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阿坝藏族自治州歌舞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4:09 体裁作文
阿坝藏族自治州歌舞团体裁作文

篇一:吴晓霞-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

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浅析

齐昕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阿坝州是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有着不同的传承状况。本文主要以三个不同时间阶段为脉络,梳理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的特征,分析其形式以及传承发展、变异与交融之间的关系,挖掘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更为深刻的文化含义。

关键词:阿坝羌族;舞蹈文化;浅析

作者简介:齐昕(1987 - ),女,汉族,湖南湘潭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生。

1.绪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北部,北与青海、甘肃两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省内的绵阳市、德阳市、成都市、雅安市及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是川西北的高寒地区。阿坝州全州辖13个县,2009年末户籍总人口89.2万人,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现今聚居在岷江上游阿坝州的羌族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等县。阿坝州羌族大部分地区属于农耕经济文化类型,高原牧耕的生态环境,粮食作物主要有适宜山地栽种的玉米、土豆、荞麦、青稞、小麦、油麦、花椒等,其中以玉米、土豆为最多,是村民的主粮。

在1949年我国解放前,阿坝地区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生产力经济水平较低下,物质生活生产条件较差,交通工具也比较落后,村寨之间交往不多,各自固守与传承了其舞蹈文化。舞蹈者(群体与个体)大多数不是职业艺人,舞蹈常常带有即兴性。舞姿的形态和动律、节奏的变化以及整个舞蹈的起始至终间的反复次数都因人而异,其舞蹈形式大体上有自娱性舞蹈和仪式性舞蹈两种类型。1942年随着《延安文艺座谈会方针》的开展,我国全面展开了文艺整风运动,这次座谈会对文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解放后,阿坝羌族地区开始设立了文艺团体。于1950年,成立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前身属国务院三边歌舞团),把羌族的舞蹈搬上了舞台上,更广泛地传播和继承了羌族舞蹈文化。当时歌舞团在各个村寨进行的巡演受到了羌民们的热烈欢迎与好评,1958年2月20日州歌舞团在刷经寺举行了首次公演,歌舞团的活跃带动了羌族舞蹈的崛起:阿坝羌族各村寨掀起了跳舞的热潮,在逢年过节等节日及结婚、丧葬等仪式中人们都要跳起来,舞蹈作为羌族人民生活中一种祭祀与娱乐的方式,与羌族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自娱性、仪式性群体舞蹈文化活动,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被迫中止②①

了。直至1977年开始重新走上了阳光之路,唱出了心声、跳起了喜舞。

本文,将阿坝社会羌族舞蹈文化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与归纳。在第一部分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概述章节里,分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第二阶段:1949—1976年、第三阶段:1976年以后等3个不同的时期,讲述阿坝羌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状况。在第二部分阿坝羌族社会的舞蹈形式及传承发展章节里,分别以自娱性舞蹈、仪式性舞蹈和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等3个部分,阐述羌族舞蹈在传承至今过程中的变异、交融等特征。

通过分析与研究阿坝羌族舞蹈在不同时期中的传承现况以及变异与交融中的舞蹈文化特征,回顾与展望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的形成及未来。

2.阿坝羌族社会舞蹈文化概述

2.1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

1949年建国之前,古羌从泰缅地区缘横断山脉猎食进入康青藏大高原顶部。汉代以前曾先后活动在长江中游、黄河流域、河西走廊、西域绿洲、青藏高原、陇南及川西北等地区。汉代以后,西北部的羌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和是隋唐时期两次较大的迁徙,来到岷江上游地区,当时岷江上游已定居着被称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诸山的统称)诸羌人的羌人部落。隋唐时期,由于吐蕃王朝向东扩展,河湟一带的羌人相继内迁,其中一部分到了岷江上游的茂州一带。在经历了数次迁徙及民族大融合后,作为古代羌族的一支后裔,生活在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等县,这些人逐渐成为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主体民族,继续继承和发扬古代羌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在1949年之前,羌民族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历经着战乱与频繁迁徙,最终融合于岷江上游的阿坝州地区。在这个过程中,羌族人民一直将他们的本民族的舞蹈文化及特色传承并保留下来。尽管古羌人完全从事的是游牧生活,但在特定的环境,他们都要跳舞,他们在各个“祭祀”仪式中手舞脚踏,最后逐渐形成一套程序与模式;在日常的休闲庆贺时,他们也以舞蹈娱乐。这一时期,羌族地区群众在生产、生活、节庆、婚嫁、丧葬、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跳萨朗、舞皮鼓。解放前的阿坝羌族地区尽管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统治,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但也正因为其村寨与村寨、村寨与外界之间交往不多,得以各自固守与传承了其舞蹈文化,使得羌族舞蹈保留了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

2.2第二阶段(1949—1976年)

解放后的阿坝地区,羌族人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羌族舞蹈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950年,成立后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歌舞团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深入羌寨对羌族音乐舞蹈进行了搜集、创作等。1959年全国举行少数民族民间④③

文艺调演,阿坝地区的羌族仪式舞蹈《羊皮鼓舞》经民间艺人和专业编导重新编整,以《铃鼓舞》的形式搬上了舞台。随后,曾赴京调演的民间艺人——汶川雁门萝卜寨的王贤举,龙溪的陈学良,理县增头村的周觐民等,又将新编后的《铃鼓舞》传授于民间,也被广大羌民所接受。1964年9月阿坝州羌族地区又组织了10名羌族农民演出队,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艺术观摩演出,古老萨朗舞蹈“三龙修起水电站”第一次展现在国内外人民面前。

然而,到了文革时期,“萨朗”、“羊皮鼓舞”等舞蹈形式被列为“四旧”而中止,许多供羌族人民娱乐舞蹈的场地被撤销或改为文化室,以夜校形式学习毛主席语录。山神庙等一些祭祀仪式性的场地也被拆掉,羌族释比们不能再拿起羊皮鼓和响盘,欢乐畅快的萨朗也不再跳起,昔日“一夜羌歌舞婆娑,不知红日已瞳瞳 ”的画面消失不见。羌族的原生舞蹈文化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与挫折。

2.3第三阶段(1976年以后)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重新走上正轨,阿坝羌族地区的文化事业也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重新开始了文化艺术工作建设和发展,各个文化队伍的成立,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培养出了一批本民族人才。1980年4月茂汶羌族歌舞团成立,创作的作品《腰带舞》、《铠甲舞》、《快乐的青年》、《多索沙》等多次获全国全省大奖。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于1997年和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联办,在羌族舞蹈教学上,现开设省、校级精品课程《羌族民间舞蹈》,将羌族舞蹈组合进行试教,卓有成效。

改革开放后的阿坝羌族舞蹈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但令人扼腕的是,作为羌族原生文化的重要传承人,那些老释比们,此时却大多都已过世或年逾古稀。那些曾经经典的羌族原生态舞蹈与音乐、象征着羌族最高精神境界的“释比文化”,很大一部分也逐渐随着他们的陨落而失传。

3.阿坝羌族社会的舞蹈形式及传承发展

在阿坝羌区,当地羌人常常自豪地说:“我们羌族人生下来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 舞蹈,在羌族人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劳作工余、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种植、收割、放牧、盖房、治病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至今,羌族仍保留着“以舞祭神”等许多古羌文化的原始风貌,《汶川县志》中提到,羌民“丧葬有闹丧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屈原《九歌》中也有过记述:“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在此,笔者依据羌族舞蹈的特性将羌族舞蹈分为自娱性舞蹈、仪式性舞蹈与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并试图通过对这些舞蹈形式的分析,挖掘阿坝州羌族社会舞蹈更为深刻的文化含义。

3.1自娱性舞蹈

在羌族民间舞蹈的分类中,笔者依据舞蹈的内容与性质将“萨朗”归为自娱性舞蹈,“萨朗”包括喜事“萨朗”和忧事“萨朗”。

羌族自娱性舞蹈的基本形态为拉手围圈、踏地为节、且唱且舞,歌伴舞步。“萨朗”舞伴奏皆以歌声协调,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蹈循环往复的进行。跳“萨朗”舞时众人拉手而跳,载歌载舞,通常由慢速、快速两段组成,浑然成一个整体。羌族民间自娱性舞蹈的动律表现为屈伸、向下颤膝、同边行舞,胯部的开合,双脚交叉点踏、左右拧倾。腿部动作灵活多样、变化复杂,步伐组合是从左至右而行,节奏通常由慢速、快速两段组成,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的起落结合巧妙协调。其中,“圆”的形态与动律在舞蹈中贯穿始终。这些动律柔美富有韵律感,将羌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羌族自娱性舞蹈在第一时期(1949年以前)一直与羌族人民密不可分。在古羌人的游牧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挥手能舞、提足能蹈,用舞蹈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到了60年代后,为配合政治运动,“萨朗”被列为“四旧”而中止,被“忠”字舞和革命样板戏取代。这给羌族“萨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直至1976年改革开放后,羌族“萨朗”舞蹈开始复兴,但是,羌族文化资料的损失和传承人的减少,导致羌族“萨朗”舞蹈在传承上出现断代现象。

3.2仪式性舞蹈

特定时空类舞蹈按照舞蹈存在的不同时空将其归为仪式性舞蹈,羌族仪式性舞蹈主要分为巫舞——羊皮鼓舞、战争舞——铠甲舞、节日舞——巴绒等。舞蹈明显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以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们对深的崇拜和神秘感。舞蹈动作多有重心在下、含胸屈膝的低动律姿态。这些体态特征与羌族世代传承的古老文化所养成的独特审美心理和民族气质、自然崇拜和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例如,“羊皮鼓舞”是一种非常粗狂原始的宗教祭祀舞蹈,一般由六七个男子组成。每人左手执羊皮鼓,右手握木棒槌。领头者释比头戴神帽,右手摇一铃铛,以伴鼓点,或作号令,左手则执一神棍,舞步矫健、灵巧、敏捷、粗犷。逢会期、节日跳,内容为祈祷福祉,祭神还愿。羌族释比曾说:“我们跳舞是怀着虔诚的心,向大自然祈祷福佑的意思。”

追溯历史,古羌人自从有了“祭”开始,也就有了舞的开端,可以说,仪式性的祭祀舞蹈,是羌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之处。羌族崇拜自然与多神信仰,在他们的仪式舞蹈中,释比的特殊表现丰富了羌族的舞蹈艺术,释比不仅是祭祀的主持者,也是舞蹈的领舞者、创造

者和承袭者。古代羌族的仪式性舞蹈场面庞大、隆重,手舞脚踏以壮声势;整个祭祀形式保留完整、有一套自己的程式,也正因为它的程序性,使得舞蹈在传承上能够做到完整性、原生性。然而文革时期的禁止则给羌族仪式性舞蹈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全面的禁止直接造成了在传承上的断代现象。尽管1976年后恢复了对于羌族仪式性舞蹈的发展,但真正的传承人多已去世或是迟暮的老人,一旦老人去世,其身怀的技艺便随之消失,因此目前的羌族仪式性舞蹈在发展传承方面并不乐观。

3.3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

羌族民间舞蹈,许多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才能跳特定内容与形式的舞蹈,如丧失、祭祀、婚礼舞蹈都是如此。反之,不属某种场合,某种舞蹈是不能跳的,这些舞蹈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性;另外,还有不受特定时间、地点限制的一些舞蹈,如民间自娱性舞蹈等。但是,羌族民间舞蹈因为多种因素、多种性质的复合,在功能上同一舞蹈形态就有几种社会作用复合于一体,很难整齐划一。这样,便有了羌族民间舞蹈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

羌族民间舞蹈自娱、仪式性交融的特性,是由一些不拘时空限制的羌族舞蹈形态所决定的。随着羌族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这一舞蹈特性更加凸显。例如,萨朗从生成时就具有两重特性。既可在劳动工余中自娱自乐、节日里助兴,也可在仪式中表现祭拜(萨郎女神)、表演丧气。前者体现“喜——乐”,后者则体现“祭——丧”;还有,羌族传统节日“瓦尔俄足”中所跳的舞蹈,以前是属于“瓦尔俄足”节日中的一环,属于仪式礼仪性舞蹈,但发展至今也已具有了自娱性舞蹈的性质。在羌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变异中,这些舞蹈既具有某种社会功能,同时又带有自娱的性质,是羌族民间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

在羌族民间自娱、仪式性舞蹈的交融当中,仪式性这一特性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萨朗”还是“瓦尔俄足”,舞蹈当中的仪式性往往最能表现羌族文化内涵与价值。但是在今天,由于旅游的开发,政府、投资商的参与,为了吸引游客、追求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原因,仪式性所占的比例减少甚至直接忽略。例如,作为民间民族文化制度,程式化传承典范的“瓦尔俄足”。“瓦尔俄足”原本有一套制度性的规定,固定的程序,歌、舞都有固定性,那一天不仅仅是唱歌、跳舞、拜神,还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是属于妇女们的节日,五月初五前后三天举行。老年妇女和舅舅这一方,要给年青妇女们传授新歌、新舞、持家之道、为人之道、为母之道、为妻之道等各种知识,如果将以上这些文化内涵去掉,瓦尔俄足将成为一个纯粹的娱乐活动,文化价值变低了。而今天,在“瓦尔俄足”节日上的展演中,仅仅只展示了自娱性歌舞,就代表了瓦尔俄足,这样并没有从整体上说明瓦尔俄足

篇二:阿坝州州情··

四川阿坝基本州情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阿坝藏族自治州歌舞团)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政区沿革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03年茂县营盘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星堆、古蜀文明和营盘山文化的内在联系正待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政区划分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26个乡镇。

政区面积人口幅员8.42万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847074人,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政区自然特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

政区资源特点旅游、水能、生态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大熊猫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闻名遐迩,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留下的众多革命遗迹以及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可开发量1300万千瓦,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造价低。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野生中药材

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种59种,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7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近期储量270吨,已建成年产万两矿一处。大理石、花岗石储量丰富。2004年8月,中国石化集团“红参一号”井开钻,掀开了阿坝州石油天然气发展史崭新的篇章。

招商引资颁布实施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实行了让出优势资源,让出优势企业,让出优良股权,以资源引资金,以股权引资本,以存量资本引增量资本的“三让三引”政策。 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5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0%。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52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218万元。非国有经济单位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其增长明显快于国有单位的增长幅度,投资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交通通信全州公路通车里程6018公里,其中国道922公里,省道1425公里,县道1610公里;全州省道好路率达85.5%,县道好路率达71.5%。2003年9月,九寨黄龙机场通航。实现了县以上固定电话交换程控化,通信传输数字化,移动通信全州各县城、部分乡镇及重点旅游景区,互联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走进藏寨羌村。

水电工业截止2003年底,全州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396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多亿度。水电工业已成为全州工业的第一支柱。全州人均装机容量1520瓦,人均发电量5984度,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均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

旅游业200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0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68.25万美元。旅游业是阿坝州的主导产业。

生态建设全州365.4万公顷天然林实施了有效管护,截止2003年底,营造生态公益林129万公顷,飞播造林4.4万公顷,封山育林36万公顷,建设绿色通道1962公里,新增林业用地1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1.6%提高到22.59%。1999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0万亩,荒山造林26万亩。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1处,其中,国家级4处。已建立九寨沟、夹金山、甘海子、雅克夏等4处国家森林公园。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文化教育卫生截止2003年底,全州现有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3382人;中专3所,在校学生1824人;普通中小学1302所,在校学生130657人,专任教师8805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927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65%。全州有文化管理单位14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5个,乡镇宣传文化站32个。全州有线电视用户

达5.29万户,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2177座,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分别达70.8%、92.8%,实现了广播电视到村。全州卫生机构有病床2821张,卫生技术人员3627人。(

四川阿坝基本州情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政区沿革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03年茂县营盘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星堆、古蜀文明和营盘山文化的内在联系正待历史学家进一步考证。

政区划分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26个乡镇。

政区面积人口幅员8.42万平方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847074人,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政区自然特征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

政区资源特点旅游、水能、生态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大熊猫故乡卧龙自然保护区等世界级旅游景区闻名遐迩,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长征留下的众多革命遗迹以及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水能理论蕴

藏量1933万千瓦,可开发量1300万千瓦,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造价低。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种59种,优势矿种有金、铀、锂、硅、铁、锰。泥炭储量7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之冠,褐煤储量逾30亿吨。黄金远景储量500吨,近期储量270吨,已建成年产万两矿一处。大理石、花岗石储量丰富。2004年8月,中国石化集团“红参一号”井开钻,掀开了阿坝州石油天然气发展史崭新的篇章。

招商引资颁布实施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鼓励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奖励暂行办法》,实行了让出优势资源,让出优势企业,让出优良股权,以资源引资金,以股权引资本,以存量资本引增量资本的“三让三引”政策。 非公有制经济2003年,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5.5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0.0%。全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52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218万元。非国有经济单位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其增长明显快于国有单位的增长幅度,投资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交通通信全州公路通车里程6018公里,其中国道922公里,省道1425公里,县道1610公里;全州省道好路率达85.5%,县道好路率达71.5%。2003年9月,九寨黄龙机场通航。实现了县以上固定电话交换程控化,通信传输数字化,移动通信全州各县城、部分乡镇及重点旅游景区,互联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走进藏寨羌村。

水电工业截止2003年底,全州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396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0多亿度。水电工业已成为全州工业的第一支柱。全州人均装机容量1520瓦,人均发电量5984度,人均装机容量和人均发电量均高于全国、全省人均水平。

旅游业200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0.0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368.25万美元。旅游业是阿坝州的主导产业。

生态建设全州365.4万公顷天然林实施了有效管护,截止2003年底,营造生态公益林129万公顷,飞播造林4.4万公顷,封山育林36万公顷,建设绿色通道1962公里,新增林业用地12.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1.6%提高到22.59%。1999年以来,全州累计完成退耕还林60万亩,荒山造林26万亩。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1处,其中,国家级4处。已建立九寨沟、夹金山、甘海子、雅克夏等4处国家森林公园。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文化教育卫生截止2003年底,全州现有大专院校1所,在校学生3382人;

中专3所,在校学生1824人;普通中小学1302所,在校学生130657人,专任教师8805人,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927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6.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65%。全州有文化管理单位14个,艺术表演团体14个,文化馆1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5个,乡镇宣传文化站32个。全州有线电视用户达5.29万户,广播电视卫星地面接收设施12177座,广播、电视人口有效覆盖率分别达70.8%、92.8%,实现了广播电视到村。全州卫生机构有病床2821张,卫生技术人员3627人。(

篇三:康巴美女定格所有的视线

康巴美女定格所有的视线

美丽的康巴姑娘为我们的四川之行增添了神秘诱人的色彩。气韵源自天成?是独特的地貌,还是历史的源流?美人地带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的充满诱惑,不可抵挡。

康巴地区包括今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西藏昌都行署、青海玉树州和果洛州。公元7世纪-13世纪,吐蕃和青藏高原各部融合形成藏族,文字统一,但是方言差异较大。根据地方方言的不同,藏族分为几大支系:康巴、卫藏和安多。

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雍容典雅,注重装饰艺术,由金、银、玛瑙、翡翠、珍珠、宝石等精工细制而成。美丽的康巴姑娘在这种服饰的衬托之下更显神秘诱人。图为2000年甘孜州乡城县巴姆神山节上一朵“康巴之花”展示康南农区妇女服饰。

康巴美女

提到康巴美女,很多人都会想到丹巴美女。2001年和2002年的康巴之花都出在丹巴,丹巴美人谷的声名也藉由各种媒体的宣传炒作不胫而走,引来无数的游人,都想一睹丹巴美女的风采。 走进丹巴,通常人们会告诉你:“你要看美人,去甲居看。”甲居有一位康巴之花,名叫卢阿姆。卢阿姆是2000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十大康巴之花中的一朵,现在她在巴底经营着一家家庭旅游接待站,这位已有两个孩子的母亲依然是那么楚楚动人。

其实在丹巴独具特色的高碉之中,那些掩藏在绿阴之中的石屋里都有美女。

在距巴底约4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山村色角乡,这里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美人木阿初。木阿初小卖部的生意总是比别人的要好一些。 经由这里的路人或运送货物的司机都会到店里买一点物品,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的美丽。他们借着买一个打火机或一盒香烟的机会可以在近距离欣赏美人。

康巴大地上除了声名远播的丹巴以外,那些群山之间,那些草原之怀同样有着众多的美女。

找寻美女最好的季节是在每年的夏天。各地的草原鲜花盛开,各式的帐篷在草原上铺开,远接天边。这样的季节里是草原的盛会,歌舞飞扬,到处是欢乐。草原上骏马驰骋,牛羊成群,行走间不时有古铜肤色的康巴美女进入视线。高原地区特有的气候造就了她们这种健康的肤色。 与康巴美女的亲密接触

2002年7月的草原盛会,也就是藏族群众们聚在一起耍坝子的季节,我来到了美丽的宗塔草原,这是位于炉霍县东北部的一处美丽的地方。当时她们正在表演歌舞,穿着节日盛装的演员和群众一同在蓝天白云下享受着那份喜悦。而不远的帐篷外正站着一位身材高挑的女子,那双含情的眼睛和丰腴的身材,就在那不经意的一瞥间,我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一刻我竟忘了拍摄……

康巴地区盛行各种各样的节日,体现藏族同胞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康巴姑娘身着盛装在草原上载歌载舞,形成许多道美丽的风景线。

月亮如期挂上夜空,那晶亮的清辉洒遍了整个草原。迪斯科和交际舞音乐交替响起,能歌善舞的康巴姑娘穿着藏袍在草地上舞起来。借着月光和灯光,我看到了一个个美丽的身影,比在阳光下更为迷人。和她们一起翩翩起舞,我感受到了康巴美女的温柔与力量,极有弹性的腰肢温软而有力,身上散发的香味中带着一丝丝酥油和牛奶的气息。

康巴缘何多美女

康巴人,包括男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轮廓明显,鼻梁挺而棱,眼睛大而有神,那些黑黑的眸子里有一种内地人眼里少有的澄明与朴实。 康巴藏区的姑娘们除了拥有漂亮的脸蛋,由于时常劳动,身段也出人意料的好,将汉语里的婀娜多姿、风摆杨柳等词汇用在她们身上一点也不过分。

康巴地区为何这么多美女?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定论。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优势加上康巴人特殊的血脉,也许就是康巴多美女的主要原因吧。

首先从康巴人的历史沿袭说起。有一说他们与雅利安人有一定的关系。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在印度北部留下一支雅利安人组成的军队。这支部队的一部分沿喜玛拉雅山谷远足,来到了藏东南川西南的横断山区,逐渐演化成康巴人。

更多的人类学家认为,康巴藏区的几条重要的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都是民族适徙的走廊,这一点通过现在的出土文物可以得到证明,如西藏昌都(属于康巴藏区)的卡诺遗址,如四川炉霍县的卡萨石棺墓葬群。康区是一个部族交融的地方。

在吐蕃兴起以前,在中国的西部有着太多的游牧部落,他们在辽阔的西部大地上自由生息和迁徙。很多的考证证明康巴人与党项羌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有了西北羌人的血脉,他们的身躯才更为高大,性格也更为奔放。而当时著名的东女国也是一个以女性为王权世袭的国度。当时的国王出自丹巴,似乎丹巴出美女在那时就已形成了一种观念。从史料上可以看到,当时的东女国大致地域包括今阿坝州西部、昌都东部和四川甘孜州大部。女性占主导地位,似乎更易做到优生,长久以来也就有了俊逸的男女。

无论是雅利安人还是东女国,不同部族种族的融合被认为是康巴地区美女如云的主要原因,这似乎符合生物多样性以及进化论的基本观点。而说到康巴藏区中的丹巴,大部份人认为他们与西夏王朝有关。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打败了西夏王朝,西夏皇后带着一些嫔妃逃到了今丹巴一带,给丹巴注入了高贵与美丽的因子。

除了历史的缘由,康巴地区的高山峡谷、梅花状地貌、丰富多变的气候、纯净的天然甘露和湖泊,都为康巴人提供了美妙的自然空间。康巴人深谙“天人合一”之道,不是说奇山异水育美人吗?秀美的高原草甸,再加上天地造化,美人天成,而她们洁白的牙齿也一定是由于牦牛牛奶的滋润。

康巴地区不仅人美、服饰美,民居建筑更是古朴精巧,展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稻城县的石砌房敦实沉稳,窗户小而精干。纯净朴素的窗檐下,康巴姑娘的一颦一笑是那么的爽朗动人,引起无限遐想。(摄影/单之蔷)

走进都市的康巴美女

由于藏族歌舞深受大众喜爱,很多康巴美女来到了都市,给众多喜欢藏族歌舞的朋友带来美的

享受。千万不要以为康巴美女就是花瓶,她们一样拥有知识和智慧以及她们的追求。现在在歌

篇四:藏族民情手册

目 录

一、 历史沿革 ? 起源 ? 发展???????????????3

(一)藏族的历史沿革??????????????????3

(二)藏族的起源????????????????????4

(三)藏族的发展????????????????????4

二、人口分布???????????????????????5

三、语言文字???????????????????????6

四、信仰观念???????????????????????7

五、饮食习惯???????????????????????7

六、服饰? 女性服饰 ? 男性服饰 ??????????????9

(一)藏族服饰 ?????????????????????9

(二)女性服饰?????????????????????11

(三)男性服饰?????????????????????11

七、建筑风格 ??????????????????????11

八、天文历法 ??????????????????????12

九、歌舞 ????????????????????????13

十、主要节日 ??????????????????????14 十一、文学 ???????????????????????16 十二、医 术???????????????????????16 1

十三、器乐 ???????????????????????17 十四、习俗 ???????????????????????18

(一)礼仪 ???????????????????????18

(二)婚俗 ???????????????????????19

(三)丧葬 ???????????????????????19

(四)禁忌 ???????????????????????20 十五、民族名人 ?????????????????????21

2

一、藏族的历史沿革 ? 起源 ? 发展

(一)藏族的历史沿革

藏族的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最早聚居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6世纪时,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并与汉族和西北地区诸族部有直接的往来。

7世纪初期,雅隆部落以武力兼并苏毗、羊同诸部,赞普松赞干布统辖了整个西藏地区。自此,他定都逻娑(今拉萨),设官授职,划分军政区域,创造文字,制订法律,统一度量衡,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

吐蕃建政之后,藏族和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吐蕃与唐朝的接触日益频繁,藏汉关系友好。641年赞普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婚,710年,赞普墀德祖赞又与唐金城公主联婚。两公主先后将唐朝的高度文明和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传入吐蕃,唐蕃之间使节往还不绝,吐蕃派遣子弟赴长安学习,并迎请唐朝儒者和工匠艺人来到吐蕃,这对于密切藏汉民族关系、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和推进藏族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世纪后半期,吐蕃王室分裂内讧,各个地区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奴隶和属民大起义,极大动摇了吐蕃政权的统治,藏族奴隶制社会逐渐解体。 从10世纪到12世纪期间,整个藏族地区彼此不相统属,形成了向封建农奴制度过渡的分裂割据局面。其中,在西藏西部,建立了历时较久的阿里地方政权;甘肃中部的六谷部以及青海东部的唃厮啰部首领,曾受中央政权的册封,并发展了汉藏两族间的茶马贸易。而在其余藏族地区,政治上逐渐出现了许多为地方豪族所把持的实力集团;经济上逐渐成了许多以个体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居民点,交换有了一定的发展;早已从印度和汉地传入的佛教,吸收了藏族地区原始宗教本教的某些内容,受到了人们普遍的信奉,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教派遍布各地的地方宗教,即所谓的藏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传播和发展,渗透到藏族3

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寺院上层人物往往和当地豪族紧密结合,产生了新兴地方势力统治下的政教合一制度。

元朝把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中央设置宣政院(初名总制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及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由中央颁发封地文书肯定各地封建领主对所属庄园的占有,封赐印信诰命以确立各级官吏的职权,史称元朝“郡县土番之地”,这是中央正式在西藏官建制的开始。

明、清两代对藏族地区的施政,就是在元朝旧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明朝对西北、西南藏族地区,基本承袭元朝统治管理的办法,对西藏地区退行“多封众建”政策,先后分封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明以来,藏族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与内地的交往更趋广泛和密切。 清朝统一中国,在中央设置理藩院(1906年改为理藩部),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藏族地区成了英、俄、法、日等国的角逐场所。 民国历届政府都在中央设有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29年,国民政府设蒙藏委员会于南京,并建青海省;1939年,建西康省。西藏地方以外的西北、西南藏族地区,分属青、甘、川、康、滇等5省管辖。1934年,国民政府决定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派驻西藏地方的专门机构。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土地革命纲领中曾明确提出要废除藏族王公、喇嘛等封建特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藏族各聚居区先后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二)藏族的起源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们像许多经历石器时代的先民一样,他们先经过群居采集、狩猎生活阶段,逐步学会了饲养和农耕。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的藏族先民后来又分成六部,即六牦牛部诸部落。公元6世纪,雅隆部落首领做了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赞普”)。此时已进入奴隶制社会,并与汉族和西北地区诸族部有直接的往来。

(三)藏族的发展

4

藏族的先民自远古时就居住于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6世纪山南雅隆部落首 领,成为当地诸部的领袖,号称“赞普”(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7世纪初,赞普松赞干布统一整个西藏地区,定都逻娑(今拉萨),在汉文史籍中称为“吐蕃”。 吐蕃建政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进入9世纪后半期,吐蕃王室分裂,藏族地区出现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到了元朝,政府把藏族地区的分裂局面统一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物。这是中央在西藏设官建制的开始。明朝承袭元朝管理制度,也设置了行都指挥使司等地方行政机构。清朝统一中国后,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并任命驻藏大臣,会同地方办理西藏事物。明朝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对西藏地区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历届民国政府也在中央设立了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是中央派驻地方的专门机构。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建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处,1965年正式建立西藏自治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加重视藏族地区的发展建设,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青藏高原未来的发展。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西藏在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和经济总量上均实现了重大飞跃,迈进现代市场经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西藏绝大多数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部分群众生活已进入了小康水平。

二、人口数量与分布 唐中叶时,吐蕃占领河陇,“华人百万皆陷于虏”。在吐蕃长达七十余年的统治下,由于吐蕃统治者强行推行“蕃化”政策,河陇地区的汉民绝大部分都已经“吐蕃化”了。《长编》卷320中记载了吐蕃四族中的二百三十余户,而口数达到“二千余口”,平均每户近十口人;又有居住在黄河北面的吐蕃哩努卜密桑一家有“十五口”。

北宋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统计数大约是210万人。虽然得不出金代全部吐蕃人口的数据,但金朝辖下黄河以南的地区吐蕃人口数与北宋相差不远,如果加上金统治的其他吐蕃地区及西夏、南宋统治的吐蕃地区的人口,推估金、夏及南宋5

篇五: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介绍

阿坝州简介

[地理位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紧邻成都平原,地处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隆升的梯级过渡地带,生活着80多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2003年底总人口84.7万,其中:藏族占52.3%,羌族占17.7%,回族占3.2%,汉族占26.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这里,山清水秀,草原辽阔,雪山耸列,江河纵横,融气势磅礴、广袤宽阔、俊秀幽深于一体。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沟谷交错、气候多样,构成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了世界上别的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如熊猫、珙桐等活化石;保留了在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当你拿起相机随便按下快门,摄下的就是一张张精美的明信片。

[自然气候]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多样的气候。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

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无夏。

[历史发展]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 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藏、羌、回、汉。他们在这里,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当你走进藏寨、羌村,映入眼帘就是一幅幅灿烂的民族风情画卷。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的最艰苦、最危险的行军在阿坝州,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5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之,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阿坝州的各族人民用牦牛和青稞支援红军北上抗日,不少藏、羌青年跟着红军告别家乡,参加了革命。红军在阿坝州转战停留16个月,有9个县114个乡镇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

1952年阿坝州全境获得解放,1953年1月1日撤销茂县专区,改设四川省藏族自治区,辖10县、1县级行政委员会、1县级办事处。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改设阿坝藏族自治州,自治州人民委员会驻刷经寺,辖12县。 1958年阿坝藏族自治州驻地由刷经寺迁马尔康县城。1987年,阿坝藏族自治州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总人口847468人。其中:汶川县 111935人、理县 43668人、茂县 103570人、松潘县 69079人、九寨沟县 62157人、金川县 69098人、小金县 76709人、黑水县 57000人、马尔康县 55046人、壤塘县 33550人、阿坝县 62312人、若尔盖县 65413人、红原县 37900,2004年,全州辖31个镇、193个乡、2个民族乡。到2003年,已经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程。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自治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上世纪50年代各族人民踊跃投身民主改革、禁烟禁毒、发展生产,实现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完成了史称“一步跨千年”的从封建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跨越之后,几十余年森林工业的发展,大力支援了国家建设。目前全州牧区实现了“人草畜”三配套,一座座现代气息的牧民新村拔地而起,一车车反季节蔬菜源源不断地送往发达的都市;国道、省道纵贯全州,通车里程6000余公里,黑色路面1000多公里,实现了柏油路到县,藏、羌人民向往的“神鹰”已经在九寨黄龙机场降落,阿坝离北京更近了,阿 1

坝离世界更近了。现代通信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和高速宽带网络走进藏寨羌村,现代化的外部世界——“香巴拉并不遥远”。全州水能开发130万千瓦,明亮的电灯照亮了草原、照亮了沟谷,实现了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成为川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昔日,能识一些藏文的只有少数喇嘛、扎巴,今日,凡是有村寨的地方都可以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凡是有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地方,那里一定是可爱的学校;昔日,鸦片毒害着各民族的身心,今日,自治州建立起了完整的民族医疗卫生体系和网络,医疗条件大为改善。2012年入选“2012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历史事件]大小金川之战:乾隆十二年至四十一年(1747~1776),清廷对四川大、小金川地方土司进行了两次重要作战。此战,清廷经多次筹划,历时数十年,终获胜利;但屡易将帅,战法不当,且缺天时、地利、人和,致劳师糜饷。战后,清廷改土归流,废除两金川土司制,设厅委官,又置重兵镇守,加强对该地区的管辖。红军翻越夹金山红军越过天险大渡河后,于1935年6月上旬进入雅安地区,向汉源县进攻。汉源县是通往雅安、成都的交通要道,四川军阀为阻止红军进军雅安、成都,在汉源县部署了重兵防守。红军为了尽快摆脱敌人北上,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兵分两路,向四川的荥经县前进。当敌人调兵遣将保卫荥经时,中央率红军迅速向四川的天全县出发。1935年6月5日,红军解放了天全县城。天全县解放后,红军兵分两路,一路进攻芦山县城,解放了芦山,另一路直取宝兴县城。两路红军汇合后,于1935年6月9日占领宝兴县城。红军离开宝兴县城后,又兵分两路,主力红军和中央从小金县的硗碛翻过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到达小金县的懋功(达雅),准备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另一支小部队,穿过丹巴县的东北角,到达小金,与中央主力红军汇合,实现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此期间,红军在夹金山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动人的故事。“5·12”地震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境内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置:汶川县映秀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次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截止2008年9月25日民政部数据),直接经济损失达8450亿元。国务院宣布: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

[行政区划]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3个县,面积84242平方千米,人口85万人(2004年)。阿坝州包括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壤塘县、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原南坪县)、黑水县。

马尔康县,地形狭长,南北长116.4公里,东西宽77.6公里,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幅员面积5582平方公里,辖19个乡,2个镇,13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现有耕地12.5万亩,林地30.84万公顷,草场330万亩。境内居住着藏、羌、回、汉等各族群众7.9万余人,其中藏族占52%,属嘉绒藏族主要聚居区。境内有以四姑娘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文化资源;有以“四座山、四座桥、四处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有以汗牛歌舞、宅垄锅庄、结斯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资源;有以四姑娘山汉代古墓、乾隆征战大小金川、红军长征大会师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以达维喇嘛寺、长坪喇嘛寺、结斯喇嘛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资源。 嘉绒藏区简介

嘉绒藏区指以四川西部墨尔多神山为中心方圆千里的地区,在地处川西北大渡河上游沿岸及岷江源头一带,这里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山和绵延千里的原始森林.在这里耸立着当地人崇敬的嘉摩墨尔多圣山。此山的名字源于当地的一位英雄。传说:在古代有一个南亚国家入侵西藏,藏王向嘉绒地区求援,当地的勇士墨尔多便带领嘉绒战士前去援助。在前线。墨尔多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人赶出了西藏。在墨尔多回到嘉绒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就把次山命名为嘉摩墨尔多圣山。据当地人说,在山中的一百多处都埋有佛教经文和法器。它也是藏区有名的四大圣山之一。

2

人们把他周围方圆数百公里的区域称为“嘉摩察瓦绒”, “嘉摩”又是“嘉摩墨尔多圣山”的简称, “察瓦”在藏语里是热带的意思, “绒”指的是农业。“嘉摩察瓦绒”又简称“嘉绒”。这里是雪域藏地地有名的四大农区之一。

在唐代以前,在这一带生活着“嘉良夷”“白苟”“哥邻”等部落,而统治这一地区的是当时的一些部落首领。7世纪初,吐番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嘉绒地区也统一于在吐蕃的管辖之内。唐代,由于吐番王朝和唐王朝在边境的拉锯战相当频繁,于是,吐番赞普从西藏的阿里、象雄等地调集了大量军队,在一位叫柯潘将军的带领下在此驻扎下来。吐番王朝瓦解后,这些地方的军事首领各据一放,成为了当时的世袭土司。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来自遥远西藏的士兵们和当地的土住居民也融为了一体。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就称为嘉绒藏族。

嘉绒和古代的象雄有着紧密的联系。象雄在哪里?现在学者们各说不一。有的说在西藏阿里地方的。有说就在嘉绒地区的。但象雄无论在哪里,它与嘉绒历史的联系是无法否认的。嘉绒地区的头领一部分来自象雄地方,一部分来自藏王松赞干布的后裔。据专家讲,在现在的嘉绒语中还保留了很多古藏语的成分。 或许正是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因素,嘉绒藏族,作为藏族的一个支系,虽然和整个臧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除了藏族一般的生活习俗外,嘉绒藏族,在语言和生活习俗上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大渡河、岷江水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村寨也建在了依山傍水的地方,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士兵们,从此放弃了他们原由的生活方式,农耕成了他们主要的工作。在嘉绒地区,由于山多坡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牛耕方式。牦牛是这里重要的生产工具,深受当地藏民的崇敬。如果家里的牛老了不能耕地了也不忍心宰杀,一般都会养到老死或着最后放生。在藏族的习俗中,为客人缝衣服时,针尖只能向着自己,因为针尖向内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在嘉绒,男子的服装和其他藏区相比,变化不是很大。而妇女的服装则不同,在服饰和图案上融入周边其他民族的许多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装束上更讲求实用,和其他藏区妇女雍容华贵的服饰相比,她们的首饰明显少了许多。或许是在没有了长途跋涉的迁移之后,她们不需要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带在身上,因为她们有了固定的居所。随着祖辈们的迁移,嘉绒藏族一代代的在这里居住下来,而他们原有的居住方式也在悄悄的发生着转变。稳定的生活环境逐渐让他们放弃了游牧时所用的帐篷。在这里,村寨都是依水而建,河里的石头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建房的主要材料。石碉楼就是嘉绒藏族的住所。这种石碉楼民房兼备了居室和堡垒为一体。碉楼有一般有四五层楼,从三层起正面和两侧都有围廊,围廊的作用主要是便于农作物收割以后自然干燥。

在嘉绒藏族的建筑装饰上,无一例外的体现了他们对白色的喜爱。这种喜爱源自他们的生活中,也来自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天上飘动的白云,圣洁、美丽;圣山上的皑皑白雪,神秘、庄严;白色,在他们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看来,白色,是一种吉祥色彩。石碉楼的墙上用石灰或白泥画上了日月图案,与墙顶、门檐上的白石相呼应,加强了石碉楼的美感。在这里宗教文化和建筑艺术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对于佛教传入嘉绒地区,至今还保留着一段神奇的传说。当时在吐蕃王朝赤松德赞时期,有一位佛经翻译家叫毗若遮那。由于学识渊博,很受赤松德赞的尊敬。后来吐蕃朝廷中有一位大臣,用恶语挑拨赤松德赞和毗若遮那的关系,毗若遮那得知后主动向赤松德赞提出到嘉绒地区传教的请求。赤松德赞最终还是答应了。“毗若遮那”来到嘉绒地区后,用自己博大精深的佛学知识,和坚忍的毅力迎得了当地土司和民众的无比崇敬。从此“毗若遮那”开始在嘉绒地区传播臧传佛教。在吐蕃王朝瓦解后,臧区进入了教派纷争的动荡时期,在此期间产生了许多新的教派,经过数百年的变迁后,这些教派也逐渐传入了嘉绒地区。由于嘉绒地区地处高山河谷,在历史进程中,这一地区都处于各方势力管辖的边缘地带。然而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各种教派在这里得以很好的保留。大藏寺就是其中之一。“大藏”是藏 3

文中“圆满”或“够了”的意思。大藏寺是由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嘉绒高僧阿旺扎巴于公元1414年所建,至今已有近五百九十年的历史了。这是阿旺扎巴在嘉绒地区建造的108个寺庙中的最后一个。相传,宗喀巴与阿旺扎巴师徒二人在佛像前打坐修行时,宗喀巴大师嘱阿旺扎巴观察睡梦里的內容。阿旺扎巴在晚上梦到天上降下一双白螺,二螺合而为一跌入他的怀中,他信手取来向东方一吹,螺声震动整个东方。第二天,阿旺扎巴向宗喀巴大师描述梦中之境,宗喀巴回答说:“这是预言你的弘法因缘在你的家乡--西藏的东部,在那里你弘法的事业将十分广大,能利益很多当地的众生!”临别时,宗喀巴大师把自己的念珠赠给阿旺扎巴,阿旺扎巴便发下大愿:“这串念珠有多少顆珠子,我就要建立同等数目的寺院以报师恩!”大藏寺堪称格鲁派在川北一带的总寺。在拉萨布达拉宮中的一幅“西藏重要寺院”的壁画里,就有大藏寺。

草登寺庙

草登寺属黄教格鲁派寺庙,带有浓厚的密宗色彩。草登寺位于距成都不远的马尔康县草登乡代基村,距马尔康县城87公里,属黄教格鲁派寺庙,带有浓厚的密宗色彩。草登寺整个寺院顺山势起伏而建,由大经堂、小经堂、活佛寝宫、医方明经院、护法殿、密宗院、殊胜塔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的大小建筑组成。据史载:草登寺系八世格尔底活佛洛桑臣烈创建的二十座格鲁派寺院之一。寺院左右环绕两河、山前亦有吉兆祥瑞之象,是一座佛业无量讲经修道的寺院。

寺庙内现保存有上百年历史的壁画、唐卡和法床,还有大量佛学著作。是县境内最大的格鲁派寺院之一。该寺建于明清时期,因辖七村,故名草登寺(草登:藏语译为七村)。清咸丰三年(1853年)由卡尔古江央头人扩建,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由卡尔古温布泽诚严措再次扩建。1983年经政府批准开放,现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 寺庙内设三大学院:密宗学院和显宗学院研习佛学经典,藏医学院研习藏医经典及天文地理知识。草登寺显密宗佛法传承,多位高僧荣登西藏嘎尔登金宝座,是安多农牧群众公认的大寺院。草登寺建筑古朴而祥和,大经堂、小经堂、弥勒佛殿、荣波法王寝宫医方明经室、殊胜塔等大小建筑蕴含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有宝贵的历史研究价值。草登寺现有僧侣300多人,堪布和活佛10余人。信徒从草登、马尔康县逐渐扩增到北部的红原县、阿坝县、南部的金川县、东部的理县以及西部的壤塘县,成为周边2万信众的朝佛圣地。

在草登寺附近尚有宝岩温泉,该温泉有6只泉眼,最大的20平方米,最小的8平方米,水温在40度左右,富含硫磺等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以及各种常见的皮肤病有显著疗效。从草登寺遥望西北,可以找寻到深蓝天空映衬下亚拉神山秀美的身影。草登这里有宁静的天空、有壮美的雪山、有苍翠的森林、有辽阔的草原、有肥壮的牛羊、有独特的嘉绒碉楼、还有淳朴勤劳的嘉绒藏民。

一九五0年六月六日,华尔丹在四川省马尔康县草登乡降生,出生当天,他就被认定为草登寺克尔古格西活佛的转世灵童。三岁那年,他被迎入草登寺坐床念经,并在老师的严格管教下学习藏文经典及哲学道德等。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影响,华而丹在50年代末期离开寺院,并在70年代还俗。但自小的宗教背景与佛学影响,令他始终牵挂着造就了他的寺院与家乡。

一九七七年粉碎四人帮后,华而丹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在当时的国画系潜心研习国画艺术。这段求学经历也让他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大学文凭”的藏族活佛之一。一九八零年,华而丹服从分配回到家乡一家手工艺工厂。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宗教知识和佛学背景,以及对民族传统艺术的拳拳热忱,开始了如今看来十分艰巨但却卓有成效的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发掘与挽救工作。而其后由他一手创建的阿坝州民间民族工艺研究室,也就成了他保护、恢复因文革冲击和长久的社会漠视而面临巨大生存窘境的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舞台。而这一做,就是30年。

4

在他的努力下,阿坝州不仅恢复了濒于失传或前景黯淡的诸如金银器加工、传统绘画、传统雕塑等一大批民间工艺,还未许多在民间流散多年的手工艺者解决的生活问题,同时又将这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工艺及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虽然离开了寺庙,华而丹仍关心着最初培养了自己的地方。为了及早修缮在信众中地位极高、却在历史过程中因各种原因日渐衰败的草登寺,华而丹多年来不遗余力四处筹措资金,用于寺庙的修缮与扩建。如今,具有几百年历史的草登寺已在他的倾心关注下逐渐恢复往昔的鼎盛,并在硬件设施与外观上得到长足的进步。

这位在藏区地位极高、倍受敬重的活佛,如今已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局副局长的位置上退休。他说,这样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从事与佛教文化、藏区文化有关的事务了。事实上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他被阿坝州政府选派到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担任副县长以来,他就通过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对家乡的热爱,不断进行和推动着汉藏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往来。

在挂职期间,华尔丹广交朋友,使人们了解到阿坝州经济还相对落后,一部分老百姓还生活在贫困之中,有的孩子不得不缀学放牧。多年来,华尔丹充当起汉藏人民交流的“使者”。他不仅多次陪同东部地区的汉族朋友看望西部的藏族兄弟,还经常为汉藏群众通信往来作翻译、为不识字的藏民代笔传书。经由华尔丹牵线搭桥,这些年来有近二百户山东、北京、湖北、黑龙江等地的汉族家庭,自发终身结对帮助贫困藏民、羌民。有的汉族家庭还派出代表,自费来阿坝州看望扶贫对象。活佛说:他从3岁坐床到现在近60岁,家乡一直是他生活和前进的动力。没有家乡人民就没有他的今天,他要趁现在多为家乡做点事,来报答家乡人民。

刘作明在马尔康县草登乡调研

10月19日,州委书记刘作明在马尔康县草登乡调研群众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群众工作要求,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始终做到与群众手拉手、心贴心,不断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

心系群众,多看群众;心向群众,多听群众;心贴群众,多问群众。在草登乡政府会议室内,刘作明与该乡机关干部、部分村两委会干部、“三老”干部和群众代表面对面、心贴心地交谈,认真倾听大家心声,详细了解大家所盼、所想、所急之事,与广大干部群众共谋发展、共议民生、共促繁荣。

在仔细听取斯尼村代表谈起年轻人教育和就业问题时,刘作明说,未来五年,全州干部人才需求数量大、岗位多,这是扩大就业、充分就业的大好时机,年轻人有激情有冲劲,大有可为。他深情嘱咐乡亲们要为了孩子未来敢于投资教育,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成人成才,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长大后积极为村民谋发展、谋福祉的优秀青年。同时,村两委会要依托村级活动中心等存量资源,利用“一村一大”搞好政策嫁接,重点抓好幼儿学前教育,为孩子们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代基村群众不断转变观念,因地制宜种植起300多亩酿酒葡萄基地,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刘作明对此表示赞赏。他要求县、乡、村干部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效益产业;注重培育产业规模,完善市场体系,力争实现更好、更快、更大发展。得知尕秋里村面临传统习俗传承难问题后,刘作明说,党委、政府坚决支持保护好传统好习俗,当代年轻人更要主动作为,积极传承和弘扬好的民俗习惯,不断繁荣民族文化事业。对于干部群众提出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刘作明都一一记下,认真给予答复。他说,我们坐在一起,就是要全面了解基层情况,了解 5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