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黄山松教学设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3:24:08 体裁作文
黄山松教学设计体裁作文

篇一:黄山松教案

黄山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C 生)

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B生)

3.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C 生)

2.感受黄山松的的形象、品格、精神。

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材、教参,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视频:黄山美景

解说: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松有三个特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三个特色?(C 生)

黄山松教学设计

披文入情,载情入文

(1)小组学习

出示文字:明确学习要求。

①自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想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一特点的。

②小组交流:哪些语句表现出黄山松的特点,画一画,读一读。 ③感情朗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B生)

(2)交流

特点一:生在石缝里

出示一组松树生长在石上的图片

出示句子:“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设疑: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苍翠、坚劲、窈窕是什么意思?(A生) 1: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B生)

2:那是金属利器都很难将它劈开的花岗岩啊,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出现裂纹,而现在要将它挣裂的是黄山松的根啊,你有怎样的感受?(A生)

(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

3: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黄山松的喜爱吧!(C 生)

4: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什么?(C 生)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带着你的理解读这段话,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B生) 特点二:枝条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出示图片。

1:观察图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请你读一读描写这一特色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A生)

2: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图片及文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3:读这句话并理解它的含义。

指导朗读:带着感受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黄山松枝条生长的样子,而且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那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的品格与精神。(B生) 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1: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团结松

出示图片,指名读句子。

“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枝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2:“偎傍”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方法,准确传神地把黄山松枝条相互依靠、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A生)

指导读:带着理解读句子。

出示句子: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

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3:十二级的台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折断)团结松呢?(A生)

4: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强大的团结力吧!

②蒲团松

5:读一读描写蒲团松的句子。(B生)出示蒲团松的图片。 6:哪些句子体会到异常强大的团结力?(C 生)

小结:这些诗句把蒲团松的形状及对它的赞美之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用他的妙笔描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出示图片:黄山松。

解说: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1:看到这样美的黄山松?你想说点什么?你会联想到什么?(A生) 过渡:黄山松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奇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给我们的顽强、向往光明、团结的品格和精神。这不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拓展知识升华情感

《黄山松》 作者张万舒

好!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叫好,

谁有你挺得硬,扎得稳,站得高;

九万里雷霆,八千里风暴,

劈不歪,砍不动,轰不倒!

要站就站上云头,

七十二峰你峰峰皆到;

要飞就飞上九霄,

把美妙的天堂看个饱!

不怕山谷里阴风的夹袭,

你双臂一抖,抗得准,击得巧!

更不畏高山雪冷寒彻骨,

你折断了霜剑,扭弯了冰刀!

谁有你的根底艰难贫苦啊,

你从那紫色的岩上挺起了腰;

即使是裸露着的根须,

也把山岩紧紧地拥抱!

你的雄姿像千古高峰不动摇,

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

那背阳的阴处,你横眉怒扫,

向着阳光,你迸出劲枝万千条!

啊,黄山松,我热烈地赞美你,

我要学你艰苦奋战,不屈不挠;

看!在这碧紫透红的群峰之上,

你像昂扬的战旗在呼啦啦地飘.

总结:黄山松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总结写法指导写作

1:这篇文章比较长,但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你们发现了结构上的写作特点了吗?

小结:这种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写作方法,可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可以应用。

三、布置作业积累语句

1.从课文中找出写得美的句子抄写下来(C 生)

2.写一篇游记。(A.B生)

板书设计

黄山松

顽强 奇特 团结

不可思议

篇二:《黄山松》教案设计

《黄山松》教案设计

磙子营第四小学

《黄山松》教案设计

一、概述

《黄山松》是小学语文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主要是描写黄山景物中最具特色的景物之一——松树。文章抓住黄山松的三个突出特点来具体介绍黄山的松树。作者在文章开头先设问,明确黄山松有特色,至于特色是什么,文中只说明数量并没有具体说明特点是什么,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来介绍黄山的松树。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黄山松的特点。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楚,突出了黄山松的特点。本文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六年时间的学习,学生理解、感悟能力有所增强,而且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获得知识量也逐步在拓展,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写作也有一定基础,能够准确的将自己积累的词句应用在作文中,在学文中,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浓厚,认真学习,部分同学由于孩子小自制力较差,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热情不是很高,在课堂中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下多督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思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文章的内容。通过观看黄山美景以及黄山松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启发感染学生,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特色,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交流,帮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特,美丽。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仔细用心感悟黄山松的特色,同时更好地体会作者在描写方面观察细腻、用词准确精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材、教参,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师: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

(二)浏览文章,回答问题。

师:初读课文,想象黄山松的三个特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三个特色?

特点一:生在石上,有顽强的生命力。

特点二:一心向阳。

特点三: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师生交流 特点一:生在石上

出示一组松树生长在石上的图片

师: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黄山松生长得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设疑: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苍翠、坚劲、窈窕是什么意思? 师: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

师:那是金属利器都很难将它劈开的花岗岩啊,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出现裂纹,而现在要将它挣裂的是黄山松的根啊,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

啊!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黄山松的喜爱吧! 师: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这段话,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2、导读第三自然段

特点二:枝条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请你读一读描写这一特色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图片及文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师:请你读这句话并理解它的含义。

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黄山松枝条生长的样子,而且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那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3、导读第四自然段

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团结松

出示图片,指名读句子。

“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枝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师:“偎傍”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方法,准确传神地把黄山松枝条相互依靠、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

指导读:带着理解读句子。

出示句子: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

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师:十二级的台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折断)团结松呢?

师: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强大的团结力吧! 蒲团松

师:读一读描写蒲团松的句子。出示蒲团松的图片。 师:哪些句子体会到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生: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几个人可是几百斤,全靠松枝支撑着,竟然安然无恙,能看出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小结:这些句子把蒲团松的形状及对它的赞美之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用他的妙笔描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出示图片:黄山松。

解说: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师:看到这样美的黄山松?你想说点什么?你会联想到什么?

过渡:黄山松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它的奇美,更重要的是它展现给我们的顽强、向往光明、团结的品格和精神。这不正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吗?

5、拓展知识升华情感

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丰子恺的散文主题大多和抗战有关,这篇《黄山松》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写的,我想丰子恺一定是借着《黄山松》的精神来歌颂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不向黑暗屈服的精神、异常强大的团结精神。

总结:黄山松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6、总结写法指导写作

师:这篇文章比较长,但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你们发现了结构上的写作特点了吗?

小结:这种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写作方法,可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可以应用。

7、布置作业积累语句 (1)说说黄山松的特点。

(2)给课文第二、三、四段各写一个小标题。 (3)从课文中找出写得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板书设计: 25 * 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 { 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力

篇三: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松》——教学设计

谢再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

(3)体会“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4)认识10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合作精神,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黄山名松的特点,理解“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2、理解黄山的美在于它没有被世俗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黄山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黄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黄山吗?看,这就是黄山美丽的景色。它在安徽省的南部,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山峰72座。相传因轩辕黄帝曾在山上炼丹而得名。黄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去领略黄山松那独特的美。 板书课题: 黄山松

(出示幻灯片,明确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我们通过自读,合作读得方式已初步了解了课文,哪位同学愿意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名松,它们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4。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山的哪些名松?

(指生汇报,师板书:迎客松、探海松、黑虎松、连理松)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过渡语:这些名松到底有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迷人之处呢?我们先跟随作

者的脚步走进黄山。

1.指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黄山松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板书:气势宏大)

2.师生齐读第2自然段,感悟黄山松的特点。

过渡语:我们和作者一样也被黄山松那宏大的气势所折服。大家知道吗,黄山有十大名松,它们破石而生,依山势而长,顶风傲雪,坚韧不拔。你是不是对黄山松又多了几分敬佩呢?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黄山十大名松的姿态吧。

3.浏览课文4—7自然段,思考:黄山各名松有什么特点?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4.播放黄山松图片直观感受美。完成3题中的问题。 (1)师示范介绍“迎客松”.

(师:登上玉屏楼,我们一眼就看见了一株奇松,在它树干的一侧平伸出一根粗壮的树枝,就像是个好客的主人正平伸开他那健壮而热情的手臂,仿佛在笑迎五洲四海的宾客。这就是十大名松之首的——迎客松。它所体现出的特点是:热情。<板书>可能正是由于它的“热情”才使黄山成了游览胜地。)

(2)结合名松图片,分组练说,评选“优秀小导游”。

(同学们,刚才老师像不像一名导游在给大家介绍着美丽的黄山松。老师有些累了,我想让同学们帮我完成接下来的导游工作,你们愿意吗?那好,我们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介绍一株名松,先在小组内练说,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说,最后评选出“优秀小导游”,看哪一组能摘取这一桂冠。)

(3)板书:执着,高大,缠绕。

师:我们饱览了这四种名松的美丽,接下来:

5.选择自己喜欢的描写黄山各名松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6.指生读文分享美。

(师:黄山有十大名松,我们已经认识了热情的迎客松,执着的探海松、高大的黑虎松,还有相亲相依的连理松,那剩下的六种名松是什么呢?大家想知道吗?请接着欣赏黄山十大名松。)

7.继续欣赏黄山名松,了解十大名松中的其它六种。 (师: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奇形怪状的松树。) 8.欣赏黄山上的其它名松。

师:这可真是奇松罗列(板书:??)千姿百态(板书)真是看不够说不尽。黄山松的各种姿态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修饰,是天然形成的(板书:自然质朴) 四、揭示主题,明确中心

(过渡语:作者欣赏了这么多奇松,他感慨万千,我们是不是也有同感呢?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和作者一起抒发内心的情感吧。) 1.齐读9自然段。

2.理解“黄山归来不看松”的含义。 师:是啊,“黄山归来不看松”(板书)黄山群松的美是宏大的,黄山名松的姿态美又是独一无二的,所以看松只看黄山松。 五、回归整体,感受方法

过渡语:大自然这位神奇的“园艺师”把我国黄山修饰的如此美丽。我们之所以能深刻感悟这份美还源于作者的完美的写作手法。(出示幻灯片写作特点)

1.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黄山松的特点。 2.作者是按观察顺序对这些名松进行描写的 。

3.点面结合。黄山松总体特点的描写与典型名松的描写相结合。

4.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5.总分总的构段方式,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师:这些写作手法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们完成本节的第四个学习目标:识字。

六、巩固识字,积累内化

1.同桌互认课后生字,正音、扩词。 2.圈画文中四字词语再读一读。

3.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七、拓展延伸,补充积累

师:《黄山松》这节课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而它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激励我们奋发前进。

请欣赏诗歌《黄山松》 八、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黄山松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它的独特美已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我们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真诚的心灵去感受,用热情的双手去描绘,用诚挚的行动去爱护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板书设计:

黄山松

气势宏大 (总)

迎客松 热情

探海松 执着千姿百态

(分)

黑虎松 高大自然质朴

连理松 缠绕 ……

黄山归来不看松 (总)

《黄山松》——教学设计

再 放

兰西县红光乡

篇四:《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松》教学设计

学 校 姓 名 电话号码 资兴市高码完小 焦西任 13808445160

一、教材分析

《黄山松》是小学语文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主要是描写黄山景物中最具特色的景物之一——松树。文章抓住黄山松的三个突出特点来具体介绍黄山的松树。作者在文章开头先设问,明确黄山松有特色,至于特色是什么,文中只说明数量并没有具体说明特点是什么,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接着文章从三个方面具体来介绍黄山的松树。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黄山松的特点。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楚,突出了黄山松的特点。本文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黄山松的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5年时间的学习,学生理解、感悟能力有所增强,而且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获得知识量也逐步在拓展,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于写作也有一定基础,能够准确的将自己积累的词句应用在作文中,在学文中,积累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浓厚,认真学习,部分同学由于孩子小自制力较差,尤其是一些男同学,学习习惯不好,学习热情不是很高,在课堂中努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课下多督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较长,但是思路非常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信息,了解文章文章的内容。通过观看黄山美景以及黄山松的图片,生动形象地启发感染学生,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特色,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交流,帮助学生感受黄山松的奇特,美丽。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仔细用心感悟黄山松的特色,同时更好地体会作者在描写方面观察细腻、用词准确精当。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材、教参,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播放视频:黄山美景

请学生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师: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

泉“四绝”著称于世,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黄山,重点欣赏黄山松树的奇美,感悟它的品格与精神。

2.浏览文章,再现内容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山松有三个特色,请同学说说都有哪三个特色?

3.披文入情,载情入文

(1)小组学习

出示文字:明确学习要求。

①自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想想作者是怎样来描写黄山松的这一特点的。

②小组交流:哪些语句表现出黄山松的特点,画一画,读一读。 ③感情朗读:读你喜欢的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师生交流

特点一:生在石缝里

出示一组松树生长在石上的图片

师:在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黄山松生长得怎么样呢?

出示句子:“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

设疑: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苍翠、坚劲、窈窕是什么意思? 师:看到长势这么好的黄山松,作者为什么感到不可思议了呢? 师:那是金属利器都很难将它劈开的花岗岩啊,800摄氏度的高温下才会出现裂纹,而现在要将它挣裂的是黄山松的根啊,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体会黄山松生命力的顽强。

师: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黄山松的喜爱吧!

师:更有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出示句子:

“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

师:谁来带着你的理解读这段话,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 特点二:枝条大多向左右平伸或倒生

出示图片。

师:观察图片,看看文中是怎样描写黄山松这一特色的。请你读一读描写这一特色的语句,并谈谈你的感受或体会。

师:作者观察得非常仔细,他不仅把黄山松与其他树木的枝条作了比较,而且运用比喻修辞方法形象生动的把黄山松的姿态展现出来。

出示图片及文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于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

师:请你读这句话并理解它的含义。

指导朗读: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描写黄山松姿态奇特的句子。 小结:作者借物抒情,不仅细致地描绘了黄山松枝条生长的样子,而且从中发现了黄山松的向阳性,那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的品格与精神。

特点三: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师: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黄山松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①团结松

出示图片,指名读句子。

“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

方生出来,紧密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枝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师:“偎傍”一词用的是拟人的方法,准确传神地把黄山松枝条相互依靠、紧密连接的情态描画了出来。

指导读:带着理解读句子。

出示句子: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

师:十二级的台风,一般的树遇到会怎样?(折断)团结松呢? 师:这真是团结得不可思议的黄山松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赞美它强大的团结力吧!

②蒲团松

师:读一读描写蒲团松的句子。出示蒲团松的图片。 师:哪些句子体会到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生: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几个人可是几百斤,全靠松枝支撑着,竟然安然无恙,能看出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小结:这些诗句把蒲团松的形状及对它的赞美之情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那种团结的精神。

4.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过渡:同学们,本文作者丰子恺先生用他的妙笔描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色,现在让我们再次欣赏黄山松的奇美并感受它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吧。

出示图片:黄山松。

解说:黄山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

篇五:《黄山松》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