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沧桑巨变话新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22:47 字数作文
沧桑巨变话新疆字数作文

篇一:沧桑巨变话汀罗

沧桑巨变话汀罗

汀罗一中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学习材料

(2008年10月)

同学们: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市关工委在全市开展了“讲变化、看发展,爱国、爱党、爱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借此机会,我想跟大家聊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的一些发展与变化,从而使我们更加了解过去,珍惜今天,努力开创未来。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而我们东营市是在1983年成立的,二者时间相差不远。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我有时说“改革开放以来”,有时说“建市以来”,其历史含义都是一样的。怎样来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呢?有一个成语叫“沧海桑田”,是说在一段时间内大海变成了良田,又经过一段时间良田变成了大海。人们往往用它来形容事物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用这个词语来形容近30年来的变化,是再恰当不过了。下面,我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事业的进步讲一点亲感实受,希望能给同学们以启迪。

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表明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自有人类以来,世世代代都在为改善衣食住行的条件而不懈努力。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在不断变化。然而,我们国家,我们东营市,人们衣食住行变化最大、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年。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时期。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30年的不懈奋斗,我们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城乡群众的生活水平空前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变化。为什么说是“空前”提高呢?这话并不夸张,而是千真万确的历史事实。据我所知,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在我们国家,历朝历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就是和改革开放前比,那也是天壤之别。许多变化都是始料未及,梦想成真。下面,我们就一项一项地说说。

首先,说吃的。“民以食为天”。意思是说,吃饭是人生的头等天大般要事。人如果没有饭吃,老是饿肚皮,生命就难以为继,更不用谈其他了。而且,人总是想办法吃得好一点,千

方百计把食物弄得多样可口、富有营养。现在,你到超市里看一看,货架上的食品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是什么呢?我想,在城市里,大多数人家有牛奶喝,有肉吃,蔬菜多种多样,米面更是家常便饭;在农村,条件虽然比城市差一点,但仅就吃饭来讲,也差不到哪里去。在我们东营市,最穷的人家一日三餐吃白面馒头是没有问题的。这可是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的年轻人,不是患吃不饱,而是患营养过剩。所以,许多人在想方设法减肥。就你们这一代人来讲,那真是父母掌上的明珠,基本是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可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就不是这个样子了。那时候,我们国家非常穷,各类物资都十分短缺,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买粮要用粮票,买油要用油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有时候买盐或者买火柴还得用鸡蛋换。那时我们东营市的地盘属于惠民地区,是全省最穷的地方。部队著名作家李存葆曾经写过一篇报告文学叫《大王魂》,开头第一句就说“山东省有一个广饶县,广饶县出要饭的。”这并非虚构,而是事实。改革开放前,广饶北部农村,由于土地盐碱,打的粮食不够吃,一到冬天人们便成群结队外出讨饭。不光是广饶,当时其他县区外出讨饭的农民也不在少数。就是到了建市初期,有些农村妇

女还经常到东城三村逐户敲门讨要。改革开放前,机关干部的粮食定量也只有三十斤,而且没有其他副食品,单身同志一天的“食谱”基本是这样的:早上二两馒头,一两汤,外加一分钱的咸菜;中午四两馒头,外加五分或一毛钱的炒菜;晚上二两粗粮窝头,一两汤,外加五分钱的菜汤。如果谁到上级开会,回来以后同事们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开会期间是不是济着吃?”现在的孩子大都是想吃肉就吃肉,想吃鸡就吃鸡,想吃鱼就吃鱼,动不动还要缠着爸爸、妈妈去买肯德基、汉堡包、比萨饼。可是在改革开放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偶尔吃上一点点鸡、鱼、肉,至于那些洋玩意儿,听也没听过,做梦也没梦到过。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是天上地下!

第二,说穿的。人为什么要穿衣?我想,它的起始意义有二:一是为了避寒,二是为了遮羞。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穿衣又增添了美化生活的含义。所以,人们总是想穿得漂亮一点,时髦一点。可是,在改革开放前,物资极端贫乏,人们不仅为吃饭发愁,而且也常为穿衣发愁。那时,人们的穿衣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少。那时实行计划经济,一年每人只发一丈六尺布票。没有布票,什么也不能买。所以,人们只好冬天一身棉,夏天一身单,甚至连件换洗的衣服也没

有。那时候有个口号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这个口号教人们发扬勤俭节约精神是好的,但也说明当年穿衣也是一个大难题。当时,流传着一个笑话,但却是真事儿:一个人在供销社工作,他卖完从日本进口的化肥,把尼龙布袋子买回家染了染,做了一条裤子,但上面的字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出来。人们就给他编了一个顺口溜:买个化肥袋,做了一条裤,肚子上写“日本”,屁股上写“尿素”,裤腿脚上还有个百分数。二是花色少。那时候,人们穿的衣服大体有蓝、黑、灰、白四种颜色,女同志也很少有穿花衣服的。村子里如果有谁当兵转业回来,穿一身草绿色军装,年轻人见了便羡慕的不得了,要结婚的青年常常借来穿。三是成衣少。那时商店里很少有卖成品衣服的,人们都是买回布料自己做。就是有卖的,也只是清一色的“毛式制服”。那时,全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敢穿西服的,说西服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只有资本家和洋鬼子才穿它。那时也很少有穿皮鞋的,一是没钱买,二是怕人家说“思想变修了”。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年的发展,人们的衣着发生了极大变化。你上街看一看,人们穿的五颜六色,多姿多彩,外国人看了都叹为观止。你再到商店里看一看,衣服、鞋子花色之多、款式之丰,品类之全,真是目不暇接,令人眼花缭乱。什么西

篇二:文艺晚会《新疆礼赞》观后感

文艺晚会《新疆礼赞》观后感

文艺晚会《新疆礼赞》>观后感(一)

作为一个从内地来到新疆的大学生,观看了文艺汇演后坚定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的决心,让我解了这60年来新疆的沧桑巨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新疆事业、兵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该团七连大学生胡黎涛说。

节目中关于新疆发展发生的>故事仿佛还在昨天,今天通过电视收看了新疆礼赞》文艺晚会。能亲眼见证新疆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感到十分自豪。10月4日晚,守在电视机旁观看晚会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四团抗战老兵肖春福激动地说。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据了解。央视三套、新疆卫视分别播出了大型综艺文艺晚会《新疆礼赞》晚会分为欢乐大地、光辉岁月、春天绽放、丝路彩虹、共圆梦想5个部分,全面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来,尤其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百姓生活的巨大变化,凝聚新疆各族人民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文化大餐。

组织1.7万名干部职工群众观看,三十四团专门制定了收看方案。该团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录制,并在十一国庆期间进行了重播,大力营造爱国、爱疆、爱团场的浓厚氛围。 文艺晚会《新疆礼赞》观后感(二)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新疆礼赞》圆满演出的背后,是全体创作团队、演职人员辛勤的付出。近日,记者采访了晚会的创作团队,了解到幕后动人的故事。 '这场晚会可以说是目前新疆最高水准的综合性主题晚会。'晚会总导演曾健谈起长达半年多的创作、排演过程,至今仍有许多动人场景历历在目。总撰稿之一姚承勋已经70多岁,但他和另一位总撰稿张忠亮,还有音乐总监叶林华,撰稿李牧时等主创人员自始至终都全身心投入晚会的创作中,有时身体不适都克服并坚持了下来。

'每一次开策划会,团队成员对晚会

沧桑巨变话新疆

的想法和体会都能够相互碰撞、相互启发,这才使得我们这场晚会被打磨得越来越精,特色十足、亮点纷呈。'曾健说。

比如,为了让晚会主题鲜明,主创团队把整台晚会分解为5个部分,即'欢乐大地'、'光辉岁月'、'春天绽放'、'丝路彩虹'、'共圆梦想'等,从不同的重点和侧面,共同支撑起晚会的主题思想。而为了让晚会的时代性凸显,在'光辉岁月'部分中,主创团队以新疆广为传唱的5首经典老歌为主要素材,展现了60年的历史跨度。并在'春天绽放'部分,通过表演《美丽新疆亚克西》、音诗画《援疆记事》等,展示了一个在新时期新阶段各项事业腾飞的新疆。

值得一提的是,地域、民族特色以及创新性也贯穿整台晚会。承担开场歌舞《欢乐大地》编创工作的辛俊杰告诉记者,《欢乐大地》由260名各族演员共同完成,是一个各民族大联欢的歌舞,其中重点展示了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等6个民族歌舞,在演出时还用各民族的语言祝福祖国、祝福新疆。

从创新上来看,曾健说,整台晚会都运用了高科技手段,比如大屏、舞美、灯光、音响等,都采用了国内目前舞台艺术的最新高科技。在艺术形式上,也创新了叙事手法,给人以别开生面的感觉,比如'光辉岁月'部分的第一个子节目《萨拉姆毛主席》,让我国第一代航母女兵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在舞台上回忆起了数十年前那个难忘的时刻,她作为库尔班大叔的曾孙女,一下子就拉近了观众和历史的距离。

在后期的排演当中,1200余名演职人员也投入了满腔热情,其间的付出和奉献都令人感动。

比如在'春天绽放'部分,有一段少儿歌舞《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特别抢眼,演出时,

各族孩子蜂拥而上,像春日泥土里迸出的小苗,热情地挥动着稚嫩的手臂,满怀欣喜地迎接美好未来。

从小演员努热亚·西尔艾力那里,记者了解到,整个排练过程并不轻松。努热亚·西尔艾力是一位来自新疆艺术学院附属中学的学生,今年只有14岁。9月初,她就和许多小伙伴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排练中,每天从早上8点至晚上10点,他们都是在排练场地度过的,也正因为如此,努热亚·西尔艾力觉得自己度过了一段特别有意义的时光。 努热亚·西尔艾力说:'登上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这样的大舞台,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感到既开心又自豪。现在演出结束了,我要将排练期间的所感所想写进日记,好好记住这段难忘的日子。'排练音诗画《援疆记事》的演员来自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从7月接到演出任务以来,演员们不断排练,不断完善朗诵内容,还曾因为在朗诵中深切感受到自治区60年来的发展变化,每朗诵一次都会感动得哭一次。

演员苏婷说:'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从筹备到排练,凝聚了创作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的巨大心血,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祝福,我们一定要拿出最好的艺术精品,为自治区成立60年献上自己最诚挚的祝福。'

篇三:新疆公路60年变迁

新疆公路60年变迁

(通讯员卢艳报道)不论是在高原、雪山,还是在沙漠、戈壁,只要有路就会有橘红色。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年沧桑巨变,在新疆十几万公里的公路线上,一代又一代的养路工用青春描绘着五彩缤纷的色彩。

当时间的车轮在历史和现实的坐标线上碾过,不同时代的养路工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公路的发展变化。

第一代人,用步子丈量道路

今年87岁的赵有之,是石河子公路总段的一名队长,也是石河子公路总段的创业者之

一。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刚当养路工时的情景,赵有之记忆犹新。

赵有之说:“当时,交通量大的路线一般每10—15公里设一个道班,一个养路工区管辖几个道班,养护40到50公里路面。养路工具是铁锨、十字镐、铁耙子、抬把子和牛马拉的路拖子。工人们上班都是扛上工具步行15—20公里,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 “那时,由于新疆公路分布自然条件恶劣,60%以上的道班都处在高原、大漠、戈壁中。长期以来,吃水难、吃菜难、用电难、乘车难、通信难、看病难、找对象难、子女上学难、就业难等“十大难”也一直困扰着我们,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道班工人住的是地窝子和红柳把子墙的简易房。

“而那时养路工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非常艰苦,有油盐、无菜吃,住的是破旧的土房子或地窝子,睡的是大地铺。工地没有房子,连帐篷也没有,睡戈壁滩、桥涵洞,半夜洪水下来,衣服和被子被冲走,没有冲走的也湿透了……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第一代养路工默默地工作着。“晴日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谁来嫌苦;盛夏历骄阳,严冬冒风雪,何曾怨言。”

第二代人,坐着小四轮拖拉机去修路

作为第二代养路工,曾竹春的童年是随当养路工的父母亲先后在两个道班里度过的。当年他上小学时的情景和电影《美丽的大脚》里的场景如出一辙:一、二、三年级都在一个班里,全班共十来个学生,只有一名女老师。

1981年,曾竹春子承父业当了一名养路工,被分配到离莫索湾不远的一个道班。条件艰苦不说,业余生活更是寂寞、单调。他利用工作之余进行自学,1986年考入新疆交通学校成人中专班学习公路桥梁专业。

毕业后,曾竹春回段上担任技术员,当时工作的一幕场景让他终生难忘:每个道班都刚配备了小四轮拖拉机,每天上班出门时,拖拉机后面带一个拖车,上边坐人,拖车后面带一个油车,用来拉热沥青,油车后面再带一辆拉拉车,上面装着各种工具,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在“嗒嗒”声中拖着“列车”上路了。 “养路工的子女成长不容易,道班四周没有人家,没有幼儿园,父母怕孩子跑丢了,用绳子拴在行道树上,就这么养大的。”曾竹春回忆起来,感慨万分。曾竹春的同事、46岁的李明说起自己成长的过程,唏嘘不已。他的母亲原来在泉水地段当养路工,现已去世。他就是跟着父母,在养路工地上长大的。

曾竹春和李明说,照顾孩子是最令养路工头痛的事,每天上班两口子得一块上班,孩子背到上班的地方,听从班长把工作任务安排后,就把孩子背到路边行道树下,铺一件雨衣在地上,把孩子放在上面,然后拿出绳子一头系在孩子的腰间,另一头拴到行道树上,再捡两个石头给孩子当玩具,就干活去了。

这就是第二代养路工。他们从小跟父母一起上路,稍大一点就要带弟妹,再大点便要干

活——去路上用锤子敲石块,挣点钱贴补家用。他们没读过多少书,长大后继承父辈的职业,人生就这样紧紧地和公路贴在一起,把自己的童年、青春和爱都铺撒在每一寸公路上。 “柴火旺,渣油沸,浓烟起,丝路消光芒;十指黑,面如漆,汗水洒,忠心耀乾坤。”这是第二代养路工的写照。

第三代人,驾驶机械去修路

花园镇分局的杨勇是第三代养路工。杨勇和妻子属于“养三代”。今天的养路工人,已不再是光卖力气就能胜任,必须学会驾驶汽车、操纵机械化工具。这要求工人得向多能手转变。 使用机械施工养路,工作应该不算辛苦吧?但走进道班养护站,你就会认识到“养三代”的辛苦:道路大修,几个月没有休息日;遇上雨季保通,几个月都无法正常休假。

“修缮大面积公路有机械设备,小面积仍然要用撮箕、锄头完成。”杨勇说,最近这些年单位发展快了,养护作业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有了施工机械的配合,满满一车20吨的沥青炒拌料一天就能铺完。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前的养路工一个个弯着身躯,动作敏捷且娴熟地修补着一个个病害,开槽、灌缝、洒油、铺料、压实,一气呵成。

十字镐、抬把子、路拖子……这些过去的劳动工具,如今已淡出养路工的记忆,取而代之的是推土机、扫雪车、巡道车、洒水车、平地机、压路机、挖掘机、综合养护车等现代化养护机械。

如果说路是记载时代的五线谱,那么作为铺路石的养路工就是那一个个音符,弹奏着一曲曲人流车流的和谐乐章。

篇四:耐人寻味的新疆地名

耐人寻味的新疆地名

全国各地的地名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名大多以三六九城确定方位来命名,如东单、西四、南城子、德外等等。上海市地名则多以全国的城市来命名,天津市的地名包含了许多租界的含义。在叫法上,各地差异也很大,比如北京的胡同上海则称里弄。这些大家已经比较熟悉。我今天要介绍的是新疆的地名。

仔细分析新疆的地名,更以其鲜明的民族、历史、文化等特色独树一帜,许多地名都折射着新疆历史的变迁和时事的变革,更加令人寻味。

新疆地名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民族性、历史性、时代性。无论哪种特点的地名,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名字的含义基本上是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概括和描述,通俗生动。

新疆地名是民族文化的保留。

众所周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而且民族历史也很悠远,各个民族特色鲜明,风情浓郁,其地名当然具有浓重的民族特色。 不夸张地说,新疆地名几乎是少数民族语言,很少用汉语的。因为民族语言的差异,少数民族地名又分为维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塔吉克语、锡伯族语等。比

如哈密就是维语,是“大门”的

意思;哈萨克语地名如阿克苏,

意为白水;乌恰县就是柯尔克孜

语,意为大山沟分岔口;地球上海拔仅次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喀拉昆仑山脉的主峰----乔戈里峰,就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察布查尔是锡伯语,意为“粮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西域古代有三十六国,尽管大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毕竟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其名称总是或多或少的体现者地域和民族的特色,有的名称延续至今,在这一点上南疆地区尤为明显。延续至今的还有焉耆、于阗、若羌、且末、皮山、疏勒、莎车、温宿、尉犁等,还有被人们熟知的楼兰、龟兹等等。 新疆地名又是历史沧桑的反映。

如果你仔细算来,新疆地名中最多的还要数蒙古语,蒙古语地名遍及新疆各地、城市、乡村、沙漠、山川,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令人费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除了部分蒙古族人长期居住在新疆这个原因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元朝西征留下的历史现象。

由于地理环境所致,当时的西域虽然国家很多,但很分散,国力相对薄弱,边界也大多依地理和自然环境而定,部落之间、民族之间冲突不息、战争不止,可以说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饱受战争之苦,许多民族颠沛流离,流离失所。

到了元代,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开始大举西征,并统一和平定了新疆,蒙古大军踏遍天山南北,当时许多无人居住的地方蒙古人都留下了名字,并流传下来。例如乌鲁木齐(红庙子)、乌拉泊(红色靶场)、巴里坤(老虎腿)、依吾(旋风)、奎屯(寒冷)、那拉

提(有太阳的地方)、博尔塔拉(银灰色的草原)、巴音郭勒(富饶的河流)、罗布泊(河流汇集的地方)、准格尔(左手)、巴音布鲁克(泉源丰富)、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博格达(神山)等等。从众多的地名可以看出,蒙古大军西征对新疆的影响之大,这也充分反映了新疆的历史沧桑巨变。

新疆地名还是发展变化的证明。

大家知道,在新疆的屯垦戍边自汉代有之,历朝历代都坚持这一政策,参加屯垦戍边的许多汉族人留在了新疆,世代繁衍。在近代,更是有大量的汉族人为了躲避灾害与战乱,纷纷迁入新疆谋生。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屯垦戍边事业,大批进疆部队投入屯垦戍边,并从内地招募大量妇女进入新疆,汉族战士从此在这里成家立业,再加上支边、上下下乡等政策,汉族人数量剧增,使新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移民地区。来新疆汉族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兄弟共同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使新疆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新疆发展变化的地名便应运而生。

如托克逊:唐代在此设“天山县”,维族人将“天山”读成“托克逊”,因之得名。由兵团建设的新城,大多以汉语命名。如五家渠,因解放前此地有五姓:冯、杜、杨、常、谢,这五姓人家共用一条渠而得名。石河子,因此地原是一条乱石滩而得名,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窗口和历史缩影。北屯,因为是屯垦戍边的最北方,因此得名。有的新建城市则是人们借用少数民族的语言表达兵团人的愿望,如图木舒克是以维吾尔语的图木舒克山而得名。阿拉尔是全国重要的细绒棉和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就以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岛”来命名。

地名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不管是民族地域流传,还是历史变迁形成,也不管是发展变化而定,它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当今的人们没有必要去评判优劣,更没有必要去主观修改。我倒以为,新疆的地名如此丰富多彩,这也是新疆迷人的原因之一。

篇五:新疆成立60周年学生小报

沧桑巨变话新疆 写在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之际

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从那时到现在,岁月的脚步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 自治区成立60年来特别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当新疆的历史又将迈向新征程,俯瞰天山南北的沧桑巨变,怎不叫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一)美丽新疆:城乡之变,勾勒出新疆最耀眼夺目的轮廓。

“空气干净了、天更蓝了、树更绿了,城市越来越美了,作为一个乌鲁木齐人,我感到越来越自豪!”市民张潇谈起“蓝天工程”时说。乌鲁木齐市投入452亿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首府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到2014年达310天,比2009年增加48天,创有监测以来最好记录,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

生态新疆——作为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干旱区,“风吹石走沙满天”的边陲印象渐渐褪去,蓝天白云、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不再是奢望。“环保优先,生态立区”“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正在进行时,“洁净新疆”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畅行新疆——广袤无垠的新疆大地上,从“人走马驮”的原始交通迈入到以“铁公机”为代表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新疆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中向西开放大通道的作用日益凸现。

水润新疆——“水利兴则新疆兴”。这些年来,新疆水利事业进入了投资规模最大、安排项目最多、建设速度最快、惠及民生最广的时期。 光明新疆——从煤油灯到电器时代,从“电力孤岛”到“疆电东送”,从煤电到风电、光电,新疆电力的华丽转身才刚刚开始。

(二)幸福新疆:生活之变,让百姓感受到生活在新疆是一种幸福。

住房——五年来,全疆有480余万各族农牧民搬入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的新居。百姓们在家园变迁中感受到不仅仅是舒适和安逸,更多的是幸福和尊严。

就业——2010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249万人,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85%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250万人(次)以上。一

连串数字背后是“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在新疆的坚实足迹。

,让每个新疆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社会安全网下,放飞梦想。

班级:

姓名: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