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日中一食,夜不倒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8:01 体裁作文
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体裁作文

篇一:上常下善法师

六、上常下善法师及其般舟弘法活动未来展望

(一)上常下善法师

关于上常下善法师的生平经历和弘法活动概况,有《释常善情况简介》《常善法师香港园明寺般舟三昧汇报》《我走般舟的缘起经过和体会》等非常详尽的附件资料,在此不再赘述。我们将空间更多地留于有重点地从各个侧面、角度,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师的独特魅力,让大家认识上常下善法师真正的心地是怎样的,他为何有那样大的感召力和带动力?我们先来看弟子们对师的初印象。

1.法师初印象-----不可思议的摄受力

(1)演捷师----初识师父,依止之心油然生起

(详见已采用资料-参考资料-采用-《1203演捷般舟行法报告》)

2011年11月24日,武安云岩寺,般舟行法提高班已经进行了三周, 当天正在对刚结束的五天五夜般舟行法进行总结。演捷师在师的安排下,直接进会场聆听。感受到的是师兄们在实修中互帮互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觉得这是真修行的做法。

每位师兄总结之后,常善师父都针对具体的问题,非常仔细地指出改进要点,对其进步也及时肯定、表扬。这让刚到现场的演捷师不仅感受到师父很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慈悲,更有一种自然而强烈的吸引力、摄受力,顿时产生皈依的意愿。

这不可思议的摄受力,使得演捷师第一次接触师,便产生至诚的敬意,产生皈依的意愿!

接下来,演捷师开始经历三天三夜不睡觉、相续不断行般舟念佛的真正考验,这在以前是他从没经历过的,甚至无法想象的。

早上入关时,师带领大家忏悔、感恩、发愿。忏悔自己的一切业障,向累劫冤亲债主至诚忏悔,对诸佛、诸菩萨、一切般舟圣众发出至诚的感恩,祈愿所有冤亲债主获得般舟三昧无比殊胜的功德利益,脱离轮回、圆满解脱;愿自己和同修们在任何情况下,坚持不退,必欲成就般舟三昧。

其中常善师父自己的愿:愿替所有的弟子背业,愿替一切光临坛场的冤亲债主、历代父母师长受业、受苦、受罪、受报,愿大家消尽一切业障,圆满一切功德。

如此的菩萨心怀,令演捷师深深感动,听师父祈愿的同时,眼泪也在这七尺男儿的眼眶里打转。他不由地想:这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师父现前,不知是自己多少世的积功累德的结果,有这样的师父不跟、还能到哪里找更好的师父呢?这就应该是弟子的皈依师、依止师!

(2)演同----

1.被法师清丽脱俗的法相、摄魂夺魄的佛号声震慑,呆了!

(详见已采用资料-附件-四众弟子原创作品-演同原创-《我若盛开清风自来》)

第一次见师,在那年冬季的第一场雪中,师戴着一顶卷边的长毛僧

帽,一袭灰色长衫,站在凛冽的寒风和零星的雪花中,衣袂飘飘,恍然穿越般,令我惊艳不已。 如此清丽脱俗!哦,清丽脱俗,本不该用来形容出家人;可是彼时,却让我眼前蓦然明亮,我盯着师的眉眼,竟自呆了!忘了礼拜。师之庄容,师之慈颜,如此忘俗又格外亲切。师向我展颜一笑,笑容中满满地慈爱,在我头顶轻轻地拍了一下,我蓦然醒觉,慌不迭地五体投地。

远远地跟着师,我尽情地欣赏这俗世外清心绝尘的美和纤尘不染的俊逸,有些许恍惚、些许失魂落魄。乃至后来,当我行法到第三天的时候,时空似乎回到了很久以前,我就是这样跟着师一路踏步而来,从亘古恒荒一直走到现在,从未停息。未来还会一直这么走下去,而眼前的一切都熟悉到刻骨铭心。我哭到不能自已,深深拜下站起又拜下,我确信这就是我的师,这熟悉的踏步和摄魂夺魄的佛号声,便是我累劫累世的追随。那一天我打了无数妄想,于师,我有着天生的亲近感。

师说起般舟念佛,满眼饱含泪水,神情之间、眉眼之间、唇齿之间,异样生动;

师说起般舟的功德力,神采飞扬,眉飞色舞,说到高兴处,笑容更是无比地爽朗开怀,如怒放的花朵,满是真诚。

时常觉得师的笑容兼具慈悲和纯真双重特质,见之安然忘俗,烦恼顿消。

师对般舟三昧这一份深情令人动容!

我突然深深地明白师,般舟三昧:

是师的生命,是师的灵魂,是师的全部,是师的使命,是师的骨髓血液和每一寸肌肤,师与般舟是共融共振的,是一体的,休戚与共。 我被师震慑。只这一分震慑,倍感珍贵。师不是芸芸之中暗淡无光、毫不起色的众生,而是独特摄魂的“那一个”,不可错肩。

师说:般舟是最极限的训练体验:时间最长,要求最严,内容最多,运动量最大,最无聊、最枯燥、最苦痛、最昏沉……行般舟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突破一个一个的极限,超越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几乎一辈子都没吃过这种苦,受过这种罪。极限的训练就得极限的受用。这种训练直指人心,人的心力、心智、心量、心地,都会得到极大的、深刻的、内在的、本质的提高,相当于是脱胎换骨。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忍受苦痛、克服昏沉、坚持到胜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正视苦难、接受苦难、战胜苦难的心态和习惯,渐渐磨炼出紧盯目标,坚定信念,誓死不退的意志和毅力。“雄关漫道真如铁,无限风光在险峰”到那时你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师穿着黄海青红袈裟站在大殿前面,金光闪闪。我盯着师的背影,天马行空地妄想着:师这样子好像皇上啊。宛转悲怆的忏悔偈在耳边响起,是师的声音,直摄心扉。师即兴的忏悔演讲振聋发聩,令我等初次前来行般舟的弟子们一片呜咽泣哭。我默默地流着泪,任泪水洗刷心灵的污垢和过往的罪孽。师说,愿以自己尽过去际尽现

在际尽未来际所有功德总和,回向我们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师说,愿代我们受一切业一切报一切难…师啊师,猝不及防,您让我们得到了意想不到的那么多!

我在峨眉的青石台阶上一次次拜下站起,清脆欲滴的山林为我作伴,啾啾鸟鸣为我伴唱。恩师说沿途风光美丽无限,却不是最终的风景。正如登峨眉,不上金顶,怎能一睹云海之壮观。当十面普贤王菩萨面带笑容俯瞰我的时候,万丈金光瞬即将我包围。我在佛光照耀下泪流满面:菩萨呀,请您帮助恩师早日脱困,请您保佑般舟之法大兴大行,请您护佑般舟行人永不退转,请您加持弟子勇猛精进。请您为恩师正名,请您为般舟行人作证,请您为般舟三昧证盟 ……

站在金顶的石台上,云海就在脚下,恩师的般舟号子在层层叠叠山峦中穿梭,在一浪一浪的云海中翻腾,我的心如青莲般盛开,清风阵阵,馨香满怀。 …… ……

2.血肉身心交付大众,诽谤声中更重行持

(详见已采用资料-附件-四众弟子原创作品-演同原创-《我眼中的恩师常善》)

【笔者:本想做重点摘录,待一气读罢,发现都是原本笔者想在此供养给大家的重点要点,于是满心欢喜地将全文供养给法界。感恩演同菩萨!】

篇二:多位高僧大德开示_睡觉时的修行诀窍

多位高僧大德开示,睡觉时的修行诀窍

睡觉的诀窍——索达吉堪布

什么是吉祥卧?这种卧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点需要注意? 睡如佛涅盘,应朝欲方卧,

正知并决志,觉已速起身。

睡眠时应保持什么威仪呢?结束了一天的闻思修行和修持善法之后,晚上入睡时,应像怙主佛陀4月15日示现涅盘时的吉祥卧一样:右侧下卧,以足压足,右手垫在右脸颊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这种卧式入睡,即使突然离开人间,也不会堕入恶趣当中。莲花生大士在《六中阴》中再三地宣讲:“任何一个众生(不仅是人),临死时若是吉祥卧,就算业力再深重、罪业再大,也不会堕入三恶趣。”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言!以前上师宣讲中阴法门时,也再再强调:“我们死的时候,吉祥卧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实在没有能力,周围的人也应想尽办法帮忙。甚至牦牛、饿狗等动物在奄奄一息时,把它的身体摆成吉祥卧,也不会堕入恶趣。”可见,吉祥卧的功德非常非常大,我们每天在睡觉时,应该记住这个姿势。

释迦牟尼佛在入涅盘时,头朝向北方。有些论典中说,这意味着佛陀殊胜的大乘佛法,将在印度的北方——藏地、汉地等处得以弘扬,有这样一种缘起。所以睡觉时,有些法师要求床位一定要改,必须头朝北、面朝西,但此处颂词说“朝欲方”,朝什么方向都可以,只要是吉祥卧就行。否则,脸朝上仰卧,易生贪心;脸朝下俯卧,易引发嗔心;左侧而卧,增长痴心,种种不如法的卧式,会引生各种无明烦恼,唯有右胁而卧才最有功德。

作为一个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要空过,而应在修持善法中度过。龙猛菩萨的《亲友书》中说:白天应精勤修积善法,到了晚上睡眠时,将夜晚分成三时,中夜可以睡眠,初夜和末夜一定要修持善法。据此论要求,晚上如果有十二个小时,中间只可睡四个小时。(有些人可能有点害怕了!)但一般来说,如果你睡六个小时,从十点钟开始睡,早上四点钟起来,这样就比较适合,按照《瑜伽师地论》、《大乘阿毗达磨》的观点,中夜入睡对身体也非常好。

吉祥卧有两个好处,一方面不会令睡眠时间空耗,而能充分利用起来,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另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我们在酣睡中离开人间,以此卧式也不会堕入三恶趣。所以,以前的一些老修行人,都比较注重用这种卧式睡觉。

但有时候我们睡觉是吉祥卧,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完全成了另一种姿势,这种情况也比较多。不过一年多以来,我每天的吉祥卧都保持得比较好,倒不是自己修行好,而是右边有块地方很痛,一直压着就不痛,所以晚上不能翻身,一翻身就会痛醒,没有天亮之前不能动。我有时候想:“这个病对我还是有点帮助,如果不痛的话,晚上肯定翻过去翻过来,吉祥卧很快就不成形了。”总之,吉祥卧的功德非常大,这不是明白道理就够了,一直要在实际行动中去做。

严格来讲,真正上等的修行人,晚上从不躺下睡觉,一直就是这样坐着。去年学院有些堪布到昌都去听传承,传法者是一位八十多岁的出家人,他从二十几岁起就夜不倒单,直到现在都没有躺下过。我刚来学院时也是这样,大概十五年左右一直没有躺着睡,后来得了脊椎病,医生说这样下去不会有很长的生命,于是没办法,只好以病为借口倒下去了。在我的前面,有些法师已经倒下去了,但在我的后面,有些人都二十多年了,屋子里根本没有床,这种修行人在学院也非常多。听说我们的有些法师也是这样,十三四年来始终夜不倒单,精进修行,真是非常随喜!

很多人刚开始时,发誓要如何如何修行,但所谓的修行,要长期坚持,若能几十年不变,才是非常好的修行人。有些人刚出家尤其是剃度那几天,不眠不息,非常精进,行为就像《心性休息大车疏》里说的“新比丘”那样寂静调柔。而外面有些“新居士”,初学《入行论》时也是这样,几天内积极得不得了,过一段时间就慢慢不行了,原来的恶行暴露无遗,又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在我们学院,很多藏族、汉族的出家人,临死时都是吉祥卧。当然也有些大德迎接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道孚的邬金多昂活佛,以前法王如意宝灌“四心滴”的顶时,要求他给我们念传承,共念了四函,也是我们的根本上师。前一段时间,他无病无恙到自己家乡去开法会,法会开完以后,他念了一个吉祥颂,就在法座上站着圆寂了。所以修行人的圆寂方式非常多,但不管怎么样圆寂,最关键的是我们的道心不能失坏。有了这种道心后,经常串习吉祥卧,用的时候也很容易。否则你睡觉时从来没有训练过,只把它当作一种理论,那临死时恐怕用不上。

有关论典中记载,吉祥卧有四种功德(不同论典的说法也不同):第一,身体不放松,不会因散乱而产生不如法的念头和行为。第二,不失正念,狮子是百兽之王,睡眠中不会失去正念,我们依此卧式而睡,也不会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第三,不会入于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时刻保持警觉的状态。第四,不起恶梦,经常做吉祥之梦。释迦牟尼佛能彻知一切万法,他涅盘时在所有行为中选择这种姿势,必定对后学者有极大的利益。

在入睡之前,还有四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具足正念而睡。从开始睡觉一直到睡着之前,始终要处于意念善法当中。以前我在读小学时,住在一个老喇嘛家,我们每天吃完晚饭以后,他就盖上法衣,把灯吹了,一直念“嗡玛呢吧美吽,嗡玛呢吧美吽??”,逐渐逐渐睡着了,声音就没有了。早上醒来时,他的声音先是特别浊,嗡嗡嗡听不清楚,后来慢慢地——“嗡班匝萨埵吽。嗡班匝萨多萨玛雅,玛呢巴拉雅,班匝萨多迪诺巴,迪叉哲卓美巴瓦??”开始念百字明,一直念到吃早饭之前,这种传统从来没有间断过。这些孩童时代的教育,对我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尽管自己没有那么精进,但始终都觉得这个很需要、这个很重要,经常在藏族汉族的很多法师面前提倡,发动大家念《随念三宝经》、百字明。然而,自己有时候能力有限,有时候烦恼很重,不能如理如实地行持,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老修行人。

二是要在正知中入眠,尽量不产生一些烦恼。

三是光明想。临睡之前,观想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等佛菩萨,发光照亮自己的周围,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睡。《上师心滴》有阿弥陀佛的专门修法,依靠这种修持,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来迎接。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样,作为一个修行人,晚上在佛像前磕三个头,这一点最好不要忘,平时出门也应带着佛像或唐卡,这就是我们跟非修行人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应该每天观想一下佛陀,否则自己的行为不一定非常如法。即使你不会背诵、不会修法,但在面前放上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或上师如意宝的像,然后看一看观一观,好好地忏悔、好好地念经,这也是一种修行。这种修行谁都会做,若能这样长期串习,自己就会变成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四是早起想。我们睡觉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三点也没关系。”如果真的这样想,很有可能一直睡下去了。假如在临睡前想“明天应该早一点起来”,心的力量不可思议,一定可以早起的。

以上讲了正知想、正念想、光明想、早起想,具足这四种想而入眠,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很有必要。

另外,堪布根霍仁波切在讲义中,将华智仁波切与麦彭仁波切的教言归纳为一种窍诀,即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生来观修。也就是早上观想自己刚刚得人身,是孩童时代;中午观想自己

为壮年人;下午观想为老年人;晚上观想开始生病,接近死亡;入睡时观为离开人世;做梦观为中阴阶段;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观想为下一世。

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因为这样观修,无常之心即能生起。假如一天相当于一生,那看你一生中修了菩提心没有,如果早上的孩童时代、中午的壮年时代、下午的老年时代,都没有修菩提心,那一辈子就浪费了,临死之前根本没有把握。所以,这种观想非常有必要。

如果在清净的善念中入眠,生活也会很快乐。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安乐中入睡,也会在安乐中醒来。心地安乐,梦境也安乐。”我们修行人,平时什么事情都想得开、什么事情都看得淡,始终处于快乐的心地中,行住坐卧也都是快乐。但世间人并非如此,因为有了烦恼,白天心里不快乐,临睡前也有说不出的痛苦,在痛苦中入睡的话,做梦也肯定是噩梦,醒过来后又不快乐??,整个人生与痛苦形影相随,这就是非修行

日中一食 夜不倒单

人与修行人之间的差别。

当然,太多的睡眠对修行会有大障碍,但一点睡眠都没有,也是不行的。以前佛陀在讲经时,阿那律由于昏沉疲倦,一直在打瞌睡,佛陀望着他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蛤内,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听后非常惭愧,跪在佛前,合掌发誓:“从今以后,尽形寿我再不睡眠。”此后他用功办道,一时都不肯睡觉。日子一久,眼睛不行了,佛陀叫名医耆婆来治疗,耆婆告诉阿那律,只要肯睡眠,眼睛马上就会好,但阿那律就是不肯睡。不久,阿那律的眼睛瞎了,佛陀很怜愍他,教他修习禅定三昧,最后获得天眼通。

我们有些道友晚上不睡觉,白天听课时也是一直打瞌睡,但可能谁都不敢发这样的誓吧。其实,欲界的众生不睡肯定不行,但是睡觉的话,也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时间,这一点还是有必要。

颂词“正知并决志”中的正知,是正知想与正念想,决志是早起想与光明想。具足四想睡觉,才能获得利益。此教证在《宝云经》中有,《善说海》里面已经引用了,在这里不广说。

南怀瑾:睡觉的诀窍

根据医学和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没有哪个人不做梦。

至于醒来觉得自己没有做梦,那是因为他忘记了。通常一个人睡两个钟头就够,为什么有人要睡七、八个钟头?那是你赖床躺在枕头上休息的习惯养成的,并非我们需要那么久的睡眠时间,尤其打坐做功夫的人晓得,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不过要对好正午的时间。夜晚则要在正子时睡着,五分钟等于六个钟头。

就这个时间的学问又大了,同宇宙法则、地球法则、易经阴阳的道理有关系,而且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所以失眠或真要夜里熬夜的人,正子时的时刻,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睡不着也要训练自己睡着。过了正子时大约十二点半以后,你不会想睡了,这很糟糕。 更严重的,到了天快亮,四、五点钟,五、六点卯时的时候,你又困得想睡,这时如果一睡,一天都会昏头。

所以想从事熬夜工作的人,正子时,即使有天大的事也要摆下来,睡它半小时,到了卯时(7:00)想睡觉千万不要睡,那一天精神就够了。

不过失眠的人都挨过十二点,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结果快天亮睡着了,到第二天午都昏头昏脑,因此你会感觉失眠、睡眠不足,实际上是你没有经验。

妙祥法师:如何才能少睡觉不困

睡眠为四个小时。这个规定不是咱们僧团创造出来,佛在世的时候就规定了僧人四个小时的睡眠,我们能得到这个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种修行方式是很殊胜的。这种睡眠四个小时是来源于《阿含经》。《阿含经》讲述佛当时领导的僧团是怎样修行的,其中睡眠就是四个小时。到十点锺,晚上都在讲法,晚上都是讲法的时间。

睡眠对我们来讲是五盖之一,财、色、名、食、睡,最后就是个睡。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堕落睡眠里去,因为我们认为这个睡眠必须保证,医生也是这么讲:你身体需要,要保证睡眠,不要得官能症,最起码的不能睡八个小时,你得睡七个小时。甚至告诉你睡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就让你使劲睡。睡觉,我们在世间上不知道它的坏处,但知道睡过多了,你不起来去干活,没人干,你不去挣钱没有吃的,所以他就起来去做,但是睡眠也是多。

篇三:【原创】七日断食闭关,身心大转换,决定日中一食!

七日断食闭关,身心大转换,决定日中一食! 每日零星记录下来,有好几千字的流水账,多半都是 些生理反应原始资料,也有一些心里感受(这点更重 要, 断食初衷原本提升心智也) 生理部分太多也罗唆 , 就免了。有意断食者可以搜索参看这个链接,有非常 详尽的讲解(F:\百度_辟谷吧_神奇的断食-台湾段 镜.htm) 。 现将部分心理体悟摘录供养大家,所有断食功德回向 法界有情、论坛全体同修! 初九: 人,生于贪欲,死于贪欲。 什么是修行?诵经念佛忏悔放生……当然是修行。 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或许这些也不算真正的修行,而 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真正的修行,是驱除我们的贪 欲!!那些表面的修行形式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要驱 ! 除贪欲。如果你成天孜孜以求的“修行”,非常的精进 (可惜不是正精进) 每天起床时扪心自问, , 自己内心 清静了多少, 贪欲淡漠、 减少了多少?人我是非计较, 减少了多少?如果还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 此,你的修行就是白搭。一边诵经、放生……一边心 里盘算着如何凭借此番功德让自己生意做得更大,赚 钱更多,找个漂亮美眉,买个什么洋房跑车…… 这样的修行,冤枉啊!但事实上为数不少呢!仅仅结 个善缘而已,印光大师呵斥为“人天痴福”其实也是轮 回正因,地狱先导。世尊开示的用金盘装屎尿。 人的快乐,真正的自在,就在于摆脱欲望的束缚。财 色名食睡五欲之中最基本的就是饮食。你如果能在此 过关,过最简单的生活,就能获得身心的巨大解放, 获得真正的的自由。世上一切都拘你不住了,诸佛菩 萨、龙天鬼怪也拿你没法,你是真正的大丈夫!象咱 们的出家僧人,日中一食,夜眠六尺,无欲无求不攀 缘,专意办道心自安。日中一食,仅为维持身体正常 运转,足也。 (佛制比丘日中一食,是出家根本戒律,是对初出家 沙弥的基本要求。后人不知何故,还是以“小小戒律, 随方毗尼”为由将其“随方”掉了。 当今能持一食戒的很 少,大悲寺和天宝山的僧人全是一食,而且照常出坡 劳动! ) 妙祥法师曾有精彩开示:一些大德种种说法,也能有 些劝化作用,但一到戒律上就不能自圆其说了,不能 持一食戒的,说到这里就要露馅,就要绕着走,就不 再按照佛法,而是自己另讲一套(大意,原话记不起 了) 。 七日不吃饭, 死不了人, 也 岂不是一件非常奇妙有趣 的事?如果日中一食,一食何须多求?最低极限,两 把包谷面面,再到菜市场捡拾一些别人丢弃的老菜叶 回来搅着就可以对付一天。就可以吃的很舒服(断食 期间, 想到这样一碗面糊糊是

多么的幸福啊! 每天不 ) 过几毛钱而已!何须卑躬屈膝?何须仰人鼻息?何须 投机专营?——商场绞尽脑汁,官场摧眉折腰?! 原本自由自在的人,就是被贪欲所牵,一步步滑入泥 潭,最终动弹不得! 饮食上真正看开了,真正放下了,一切处变不惊,闲 看花开花落,慢数云卷云舒……多么惬意!世人终日 营营,其实可怜至极。什么**,什么洋房跑车,什么 高官厚爵,统统见鬼去吧!1 古圣人早就告诉我们了: 嚼得菜根香,方为自在人! 整整七天 168 小时断食下来,面对餐桌上的半碗菜汁 一碗稀饭,内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恩,思绪万千啊, 在我们同一生活的地球上,每 5 秒中就有一人饿死! 无限的感恩,化为一句发自内心的念佛:“南无西方极 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大慈大悲时, 眼里突然充满了泪水…… 最后一句:这个世界的幻灯片又换了一张! (从第一天复食起,就实行日中一食了。几天复食期 间,每顿以稀食为主,数量还只有平常一半,感觉非 常好!精神特爽! ) 感恩诸佛菩萨! 感恩历代父母! 感恩法界有情! 感恩论坛同修!

篇四: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萨

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萨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智随法师 发布时间:2012-10-10 0:11:47 繁體版 请法身大士是可以修苦行的。我们一般凡夫众生,有些人为了效仿菩萨,也修苦行,严持净戒,精修苦行,日中一食,夜不倒单,三步一拜,很多人会很赞叹这种苦行精神。但是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萨。”

菩萨为什么能修苦行呢?他心中清静,他不著相,他能大舍,舍弃一切,他有这种承受能力,心力、智慧力都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他表面看在修苦行其实一点不苦。我们凡夫众生,你如果没有智慧,盲目地修苦行,那叫折腾自己、折磨自己,那个不是菩萨道。

举个简单的事例,夜不倒单的,有很多人有这种经历,出家人、在家人经历过的,夜不倒单就是晚上不睡觉,把房间的床都搬掉了,不要了,然后坐在那里念佛或者读经,或者做其他打坐的。很多人表面上看是做到了不倒单,不睡在床上,但是念佛念着就睡着了,坐在那里就睡着了。然后自己认为他没有倒单,实质上他倒单没有呢?只要你在昏沉,只要你没有清醒,就像跟睡觉是一样的,不倒单就是要神志清明,随时随地都在清醒当中,这是菩萨能够做到的,我们凡夫众生做不到。我们凡夫众生你即使不倒单也是打妄想,心思游散。处在凡夫的境界,你虽然在事相上,可以做到菩萨的样子,但是内在的境界跟菩萨是不一样的。所以印光大师就告诉我们:凡夫不可以盲目地去效仿菩萨

你凡夫做凡夫的事,菩萨他能做到的,是他的境界。大家知道济公和尚,酒肉穿肠过。有些人说学济公和尚就可以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是佛祖心中留,我们佛祖心中留吗?我们酒肉就穿肠过不了,人家可以吃死的吐出活的来,这就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凡夫做不到。所以,凡夫不能盲目效仿菩萨,凡夫要做的事情是凡夫本分之事。

我们学净土法门的人尤其要有这种信念,要知道我是罪恶生死凡夫众生,无量劫以来,都在六道轮回里面轮回流转,没有解脱之缘。那么这一生,我们就安住于此,安住在自己的本位,做本分的事。心中有羡慕菩萨之行,虽然做不到菩萨,但是心中很羡慕,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菩萨。怎么成为菩萨呢?往生西方。能往生,就可成菩萨,就可修菩萨道。

所以净土法门,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达到菩萨的境界,当然有些人觉得这个要求很低。这个要求是低,但是现在的人要求高了又做不到。那么就是在低的位置下,我们能够安住,能够安心来念佛,然后求真正的成就,解脱,圆满,是到净土。真正的圆满,要到净土才能圆满,往生之后,就不是凡夫了,自然可以行菩萨道了。这时其他所有菩萨的苦行、修行,我们都自自然然可做到。普贤菩萨,文殊菩萨,观音势至,这一切菩萨的功德也自然都圆满。所以现在对凡夫来讲,我们是安住在自己的本位上来安心念佛。

篇五: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护眼色:绿 橙 棕 黑 字体:粗体 大 中 小 作者:大安法师 发布时间:2012-8-31 0:35:30 繁體版 问: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否?

大安法师答:金台可是上品上生的莲台,你求什么要有自知之明,你平时有没有作到上品上生的行持,积累了这个资粮没有。你执着金台来接,其它的来接都不去。在中国净土往生者当中,只有唐代的怀玉禅师,他有这种自信,临命终时,很多佛菩萨现前,从窗口过来的一个是拿着银莲台来接,一看银莲台他就不高兴了,说我一生精进勤苦修行,志求上品上生,怎么得一个银莲台呢?他就不愿上去,不愿上去马上这个境界就消失,消失之后他就用非常感恩的心,也是非常精进心再念佛,他平时一天是念七万声佛号,这时候他是念十万声佛号,再念了三天,佛菩萨又现前,这时候富丽堂皇的境界现前了,菩萨就拿着金刚台来了。

他就说了个偈子,就坐着金刚台走了。那么怀玉禅师志求上品上生,他一生是怎么修行的呢?日中一食,夜不倒单,诵阿弥陀经三十万遍,一天念佛七万遍,他以这样的修行,而且临终还是银莲台来,所以他再加紧用功才是金莲台来。所以他的执着有他执着的一个条件,他认为自己够那个资格。现在你要这么执着的话,大概不那么容易了。你真的银莲台或者就是一般的莲花来了,你不去,不去过了这一站,过了这个车,最后一班车你就上不去了。所以最好的方法,不管是什么莲台来了,上去再说。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