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山重水复疑无路全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28:18 小学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全诗小学作文

篇一: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耿海燕

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3年第07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科教研做能力,“减负增效”,课堂的氛围,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教学案模式对开辟历史教学新局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教学案模式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144-02

教学案,顾名思义就是指将教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合二为一。它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学情,由教师再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扫描资料、网上搜索等方式),自己动脑、动手编写的,供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共用的教学案。这张教学案在编制上师生是一致的,但是使用的方式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学生主要是“学什么”“怎样学”,教师思考的是“教什么”“怎样教”。教学案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进行了优化组合,使学生的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课前教师把事先精心编制好的教学案分发给学生,课堂上课本、教学案、课件相结合,师生之间讲、议、练、评相结合,课后学生既可以利用教学案进行有效的复习,又可以按老师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分层地完成教学案上的练习题。 在历史教学中使用教学案改变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提高了历史教学质量。初中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生、家长对历史课程不够重视和相关课程资源匮乏,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地接受知识的历史教学模式更是让教师厌倦、学生倦怠,历史学科走到了死胡同。而历史教学案的出现却改变了历史教学瓶颈状态。

1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是以教师为主体。历史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历史教学案在“课前预习”“课堂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等环节中,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的接受型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听、记、背的学习习惯,改变了以往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要根据历史教学案的预习部分的要求,自主预习新课,自主探究,课上要与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探究历史重点和疑难问题,挖掘历史深度。而课后学生既可以利用教学案进行有效的自主复习,又可以分层次的做一些练习巩固。历史教学案面向全体学生,它的实施需要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究历史知识,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树立正确的历史史观,所以历史教学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使得学生的历史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改变了教师的角色,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与听众”。而历史教学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少讲精讲,给学生留更多的空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主角。随着角色的转变,历史教师对教学案的编制和实施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摒弃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如预习题如何编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合作探究题怎么设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练习反馈的题怎样挑选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用哪种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教学案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与班级学情的是否适应?有没有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等等这些都对教师掌握的教育科学理论、历史科学知识和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提出了高要求。历史教师在自身和外在条件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反思。利用自己工作在教学一线岗位上的机会,对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的关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质量、对自己与学生对话与互动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在无形中又成为一名反思型的教学实践者和反思型的教学研究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挖掘或提升。我们经常说“人的潜力是被逼出来的”,所以历史教学案的模式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素质。21世纪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想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3 历史教学案具有“减负增效”的作用

对学生而言,面对历史考试,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大量的题海战来应对考试,甚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巩固历史知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为了来弥补课堂教学未达到的效果,老师要布置大量作业,学生负担是相当重的。这与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实施意见》的内容是相违背的。减负就是减去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能力以外的学习任务,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烦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而历史教学案就具有“减负增效”的功能。因为历史教学案在运用过程中,学生要写的预习作业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练习的题目是典型的,难易适中,适合学情的,偏怪难的不做;探讨的是课文中必须探讨的,有梯度的去思考,无意义的,或不适合学情的不论;习题评讲遵守 “会的不讲,只讲错的”原则;历史教学案的每一个环节,每个实施流程都有它的价值,都注重实效。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心理负担轻了,机械的训练少了,背诵容易了,无用的作业没有了,成绩提高了,能力增强了,信心变大了。

对教师而言,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最让历史教师厌烦的是每学期让教师埋头书写的历史教案,而且要求是详案,上课就对着教案按部就班,僵硬而死板,课堂效率低,学生主动性差,这使教师花大量时间备的教案成为劳而无功的产物。而教学案减少了无用的工作,重实效。教学案第一稿的编制和实施是最难的,前期要做很多的工作,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教材,收集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删减整理,然后编制成文,特别是预习部分和探究部分

都要一个字一个字输入电脑,框架完成后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工作量很大,但是凡事开头难,有了原稿,接下来每学期只需对原稿进行修改和调整,这样就可以把时间放在钻研教材和考纲、教学手段等方面。教学案无用功会变少,有用功增多。在教学案的实施过程中,因为少讲精讲,注重实效,面向全体学生,很工作都在课堂上完成,课堂效率提高。所以历史教学案从长远来看对教师而言也具有“减负增效”的作用。

4 改变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权威的象征,有一句话这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哪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异议,只能安静地在教室里听讲、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在无形中师生之间是对立的,不平等的。知识也难以在学生心中真正生根,发芽,师生之间不能有效交往。从访谈中我们看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是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毫无生机,学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光有教师的唾沫横飞和学生零星的附和。这样的课堂教师厌恶,学生痛苦。而历史教学案创设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课堂观察记录中发现,历史教学案尊重和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教师摈弃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再将学生作为知识点的容器,一味地灌输,而是相信学生的能力,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并尊重他们的成熟或不成熟的思想。学生愿意讲,愿意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让他们觉得是帮助而不是灌输,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潜能和积极性。新课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历史教学案创设的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相互启迪,共同成长,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中提出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的理念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进一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可见教学案模式在以上几个方面都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历史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学会学习,师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创了历史教学的新局面,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葛俊如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06期

【摘要】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最重要的是语感。因此,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和阅读文本的语感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提出培养语感三步走——读、想和悟。

【关键词】阅读语感读想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04-01

何谓“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它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况,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在语文学习中,脱离了“语感”的文章是苍白的。只有拥有丰富、深刻、敏锐、美妙的语感,才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直觉调入到作品中,这样一来,对言语的理解更加容易,感悟更加深刻。

如何培养语感?

(一)“读”

“读”是在语感获得过程中最有效的方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自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性方法。

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激情。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感兴趣,有激情,才能读懂文章背后的故事。其次,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去读。教师泛读,配乐朗读,全班齐读,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从而充分享受读书的快乐。再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体味,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才能读出每篇文章的动情之处,擦出耀眼的火花。

我们在诵读李密的《陈情表》的时候,就不能像《记念刘和珍君》那篇文章一样。1926年3月18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让鲁迅忍无可

忍。文章中充满了强烈的悲愤、痛斥和深沉的哀悼、惋惜。但李密不愿应诏为太子洗马,但又怕皇帝猜忌,为了不招致大逆不道的罪名,于是写了这篇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表文。仅仅是为自己找借口,但文中所展现的却是真情,是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也是这种真情,打动了皇帝,也打动了后世的读者。那我们在诵读的时候就不能有悲愤和痛斥,应该表现出如泣如诉的感人肺腑的诚恳和谦卑低下的含泪哀求。

再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婉转与清新;鲁迅《拿来主义》的辛辣和嘲讽;杜甫《兵车行》的深沉与顿挫;李煜《虞美人》的细腻与悲哀……只有在诵读中才能逐渐体味作者蕴涵在文章中的深刻的道理,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想”

只读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想象。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还具有弦外之意或者语外之音,特别是古诗文。因为作者都在追求主观与客观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艺术境界——意境。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统一,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境界。作者们经常使用想象的方法把眼前的景物和心中的感情联系在一起,也会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让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前画上等号吗?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想力去描述一幅秋景图,“枯藤”“老树”“西风”的荒凉与“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画面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漂泊天涯的游子那种睹物思乡、愁肠欲断的心情。而且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想学生展示意境相同的山水画,配上音乐,图文并茂,更有利于学生揣摩文章蕴涵的意境美。唐代的王维,他的作品被后世文人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有朱自清的散文,我们在理解诗歌和文章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根据作者所提供的只言片语或者蕴含特殊感情的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情怀,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

只有让学生深切体味到文中的意境,再来诵读,边读边想,有“眼前景”联想到诗人“心中情”,精确地表达出文中的意味所在。学生经常被感染,那么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主学习,并在探究实践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三)“悟”

一篇佳作,令人百读不厌,反复玩味,必定蕴涵着一定的哲理。而古人在诗文中经常不直接议论说理,而是让读者从他所描绘的景物中悟出某种哲理,从而得到某种精神上的乐趣。 如赏析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要加以鉴赏,就必然涉及多思多悟。诗人因为“山重水复”而怀疑自己无路可走时,忽然看到前面“柳暗花明”处有一村庄,顿时就有豁然开朗之感,诗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不禁使人想到:我们在研究问题或者创业之初,经常处于迷茫之中,如果能够持之以恒地前行,忽然间就出现一些

亮点,甚至会豁然开朗,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新天地。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抱有希望,也说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这样富有哲理的诗歌不胜枚举。

又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门”、“墙”关不住、围不住的,即新事物是任何反对势力所无法阻挡的)、卞之琳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看风景”的人同时又是别人眼中的“风景”,“看”与“被看”是一种不断转换的关系)等等。这就需要教师多做引导,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多摸索与探究,由直观形象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多思考,才能形成准确的认识,由少积多,语感自然已流淌在学生心中。

如此一来,学生人格修养和审美情趣会大大提高,知识储备会大大增加,领悟鉴赏力不不断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整体提高。语感的培养与提高,会给学生带来这么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为学生打开阅读的天窗,带他们走进语文世界感知无穷的魅力吧!

参考文献:

[1]《语文跟着感觉走》 宋晓萍 《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8月20日

[2]《如何培养语文教学中的语感》李继坤《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8月20日

[3]《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新思考》陈亚新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2月5日

[4]《论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语感培养》 黄艺《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月20日

篇三: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

、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山重水复疑无路全诗)

围绕一个“游”字展开。

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诗流传最广?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比较两者在写法和趣味上的异同

描写的内容

都提到主人的好客,有对环境的描写;不同在孟诗主要写宾主的友谊,而陆诗重在表现民风的淳朴。

叙述的顺序

相似之处,都从对方落笔。不同之处在孟诗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而陆诗的第二联采用插叙的方式。

结尾的方式

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陆诗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表达的志趣

都赞颂农村生活,孟诗重的是田园的闲适,而陆诗看重的是民风的淳朴。

篇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摘要】:文言文源远流长,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习文言文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提高思辩和表达的能力。因此文言文的教学在语文课程中极为重要。

【关键词】: 文言文 激趣 自主学习 诵读 训练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数的名篇佳作,脍炙人口,传唱千古,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可到了今天,文言文却成为莘莘学子口中的青橄榄,虽口留余香,但咀嚼之苦却难以忘却。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教学中,打破“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动起来,不再视学习文言文为畏途呢?作为一线教师,经过几年的探索、琢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改变文言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能和我们的“之乎者也”交上朋友。

一、挖掘学习源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文言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效果总不够理想的学生。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作为教师必须要去培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文言文教学的“沉闷”。

首先,教师要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注意利用教材的情感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深入开掘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让他们觉得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处。如《赵普》,可挖掘此文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教育,采用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谈谈对“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冒死为国举荐人才”的看法,进而谈谈当前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

其次,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激发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如组织学生讲故事,开展简单辩论会等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理解课文内容。在活动中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学生细微的进步,及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并与同学们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

最后,语文教师自身应通过自我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有美感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同时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美感作用,并辅之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和动情的朗读引导,恰当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把孩子带入知识的海洋,情感的圣境,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才能达到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效果。

二、担当引路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比较归类,使他们能举一反三,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把有关的字词归类。这样归类,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把感性认识理性化,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收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

文言文虚词学习更是难点,这就需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促其牢固掌握。虚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之、而、其、为、以”等字,这些虚词其实也是多义词。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词语列成表格加以归类,分用法和词义两部分,以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立足诵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课堂上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在诵读过程中完成对文意的整体感知。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跟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范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童趣》的“项为之强”一句中的“强”不读“qiáng”也不“qiǎng”,而应读“jiāng”。再如《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一句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掌握了音节的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在读懂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四、强调训练——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古文言文考试的形式不是教什么考什么,因此一定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

(1)精讲精练,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每年中考字词的检查都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出题依据,因此教师每次训练要重视评讲。要高度重视训练材料与教材的关系,让学生明确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知道怎么学课文,怎么将课文中学到的东西用到训练中去,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感。

(2)重视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学和考毕竟是两回事,训练中我们还要注意方法的指导。如文言句子的翻译,中考占6分之多,我们在加强纸笔训练之外,还要指点翻译的方法。像信达雅的原则;留

增删换调缩扩的方法;辨别句中得分点,明确句中考查点的能力等。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但不管哪种策略,都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只要我们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的教学进行科学的、人文的、有效的设计,就一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我们最坚实的步伐。

篇五: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突破学生思想教育的“瓶颈”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对于私立学校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因为,私立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是“问题”生。这些“问题”生基本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娇宠型:这样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子女在家中一般有求必应,到学校后其行动往往以自己为中心,很少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型”:这样的学生家长对学生要求太过单一,一心想让学生成“龙、凤”,对学生的要求要么有求必应,要么一概杜绝,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孩子其性格往往也是畸形发展。三是单亲家庭型:这种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完整的爱,性格孤癖很难进行交流。针对上述情况班主任在做学生思想工作时就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主动关心,争取学生信任

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不良习惯的孩子,他们往住不容易接受别人,要想让他们有彻底的改变,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主动去关心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对于你所讲的道理和课程,

他们就容易接受,不易产生抵触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

二、适时要求,督促学生“重生”

对于已经准备“重新做人”的孩子,我们必须给予其机会。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把握孩子的思想动向,一旦孩子有上进的动机就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样孩子善良的天性就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辉,进而形成“燎原”这势。

三、戒骄戒躁,突破教育“瓶颈”

当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遇到阻力时,也许就到了教育孩子的“瓶颈”部位,请一定三思而行,因为这时候往往就是在揭孩子的“伤疤”,稍一不慎就会形成新的伤口,这无疑于在“伤口上撒盐”,令孩子痛上加痛,失去对我们的信任,以致重走“老路”,使我们的苦心付诸东流。

总之,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并不是只教好自己的书就行,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力争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