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襄阳米公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2:29:48 字数作文
襄阳米公祠字数作文

篇一:襄阳市各大景区

襄阳市各大景区

古隆中 隆中风景区位于鄂西北

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

襄州区和

襄城区、南漳、谷城交界处,距襄阳市13公里,总面积209平方公里,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1994年经国务院审定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主景区古隆中位于襄阳城西十三公里处,相传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诸葛亮隐居地,这里自然景色优美,人文景观丰富,1996年经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谷城

谷城县位于襄阳西部,汉江中游西岸,武当山脉东南麓。南依荆山,西偎武当,东临汉水,南北二河夹县城东流汇入汉江,西北、西南三面群山环抱,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西部属武当山余脉,南部属荆山余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30多座,

其中西南部的青龙山,海拔1584米,为全县境内最高峰,北部和中部多为海拔200至

400米的丘陵,仅东部汉江沿岸及南河、北河下游为平原。

广德寺 广德寺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明朝成化年间因明宪宗御笔亲赐“广德禅林”牌匾,遂改称“广德寺”至今。该寺位于襄阳市城西13公里处,与古隆中毗邻,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广德寺内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久负盛名,雄伟壮观,其建筑风格全国独一。

米公祠

襄阳米公祠是纪念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的祠字,坐落在樊城柜子城上

,

隔汉水与襄阳小门相望。米芾(公元1051——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无碍居士、海岳外吏,人称“米襄阳”,米芾擅诗文,工书画,精鉴赏,酷爱收藏,多才多艺,广通博贯,而其书画的成就尤为突出。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宋徽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朗。能诗文,擅书画,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被宋高宗誉为“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需鞭勒,无不当人意。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扩建于明,后改名米公祠。自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祠内有纪念性建筑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等。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

南河小三峡风景区

南河小三峡风景区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城西南23公里处,是国家AAA级风景区。南河之水发源于神农架,流淌在深山幽谷之中,清澈见底。南河小三峡因曲行于深山峡谷之中,自然风光酷似长江三峡,自清朝乾隆年间就有“小三峡”之美誉,景区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春夏秋冬,景致各异,风情如画。南河小三峡风景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山青、水秀、石奇、洞幽而闻名。神奇的山水造就了天然的景观,香炉石、滴水岩、帽儿山??,一步一番风景,一处一个故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溶洞群落,黄龙洞、娘娘洞、八仙洞??,每个溶洞内都是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天上宫阙,水下龙宫;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古山寨、古造纸作坊,会带您回到古朴沧桑的年代;农家博物馆收藏了多件过去使用的石墨、石磙、织布机、木车,每一件展品都是农耕时代生活的见证;南河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39℃左右,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显著的保健康疗作用。2001年南河镇被评为湖北省旅游明星乡镇,2005年南河小三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10年南河镇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首批“湖北旅游名镇”。

春秋寨

春秋寨:位于襄阳市南漳县东巩镇陆坪村境内,

又名陆坪寨、邓家寨,S250 省道76KM处,山寨海拔高270米。保存较为完整和集中。山寨遗世独立,危崖高耸。茅坪河对面山腰有山寨三处,类似古崖居。春秋寨目前没有开发,极具观赏价值。 南漳县古山寨多,据初步统计就有200多座,东巩就有74座,是华夏大地上发现的最为完整、数量最多、历史风貌和生态环境较为完好的山寨文化奇观和传统山寨。春秋寨是目前所知的襄阳市第一大古山寨,也是亚洲第二大古山寨,目前已经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篇二:米公祠讲解词

米公祠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中国书法名城襄阳米公祠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讲解员XX,很高兴能为各位朋友提供讲解服务,希望今天能在这里的书香墨韵中陪伴大家共同度过一段难忘的襄阳人文之旅。

米公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我国北宋时期被称之为“宋四大书家”之一的著名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修建的祠宇。 据《米氏世系》碑记载,在元代至正年间之前就建有米家庵了。明代被毁,清代重修多次。米芾(1051~1107),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号襄阳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后迁居湖北襄阳,长期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初师欧阳询、柳公权,字体紧结,笔画挺拔劲健,后转师王羲之、王献之,体势展拓,笔致浑厚爽劲,自谓“刷字”,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是清同治4年(1865年)重新修建的。米公祠的主要建筑有洁亭、拜殿、宝晋斋、仰高堂、碑廊等。这些建筑中仍保留着元砖、明树以及清代建筑、石刻和康熙年间建造的45块碑刻。此外,米公祠还收集了米芾部分书画原著、论著及书法原帖,是国内收藏较丰富的纪念性展馆。

登上迎江石阶,我们可以看到门口陈列的这块青石屏风,上面的雕刻画就是著名的“米点山水画”。大家都知道,一幅画的构成一般是由:勾、皴、擦、染、点五种绘画手法勾勒而成,而米芾的米加山水画,擅以“模糊”的笔墨作江南云雾迷蒙的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清代一位著名的诗人用“雾锁蒙蒙树,烟凝淡淡山,元章有遗法,妙处几人攀”这几句诗来描述米芾的山水画,是不是很形象? 绕过青石屏风我们就进入了米公祠的一进院,我们脚下踩的这条青石板铺就而成的小路就是我们米公祠的中轴线。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个亭子,它就是“洁亭”。牌匾上的“洁亭”二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题写的。(李铎,1930年4月生,男,号青槐,字仕龙,湖南省醴陵市人,研究馆员。毕业于信阳步兵学院。文职将军,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全国著名书法家。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特约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顾问、齐白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工业大学书画学会顾问等。自幼习书,曾遍临颜、柳、欧、赵、二王等字帖。)后学苏、黄、米、蔡、王铎、傅山,旁及郑板桥、何子贞,上溯秦篆魏碑和汉隶,广集博采、兼收并蓄,脱旧出新,独树一帜。 为什么叫“洁亭” 1

这个名字呢?我们知道大凡艺术造诣较高者都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举止。了解米芾的人都知道米芾一生有三个嗜好,一是洁癖,二是爱石如痴,称石为兄, “瘦、透、漏、皱”四个赏石的标准就是他最早提出的,在历史上被称为石器鉴赏家;三是嗜好砚台。说到米芾的洁癖,我们襄樊还流传着这样两个比较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天米芾遇到一个书生,知道这个书生姓段,名拂,字去尘。于是米芾就想:拂且去尘,真吾婿也。后来米芾果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书生。还有就是米芾洗手从来不用毛巾擦,而是用双手相拍或者甩手的方式把手弄干。在这两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米芾单单从一个人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个人特别爱干净,可见米芾的洁癖到了什么程度!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修建了这个亭子。在我们的前方,中轴线的两边各立了一块碑刻,右手边的碑刻“米氏故里”,是著名的书法家沈鹏先生题写的,(沈鹏,著名书法家、美术评论家、诗人、编辑、出版家。斋名介居。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幼年始习字画。少年从章松厂(清末举人)等人学习古文、诗 词、中国画、书法。入大学后攻读文学,又学新闻专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中国美术出版总社顾问以及《中国书画》主编。兼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顾问、炎黄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书法之友》杂志名誉主席等职。书法长行草,有强烈的时代风貌与个人风格,书体兼及隶、楷多种面貌,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历年创作书法作品15000件以上,其中为图书报刊、展览题耑题贺以及题写匾额1000件以上。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亚运会五洲大酒店等重要场所书写巨幅。其书法作品遍及亚、欧、美各大洲,刻于名胜古迹者有杭州、苏州、镇江、上海、南京、济南、郑州、峨嵋山、三峡、千山、崂山、贺兰山、海南、北京等地)。左手边的“米家山水”四个大字是原国家领导人方毅于82年的时候来米公祠时题写的。(方毅,福建厦门市人 1916-1997)。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单檐硬山式建筑叫拜殿,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米公祠”三个大字呢是当时的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所题,他同时也是我们襄阳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所以这三个大字一直保留至今。米公祠也叫拜殿,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是米氏后裔在这里祭拜祖先的地方。大殿正中悬挂的是米芾的自画像,这是一副纸拓片,原画像在桂林的伏波山还珠洞内。画像的两边“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是米芾同时代好友张大亨(北宋诗人)对他的评论,第一句主要是说米芾虽然是北宋时期的人,却对唐朝的服饰偏爱有加,经常穿着唐服招摇过市,走街串巷;第二句,我们从一个“晋”字不难理解,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当时的山西简称晋,还有就是米芾特别推崇晋代的书法作品,特别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画像的上方“颠不可及”几个大字是米芾的二十三世孙米初传为了纪念米芾而题写的。单从一个“颠”字,我们可以理解为米芾的书画造诣达到一种巅峰,几乎无人可攀的地步;也可以理解为米芾个性癫狂,他一生为了研究书画,达到了一种痴迷忘我的境界。在大殿的左右两边的墙上分别挂着米芾生前行踪路线图、生平简介、族裔世袭表,以及米芾后裔现在聚居的村镇---米庄镇,现在在我们的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汽基地附近。

2

出了拜殿向北,我们就来到了米公祠的二进院,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棵高大粗壮的树就是银杏树,也叫白果树。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孑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雄株 :1、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小;树冠稍瘦。且形成较迟。 2、叶裂刻较深,常超过叶的中部。 3、秋叶变色期较晚,落叶较迟。 4、着生雄花的短枝较长(约1~4CM) 雌株 :1、主枝与主干间的夹角较大;树冠宽大,顶端较平,形成较早。 2、叶裂刻较浅,未达叶的中部。 3、秋叶变色期及脱落期均较早。 4、着生雌花的短枝较短(约1~2cm)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之一。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中国均居世界首位。从现存古银杏树的树龄来看,中国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 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外种皮可提栲胶。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供建筑、家具、雕刻及其它工艺品用。又为庭园树、行道树。种子含有氢氰酸、组胺酸、蛋白质等。种仁供食用,多食中毒,中医学上以种子和叶可以入药,性平、味苦涩,有小毒。 食银杏果,儿童一般连吃20颗左右,成人连吃50颗左右就会有中毒的危险。预防白果中毒的方法是将其煮熟后再食用,不过煮过的白果毒素仍未完全受到破坏,所以不宜吃得太多。另外用银杏叶片泡水喝,也是有一定危险的。据查,银杏叶中有一种成分银杏酸,如果用的剂量过大,或者服用时间比较长,会损害心脏。)我们大家知道银杏、水杉、银杉等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米公祠这株银杏树栽种于明代,距今已有420余年。

东边碑文:在院子两边的走廊上,都是康熙年间遗留下来的米芾真迹。我们知道米芾一生习行、草、隶、篆等书法,造诣最高的还数他的行书和草书了。右手边的碑廊上这幅白居易的《动静交相养赋》(动静交相养赋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②之以动;性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之,则两伤而交病。故圣人取诸“震”以发身,受诸“复”而知命。所以?庄子?曰“智养恬”,?易?曰“蒙养正”。 吾观天文,其中有程:日明则月晦,日晦则月明。明晦交养,昼夜乃成。吾观岁功①,其中有信: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进退交养,寒暑乃顺。且躁者,本于静也,斯则躁为民,静为君;以民养君,教化之根,则动养静之道斯存②。且有者,生于无也,斯则无为母,有为子;以母养子,生成之理;则静养动之理明矣所以动之为用,在气为春,在鸟为飞,在舟为楫,在弩③为机。不有动也,静将畴④依?所以静之为用,在虫为蛰,在水为止,在门为键,在轮为柅⑤。不有静也,动奚资⑥始?则知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吾何以知交养之然哉以此。有以见人之生于世,出处相济,必有时而行,非匏瓜⑦不可以长系;人之善其身,枉自相循,必有时而屈,故尺蠖⑧不可以长伸。嗟夫!今之人,知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时,动必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贼。大矣哉!动静之际,圣人其难之。先之则过时,后之则不及时。交养之间,不容毫厘。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噫!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 ②济:助。 ①岁功:一年农事的收获。 ②斯存:乃存。 ③机:“弩”的机件,青铜制,装臵于木弩臂的后部。扳动机,即可有力地把箭射出。 ④畴:通“谁”。 ⑤柅(nǐ你):止车的木块。 ⑥奚:何。资:取资;凭借。句谓:如果没 3

有静的话,动又凭借什么力量开始呢? ⑦瓠(hù户)瓜:即葫芦 ⑧尺蠖(huò获):虫名。虫体细长,行动作伸缩的步行,休息时能伸直如枝状。 【按语】 白氏通过考察天地万物,辩证地论述了动静二者的关系,认为动静互济则两全而交利,不养则两伤而交病。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见解。),是米芾关于养生之道的一篇文章,但人们一向把它视为书法艺术的经典,从中可以看出来米芾对二王书法的融会贯通。在这篇400多字的文章中,共有动字11个,静字14个,之字21个,每个相同的字都有着不同的造型和用笔,有的清新飘逸,有的沉稳凝重。这些丰富的变化和个性体现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高境界。前面的《三馆暴书》是米芾大字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一篇。从这两篇碑刻中我们可以看出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豪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稍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中间的一笔,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为此米芾还有一个外号“米勾子”。

再往前我们看到的是两棵桂树,均为金桂。(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记载:“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巅,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间无杂树。”南京为天朝古都,南朝齐武帝(公元483—493年)时,湖南湘州送桂树植芳林苑中。?南部烟花记?记载,陈后主(公元583—589年)为爱妃张丽华造“桂宫”于庭院中,植桂一株,树下臵药杵臼,并使张妃驯养一白兔,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可想而知,当时把月亮认作有嫦娥、桂树、玉兔存在的月宫这一传说已相当普及,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把桂树用于园林栽培了。现陕西汉中市城东南圣水内还有汉桂一株,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臣下萧何手植,其主干直径达232厘米,树冠覆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枝叶繁茂,苍劲雄伟。

唐代文人引种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风。柳宗元自湖南衡阳移桂花十余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为杭州、苏州刺史,他将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带到苏州城中种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间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红桂,钟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红桂,先后引种到洛阳郊外他的别墅所在地,此时园苑寺院种植桂花,已较普遍。

4

桂花的神话传说不断出现,尤其是唐代小说中的吴刚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传说中说: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汉朝河西人吴刚,因学仙时,不遵道规,被罚至月中伐桂,但此树随砍随合,总不能伐倒。千万年过去了,吴刚总是每日辛勤伐树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树却依然如故,生机勃勃,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在树下稍事休息,与人间共度团圆佳节。毛主席的诗词“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就源出于这一典故。

唐宋以后,桂花已被广泛用于庭园中栽培观赏。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故后人亦称桂花为“天香”。李白在?咏桂?诗中则有“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清阴亦可托,何惜植君园”。表明诗人要植桂园中,既可时时观赏,又可时时自勉。这种需要,导致园中栽培桂花日渐普遍。如宋朝梅尧臣?临轩桂?:“山楹无恶木,但有绿桂丛”。欧阳修?谢人寄双桂树子?中“晓露秋晖浮,清阴药栏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诗人庭院中的芍药栏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阶桂影秋绰约”说明在玉色的台阶前植桂。元代倪瓒?桂花?诗中“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

周?客座新闻?中记载:“衡神词其径,绵亘四十余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其数竟达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见当时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叶繁茂,四季常青等优点,用作绿化树种。其配臵形式不拘一格,或对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传统配臵中自古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称谓,也常把玉兰、海棠、牡丹、桂花四种传统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喻吉祥之意。 在众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种长寿植物,据全国15个省市调查资料表明:现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约占0.5%,这些古桂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为我们挖掘桂花文化,开展科技研究,开发旅游资源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有人对桂花开花习性作过专题研究,桂花开花以一年生新梢为主,其花量多少与桂花的发枝力、腋芽数、百朵花重等有密切关系。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

西边碑文:往这边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南宫先生西南雅集图记(李伯时效唐小(李)将军为著色泉石,云物草木花竹,皆绝妙动人。而人物秀发各肖其形,自有林下风味,无一点尘埃气,不为凡笔也。其乌帽黄道服捉笔而书者为东坡先生。仙桃巾紫裘而坐观者为王晋卿。幅巾青衣据方几而凝竚者为丹阳蔡天启。捉椅而视者为李端叔。后有女奴,云鬟翠饰,倚立自然,富贵风韵,乃晋卿家姬也。孤松郁盘,上有凌霄缠络,红绿相间;下有大石案,陈设古器瑶琴,芭蕉围绕,坐于石盘,道帽紫衣,右手倚石,左手执卷而观书者为苏子由。团巾 5

篇三:米公祠导游词

迎着清晨这一屡灿烂的阳光,沐浴着这清凉春风,我们今天的旅行就要在这明媚的春光中拉开序幕。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XX旅行社之米公祠之旅。我代表公司及我个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葛。中国有句俗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今天,我们由不同的地方走到同一个目的地,乘坐在同一辆车里,大家由不相识到相见相知,这真是一种很奇妙而又美好的缘分,那么就让我们将这个美好的缘分进行到底,让我们开心而行,满意而归。

在这次旅行中,如果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为您服务,请您一定要告诉我们,让我知道,我们会为您服务,让您满意。因为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您的快乐也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最后,预祝大家此行游的开心、玩的尽兴!谢谢!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米公祠,它是为了纪念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修建的一所祠宇。它位于襄樊市樊城区西南的汉江之畔,临江而立,与襄城的夫人城隔江相望。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米襄阳。米芾集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加之眼界宽广,鉴定精良,所著遂成为后人研究画史的必备用书。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来随父亲迁居来到襄阳,在襄阳居住了十几年以后,在他17岁的时候又随母亲去了京都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晚年定居在江苏镇江。现在在江苏镇江仍然有米芾的陵

墓。

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米公祠的大门,它是在2001年汉江大道改造时重新修建的,它是四柱三间七牌楼硬山式建筑。大门牌楼综合了鄂西北历史传统建筑风格与祠宇内的环境相互衬托、相互呼应,把名人文化与传统建筑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进入正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青石屏风,正面雕刻清代王铽(te)临慕的米点的山水画,背面雕刻民间风俗画“五福拜寿”。

米公祠占地25亩,以中轴线为主体,两侧分别为西苑和东苑。中轴线上是一个三进院落,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第一进院。在院子的西边有个亭子,它是“洁亭”。为什么叫“洁亭”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米芾特别爱干净,而且好洁成癖。关于洁亭的由来,在我们襄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天米芾遇到一个书生,知道这个书生姓段,名拂,字去尘。于是米芾就想:拂且去尘,真吾婿也。后来米芾果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书生。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米芾单单从一个人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个人特别爱干净,可见米芾好洁到了什么程度!米芾洗手从来不用毛巾擦手,而是用双手相拍或者甩手的方式把手弄干。洁亭也就由此而来。

位于我们前方的这个建筑叫—拜殿,它是米公祠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米氏后人祭拜祖先的地方。米公祠原名米家庵,始建于元代,而后遭到兵火,是屡建屡废。到了清朝初期,整个米家庵成了一片废墟了。当时的康熙皇帝特别喜爱米芾的书法,经常搜集米芾的法帖。现存的米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在殿的正上方有一匾额,上书“米公祠”三个大字,它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丞相)襄阳人单懋谦所题。

进入拜殿,首先看到的是位于正中央的米芾的一幅自画像。它是一纸拓片,原石刻现藏于桂林伏波山的还珠洞内。在画像的两边有副对联: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它是河南的书法家陈天然所书,意思是:米芾虽然是北宋时期的人,但是他喜欢模仿唐朝人穿衣服,同时喜欢收藏晋代人的书画作品。米芾举止癫狂,又好洁成癖,擅长书画、精通鉴别。行书、草书都是吸取前人所长,最欣赏的是王献之,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称宋四家。后人对他的评价就是“颠不可及”了。“颠不可及”这四个大字是米芾的23世孙米初传所题。在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说米芾的书法无人可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二是说米芾举止癫狂、性格粗旷,也是无人可比的。

进入中院,首先看到的就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棵银杏树,也叫白果树,据今以有412年。银杏树和水杉、银杉属于植物的活化石,因为它们的树龄很长。银杏树的后面有一块影壁式的大石碑,它是由几快石碑拼嵌而

成,上面记载了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米氏家族渊源的变迁,也就是米氏的家谱。这快存世碑刻能够保存至今,还多亏了米芾的27代孙米高勤先生。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米公祠里的碑刻免遭损坏,他将一些碑刻迁至米家庄(也就是米氏后人居住的地方)。把它们埋在自己家里的地下,一埋就是十二年,直到1951年,他才把这些碑刻挖出来捐献给了政府,。这快家谱就是其中之一,其它的有的就存放在这个院子东、西两边的长廊内。 来到米公祠大家重点参观的主要就是米芾的书法碑刻和书法墨迹,这其中就有一件米公祠的镇祠之宝,这件宝物到底是什么,过一会我会给大家介绍。米公祠藏有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帖45碣,其它碑刻145碣。这其中包括了苏轼、蔡襄、黄庭坚等人的书法精品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作品。古代、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汇聚一处,显现出了米公祠作为一座书画宝库的艺术价值。

我们眼前的这个建筑是宝晋斋,它是米芾从前的书房,它使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大家可能要问,米芾为什么要把书房叫宝晋斋呢?这是因为在米芾的书房内收藏的都是晋代人的书画,所以就把书房命名为宝晋斋。宝晋斋以前陈列的是米芾的书法作品,现在里面有一个米公祠的立体模型,还陈列着当代著名书法家举行的书法展览的作品。穿过宝晋斋就进入第三进院了。位于米公祠里面的这个建筑叫“仰高堂”,仰高堂顾名思义就是瞻仰先祖遗风的地方,现在是米氏珍品馆,米芾的一些珍品也都陈列在里面,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 《蜀素帖》是米芾三十八岁时在蜀素上所书的名体诗八首。“蜀素”是四川造的丝绸织物,上织有乌丝栏,制作讲究。此卷相传为邵氏所藏,欲请名家留下墨宝,以遗子孙,可是传了子孙三代,竟无人敢写。因为丝绸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故非功力深厚者不敢问津。而米南宫见了却“当仁不让”,一挥到底,写得随意自如,请劲飞动,真似如鱼得水一般。另外,由于丝绸织品不易受笔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

我由衷地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配合。其实能和大家达成这种默契真的是很不容易,大家出来旅游,收获的是开心和快乐;而我作导游带团,收获的则是友情和经历。我想这次我们都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吧。也许大家登上飞机后,我们以后很难会有再见面的机会,不过我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和自己的亲朋好友回忆自己的XX之行的时候除了描述XXXX如何雄伟壮丽,XXXX如何饱经沧桑之余不要忘了加上一句,在那里还有一个导游小X,那是我的朋友!

篇四:米公祠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xx旅行社向大家问好,我是大家此次行程的讲解员,我姓吴大家可以叫我小吴,小吴将会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小吴的服务能使大家旅游愉快。接下来小吴给大家讲解咱们此次行程的目的——米公祠。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米公祠,原名米家庵,1956年湖北人民政府公布米公祠及其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是为了纪念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鉴赏家米芾而修建的一所祠宇。位于襄樊市樊城区西南的汉江之畔,临江而立,与襄城的夫人城隔江相望。米芾初名黻,后改为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人称米南宫、米襄阳。米芾集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收藏宏富,涉猎甚广,加之眼界宽广,鉴定精良,其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博取众长,不守陈规,所著遂成为后人研究画史的必备用书。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被宋高宗誉为“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需鞭勒,无不当人意。”有《宝章待访录》、《书史》、《画史》、《研史》、《海岳题跋》等。《宝章待访录》成书于元佑元年(公元 1086年)八月,分为“目睹”、“的闻”两大部分,所录八十四件晋康品开后世著录之先河,影响颇大,甚至有专门模仿此书体例的论著,如明代张丑撰《张氏四表》。《书史》则更为详实,为后世鉴定家的依据之一。《海岳》一书主要叙述自己的经验心得,十分中肯。米芾祖籍山西太原,后来随父亲迁居来到襄阳,在襄阳居住了十几年以后,宋徽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朗。在他17岁的时候又随母亲去了京都汴梁(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晚年定居在江苏镇江。现在在江苏镇江仍然有米芾的陵墓。

具《米氏世系》碑记载,在元代至正年间之前就建有米家庵了。扩建于明而又被毁于明代,明末整个米家庵成了一片废墟了。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始,先后由米芾第十八代孙米瓒、十九代孙米爵、二十代孙米澎重建;清同治四年(1865年)再建。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曾修一次,文渊阁大学士单懋谦为牌楼亲题“米公祠”门额。民国时期,米芾27世孙米高秦千方百计保管米公祠中45块石刻,使这批珍贵的文物幸免于战乱,解放后米高秦主动献出石刻,运至米公祠存放。建国以来,国家曾拨款对米公祠多次进行维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米公祠进行大规模的修复。不仅将仅存的牌楼过厅和宝晋斋修复一新。而且依据米公祠记石碑文等史料,增设了一进院,内有大屏风、半壁厅、怪山石、墨池;二进院通过“墨园觅胜”门,有洁亭、曲径通幽、米氏故里碑;三进院为石林、四百余岁的银杏树,树下矗立着五通记事碑;《重修米公祠碑记》、《米南宫志林序》、《净明斋记》《米氏宗谱序》、《米氏世系序》。园两侧建有碑廊,计16间,朱红廊柱,饰以雕刻,美观大方,内嵌砌米氏父子、黄庭坚、蔡襄、赵子昂等人的石刻,珠玑满壁,交相辉映。米公祠经过修缮后,前来观赏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方毅、张爱萍、张廷发、杨静仁等曾到米公祠参观,有的领导人还为米公祠题词。

在我们眼前的就是米公祠的大门,它是在2001 年汉江大道改造时重新修建的,它是四柱三间七牌楼硬山式建筑。大门牌楼综合了鄂西北历史传统建筑风格与祠宇内的环境相互衬托、相互呼应,把名人文化与传统建筑特点有机的结合起来。进入正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青石屏风,正面雕刻清代王*临慕的米点的山水画,“雾索蒙蒙树,烟云淡淡山,元章有遗法,妙处几人攀”背面雕刻民间风俗画“五福拜寿”。 米公祠由三部分建筑群体组成,总占地面积为25亩约一万二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是一个三进院落,主体为建筑亭、拜殿、碑廊、宝晋斋、仰高堂,殿堂里珍藏陈列有米芾及宋代大量的墨迹和石刻。拜殿、宝晋斋内悬挂的匾额、楹联琳琅满目,“颠不可及”、“妙不得笔”、“与孟鹿门号两襄阳书传千古,共苏黄蔡称四巨子颠压三人”等题词,是后人对米芾书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评价。中轴两侧为东、西石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蔡襄等书法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并珍藏有清雍正八年(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巾45碣,其它碑刻145碣。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到此参观,弘扬了我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宣传襄樊,创建文明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第一进院。在院子的西边有个亭子,它是“洁亭”。为什么叫“洁亭”这个名字呢?这是因为米芾特别爱干净,而且好洁成癖。关于洁亭的由来,在我们襄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传说有一天米芾遇到一个书生,知道这个书生姓段,名拂,字去尘。于是米芾就想:拂且去尘,真吾婿也。后来米芾果然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书生。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米芾单单从一个人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个人特别爱干净,可见米芾好洁到了什么程度!米芾洗手从来不用毛巾擦手,而是用双手相拍或者甩手的方式把手弄干。洁亭也就由此而来。

位于我们前方的这个建筑叫—拜殿,它是米公祠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米氏后人祭拜祖先的地方

康熙皇帝特别喜爱米芾的书法,经常搜集米芾的法帖。大概也就是这个缘故,到了康熙三十三年,襄阳道宪御史邵嗣尧到任不久就声称:“夜梦米南宫,先贤求助建祠”。于是邵嗣尧就召集米氏族人和地方绅士赞助建祠,也是在这次修建中把米家庵改称米公祠。(米芾历官十八年,也有称他为“米南宫”者,南宫是礼部的别称,米芾曾经官至礼部员外郎。)现存的米公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在殿的正上方有一匾额,上书“米公祠”三个大字,它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也就是丞相)襄阳人单懋谦所题。

进入拜殿,首先看到的是位于正中央的米芾的一幅自画像。它是一纸拓片,原石刻现藏于桂林伏波山的还珠洞内。在画像的两边有副对联: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它是河南的书法家陈天然所书,意思是:米芾虽然是北宋时期的人,但是他喜欢模仿唐朝人穿衣服,同时喜欢收藏晋代人的书画作品。米芾举止癫狂,又好洁成癖,擅长书画、精通鉴别。行书、草书都是吸取前人所长,最欣赏的是王献之,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和称宋四家。后人对他的评价就是“颠不可及”了。“颠不可及”这四个大字是米芾的23世孙米初传所题。在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说米芾的书法无人可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二是说米芾举止癫狂、性格粗旷,也是无人可比的。就拿米芾爱石来说吧!石头可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了,但是米芾拿它当宝,每当看见一些奇行怪状的石头以后,就要穿起官府对着石头三叩九拜!据记载,公元1074年,米芾23岁的时候来到桂林,居住在西山的资庆寺内,与绍言和尚为友。他在桂林除了留下一件石刻外,还留下一副《阳朔山图》,图中有题曰:拜石人,居岩壑。至奇之地,作宦佳处,无过于此。米芾自称“拜石人”,因为他喜欢向石头作揖下跪。他之所以“拜石”,有人说是因为他“爱石如命”,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传说米芾在无为(县名,在安徽境内)当通判时,他的顶头上司是位姓麦的知州,这位麦知州搜刮民财,不择手段,老百姓称他为称“面老鼠”。秉性耿直,一身清廉的米芾在他的手下任职,心里实在不是滋味,特别是每月逢单日要到州衙议事,需身着朝服,向麦知州行礼,这使米芾心中更加恼火,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了个办法。每逢单日清晨,他便吩咐家人将古石搬出摆好,然后穿好朝服,向石头参拜,一边拜石一边叨念:我拜无知的干净的石头,也不拜有知的肮脏的面老鼠。”如此拜后,边觉得心里舒坦了许多,然后在去州衙议事。后来他的家人秦礼要结婚了,米芾心想,秦礼十六岁就跟了自己,十年来忠心耿耿,如今要结婚离去,而自己又穷的拿不出礼钱这如何是好?米芾想了好几天,终于想了一个办法。米芾想反正我不愿与“面老鼠”同流合污,何不叫秦礼去“告密”,就说米芾在家朝服拜石、侮辱朝廷。这样一来,秦礼可以拿到一笔“告密费”,可以用来办理婚事,我也可以就此脱此差事了,岂不一举两得?

谁知家人秦礼誓死不从,米芾只好自己写了一封信函,派人送到州衙,麦知州拆封一看,顿时火冒三丈。原来信中写道:通判米芾,狂妄不法,每逢开衙议事,即具朝服拜石,更甚拜石时还口中念念有词:宁拜无知石,不参面老鼠。米芾知名不具,麦知州立即修书参本,说米芾朝服拜石,侮辱朝廷。不多日,朝廷复旨,米芾被革职。离去时,米芾将自己用的床凳桌椅等全部送给了秦礼,自己则泛舟江湖而去。自此以后,米芾就有了拜石的嗜好,看似“拜石”,其实是崇拜耿直无私的品行。

进入中院,首先看到的就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棵银杏树,也叫白果树,据今以有412年。银杏树和水杉、银杉属于植物的活化石,因为它们的树龄很长。银杏树的后面有一块影壁式的大石碑,它是由几快石碑拼嵌而成,上面记载了从宋朝到明清时期米氏家族渊源的变迁,也就是米氏的家谱。这快存世碑刻能够保存至今,还多亏了米芾的27代孙米高勤先生。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使米公祠里的碑刻免遭损坏,他将一些碑刻迁至米家庄(也就是米氏后人居住的地方)。把它们埋在自己家里的地下,一埋就是十二年,直到

1951年,他才把这些碑刻挖出来捐献给了政府,所以说对米公祠来说,米高勤的贡献是最大的。这快家谱就是其中之一,其它的有的就存放在这个院子东、西两边的长廊内。

来到米公祠大家重点参观的主要就是米芾的书法碑刻和书法墨迹,这其中就有一件米公祠的镇祠之宝,这件宝物到底是什么,过一会我会给大家介绍。米公祠藏有清朝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由其后裔摹刻的米芾手书法帖45碣,其它碑刻145碣。这其中包括了苏轼、蔡襄、黄庭坚等人的书法精品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作品。古代、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汇聚一处,显现出了米公祠作为一座书画宝库的艺术价值。

我们眼前的这个建筑是宝晋斋,它是米芾从前的书房,它使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大家可能要问,米芾为什么要把书房叫宝晋斋呢?这是因为在米芾的书房内收藏的都是晋代人的书画,所以就把书房命名为宝晋斋。宝晋斋以前陈列的是米芾的书法作品,现在里面有一个米公祠的立体模型,还陈列着当代著名书法家举行的书法展览的作品。穿过宝晋斋就进入第三进院了。位于米公祠里面的这个建筑叫“仰高堂”,仰高堂顾名思义就是瞻仰先祖遗风的地方,现在是米氏珍品馆,米芾的一些珍品也都陈列在里面,下面请随我进去参观。

在参观米芾珍品之前,我先向大家米芾的书法风格。史料传说米芾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他六岁熟读诗百首,七岁学书,十岁写碑,二十一岁步入官场,是一个早熟的怪才。在书法上,他是“宋四家”之一,又首屈一指。其书法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苏东坡盛赞其“真、草、隶、篆,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另一方面他又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云山”之法,也就是他善于以“模糊”的笔墨作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用大小错落的浓墨、焦墨、横点、点簇来再现层层山头,也称“米点”,为后世许多画家所倾慕,争相仿效。他的儿子米友仁也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作品流世较多,并使这种画风得以延续,致使“文人画”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画史所称道。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他的画没有流传下来,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都刻有米芾的书法,流传之广,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经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思是说唐代的书法讲究结构,宋代的书法讲究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米芾练习书法,自称是“集古字”。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

篇五:2014年中考试卷:语文(湖北省襄阳卷)

2014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中华戏曲源远留长,襄阳花鼓异彩纷承。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当你的人生遇到风雨时,也许你会徘徊,也许你会啜( )泣,但是你要知道,这风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声去应对风雨,天空也许会在刹那间变得澄( )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2分)

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襄阳护城河边,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19世纪的英国文学家 创作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亲切感人。女主人公简·爱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动机是对 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前4小题每小题1分,最后一小题每句1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颠《黄鹤楼》)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论语>十则》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 , ”。

(5)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如《钱塘湖春行》中的“ , ”,白居易借花草表达

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 , ”,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上午8点,窗外阳光明媚,七年级某班教室仍灯火通明。作为校学生会干部的你发现后,对该班值日生小华说:“ ”(2分)

9.襄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繁荣,名人荟萃。让我们一同开展“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爱家乡,更爱脚下的这片热土吧!(8分)

【创建我行动】目前,襄阳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五城同创”活动。请你仿照示例再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激发市民创建热情。(2分)

示例:开展“五城同创” 建设美好襄阳

【活动我安排】襄阳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说说我们襄阳的历史文化”板块,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活动一:讲一讲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

话动二:说一说卓有成就的历史名人;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襄阳米公祠)

活动三: ;

活动四: 。

【游览我介绍】请结合语言环境,将下面导游词补充完整。(2分)

朋友,欢迎你来到襄阳。襄阳已建城2800多年,文化底蕴丰富。在这里,我们可以观鹿门寺秀美,读浩然田园诗篇; , ;品米公祠雅致,赏米癫米氏云山。从“清新质朴”的《过故人庄》、“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隆中对》和“用笔豪迈”的《研山铭》中,感受襄阳厚重的历史文化。

【材料我探究】阅读并分析下面的“2008-2013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情况统计表”,写出你的发现。(2分)

我发现: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

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二章》

【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君臣和则国家平,九族和则动得所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

——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襄阳记>》

【注释】①传:《左传》。②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③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④诱:教导。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以天下之所顺 以:

(2)《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

1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时不如地利 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 .. 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吾,楚国之小子也 ..

C.环而攻之而不胜 而早丧所天 ..

D.生,亦我所欲也 此言天地和则万物生 ..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15.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则从 、 、 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文中的词语填

空)(2分)

16.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 ;乙文则是告诫子孙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三)阅读记叙文《渡》,完成17-21题。(13分)

斜阳西下,草长莺飞。水光潋滟中,一江绵延,反照着天际火红的晚霞。

渡口处,木船横斜。

江边芦苇如密密丛林。蓦地,“扑喇喇”从芦苇丛中飞出几只水鸟,如受惊吓般,停落水面时兀自惊慌地左顾右盼。江面被冲荡成一圈一圈的水波,夕阳随着水波不停地跳跃着。

柱子的唇角有了笑意,张开眼,站立起来,把篙子撑入水中,一使劲,船就靠近了岸边。

岸边,却没有了往日欢快迎接自己的婉儿。

想到婉儿,柱子嘴角的笑意更浓了。“我们俩来拉个钩吧,爸爸,你要努力摆渡,婉儿呢,要勤奋学习,做个出色的好孩子。”

一年又一年,柱子像漂在水面的浮萍。婉儿读三年级了,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可今晚的婉儿却一直蹙着眉头,一言不语。

柱子定定地看着默默的蜿儿。婉儿也默默地看着疑惑的柱子。“爸爸,我再也不要看到你在河上漂了,我不要别人说我爸是傻帽儿。”婉儿搂着父亲的脖子痛哭起来。

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

柱子的心蹙缩起来。是啊,祖孙三代,苦守住那份承诺,任凭世事变幻。看着儿时的玩伴一个个飞出了山坳,听着摆渡人不无善惠的揶揄,自己又能说些什么呢!

“爸爸呀,干什么都好,你就不能丢下那破橹吗?”柱子的心在流血。婉儿都三年级了,自己到底给了婉儿什么呢!一句呼唤,就丢下滚烫的饭碗;一声招呼,除夕夜就剩下婉儿娘俩??

婉儿的哭声让柱子揪心??

为了一纸承诺,爷爷在河上漂了四十载;为了一纸承诺,父亲的青春也泡在了河里??而今,眼见着一座座楼舍平地而起,自己又接过了这把磨得光滑的橹??

烦恼、苦闷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泼过来,将心淋湿。

柱子一声不吭地坐在孤舟之上,红红的烟头在黑夜中泛着微弱的红光。碗儿迷茫的泪眼,还有妻儿在田野中孤独劳作的身影??

人生的赛跑,有平川坦途,也会撞上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生命的日子里,

有晴天,也会有阴天雨天。

四周是无边的黑暗,没有灯光,没有星星,甚至没有人的气息,痛苦从黑暗里伸出手

紧紧地钳住可怜的生命。

免费摆渡,也许真的“很傻很天真”,柱子有些踌躇。可就是这把橹啊,延续了父辈的

承诺。

模糊中柱子听到对岸有声呼唤??

对岸很近,不到半支烟功夫,船稳稳地泊近岸边。

抬起头,不知什么时候,一轮皎月给大地洒上一层银辉。

人啊,无论生命怎么短暂,或者漫长,无论人生怎么坎坷,或者颠簸,都应该有一只摆渡的船。

17.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柱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9.“柱子愣了,从女儿伤心的眼神里他读出了生活对她的伤害。”生活对婉儿造成了哪些伤害?结合文中语句加以说明。(3分)

20.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1.综观全文,文章以“渡”为标题,有哪些含义?(3分)

(四)阅读说明文《“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完成22-26题。(13分)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

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驾驶证考试网 学车考驾照驾驶证模拟考试题 驾驶证理论考试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晴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22.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23.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2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26.《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于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 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是以友爱的姿态前行??请以“以 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点赞”,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站的“赞”的功能。网民对网络上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的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可以点击一下帖子面的“赞”图标。现在,“点赞”已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 请以“点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②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文题。

③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字数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