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我是一个草根教育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5:44:27 字数作文
我是一个草根教育家字数作文

篇一:我最佩服的一位教育家

我最佩服的一位教育家

在中国近代,我最佩服的一位教育家就是陶行知,毛泽东称他为人民教育家,郭沫若曾说:“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宋庆龄也以“万世师表”四字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词。她说,过去读书人尊奉孔子为“万世师表”,在我们现代中国,陶行知先生才堪称“万世师表”。 自己佩服他更多的因为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没有一分的苦涩难懂,是那么的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孩子,可以说是做的教育。今天再读陶先生的理论,不由在回顾中再一次深刻领悟。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合”的“全面教育”。这就是生活教育的目的。

2、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是“生活即教育”: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原理之二是“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社会即学校”反映了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 原理之三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最早是陶行知为晓庄学校确立的校训。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就是教学做合一。”

3、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1)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使每一个乡村有充分的新生命。(2)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3)提倡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4)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5)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6)要培养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这一教师应该是“敢探未发明的新

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7)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社会大学是这一主张体现。

我是一个草根教育家

陶先生在多年以前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现在的教育仍然具有

很大的现实意义。幼儿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贴切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才是有价值教育内容。教育内容贴近孩子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正是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理论。

篇二:一个草根的阅读

一个草根的阅读

黄亚明

说到读书真真的有些惭愧。细细想来,从小到大没读过几本书。

说到读书,还真的要感谢老父亲。很小的时候,在外面工作的父亲每次回家,黑提包里总是装着一本书。他闲暇的时候看,睡觉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经常因眼睛盯着书,夹菜的筷子在桌子上乱戳,就是夹不到菜。大概被父亲的专注吸引,对书本的内容充满好奇,在父亲上班的时候央求他将书留下了,半懂不懂地读了一些中国传统著作,在充满饥饿、疾病的艰难岁月,书,成了最好的精神寄托。

少年时代,最让人惬意的是睡在田埂上读书。秋天的农村,一片金黄。躺在长满巴根草的田埂上静静地读书,两边是因饱满而低头的稻穗,闻着稻香和泥土的芬芳,人在书中,思绪随着文字飞向遥远的世界。偶尔从书中走出来,听听稻田里传来吧嗒吧嗒小鱼弄水的声音和几声蛙鸣,田埂边上秋虫此起彼伏的对话。累了,将书合在脸上,一边闻着书香,一边看着瓦蓝瓦蓝的天空胡思乱想。直到夕阳西下,浓密的稻株挡住了光线,才夹着书悻悻然地回家。

工作以后,学校里聚集着一帮文艺青年,大家经常在一起吹牛,读过什么名著,有着怎样的精彩。受虚荣心驱使,为了积攒一些吹牛的资本,将学校图书室里能看到的几十本中外名著看了一遍。为了做好文艺青年,将《收获》《十月》《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诗刊》等当年火红的文学刊物一期不拉的读了。有幸在那个年代知道了张贤亮、路遥、莫言、贾平凹、顾城、食指、王朔、王小波、史铁生等,当年的流行成了今天的经典,当年的文学青年成了今天的大家。说到借书,还闹出了笑话。学校图书室的管理员是个大姑娘,看我频繁地去借书是否有“匪来贸丝,来即我谋”的意思,对别人总是笑脸相迎,对我冷若冰霜,我觉得好委屈,原本没有这个意思却被人误会,为此郁闷了好长时间,若干年后大家坐到一起谈及此事皆大笑不已。

随着工作任务的不同,渐渐地将阅读的注意力转移到教育专业上来了。抽空读读教育学心理学经典作家的作品,提升自己的教育品位,渐渐地将文艺青年的事淡忘了。几十年里,没读过多少书,读书也不系统,事业也没什么成就,依然是一个草根,但阅读对我的成长与成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让我从无知到知道自己无知。八十年代有一则政治高考题“存在就是合理的”,无疑是让学生批判这个唯心主义观点是何等的荒谬,我极尽能事,列举多少事实来证明这个观点是如何荒谬,怎样的不合理。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萨特的粉丝萨冈写给萨特的信:“您不责难公正,因为您不愿意评判;您不谈及荣誉,因为您不愿受封;您甚至不提宽厚,因为您不知道自己是宽厚的化身.....”内心忽然有一丝不安,再查阅萨特的生平与著作,这位法国哲学家、作家,存在主义哲学大师,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第一位拒绝领奖的诺贝尔奖得主,是何等的学识渊博、宽宏厚重之人,“一个从来不愿做典范的人,过的是

怎样的典范人生”。而我却狭隘地、断章取义地批判他,又是怎样的无知。

阅读让自己对社会对人生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每一本鸿篇巨制,无不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变革动荡折射到具体人物身上。书中的政治领袖、贵族商贾、武侠义士、草根屁民,涂满了时代颜色。他们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变迁中坎坷的人生经历,内心的焦虑、忏悔和心灵救赎的过程,让人动容。生命中那些切肤的酸甜苦辣、疼痛、愤怒,也不乏深情温暖,堆积起来,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和不能承受之重。对个体细微感受的精准把握,细致入微地呈现的生命体验,见微知著中写出某个人或一代人无可逃离的际遇,思考程度之深刻,远远超出了人的个体经验,也为阅读的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那些潮水涌动的心灵记忆,不动声色、见性见情的细腻叙述,世俗的日常经验表达,都有高迈的精神诉求、人性温暖散发出的幽远清香,不由得你去感动、去思考,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有怎样的人性,如何进行自我救赎,坚守或选择有怎样的原则,找到自然人与社会人之间的平衡点,其间,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力、洞察力自然提升。

阅读让人格丰满,精神自由。每一本好书或严谨或戏娱、或深情或平淡地展示语言无限可能性、结构无限丰富性的同时,一定蕴含着作者对人本真的思考,对人复杂性的探索,呼唤公平、正义、善良、道义、责任,成为不断丰富的主题,书,真的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看多了黑暗却不被黑暗淹没,看多了苦难而不被苦难折服,生活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气油然而生。看多了美好,你会被美好感染,看多了善良,你会被善良感动,人的心灵在阅读中不断自拔更新,充实丰盈,人格也日益丰满。看多了悲欢离合,就会将生活中能用数字衡量的东西看淡一些,不能用数字衡量的东西看重一些,也便找到了幸福。看多了命运多舛,就能看到奢华背后的危惧、体会到清平岁月的温情,踏踏实实地甘于做一个普通人,心甘情愿地做好自己的事,人便自由了。阅读使人安静,阅读让人安心。

篇三:我的教育家学故事

我的教育教学故事

经过十多年的为人师表,我的教育教学经历让我沉湎于对这一职业的眷恋,虽没有什么感天动地的故事情节,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义深长的故事情景。 故事一:快乐的孩子头

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位小学的代课教师。也是唯一的美术教师,除了上美术课之外,我还要做很多学校的宣传工作及"杂活"(如出各班级的黑板报,在墙壁上刷大字和在学校的小卖部里卖东西等),因为可以在学校里经常表演不同角色的替换的原因,小同学们都觉得我十分神奇!经常会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着我,这多少给我"怀才不遇"的自卑心理带来很多安慰。

有一次,我站在高高的梯子上写黑板报,一位小女孩站在下面看了很久很久,都不愿意走开,她说:"我长大了也要象您一样!"我回答:"这不是很苦的工作吗?"我擦着淋漓的大汗回头来看着她。她说:"我觉得写字是很好的工作,我的爸爸是卖猪肉的,他不会写字!","我不喜欢爸爸身上那油油的味道。"我听了有些心酸,告诉她说:"爸爸的工作是为了你可以学写字!掌握更多的文化知,你要加油啊!"这时小女孩高兴的笑了!从此,我更加关注这位小女孩的学习,为了树立她的自信心,上课的时候也特别关照她。望着跳跃在我眼前活泼开朗、学习进步的她,心中总充满着快乐,感觉到自己也拥有了一份小小的伟大,我告诉自己,帮助孩子成长,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发自内心的爱心,用爱去叩启心灵的大门。当我要离开那所小学的告别班会上,全班的小同学都哭得很伤心,那天我收到了我有生以来最多的一次礼物,礼物很小,可是每一个礼物都附上了一句祝福的话,祝福的话写得天真稚气,可是每一句都让我的心灵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故事二: 白头发的学生

有一年的暑假,我受聘于晋江幼教系统教师培训任美术教师,我的班级有近一百个幼儿教师来上课,我只好将她们分成两班,然后我一会到这一班上课,一会到另外一班上课,课堂气氛让我十分意外,这些平时能歌善舞,活泼开朗的幼儿教师上课时却格外的认真专注,让我感动的是:在班级的角落里坐着好几位白头发的老人,她们也不时的称我:"陈老师"。这真是让我受宠若惊!可能是因为她们原来学习条件不好的原因,所以基础确实是比年轻的要落后一些,可是看到她们那学习的劲头,让我也十分感动!课后一位"老同学"将我请到她家,热情的款待。对我说:"这们的学习机会真是难得!希望陈老师可以常常来给我们上课!"从这些"老同学"的身上我真正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必要的,因此坚定了我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决心。 故事三: 学生感言的反思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等逐渐形成的重要段,我们做为教师的在讲台上夸夸其谈,殊不知有时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我的一位学生在她高考之后对我说:"老师十分感谢您的教诲,因为你曾经的鼓励,我走上了学习美术的道路,现在已如愿地被美术高等院校录取了!" 她悄悄地告诉我,她喜欢画画就是因为上课时我的一句话:"你在画画方面很有天分。"一句多么平凡的赞美,在学生有心中却是无比的鼓励,成为学习的一种动力。从此有了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受到赏识,学会感动,这是教育的一种极佳境界。

因此,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机会,甚至可以创造机会给他们成功,所以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或方法技巧的介绍时一定要切合实际,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这样,才能给大多数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可能,另外,教师在作业讲评这一环节,更

应兼顾到大多数同学即使学生画得与你的要求相去甚远,也不必批评,不要用画得"好"与"不好"妄下定论,本着一个培养、熏陶的原则,让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都有被重视的感觉!这样我们的课堂也许就会在响亮的"谢谢老师"声中圆满地结束。

篇四:草根式研究

草根式研究:基层教师的成才之道——以我的语文教

学研究为例

钱梦龙 著名语文教育家,上海市首批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著有《语文导读法探索》、《导读的艺术》、《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

基层教师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于基层学校,他们在用考试、分数不断给学生加压的同时,也让自己背上了越来越沉重的考试、分数的压力。他们起早睡晚,孜孜砣砣,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不勤苦,但基层教师中真能破茧而出,成为影响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的名师者,毕竟只是少数。近年来各地都在启动“名师工程”,这对教师的成长、成才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一名教师能否成为真正的名师,仅靠“工程”是打造不出来的。我观察过不少名师的成才之路,发现他们尽管个人条件千差万别,有一点却惊人的一致:他们在起步之初也不过是一名普通的基层教师,但他们大多不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工作,而对教学研究怀有浓厚的兴趣。也正是坚持不懈的教学研究,使他们超越了基层教师有限的理论视野,逐渐悟得教育教学的真谛,进而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终于在他们影响所及的范围内享有知名度,成为名师。可以这样说,凡从基层教师起步的名师,几乎毫不例外地钟情于教学研究。

基层学校的教师由于日常工作繁忙、资料有限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最便于采取的研究方式,大多是草根式的,即所谓“草根式研究”。这里用“草根”这个词,绝无贬低之意。 什么是“草根”?

上网搜索,在iciba词典中得到以下结果:“草根,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如果这条释文所言不谬,那么肯定是蕴藏于地层深处的黄金所释放的某种元素滋养了地表的草根,才使它们长得格外茁壮而茂盛。这条释文不能不引起我关于草根式研究的诸多联想。

草根式研究是一种立足于本土和基层,扎根于实践的丰厚土壤,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和平民化、大众化特点的研究方式。草根式研究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正源于它跟教学实践的血脉相连,而基层教师拥有最丰富的实践资源——它像黄金一样宝贵啊!因此,草根式研究是基层教师最便于采用、其研究成果也最便于转化为教学成果的一种研究方式。与草根式研究相对应的是“精英式研究”,这是一种在学院或书斋里凭思辨或引进西方理论进行演绎、推理的贵族化、小众化的研究方式。很难对两种研究方式作出简单的价值判断,两者也许都是必需的,而且应该可以互补。但我倒更乐意引用波兰教育家奥根的一句话:“教学论不是凭思辨,而是凭先进教师经验的理论概括以及观察和实验,来揭示一系列规律的。”奥根说的是教学论,也可以用来作为对草根式研究的评价。

过去有个提法叫“岗位成才”,草根式研究正是基层教师走向岗位成才的必经之路。

我是一名普通语文教师,从1952年走上讲台,一辈子都没有脱离过基层学校的语文教学。回顾此生,尽管对语文教学没有什么建树,也谈不上“成才”,但我确实为语文教学焦虑过、思考过、探索过,也进行过较长时期的研究——当然是草根式的。正是这种草根式的研究帮助我走出了个人经验的封闭和局限,使我能够站到一个比较高的立足点上观察、思考语文教学,终于弄明白了一个本来并不复杂但现在却越变越复杂的问题:中小学究竟为什么要教语文?——这使我在面对各种各样进口的、国产的高深理论的时候,始终没有在理论的迷雾中丢失自己。

本文将结合我研究语文教学的过程,谈谈草根式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第一步:体悟

195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仅有初中学历的21岁“小青年”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那时的我,不过是个初中生,更不知教学法为何物,要我教初中语文,无异于赶鸭子上架。但我却信心满满地站上了讲台(正好印证了一句话——无知者无畏)。一个学期教下来,竟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好评。1954年,我开始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1956年,学校扩大规模,增设高中部,首招两个班高一,我被提升为全校唯一的高中语文教师;同年,我又被评为嘉定县(今已撤县建区)优秀教师,写出了生平第一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须打破常规》,并被指定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讲,会后还获得了晋升两级工资的殊荣。这一年,县教育局举办教师暑期进修班,我受聘为语文学科主讲教师,给许多比我年长的教师讲课??总之,仅仅4年时间,我用教学实绩改变了自己作为一名学历不合格的新手教师的地位。

我“快速成长”的奥秘是什么?从中又能体悟到什么呢?

原来,我虽然仅有初中学历,但我的“国文程度”(犹如现在说的“语文素养”)事实上已远远超过了一个初中学生。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酷爱读书。买书、藏书、读书,成了我课余生活的主要内容。每个星期天,我唯一的去处便是书店——“泡”在书店里读书、淘书,乐此不疲。不间断地读书,充实了我的头脑,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也拓宽了我的文化视野。第二,喜爱写作,并有很强的发表欲。我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学会按平仄写旧体诗词,后来又兼及其他文体。初中二年级时还“自费”创办了一份名为“爝火”的壁报,定期出版,发表自己的“作品”。写作、办壁报耗费了我大部分课外时间,那一年竟因严重偏科而留了级,但写作能力却明显提高了。第三,大量的读写使我养成了爱揣摩文章的习惯,并把它移植到课内的国文学习上——在老师开讲新课之前,我总要提前一天把文章好好吃透,到听课时就把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讲解对照、比较,细细揣摩老师解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这种自学的习惯使我受益良多:既激发了读书的兴趣,又提高了独立思考和自主阅读的能力,对知识的记忆也格外牢固。因此,每次国文考试,我即使不怎么复习,成绩也稳居全班第一;至于我的阅读广度和实际读写能力,更是遥遥领先于我的同班同学。

这一段读书自学的经历,就是我能够信心满满地走上中学讲台的一点“底气”。当时我的推理很简单:读书、自学既然能使我学好国文,那么,如果我能够鼓励我的学生像我当年自学国文那样自学语文,不就得了吗?正是对自己国文学习过程的体悟,给了我跨进语文教学门槛的信心。

因此,一开始我就没有像当时一般语文教师那样走“串讲”课文的老路,而是重在向学生介绍自己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比如,我自己读一篇文章,总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返表,表里多次反复,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准确解读文章以后,还要进一步追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哪些教益?我同意作者的思想吗?作者的思想能在我的经验中得到印证吗?我欣赏作者的情感吗?等等。我上语文课,就着重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流程阅读课文,鼓励学生自己“钻进”文章里去“摸爬滚打”,然后通过师生“交谈”,帮助学生逐步领悟阅读的步骤、方法,尤其注意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信心。此外,还鼓励学生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延伸(时常刻印一些课外阅读资料给学生)。但那时根本没有教学研究的意识,那篇《语文教学须打破常规》的所谓“教学论文”,不过是这个时期教学实践的一个简单总结。想不到的是,不为常规所囿地教语文,竟成了我一辈子的追求。

我开始“像模像样”地研究语文教学,是在“文革”后的1978~1979年之间。在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自然而然从个人的成长历程和上世纪50年代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寻求体悟,于是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我的研究课题——“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我这里说的“自主阅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坐下来,静下心,拿起笔,摊开书,慢慢品读,细细咀嚼,钩玄提要,圈点评注??这是一种完全个人化、“原生态”的阅读,跟现今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那种热热闹闹、学生的思维完全被教师的提问牵着鼻子走的所谓“阅读”,是大异其趣的。

第二步:假设

假设就是以已有的事实或原理为依据而对未知的事实或规律提出的一种假说。假设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草根式研究也不例外。

根据研究课题,根据我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我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使学生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现时发展,也必将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我希望通过研究,证实“自主阅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

第三步:验证

胡适说过一句曾经广受批判的话,叫作“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其实他说的正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常态。任何科学研究大多起步于“假设”,归结于“求证”。所谓“求证”,就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假设时提出的假想性命题,只有经过了客观事实或实践的验证,才能成为真实的命题,

才能证明原先假设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草根式研究的课题和假设都来自实践,当然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这正体现了草根式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它不像某些象牙塔里的教育研究,只要有够多的引文或在学理、逻辑上站住脚就行,至于实际教学中是不是行得通,研究者是不管的。这种理论与实践完全“不搭界”的状况,在草根式研究中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我是怎样验证上述假设的呢?

上世纪70年代末,我执教两个初中班级的语文,这是两个平行班,基本条件相当,正好便于让这两个班级轮流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两种不同教法的对照试验:实验班以学生自学、交流、讨论为主,适当辅以教师指导;对照班则完全由教师讲授,学生的工作只是听取和记住。每次对比试验以后,我参照艾宾浩斯关于遗忘曲线的实验,都要搁置一段较长的时间,搁置期间不再让两班学生接触共同学过的课文(最长的一次搁置一个多学期),然后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就学过的同一篇课文、用同一套试题进行测试。发人深思的是,每次测试的结果都是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1984年我总结这个实验,写成《主体·主导·主线——一次教学实验的启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后被《新华文摘》1984年第4期全文转载。

经过3年的反复实验验证,以及我对自己成长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我原先假设的“自主阅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因果联系初步得到了证实: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现时的、长远的乃至终身的)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个人体会,这种积极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对这一点我尤有切身的体会。

其后,我的假设又不断从其他旁证材料中获得支持。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70年代发表的重要教育文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有如下的论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又如,叶圣陶先生一辈子研究语文教学,也一再强调教会学生读书自学的重要性,他的有些名言早已广为传播,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如“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等等。令人倍受鼓舞的是,我的体悟和假设正好与这些经典的言论不谋而合,这使我对自己的草根式研究满怀信心。

第四步:提炼

提炼是对已经得到验证的假设进行分析、概括,使之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提炼的结果往往被凝缩为一个或若干个理论术语。草根式研究只有经过提炼,才能突破经验的局限,使之上升为理论,才能具有指导实践的普遍意义。

我的提炼先后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

实践层面——研究课题既然来自我的语文教学实践,提炼时首先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着眼,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的选择。1979年前后,我提出了语文课的“基本式”——自读式、教读式、复读式(最早提出四式,后归并为三式),把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用基本的“式”固定下来。所谓“自读式”,就是语文课上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自读”不是课前“预习”,而是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自读能力和习惯为目的的阅读训练方式。“教读式”的“教读”,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读”,即教会学生按一定的思维流程阅读课文,从而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最后达到“自能读书”之目的。“复读式”则是指导学生回顾、总结整个阅读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三个“基本式”中,自读式是核心,教读式和复读式都是为学生的自读服务的外部条件。

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向理论层面的提升,可以使实践层面的“三式”在操作时具有更清醒的理论自觉。1981~1982年前后,我在“三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理念,这是我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一次飞跃。

“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就是说,教师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首先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即确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发展潜能的活生生的人。确认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基本立足点。

“教师为主导”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同的描述和限制:“主导”的要义在于“导”,“导”者,因势利导也,就是要求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顺着学生个性发展之“势”,指导之、引导之、辅助之、启发之,使学生能“自奋其力,自致其知”(叶圣陶语),而不是填鸭灌输、越俎代庖,也不是把讲台作为教师展示个人才艺的舞台;教师的魅力全在于灵活而有效的“导”,导之有方,学生才能学得有章有法,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

“训练为主线”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训练”不是习题演练,也不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那种刻板、烦琐的字、词、句操练。什么是“训练”?从构词的角度看,“训”指教师的指导,“练”指学生的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必然呈现为“训练”这一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学生要学会阅读,要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通过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就离不开实实在在的阅读训练,离不开实实在在的语言和思维训练。

“三主”是对教学中师生互动过程的一种动态显示,而不是三个并列命题的静态排列。“三主”的内在逻辑可以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是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其主体地位的必要条件,着眼于教师的“善导”;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又必然呈现为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生动活泼的训练过程。“三主”的表述顺序是不能任意颠倒的,就因为“三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排列”。

篇五: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顾明远《教师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为什么要提倡教育家办学?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进

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教育仍然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因此,深化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共同心声,《纲要》第一项体制改革就是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要大力提倡教育家办学。

◆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

教育是有规律的,尊重规律办学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就会贻误青少年的成长。教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教师是一门专业的职业。很多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一大批人才,而且有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教育风格,这就是教育家。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是,长期以来教师不被社会所重视,说到科学家、艺术家都觉得很崇高,一说到教师都觉得很平凡。教师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还不是教育家,这不太公平。提倡教育家办学第一个意义就是让全社会尊重教师。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教育家?

◆教育家不能泛化

一说起教育家,我们就会想起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等,我国有1200多万教师,为什么说不出谁是教育家呢?一是我们缺乏既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又有付诸实践的影响全局的教育家。现在教育工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工作实践者,他们辛勤工作在第一线,但很少有理论的创新。另一种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很少参与教育实践。这两种人都有些“缺陷”。二是我们把教育家看得太高,标准太严。三是我们对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宣传不够,许多优秀教师既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但是大家不知道。

◆教育家的三条标准

一要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一辈子献身于教育事业,把教育作为一个毕生的事业。二要在工作中肯于钻研,敢于创新,有自己的理论见解和思想体系。三要工作出色,经验丰富,有自己教育风格,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被广大教师所公认。 怎样才能成为教育家?

◆要以育人为本

作为一位教育家,包括作为一名教师,要认识教育职业的特点。首先,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青少年,而不是无生命的物质。第二,内容是传授知识,是育人,是帮助儿童成长,培养学生的心灵,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第三,职业的手段不同。我们不是用工具,而是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品德和智慧影响他们。别的职业都要有工具,医生要有听诊器,要有手术刀,唯独教师不要这些。孔子当老师的时候什么都没有,连书本都没有,却培养了三千多名学子,靠的是知识、智慧、人格。

◆要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

有些教师只喜欢学习好的学生,认为学习好的才能成才;学习差一点的学生就不能成才,就不喜欢。一些学校校庆都是宣传校友里出了多少科学家,多少名人,普通劳动者就不是你的校友了?香港大学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为一个文化不高、一辈子做清洁工的老太太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人才观不是天才观。凡是有社会责任感、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三好生的评选出现很多弊端,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不要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孩子

的发展是曲线的,不是一辈子一直就是好学生,也不是一辈子都是差学生。媒体曾报道,有一所学校夏令营,把学生分三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优等生吃饭,差等生伺候。这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反教育行为,这个孩子长大了对学校能热爱吗?对教师能热爱吗? ◆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纲要》提出,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我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人人学奥数是最不公平的教育,奥数只适合于少数对数学有天赋的学生,人人都学就扼杀了其他的才能。

我的教育信条: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培养创新人才,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始。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兴趣和爱好,教师就要担心他将来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当前教育有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被教育、被学习”。以生为本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高中为什么要提倡多样化?为什么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有选择。有些地方把选修课又变成了必修课,又用考试来规范学生选课,这完全违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