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东周列国演义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4:21:15 体裁作文
东周列国演义故事体裁作文

篇一:《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故事》

1.本书记述了我国( )时代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

2.荆轲受了太子丹的嘱托,和( )同往秦国刺杀秦王,图穷匕首见,结果没有成功。

3.由于采用( )的策略,到公元前221年,六国相继被秦吞并,从此天下一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4.魏信陵君主张援赵抗秦,竭力劝魏王出兵,魏王不听。最后他得了魏王妃子( )的帮助,盗得兵符,夺取了晋鄙的兵权,终于击败了秦兵,保全了赵国。

5.越王勾践和大臣( )同到姑苏,成为吴王的奴隶,君臣尝尽了三年艰辛,才被释放回国。

6.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 )年的准备,国势日渐强盛起来。

7.弱小的国家,只有互相联合,才能抵抗强敌,保全自己的领土。这正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所谓( )也就是这个意思。

8.到了楚国以后,( )挺身上殿,他以过人的勇气与雄辩的口才,说服了摇摆不定的楚王出兵救赵,为赵国立下了大功。

9.周幽王荒淫无道,偏宠一个妃子( ),因未能见到她笑颜,竟听佞臣虢石父的丰意,无故燃举烽火,戏弄诸侯,以博她一笑。

10.郑武公有两个儿子寤生和段。武公妻姜氏,生( )时受了些惊吓,因此便不喜欢他。

一、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从西周末年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写起,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统一全国结束,包括春秋、战国300多年的历史,内容极其丰富复杂。

12、小说谴责和揭露了那些昏聩、残暴、荒淫、愚昧的帝王、诸侯以及贪婪、阴险的佞臣。小说赞扬了从善如流、赏罚严明、胸怀大度的王侯和忠贞、勇敢、有才干的将相,也颂扬了那些见义勇为、机智果敢的豪侠。

13、《东周列国志》中也宣扬了愚忠,愚孝等封建伦理观念,是其非常值得赞扬的地方。

14、小说描写了幽王残暴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平王东迁,从此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互相兼并,互相争霸。在诸侯国内部,大夫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之间也互相兼并,致使有的诸侯国为大夫所瓜分,接着出现了十雄并峙的局面。频繁的兼并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15、明代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武王伐纣的故事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

16、所有的情节、人物都是从《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等书中汲取来的。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

17、许多故事描述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如“卫懿公好鹤亡国”、“西门豹乔送河伯妇”、“伍子胥微服过昭关”,等等。

18、《东周列国志》的原著作者是冯梦龙。

东周列国演义故事

19由于小说反映了五、六百年的历史,不可能有贯串始终的人物形象,但在不少篇章里,人物形象描绘得还相当生动,如管夷吾的博学奇才、齐小白的王霸之度、鲍叔牙的苦心荐贤

等等,又如晋重耳、伍子胥、介子推、孙膑、庞涓、廉颇、蔺相如、文种、

答案:1、春秋战国 2、秦舞阳 3、远交近攻 4、如姬 5、范蠡6、二十 7、唇亡齿寒 8、毛遂 9、褒姒 10、寤生 11—19 ×√××√×√√√

2. 以下不是春秋五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襄王

3.不是有关春秋时期成语的是( )

A.千金一笑 B.唇亡齿寒 C.助纣为虐 D.卧薪尝胆

4.“会稽之耻”是指

5. 东周列国故事分为 两部分。

6. 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窃得兵符,夺取了兵权,救援了赵国 ()

7 有关齐桓公的成语是()

A.老马识途 B.先发制人 C.一鸣惊人

8 ( )过昭关。

9. 周文王()

1、D 2、c 3、勾践4、春秋 战国 6√ 7A8、伍子胥 9姬昌

篇二: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这部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 作品简介

《东周列国志》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是一部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早在元代就有一些有关“列国”故事的白话本,明代嘉靖、隆庆时期,余邵鱼撰辑了一部《列国志传》,明末冯梦龙依据史传对《列国志传》加以修改订正,润色加工,成为一百零八回的《新列国志》。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对此书又作了修改,定名为《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为明代长篇白话历史演义小说。当周宣王轻易见杀,当褒姒巧遇得活,《东周列国志》拉开了它那长达数百年史事的序幕。这是古今中外时间跨越最长,人物最多的一部小说,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故事。关于 “列国”故事的平话,最早产生在元代。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余邵鱼(字畏斋)撰《列国志传》,以烽火戏诸侯开篇,分节不分回,每节随事立题。明末冯梦龙加以改编,凡余邵鱼疏忽或遗漏的地方,都根据史书作了订正,艺术上也有显著的提高,改名为《新列国志》,共108回。清代乾隆年间,蔡元放(名界,号七都梦夫、野云主人)又作了一番修改,并加了序、读法、详细的评语和简要的注释,改名为《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写的是西周末年(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故事,内容相当丰富复杂。《东周列国志》所叙述的历史,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展开的。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秦汉前的一些史家为了某种原则立场,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评价,有时会隐而不言,把意思深藏在记述的文字中,没有一定见地的人,很难发觉,更谈不上理解了。这部书的通俗之处,正是将那暗礁一样的文字弄得水落石出,大家一看便心知眼明,种种是非善恶,忠奸智愚,毕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作者编写此书的用意,也是他们对后人的贡献。

西周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叫周幽王,他是一个昏庸暴虐的国王。西周末期,由于社会矛盾的加剧,王室内部的矛盾也扩大了,周幽王终于被申侯和犬戎的联合军队攻入王宫后杀死,周王朝鼎盛时代就此结束,历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称做东周的开始。周王朝的统治日渐衰落,各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东周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期,中国先秦时代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自此开始。这是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诸侯国大国争霸的局面,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春秋五霸”。在这个时期,还出

现了像管仲、子产、曹刿、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样以弱胜强著名的古代战例,也出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诸侯国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也是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大变革时代产生的。

春秋时期最先强大起来的是郑庄公,小说里面把他描写成一个奸诈阴险的小人,因此在里面的历史地位并不高。郑庄之后有齐桓,齐桓公小白得鲍叔牙的帮助,击败管仲辅助的公子纠,从而成为齐公,后又任管仲为相,因其任人唯信,兼听纳谏,又得管仲鲍叔牙之大才,很快就雄霸天下,九合诸侯。但其结局悲惨,困死宫中,死后各子相争数岁不休,也因此渐渐失去了齐国的霸主之位。齐桓公之后,重耳续伯,自深得民心的申生死后,年青时的晋文公重耳便多有磨难,三十岁上逃走天涯,先后流走齐、楚、秦等无数国家,取齐女秦女为妻。只因一帮志同道合如介子推等人的帮助方幸而得生。秦公三平晋乱,最终还是把他推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坐,老来得国的重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兢兢业业把国家治理得无比强大。“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鸣必惊人”的楚之大鸟,因国乱而三年隐若之后果如他之言,一下飞上了乱世春秋的高空,成为一方霸主,这就是缔造了绝缨大宴的楚庄王。而后的楚平王昏庸,竟占儿媳为己有,又听谗言,欲死太子也绝后患,因而牢伍奢,诱杀其子,幸得伍员逃得一生,一夜间愁发皆白之后逃离楚国,后落根于吴,也因他的再生,几使楚丘和越国覆灭于吴国之手,这个有着太多传奇的伍子胥,叩开了吴越春秋的大门,吴王阖闾之后,伍子胥荐夫差而得王,然而夫差不听子胥忠言,放回已困多年的越王勾践夫妇,最终导致吴国灭于这个重生后兢兢业业,一心为复仇而卧薪尝胆的人手里。紧接着晋国三分天下为韩、赵、魏。大概春秋时期的历史就到此了,之后的战国史,小说写得相对简单得多,也没有像赵氏孤儿那样纷繁复杂的故事。

《东周列国志》描写战国部分虽然不比春秋部分那么庞大,但也还十分精彩,卫鞅入秦变法,西门豹、吴起的故事等,但给读者记忆深刻的当数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四人皆是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习游说。孙膑后为庞涓后害,几死于魏,佯疯才得脱归齐国,后马陵道万箭射死庞涓。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击秦国,即历史上著名的合纵,张仪助秦,后几次破苏秦的合纵之谋。两人皆为游说之仕,小说中,他们算不得什么伟大人物,全为小人之举,苏秦先一贫如洗,后因游说而富贵还家,按小说的观点,其是为了自己而行游说之事,全不顾国家以后的发展,尤其在他后面的日子尤为明显。结局悲惨自是不必说。苏秦张仪之后,多出如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这样的好客之士,在他们门下,养士多达数千人,但所养之士也多无用,不能为国出谋划策,也不能为之身死。

当然蔺相如、廉颇这样的大将之才也是有的,白起长平一战坑杀赵卒四十万余。再后期,秦王翦、赵李牧等出现,王翦是秦并吞六国的主力统帅,兵越千里,战功显著。

纵观东周几百年,无外乎一个“乱”字,乱世春秋,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父夺子爱,子通其母、兄妹相通等并不足为奇。春秋时期,多有谋国之能臣如管仲、百里奚、先轸、智宁俞、赵盾等,也多有谋国之君如郑庄公、齐桓公、晋文公、悼公、

楚庄王、秦穆公等,但之后,谋国之君和谋国之臣皆越来越少,后几近灭绝,多出将才而无相才者,也多为游说之人,再之后,只剩家养士人的君子,当然如信陵君这些也堪为国才,但所养之士少有用者。再之后,仅剩将领之才了。将领之后呢,就只剩贪赃枉法、卖国卖家的郭开之流,惟秦王政为治国之君,任人唯贤。下面也有一帮如王翦、李斯等的能臣,也难怪秦能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唉也!

篇三:读《东周列国志》(一)

读《东周列国志》(一)

写在前面的话:这本书读起来挺累的,里面的人物很多,时间跨度很大,故事很精彩,不边读边写点东西的话,很快就忘掉了。全书108回,每回随便写点,看看能不能坚持下去吧。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开始,至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历时515年。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是因孔子作《春秋》而得名,按照历史书说法,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是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这是政治、军事、行政、思想、权力关系、工商业等各方面的剧变期,是一个义薄云天、礼贤下士、百家争鸣、能人辈出、逐鹿中原的伟大时代,这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又是另一个伟大时代的序幕。

第一回 周宣王闻谣轻杀 杜大夫化厉鸣冤

东周的故事自然要从西周如何灭亡开始,从那个预言西周灭亡的谶语童谣开始,那个童谣就出现在西周“中兴之主”周宣王姬静时期。周宣王是著名暴君周厉王的儿子,西元前841年,周厉王姬胡的暴政激起都城镐京国人集结起来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逃离镐京,史称“国人暴动”。《史记》一书于此开始记年记事,这一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前的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年份,是靠考古文物推断的,是中华文明史的一大缺陷,所以1996年启动了著

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弥补这一缺陷),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信史时代。周厉王死后,大臣拥立太子姬静为王,即周宣王。本书前半部分多次提到“文、武、成、康”,这是西周的奠基者周文王、伐纣灭商的周武王以及守成之主周成王、周康王,这是西周最“美好”的时代。周宣王继位后,效法“文、武、成、康”遗风,任用贤臣,多次的对外用兵,使周王朝一度呈现“四方既平,王国庶定”的局面。但因连年征战消耗国力,加剧了西周王朝的社会危机,所谓的“宣王中兴”已然是王朝的回光返照。

公元前789年,周军在千亩之战大败于姜戎,南国之师全军覆没。周宣王在丧南国之师后,不顾大臣劝阻,在太原普查人口来补充兵员、征调物资。在回来的路上听到了那首著名的童谣谶语:“月将升,日将没;壓弧箕箙,几亡周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可思议的童谣预言中的第一个。壓是山桑木名,可以为弓,故曰壓弧。箕,草名,可结之以为箭袋,故曰箕箙。壓弧箕箙就是桑木弓、箕箭袋。周宣王回宫后,又有一件奇闻异事发生,周厉王时期的老宫女未婚怀孕四十多年,产下一名女婴,王后因其不祥,将其抛入城外清水河中。这名宫女的怀孕经历也是异常神奇的。夏朝末年,有两条天龙降在朝廷前,说道:“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王。”夏帝占卜,结果是杀掉、赶走或是留下他们都不吉利,唯有请得龙的龙涎沫储藏起来,才是吉利的。于是陈列了玉帛,告请天龙,天龙便留下了涎沫,夏帝用木柜子收藏起来。夏朝灭,这柜子传到商朝。商朝灭,这柜子又传到了周朝。到了厉王末年,他打开来看,结果那龙涎无法除去,厉王命令宫女赤裸身子对

着龙涎大声鼓噪,那龙涎变成黑色的蜥蜴,窜到后宫。后宫有一个七、八岁的女孩碰到它了,到十五岁时怀了孕,这个女孩就是前面讲的怀孕四十多年的宫女。周宣王听闻此事愈发不悦,又对童谣耿耿于怀,命下大夫左儒,督令司市官巡行街市,不许造卖山桑木弓,箕草箭袋,违者处死。城中的百姓知晓朝廷的告示,都不敢卖这些东西,但有村民却不知道。“次日,有一妇人,抱著几个箭袋,正是箕草织成的,一男子背著山桑木弓十来把,跟随于后。”妇人被官府擒住,斩首示众。男子逃脱后来到城外清水河边,忽然发现一女婴浮于水面,男子抱得女婴,乃望褒城投奔相识而去。这个女婴是谁,想必已经能猜到了。至于“壓弧箕箙、几亡周国”的预言如何一步步成为现实,在下两回中讲述。

这个女婴失踪后,宣王派杜伯查找其下落,却一直未果。三年后,周宣王突然想起此事,大骂杜伯,杜伯据理力谏,周宣王下令杀了杜伯,杜伯好友下大夫左儒上前劝阻,愿与杜伯同死。杜伯被宣王斩首后,左儒于家中自刎而死。后世提到刎颈之交的典故,首先想到的是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是因为《史记》中的记载“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而杜伯左儒这二人则称得上是真正的刎颈之交。周宣王杀害忠良,为自己也为西周王朝敲响了丧钟。公元前782年,周宣王举行秋蒐,就是秋天打猎。杜伯、左儒鬼魂前来报仇,《周春秋》里记载:“日中,杜伯起于道左,衣朱衣冠,操朱弓矢,射宣王,中心折脊而死”,也就是说,当时杜伯冲出来,一句废话没有,开弓就射,宣王心窝中箭,箭穿透了身体,连脊梁骨都射断了,倒在车中的弓衣上当

场毙命,属于“秒杀”。所以现在有学者推断,这是杜伯的家人为了给杜伯报仇,专门训练了几名善射的杀手,到了宣王秋蒐的时候化妆成杜伯等人,乘坐轻车隐藏在树丛里,等宣王经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宣王的卫兵们猝不及防,让杀手一击命中,宣王就这么挂掉了,总之宣王不是善终,而是死于暗杀。这件事儿对周王室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编这一通鬼故事糊弄人,这样就把责任推给了周宣王,是他自己枉杀大臣被鬼魂索命。所以正史里多不记载,比如《史记?周本纪》里只是写:“四十六年,宣王崩”就完了,宣王是被刺杀这件事儿只字不提。宣王崩之后,太子宫湦继位为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幽王。

周幽王将通过自己精彩的演出,努力把“月将升,日将没;壓弧箕箙,几亡周国”这句谶语所预言的事情变为现实,就像后世不断出现又一次次被验证的谶语一样,中间任何一个环节改变或许谶语就不会成真,但是它却总是在千万次巧合后实现。现在人们常说“一语成谶”,很多事,说不清,道不明,或许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天意吧。谶纬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的一门玄学,意趣皆在于此。

篇四:《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谋略上的对应与比较

《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谋略上的对应与比较

作者:余玲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10期

摘 要:世人喜读《三国演义》,除了欣赏其文学成就外,也不乏学习其闪光的智慧。笔者在肯定《三国演义》有许多计谋,读《三国演义》使人聪明之时,给予更高评价的却是另一部作品——《东周列国志》。笔者通过比较《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计谋,尤其是“和亲策略”“金蝉脱壳”“直言指责”“空城计”等计谋的对应与比较,发现《东周列国志》中的计谋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胜于《三国演义》,从而得到《东周列国志》计高一筹、更富有智慧的结论。

关键词:《东周列国志》 《三国演义》 谋略 对应 比较

历史风云变幻,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岁月给英雄或奸雄们提供了争逐和征战的广阔舞台,也为演义小说提供了创作题材,《三国演义》与《东周列国志》就是根据这样的题材写成的。 一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最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东周列国时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代,虽然有名义上的周天子存在,然而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已不是一个大治的时代。这个时代治中有乱,乱中有治。正因为这样,这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仕学争鸣侠隐飘逸,摇唇鼓舌皆成风流;这是个实力竞争的时代,以强国富民为本,虚伪的文过饰非的理论无法泛滥;这个时代的人——不管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教育家,不论是侠,是士,其生命状态大都是饱满昂扬的,都充溢着一种不可遏止的进取精神和非凡的创造力。[1]在这个强者生、弱者亡,智者兴、愚者衰的时代,我们的祖先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流传百世的兵法与智谋。当时的争霸战已经是车步兵联合作战,水陆军协同争先的大规模战争,在战争中诞生了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尉缭等等,他们集古代兵法大成,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世界各国军事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前几年海湾战争时,美军上下不是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吗?这是个讲究谋略的“阳谋”时代,所以智慧丛生色彩斑斓。这个时代不仅在文明文化方面,也不仅在奋发图强、争霸称雄方面,即使是残酷的战争、为义为名为利的暗杀活动等等,也都创造了历史的最高经典![2]这是一个具有大气魄的时代!《东周列国志》正是描述了这样一个时代。

而东汉末年,中原大地也是豪强并起,天子名存实亡。特别是魏蜀吴三国纵横捭阖,逐鹿争雄,气势磅礴,战争连绵,哀鸿遍野。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各豪强为了争得各自的生存空间,都竭力去寻找人才,发现人才,运用人才。这个时代,如同东周列国时代一般,也是人才辈出、各领风骚的英雄年代。在这个年代,也诞生了孙武般伟大的军事家如诸葛亮、曹操、司

马懿等等。《三国演义》正是演义了这样一个时代,有人说“向后人展示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尽在三国”[3]。可见时人对《三国演义》中谋略的重视,但这并不妨碍《东周列国志》描写谋略比《三国演义》更胜一筹!

可以看出,这两个时代都是“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4]剧烈变化的时代,以今人的话说,那是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崛起从而在社会整体上大转型”[5]的时代。《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反映的都是战争伴随着变革、动荡伴随着创新的时代。于是这两部书就有了许多可比之处,有了许多可对应之处。基于本人的兴趣爱好,本文仅就谋略方面对《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两书进行比较。

在东周和三国这两个伟大的时代里,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将帅士卒,为了各自的生存与发展,都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尽各种或高尚或卑劣的谋略。但或许谋略本身具有相通之处,我们可以看到两书中的谋略具有许多对应之处。但对于各种谋略的运用,两者又是否没有高下之分呢?先就几个例子来看看:

(一)“和亲策略”使用上的比较

两书中描述以婚姻来寻求盟友或以婚姻来赚取贤臣大将之事到处可寻。而用此类谋略最具有对应性的要数申侯以女妻郑世子和曹操以侄女许配孙策幼弟孙匡。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写到申侯以女妻郑世子之事。当时的背景是周幽王宠爱褒姒,申侯之妹申后受到冷落并一度被打入冷宫,太子宜臼即申后之子,被逐出王宫,寄寓于舅父申侯之家。幽王又听信谗言,为防止申侯因怨而起兵造反,先发制人,起兵攻打申国,申侯于是借犬戎之兵打败幽王,然而却由此背上了“引狼入室”的罪名,在诸侯中的威信下降。而当时郑国,起先是郑伯友因从犬戎手中救幽王而牺牲于万镞之下,郑国一时在王城及诸侯国中赢得普遍赞誉。后来郑世子联合秦晋卫申各路诸侯赶走外来民族犬戎的侵犯,迎立宜臼,奉为平王,郑国一时为周平王及其他各路诸侯所敬仰,郑世子也成为各路诸侯中声名显赫的人物。因为申、郑两国当时的这种处境,再加上申侯又看到郑世子在后来也确实有了很大的作为,周王室东迁之后,嗣位的郑世子已成为武公,武公采用各种措施使郑进一步强大,最终也独秉周政,及到武姜儿子郑庄公手中,郑国终于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申国也因为甥舅关系而找到了有力的靠山。

再看《三国演义》中曹操将侄女许配“小霸王”孙策之弟孙匡之事。当时曹操、袁绍、孙策等都是较有实力的军阀集团。孙策早已因为挟死于糜、喝死樊能,英名播及天下,被人称为“小霸王”。他坐镇江东,手下聚集着许多能人武士,例如周瑜、徐代元、太史慈等等,军事实力已相当雄厚;再加上有以朝廷的名义加封的“讨逆将军”“吴侯”等等的头衔称号,其已成为当时社会与军事斗争中一股不仅不可忽视而且还应该予以重视的力量。孙策助曹操还是助袁绍,决定着曹操与袁绍斗争的成败。于是曹操必须结好于孙策,使孙策助自己,至少是不去助袁

绍。为了达到这一军事目的,于是以仰慕孙策为名,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了孙匡,曹氏与吴太夫人终于结为了儿女亲家。这一层婚姻关系也确实是为曹操寻求到东吴这一盟友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孙策在曹袁大战中不助袁绍,固然有其本身利害关系方面的考虑,但笔者以为曹孙的婚姻关系也是不可忽视的。

由此,我们发现古代的儿女婚姻虽然总是因为受到门第制和家政制的制约,男女主人公之间缺乏真正感情基础。然而,往往这种婚姻更具有形式上的牢固性,这种婚姻双方更讲究“恩”与“义”。于是也往往给双方带来更实惠的“功”与“利”。就像申国能借助婚姻找到郑国这座靠山;曹操能够依赖婚姻得到东吴这块安全地带。

两书中用婚姻来结盟友的策略还有很多,政治上说得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转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其关系是敌是友,都取决于利害。认清敌友,对战争极其重要。这方面看准了,就可以壮大自己的势力,有取得胜利的希望;反之,混淆了敌友阵线,那就会孤立了自己,壮大了敌人,将招到失败,以至自取灭亡。而在古代,在考虑利害关系的基础上,凭借婚姻手段寻找到盟友,壮大自己的实力,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吧!“和亲策略”有时候确实是胜过军事“兵戈策略”的!

(二)“金蝉脱壳”使用上的比较

三十六计当中,有一计曰“金蝉脱壳”,指的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此计用于军事,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战略目标的谋略。[6]

《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中普遍写到的就是运用这一计谋成功的例子。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六回写“逢丑父易服免君”。齐顷公率领曹卫鲁等国军队攻打晋国,然而却由于晋军将领鼓舞士气有方,竟然以少胜多大败齐顷公大军,晋军将士遥望金舆,竭力追赶败亡的齐顷公,使齐顷公等人被困于华不注山而不得脱。这时,逢丑父想到“金蝉脱壳”之计,先用自己与齐顷公调包,即让齐顷公脱下锦袍绣甲与逢丑父穿,而齐顷公穿逢丑父之衣伪作执辔之人,然后借“齐顷公”求华泉之水以解渴之机而逃脱。而在《三国演义》第五回华雄、李肃用计突袭孙坚之时,孙坚大败,只得“弃弓纵马而奔”。此时,另一个“逢丑父”——祖茂出现了,“主公头上赤帻射目,为贼所识认。可脱帻与某戴之”[7],于是打扮如孙坚的祖茂巧妙将华雄等引开,使孙坚终于从小路逃脱。

“逢丑父易服免君”与“祖茂巧计免君”都是很好地使用“金蝉脱壳”计的典型,是“金蝉脱壳”计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使用!两者都因为适时地改变打扮而终于成功脱险。此处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虽然在服饰等穿着打扮上很有讲究,往往一种服饰代表一个阶层,平时是不能随意乱穿的,特别是在君侯与臣子之间,那种服饰区别是相当明显而严格的,但在特定的时候却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以求脱身。可见,我们在任何时候,特别是在较为重要的紧急关头,应该针对外界的特殊情况,灵活运用一般原则,做到应变自如而不是墨守成规。

(三)“直言指责”使用上的比较

有理有据直言指责的外交策略的使用在两书中也可以找到对应的例子。《东周列国志》九十六回写蔺相如因为“和氏璧”而出使秦国之事。当时的形势是秦国已处于各诸侯国中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最强国的地位,其威震天下并吞八荒之心已经暴露无遗,天下诸侯都慑于秦的淫威。赵国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强盛的,有廉颇、李牧等军事天才的存在。然终究不敌秦国,赵也是畏秦已久。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王给了赵王一个二难选择——假许以十五城易赵王手中之宝(和氏璧),使赵王陷入既不能许之又不能不许之的境地。许之,肯定是白白失去宝物而得不到城池;不许之,又给秦王以借口而加怒于赵国。于是,处于弱势地位的赵国只有派遣有勇有谋的蔺相如出使秦国。果然,秦王得到美玉不停地把玩,却绝口不提交易城池之事。于是善于察言观色的蔺相如就巧妙地把美玉要了回去,并指责秦王待外交使臣缺乏礼节,对待兄弟诸侯国不够尊重等等。又根据秦王喜欢美玉的心理,“要挟”秦王需用礼仪才可能得到钟爱的宝物。等到蔺相如第二次在秦廷面对秦王要求“和氏璧”的情况时,谨慎的蔺相如已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并且面对盛怒的秦王,义正词严地发表了一通演说:“秦自穆公以来,共二十余君,皆以诈术用事。远则杞子欺郑,孟明欺晋,近则商鞅欺魏,张仪欺楚,往事历历,从无信义。臣今者惟恐见欺于王,以负寡君,已令从者从间道还赵矣……”[8]“今日之势,秦强而赵弱,但有秦负赵之事,决无赵负秦之理。大王真欲得璧,先割十五城予赵, 随一介之使,同辰往赵取璧,赵岂敢得城而留璧,负不信之名,以得罪于大王哉?臣自知欺大王之罪,罪当万死,臣已寄奏寡君,不望生还矣。……令诸侯皆知秦以欲璧之故,而诛赵使,曲直有所在矣”[9]。一通言语,先直接指责,然后晓之以理,晓以利害,以刚言相慑,终于给历史留下了“完璧归赵”的一段佳话。

蔺相如这一段痛快淋漓的直言指责,自然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三国演义》中祢正平裸衣骂曹操那一段。

祢衡,字正平,其经孔融推荐,面见曹操。当时曹操身居汉相之职,军事上也有了相当的力量,其“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汉献帝已行同虚设,曹操的威名已播及天下。当祢正平来见操时,操没有很好地礼遇他,甚至“不命坐”。于是祢衡开始感慨并极力贬低当时曹操最得力的谋臣武士,认为荀彧只是“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守坟墓,而其余的人,如郭嘉、程昱等等人也只是可以用来关门闭户,白辞念赋,击鼓鸣金,牧牛放马,取状读招,传书送檄,磨刀铸件,负版筑墙,屠猪杀狗。甚至骂他们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

祢衡可真是把曹操麾下十分有才干的人贬低得不成样子。我们这儿且不说祢衡贬低这些人事实上是对曹操用人之才的极大讽刺,会引起曹操的暴怒,就说被点到名的和未被点到名的这些谋臣策士,哪一个心里会痛快?即使下文他没有再骂众人,不再说他们“行于死柩之中”,也不说他们“汝等只可谓之螺虫”等等倒人胃口的话,也会引起这些谋臣策士的厌恶。更何况他又说了这些话呢?后文中“众恨而散”,也是他咎由自取!

此处蔺相如与祢衡都遭到了无礼之遇,两人都采用了直接指责的外交策略。可这个策略所产生的效果却完全不同,两人的最后结局也是迥然相异,为什么呢?仔细比较,我们就会发

现,蔺相如虽然骂了秦王祖宗八代,然而他却十分懂得说话的技巧,能够适时地转移秦王关注的焦点,骂了秦王的祖宗八代之后,他不给秦王一点思考和说话的机会,就开始说自己,把秦王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秦强而赵弱,决无赵负秦之理”,“臣自知欺大王之罪”,同时又对秦王晓以利害,“负不信之名”,“令诸侯皆知秦以欲璧之故,而诛赵使,曲直有所在矣”。这儿潜台词十分明显:秦王你还是不杀我为好!可见蔺相如虽也是采用直言指责的外交策略,但他在直言基础上很注意“知止策略”,把话说到点子上。所以最后秦王厚待相如,“礼而归之”,蔺相如最终能够完璧归赵,保持乃至发展了赵国在诸侯中的地位,也是不足为怪的。这是他显示了智慧和胆识的结果!而祢衡就不同了,他虽有勇气,但不够识趣,他说话不知进退,首先是打倒了一大批,招致“众人已恨”,他不仅借众谋士以抬高自己,也通过说曹操的“浊”来表明自己的“清”,得罪了曹营集团。这还不够,他还得罪刘表,得罪黄祖。黄祖不是曹操,他不是很懂得“嫁祸于人”,不是很懂得“借刀杀人”,暴怒中的黄祖可以把“胡言乱语”的祢衡给杀了。事实上,祢衡即使不死于曹操、刘表手中,甚至是不死于这个“黄祖”手中,也必然会死于另一个“黄祖”手中。可以说,祢衡的死,决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而是他本身的一个必然结果。 可见直言指责的外交策略是需要视环境、对象的不同而灵活运用的。祢衡就是在这一点上不及蔺相如吧!

(四)“空城计”使用上的比较

一部《三国演义》,讲到诸葛亮,恐怕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要数“空城计”。诸葛亮在失去街亭、列柳城之后,又逢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围城。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文臣,没有大将,城中也只有两千五百军士,根本无法想象与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匹敌,然而诸葛亮真可谓知己知彼,他凭着长期以来对司马懿用兵谨慎性格的了解,在司马懿性格的谨慎之处大做文章。高唱一曲空城计,终于使司马懿上了大当,白白失去了一次大好的攻城机会。一个“空城计”谋略退去了司马仲达十五万大军,其谋略的军事效果如此!由此,诸葛亮也给世人留下了空城一计退仲达的智慧形象。

诸葛亮的“空城计”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我发现《东周列国志》中却有一个比诸葛亮表演得更好的空城计,那就是郑国叔詹的“空城计”。

《东周列国志》二十回,写楚国令尹王子善为取悦嫂嫂息妫,大发楚国之兵,向中原进发,首先攻打郑国。郑国当时国力已远没有楚国强盛,而且一时又来不及请盟友齐国出兵相救,在郑文公急招百官商议,一些大臣大叫“请成”“求和”之机,郑国深谙军事心理的叔詹就唱起了一出“空城计”。他分析了“公子元(即王子善)操必胜之心,欲以媚息夫人耳。夫求胜者,亦必畏败”之后,十分镇定地令“大开城门,街市百姓来往如常”。这一番场景,令楚国前队不敢前进,以为“郑闲暇如此,必有诡计,哄吾入城,不可轻进……”[10]。即使子元亲自到城门口视察,也只有感慨:“郑有?三良?在,其谋叵测!……(需)更探听虚实,方可功城也”。[11]这样叔詹以空城唬住了来势汹汹的楚国大军,为自己赢得了时间,还未等到子元从空城计中醒悟,齐侯同宋鲁两国诸侯已经亲率大军来救郑,于是楚军只得潜出郑界,无功而返。

篇五: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大开大阖,演义人性之美

——读《东周列国志》有感

《东周列国志》一书我花了半年时间才在餐桌上读完,内心很是震撼。该书讲述了西周末年周宣王至嬴政“兼六国混一舆图,号始皇建立郡县”五百多年的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春秋战国,征战无休,朝立夕灭,弱肉强食,纷乱难记,英雄辈出,群星灿烂,思想光芒四射、智慧包融天地,强主强臣纷涌而现,弱国亦有争食之分;列国之中,强臣多而英主少,将相并出;列国后期,主暗臣强,文臣多为游说之士,经天纬地之相鲜有其出,而用兵设谋之将辈出,诸子百家产生。

《东周列国志》虽为演义小说,但史实以《战国策》、《左传》、《国语》、《史记》等为史料,以小说手法,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编排,冶为一炉,把“仁、义、忠、智、信”作为主旨反复弘扬,为古人立碑,为后人树范,可谓“九分史实,一分虚构”,诚可作正史品读。而名家点评、后人凭吊等均增加了阅读趣味。前人作史时隐晦的点评,以“春秋笔法”深藏于文字中,作者恰将那些“暗礁”托出水面,引领读者,种种是非善恶,忠好智愚,皆以“义”而演述,培植读者浩然正气。

“东周”时期是周王朝统治日渐衰落、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我国奴隶社会进入末期的动荡时代,诸侯争霸的“春秋”时期自此而始。这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大发展的时期。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诸侯国大国争霸的局面,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春秋五霸”。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像祭足、管仲、百里奚、曹刿、孙武这样著名的历史人物,发生了“城濮之战”这样以弱胜强著名的古代战例,也出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诸侯国王。

书中描写战国部分虽然不比春秋部分那么庞大,但也十分精彩。春秋末期,由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发展,各诸侯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改变了大国争霸的形势,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以后又形成了秦、齐、楚、燕、赵、魏、韩七个大国称雄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剧烈的统一战争自此开始。频繁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和

痛苦。 韩魏赵三家分晋,周天子封为诸侯而天下大乱,卫鞅入秦变法,秦孝公崛起,西秦再度强大,为最后秦灭六国开始铺垫。诸国征战频繁惨烈,人命如纸,但涌现出了更多的智谋、军事人物。孙、庞、苏、张,白起、吴起、“战国四公子”等人物,鲜活可赞,可歌可泣。最后在智囊运作与军事打压下,六国纷纷破灭,中华重新成为了一个统一政权国度。而这个国度远超夏商周三代的国土、实力、文明程度,与现代祖国的版图更为接近。这正是东周时期在混乱中扩张、在战争中前进对祖国发展的有利影响之一。

2014.02.16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