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2:33:16 字数作文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字数作文

篇一:《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分类。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和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的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的都是治国的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和我国现在实行的治国方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

是有区别的,《论语》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他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的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的确是退步了,法治的最终目地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的相比,现代社会的却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的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的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的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的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论语》中是很注重学习方法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的我们也是很实用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只是机械的学习、考试,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

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有所收获的。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叫真正的学习。

三,伦理道德

对于伦理道德的解释和描述及如何运用是《论语》的核心内容,而面对当今道德缺失的社会,《论语》中的伦理道德对于它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挑几章简要的研究一下: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中,孔子倡导的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只依靠自己的利益去行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利益为中心的,但是现代社会恰恰就是围绕着“利益”而发展的,没有了利益就没有了一切。虽然这样说有一点夸张,但是这得确是事实,为了利益,人可以放弃其最基本的道德,这种“利益”至

上论对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前一段时间,“碰瓷”这个词在网上很流行,:“碰瓷者”的做法就是假装别人撞到你了,然后就躺到地上讹人家钱。做这种事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这让我很吃惊,在我印象中,老年人应该是经历了社会洗礼后的一个有道德的群体,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呢?都是利益惹的祸!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社会,人们做好事时总是战战兢

兢,生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碰瓷”这件事刚好被媒体大篇幅的报道,这就更加刺激了人民大众的神经,所以说一旦遇到了真正晕倒的老人,就没人上前去帮忙了,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公德的丧失。

针对这种现象,孔子给我们了一个指导:“不要放于利而行。”其实这件事从根源上说是由于追逐利益引起的,即“碰瓷者”为了追逐利益而去“碰瓷”,路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拒绝伸出援手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关于伦理道德,我还想再说一下孝。在《论语》中,孔子是很

注重孝的,从其在《论语》中的表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我认为孔子的孝与现代社会的孝还是有区别的,时代发展,社会变化而导致家庭的各个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孔子的孝是现代的我们行孝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要考虑现代社会的新问题。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青年人去推动,这就导致了“空巢”问题的出现,

针对这个问题,每个家庭的子女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该问题的看法,老年人在物质上的要求是次要的,精神上的需求才是主要的,所以说,我们青年人不仅仅只限于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应该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只有在精神上给他们好好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才能真正幸福快乐。

四、品德修养

在《论语》中,关于品德修养方面,孔子着重阐述了为人处世

之道和“小人”与“君子”的区别。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吾

何以行之哉?’”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于为人处世之道,孔子教给我们很多,在此我只列举三个

方面加以说明。首先是不要做巧言令色之辈,这样的人是缺乏仁德的。再者就是要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最后就是做一个有信用的人。这三方面看似很简单,但做起来是很难的,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去做。

再者就是谈一下对“小人”与“君子”区别的。其实对于这

方面的“阐述”我确实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如果真的按照孔子的说法来定义,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有绝大部分人都属于“巧言令色”

篇二:《论语》给我的启示

《论语》给我的启示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人,《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论集及活动的记录。 在中华文明史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像孔子这样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也没有任何书像论语这样为社会各阶层普遍研读。尽管中国的社会性质、文明程度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今天,孔子仍然以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学术贡献以及学术精神为人们所敬仰,并且日益走向世界;《论语》也以其巨大的文化内涵借助现代传媒手段为更多的人所知道。

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人和事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和人的主观愿望、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如何处理观念和利益冲突,处理人际关系,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而不被别人的不良行为所熏染,是一个看上去简单而实际上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自省也好,自觉也好,自律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方法,方法得当,就能达到既定的道德境界,否则,就会偏离甚至背离既定的目标。非常感谢论语与现代人生哲学这门课,它让我从论语中学到了许多。

我最初学到的是《论语》对我们学习上的影响。《论语》主张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子在《论语》强调学习要不耻下问,好学不厌。我们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前进的动力,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滞于此,不能前进分毫。一个人不能轻易满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学习中去理解、感悟,把学来的东西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到,学习可以分为三种境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为第一境。《论语》里谈到,获取知识首先要做到“勤勉”、“好问”,“文”、“行”、“忠”、“信”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博、广,不能偏颇、单一。“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是我们学习的第二境。这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点,只有不断的巩固自己学到的东西,才有可能在实践里很好地运用。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是学习的第三境界。学习并非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应是学以致用,要学会思考问题,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首先孔子强调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这在其对宰予,冉求,颜回三名弟子的评价中可得到充分的验证。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以上这三个很明显地告诉我们,孔子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视的。冉求在学习上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惑时,孔子告诉他,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走到中途而力尽而止,现在你不是因“力不足”,而是固步自

封自动停止前进。这就是勉励冉求端正学习态度,宰予虽伶牙利齿,天赋较好,但却无疾而昼寝,不好好学习,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令孔子极为反感斥其为“朽木”;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才能积累知识,才能在成就上超越前人。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端正学习态度与明白学习的意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学生子夏亦认识到:一个人只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孔子认为只有端正学习态度和明白学习的意义才能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这种从学生的主观意识出发使学生自己认识到学习的妙处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教学有重要借鉴作用。

其次,要求学生做到全面发展,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当时就是要学生在诗、书、礼、御、乐、射等方面都加强学习。在孔子的熏陶下,许多弟子都是全面发展的,如颜渊、子夏等。孔子主张学生要通过《诗》,“乐”来培养他们自身的道德情感,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所谓“兴”,就是使人感奋起来,警醒起来;所谓“观”,就是使人交融情思,有利团结;所谓“怨”,是可以讽刺或批评在上者的不良倾向,这些就是以诗教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和当今的全面发展相符合,他听《武》,说它“尽美而未尽善”;而听《韶》则称其“尽美尽善”。他相信音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又能使之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对善的陶冶。因此,学生想全面发展,“诗”与“乐”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孔子要求学生重视道德教育达到促进真善美的合一。这就要做到“刚,毅,木,讷,近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外还要求学生 “非礼勿视、非礼勿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使到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已成为一种自然趋势。知识结构单一化的人才已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承担建设社会的重任。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有丰富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看到,孔子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如孔子只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而不重视生产实践。弟子樊迟请教园艺,他却骂他“小人哉”,这就抑制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对此我们要加以辨别。

《论语》给我们另一个影响就是为人处世方面了。不得不说,论语的魅力是极其巨大的。中国人两千年的人际交往准则,伦理道德,很多都是从儒家思想中

汲取过来的。它成了我们衡量道德水平的天平。主要就是以下几点,

第一,慎交友。人是社会性动物,总要和别人打招呼,除了生产生活、定各色人

等如官僚、家人、老师、学生、奴隶等之外,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朋友关系。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同三种人交朋友有益处,同三种人交朋友有坏处。同正直、诚实、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有益处;同逢迎谄媚、当面恭维背后诋毁、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有害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的这番话是十分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的。

第二,慎享乐。口腹之欲、耳目之好,是人之常情,任何人都有本能的欲望,并

以满足为快乐。但是,如何满足口腹之欲、耳目之好,则有讲究。孔子指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季氏》)意思是说,快乐是多样的,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得到的礼乐的调节,宣扬别人的长处,多交贤良朋友,这三种快乐是有益的。而尊贵骄傲、游手好闲、大吃大喝快乐是有害的。

第三,要善于把握和尊长说话的机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学习也好,

修身也好,首先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所谓“学而优则仕”(《子张》)是普遍的观念,也是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因而和尊长打交道是自然的事。语言是交流的主体渠道,说话的态度和时机,直接影响到尊长对自己的看法,并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社会声誉,因为这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孔子指出:“侍候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季氏》)在和君子相处时,人们常犯三种错误:君子还没有说到的时候抢着说,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了,自己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贸然开口,像个瞎子,叫没有眼色。这里的君子,本来是指道德高尚的人,在这里泛指地位高于自己、年龄长于自己、社会声望高于自己的人。每个人在现实社会中都在寻求一个机会去展示自己,当机会来临时很多人却因为某种元婴而失之交臂。归因于谁?其实还应该是当事人自己,因为机会是给于有准备的人的。一个人不懂得时刻准备着,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那个人注定与成功无缘。 第四,常持戒心,遇事多想,全方位思考,尤其是想不好的结果。孔子说:“君

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人的一生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不同,年轻时血气未定,要警惕贪念女色;壮年时,血气方刚,要

警惕争强好胜;年老时,血气已衰,要警惕骄傲自大和贪得无厌。有句话叫做“三思而后行”,就是要人们在做事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要多考虑考虑再行动,全方位思考才能让我们做事更完美,更近人意。

第五,人人在家力行孝悌,在国就能力行忠义。孔子把“为人不忠乎”(《学而》)

作为日常反省的内容之一,可见他对忠的重视程度。这里所说的忠是指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态度,指的是是否尽心竭力。除了为人谋要忠以外,更主要的是“事君以忠”。义,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符合最高道德标准。义者宜也,按照该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义。义为做人的根本,用礼仪实行它,用谦虚的语言说出它,以忠诚的态度完成它。每个人只有在家里爱自己的家人,尽孝道,于国才能有爱国之心。如果一个人,连家人都不爱或是不尽孝道,那么于国,他就谈不上什么爱国之心。因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就是家,而家都不爱的人,他有什么资格或是那什么去爱国?有什么信念能让他不临阵脱逃,有什么留念能让他不在战场上投靠敌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忠义并行。

除了这几点以外我还发现,《论语》里高频率提及的有一个是“君子”。孔子对君子应该是极其推崇的,里面好多关于君子的篇幅。“君子”在《论语》里就是一个完美人格的化身。例如,“君子和而不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以及“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等等。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子有着异乎寻常的喜爱,虽然我们做不到成为这么完美的人,但这却可以是我们在日常行为准则中的一个遵循原则。对我们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情操也是有着巨大的作用的。很多人现在都以“求异”为追求的方向,认为“君子”是不合他们的追求的。但是我想说,每个人的追求方向及梦想是不同的,但是呢,我们在心里也不能摒弃成为“君子”的愿望,我们应该以“君子”来作为准则,约束自己,使自己趋向完美。而不应该在茫茫的人潮中迷失自己。

学《论语》,读《论语》,懂《论语》是我们每一个青年人学习《论语》的时候应有的态度。我们在追逐潮流的同时,还应该记得保持我们民族的传统,对经典要有一颗尊崇之心。《论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一部在在全世界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教师,又如一位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出我们的道德情操、品行修养。它更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找准自己前行的方向。学习《论语》,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尊重,更是对我们人生之路寻找一个指路明灯。

篇三:《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内容摘要: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地位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其虽然里当然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其中的很多重要思想对当代人来说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对中庸之道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对当代人的启示。

关键词:论语 孝道 中庸之道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写成于战国初期。《论语》记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从多方面表现了孔子的思想和学说。孔子是中华名族家喻户晓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在古时的很多朝代都奉之为圣人,他的儒家思想也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的很多名言,例如“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等”都是孔子的至理名言。所以,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所以有句名言说到“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自汉代以后,被奉为儒家经典,后来成为历代文人必读的教科书。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成长阶段,都会学习到论语中的经典语句,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教育,论语都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可以说是我们的终身教师。但是,时至今日,要想完全读懂论语之中所有的思想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我们只能尽力去理解孔子的深刻的内涵思想,来使得我们按照正确思想方式去引导我们。因此,笔者主要从《论语》对孝道、对学习以及对于“中庸之道”对于现代人的启示。

一.《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孝的启示

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学习论语,要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

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二.《论语》对当代人对于学习的启示

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现代很多人并不会真正的学习,现在当今社会的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这种感觉:当学到的知识增多,读完的书慢慢堆满自己的箱子时,却发现其实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读过很多的书,见过很多的人,但是读完的书就如同见过一次面的陌生朋友而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思考就会显得尤其的重要,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学而时习之”。真正的学习,是要如上《论语》中所说,要学思并重,勤学好问,多向他人请教等,只有做到了上述孔子所说的学习方法,那么才是真正领悟、真正学会了学习。另外,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学习只是在学校里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才应该去好好学习,等到长大了,从学校中毕业了,学习就和自身无关了,从此就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了。或者说一个人的仁义道德与学习无关,没有学习照样可以拥有仁义道德。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此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所以,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终身所有的,如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仁义道德受到他人尊重,必须要同学习并重才可以,因为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没有学,则没有仁,我们要在一生中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有一句名言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很大,这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所以,对于学习生活的启示,论语给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也有深刻的反思。综上所述,在学习方面,孔子也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对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真正的学习,去终身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三.《论语》对当代人对于中庸之道的启示

对中庸之道的启示,也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论语》中所说的中庸,不是贬义的那重含义。而是指褒义的方面,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笔者认为,还可以推而广之,将中庸解释为:不走极端,寻找矛盾双方之间的平衡点。应该说,这是贯穿整部《论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到优秀,就需要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应该可以是我们学习的真理。所以,孔子的中庸之道,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不要去走极端,不要太过度,要适中才好 要有中庸之道,这样一个人才会慢慢进步,不会在生活中遇到太大的挫折。在现在社会科技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天天都处于忙碌之中,心中所想只是能更多的追求自己的欲望,得到了一些还想要得到很多,欲望无限的增大、增多,所以,

很多人因此最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事后才会后悔。所以孔子的儒家中庸之道,给予了我们很深刻的思想,做事适可而止,满足一定程度就好,不可走极端,矛盾不可太深,要有适度原则,否则会过犹不及,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这种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不可太过分,要有适度原则,这样才可以避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之事,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比他人更加的快乐舒心。

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对于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非常重要,所以,当代人不可以认为论语中的名言已经过时,论语中的名言在当代仍然有指向引导作用,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启示。但是,《论语》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其中存在一定的封建糟粕的不可取思想。因此,我们要有所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的汲取论语中的名言至理,使我们当代人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上更上一层楼。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篇四:《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论语》对当代人的启示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的表现之一为克己复礼,有所不为);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欲施做答,欲是个人的主观能动

性之取舍,施是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实践,用好心坏心来说,要防止好心办坏事,就要慎施。)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孔子答子路:“又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论语》对当代人在于“孝道”的启示。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孔子非常讲究孝道,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今天的人们对于孝道的认识却在褪色,甚至不以为然。对当代人来说,讲孝理应是和古代一样。因此,学习论语,可以让现代人真正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所以,论语中有提及“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现代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让父母衣食无忧,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之道,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道德”,即道德比物质更加重要。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努力让父母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但在社会上做违反道德的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样使父母担心、忧心,甚至是自责,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能够有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父母更加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做人,不

做违反道德之事,即使生活并不丰裕,但是有高尚的品德,一生平安,这样才是对于父母最大的欣慰与孝道。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做一个有道德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于父母真正的孝。所以,对于父母物质丰裕是次要的,父母真正想要的是子女本分的做人,不要惹是生非,触犯法律底线,让他们看着自己平安健康的生活下去是孔子所说的最大的孝。这也是论语所对于孝道来说最深刻的启示。

《论语》对当代人在于“学习”的启示。对于学习部分,在《论语》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在阐述学习的重要性以为如何去学习。孔子对于学习在《论语》之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说明,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可见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正的学习,是要如上《论语》中所说,要学思并重,勤学好问,多向他人请教等,只有做到了上述孔子所说的学习方法,那么才是真正领悟、真正学会了学习。另外,当今很多人都认为,学习只是在学校里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孩子才应该去好好学习,等到长大了,从学校中毕业了,学习就和自身无关了,从此就完全没有必要学习了。或者说一个人的仁义道德与学习无关,没有学习照样可

以拥有仁义道德。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在此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所以,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终身所有的,如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仁义道德受到他人尊重,必须要同学习并重才可以,因为治学是仁信的基础,没有学,则没有仁,我们要在一生中都像孔子所说的那样,拥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还有一句名言对于我们当代人的启示很大,这就是:“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在生活中,假如我们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问题、做事,我想许许多多的矛盾、纠纷甚至悲剧都不会产生。然而,当利益冲突一旦出现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为什么今天的我们想问题总是忽略了它呢?所以,对于学习生活的启示,论语给我们当今社会的人也有深刻的反思。综上所述,在学习方面,孔子也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解释,对于我们在生活学习中,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真正的学习,去终身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论语》对当代人在于“中庸之道”的启示。对中庸之道的启示,也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我认为,还可以推而广之,将中庸解释为:不走极端,寻找矛盾双方之

间的平衡点。应该说,这是贯穿整部《论语》的一个重要思想。我们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群体中,不论你做什么,如果你想做到优秀,就需要必须相信孔子说的中庸之道。从这个角度说,孔子的道理,应该可以是我们学习的真理。所以,孔子的中庸之道,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启示,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不要去走极端,不要太过度,要适中才好 要有中庸之道,这样一个人才会慢慢进步,不会在生活中遇到太大的挫折。在现在社会科技发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很多人天天都处于忙碌之中,心中所想只是能更多的追求自己的欲望,得到了一些还想要得到很多,欲望无限的增大、增多,所以,很多人因此最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事后才会后悔。所以孔子的儒家中庸之道,给予了我们很深刻的思想,做事适可而止,满足一定程度就好,不可走极端,矛盾不可太深,要有适度原则,否则会过犹不及,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习孔子的这种中庸之道,做任何事情不可太过分,要有适度原则,这样才可以避免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之事,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也会比他人更加的快乐舒心。

《论语》这部著作,虽然很简短,甚至有些内容只有数个字,但是这本著作里所阐述的内容是非常深刻,影响极其深远的,有句名言说道“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评价相当之高。时至今日,我们在各个的

篇五: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论语》对当今大学生的启发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从小学我们就接触到《论语》,现在我还依稀记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句一直从小学一直伴随着我们到大学,它教诲我们学习和做人,但是现在我想阐述我对《论语》其他方面的读书心得,我相信,这对我们大学生涯以及出到社会的工作与磨砺有很大的帮助。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孔子在这里详细分析了共同求学之人,共同求道之人,共同求立之人,共同求变之人的同与不同之处。孔子这样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些追求尽管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想共同之处是都可以有彼此借鉴和帮助的地方,不同之处,应该是彼此的利益关系会有所不同。 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利益不发生关系时,比如大家都是同学,彼

论语对现代人的启示

此之间并无太大利益关系,那么彼此差异很大也没有什么障碍,一样可以继续一起求学。但是如果彼此的利益发生了碰撞,比如一起经营企业等,彼此之间如果没有高度的默契和共识,就很容易发生矛盾。

所以在朋友之间为了求得某种利益而共同合作时,我们一定要预先制定好明确的规定,包括怎样去投入,怎样去分担风险和收益,怎样去管理,怎样去发展,怎样去用人等等,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开始以仇人结束的悲剧。

再有,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过程来比喻一个人学习的过程,暗示我们的学习如果半途而废或者不努力,很可能在学习期满后得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我觉得所有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们,都有应该以这一条提醒自己,不要以为只要进了大学就一定拿到毕业证书,混到毕业以后就一定能有好的前途。现在已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时代,如果不认真学习,不具备足够的真才实学,是很难预期有好的结果的。如果不在大学里好好学习,毕业之后很可能成为一个“秀而不实”的空头大学生。

在谈论了如何地学习,接下面我要讲述一下我们要如何地交友,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评论你的不是者,乃诤友也。孔子曰:“益着三友,损着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将朋友划分为六种,认为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好处,与其中的三种交往有坏处。这话从理论上讲,确实有道理,所谓“跟好人学好,跟叫花子学讨”,多与诚信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学问的朋友交往,自己也能有所提高。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比较难以操作。首先,这里所说的六种朋友的表现,很可能同事交叉存在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我们无法将其逐矣区别开来,比如一个见闻广博的人也可能是能言善辩的人,我们是与其交往,还是不与其交往呢?其次,一个人是怎样的人,我们不通过长期的交往,怎么能辨别出他属于哪一种朋友呢?再其次,一个人曾经有过某一种缺点,难道他不会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而改变吗?最后,怎样的交友标准也太势利了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的素质去影响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和不足的人呢?如果大家都只愿意与有学问的人去交往,那么有学问的人为什么要与不太有学问的人交往呢?

所以交朋友确实需要挑选,但是也不能那么太过势力,即便某些朋友有些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只要我们不去学习他的缺点和不足,也就行了,没有必要拒绝与他们交往。 因此,我们看待事情和问题,不仅在别人身上看起,更要从自身看起,交朋友是反省自己也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难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我觉得基本上概括了一个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

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是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相呼应的。

一个人是否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身高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能善于反省自己,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活得多姿多彩,在朋友亲人中亲近而无话不谈,在工作中独立而出色。

通过读《论语》这本书,我悟出了人生道理,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如何交友与相处,如何练就我们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才,这都要从一步步做起,不能骄躁,虚心,耐心,用心,真心地去学习每一件自己不懂的事或物,日积月累,我们必定果实累累,希望每一位读过《论语》的人都能读以致用。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