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0:37 小学作文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小学作文

篇一: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s)三年级下册 单 元:6放飞蜻蜓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1. 根据语文学科特征,紧抓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学习课。

2. 根据“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一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导,学习他与人沟通的巧妙方法。

3. 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创设学生主动体验的环境,使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了解蜻蜓,激发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帮助学生正确书写11个生字,会认6个只识不写的字,理解几个相关词语。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教育家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和高超的育人方法。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练习读好人物间的对话,品味重点词句,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尊重、关爱。

2.了解蜻蜓,懂得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细节描写,体会陶行知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和与人沟通的巧妙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件;

3、收集蜻蜓和陶行知先生的资料。

一、复习词语,回顾文本 慈 爱 抚摸 商量 七嘴八舌 入神 放飞 结构复杂 保持平衡 掌握方向 1、指名读、齐读。 2、读后,你发现了什么?

(二)简单说说课文讲了陶行知的什么事? 二、精读课文,认识蜻蜓之可爱 (一)句式训练,爱蜻蜓本领高 要劝他们把它放了呢?默读课文。 个自然段知道的?

(2)指名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3)出示图片,认识孑孓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

(4)一只蜻蜓可以吃多少虫子呢? 2.指导读第2-6自然段中的对话。 (1)在朗读和表演中理解“七嘴八舌”。 友?”

(3)训练用不同的句式来回答问题: 蜻蜓真的是人类的朋友啊! 蜻蜓的确是人类的朋友。 3、小组合作探究:

以陶先生当时的身份,直接叫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就行,为什么还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呢?

(二)品词析句,爱蜻蜓结构奇特 蜓哪几方面的知识? 的可爱、有趣 。

眼睛奇特:一闪一闪 成千上万 四面八方 尾巴神奇:一撅一撅`一节一节 又细又长 生动的描写方法。

之情和对蜻蜓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探究兴趣。

蜓,能促进孩子积极地理

1.孩子们好不容易捉到的蜻蜓,陶行知为什么 (1)指名用“因为??所以”回答,你是从哪

(2)练习朗读:“你们说蜻蜓是不是人类的朋激发学生对蜻蜓的喜爱

1.默读课文,思考:陶行知向孩子们介绍了蜻 2.小组轮读,组织交流;抓住关键词体会蜻蜓

3.出示蜻蜓图,学生仔细观察,领悟课文准确让孩子对照图片介绍蜻

4.理解“据说”。 解语言,学习观察和分析

(1)蜻蜓的尾巴在飞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事物,在实践中揣摩遣词书上却说蜻蜓在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掉一截,造句方法,提高语言表达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2)讨论、交流。

(3“据说”能去掉吗?为什么?

的尾巴吗?(体会陶行知用词的准确和对科学的严谨态度)

(三)研读句子 揣摩表达方法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

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2.默读,比较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两个句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指名回答。

3.过渡:蜻蜓被称为“除害飞行家”,这和它有神奇的翅膀是分不开的。课件出示蜻蜓:

(2)老师或学生结合资料介绍蜻蜓翅膀的作用。 翅膀。

的知识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还讲了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用“先说样子,后说作用”的方式介绍蜻蜓。

三、品读语言,感知人物之崇高 (一)陶行知是怎样劝说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默读课文划出描写陶行知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二)以说“( )的陶先生”为目标,分组研读课文。

能力。

劝”突出中心人物是陶行知,由对蜻蜓的认识过渡

(4)激发探究: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

1.读描写蜻蜓尾巴和眼睛的句子(课件出示)。

(2)小结:两个句子都是先写样子,再写作用。

(1)引导观察蜻蜓的翅膀,说它的样子。 由“为什么劝”到“怎样

(3)迁移练习:学习课文的写法,介绍蜻蜓的到对人物的认识。 4.陶行知只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

篇二: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字,掌握9个词语。

2、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5、了解课文叙述顺序,初步感受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的和蔼可亲和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难点: 体会陶行知良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课前准备:

1、说说你最喜欢的老师或你心目中的好老师。

2、猜谜语:蚊子 苍蝇 蜻蜓等。3、唱歌《小蜻蜓》。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猜谜语引出蜻蜓,板书“蜻蜓”,学习生字“蜻蜓”。

2、板书:放飞。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板书:捉? 放?

3、过渡: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学会文中的生字。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2、抽读三个学生读生字新词,评价,纠正字音。

3、去掉音节男女生赛读新词,齐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个人自己读,可以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读,或几个同学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抽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可能不够简洁,随即按以下程序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 师:要能准确地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首先得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呢?抽学生回答。关键词是什么?板书:捉(起因)

(2)故事的结果怎样?抽生回答。板书:放(结果)

(3)事情的经过是哪些自然段?能用一句话概括吗?抽生回答。板书:讲或劝(经过)

(4)讲解:概括这类写事的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

的语言叙述出来。这种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文章,我们就说它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板书: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

(5)你能比较准确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两种句式。(多媒体出示要求)

小结:陶行知先生给孩子们谈了些什么,又是怎样谈的,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下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书写蜻蜓两个字。

二、检查生字词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抽读,全班同学认真听,看她有没有记住他们的名字.教师略作评价。

2、齐读生词。

3、说说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板书:陶行知。指导书写“陶”字。

课文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板书:捉 讲(劝或谈) 放

过渡: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三、细读课文。

(一)抽两个同学读2-10自然段,思考:陶行知给孩子们讲了关于蜻蜓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抽生回答。板书:吃食 尾巴 眼睛

陶行知怎样给孩子们讲蜻蜓吃食这个问题的呢?

(二)学习第2——6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2-6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朗读体会情感。

(1)检查勾画和体会的情况。理解慈爱、抚摸,出示“抚摸”,都是提手旁,学习生字“抚”。

(2)读悟第二、六自然段。

抽读、范读:体会到陶行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和蔼可亲

指导朗读:试读、抽读、齐读。读出和蔼可亲的样子和疑问的语气。(强调“慈爱”和“抚摸”,读陶行知的话,音量小一点,语速慢一点,读出疑问的语气。)

(3)小结: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陶行知的精神品质的。同学们在写人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就能把人物的特点以及精神品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3、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

抽一生读作者的话,一生读陶行知说的话,一女生读翠贞的话,一生读男孩的话,全班同学读其他孩子的话。想象陶行知与孩子们对话的场面,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理解“七嘴八舌抢着说”,然后再请几个孩子表演第五自然段。板书:七嘴八舌。

师: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这时陶行知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继续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等知识。

(三)学习10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抽生回答第一个问题,用“陶行知给孩子们介绍了??还介绍了??”的句式。“只介绍了这些吗?”

陶行知在给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大眼睛时哪些词用得好,用你喜欢的符号在书上把这些词勾画出来,体会“成千上万”、“四面八方”的意思。板书“成千上万”、“四面八方”。你能说出几个类似带数字的四字词语吗?

欣赏蜻蜓图片,教师引读。

(2)陶行知为什么还要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尾巴和眼睛呢?抽生回答。(让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蜻蜓,喜爱蜻蜓,从而保护蜻蜓,与蜻蜓做好朋友,而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把蜻蜓放飞。)

(四)学习第11自然段。

1、这时候陶行知如果让孩子们把蜻蜓放了,孩子们会放吗?可是,陶行知却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板书:放 (多媒体出示)比较句子:①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他放了,好不好?”②陶行知说:“把它放了。” 指导朗读,结合上下文体会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尊重孩子

2、孩子们把蜻蜓放飞时是怎样的心情呢?齐读课文最后两句。看书上的插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四:拓展想象:

(学生看图)你们瞧,蜻蜓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陶行知会说些什么呢?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附板书设计:捉

吃食

21放飞蜻蜓讲尾巴

眼睛

陶行知 和蔼可亲 循循善诱 耐心细致 爱护小动物

篇三:《放飞蜻蜓》教案

《放飞蜻蜓》

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引出课题

1、猜谜语。2、出示图片,揭题。3、质疑。

二、检查预习,初知课文内容

1、闯第一关。(我会读)

2、闯第一关。(我会填)[板书:孩子、捉、放]

三、读文入境,探究自悟

(一)、抓住陶行知问的两个问题,了解关于蜻蜓的知识。

过渡:陶行知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出示读书小提示)请同学们

默读课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先生问了孩子们关于蜻蜓的哪几个问题?用“__”画出来。[板书:陶行知 问]

学生默读后交流。

▲问题一:蜻蜓吃什么

——评:蜻蜓吃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等一些害虫,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

师:所以陶先生说,(出示课件“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陶先生这是在反问孩子们呢!他其实在说—— (蜻蜓真的是我们的好朋友;蜻蜓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板书:好朋友]

▲问题二: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

过渡: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它吃——(??)。

(1)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你能回答吗?

生: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蜻蜓用尾巴掌握飞行方向。

师:(出示补充资料2: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雌蜻蜓在产卵时,单独在水面上飞行,然后一次次不断地把尾巴插入水中,产下一些卵,立即又飞起来。这样连续产卵的动作,好像蜻蜓在不断地点水。)谁来介绍“蜻蜓点水”的现象?

——评:“蜻蜓点水”这样一个简单的现象原来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知识,

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啊!

(2)师:其实课文在第十自然段还介绍了蜻蜓的尾巴的外形特点和作用及眼睛的外形特点和作用。

生小组合作。

(出示蜻蜓尾巴图)指导朗读

——评:正是这特殊的尾巴让蜻蜓获得了“飞行家”的美称!

(出示蜻蜓眼睛图)指导朗读

——评:多么独特的一双眼睛啊!正是这样一双敏锐的大眼睛,使蜻蜓荣获“捕虫能手”的称号。

四、品读课文,感悟人品(13分)

1.教师提出问题导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同学们,是谁让孩子们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师:又是谁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蜻蜓的身体结构及作用的?

师:(出示陶行知画像)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不仅知识渊博,品德也很高尚。

快速浏览课文的2—11小节,把文中描写陶先生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句用“~~”画出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陶先生还是一位怎样的教育家?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从“扶”到“放”)

“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慈爱地抚摸”【联系生活加表演】你被谁慈爱地抚摸过?现在孩子们被陶先生慈爱地抚摸,从这里你看出陶先生怎样?(指名4、5人说)师小结。

“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拉着”,像好朋友那样,看出什么?“坐在哪里”?(田埂上)陶先生没有考虑会弄脏自己的衣服,想到的只是要和孩子们好好谈谈蜻蜓,你觉得他怎样?(指名4、5人说)

“取过蜻蜓,高高举起”——为什么要高高举起?(举得高,孩子们才能看得清。)——从这里你看出了什么?(指名4、5人说)师小结:陶先生多么关心孩子啊,处处为孩子着想。我们一起把这一句读一读。

“小心地翻过去”——你读出了什么?(爱护蜻蜓)谁来读一读?(3、4人)

“用商量的口吻” ——陶先生用怎样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商量的口吻)

【联系生活】在家里,爸爸或妈妈有没有和你商量过事情?当时你感觉怎样?现在陶先生在和孩子们商量事情,你觉得陶先生怎样?(指名4、5人说)师小结:陶先生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五、创设情境,感受放飞蜻蜓的快乐

过渡:陶先生非常民主,把放飞的决定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放得心甘情愿。

1.师:(出示第11小节)所以,当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引读),孩子们纷纷说——(引读)。于是,翠贞张开小手——(引读)蜻蜓展开翅膀——(引读)

2.点题:这动人的情景就是——放飞蜻蜓。

3.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

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师:蜻蜓在感谢陶行知先生,因为在他耐心细致的引导下,[板书:导 ]孩子们认识了蜻蜓,喜爱上了蜻蜓,最终放飞了蜻蜓。陶行知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尊重孩子、热爱生命、提倡民主的大教育家,从他的一些名言中我们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他。

2.(出示名言),齐读: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正是陶先生那朴实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了深刻的道理,促使孩子们主

动放飞蜻蜓。孩子们放飞的仅仅是蜻蜓吗?不!那是孩子们的一份爱、一份责任、一份真情。让我们用心去呼唤: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出示课件)(板书)

七、拓展延伸

“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请你也来设计一条广告用语向社会宣传和呼吁人们共同保护我们身边的动物。

板书: 放 飞 蜻 蜓

孩子 陶行知

捉 好朋友 问

放 导

保护动物 珍爱生命

篇四:放飞蜻蜓教学设计

《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陶行知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陶行知对孩子的谆谆教导。

教学准备:

关于蜻蜓的图文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画面,激趣引出课题

1、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师导入:同学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小精灵是谁呢?(板书:蜻蜓)

2、请你用一个词形容一下这些小蜻蜓。(可爱的,美丽的)你们喜欢吗?上堂课,我们学了一篇和蜻蜓有关的课文。

3、哪位同学能简单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出示填空题: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最后孩子们放飞了蜻蜓。(板书:放飞)

过渡:陶行知先生是怎样劝孩子们放飞蜻蜓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到10自然段,找一找陶行知先生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

1、学生默读后交流。

出示:(1)“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

(2)“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2、(出示图片)看,一只小蜻蜓正停在草叶上休息呢,多可爱呀! (出示: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

指名朗读,齐读。

小蜻蜓不仅样子可爱,而且身上还藏着不少秘密呢,自由读课文,用笔画一画你所了解的,回答这两个问题。

3、 交流:

你读了课文,会回答这两个问题了吗?

[1]吃食

A、指名读

B、出示第六自然段:蜻蜓吃的这苍蝇、蚊子、孑孓都是些害虫,还有农田里的稻飞虱,小型的蛾类,都是蜻蜓的食物。

C、小结:陶先生的话让我们知道了蜻蜓是——益虫。

D、指导朗读

[2]尾巴

A、指名说 (师趁势小结:尾巴的样子 尾巴的作用 尾巴的特点)

B、出示第十自然段第一部分:师叙述 “据说”这个词能丢掉吗?为什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3]眼睛

A、指名读

B、出示第十自然段第二部分:补充介绍眼睛的知识(眼睛占头部的一半,每只大眼睛里还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这种眼睛成为复眼。有了复眼,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还能看见1千米以外飞行的同类)

C、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陶先生就介绍了蜻蜓的尾巴、眼睛的特点和作用吗?你从哪知道的

呢?

你能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吗?学生交流:蜻蜓的尾巴点水,实际上是蜻蜓妈妈在生儿育女。蜻蜓的大复眼,几乎占了整个头部的一半,在疾飞中,能正确清楚地看到9米开外,处于活动状态的昆虫的各个部位,还能看见在千米外飞行的同类。

(5)蜻蜓的尾巴、眼睛很特别,那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词语,才能读出它的特点呢?朗读第十自然段。

[4]小结:

(过渡):蜻蜓是"飞行家",是"捕虫能手",是我们的朋友??真想不到,小小蜻蜓的身上竟有这么多的奥秘!陶先生知道的可真多,难怪孩子们一个个听得都——入神了。

1、 陶先生知道的可真多。在孩子们眼中,陶行知还是个怎样的人 呢?让我们一起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2——11小节,用波浪线画出描写陶行知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再反复读一读,体会体会。

3、 交流讨论

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按顺序来交流吧。

▲第二自然段:出示句子,抓住"慈爱"、"抚摸"体会陶先生说话的态度和蔼可亲(板书:和蔼可亲),做一做动作,指导朗读。

▲第六自然段:出示句子,抓住"拉着"、"坐在"感受到陶先生的和蔼可亲。

出示: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蜻蜓是我们的好朋友。

陶先生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说"蜻蜓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

(相机板书:循循善诱)

▲第七自然段:从"取过蜻蜓,高高举起"感受陶先生的爱护蜻蜓。指导读好句子。

▲第十自然段:从"小心地翻过去" 感受陶先生的爱护蜻蜓。指导读好句子。

▲第十一段:"用商量的口吻说、把蜻蜓还给翠贞"。 指导读好句子。

4、过渡:陶先生真是个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教育家,小结,进一步认识陶行知

出示图像,读有关陶行知的两句名言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个小伙伴,你现在有什么想法?那课文中的这些小伙伴怎么做的呢?

(1)引读最后两句话。

(2)展示蜻蜓飞舞的画面,

师导语:蜻蜓又回到了自由的天空,回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家园。你们瞧,它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行,是多么轻松,多么愉快呀!此时此刻,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现在就大家就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吧!小蜻蜓又会说什么呢?(自由交流)

5、小结:这群孩子在陶行知先生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开导下,自觉自愿、非常乐意地把捉到的蜻蜓放飞,说明孩子们已经懂得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板书),他们知道了要保护有益的动物。你有哪些收获呢?

三、拓展交流,深化理解。

1、多好的一篇文章啊,读了他,我们了解??大家推荐两名同学,一个读陶先生的话,一个同学读叙述的话,孩子们的话大家一起读。

2、如果看到伤害动物的行为,你会怎么办?会采取哪些方法劝阻或进行社会宣传和呼吁?

3、通过板书小结课文,揭示主题。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谁和谁成了好朋友?蜻蜓和孩子们;蜻蜓和陶先生;孩子们和陶先生;老师和大家也成了好朋友??

是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像蜻蜓这样的朋友,她们都为我们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们每一个都要关心爱护这些可爱的朋友,那样我们的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的美好!

四、作业。

还有哪些昆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蜻蜓是"除害飞行家"?它还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课外阅读和搜集、处理信息的研究,写一写。

篇五:21、《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1《放飞蜻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课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

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陈丽庄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写人的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便引导他们认识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放飞蜻蜓的故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良好的教育方法和对孩子们的关心爱护。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文中的对话中去,在阅读中触摸文本的灵魂。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能正确地读出句子的语气。

2、通过朗读感悟对话,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语言文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陶行知对下一辈的关怀爱护和谆谆教导。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查阅陶行知、蜻蜓等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明白孩子们放蜻蜓的原因。

1、蜻蜓美丽、可爱,像一只只精灵,在夏日的天空中飞行。孩子们好不容易捉到了蜻蜓,为什么又放了呢?(是益虫,是人类的朋友)你是从哪个自然段知道的?

2、出示第六自然段: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⑴、出示图片,认识孑孓,蜻蜓的幼虫吃蚊子的幼虫。 ⑵、蜻蜓是吃虫的能手,每小时可以吃800多只蚊子或者20只苍蝇,是不是人类的朋友?(引导说出——蜻蜓真的是人类的朋友)

⑶、读课文,想想陶行知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孩子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呢?(是要孩子通过蜻蜓消灭害虫的事实真正明白蜻蜓是人类的朋友。)

⑷、读他们的对话,理解“七嘴八舌”,注意读出每个人说话的不同语气。

三、精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

过渡:陶行知先生不仅让孩子们知道了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且还带孩子们欣赏蜻蜓;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蜻蜓的知识了。

学习课文 8—10自然段。

1、读读课文,陶行知先生向孩子们介绍了蜻蜓哪几方面的知识?

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说还介绍了蜻蜓的尾巴和眼睛。

2、出示表格。那这样的表格你能完成吗?学生自读课文第10自然段。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填一填,说一说,读一读。

3、陶行知先生不仅带孩子们认识了蜻蜓,还介绍了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点以及作用了。他的知识可真丰富啊!

4、理解“据说”一词。

师:蜻蜓饿极时,真的会吃掉自己的尾巴吗?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学生讨论后,再指名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对,陶行知也不太确定这个说法是否科学,所以用了“据说”,他说话又是多么严谨啊!

师:那“吃尾巴”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说,老师作适当地补充。)

5.学生对照图片介绍蜻蜓的有关知识。

陶行知先生仅仅介绍了蜻蜓的眼睛和尾巴这两方面的知识吗?(找出省略号)

你知道哪些关于蜻蜓的知识?对照图片,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关于蜻蜓的知识。

6.小结:蜻蜓的知识太有趣了!齐读第10自然段。

【设计意图】

对照图片,让孩子介绍蜻蜓。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对蜻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促进孩子积极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主动地应用语言,学习观察和分析事物,在实践中揣摩遣词造句方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品读语言文字,感知陶行知的为人。

1、出示图片:这就是陶行知先生,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他还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

出示:陶行知爷爷不仅 ,而且 。

(亲切和蔼、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富有爱心)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找找陶行知先生的动作、神态、语言,会认识更加让人敬佩的教育家。)

3、交流体会:

在交流每一部分的时候,都要关注课文中孩子们的反映,体会陶行知爷爷引导的效果,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 “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和蔼可亲。

⑵、“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取过蜻蜓,高高举起”“小心地翻过去”——心地善良、有爱心。

⑶、“用商量的口吻”“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民主平等、尊重孩子。

【设计意图】

找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陶爷爷爱孩子、爱动物词句,反复揣摩体会,联系之前的“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的介绍,获得爱的感动,受到心灵的陶冶。

五、创设情境,感受放飞蜻蜓的快乐。

1、师:多可爱的孩子啊!当陶行知用商量地口吻说——(引读)

孩子们纷纷说——(引读)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