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月亮湾的笑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9:23:02 体裁作文
月亮湾的笑声体裁作文

篇一:月亮湾的笑声观后感 (1)

《月亮湾的笑声》观后感

----孙若稀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系里组织观看了一部文化大革命四人帮时期的影片《月亮湾的笑声》,影片讲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月亮湾的普通农民江冒富的故事,江冒富是个种果树的能手,比别人要富些,可是在那个时期却被批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尖子”,导致他儿子贵根找不着对象,好不容易有人为他介绍了翠屏村庆亮的闺女兰花,可是庆亮嫌冒富是资本主义的尖子,上门退还了彩礼。冒富又托人为贵根说了翠屏村的寡妇周嫂,冒富对周嫂很满意,贵根却看上了相亲那天遇到的赤脚医生兰花。贵根与兰花慢慢建立起了感情,却不知道各自刚被自己的父亲退了婚。某报社记者因政治需要采访冒富,冒富成为了县里的先进典型,庆亮见此想再撮合两家的婚事,冒富却当场拒绝。庆亮知道贵根谈上了对象正是自己的女儿,就和冒富商量两人结婚。但不久后,记者又因政治需要给冒富拍照,使他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庆亮大闹新房,拉走女儿。公社支持庆亮退婚,并把冒富编入“四类分子”的队伍,使冒富受到很大伤害。后冒富终于得到平反,贵根与兰花的婚事继续,记者也向冒富道歉。最后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粉碎,大家都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本影片以冒富大叔的三起三落和儿子的婚事一波三折两条线索为主线,同时加上记者、亲家对待他们家态度的变化作为衬托和点缀,对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前老百姓的生活做了深刻的描述。可以说,冒富大叔一家的生活只不过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农民家庭的缩影。

说实话,这类影片我是第一次看,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不太关心过去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不过看完以后,我对过去人民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并对现在人们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同时对文化大革命那段历史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先谈谈我对影片的一些艺术处理的一点粗浅拙见,可以说影片塑造的普通农民江冒富的形象非常生动,影片开头冒富因为要比别人富些,却被批成是“走资本主义的尖子”,导致儿子的婚事黄了,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富裕还成了坏事,贫穷才是好事么?后来有记者前来采访,为了批判林彪"国富民穷"、"今不如昔"的谬论的政治需要,把冒富写成了村里“富”的典型。拍了照片上了报纸,成了县里的典型,全县各处都请他作报告,这样一来,富裕又成了好事,开始退婚的庆亮又找上了冒富,订下了兰花和贵根的婚事,冒富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可是在那样一个多变动荡的时期,前一刻的好事说不定后一刻就变成了批斗的对象。果不其然,在桔子丰收,贵根准备结婚的时候,先前的记者为"四人帮"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需要,再次来到月亮湾为冒富拍照,并把它在贵根结婚那天登了报,冒富一下子又被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贵根的婚事有没办成。这给冒富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不明白自己什么也没干,只是认认真真地种他的果树,怎么就成了“资产阶级暴发户”了呢,他内心非常的苦闷,他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儿子,让儿子至今没能结成婚,拿起刀想要砍了院子里的桔子树。为什么冒富这样老实厚道的农民,只是努力的种自己的的地,却要经历这样的波折呢?是变来变去的政策害苦了无数像冒富那样朴实的农民群众。而让我感动的是冒富在受到那样的打击后,想的更多的却是儿子贵根的婚事,他对儿子的爱是那样深厚,这点更充分体现了冒富的质朴可爱。经此一事后,冒富的心都寒了,在后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粉碎,开始号召人们发展副业共同致富时,冒富却不敢再相信了,后来之前采访的记者又来了,冒富害怕又有什么变动,于是想要躲着记者,记者告诉冒富,

"今后只会越变越好",要他"放一百二十个心",冒富说:"我只有一个心,国家可不能再变来变去啦!"他的话,引起大家一阵发自内心的笑声。可这笑声是对执政者的不成熟的最好注解。当时的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社会主义就应该贫穷,谁富有谁就是地主阶级,谁就是在搞资本主义的层面上。当冒富大叔第一次登报纸后,村里的人都有了干劲儿,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都明白了社会主义中也是可以致富的道理。但这是一个不稳定的时期,对社会主义的人士还处于一个模糊状态。因此,没过多久,冒富再次被打成了“资产阶级爆发富”,人们又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之中了。在这样变了几次之后,冒富大叔已经不敢再去做发家致富的梦了。可以看出当时国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导致与之对应的政策变来变去,忽左忽右,极大的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造成不可磨灭的创伤,不过同时也为我们后人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也为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邓小平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改革开放,他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这既是对“文革”当中“四人帮”一伙“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的批判,又是后来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断的深刻的概括表述。总地来说,这部影片让我们深刻理解了当时人们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模(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月亮湾的笑声)糊,特别是执政者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模糊,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文化大革命”都是一个十分奇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是不切合实际的,人们都很盲目,在不知尽头的泥泞的路上艰难的前行,政府和他的人民就像海上的浮萍一样,身不由己,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社会处于怎样一种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在邓小平这位巨人带领下,总结经验教训,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村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兴起,经济特区的划分,一系列相应的分配制度,让中国迅速崛起。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这个时期,无论遭受的挫折还是进行的勇敢而又艰难的探索,都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诚然,现在我们还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是勇敢的面对,还是停止不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个别结论。制定一切政策都要符合实际需要,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我相信,在习主席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走出困境,在不久的将来,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篇二:月亮湾的笑声

《月亮湾的笑声》观后感

有人说,“文学家是自己时代的儿子”。任何文学创作都毫无例外地要受到创作者所在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的制约与影响。可以说,文学作品就是时代的缩影,与一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密不可分。

“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建国以来政治上灾难,酿成了思想上的混乱,组织上的破坏和经济上的浩劫。电影从一个农民生活的缩影映射出了“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经济带来的严重破坏。农民江冒富是旧社会的贫农,解放之后翻身做了主人,凭借的自己的辛勤劳动衣食无忧,还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橘树、养了鸡鸭,日子过得滋润美满。为了政治宣传需要,记者挑典型报道了他的幸福生活。于是江冒富成了劳动致富的典型,各地纷纷请他做报告。然而文革开始后,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要割掉资本主义的尾巴。江冒富忽然就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成了必须要割掉的“资本书义的尾巴”。他开始接受各种批斗,终日要和解放前的老地主一起接受红小兵的批斗,儿子本来以及说好的亲事也因此被亲家强行退婚。江冒富一气之下把自家的橘子树砍掉了,精神也变得恍惚起来,富裕的生活日渐贫困。“四人帮”垮台后,农村又回到了正路,鼓励发展农村副业,鼓励致富,江冒富在儿子的说服下恢复了信心,承包了果园,又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了富裕的生活,退婚的亲家再次找上门来,两家和好如初,儿子也和心上人终成眷属。影片既有悲剧因素,又表现出喜剧的色彩,可以说是一部带泪的喜剧,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政策的多变、折腾和农民渴望安定团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愿望,揭露了极左路线给农民的心灵带来的严重创伤,以人的沉浮讽刺了一种政治制度下的经济政策在农村与农业社会的典型表现。

电影虽然看完,我却由此产生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大肆宣扬:“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等谬论,那么贫穷就是社会主义吗?邓小平肯定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说:“从1958年到1978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这不只是为了驳斥“四人帮”,更是针对长期以来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极“左”的缺点而说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说:“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为了所谓的“社会主义”民主被践踏、法治破坏、人身受侮辱、权力被剥夺、是非颠倒,社会被白色恐怖笼罩——动荡、惶惑,只会使民气大伤,广大质朴的劳动人民根本无心搞生产、搞建设,国力衰惫,整个国民经济必将濒于崩溃的边缘。“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这十年中遭到了最严重挫折,“整个‘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停滞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倒退。” (邓小平)。无论是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产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都离不开满足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正因如此,我们始终要坚持发展生产、要坚持推动社会进步。因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一定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地位,“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无产阶级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统治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

总量。所以注重发展生产力,破除对贫穷的公有制、贫穷的社会主义的崇拜,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我们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劳动、智慧换来幸福的生活,就像江冒富一样,一个老实本分的普通农民通过劳动换来富足、快乐的生活。

当然,要建设社会主义还需注意“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哲学思想。两极分化严重的不是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两极分化严重必将带来导致社会不安的因素,最终有阻碍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的终极目的是全社会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即共同富裕。为了共同富裕我们就必须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有公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在今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我们始终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善于根据国情采取各种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办法,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月亮湾的笑声》里,我们看到了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曲折,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思想,我们一定能建设更美好的社会主义,让笑声在全中国回荡。

篇三:月亮湾的笑声观后感

《月亮湾的笑声》观后感

在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影片《月亮湾的笑声》,它是一部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以广大农民为主要人物的影片。观看了《月亮湾的笑声》之后,萦绕在我的脑海的一直是一个很老实、本分的农民形象——老冒富。让人不能忘记的是他那句 “可不能再变了啊”。这部影片让我对文化大革命有了新一层的认识。

“可不能再变了啊”。不错,这句话道出了那时大多数农民的心声。老冒富起初由于眼光放得远,种植新品种的桔树,养了很多的鸡鸭鹅;儿子也有能耐,并且有了成就,很快他家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下子成了全村冒尖的“富人”。也正是因为这些,记者为"四人帮"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需要,再次来到月亮湾为冒富拍照,并把它在贵根结婚那天登了报,冒富一下子又被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我不得不感慨,时事弄人啊,同时也为那时农民的处境不寒而栗。1966年,正当中国人民高歌猛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刻,也就是农民江冒富刚刚过上还算富裕的生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粹然降临了。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民主被践踏,法治破坏,权力被剥夺。冒富大叔时而被捧为“发家致富的先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时而被打成“资产阶级暴发户”、“四类分子”满腹恓惶。这无疑是从山顶跌到谷底的一悲惨过程。原本,那是农民从旧社会刚刚翻身的时候,那是农民渴望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那是农民期盼有个好领导的时候,那是农民鼓足了劲头,养足了精神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可是。。。无情的“文化大革命”又一次给了这群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沉痛打击。这

十年间,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种停滞的状况,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倒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历史上,“文化大革命”都是一个十分奇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事件。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是不切合实际的,家里有鸡却不能被别人知道、女儿的婚事要看说改就改。他们就像海上的浮萍一样,身不由己,只能随着浪潮进一步、退一步。所以我们不难想象出当时的社会处于怎样一种瘫痪状态。

幸好,有邓小平这代领导集体,他们放宽眼界,总结经验教训,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村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兴起,经济特区的划分,一系列相应的分配制度,让中国迅速崛起。这个时期,无论遭受的挫折还是进行的勇敢而又艰难的探索,都为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是全面准确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其次,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当代化。 第三,正确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作用。

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个别结论。制定一切政策都要符合实际需要,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才能真正的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四:月亮湾的笑声

《月亮湾的笑声》——朴素的黑色幽默

王奋斗发布于: 2010-10-15 11:25

上小学时,看过这部电影,露天的。

在家乡的麦场上,伴着冒富大叔的憨笑,银幕下的男女老少笑得前仰后合。接下来的一段日子,田间地头,这部电影成了重要的话题,谈论时依旧伴着笑声。

回想起来,记忆中只留下了电影的几个片段,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是一部让人笑的电影,看完很高兴。当时刚进入1980年代,突然间有了轻松的喜剧,百姓们喜欢得不得了。当时,大家的笑点都很低,稍稍一碰,大家就笑了。

今天上午,上海东方电影频道又播放这部电影,看完之后,依旧感触很多。 和创造了农村题材电影纪录的《喜盈门》一样,《月亮湾的笑声》也是里程碑式的电影。不同的是,《月》把关注点放在比《喜》更大的政策、形势,

显得“政治性、思想性”更强。

表现手法上,用了黑色幽默。——虽然当时可能还没有这种提法,至少多数人不知道。

演员的表演真的无可挑剔!

当时,都主张“体验生活”,所有演员都带着强烈的农村特色。尤其是两位老演员,张雁、仲星火,炉火纯青的表演,让人叹服。

值得一提的是,可爱的外甥女“小丽”,她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性角色。同时,她对平衡情感,强化情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五:月亮湾的笑声

文化大革命,说起来不免有些沉重。小时候,了解的只是“四人帮”。对于什么是文化大革命,没有深究过,更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受到迫害,上至国家领导人,小到普普通通的农民。

毛概课上,老师放了关于文革时期的影片,《月亮湾的笑声》。我了解到文革时期,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民主被践踏,法治破坏,人身受侮辱,权力被剥夺。祸国殃民的林彪、“四人帮”一伙制造了一个个反革命事件,颠倒是非蒙骗人民,揪斗了一批批老干部和群众,打倒之声不绝于耳,打砸抢之风比比皆是。众多开国元勋遭到迫害,成批知识分子横遭凌辱,千千万万人受到摧残。曾经繁衍了中华民族和抚育了光辉灿烂文明的伟大祖国冤魂萦绕,冤狱遍地,浸透了人民的血和泪;民气大伤,国力衰惫,整个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历史在这里停止了,倒退了,沉思了。

影片通过农民冒富一家的一段曲折经历,反映了“四人帮”时期农村政策多变,给农民和农村造成的不良影响,体现了广大农民渴望安定团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强烈愿望。影片既有悲剧因素,又表现出喜剧色彩,可以泪中有笑,笑中有泪,用朴素自然、平实流畅的手法,表现出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影片追求泥土的芳香,富有农村生活

气息,在运用电影语言和表现手法时,力求质朴、流畅,叙事平实,不追求炫奇的镜头和人煌喜剧效果。在音响和音乐处理方面,影片突出了真实感和民族特色。主人公为人善良,处世忠厚,是个有血有肉、完整而又具体的农民形象,张雁把他对外界变化无所适从的悲剧处境表现得生动细腻,催人泪下。。该片获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张雁)。

农民江冒富曾经是旧社会的贫农,通过自己与儿子的辛勤劳作,种果树,日子一天天的逐渐富裕了。某一天,报社记者来报道了,片中记者让队长去别人家借缝纫机,录音机,美其名曰“渲染”,但这也是,当时社会的风气,因为怕达不到上级发放的指标,而作假。因为一篇报道,冒富大叔成了“红人”,到处去演讲,做报告。他一心惦记的儿子的婚事,也终于有了着落,眼看好日子就在眼前了,然而一篇报道让他从天堂落到地狱。我忘不了,影片中的冒富大叔那双迷茫的眼睛,仿佛在说,“怎么就是资产阶级暴发户了?”。他说过,我是贫农,队里的活,我啥时候少干了?啥时候资产阶级了?富了怎么反而“穷了”?这也许是那个时候,许多的农民的心声吧!儿子不能结婚,而且还要被自己连累成资产阶级,冒富大叔心里的火气一下子蹭了上来,拿起镰刀就去砍院子里的那棵曾经引以为傲的橘树。那一声声的“外公,你怎么了?”叫的人心里忍不住一阵阵心酸。

政策变了,文革过去了,冒富大叔终于被平反了,可是冒富大叔再也没有像原来的那样的笑了。政府鼓励人们搞副业致富,然而冒富大叔却不敢再像以前那样了,直到桂根说你去镇上看看,哪家不都开

始搞副业了,那报纸上都说鼓励人们搞副业了。“报纸?报纸上的就是真的?”冒富大叔一听报纸就火了,要不是报纸,自己会这么折腾么?当报社记者再一次来到冒富大叔家的时候,冒富大叔的惶恐,是那么让人心疼。

虽然影片最后冒富大叔还是过上了好日子,但是十年的文革,对于那些曾经受到迫害的人,在心灵上永远不会复原。像冒富这样的农民被莫名其妙的打为“资产阶级暴发户”的不在少数,甚至国家领导人刘少奇也没有能够幸免,这个为人民尽心尽力的国家主席,莫名其妙的被批斗,那个为了中国鞠躬尽瘁的老人,就那样衣不蔽体的离开了这个他曾经为之奋斗的世界,带着“资产阶级”帽子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平反,昭雪,为其举办隆重的葬礼,这一切只是为了活着的人心安。

文革时期的损失不能仅以经济损失,国力的增强的程度来衡量,文革造成多少人的精神上的痛苦?造成多少人妻离子散?造成多少人不能过上安心的生活?这是一笔心灵的帐,我倒永远不要衡量它到底为中国造成那些损失,这些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能够作为标尺。

我们是新时代的人们,虽然我认为缅怀过去没有实际意义,但是了解历史,是一个大学生必须的。过去已经没办法改变和挽回,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建设未来!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