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0:58:01 作文素材
篇一: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被誉为“白鹤王国”,“ 珍禽王国”的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在此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吴城。吴城是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所在地。它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古镇,始建于秦汉,盛于明清,衰落于抗日战争。明清时期与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它隶属于九江永修县,全镇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四季分明,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得天独后的地理条件使它成为江西主要的通商口岸,使之享有“装不尽的吴城。卸不完的汉口”之美誉。近年来,经过全镇人民的艰苦努力,把千年古镇以逐渐成为名扬天下的珍稀鸟类保护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面积22400公顷。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 1636 毫米,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这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均适合候鸟越冬,因此,天鹅、白鹤、大雁等众多珍禽候鸟的来此越冬。每年10月,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等地,飞来成千上万只候鸟,直到次年3月逐渐离去。“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住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没年的10月到3月,来自内蒙古草原,西伯利亚的数百万只珍禽候鸟历来此越冬。越冬候鸟种类多,数量大都是国内外罕见,这里是世界最大的 白鹤群体所在地,占实际总数的98%以上,1985年由国际鹤类基金会会长啊基波博士带专家来此考察,他们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只白鹤在天空翱翔,激动的热泪盈眶手舞足蹈,则称之为“中国的第二长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分是观赏候鸟的最好季节,书多的游客,专家,学者慕名而来,1986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二世丈夫非利普亲王也专程来到这里,连连称到真是世界的奇迹!
如今鄱阳湖的候鸟确实象一条吉祥的纽带,牵来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鄱阳湖保护区的存在也是永修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江西省永修县境内,面积22400公顷,包括大湖池、蚌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西北角,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全区有鸟类258 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9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32种,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全球约95%的白
鹤在此越冬,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越冬鸿雁群体所在地。该保护区是世界保护、研究鸟类的重要基地。
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每年十月,大量的候鸟,包括白鹤、天鹅、白头鹤、白枕鹤、白鹤、黑鹅、大鸨、鹤嘴骛和大雁等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飞行五千公里南下,到这里越冬。翌年三、四月才北归。其中白鹤是一种大型迁往性涉禽,体长约一点五米,体重可达10公斤,全身羽毛纯白,神话中谓之仙鸟,历被人们作为吉祥、长寿、和平与安全的象征。白鹤是世界上已濒临绝迹的珍禽,但近年来在(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鄱阳湖发现大群白鹤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由于鄱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珍禽鸟类又受到国家保护,鄱阳湖现已成为白鹤等珍禽的乐园。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东鄱阳湖为核心,包括长山岛、西山岛等范围辐射至饶河岸边的角丰圩,总面积 36285.0公顷 。
鄱阳湖是典型的湖泊湿地,丰水一片,枯水一线。丰水期湖中万顷碧波,水天一片,舟行其中,时而帆影点点,浪鸥不惊,上下天光,犹如置身琉璃世界。特别是落日浴波,明月沉壁,更使人流连忘返。湖边港汊、池泽罗列,丛苇渔村,芰荷叶舟,点缀着水乡湖村一番佳境。景区内湿地生态链中,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500余种,鸟类350种,每年大约有全球98%以上的白鹤、天鹅等珍禽来此越冬。淡水鱼类就有118种,还有许多贝类、菱莲、水草等。唐?韦庄有泛鄱阳湖诗“四顾天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逆鲤似梭投运浪,小舟为叶傍斜晖。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宋? 徐灵晖曾经鄱阳湖,亦有 “四望疑无地,孤舟若在天。龙尊收巨浪,鸥小没苍烟”之句。
秋冬时节水退滩露,正值草长鹤舞十一月天,鄱阳湖湿地草洲十日一景。一些时日是秋天的芦苇荡黄灿灿有如金波万顷的麦田,似层层金色麦浪随风荡漾,仿佛置身黄金海岸;一些时日是万顷碧波似锦缎,草长足以没过人的膝盖,仰天躺下去,感受明净的天空、澄清的湖水、绿油油的草地、点点的帆影、朦胧的鸟翅,无不让人感觉恍如隔世,梦回生命家园,便想长睡不起。散落在这些洲地的有诸如香油洲、西山、爱斯尼岛等让人一听名字就想去的地方。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由于受暖湿东南季风的影响,鄱阳湖年降雨量平均 1636 毫米,从而形成“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的湿润季风型气候,并成为著名的鱼米
篇二:鄱阳湖畔候鸟的守护神
鄱阳湖畔候鸟的守护神
---江西省都昌县多宝乡李春如23年救助候鸟7850只
他名叫李春如,今年68岁,黑黝的脸庞,偏瘦又结实的身材,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他是个普通的农民,可是,在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畔沿湖乡村的干部群众都知道他的名字,说起他十几年来坚持如一日为保护鄱阳湖越冬候鸟所做的那些事如数家珍。
李春如家住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洞子李村,是鄱阳湖畔一个不起眼的小岛,这里只住了一户人家,李春如身兼家长、村长和岛长。
自1990年来,李春如带领他的家人挑起了义务看鸟的担子,23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这座岛。先后救治了7850多只受伤的候鸟。他自办起鄱阳湖候鸟医院,帮助受伤的候鸟重返蓝天。
1946年2月,李春如出生在翻阳湖畔的洞子李村。这里曾经是个没有树、没有草,寄生虫、蚂蝗、蛇、蜈蚣、蚂蚁多的小岛。而小岛的主人李春如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向银行贷款在岛上种植了300多亩杉树,美化了这个鄱阳湖之滨面积不过千亩、三面环水的半岛。
在李春如一家人的努力下,如今这座小岛已绿树成荫,每天各种各样的鸟在这里嬉闹,燕舞莺歌。在这里栖息着20
多万只鸟,成为国内鹭鸟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夏鹭鸟栖息地。
李春如家所在的马影湖是越冬候鸟从西伯利迁徙来抵达鄱阳湖的第一站。由于常年居住于此,李春如对湖区什么时候来候鸟、候鸟的数量、种类、候鸟的生存环境、候鸟北归时间等情况都了如指掌。
李春如告诉记者,粗声的是白头鹤,细声的是灰鹤,尖声的是小苍鹭在向母亲讨食呢。
小岛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鸟儿的天堂。春夏季节,山上一片翠绿,吸引了更多的鸟类来此筑巢度夏。秋冬季节,来鄱阳湖越冬的候鸟也会来这里栖息。候鸟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
每当鹭鸟孵蛋育雏时,邻近周边村子里总有一些人,到鸟窝里掏鸟蛋或者捉雏鸟到集市上出售。受到惊吓的候鸟,在空中盘旋着、声声哀鸣。经常发生捉鸟、掏鸟蛋的事让李春如坐不住了,他要保护这些远道而来的候鸟。
1997年春天,他挨家挨户地宣讲护鸟的重要性,毅然在岛上树林中搭了一个棚子,将床铺搬到了岛上,吃住在岛上,担当起了义务护鸟员。
为了护鸟,李春如经常要巡夜到夜晚三四点才会睡,他说在鸟类发情期更要注意保护。巡夜时,李春如一把手电筒
和一根木棍,为了防蛇咬,盛夏季节夜晚巡夜他也要穿上长筒胶鞋。
李春如是个聪明肯干的人,曾经和三个儿子一起搞起个建筑公司,家庭生活不错。自从迷上护鸟后,他就把公司交给了儿子,一心一意干起了护鸟的事。他说,为了护鸟,他宁可家里少赚点钱。
15年,5400多个孤独夜晚。李春如为了护鸟吃了多少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清楚。
他用几块破旧雨布拼接而成的简易棚子,而床铺是用砖头垒起来的四脚,几块木块搭成的床板,上面盖着一层被压得扁扁的薄薄稻草。冬天岛上风大,屋子四处透风,即使穿着厚衣服,也被刮得透心凉。夏天,山上的蚊子毒,一晚上下来,李春如的身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红包。家人心疼他,要他从岛上撤下来,但是他心里始终惦记着树上的那些候鸟,忍一忍便坚持下来了,在这里李春如一住就是15年。
2009年,江西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多宝保护站成立,都昌县领导点名要求李春如加入。从此,他成为国家认可的一名巡护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候鸟的护卫任务。
李春如负责管护左里和多宝两个乡,27个村庄,沿鄱阳湖7.3公里9万多亩的湖面。他在乡村退休老干部,农村老党员中发展了40名义务护鸟员,依靠他们来共同做好护鸟
的工作。自1997年开始,李春如管护的湖区里从没发生猎杀候鸟的事。
平时,李春如还要负责管护范围湖区里候鸟的疫情监测。他根据自已多年来对各种候鸟习性的观察,加以总结,编出了顺口溜:远听声音近看容,飞翔行走在其中,觅食粪便呈异样,跟踪监测莫放松。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跃告诉记者,都昌全县的护鸟员都按照李春如编的顺口溜开展候鸟疫情监测,十分管用。
鄱阳湖区的群众赞誉说:“李春如保护候鸟挺过硬的。”也有不少人讲:“李春如这个老头很不好讲话。”
李春如的确是个不好讲话的人。尤其是在有人做的事危害到鄱阳湖候鸟的时候,他更是一句好话也不讲!
几年前夏天的一天深夜,当地4个利欲熏心的人带着手电筒、网、砍刀等工具,偷偷摸上了山。惊飞的鸟叫把李春如从梦中惊醒,他立即将熟睡中的小儿子李华艳推醒,两人打着手电筒, 拿赶木棒冲了出去。盗鸟贼发现对方只有李春如父子两个人,一名身材粗壮者挥动着砍刀上前挑衅:“这鸟又不是你家的,我们抓几只尝尝鲜该你们屁事呀,识相的让条路,否则就对你们不客气了。”李春如手持木棒大声喝斥:“候鸟是国家保护动物,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今天你们要盗鸟,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从我的身上踏过去。”4个人见李春如父子俩怒目横视,一身正气,只得悻悻离去。
2012年春节前夕,李春如救助的一只灰鹤已康复,准备放归到湖区鹤群中。一天晚上,鄱阳县城一自称姓杨的老板给李春如打来电话,说愿出8万元买灰鹤,只要李春如把灰鹤送到九江某地就行。如果李春如能打的将灰鹤送到与广东省相邻赣南龙南县的某地就给12万元。李春如在电话里告诉杨姓老板,我今天收到你的钱,明天我就会去坐牢,你说我会干吗?
鄱阳湖的冬天,寒风刺骨,大批的越冬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徒而来。李春如坚持每天早晚巡湖。在他看来,越是风、雨、雪、雾这样的天气,对于候鸟来说,就越危险,盗猎分子也最容易得逞,就越要下湖去巡护。说起巡湖、守候候鸟的感受,李春如写了一首诗明志:“山上度春夏,湖里阅秋冬。春风和畅鹭衔巢,夏日荷花鸟歌谣,秋凉菊黄闻雁语,冬寒雪飘鹤舒腰。”
李春如1969年毕业于九江卫校,有着一手精湛的中医技艺。过去给乡邻们看病,树起了医术精湛的口碑。在护鸟中,他把自己的医疗知识也发挥出来救助那些受伤、生病的候鸟。
多年来,李春如救治候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中草药与西药相结合的独特经验。他认为,鸟多伤在翅膀及双脚,大多由撞击空中障碍物、网猎及摔伤所致,对这种折伤,应采用
篇三:鄱阳湖滨湖保护区范围表
鄱阳湖滨湖保护区
鄱阳湖滨湖地区是指沿湖岸线邻水的区域。鄱阳湖滨湖保护区划定的原则是:按照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政策和保护鄱阳湖天然湿地的要求,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大水域面积(即5181平方公里)形成的最高水位线(湖口水位22.48米、吴淞高程)为界线,向陆地延伸3公里范围划为保护区。按照这个原则测算,鄱阳湖滨湖保护区面积为3745.76平方公里。涉及到南昌、九江、上饶、抚州4个设区市,新建县、南昌县、进贤县、都昌县、湖口县、星子县、德安县、共青城、永修县、庐山区、鄱阳县、余干县、东乡县13个县(区),101个乡(镇)、9个农垦场,938个行政村。
鄱阳湖滨湖保护区范围表
全省保护区面积3745.76平方公里,涉及南昌、九江、上饶、抚州4个设区市的13个滨湖县区,101个乡镇、9个农垦场,938个行政村、48个分场,12个工业园区。
1
1、南昌市
保护区面积1181.26平方公里,涉及3个县,24个乡镇,242个行政村、10个分场。
2
2、九江市
保护区面积1310.2平方公里,涉及7个县,50个乡镇,4个农垦场,385个行政村,26个分场。
3
4
3、上饶市
保护区面积1237.9平方公里,涉及2个县,26个乡镇,309个行政村、5个农垦场,12个分场。
5
篇四: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
1 总论
1.1项目背景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最大淡水湖棗鄱阳湖西北角,处于长江中下游、江西省北部,是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于198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2400公倾,栖息着鸟类312种,数量多达数十万只。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世属罕见。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越冬白鹤群体所在地,白鹤种群数量占全球的95%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鸿雁越冬群体所在地,数量达6万只以上。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内栖息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48种(其中包括4种哺乳动物),有13种鸟类被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濒危鸟类。 保护区建立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为有效地保护越冬水禽,保护区在宣传教育、科研监测、社区共管、保护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实施GEF项目和搬迁工程项目,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础设施和设备正在逐步完善,各方面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建区以来长时间的投入不足,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仍然与国家级保护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为加速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按照国家林业局的有关要求,编制本总体规划,以实现永久性保护和维持以白鹤为主的迁徙水禽及其栖息地的完整性;达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谐一致的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最终目标。
1.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5)《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管理办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10)《江西省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候鸟保护规定》;
(11)《江西省野生植物资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1.3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3.1指导思想
以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对象,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禽鸟类为中心,严格核心区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完整性,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在保护、恢复、发展生物资源和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开展经营利用和生态旅游,达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1.3.2原则
(1)从实际出发,高标准起步,突出科学性、超前性和可操作性。
(2)规划要本着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结合实际,逐步提高的原则,积极采用先进技术;着眼未来,满足国家级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需要,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
(3)坚持保护第一、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自然规律,认识自然、改善和利用自然相结合,力求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利益。
(4)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最大限度地使各种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在抓好保护、科研、经营三大任务的前提下,将保护区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类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示范基地。
(5)规划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6)保护与开发结合,经营与利用结合,在强化保护管理、不破坏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的条件下,在实验区划出一定区域,建设必要的项目和设施,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
1.4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9年,即2002-2010年。规划分为两期实施:近期2002-2005年,远期2006-2010年。
2 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2.1基本情况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北部,鄱阳湖西北角,赣江、修河的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5¢至116°03¢,北纬29°05¢至29°15¢,地跨两市三县,即九江市的永修县和星子县,南昌市的新建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以永修县吴城镇为中心,辖9个湖泊及其草洲,即:大汊湖(8500公顷)、蚌湖(7300公顷)、大湖池(3000公顷)、沙湖(1400公顷)、常湖池(700公顷)、中湖池(600公顷)、象湖(400公顷)、梅西湖(300公顷)、朱市湖(200公顷),总面积为22400公顷。
2.1.2自然条件
2.1.2.1地质地貌
2.1.2.1.1 地质
鄱阳湖的地质构造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北部湖口至星子段为湖口地堑,南部大水域属于“鄱阳湖断凹”。因此,鄱阳湖盆地是地壳拉张作用产生的规模较大的断陷盆地。从白垩纪末新生代早期即开始发育,至第四纪晚期,盆地中部继续断陷,接受古赣江河流相沉积,此时尚未形成湖泊,至全新世中期以后,始演化成现代鄱阳湖。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即位于“鄱阳湖断凹”的西北侧。鄱阳湖自然保护区水域约形成于距今1700年前后。
保护区范围内出露地层较为单一,除构成吴城丁家山基座阶地基底和特枯水年分修水河床底部局部显露第三纪紫红色砂砾岩和砂岩外,全区基本上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其中丁家山中下部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砾石层组成,上部由晚更新统浅棕黄色含粉细砂粘土组成,吉山、太阳山由晚更新统中细砂组成,其余地区基本上由全新统河湖相、粉砂粘土组成。
2.1.2.1.2 地貌
(1)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具有典型湿地的特点
在自然界分布的天然湿地中,按其成因和分布主要有潮间带滩涂和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岸湿地;季节性漫滩与泛滥洼地形成的河流湿地;水位消落区滩地与入湖三角洲形成的湖泊湿地。各湿地的成因类型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各自的生态特点,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A. 在空间上往往分布在水、陆结合部的过渡带;
B. 在时间上呈现周期性干湿交替的动态变化;
C. 在生态上表现为水、陆环境诸因子相互作用、互为依存,兼有水、陆特征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鄱阳湖湿地不仅在时空分布和生态特征上具有上述全部特点,而且湿地面积(即水位消落区及其邻近浅水区)达2500多平方公里,占鄱阳湖面积的78%。在鄱阳湖湿地中,吴淞高程16-12米处的湿地最适宜越冬候鸟栖息,但候鸟主要集中在吴城镇周围大小9个洼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除了具备最适宜候鸟越冬栖息的优良环境外,还在于这里人类经济活动较少(与其它地区比较而言),基本上保留了天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而具有典型湿地的基本特征。
(2)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沉积-地貌特征
保护区位于鄱阳湖最大的入湖河流赣江主支(赣江三角洲分支河流,有主支、中支和南支)与修河下游河湖交汇处,洪水期被水淹没,枯水期广泛出露的水位消落区及其毗邻的浅水区,介于陆上三角洲平原向湖区常年淹水区的延伸过渡带,即三角洲前缘沉积带。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典型湿地断面高程一般为17-12米(吴淞高程),地形平坦,最大地面坡度为0°17¢422。在地貌组合结构上,湿地由分支河道两侧天然堤-侧缘缓坡-碟形洼地所组成。在沉积断面结构上,地面高程由高到低分别为高漫滩(草滩)-低漫滩(包括过渡稀疏草滩和泥滩)-积水洼地等沉积单元。沉积物主要为细粉砂、极细粉砂和粘土。
保护区局部还分布有岗地,其中有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丁家山南北走向,西高东低,最高点距朱市湖南岸520米,高程45.01米,向东、北降低,高程一般为25-20米,吴城镇即位于丁家山北端。丁家山主要由中更新统网纹红土和砂砾石层组成,为残留的古河流沉积阶地,其表层覆盖晚更新统棕黄色黄土。丁家山是本区人类主要经济活动区。吉山位于梅西湖东北岸,西北-东南走向,最高点84.7米,与松门山同称为大沙山,是南部大水面通向北部入江水道的门户。太阳山位于中湖池东北,与吴城隔江相望的,最高点44.4米。吉山和太阳山均由晚更新统浅黄色中细砂组成,为古河流沉积后经风力改造和叠加形成。在地貌景观上,上述山丘,在枯水季节处于湿地平原上的高地,汛期时沦为湖水包围的岛山。 保护区九个湖泊位于赣江、修河两岸,海拔为12-17米,地势低平,向鄱阳湖稍微倾斜。由于河床往返推移与分汊,形成扇形冲积,泥沙淤积成沙坝、天然堤、湖沼等独特地貌。管理局原所在地-吴城是由沉积岩构成的平缓“小岛”,最高处在狮子山,高程为45.01米。地层断裂和河水侵蚀共同作用形成了吴城现在的地貌。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在仲夏洪水季节各湖全部被淹,只留下少数的山头和人工修建的河堤。当水位下降到17米时,开始出现陆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北面是吉山沙丘,吉山高84.7米。沙丘的形成可能是由北风刮起的较粗砂粒于湖岸堆积而成。
2.1.2.2气候
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
(1)气温
保护区年均气温为17.1℃,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9.1℃,极端最高气温40.2℃;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为-9.8℃。
(2)日照
保护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970小时,以8月最多,2月最少。湖面上年平均最高气温比陆地上低0.3℃左右,而1月份平均气温比陆地上高0.5℃左右,水温一般高于气温,最大温差可超过4℃,但在14:00-16:00时期间水温低于气温,温差不超过1℃。
(3)辐射
保护区年辐射总量为45000×106J/m2,是江西省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光能资源富有区域。除7月外,其它各月均是散射辐射大于直射辐射。这是鄱阳湖大水体效应与鄱阳湖盆地
效应共同作用所形成的。
(4)风
保护区地处老爷庙以南,由于庐山和湖口水道的狭管效应,老爷庙水域是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大风区。因此,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风速较大,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3.9米/秒,最大风速为12-17米/秒,很少超过13.9米/秒。
(5)降水
保护区年降水量744.1-2363.2mm(最大值出现在1954年,最小值出现在1962年),年平均为1426.4mm。雨量充沛,但时间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份,占全年的47.4%。11-1月是少雨期,降水量仅占全年的9.9%。
(6)相对湿度
保护区为半湿润区域,区内相对湿度稳定。3-6月相对湿度较大,在82%以上;10月到翌年1月较小,在78%以下;全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
2.1.2.3土壤
根据候鸟对栖息地的要求,将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分成候鸟栖息地土壤和非栖息地土壤两大类型分别进行描述。
(1)候鸟栖息地土壤
候鸟栖息地土壤可分为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三种类型。
A.草甸土
分布在16.0米以上高程地带,占12.9%。淹没期较短,1993-1994年二年平均淹没天数仅93.5天(16.0米),最短仅59.5天(18米),地下水位一般变化在1-1.7米。草甸土是草甸植物下发育而成的半水成土壤。表层0-6cm。
B.草甸沼泽土
分布在16.0-14.5米左右的枯水期水陆过渡带,占26.7%。淹没期较长,1993-1994年,二年平均淹没天数达178天(4.5米)。地下水位随湖水位波动而变化,一般为0.7-1.0米。草甸沼泽土的表层草甸土为植物残留层,植物根系密集,疏松而有弹性,厚度一般也为6cm左右。
在14-14.5米环状地带还分布着草甸沼泽土和水下沉积物之间的过渡土壤类型-沼泽土。因该带淹水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最长达200天以上,植被稀疏或呈裸露泥滩。
C.水下沉积物
13.8米以下的常年积水洼地均属水下沉积物,占27.7%。只有水生植物生长。质地粘重,一般属极细粉砂和粘土,剖面无锈斑纹,青灰色,表层0.4cm。
(2)非栖息地土壤类型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非候鸟栖息地土壤主要有下列几类:
A.黄棕壤:主要分布在丁家山、吉山和太阳山一带,占10.5%。
B.潮土:仅见于吉山坡麓缓坡地上部,是经过旱耕熟化过程形成的旱作土壤,基本上脱离了洪水影响。
C.水稻土: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圩区或水源充足的山麓湖河平原,占9.63%。前者有八分场和新争圩,后者有吉山、太阳山山麓沿湖平原,此外在居民点附近有零星分布。
2.1.2.4水文
保护区的9个湖均处在赣江西支、修河尾闾入湖洲前缘,其水文特征受赣江西支、修河及鄱阳湖水文情势的三重影响。
(1)水位
保护区水位与鄱阳湖水位的年内变化趋势一致,月平均水位以7月最高,其次是8月,以1月最低,12月次之。
赣江吴城站历年最高水位22.29m;历年最低水位10.46m。都昌站历年最高水位21.78m;历年最低水位8.84m。赣江吴城站和鄱阳湖都昌站的年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5-9月,出现在7月的年数最多(占58%左右)。两站的年最低水位为10.46-12.61m和8.80-11.63m,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1.34m和9.77m,一般出现在12-3月,出现在1月的最多(占50%左右)。两站年最高水位的一致性好,时间一般是前者比后者提前1天或出现在同一天。年最高水位值前者比后者偏大0.50-0.60m。两站年最低水位不仅出现时间(日期)相差很大(或偏早,或偏迟,有的差40天以上),而且水位差值的变幅很大,因此一致性差。
修河吴城水位与赣江水位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枯水时期差异较小。
(2)水量
赣江西支和修河来水直接进入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再经鄱阳湖北部湖面进入湖口水道汇入长江。其中赣江西支来水量约占赣江入湖总水量的1/4,占“五河”(赣江、修河、抚河、饶河、信江)入湖总水量的14%;修河来水量占“五河”总量的9.20%。
赣江西支与修河年平均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3)水温
保护区周围的鄱阳湖区,平均水温18.3℃,比平均气温偏高1.2℃。历年极端最低水温0℃,极端最高水温37.8℃。月平均水温以8月为最高,7月次之;以1月最低,其次是2月,年较差21.8-26.0℃,平均24.3℃。
日最高水温一般出现在15:00-17:00时,日最低水温一般出现在6:00-8:00时。水温日较差与季节和天气有关,8-9月水温日较差较大,2-3月水温日较差较小,晴天水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表层水温的日较差一般为1.5-2.5℃,底层水温的日较差一般在1.0-
1.5℃;个别晴天表层水温的日较差可达3-5℃,底层水温的日较差可达2.0-4.5℃。 水温一般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约滞后1-2小时。每日大部分时间(约16:00至次日10:00)水温高于气温,故日平均水温高于日平均气温。
水温随水深的变化较小,一般在1℃以下,以混合型分布为主。
(4)湖流
保护区与鄱阳湖分割后,其水体基本属于静态,其周围湖区水体流向与河槽一致,流速0.3-0.8m/s。
在汛期,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的湖泊与草洲被洪水淹没,与大鄱阳湖融为一体,湖流以吞吐流为主。其中中低水位期以重力型湖流为主,吴城以西流向为自西向东北,吴城以东流向为自南往北或自东南往西北,流速0.3-1.0m/s;中高水位期以顶托型湖流为主,也经常出现倒灌型湖流,顶托型湖流的流向与重力型湖流基本相同,倒灌型湖流的流向则与此相反,流速均较小,在0.1-0.2m/s之间。
(5)波浪
当遇偏南大风时,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处于背风岸,波浪相对湖中部及北岸偏小。当遇偏北大风时,鄱阳湖自然保护区处于迎风岸,波浪很大;4-6月和8-10月多处于迎风岸,且水位较高,波浪大;11月至次年3月虽处迎风岸,但湖水已落槽,风浪较小。子湖因水面小、水深也小,风浪都不大;遇大风时,仅蚌湖、大湖池、大汊湖等子湖有较大波浪。
(6)冰情
冬季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由于湖泊封闭,水深较浅,当气温降至0℃以下时,容易产生冰冻。如1953、1955、1963、1965、1972、1976、1980、1991年各湖均出现过严重的冰冻,四周滩地也结了冰。1969年曾出现长时间封冻,冰厚10cm以上,据当地居民反映,这一年的大冰冻曾造成大量珍禽死亡。
(7)泥沙
赣江西支和修河是鄱阳湖各入湖河流中含沙量较大者,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26g/m3
篇五:冬游吴城候鸟保护区
冬游吴城候鸟保护区
永修县新城小学二年级 (5)班 胡湛
今天是个高兴的日子,因为我去了我最想去的地方――吴城候鸟保护区。下午,陶老师带着我和我的几个朋友一起去了候鸟保护区,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一点也不觉得冷呢! 到了候鸟保护区,我东张西望,好奇极了。过了一会儿,我和彭文静飞快地往前跑,因为我看见了远处有一大群鸟。我们想离它们更近点,可是它们却飞走了,也许我们的声音太大了,多可惜啊!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它们在水中走来走去,好像在寻找食物。它们时而斜飞起来,时而落在岸边,真像在变魔术呢!
老师为我们借来了望远镜,告诉我们怎样观察。我们迫不及待地抢着在望远镜的旁边排好队。轮到我时,我一把拿到望远镜看了起来。原来那一群远远看去像小白点的鸟儿其实是很大的天鹅啊,真是神奇!
这时,邓婉怡提议我们去湖边的草地上玩。我们在湖边上捡了许多小贝壳,螺蛳壳,各种各样的,很漂亮。我准备带回家去做标本。我们和那些候鸟一样开心极了!
太阳下山了,我们约定明年还来看候鸟。希望候鸟越来越多,因为这儿是鸟的天堂!
( 这篇文章如同一曲轻柔浪漫的抒情乐章,清新活泼,处处洋溢着生机和欢快,愉悦之情扑面而来。 指导老师 陶莲英)
失败的不倒翁
新城小学二《5》班 张文柚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是这样写的:每个同学做一个小制作,明天到到学校来。我看完这个作业就绞尽脑汁地去想啊想啊,可还是想不出来我该做什么。我就回到家中问妈妈,妈妈也不知道。
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对我说:“文柚,就做个不倒翁吧!”我说:“好啊,可是要用什么材料呢?”妈妈把我叫进了厨房开始教我做。我和妈妈先用筷子把鸡蛋的顶端小心翼翼地杵了一个小小的洞,再倒过来轻轻地摇动,让蛋黄和蛋清快一点流出来,然后把蛋壳里面清洗干净晾干,接着把米装进蛋壳里,最后在蛋壳上画上了老爷爷的脸谱。不倒翁做好了,可是不倒翁却怎么也立下不起来了,把米洒了一地。
要打上课铃了,我只能带着这个失败的不倒翁一摇一晃地走去学校。
( 小作者选材独特。文章紧扣“失败”二字,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一次不成功的手工制作。语言生动,描写真实,使人体会到一丝童真童趣。 指导老师 陶莲英)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