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唐代三彩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3:37 作文素材
唐代三彩马作文素材

篇一:辨识唐代三彩马

唐代西南、江南地区茶叶地理分布特征比较研究考对同类同名古钱的辨识清康熙青花缠枝花纹的辨识安徽唐代茶叶钩沉唐代钱币的六大变革通过瓷片看唐代长沙窑唐代瓯窑生产的茶具介绍和田玉与其他玉区别的真伪辨识辗转流离70载唐代石雕喜归乡古瓷器的仿制与辨识

辨识唐代三彩马

马是唐代文化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唐太宗李世民取得政权后,为了追念跟随他征战四方、同生共死的六匹战马,曾命当时的能工巧匠在昭陵雕刻了“昭陵六骏”,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珍品,对唐代马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今天,通过馆藏名贵唐三彩马仍然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在它们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昭陵六骏的影子。

作为中国艺术瑰宝,唐三彩马可以多方位地折射出唐文化的绚丽光彩,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中国唐文化历史价值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也使得一批又一批中外藏家为它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唐三彩马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因而长期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关注,并稳坐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宝座。 根据考古发现,唐三彩是在高宗时期才开始生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三彩器。高宗时唐王朝国力日渐强盛,统治阶级的奢侈之风也愈演愈烈。达官显贵们期盼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因而在自己的墓穴中总要随葬大批珍宝和三彩器,从而使厚葬之风日盛。由于社会需求激增,使三彩器生产出现过度发展之势,唐王朝不得不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和节制,并颁布规定对随葬三彩器实行限制,如规定各级^***的随葬品数量为:“三品以上九十事(件、套);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并规定各种器物的高度应在一尺之内。但根据考古发掘,当时的随葬冥器数量和高度大都超过了规定。有的三彩马已高达1米以上。唐朝末年,由于国力日衰,三彩器生产也开始逐步萎缩,质量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彩器有了明显的不同。

一、唐代三彩马的造型

三彩马形体硕大、构造复杂,无法使用普通手工拉坯法来完成,所以多用模制法成型。虽然是合模制作,但所有三彩马都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三彩马来。从现存三彩马可以看出,唐代三彩匠师们不仅对马的外貌特点十分熟悉,而且对马的神态、秉性也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塑造起来得心应手。他们不仅使三彩马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逼真,而且充分发挥了艺术想像力,恰当地运用了艺术夸张的手法,使马的内在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唐三彩马的造型看,大致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五类。

一是奔马俑。如腾空奔马俑,1966年西安出土,现藏西安市文物管理处。唐代三彩雕塑者抓住了奔马四蹄腾空一瞬间的景象,塑造了一匹极具动感的三彩马,其“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的形象有着十分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回味无穷。奔马俑在出土彩绘陶器中屡有发现,但在出土唐三彩中却极为罕见。据现有资料显示,国内馆藏三彩器中挂蓝釉腾空骑马俑仅此一件,国外尚未发现有类似的三彩马俑。

二是提腿马俑。唐三彩提腿马俑通常是三蹄落地,右前蹄抬起 。这匹挂蓝釉三彩马的构思非常精妙,三蹄踏于三角形底板之上,前腿直,后腿弓,右前腿略微抬起,腿部肌肉突显矫健。唐代匠师抓住了马的特点,塑造了一匹栩栩如生、异常健美的战马形象。

三是马上人俑。马上人俑是唐三彩马中的重要品种。三彩马上人俑的坐骑一般都采用立姿,而马上人则多姿多彩,既有狩猎射箭者,又有打马球者;既有胡人,也有汉人;既有男人,还有女人。马上胡人通常都是深目高鼻,落腮胡子,面容粗犷,肌肉发达,反映出强悍豪放之气。马上女俑则婀娜多姿,衣着华丽,发髻高耸,体态丰腴,飒爽英姿。

四是马拉车俑。在三彩马俑中,马拉车俑较罕见。拉车马体形虽然不大,但造型格外逼真。马头高昂,双目圆睁,仰天长啸,同时马尾上翘,富有生气,使一件静态的作品突显动感。 五是立马俑。立马俑是唐三彩中最常见的品种,即四腿直

立于长方形底板之上的三彩马,但三彩立马中也不乏精品。该马高40厘米,通体呈白色,伸颈低头,装饰工艺极为精湛,任何细部都处理得一丝不苟,比如梳理整齐的马鬃,杏叶形的饰片和鞍鞯上的绿边饰等,无一不是如此。该马1959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二、唐代三彩马的装饰

唐代三彩马的装饰非常丰富,装饰手法变化多端,使人大有常见常新的感觉。其装饰手法主要有:

彩带装饰法。这是一种利用釉料本身的流动性,在底釉的一定部位刷上浓厚的各色釉汁,任凭其自然流淌而形成的一条条斑驳的彩色条带的装饰手法,是三彩马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

点彩装饰法。即用毛笔在马的躯体上点染各色釉汁斑点,或在深色底釉上点浅色斑点,或在浅色底釉上点深色斑点,使之疏密有致,呈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通常点蓝彩马比较名贵。如图9 和图15。图15的这匹点蓝彩立马,系民国初年流失海外的三彩器,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这匹三彩马不仅造型新颖独特,而且运用贴花法在鞍披上贴塑了马蹬子。这在三彩马的装饰中是绝无仅有的。

贴花装饰法。即将模印好的各种装饰物贴在三彩马的一定部位,使马显得更加华贵庄重。常见的装饰物有马鞍、披毯、铃铛、宝相花等。

绞胎装饰法。又称搅胎,即模仿大理石纹路的一种装饰手法,其操作方法,过去说法不一,经过国内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从出土三彩器看,唐三彩的绞胎纹实际上有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一是器身用绞胎技术制作而成,即先用白、赭两色瓷土分别制成薄泥片,然后层层叠加,拉坯或手捏成型,使坯胎呈现大理石或类似树木年轮的纹路。其二是贴面绞胎,即将绞胎纹薄片贴在器物外面,使器物的局部呈现绞胎纹。其三是仿绞胎。1971年乾县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射箭马上人俑,即为仿绞胎三彩的代表作。该马俑高36厘米,

现藏陕西省博物馆。其器身大理石纹实际上不是通过绞胎技术整体成形制作成的,而是用笔画在胎体上,然后施釉,再入窑烧制而成。其器身纹路显得更加匀称得当,且线条流畅,色泽圆润,其艺术表现力远胜于绞胎纹。

拉毛装饰法。即在马鞍部位通过刻画形成一种粗毛毯的效果。这种装饰手法在三彩骆驼身上经常见到,三彩马身上较少见。有一匹极为名贵的拉毛三彩立马,高75厘米,通体棕褐色,头小颈长,双耳直立,鞍革詹俱全,革带是饰绿色蟾蜍纹杏叶,鞍外贴塑大块绿色毛毯,体态矫健骨肉匀称,使人过目难忘。198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安菩墓,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三、唐代三彩马的价格

由于受到藏家的追捧,唐代三彩马一直是国际拍场上的亮点,成交价屡创新高,动辄就是数万美元,精品甚至可达数十万美元以上。至今仍然保持着中国陶瓷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的就是一匹蓝黑釉三彩马,成交价在当时约合4955万港币。本文题图的三彩女骑马俑在4年前拍卖时,估价也高达三四万美元。那么决定三彩马价格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是釉色。在品相完好、造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通体黑釉和蓝釉的三彩马最为名贵,价格也最高,与其他釉色马相比,价格可高出数倍甚至几十倍,如图12。其次为白釉和挂蓝釉的三彩马,成交价很多都达到数十万美元。再次为其他釉色的三彩马。当然,其他釉色三彩马中的精品,价位也有高达一二十万美元的。但由于较常见,价位相对较低。

二是造型。相同釉色的三彩马中造型奇特、生动的价格一般要高于普通立马。比如:奔马、提腿马、马上人的价位就要比立马相对高些。

三是品质。主要指三彩马的品相和是否出土于官墓,这也是影响三彩马价位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出土于官墓的三彩马的工艺水平明显高于民间墓葬,其造型更为考究,装饰更为华丽,施釉也更为精细,所以价位明显高于民间墓葬中出土的三彩马。三彩马均为冥器,形体硕大,极易损坏,完好无损者不

多,因此,品相优劣对价格影响很大。但就品相而言,三彩马与瓷器又有不同,瓷器稍有磕、冲,价格就会大跌,而三彩马的微磕、冲,局部脱釉,只要不影响整体美,一般来说对其价格影响不大。

四、唐代三彩马的鉴定

唐三彩在本世纪初被发现时,并未引起国内收藏界的注意,主要因其是殉葬冥器,不甚吉利。但外国人无此顾忌,大肆收购,终使大批三彩器精品流出国门。当国内收藏界醒悟时,三彩资源已近枯竭。此后,唐三彩这个代表着盛唐文化结晶的古代艺术品被成千上万的作伪者弄得面目全非了。特别是近年来国内的收藏热有增无减,唐三彩的经济价值在国际性拍卖活动中扶摇直上,又进一步激活了作伪者的贪婪。在此大背景下,各种三彩赝品以前所未有的数量涌入国内市场,使收藏者真假难辨。但假的终究是假的,只要收藏者真正把握了唐三彩的特点,鉴定唐三彩的真伪并不困难。

(一)釉 一般书籍在论及唐三彩鉴定时都把造型、胎、釉作为鉴定的三要素。但在高仿唐三彩赝品花样不断翻新的情况下,已很难从胎和造型上发现高仿唐三彩的破绽了。惟有把握唐三彩釉面特点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唐三彩真品表面釉层较厚,一般在0.12至0.15毫米左右,釉中气泡很少,用肉眼观察,表面裂纹不明显,更不会有横七竖八的长纹开片。由于多用刷釉法,釉面均匀,如用淋釉法上釉,也只是在器物底部釉厚处才能见到厚薄不均的情况。从本质上讲,唐三彩是一种亮釉,其光泽亮丽柔和,具有古瓷器表面的莹润感。而赝品通常表面有一种耀眼的“贼光”,这主要是由于仿品釉内玻璃质成分过高所至。但对于高仿唐三彩来讲,用肉眼已很难从釉面光泽来分辨真伪,必须借助高倍放大镜。由于唐三彩都是出土器,在地下埋藏了1000多年,其釉表会形成一种极其特殊的物理现象,即民间所说的“翘皮纹”或“芝麻釉”,看上去是一些细碎的小开片,大小均匀,透明而浅淡,片纹两旁的釉微向上翘,很少分离,故片纹中一般没有杂质浸入的现象。但表面脱釉严

篇二:唐代三彩黑釉马赏析

唐代三彩黑釉马赏析 作者:

中国国土资源报网 2012-12-06 09:42:39 来源:收藏快报

马能役善战,又较易驯养,在古代军事、农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唐代尚马之风极盛,唐玄宗曾选择西域献来的良马和中原骏马,令画师摹绘。三彩艺匠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这件唐三彩黑釉马(见图)“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黑釉马极为少见,是难以寻觅的珍品。

洛阳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唐三彩黑釉马,高73、长84厘米,四足挺立,头颈上昂,眼视前方。全身黑色,唯马面、鬃、背、尾、蹄为白色,间施酱黄色花斑,马鞍鞯为绿、黄、白三色相间,背垫褐色釉的革带为饰,革带系绿色或棕色的圆形骑马浮雕垂饰15枚。在唐三彩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龙种神驹,四蹄踏雪”的艺术再现。并且膘肥雄浑,造型雄健有力,鞍鞯俱全,马头低俯,作嘶鸣状,体态雄健,气势雄伟,色泽质感及姿势神态均取得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华丽的装饰与黑色相配更加显得醒目明快,处处都透出一种内在的、真实的美。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在依赖于强大骑兵才夺取天下的唐朝统治者眼里,马具有其他动物所不能企及的地位和意义。当时,马受到国家的特别重视。据《文献通考》记载,从太宗贞观到高宗麟德的40年间,全国的马匹总数由不及万匹增至70余万匹之多。马大量用于军事、交通、贸易等方面。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唐人养马爱马的社会氛围为艺术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正因为如此,唐代以马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不论是造型各异的彩绘陶马,身形骏逸、气势恢弘的“昭陵六骏,”还是阎立本笔下的“八骏图”都塑造得奔放俊美,无可挑剔。三彩匠师更是用熟练的技术和灵巧的刀法,塑造出各种骏马形象。

这件黑釉马在造型上遵循着“圆方圆”的传统构成法则,它四足挺立,头小,领长,膘肥体壮,结构准确,骨肉均匀,色彩纯正。马的身体看起来很肥壮,但腿部细小,着力于肌腱和骨骼的表现,正是这骨与肉的变化对比,使得它浑圆而不臃肿,矫健而不失俊雅。完美的造型,高贵的气质,体现了泱泱大唐帝国的风范,是唐代艺术美的典型。洛阳出土的黑釉马反映了唐人对美的理解与感悟,成功地诠释了古典现实主义艺术的真谛。唐代艺术家不仅以高超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创作了跨越千年而不朽的艺术佳作,而且还将大唐盛世的欣欣向荣凝固在了永恒的瞬间。

篇三:唐三彩

唐三彩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唐三彩的主要特点和制作背景,感受中国古代制陶工匠高超的制作技艺。

2、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结合有关资料拓展学习,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结合插图,认识唐三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唐三彩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唐三彩的制作背景和釉色特点。

教学准备:收集唐三彩的图片资料和有关《三彩马》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什么是唐三彩

出示图片《三彩马》,提问:“同学们知道唐三彩吗?”

出示《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三彩罐》、《单彩壶》等,讨论唐三彩的定义。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倾听学生的各种见解。

教师:想听听专家是怎样定义唐三彩的吗?

唐三彩我国唐代的陶瓷雕塑制品,其釉色丰富,分别呈翠、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吧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以斑斓的釉彩、鲜明的光泽、优美精湛的造型著称于世,是我国古代陶器中璀璨的明珠。

二、了解唐三彩盛行于世的历史背景

厚葬之风使唐三彩的烧制数量及质量有很大提高,上至王室成员,下至平民百姓,都流行以唐三彩陪葬。

三、了解唐三彩的种类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等。

四、欣赏图片,对照文字,了解唐三彩的代表作品

1.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2.个例分析,引导细赏。

课件出示《三彩马》,教师先讲解釉色,然后将马的色彩隐去,用线条勾勒整体造型或者出现局部特写,再来看看其他时代的马匹造型,进行比较。

与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唐三彩马的造型比较肥硕,因为马的品种据说是西域进贡来的,马的臀部比较肥,颈部比较宽,造型特点以静为主,马的眼部是刻成三角形的,耳朵是贴着的,神态好像在听什么动静。三彩马制作技巧高超,比例准确,线型流畅,以蕴涵的动势表现了马的神骏和强健,通过细部刻画显示其神韵,是古代动物雕塑中的精品。

鉴赏建议:欣赏唐三彩,一看其造型美不美,形态是否自然,装饰性是不是很强;二看釉色是否协调。唐三彩一般只有三种釉色,最多达到五种,有的甚至只有一种。几种颜色相互交汇,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种自然的流畅感具有高度的自然美,而不是人工雕琢所成。

3.举一反三,欣赏作品。

根据讨论归纳的欣赏方法,指导学生分组欣赏《三彩女俑》、《三彩载人俑》、《二彩罐》、《三彩骆驼载人俑》等作品。然后让学生推荐一件作品,说说感受。

4.让学生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达感悟。

请各位同学用线描的形式、简短的文字记录你今天的感受好吗?

板书设计: 唐三彩

唐三彩马,唐三彩烛台,三彩骆驼载乐俑

教学反思:

篇四:三彩马是唐三彩中最令人喜爱的

三彩马是唐三彩中最令人喜爱的,造型均头小颈长,膘肥体壮,骨肉健美,眼睛炯炯有神,富于艺术的概括力。其中要以白色三彩和黑色三彩马最为名贵,以黄、绿、褐三彩为主的原则上价值略低。特别是黑色三彩马,雕塑精工,装饰华丽,马鬃梳剪整齐,釉层厚薄不匀,釉色有深浅之分,但釉面滋润光亮。这种装饰华丽而且制作又精细复杂的三彩马,当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麦积山石窟中最有名的就是泥塑,塑像大小与真人相似,有的交头接耳,有的低眉含嫣,形态栩栩如生,被誉为“东方塑像馆”。 麦积山石窟虽以泥塑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雕刻技艺精湛,壁画古朴典雅,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圆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

有一尊高不足一米的小沙弥(小和尚),面目也就如同不满十岁的孩童,或许他正在聆听佛祖讲经,其身心已飘逸于美妙无比的佛界之中。小沙弥下颏微收,颔首发出甜甜的微笑。古时的雕塑大师捕捉了这一美妙的时刻,让小沙弥的微笑凝铸于泥塑之上。今天当你看到这穿透千年时空的微笑,你会自然地感受到小沙弥心灵的纯净,他的微笑仿佛有感染力让你的心灵也得到净化。

142窟正壁左侧有一影塑女供养人,头戴细纱笼冠,身着曳地长衣,右手持一莲花形供灯,左手后摆拖一身着肚兜的孩童。母亲虔诚,孩童好奇,母亲又要供佛,又要关照幼小的孩童,此影塑生活情趣甚浓。

三壁龛内各塑一佛。正龛内左、右壁中门内两侧塑二力士。佛上半身为宋代重塑,下身衣裙搭于座前呈三瓣式下垂,结跏跌坐于方台上,弟子穿袈裟,下着裙。左弟子塔螺旋发髻。菩萨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菩萨与弟子紧紧相依,面带笑意,双手合掌于胸前,作拍手状,似在窃窃私语,会心交谈,犹如现实生活中一对亲姐弟一般,充满着青春活力与动人的情感,使人位感自然与亲切。力士头部宋代重修。左力士袒上身,下着裙,披巾于腹部穿圆、交叉,左手持金刚杆而立,右手提风带,右力士着宽袖上衣,下着长裙,垂手而立,身穿护身铠甲,刚健雄武,具有一种威严震慑的气魄。此窟为北魏晚期代表性重要沿窟之一。 121窟有一组塑像。菩萨和弟子双肩轻靠,两头相挨,面露微笑,似在窃窃私语。精彩之处在于弟子双手掌根微靠,手指则张开,似听到菩萨私语会心之处,轻轻鸣掌,可又不敢出声,怕惊扰前面佛之讲经。据说朱镕基总理视察甘肃的时候,因为甘肃农村百姓太过贫苦,让他一路愁眉不展,始终不见笑颜,只是到了麦积山,

唐代三彩马

在这个洞窟听到馆长说,您瞧,这讲悄悄话的一对多象我们开会时开小差的官员,总理才露出难得的一笑。

塑女供养人像(供养人就是出资开窟造像供养的信徒),高230厘米,是公元十二世纪左右的作品。塑像未经彩绘,仍保留泥胚的黄色。她肌肤丰润,神采飞扬,站在她身边几乎能感到她的呼吸和脉搏跳动。

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佛龛是奉先寺大卢舍那佛龛,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开凿于唐武则天时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拼命强化自南北朝以来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并大规模修建寺庙、开窟造像,这座大型纪念碑式的雕刻群像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完成的。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内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二供养人,共为11尊。主尊是高 17.14米、丰顾秀目、仪表堂堂的卢舍那像。卢舍那佛是佛的报身像(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之像)。卢舍那大佛端坐正中,居高临下,俯视尘寰,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其两侧的八尊神像,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威武刚健,群像形神兼备,从不同角度,以各自的动态、神情与大佛相呼应,使群像整体既主次分明,又显示出撼天动地、主宰一切的威力。无论是谁,一旦登上大佛前的宽阔平台瞻仰卢舍那大佛,环顾伟岸雄健、气宇轩昂的石刻巨像群,不能不产生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之感。

据造像铭记载,武则天为建此寺曾“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据说卢舍那大佛是依武则天式的“广颐方额”所雕,“卢舍那”梵语意为“光明普照,与武则天称帝后为自己命名的那个“望”字的含义相符,所以此怫实质就是武则天的化身,无疑,武则天乃籍此来寄寓其权利永握、江山不改的祈愿。

其面容丰腴典雅、眉若新月、双目含情、笑意微露、慈祥外溢。她那智慧的双眼,稍向下俯视,目光恰好和礼佛朝拜者的仰视目光交汇,可引起人们感情上的震颤。由此可见设计者的匠心和艺术魅力所在。两侧侍立的二弟子,老者伽叶形象严谨持重,少者阿难形象丰满圆润、眉清目秀。各恃立菩萨头戴宝冠、身挂璎珞、肩搭帔(pei)帛、下衣长裙有出水之势。这一铺雕像刻画出一种端庄而美丽又动人的风貌。奉先寺的整个布局,使人感觉象是皇帝在宣召文武百官的场面。

一般说来,在佛学的教义里,佛、菩萨均为男性,而在龙门奉先寺的主佛却女性化,这是唐武则天出于政治的需要,而别出心裁,破天荒将卢舍那大佛塑造成中年妇女特有的形象。传说武则天集上述美德与卢舍纳大佛的形象几乎完全吻合。可见卢舍那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真实写照。

从艺术上看,奉先寺造像布局谐调均称。大佛像五官刻画合乎比例,这一巧夺天工的辉煌成就,具有永不磨灭的艺术魅力。是唐代宗教艺术的概括,是我国雕刻史上伟大范例之一。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篇五:从唐三彩看唐朝风貌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从唐三彩看唐代风貌

课程名称

开课时间

任课老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中国工艺美术史

6.12-----7.3

从唐三彩看唐朝风貌

姓名:

班级:

学号:

唐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的一个伟大世代,而且唐代是一个善于总结与继承,能够做到兼收并蓄的朝代,国家的强大、制度的完善、思想的开放、民族的融合、社会的安定,使得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唐朝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不仅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而且在当时还处于世界强国的行列。

唐三彩就是唐朝繁荣的见证之一,唐三彩之所以在唐代产生,绝非偶然,它可以较完整的反映唐代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以及对外交流等的发展状况,让我们感受唐代的恢宏气势。唐朝政府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对于外来文化吸收和消化的能力很强,其兼容和吸收外来文化中新鲜养料之广泛和深入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唐代的世界性也同样不能忽略,它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广泛吸收,为唐三彩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唐三彩的出现还与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和统治阶级豪华奢侈的生活方式以及唐代的厚葬之风密切相关。

唐三彩属于低温铅釉陶,其制作工艺是先开矿采土,然后制成器物,最后再冷却施釉。唐三彩最大的特点就是:釉的熔融温度低,高温下粘度小,流动性较大,能够较均匀的覆盖在器物的表面,冷却后釉汁清澈透明,表面光滑,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从出土的器物和标本看唐三彩的品种可分为:人物、动物、日用生活器皿、明器、建筑构件以及模型等。

在所有的唐代艺术中,唐三彩的出土让人叹为观止。唐三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其釉彩的富丽反映出唐人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蓬勃向上的社会风气,同时也折射出唐代社会文化艺术和对外关系的各个层面的内容。凤首壶这些带有异国器物造型特征与色彩的器物,是唐代对外交流的见证,充分反映了唐朝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胸襟和气魄。在唐代艺术中,三彩陶俑是对唐代最真实、最生动的记录。它展现了唐代的社会风气和各个阶层的生活风貌。较为出名的有:贵妇俑、文吏俑、侍女俑、胡人俑、骆驼俑、天王俑和骆驼俑,无一不体现唐代的富裕与繁荣,

吸收与开放。值得一提的是唐三彩不仅塑造了文臣、武将等上层统治集团人物形象而且也塑造了侍女、商人、乐人等下层人物形象。不仅塑造了汉族人物形象,还塑造了许多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唐代工匠高超的技艺,将三彩俑的形象塑造的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甚至连一些细小的部位都刻画的细致入微。而且他们还将浪漫主义带到三彩俑中,把人物性格张扬到了极致。

众所周知,唐代以胖为美,唐代的人物俑一般都是体态饱满,健壮,充满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透露出人性的张力,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三彩俑表现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动作,都让我们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唐代的生活气息。三彩女佣向我们展示了唐代特有的阶级观念,唐代妇女的造型表现了历代王朝所没有的开放之风,她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生活方式,体现着一种蓬勃向上的风气。唐代女性解放程度之高,显示了社会整体文化的成熟,同时也是社会开放与社会进步的标志。三彩女佣的微妙之处不在于刻画细腻,更在于她能惟妙惟肖的表现女性内在的气质。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封建王朝,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带来了对外的文化交流。胡人俑就是唐代对外交流的生动写照。胡人俑中以乐舞的形式表现胡人生活画面的乐舞俑最具特色。从一些胡人俑的姿势反映了东西文化相互交融,李唐王朝歌舞升平、豁达开朗的时代精神,同时也是外来音乐对中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生动写照。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的骆驼载乐俑,载乐骆驼俑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形象逼真,比例协调,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他们背靠背围成一圈,尽情的挥洒唐代富丽的景象。

骆驼是唐代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并以其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著称。唐代匠人在塑造骆驼时将自己的喜爱、敬仰之情融入其中。将骆驼的高大、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精神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得它的整个形象好象有一股上升力、支持力,不难被困难压倒。三彩骆驼无论是昂首嘶鸣还是卧跪在地,都表现出一种恢弘的气势,如同唐代的化身。每一件三彩骆驼都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繁忙景象,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胡人擅长饲养骆驼。

提到唐三彩就不得不提一下唐三彩陶马。唐三彩陶马是唐三彩动物雕塑中最常见的题材。唐代的马用途非常广泛,无论是出行、运输、作战还是娱乐,都离不开马,马在唐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唐人也比较喜欢马,养马业在唐代非

常盛行。马在动物形象中被塑造的最成功,可以说达到了美轮美奂的程度。 从出土的三彩马可以看出,它们大都体态匀称,神气十足,栩栩如生,每件三彩马都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唐三彩的成功之处在于,工匠们充分利用了低温铅釉的流动性,使得唐三彩有一种天然的美学风格,而且又将釉彩当做画笔任意涂鸦,开创了唐代美学新风格。唐三彩并不是只注重事物的外在美,它是以现实生活种的人和事作为表现对象,塑造出有生命力和有灵魂的形象。唐代无所畏惧的吸收和引进外来文化使得唐文化更具有想象力。唐三彩的影响也是非同一般的,他不仅影响了亚洲、欧洲等地,将中原文化发扬光大,还为宋三彩、辽三彩、金三彩的烧制开创了先河,其影响之大非同一般。

唐三彩就像怒放的花朵一样绚丽,他不仅折射出唐代的繁荣风貌,而且和同时代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形象相互辉映,将唐文化推向世界,成为唐文化“复苏”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冯先铭 <中国陶瓷>

倪洪林<唐三彩鉴赏及收藏>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