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绿色的希望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9:14:25 体裁作文
绿色的希望阅读答案体裁作文

篇一:绿色的追逐阅读答案

绿色的追逐阅读答案

①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②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③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鹜,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里迪加底湖,如今即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

④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⑤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填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⑥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他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他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⑦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了一股生机。

⑧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⑨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

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⑩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时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 (节选自CCTV科教文行动之《绿色的追逐》)

1.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哪些具体的凶险威胁?请简要概括。

2.文中说:“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作者认为追逐的意义是什么?

3.文中多次叙写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为什么以“绿色的追逐”为标题。

答案

1.①沙漠干旱的威胁。②鬣狗、狮子、鳄鱼等强大肉食类动物的威胁。③来自无法防备的小飞虫的威胁。④来自渡河时相互践踏的威胁。

2.追逐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追逐是为了种群更好的生存,追逐更是一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精神

3.(1)运用类比手法,用夸父追日的精神来类比角马在跋涉中对目标心无旁鹜、不畏艰难,执著、坚韧等精神

(2)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角马在长途跋涉的艰辛与执著,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

4.(1)“绿色的追逐”指动物在迁徙、追逐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斗志。

(2)“绿色”是生命之源,而动物的迁徙、追逐是为了物种的生存、延续,所以是“绿色的追逐”

(3)“绿色”象征希望,象征角马在跋中永不言弃的精神。

(4)“绿色的追逐”富有诗意,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注意,饱含作考的礼赞之情。

篇二:绿色遥思阅读答案

绿色遥思(9分)

我们常说生命是绿色的,而对于生命的追逐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绿色的追逐,这种追逐本身也彰显出绿色是一种生机勃勃斗志昂扬的颜色。

动物的追逐中有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那就是长途跋涉夸父追日的精神。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夸父精神,首先是对目标的心无旁骛,在卡拉哈里沙漠和东非平原上,我们找到了这样的矢志不渝。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象群发起了寻找水源的跋涉。这里曾经拥有非洲大陆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马家迪加底湖,如今却只剩一片烈日下的盐和沙子,但那一脉淡水保留了下来,像卡拉哈里沙漠的一块宝石,一旦有降雨,沙漠的某一角,总会再现昔日琥珀般的辉煌。

旱季过后的第一场降雨即将来临的时候,远方飘来的新鲜空气的味道,引起了沙漠上寻找宝石的迁徙。躁动从象群开始,水牛、斑马、跳羚都加入进来,迁移的队伍越来越大。它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沙漠深处走,那里会有新的草场。

东非草原上聚集了近150万头的角马,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场,它们现在必须向南迁徙。它们将途经肯尼亚和坦桑尼亚,跋涉800多千米。角马必须在5月之前抵达塞伦盖提大草原。5月旱季开始之后,塞伦盖提的沃野也会变成荒原,它们将转向西北方向寻找新的草场。角马中的很多已经不止一次参加过这种长途跋涉,对于那些新生命来说,这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一路有太多的岔路口,生还是死甚至由不得自己。“夸父与日逐走,入日”,《山海经》上寥寥片语,对夸父这一路的艰辛只字未提,我们只能靠想象来填补这一空白,山路漫漫,夸父磨破了脚,又结了茧。猛兽窥伺,夸父流了血又结了疤,太阳还在前头,脚步不能停下,这就是夸父精神——不畏艰难,执著、坚韧。

角马的一路颇为凶险,从出发的那天起,鬣狗就一路潜伏在角马群左右,伺机而动。它们是小角马最大的威胁,在草木丛生道路狭窄的地方,行进的速度不得不放慢,碧草环绕的池塘对角马而言简直是伊甸园。然而悲剧发生了,天堂顿时变成地狱。一些小飞虫也来落井下石,飞虫顺着角马的鼻孔飞到它们的脑腔中,大脑受损的角马只能曝尸荒野。角马准备通过狮子的领地,每次它们都会给狮子留下丰厚的礼物。混乱,一片混乱。混乱给角马群带来很大的损失。小角马也容易在这个时候和它们的妈妈走散。失去母乳的哺育,新生不久的小角马会脱水,再难支撑着走下去,这是它第一次上路,也是最后一次。

有死就有生,如果这一路只有悲伤,即便伟大,那也只是个无趣的过程,追逐也失去了它的意义。追逐中一定是有快乐的,这快乐在死亡的衬托下,显得高贵。现在是2月,是角马繁殖的季节。一头小角马出生之后,5分钟内就能学会走路了。再过2个星期,它们就能和妈妈跑得一样快了。这新生命不但令它们的父母雀跃,也给这片将要告别的土地平添上一股生机。角马走到了格鲁麦提河边,要达到目的地,它们必须穿过这条河流,这河流见证了角马家族千百年的跋涉,见证者还有格鲁麦提的主人尼罗河鳄鱼。鳄鱼早已知道这是角马群

的必经之地,它们盘踞在塔利,等待上门的美餐。角马群犹豫了,沉默了。不是在沉默中死去,就是在沉默中爆发。角马选择了后者,一只角马向河对岸冲了过去,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整个角马群。乘着这胜利,角马群一路高歌,想必夸父也是快乐的吧。“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追到太阳要落下的地方,似乎还分不出胜负。遥想一路急奔的夸父,该是怎样的血脉沸腾。他低了头,继续奔跑,丝毫没有畏惧下一刻他可能被太阳灼伤,又或许他渴望那样的燃烧。追逐本来就是这样,生和死,地狱和乐土,就这样手牵手地交错在一起,追逐原本就这样痛并快乐着。

经历了一年多的跋涉,角马群的面前也只剩下最后一条河。越过这条河它们就可以尽情地享受对岸的青草了。它们争先恐后地跳下了河,又相互践踏着往岸上爬,其中有些角马恐怕永远也爬不上岸了。

伤痕累累的尸体铺满了河床,被活下来的角马遗弃在那里。但那些幸运的、强壮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角马的乐园。它们将在这里稍作停留,然后继续重复着祖先走了千百年的道路。夸父追日,太阳西行,它们都一样执著,然后追逐多一个注脚——永无休止的跋涉。

(

15.下列关于本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将动物对绿色的追逐,比喻成夸父追日,表达了作者对动物这种精神的礼赞。

B.每年5月,东非草原上的150万头角马就会向南迁徙,它们沿途经过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最后到达塞伦盖提大草原。

C.角马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既要面对残酷的死亡,也能迎来新生命的降临,而且新生的小角马具有非凡的适应能力,2个星期就能跑得跟成年角马一样快。

D.本文虽然是一篇科普文章,但读起来并不枯燥,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科学知识的介绍中穿插了“夸父追日”的神话,而且善于运用想象、描写、拟人等多种写作技巧。

16.角马在迁徙过程中经历哪些凶险威胁?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本文的内容及自己的认识,探究作者为什么以“绿色的追逐”为标题。(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9分)15.解析:B项,“每年5月”是角马到达塞伦盖提大草原的时间,出发应是前一年旱季之后。

16.答案:①沙漠干旱的威胁。②鬣狗、狮子、鳄鱼等强大肉食类动物的威胁。③来自无法防备的小飞虫的威胁。④来自渡河时相互践踏的威胁。

17.答案:①“绿色的追逐”指动物在迁徙、追逐过程中显示出来的一种生机勃勃的昂扬斗志。②“绿色”是生命之源,而动物的迁徙、追逐是为了物种的生存、延续,所以是“绿色的追逐”。③“绿色”象征希望,象征角马在跋涉中永不言弃的精神。④“绿色的追逐”富有诗意,造成悬念,引起读者注意,饱含作者的礼赞之情。

篇三:绿色的希望——光合作用

难点8 绿色的希望——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它不仅是整个生物界生存、延续和繁荣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所以,本难点一直是高考的重要内容。 ●难点磁场

1.我国政府为把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正在北京地区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绿化北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调节( )

A.北京地区的气温

B.北京地区的湿度

C.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D.北京地区氧气和二氧化硫的浓度

2.若玉米体内较为严重地缺少氮和磷,水分解为氧气和还原氢的速度将会( )

A.变快 B.变慢 C.无变化 D.A或B

3.下图是验证光合作用某过程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通入乙装置的CO2(C18O2)和甲装置的H2O(H218O)时,可以证明 。

(2)在甲乙两装置刚置备完毕的一段时间内,若温度不变,而逐渐增大光照强度,两装置的O2的生成量会_________;若温度和光照条件均不变,而逐渐增大CO2的通入量,那么,两装置的O2的生成量则会_________,这说明两装置内的光合作用_________,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光照强度从通常的10千勒克司增加到60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主要产物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

●案例探究

1.济南植物园中有一个用透明玻璃围成的热带植物馆。该馆内除了生长着一些热带植物外,还有少量的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小动物。若在馆内释放一定量的用18O标记的氧气,若干天后含有18O的有机物的存在情况是( )

A.只在植物体内 B.动植物体内均有

C.只在动物体内 D.动植物体内均无

命题意图:考查综合性运用光合作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其重点在三方面:①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18O2转变成C18O2;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18O2转变为含18O的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③植物体内的含18O的有机物的一部分通过食物链转移到动物体内。

知识依托:①生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②CO2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③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错解分析:学生很容易错选D项或A项。其思维障碍很可能有三种情况:①植物体内

的有机物是由植物体吸收外界环境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但是热带植物馆内没含18O的CO2;②没有充分注意题干所给定的隐含条件即热带植物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的生态系统,而误认为在馆内释外放的少量的18O2会很快流入大自然当中去了;③联想不到植物与动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形不成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向动物体内转移的动态概念。

解题方法与技巧:①审请题意。②捕捉有效信息,找全题目给定的显性条件和隐含条件。本题的显性条件就是馆内释放有18O2和馆内有以热带植物为食的小动物,隐含的条件就是热带植物馆是一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生态系统,自身可以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并具有物质循环必须的时间。③将题目给定条件与题意有机地结合起来,便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即植物吸收馆内的18O2,进行呼吸作用,使18O2转变为H218O,然后热带植物以H218O为原料再进行呼吸作用,生成含有18O的C18O2,最后热带植物以C18O2为原料再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含有18O的有机物储存在体内,随着小动物的取食,植物体内的一部分含18O的有机物便储存在小动物体内。

答案:B

2.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世界范围内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所引发的粮食问题都是相当突出的。人们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艰苦的探索,其最根本最有效的做法是( )

A.通过拓荒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B.扩大化肥生产规模,加大化肥施用量

C.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品质优良的新品种

D.通过基因工程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综合性运用生态、矿质代谢、基因工程和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寻找主要矛盾的能力。其重点在两个方面:①拓荒和化肥施用均与当前的生态建设相矛盾,而且使农作物增产的幅度也是有限的;②粮食短缺与温饱是当前的主要矛盾,所以,人类首先考虑的是粮食的产量,其次才是质量。

知识依托:①拓荒会加重土地的荒漠化;②化肥的生产及施用,均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影响土壤的结构;③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人类进行生命活动的根本能源。

错解分析:有些学生很容易选B项或C项。其错误的思维过程很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①充足的肥料,全面的肥力是制约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而随着现代化工工业的迅速发展,通过扩大化肥生产规模,增加土壤肥力是很容易的。但忘记了各种化肥的生产都是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都会产生许多废气、废渣和污水,这都会对自然界的空气、土壤、水源造成污染,甚至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平衡体系。②基因工程可以培育作物新品种,解决人类粮食短缺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①审清题意,发散思维,全面考虑问题。产量问题是题目的落脚点,提高产量的途径很多,如本题的A、B、D均可,但是站在生物圈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层面上将三者进行比较,就不难选出D项。②认真寻找隐含条件,利用隐含条件。C项答案中有一个隐含条件即“品质优良”,学生需对它进行全面分析,品质优良,可能是高产,也可能是蛋白质含量高,或者是营养全面、抗病能力强等等,但不一定仅指高产。所以,C、D两项相比,D项是正确的。

答案:D

3.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CO2充足的条件下。如果将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此时叶肉细胞的C3化合物、C5化合物和ATP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

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

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

命题意图:此题重在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知识依托: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在暗反应的过程中与C5化合物结合成两个C3化合物,C3化合物可在还原氢和ATP的共同作用下被还原成有机物。

错解分析:由于考虑不到C3化合物的还原是个耗能过程,需消耗ATP。所以学生容易错选B。

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当CO2突然减少时,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C3化合物的过程必然受阻,因而导致C5化合物的含量上升和C3化合物的含量下降,C3化合物还原成葡萄糖的过程减缓,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量也减少,使细胞中ATP的含量上升。

答案:C

●锦囊妙计

1.光合作用是构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渠道。所以,我们必须站在有利于生物圈稳定和生物地化循环的高度来研究它的原理和作用,这也是我们用它来讨论、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解决一些生态、粮食、环境等现实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充分运用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科思想,去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

3.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反应的速度,光反应产物[H]与ATP的数量多少又会影响暗反应的速度,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暗反应中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作用的速度;CO2是暗反应的原料,CO2的浓度高低直接影响暗反应的速度。

●歼灭难点训练

1.国家多次强调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植树造林,同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积极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为后代保留更多的木材、草原和能源

B.调节西部地区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C.减少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减轻土壤荒漠化

D.调节西部气候,解决内地干旱问题

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逐步被还原,生成葡萄糖。由此可见,光合作用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那么,CO2还原所需要的电子,从根本上来自( )

A.H2O B.还原氢 C.叶绿素a D.ATP

3.如图所示,4支试管中盛有等量的指示剂(中性呈红色,酸性呈蓝色),在弱光照射下哪支试管中的指示剂由红转蓝速度最快( )

4.将深海中的藻类移至浅海中,光合作用的效率将明显增强,这是因为( )

A.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高的蓝紫光

B.在深海中只能获得频率较低的蓝紫光

C.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长的红光

D.在浅海中还可以利用波长较短的红光

5.根据光合作用原理,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绘出华北平原上的玉米在7月下旬某天某段时间内,在天气晴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效率曲线(能体现大意即可)。

6.将金鱼藻放入BTB水溶液中(一种在酸性情况下为黄色,碱性条

件下为蓝色的指示剂),并将该容器置于暗处。实验开始时溶液为蓝色,2

小时后溶液变为黄色。

(1)容器内的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将该装置置于阳光下,溶液颜色黄化速度大大降低,其原因

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难点8 绿色的希望——光合作用

难点磁场

1.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大规模绿化增大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面积,有利于植物吸收更多CO2,释放出更多的O2。

答案:C

2.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N、P是合成光合作用过程中所需的NADP的重要元素,而NADP是催化水光解为氧气和还原氢不可缺少的辅酶,所以N、P缺少时,NADP含量就降低,从而使水光解为氧气和还原氢的速度减慢。

答案:B

3.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光合作用CO2中的氧和H2O的去向问题,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H2O中的氧转变为O2中的氧,而CO2中的氧转变为有机物中的氧。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增强;CO2浓度增大,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增强。此外随光合作用的增强小球藻自身也不断繁殖,促进了光合作用的效率进一步增强。

答案:(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反应物中的水。

(2)较明显地增加 慢慢增加 效率在不断增强 甲乙两装置的小球藻的数量随着小球藻的不断繁殖而不断增加

(3)先是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其生成速率不断增大,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其生成速率将保持基本稳定的状态。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的许多地区为了发展经济,为了局部利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现象十分严重,因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这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而植物根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保持水土。为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想到通过扩大植被面积来减少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减轻土壤荒漠化的问题。

答案:C

2.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利用化学、生物知识,综合性解释生命现象的能力。学生必须清楚以下原理:叶绿素和辅助色素共同作用吸收、集中光能,并传递给特定的叶绿素a分子。光能的吸收引起电子流,这样特定的叶绿素a分子失去的电子又被水放出的电子所填补,然后,再由特定的叶绿素a等物质传递给C3化合物等物质。结果,使水不断被分解成氧、质子、和电子。所以CO2还原所需要的电子,从根本上来自水。

答案:A

3.解析:此题意在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在弱光条件下,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多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因此溶液逐渐显酸性。

答案:C

4.解析:此题重在考察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线的吸收情况,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由于学生对藻类在深海中能获得什么频率的光不清楚,因而容易错选B或C。而实际上在深海中只有频率高的蓝紫光才能够到达,在浅海中,则各种频率的光都能到达。

答案:A

5.解析:在我国北方7月下旬的一天之内,上午10点左右,光照充足,气温适宜,此时叶片气孔几乎全部张开,吸收CO2,因此,光合作用效率高,强度大,达到最高点,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到了中午12时左右,光照过强,气温过高,蒸腾作用过盛,则部分气孔关闭,CO2的吸收量逐渐减少,故有机物的合成效率逐渐降低,光合作用陷入低谷;到了下午15点左右,光照逐渐减弱,气温开始缓慢下降,刚才闭合的叶片气孔又逐渐张开,吸收CO2,植物合成的有机物又逐渐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此后光照强度逐渐减弱,光反应效率降低,有机物的合成效率也逐渐降低。

答案:

6.解析: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出O2;而它的呼吸作用,则在有光无光条件下均可进行,吸收O2,释放出CO2。水中的CO2含量变化影响水溶液的pH。

答案:(1)金鱼藻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水溶液呈酸性。

(2)在阳光下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使水中CO2含量逐渐减少,水溶液的pH升高。

篇四:夏日的期待阅读答案

梦醒,大地依然静默。金秋没有因为心焦而提前到来。树上的果子依然嫩得发青,好看是好看得很,咬一口尝尝,才知道苦得涩得可以。

于是,便有了隐隐惆怅(是惆怅,而不是失望,因为长长的夏日后面,必定跟着一个充满果香的秋日)。

惆怅什么呢?

(A)是怀恋那脉脉含情的春日?春日已无可挽回地消逝了。那温润,那温馨,那美丽得令人心醉的花的微笑,那漫山遍野竞相涌流的新绿,那解冻后欢呼雀跃的清流,那沉寂了一个冬天忽然响起的一阵接一阵隆隆滚动的雷声,那从牛背上牧童的笛眼里流出的如霞似锦的云霓,那舞步,那躁动的少女春心,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爱的少年狂言——啊,好一切充满着春日的气息和活力,都随着春水东去。至少,这一个春日是永远地无可挽回地流逝了!

留下这夏日,这喧嚣后的缄默,这躁动后的宁静,这充满惆怅的期待和这里那里响起的轻轻叹息。

静默的夏日里,需要有一颗静默的心,想想该做点什么了。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而且,当这一个的夏日无可挽回地流逝,这一个秋日无法抗拒地到来时,这一个冬日就已经不远了。在冬日,那北风凄厉地尖叫、雪花无声地殒落的寒夜,生命拿什么来温暖记忆呢? 心湖里不由得掠过一阵疾风。

种子播下了,土地耕耘了,花灿灿地开过了,果实高高地悬在枝头了。但这青嫩的、尚未饱满的果实,依然在炙热的夏日里流盼着渴望,渴望苦咸的汗水,渴望甘泉的滋润,渴望熏风的抚慰,当然,也渴望严厉阳光的照护。这一切,都与高谈阔论和长吁短叹无缘。人类的一切历史证明:高谈阔论结不出殷实果实,长吁短叹唤不来丰饶金秋。

唯一的选择是劳作。虽然,生命已经很累很累了。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只要你还有精力去高谈阔论或长吁短叹,那就说明,你付出得还很不够很不够。新|课|标|第|一|网

劳作是唯一的选择。虽然,生命在劳作中已是很忙很忙的了,但夏日是一个极繁忙的季节。这里那里都在一个劲地忙,所有的人都忙所有的人都跟着忙所有的人都不能不忙。应当不时地扪心自问:如何忙出生命的社会价值?

(B)在默默劳作默默等待中,常常伴随着不期而至的惆怅,这惆怅总是相随夏日而来,它是从那凝固的热气、凝固的倦柳、凝固的太阳、凝固的蝉鸣、也许还有凝固的静默中,一丝丝一丝丝抽出来的。这惆怅,让你 ① 春日的美好;让你 ② 秋日的丰饶;让你 ③ 冬日的洁净;也让你 ④ 了夏目的期待。于是你默默地冥想,默默地成熟,并在默默的劳作中走向这一个希望的盛秋。

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请不要忘记,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各比喻人生的什么阶段

(1)是怀念那脉脉含情的春日?

春日:

(2) 生命啊,当你在夏日里匆匆埋头赶路时。

夏日:

2.根据文章内容,请把“向往”、“饱尝”、“怀恋”、“称羡”四个词语分别填到B段①②③④处。

①—— ② ——③—— ④ ——

3.第A小节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对第A小节进行赏析。

4.本文的修辞手法有 ()

A.排比、比喻、反复 B.对比、比喻、拟人 C.排比、比喻、拟人 D.夸张、拟人、对偶

5.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否则,当秋日苦着脸挎着空篮走来,那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了。 加点词:挎着空篮

(2)但夏日之于生命本来就是一个累人的季节,它意味着永无休止的付出。加点词:累人的季节

6.“夏日的天空上,永远醒目地大写着:等待与期望。”请依据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夏季三个问题

夏天期望

作者:欧阳斌

蝉的鸣叫一声更缠绵,火热的太阳,滚烫的烤天地。南方夏

来了。

期待的夏天是很着急的期望特别着急。毕竟,诱人的果香漂浮

的梦想。

醒来,地球仍然保持沉默。秋天,因为急于提前到来。树上的果子仍是

嫩蓝色的,好看是一个非常好看的,咬了解到苦,涩的味道。

因此,将有一些淡淡的忧郁(忧郁,而不是失望,因为不久后的夏天,

必须遵循的一个完整的水果秋季)。

惆怅什么呢?

怀旧之情脉脉含情的春天吗?春天已经无可挽回地消失了。那潮湿温暖

美丽的令人心醉的花的笑容,新的绿色漫山遍野的竞争浪涌电流解冻的欢呼声

沉默冬季嗡嗡声爆,接着一阵隆隆的滚雷兴奋清流,

后面的内一头公牛在牧人的笛声流出的如霞明亮的云彩的眼睛,舞蹈,那不安分的十几岁的欲望,

可笑可爱的少年狂言 - 哦,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活力,

是与春水东去。最起码,这个春天是永远无法挽回的过去。

离开这个夏天,经过了喧嚣的沉默,这个安静的躁动,忧郁的期望

在这里和那里响起了一声叹息。李

沉默的夏天,一个沉默的心,想想这个做一些事情。否则,当秋

苦着脸离开空篮子来了,才真正是“一无所有”的惆怅。此外,今年夏天

造成不可弥补的传递,秋季不能抵御这个冬天来了

后远。在冬季,刺耳的尖叫声,雪花,北风下降默默你们的生活甚至??

温暖的记忆的?

心湖里忍不住经过一阵狂风。

种子播种,耕地,开的花有光泽,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

但是这个年轻的投标,但充满果香,仍然在炎热的夏天流期待的愿望,渴望绿洲

水分,薰风舒缓的愿望,当然,也渴望刺眼阳光的照顾。所有这一切都谈论广泛的理论和恼怒,高

错过的。所有人类历史证明的言辞结并不富裕,水果

恼怒的呼叫不来丰富Raojin仇。

唯一的选择就是劳动。虽然生活很疲惫。夏季在生活中一直是个累人的季节

这意味着永无休止的工资。只要你有精力谈

或恼怒,它表明你付出是不够的,它是不够的。

劳动是唯一的选择。虽然在劳动生活很忙碌,但夏季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季节

。在这里和那里,他不停地忙碌,繁忙的所有的人,所有

遵循忙,忙所有的人都不会失败。

值应不时问自己:如何繁忙的社会生活?

莫莫老挝默默地等待,往往伴随着意想不到的忧郁,忧郁总是手在手

夏天的一天来临的时候,它是凝固热,刘累凝固凝固的阳光,凝固的蝉

也许是凝固的寂静,丝毫痕迹撤回。这惆怅,留恋春天的美丽,让你渴望为秋丰度;让你羡慕的冬季清洁,让你遭受了夏季

是。所以,你静静地冥想,静静地成熟和沉默的劳动希望

胜球。

生活,嗯,当你埋头匆匆的道路上,在夏天的时候,不要忘了,在夏天的天空, 伟大永远醒目的字:等待和期望。

篇五:昆明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昆明市2011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8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22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生命如一泓清泉,

②青年时代的我们渴望挣脱一切羁绊,像江水一样奔流,流向未知的远方,我们拒绝.

停滞,因为停滞与否,将决定生命之泉拥有活力,我们冲破心灵的堤岸,融入溪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也许我们会变得浑浊,也许会被暗礁撞得遍体鳞伤,但我们将勇往直前,奔.腾不息。

③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生命将会进一步升华,我们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迎着风在天空中自由地飘荡;我们可以化作雨露,给干涸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我们可以再次融入溪.

流,汇入大江,奔腾入海??哪怕这样的旅程多么地曲折艰险,我们更要实现那壮美的梦想。 ④生命如一泓清泉,让我们保持水的活力,水的自由,还有水的生命。

1.请用正楷将第②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1)羁绊( ) (2)浑浊( )(3)干涸( ) ...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三组词语中,每一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1)精湛 秘诀 相提并论 若既若离

(2)迷惘 妥贴 无暇顾及 眼花缭乱

(3)繁衍 儒雅 忧柔寡断 人迹罕至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5.选出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

歌作品305篇,当时统称为“诗”,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B.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分别出自《曹刿论战》和《木兰诗》。

C.郭沫若,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著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他的诗歌

《天上的街市》借助联想和想像,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斯商人》是他著名的

悲剧代表作之一。

6.按要求默写。(7)小题3分,其余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的四季变化之美,其中“ ”描写

了芳香四溢、生意盎然的春季。

(7)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作品艺术效果突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写出 , 了江面的开阔;杜牧《赤壁》中的“ 的“ 念的执著追求。

(8)变化多端的云,常能触发诗人几多思绪,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云”的连续两句:“

, 。”

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曹操《观沧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2分)

答:

(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3题。(共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余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远地,尝以为无缘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麓山之力不副天 奇 ,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求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於治平也,弗难矣

【注释】①俦(chóu):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A.去国怀乡 去( ) B.至若春和景明 景( ) ②①”以小见大,用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构思巧妙;龚自珍《己亥杂诗》中 , ”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

C.然后知峡山之名于世 名( ) D.去其所阙 阙( )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至则无可用 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

C.而未言其所不足/学而不思则罔 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

10.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1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

12.选出对【甲】【乙】两段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甲文先写登岳阳楼所见的自然风光,接着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不同,情

亦不同,一阴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比。

B.甲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写之中。

C.乙文中,作者通过写童年时听旁人的讲述,从正面表现了峡山寺的美景。

D.乙文是一篇借题发挥之作,写峡山寺只是一个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议论。

13.【甲】【乙】两文表达的主旨虽不同,但都会给人一定的启发,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伏法认罪。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这暂且不论。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8。(共11分)

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 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 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

绿色的希望阅读答案

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

14.“那么,‘天网’究竟是中性粒细胞抛出的呢,还是细菌抛出的呢?‘天网’到底是由

什么物质编织的呢?”这是一个过渡段,它是从选文中摘录的,请问应将它放回选文哪两段之间?(2分)

应放在第( )段和第( )段之间。

15.阅读选文第⑤段,在A、B、C、、D四处填写恰当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准确概括出人体

“天网”的形成过程。(每空不超过6个字)(2分)

中性粒细胞: A →与细菌拼杀→ B → C → D →构成”天网”

16.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

有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

A.选文开头引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一成语,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

明对象——“人体天网”。

B.在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不见“天网”活动的踪影,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

C.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但到止前为止,有关人体“天网”的许多问题尚待科学去研究。 18.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 17.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

D.选文彩逻辑顺序,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3题。(共13分)

失帽记

余光中

①去年底在中文大学演讲的那一次,听众的盛况不能算怎么拥挤,但也足以令我穷于应付,心神难专。等到曲终人散,又急于赶赴晚宴,不遑检视手提包及背袋,代提的主人又川流不息,始终无法定神查看。餐后走到户外,准备上车,天寒风起,需要戴帽,连忙逐袋寻找。这才发现,我的帽子不见了。

②事后几位主人回去现场,又向接送的车中寻找,都不见帽子踪影。我存和我,夫妻俩像侦探,合力苦思,最后确见那帽子是在何时,何地,所以应该排除在某地,某时失去的可能,诸如此类过程。机场话别时,我仍不死心,还谆谆嘱咐孙明珠、樊善标,如果寻获,务必寄回高雄给我。半个月后,他们把我因“积重难返”而留下的奖牌、赠书、礼品等等寄到台湾。包裹层层解开,真相揭晓,那顶可怜的帽子,终于是丟定了。

③仅仅为了一顶帽子,无论有多贵或是多罕见,本来也不会令我如此大惊小怪。但是那顶帽子不是我买来的,也不是他人所送,而是我身为人子继承得来的。那是我父亲生前戴过的,后来成了他身后的遗物。那顶法式贝瑞帽呈扁楔形,前低后高,戴在头上,由后脑斜压在前额,有优雅的缓缓坡度。至于毛色,则圆顶部分呈浅陶土色,看来温暖体贴。四周部分则前窄后宽,织成细密的十字花纹,为淡米黄色。戴在我的头上,倜傥,有欧洲名士的超逸,

④但帽内的乾坤,只有我自知冷暖,天气越寒,尤其风大,帽内就越加温暖,仿彿父亲的手掌正护在我头上,掌心对着脑门。毕竟,同样的这一顶温暖曾经覆盖着父亲,如今移爱到我的头上,恩佑两代,不愧是父子相传的忠厚家臣。

⑤记忆中父亲从来没打过我,甚至也从未对我疾言厉色,所以绝非什么严父。不过父子之间始终也不亲热。小时他倒是常对我讲论圣贤之道,勉励我要立志立功。长夏的蝉声里,倒是有好几次父子俩坐在一起看书:他靠在躺椅上看《纲鉴易知录》,我坐在小竹凳上看《三国演义》。冬夜的桐油灯下,他更多次为我启蒙,苦口婆心引领我进入古文的世界,点醒了我的汉魄唐魂。张良啦,魏征啦,太史公啦,韩愈??,都是他介绍我初识的。

⑥后来做父亲的渐渐老了,做儿子的长大了,父亲长期宦游在外,我因工作而几经辗转,各忙各的,父子交集不多。

⑦23年前,我受中山大学之聘,由香港来高雄定居。妻子毅然卖掉台北的故居,遂把父亲接来高雄安顿。父亲自中年起痛风,晚年更因青光眼近于失明,许多年来,父亲的病情与日常起居,幸亏有妻子悉心照顾并操劳陪伴。身为他亲生孩子的我,却未能经常陪侍,想到50前在台大医院的加护病房,母亲临终时的泪眼,谆谆叮嘱:“爸爸你要好好照顾”,实在愧疚无已。

⑧父亲和母亲相濡以沫,母亲逝于53岁,长他10岁的父亲,尽管亲友屡来劝婚,却终不再娶,寂寞中守了34年,享年97岁。可怜的老人,以风烛之年独承失明与痛风之苦,又不能看报看电视以遣忧,只有一架古董收音乐喋喋为伴。暗淡的孤寂中,他能想些什么呢?除了亡妻和历史的和渺渺的往事。除了独子为什么不常在身边。而即使在身边时,也从未陪他久聊一会儿,更从未握他的手或紧紧拥抱他的病躯。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⑨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长戴的帽子,无异于继承了最重要的遗产。父亲在世,我对他爱得不够,而孝心也始终未能充分表达。想必他内心一定感到遗憾,而自他去后,我遗憾更多。幸而还留下这么一顶帽子,未随碑石俱冷,尚有余温,让我戴上,幻觉未尽的父子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