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年幼时荒唐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4:57 作文素材
年幼时荒唐事作文素材

篇一: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送东阳马生序》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宿舍的求学者都穿着华丽衣服,戴着有珍珠、宝玉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现在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已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艰难告诉他。

中心: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篇二:年幼时智商越高寿命越长

年幼时智商越高寿命越长(双语)

A survey of more than 2,000 people living in the UK has found that those with a higher IQ are more likely to live a longer life.

一项调查研究了2000多名住在英国的人士,发觉智商高的人更有可能长寿。

Even when factors such as economic status and employment level were accounted for, the smarter kids ended up living longer than those with lower IQs.

即便把经济地位和工作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聪慧的小孩也要比智商低的活得长久。

Researchers analysed data from the Scottish Mental Surveys - in which almost every 11-year-old in Scotland was given the same IQ test on the same day in 1932 - and tracked the

participants' lives up to when they passed away. The numbers show that someone with an IQ of 115 at age 11 was 21 percent more likely to be alive at the age of 76 than someone with an IQ of 100.

苏格兰心理调查称,1932年,几乎每个11岁小孩都接受了同样的智商测试,数据跟踪了这些参与研究的对象,直至其过世。研究人员对数据作了分析,数据显示,11岁时智商115者,比之智商100的人,其活到76岁的概率要高21个百分点。

There are some interesting hypotheses: one is that

intelligent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strap themselves in while driving, choose to eat a healthy diet, avoid smoking, and exercise more often.

有一些有意思的假说称:聪明人更有可能开车时系好安全带、选择健康饮食、避免吸烟、运动也更多。

Alternatively, it could be that genes are contributing to the link between IQ and longevity.

此外,或许是基因导致智商和长寿有关联。

It's a complicated area of science, particularly as an IQ score doesn't necessarily directly represent intelligence, and can be affected by social class, education standards, and other cultural factors.

这一科学领域复杂,尤其是由于智商分数并不直接代表智力,智商有可能受到社会阶级、教育水平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

篇三:年幼时的承诺像风吹

年幼时的承诺像风吹

作者:张仁强

来源:《视野》2006年第11期

在我们的那个村庄里,辛李两家是邻居,相处融洽。娃子们又是同龄,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他们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金色的年华中快乐成长着。

小时候,孩子们都爱承诺,承诺给你一块糖,承诺给你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承诺有时更是幼小心灵对未来生活一种美好的企盼。我要,我将来,我会……尤其是男孩,他们的承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辛家男孩在年幼时自然也会如此。一次黄昏,他郑重地向李家女孩宣布:“我将来要娶你做我的媳妇,你不答应,我就一辈子不结婚。”男孩的话像金色的阳光洒在女孩的脸上,女孩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女孩转过身,背对着男孩,腼腆的声音像幼小的蚊子,嗡嗡着说:“尽瞎扯,奶奶说没有一辈子不结婚的,除非是和尚。”男孩立即反驳:“真的,我撒谎是小狗。”女孩一听笑出了声,“那,那我将来就做你媳妇,不然,俺一辈子也不结婚。”说完,两个孩子在黄昏余晖中傻傻地笑了。

从小学到初中,男孩和女孩都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冬去春来,花落花开,两个孩子在时光流转中一晃眼,使到了高中,男孩是班里的顶尖才子,女孩也是功课优秀。年幼时的两小无猜,让他们在各自成长的岁月里,默守和珍藏着那个夕阳下的承诺。

时光还在流转,带动事物的变迁,使得有些事在悄然中转变。男孩的父亲骤然病倒,男孩一度休学。待他再重新坐到心爱的书桌前时,他已决定退学参军。临走,男孩和女孩相约来到学校旁。秋日的风刮得女孩泪水涟涟,吹得年少的他心思如风,飘忽不定。他吞吞吐吐地开了口:“小时候我说过的话是当真的……”女孩听后狠狠点着头。男孩走了,坐着专列大板铺闷罐车走了。

终于,农庄怪事在最不应谊发生怪事的那一个环节上发生了。男孩在军营写信,想把信寄到女孩家中,由于军营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所以,信只能三个月从山沟飞出一次。偏偏家乡的小河在春、夏、秋三季奔流不息。正是因为不息,小河又偏偏三次都冲倒了几近退休的老邮递员。他摔倒在河里,车子随势而倒,几十封信自然也就付诸东流了。事后,老邮递员总是自言自语道:“怪了,真怪了,偏偏那些信被冲走。”

男孩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他在苦苦等待回音;女孩也在期待,少女的心承载不了大多的沉重。她想去找他,但又没有地址。又是一年春风过,当年轻的邮递员把信送到时,她已辍学随家搬迁了。

在复员转业回家乡后,男孩几度寻找、打听,最终在一声长长的叹息后,娶妻成家。而已为人妇的女孩竟在几度漂泊后,最终又随父母回到了老家。这个故事的结局竟是没有结局。

家乡的老人于是用这个故事告诫出门在外的游子:“如写信一时不回,定有差错,应电报或快件告知,切记!”

村小学李老师一次酒醉对男孩说了一番话,令男孩感慨万千。他说:“年幼的承诺就像我,有时风会把承诺吹破,破了,那就让它落在任意一个曾经有风的地方吧。”

篇四:《幼时记趣》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及答案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

课 题:《幼时记趣》1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班级 姓名 日期 等第

一、双基积累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项为之强( ) (2)故时有物外之趣( ) (3)则或千或...

百果然鹤也 ( ) (4)见藐小微物 ( )(5)余年幼,.

方出神 ( ) (6)驱之别院 ( ) ..

(7)必细察其纹理( ) (8)徐喷以烟 ( ) ..

(9)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 (10)鞭数十 (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B.又/留蚊/于素帐中

C.故时/有物外之趣 D.私/拟作/群鹤舞空

4.用原文填空。

(1)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

(2)课文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所拔的“山”指的是 所倒之“树”指的是

(3)表现作者观蚊时神态专注的句子是:

5.作者小时候把烟和蚊子想像成云、鹤,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答:

二、阅读《言 默 戒》,完成6~9题。

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

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

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

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

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

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

6.写出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 或: (2)皆足取祸也 取: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译文:

8.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答:

9.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年幼时荒唐事)

答: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

课 题:《幼时记趣》2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班级 姓名 日期 等第 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

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

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

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2)私拟作群鹤舞空 .....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怡然称快 ...

(5)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6)鞭数十,驱之别院 ..

2.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私 拟 作 群 鹤 舞 空 (2)昂 首 观 之,项 为 之 强

(3)作 青 云 白 鹤 观 (4)果 如 鹤 唳 云 端,怡 然

称 快

3.第1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叙述了哪些“物外之趣”?

5.文中出现了好几个成语,请写出三个来。

6.文章末一句“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心灵中怎

样的思想感情?

7.文中所写的都是平常之物,而“我”却产生了“物外之趣”,你认为主要原因

是什么?

涟水县黄营中学初一年级语文随堂练习

课 题:《幼时记趣》3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班级 姓名 日期 等第

[课外延读一]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

人大姓文不识(文不识,人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1.上面讲的就是著名的 、佣作读书的故事。讴歌和褒扬了

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穿壁引其光: 大姓: ....

资给以书: 遂成大学: ...

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⑵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⑶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邻舍有烛而不逮 ⑵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课外延读二]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

峨兮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

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

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

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若: 念: 卒: 辄: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时有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 ..

C项为之强 D钟子期必得之 ..

3.“于”一般是介词,相当于“在”,或者是“到”,下面两句中 “于”分别是

哪种用法?

A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 B止于岩下( ) ..

4.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

5.过去以“高山流水”称知音或知己,典故出自这篇文章。这个典故主要是扣

住文章的哪两句话?

课 题:《幼时记趣》1

1.答案:(1)颈,脖颈 (2)经常 (3)或者 (4)小 (5)正在

(6)驱赶 (7)仔细观察 (8)用 (9) 被 (10)用鞭打

2答案:(1)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2)把丛聚的草当做树林,把小虫蚂蚁看做野兽。

3.【解析】选C。C项正确停顿应为:故/时有物外之趣。

4.答案:(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癞蛤

蟆 土砾凸者 丛草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5.答案:他是一个富有情趣(可爱),充满想像力的孩子。

6.答案:(1)有的 (2)招致

7.【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解答时要注意句式特点以及关键词“夫”“祥”

“其”“自为”的含义。

答案: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或夜鸣,鸣之非其时

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一句作答即可。

答案: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或: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

不鸣非其时也。)

9.【解析】本题考查对故事寓意的把握。由文章最后的议论“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

皆足取祸也”得出寓意。

答案:不该说而说和该说不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附【译文】

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

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招致受烹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它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致灾祸啊。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课 题:《幼时记趣》2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阅读下面的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1、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及其细小的东西。 拟:比。 强:僵硬。 怡:喜悦的样子。 壑:山沟。 鞭:用鞭打。 2、⑴私/拟作/群鹤舞空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⑶作/青云白鹤/观 ⑷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3、总领全文,总叙“物外之趣”。

4、三个方面: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5、如明察秋毫、夏蚊成雷、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 6、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7、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谈:⑴富有童心、童趣;⑵观察仔细;⑶想像奇特等。

课 题:《幼时记趣》3 编写:黄培兵 审核:严汉如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凿壁借光 匡衡的勤学精神 2、在墙壁上打洞 大户人家 报酬 大学问家

3、⑴.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⑵.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⑶. 愿 /得 主 人 书 /遍 读 之 4、⑴隔壁人家有烛光却照不到自己。 ⑵匡衡就到这户人家去作下人,却不要工钱。

[课外延读二]

1、像(如,如同等) 心里所想的 突然 就 2、A 3、A到 B在 4、伯牙到泰山北麓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面避雨,心里凄凉,就拿过琴来弹奏。 5、“志在登高山”,“志在流水”。

篇五:语文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信息卷答案

1.C (“在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的影响下”错。原文中说“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的“这”,从前后语境看,应是指代“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

2. A (“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于文无据,也与事实不符。一般说,德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

3. B (“诗书教化是儒家的思想核心”错,原文是说“‘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诗书教化”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明人伦”;在本文作者看来,“明人伦”才是“儒家的思想核心”) 4、B(事先)

5、A(②是对“洪州失官锡”的看法⑤是当时官员的贪赃情况⑥是张根批评官场的贪腐风气) 6、C(“力陈贪官横行”无中生有)

7、(1)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累、被动句式、耗、不肖、振”各一分)

(2)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中伤他的事件,轮流进上谗言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侧目、所以、交、罪、宾语前置”各一分) 参考译文: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年幼时入太学,刚满二十岁,考上进士。调任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应当改任京官,因为四亲在堂,希望把给父母的恩封转给祖父母,把妻子的恩封转给母亲,于是离职,得任通直郎,成全了他的志向。当时年仅三十一。乡里有个贤者叫彭汝砺把这件事写出来,自以为不如他。

闲居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说明他的义行,徽宗召他到宫。他对皇帝说:“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来消除祸乱的源头。”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授。

不久,出任杭州通判,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官府中失了官印,把上千兵吏关起来审治。张根说“:这是有关部门不仔细查管的过错。现在羁押无罪之人,而索要不可得之物,怎能带来和气呢?”于是停止这个案件。

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他又因为水灾多,乞求蠲免租赋,发放洛口米、常平青苗米,赈贷流民。诏令褒扬他。

徙官两浙,谢绝不听,于是写下条疏交驿站传奏。大概说“:现在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积,太仓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匮乏,边备不周。东南水旱,盗贼常常发生,西、北二国窥伺日久,怎么能不预先计谋?”于是条列茶盐、常平等利处与弊端,于是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上供才三十万缗而已,甚至不足以供足造一栋住宅的费用。拿住宅来尊宠元勋盛德之臣,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中伤他的事件,轮流进上谗言言,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不久因为花石纲强行占有漕舟,官府买一根竹子耗费至五十缗,却大多落入诸位大臣之家。于是力陈弊端,更加忤逆权贵,于是摘录张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认为傲慢不恭,责令他为监信州酒。不久又认为张根诋毁常平之法,摇动继承新法的政策,再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安置在郴州。不久因讨伐淮贼有功,获准自便居住。以朝散大夫身份死于家中,终年六十岁。

8.(5分)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依恋之情。(2分)②反衬(或“乐景衬哀情”)。前两联描写了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诗人描写这幅的画面意在反衬自己对江南的思念依恋之深。(3分)

9.(6分)示例一:①借景抒情。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3分)②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3分) 示例二:①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含蓄地表达诗人对江南的思念;(2分) ②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2分)

③借景抒情。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第三联通过描写去雁和孤云使诗歌由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2分) 10、(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砯崖转石万壑雷。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

11.(1)【选E得3分,选D得2分,选A得1分】 A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老头儿离家出走的目的不是(或者不全是)教训老婆儿。B“快七十岁了再离婚,只会惹人笑话”的原因解说不恰当,由原文可知,老婆儿觉得荒唐可笑是因为她认为他们俩什么危险急难的事都经受过了,为小事不值得吵。C老婆儿担心老头儿遇到不幸,不是怕“给自己带来麻烦”。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2)小说在结构安排上使用了插叙。这样安排可以让小说情节更紧凑,内容更丰富,有助于揭示主题。(2分)小说主要写老婆儿外出寻夫,中间插入她对自己与老伴年轻时相恋相爱、相伴相助等往事的回忆。(2分)这些回忆都由眼前的雪景引发,合乎情理,显得自然,反映了老夫老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基础。往事与现实两相照应,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老来伴”的重要性。(2分) (3)老婆儿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妇女形象。①老婆儿生性好强,性情急躁。与丈夫从年轻吵到老,年轻时每次吵架吵到高潮,她必喊出“离婚!马上离婚!”的话语。②老婆儿重情重义。她与丈夫相濡以沫,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丈夫生气外出,两个小时未回,她开始担心,拿着丈夫的围巾、棉帽,冒着大雪外出寻找丈夫。③老婆儿还善于反省,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会想“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吗”。(每点2分)

(4)示例一:老头儿会回来。①老头儿与老婆儿结婚几十年,有着坚实的感情基础,以前吵架,老头儿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虽说这回间隔有两个小时,但老头儿亦会像以前那样悄悄回来。②老头儿也会像老婆儿那样,冷静下来时会对自己在吵架时候的荒唐言行反省检讨,深深认识到“老来伴”的重要性。③老头儿是一个正派人,吵架外出,只是为了消消气而已。气消了,自然还会像以前那样悄悄回来。④老头儿外出时,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不久,他亦会回到家中。

示例二:老头儿不会回来。①老头儿以往与老婆儿吵架,跑出去后,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这次不回来,可能是不想像以前那样太快向老婆儿示弱。②老头儿外出的时候,外边正下着大雪,老头儿没戴帽子,没围围巾。照常理说,他应该快点回家避寒,而两个小时过去了他还没回来,他或许是去了别人家里借宿,或许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言之有理即可)

12.(1)E、C(E项3分,C项2分,B项1分;A项原文说: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领军人物,并未说吴作人绘画成就仅次于徐悲鸿。D项“说明他已经看出中国艺术远不如外来艺术”无中生有。B项“一系列画作”不很准确。)

(2)①吴作人认为大自然是一切艺术创造的源泉,努力去师从自然;②吴作人既诚恳的以自然为师,又坚决反对作自然的奴隶,充满活力地进行艺术创造;③不断吸收中西方艺术精华,创造全新自己。(每点2分)

(3)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家的灵感来源于自然;但大自然也不能控制艺术家的画笔,艺术家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万象”;艺术家应融汇古今中外艺术精华创造新的面目,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每点2分)

(4)启示:①良好的教育是成功的关键。吴作人不仅师从绘画大师徐悲鸿,而且还远赴欧洲学习,这为他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勤奋永远是成功的法宝。古今成大业者,唯勤奋为要务。吴作人也不例外,他勤奋学习,掌握了熟练的专业技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油画作品,表现出非凡的艺术才能。③善于借鉴是成功的突破口。吴作人师从自然,向自然学习,向古今中外名家学习,集天地之精华,汇百家之荟萃,吸纳古今,方能成就自我。④创造是成功的灵魂。吴作人是创造的践行者,也是创造的成功者。(每点2分)

13、D(A、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贬义B、“坐地分赃”指不亲自偷空抢劫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的盗犯.D、离经叛道:指偏离或背叛正统的学说和学派。

14、C(A项,语序不当,应为“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B、句式杂糅,去掉“盖的”或“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没有,只能挤在一起和衣而睡”。D、两面对一面。) 15.A

16. 示例:①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呢 ②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③ 有没有突破和创新(每句2分,共6分;意思正确即可) 17、选序号(1分)

(1)通过“典”与“点”谐音双关,(2分)巧妙突出了词典对学习现代汉语的作用;(2分)(2)以对仗形式,(2分)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2分)(3)运用排比,(2分)突出了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 (2分)

18、参考立意: 1. 珍爱生命。卖肾只为iPad2,再次叩问生命教育。

2. 盲目攀比,虚荣心。为了一部时髦的“苹果”手机,孩子选择去卖肾。说到底,可能更多的是爱面子、虚荣心在作祟。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