砍杀,白虎逃遁,

只在石头上留下剑痕。事实上,这块剑试石是典型的火山喷发后的凝灰岩,久经风化,沿着裂隙形成一条裂缝,酷似刀削剑劈。

我们往北边走,大家看这块石头形状像什么呢?对,像枕头。相传晋代高僧竺道生(人称生公),倚此石看经,困了就用这块石头当作枕头休息。因此,人们称这块石头叫枕石。

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亭子,它是一座墓,叫古真娘墓。真娘,本名为胡瑞珍,北方人。唐代安史之乱时,逃难来到苏州,无依无靠,被迫堕入妓院。她但是她只卖艺而不卖身。善歌能诗,才貌出众,是当时苏州的一位绝色佳丽。当时有一位青年王荫祥重金贿赠鸨母,欲留宿于真娘处。真娘投缳自尽,以死守身。王荫祥大为震惊,厚葬真娘于虎丘山,并于墓上建亭纪念。

再向前走啊,我们看到这块地方的石头是呈现红色的。这石头叫做千人石。相传,吴王阖闾的墓室建成后,其子夫差害怕工匠们泄露墓室内机关,就以饮酒的名义,召集了参加筑造墓室的千余名工匠聚集在石上观看鹤舞。趁机将所有工匠杀死。工匠们的献血渗入石头,日久不褪。以后每逢阴雨天,就能见到千人石呈现暗红色。其实,千人石之所以呈现暗红色,是因为它是海底火山凝灰岩的性质,呈酸性并且含有铁矿的缘故。

千人石得名的另外一个说法是。相传,东晋高僧竺道生曾在千人石上聚石为徒,开讲《涅槃经》。竺道生又称“生公”,曾是京城有名高僧,但他倡导顿悟成佛修习佛法,因此受到了佛教传统观念的抵触,被赶出京城。竺道生云游四海后,见虎丘山景色幽静,云岩禅寺香火袅袅,于是就在这里开始传经说法。因为他讲授的是修习佛法的新方法,因此前来听经的香客很少,于是生公就搬来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头充当听众。群石领会了他的意思,都点头。百鸟也驻足静听。千年白莲竟也在寒冬一齐开放。因此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说法。后来,来听生公讲经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了千人以上,因此后人就将这块讲经的石头称之为“千人石”或“千人坐”。

白莲池中有一块暗红色的石头刻有“点头”二字,就是源自“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传说。池边还留有“生公讲台”的摩崖石刻。

春秋时,吴国将军孙武受命于吴王阖闾,在千人石上操练由宫女组成的军队,小试兵法。队长是吴王得两位宠姬,不听孙武号令。几次三番嬉笑演兵场。终被孙武斩首于军前。从此留下了“三令五申”的典故和千人石东边的“孙武子亭”。

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虎丘的仙在哪里呢?在这里。

这里呢是二仙亭,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和睡仙陈抟下棋的地方。石亭原为宋代建筑,清嘉庆年间重建,全部用花岗岩石材。石亭雕刻精细,有二龙戏珠浮雕等艺术精品。

陈抟和吕洞宾都是中国道教中的人物。石亭外侧有一对联“昔日岳阳曾显迹,今日虎阜再留踪”。吕洞宾云游四海时曾去过湖南的岳阳楼,现在又来到了虎丘。石亭内侧对联写的是“梦里说梦原非梦,元里求元并是元”。上联说的是宋代道人陈抟老祖嗜睡。他来到二仙亭和吕洞宾下棋时,不小心睡着了。一个上山砍柴的樵夫看见他们两人在下棋就凑过来看。陈抟醒来后就将身边的樵夫认为是梦里的人物,就对他说:“年轻人,你可以回去了”。樵夫捡起斧头时,发现斧头柄已经烂掉,回家一看物是人非,才知人间已经过了60年,自己碰到的是神仙。下联的意思是说万事只要循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就能找到事物的本真。二仙亭内石碑刻有陈抟和吕洞宾“二仙”的神像。

我们到往这边走,就来到了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剑池。我们看到这个圆洞门上刻有四个大字“虎丘剑池”,据说这四个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说,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虎丘庙会时间)断落湮没,一位苏州刻石名家张仲玉照原样钩摩重刻,所以苏州又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说法。

请大家跟我进“别有洞天”。一走入圆洞门,“池暗生寒气”“空山剑气深”,气氛决然不同,清池,如一把宝剑。剑池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

其一,据说因阖闾生前酷爱宝剑,下葬时“鱼肠”等名剑3000柄一起葬于墓室中,因此有“剑池”之称。

其二,据《元和郡县志》记载,秦始皇、孙权等都曾寻过阖闾墓,剑池可能是他们寻剑挖地而成。

其三,宋代有人认为,剑池是古人淬剑之池,出于自然。

明代时,剑池水曾一度干涸。1505年,王鳌和他的学生唐寅等人来到虎丘,踏入干涸的剑池,在一个疑似墓门的洞穴前留下了“弘治乙丑侍郎王鳌来游,诸子唐寅侍从”的字迹。

1955年,景区清理剑池时,发现池底北端有一个“人”字形洞穴。高两三米,可容一人进出。洞底横置三块石板成品字形,一块石板垫在底部。石板间有铁钉钉住。由此可见,此洞明显为人工所建,极有可能为阖闾墓墓门。1978年10月,池水再次被抽干,景区派人进入洞底。摸到石板厚16-18厘米,但两次清淤都没有能搬动石块。后为保护山顶倾斜的虎丘古塔,最终也没有挖掘此洞。洞穴内究竟是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阖闾墓是否真在虎丘,因剑池未开挖而成为千年之谜。

“风壑云泉”四字据说为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所写。此人爱石成癖。这四字将剑池幽谷

生风,云锁清泉的空间环境描述得十分传神。

崖左壁“剑池”二字为元周伯琦所书。但民间相传为东晋王羲之所书。传说虎丘寺僧人以两只鹅易王羲之“剑池”二字,王羲之书就后,到手的两只鹅化作龙虎回到虎丘山头。这就是“神鹅易字”的传说。

现在我们来到得就是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塔八面七层,是江南现存唯一的砖结构古塔。塔中出土的文物印证了古塔始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完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古塔塔高47.7米,塔尖偏离塔基中心点为2.43米。水平差距为48厘米,向东北方向倾斜。古塔因身姿独特,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比比萨斜塔早建396年

据勘测,古塔倾斜是因为塔基松软,加之苏州雨水偏多,致使古塔顺山势向后山倾斜。

文献记载,明代虎丘塔就已经明显倾斜。明末崇祯十一年,在修葺第七层时,采用了纠偏措施,所以真题向后山倾斜的虎丘塔,塔尖趋势向前山偏的。

虎丘塔是姑苏城的象征。古有“未进苏州城,先见虎丘塔”的说法。为了更好地 保护古城象征,苏州人民政府在1956年、1981年两次对其进行维修。 1956年采用了铁箍灌浆法。像箍桶一样,每层塔内用铁箍绑紧,地基浇灌水泥,有效地消除了塔身的裂缝。

1981年起,耗费5年时间对塔基进行加固。在塔基下人工打了44个孔。灌钢筋水泥做成水泥壳体。以起到地?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潘淖饔谩S指涣瞬糠肿行У刂浦沽怂淼募绦阈薄?/p>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修塔时,在宝塔内发现了越窑青瓷花碗、装有经箱的石函等珍贵文物,发现了当年修塔时的工具,理更重要的是根据文物中的文字记载,证实了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是从959年到961年。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所以,又印证了苏东坡的话,到苏州,不可不游虎丘。我还要添一句:到虎丘,不可不留影虎丘塔。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