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捕捉动情点作文指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6:17:30 字数作文
捕捉动情点作文指导字数作文

篇一:高三作文辅导之捕捉动情点抒写真性情

高三作文辅导:捕捉动情点抒写真性情

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的、自觉的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

实验中学张卫江

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

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

其次要勤于用思,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

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

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例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

广西毛发移植中心内部传阅

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作者在安排全文结构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大人物”,却“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然后再追述原因,讲明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学校,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的学业,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这一“动情点”,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最后才点出“人不能光活自己”的主题。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2。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例如施冠祯同学的《瞬间》一文:

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

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

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转身快步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

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

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

3。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仍以上文为例,作者在渲染“动情点”时,穿插了关于“我”的内心描写,这样既可以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弥补直接描写的不足,细化了故事发

广西毛发移植中心内部传阅

生的情景,而且虚实相生,彰显了父母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浪漫而真实的情感,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浓重的底色与生活气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情点”就蕴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你能够捕捉到它,用心去写,自然就可以抒写出人生的真性情。文章动人,亦有路可依。

广西毛发移植中心内部传阅

篇二:高三作文辅导:捕捉动情点 抒写真性情

高三作文辅导:捕捉动情点 抒写真性情

假如你想摆脱思路枯竭、头脑空空的烦恼,就一定要有意识的、自觉的在生活中寻找并捕捉到“动情点”。所谓的“动情点”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情思的人、事、物。

怎样才能拥有一双善于捕捉“动情点”的慧眼呢?

首先可以通过研读范文来提炼典型情景。所谓范文,可以是课内的经典名篇,也可以是课外自己喜欢的美文。通过研读范文,可以提炼出一些典型的生活情景,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借鉴。

其次要勤于用思,注意提升自己的敏锐意识。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引发自己心灵震动的瞬间,并及时将这种情感的火花记录下来。很多人并不缺少“动情”的体验,只是因为司空见惯而忽略了它们,让它们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滑走。比如一次温馨的晚餐,你还能描述当时的氛围吗?和父母的一次冲突,你还记得起原因吗?有心人应该学会留住这些稍纵即逝的瞬间,不断积累,使之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自然也就不会文思枯竭了。 另外,还要关注细节,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动情点”不只是一些煽情的故事情节,它还包括个人独特的人生体验。

发现“动情点”,捕捉“动情点”都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素材库,使写作时情感的流淌更加真实自然,从而更好地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更好地凸显“动情点”,增强文章的力度。

1、精心剪裁,巧设高潮,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决定着全文的高潮,牵动着全文的结构,所以在写作运思的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来使情感厚重感人;也可以通过调动各种不同的叙述顺序,加强细节描写等方式来“浓缩”文章的结构,使情感更加集中、动人。例如《父亲的布底鞋》讲述了一个寓意非常深刻的小故事,“父亲当年大学毕业后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回到村里,带领大伙儿开办企业”,致富以后,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但他“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其目的就是不忘根本,“不能只图自己过得好,还要多替别人想想”。在安排全文结构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围绕“布底鞋”这一线索,采取倒叙思路,先交代父亲是“大人物”,却“一直都穿着一双布底鞋,白底黑帮,宽宽大大,在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显得格外刺眼,格外落伍”,然后再追述原因,讲明父亲小的时候由于家里很穷,虽然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了县重点学校,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是全村人凑出学费帮他完成的学业,而当时家里同样困难的四奶奶送来的就是这样一双布底鞋,把村里人在生活都很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帮助父亲完成学业这一“动情点”,在高潮中自然而然地推出,最后才点出“人不能光活自己”的主题。这样处理,不仅在文章开头就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而且脉络清晰,主旨明确,饱含深意。

2、集中渲染,画龙点睛,凸显“动情点”。

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然而令人动情的,不一定是事物或物件的整体或整个过程,往往是事物的某个

捕捉动情点作文指导

部位或事件的某一细节。因此作文不能只写事物的轮廓,而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渲染之、凸现之,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力量。例如施冠祯同学的《瞬间》一文:

那年的腊八,老天隐隐地皱着眉,没有留给太阳一点空隙。

饭后,母亲去盛腊八粥,她端了一碗走到已经拿起包要去上班的父亲面前,抬起头微笑着看着父亲的眼。父亲放下包,会意地接过碗喝了一口,然后露出孩子般甜甜的笑。母亲拿起父亲的包送父亲出了门。

雪花悠悠地降下来,停在父亲已经开始苍白的发梢上。母亲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身快步

回来,拿起放在门厅的伞又急步追了过去。

母亲赶上了父亲,撑起伞遮住了父亲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父亲停下步子回过头,一丝稍纵即逝的惊讶幻化成双眼清澈的光,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像是深邃的湖,浸过千年岁月久久地沉淀成柔和的凝视。

我心中那块最柔软的地方就像被轻轻揉过的软纸,留下一片片细小的褶皱。

这篇文章以“瞬间”为题,仿佛只是抓住了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然而所写的内容却突破时间阈限,刻画出两人深沉而默契的感情世界。

3、细化情景,虚实相生,凸显“动情点”。

“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要想让读者从心底里涌动起喜怒哀乐,产生情感的共鸣,还需要注意生活情景的真实情感。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对生活的体验程度。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仍以上文为例,在渲染“动情点”时,穿插了关于“我”的内心描写,这样既可以透过旁观者的眼睛弥补直接描写的不足,细化了故事发生的情景,而且虚实相生,彰显了父母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浪漫而真实的情感,为文章增添了一层浓重的底色与生活气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情点”就蕴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只要你能够捕捉到它,用心去写,自然就可以抒写出人生的真性情。文章动人,亦有路可依。

篇三:捕捉动情点

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

教学目标

1.由简析《背影》的“动情点”导入课题,然后结合师生例文进行具体解说,破除写作神秘感,使学生充分认识写作“动情点”的作用,学习如何捕捉“动情点”的方法。

2.通过针对师生例文的讨论以及个人生活经历或见闻的回味,认识写作情感态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具体写作练习,进行实践体验,在体验中加深对写作原理的领悟。 教学理念

方法的指导与过程的“生成”相结合,情感品味与实践体验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作者把一腔真挚深沉的父子深情,定格在了一个平凡普通的“背影”中。从此,那个“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形象,成为伟大父爱的象征。

这篇散文的成功,很大原因就在于作者极其准确地捕捉到了写作的“动情点”——背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写作方面的重要启示:要善于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投影) 何谓“动情点”?简单地说,就是在生活的某一时刻打动了你的内心,牵动了你的情思的人、事、物。它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根白发,一句话语;也可能是一排大雁,一座高山,一条小河,一间老屋,一朵鲜花;还可能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甚至是一个极微不足道的细节??总之,它能触动你的心灵,牵动你的情思,引发你的思考,启迪你的(写作)智慧,使你久久不能忘怀,甚至成为你刻骨铭心的记忆。这样的“点”,我们就称之为动情点。欣赏图片

(二)捕捉“动情点”——动心

下面看一篇学生例文——《品味》。(投影)

深秋的清晨已是寒气袭人,但为了不迟到,我不得不早早地下楼去骑车,然后,在寒风中费力地蹬着车子,向学校狂奔。

麻烦的是,楼道里的自行车很多,往往是一辆辆自行车相互挤压着,几乎让人取不出去,也推不进来。所以,每天早上光是取自行车就得用五分钟。五分钟,对中学生的早晨来说,这是多么宝贵啊!

爸爸似乎也觉察到了这一点。爸爸是个很有毅力的人,不管天气多冷,天天早晨都会跑上三千米。他经常在我吃早饭的时候满头大汗地跑回来。

“儿子??”

“什么?”

“自行车我帮你推出去了。”

我没再说话,匆匆吃完饭,便急着下楼了。打开那扇难缠的楼道门(很难开的门,而且反弹的速度和力量都很大),我那辆又矮又小的自行车已经安安静静地在门外等候我了。 以后的日子,天天都是如此,几乎没什么变化,不管怎样,我都可以在刺骨的寒气中看到门外那辆又矮又小的自行车。我渐渐习惯了这种事——而爸爸也没再提过,就像一切都已成为自然似的。

有一天,这种自然突然被打破了。爸爸的腿受了点伤,没有去跑步,所以当我要走出家门的时候,他突然对我说:“自行车我没给你推出去。”语气里似乎颇有些愧意。

我仍旧没有回答,急急地下了楼。我在那堆自行车里找到了那又矮又小的自行车。打开锁后,我便往外推车,但被另外几辆挤压在一起的自行车挡住了,我只好把那些自行车一一

搬到旁边,有了勉强通过的空隙,人和车一起倒退着往门口一点一点地蹭。每往前蹭一点,心里的火就上涨一点,好不容易挨到门口,我没好气地一脚踹开那个脾气暴躁的门,可用力太猛了,火气更大的门猛地又反弹回来,我急忙用右腿顶住它,然后用左手将车子推出去,同时还必须用右手帮着扶住车子??待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自行车推出去之后,楼道门发出“嗵”的一声巨响。

这“嗵”的一声,突然让我打了个寒战。

刹那间,我突然感受到了别的什么东西,确切地说,我品味到了一种淡淡的爱,不,是浓浓的爱!就像品茶一样,天天喝茶不一定喝出茶的滋味,只有用心去细细地品,你才能觉出茶的馥郁浓香。爸爸的爱原来就浓缩在这又矮又小的自行车里!我可以想象出他推车时吃力的样子,因为他没有车的钥匙,所以推起车来,不,是搬起车来,比我更费力。 现在,我真想对爸爸说句“谢谢”。

(一学生朗读全文)

教师启发引导:

1.这使你想到了《背影》中的哪段描写?画线部分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动作描写。突出搬车的困难,表现父亲深沉的爱)

2.这篇文章的动情点是什么?(父亲搬自行车这件事)。作者把无声的父爱浓缩在一辆小小的自行车里。作者在详细描写自己搬自行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搬车的艰难,也品出了浓浓的父爱。可见,只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司空见惯的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让你动心的事物。

下面请大家回忆,在你的生活中,令你难以忘怀的“动情点”有哪些?请用三言两语来讲述一下。

老师示范如下:

1.如《背影》:父亲爬上月台给“我”买橘子时的背影。

2.如《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姥姥过马路的一瞬??

生2:迷茫的眼神??

生3:一张冰棍纸??

生4:雾中的身影??

生5:破旧的洋娃娃??

生6:一滴永恒的泪珠??

??

(许多学生还讲述了各自经历的感人故事,说到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

老师小结:捕捉动情点,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需要细心观察,需要具备一颗敏感多情的心。这样,你会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从凡人琐事中发现许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比如,有个同学写的一篇周记,记叙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题目是《永恒的微笑》。一个课间,她抱着厚厚的一摞作业小心翼翼地下楼梯,突然一位素不相识的高年级的同学迎面跑来,她很担心作业被撞翻了。正在惊慌无措之时,那个不知姓名的同学快速收住了脚步,并走向前来,帮她整理了一下最上面的几本摇摇欲坠的作业本,然后,冲她一笑,跑上去了。刹那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地写道:

“短短的几秒钟,我无法记住他的面容,即使现在再遇见他我也无法将他认出,更无法知道他的姓名,但是,我会永远记得那个嘴角上扬的微笑!”

这篇文章的选材很普通,很微小,却很感人,因为它很真实,材料真实,情感真实。如果作者在刹那间感动之后,就不了了之,那么就丧失了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可见,不要抱

怨无话可写,不要抱怨生活平淡,只要具有一颗敏感多情的心灵,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从生活中捕捉到许许多多的好素材,生活就会成为取之不尽的写作源泉,动情点自然就很容易捕捉到。

捕捉到了这些“点”,是不是就可以想当然地随便动手写作呢?不可以。还需要动脑思考,思考这些“点”的意义,挖掘这些“点”的价值和思想内涵。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文章的立意。因此,进入下一个环节——动脑。

(三)动脑

请看一篇文章——《聆听生命的乐章》(投影)

吃了睡,睡了吃,然后是拼命地学习,我的生活进入单一化。24小时、12个月、365天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一组数据,因为没有太多的时间让我回忆,也没太多的事情可以回忆,我不知道每天与每天究竟有多大的不同。

直到那天,当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无精打采地上学时,无意间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叫住。

“姑娘,快!快过来!”她热情中又有几分欣喜。我走近一看,原来是月季花要开了。“还有好多种花也都要开了,鸟儿也从南边飞回来了。”她又说道。

我看着她,消瘦的脸上布满皱纹,而一双眼睛却很有精神,我突然被感动了。

看着远方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觉得自己迟钝和锈蚀的感觉系统,在这番情景下忽然变得无比轻灵和敏感了。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还有鸟儿那清脆的歌声,是多么美呀!而我们谁都无暇去感受这些自然的馈赠,整天熟视无睹。

我这才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迷人,它是动词不是名词,它是由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的醉人的协奏曲,只有用心聆听过的人,才算真正拥有生命。

生命的乐章很美。

(一学生读文章,读到“我突然被感动了”暂停)

老师启发:如果文章到此处结束,那么,这篇文章中心就不明确,就不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作者是怎样思考的呢?她是从哪个角度立意的?请继续看下文。(学生接着往下读)

老师点拨:本文动情点是什么?只是一句平常的话语,但它触动了作者的内心,使她原本麻木疲惫的心灵在刹那间得到了震撼,得到了启迪。作者从而领悟到了生活的多彩,生命的律动、意义。启迪人们要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个思考就很深刻,很有哲理。短小精悍的文章一下子就厚重了许多,意境高远了许多。这就是思考的力量!如果内心只是震动一下就放过去,那么,就写作而言,这个“点”也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了。所以,光动心还不行,还需要动脑思考。

怎样思考?这就要考虑文章的中心如何确定,你想表现怎样的中心就要有相应的挖掘和思考。像上文,还可以从“要善于观察”这个角度立意。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这篇文章开头的铺垫和结尾的议论都该重写。当然,立意有高有低,有深有浅,这就牵扯到每个人的文化积淀和人生阅历等多方面的因素了。

动心去发现,动脑去思考,然后动手去抒写。抒写出你的个性,抒写出你的思想,抒写出你的才华,抒写出你的真性情——动手。

(四)动手

我们试着把捕捉到的这些点写成一段话,借助一些文学手段,如描写、烘托以及多种修辞手段,还要加上一些带有情感的话语,文章才会更具有文采。

例1:《背影》(投影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买橘子一段)

师生共同讨论这一段是怎么写的。

老师总结:(1)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2)修饰语。(3)饱含感情的话语。此外,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还要善于运用修辞。

这样的一段文字,往往生动感人,富有感染力。

优秀作文《踮起脚尖》选段

选段一:

风吹起妈妈的头发,裤管空荡荡的,我挥手,妈妈也挥手??很远了,马上就要转弯了,我踮着脚尖,趴在窗户上,看到妈妈也踮着脚尖探着身子和我挥手??

选段二:

门外的楼梯隐约传来了一丝丝响动,那么轻、那么微弱、缓慢,那声音慢慢地靠近,到了门口,颓然停下。

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听到一丝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一个物体慢慢地插入锁孔,又是一声轻轻的转动声。门,悄然打开了,“轻点,孩子睡着了”,这是母亲的声音。

我能感受到她正踮着脚尖向我走来。

没有声音,我却能感受得到,那个轻轻的脚步,正一步步地温暖我的心。“又踹了被子!” 母亲轻轻地拉过被子,慢慢地移到我的身上,又抽身慢慢地离去??

自始至终,家中的灯没有亮一下,也没有发出什么很大的声音,只有父母那踮起的脚尖,一步步踩在我的心头。

优秀作文《沉默的父爱》片段

校门口,一位青年与他的父亲作着告别。没有寒暄,没有宽慰,没有拥抱,没有一句话。直视着父亲,他的皱纹又深了,他的黑发中又添了些灰白。眼睛里滚着泪水,压抑着。在模糊中,父亲那冷漠的眼神里也有些光亮。颤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儿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缩了回来。向门口指了指,父亲又转过身,没有动。青年远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及近拐角,父亲定住了,回过头,瞥了一眼,看到儿子。青年也注视着他的父亲,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流淌下来。沉默中,心中是那么温暖,一步、两步、三步??

例2:《让记忆之花盛开在泛黄的纸片上》(投影全文)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棵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摧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经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以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吗?”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看着奶奶那双眼睛,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在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贯穿你的一生,给你的心灵带来贴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全文紧扣材料,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岁月流逝,照片泛黄,但奶奶记忆犹在,对爷爷深情依旧,从而赞颂了人世间永恒的真情。文章如果到此为止,也许已经不错了,但未免还流于一般,其值得称道之处在于作者还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进而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深化了主题。

同时,文章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文体特色鲜明。虽然,文章还显稚嫩,有些地方还有瑕疵,但是,作为考场作文来说,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例文3

那一次,我真的哭了

敬爱的王老师:

相信学生在考场上给您写信,你一定很吃惊吧!但在这静谧的考场,在蝉鸣与风声的陪伴下,我真想吐一吐心中的话,与您交流。

中考在即,忧虑与紧张总陪伴在我的左右。毕竟我不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您的眼里、心里,无论怎么排座,也轮不上我,但您的气度、语言,甚至您的声音都散发着一种活力,我觉得与您交流是一大快事。

就在昨天,我兴奋地与同学们来到学校拿准考证。要走时,您叫一个同学留下电话号码,并说晚上打电话给他。虽然他极不情愿,但还是留下了。而后,您又允许愿意留下电话号码的同学留下号码。我也高兴地加入了。您说一定会打电话给我们。

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我一洗完澡便拿起书本坐在电话旁,我心里“怦怦”地紧张直跳。我在想,老师会说一些什么呢!“李莉,不要紧张,拿出自信,虽然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努力,还是会有收获的。李莉,复习得怎么样,把疏漏的知识再重复一下,记一遍,不要睡得太晚??”想着这些亲切、安慰的话语,我心里甭提有多带劲。啊!我恨不得立即就说:“谢谢老师,老师您真好!”七点,七点半,八点半??我问妈妈,老师怎么还不来电话。妈妈说:“老师是骗你的,他不会给你来电话的,你成绩又不是很好。”虽然妈妈说的话我不信,但妈妈说的话还是有道理的。

一晚上始终无电话铃声。

第二天,我带着紧张与不安来到考场看到了您的身影,您脸上还是充满了笑意。当听到同学们交谈昨晚老师几点几点打来的电话时,我悄然离去,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老师,您说您要来电话的呀!为什么不来?您说过的话难道不算数吗?如果您的老师也如此对您,您觉得公平吗?觉得守信用吗?

不。一个不守信用,不诚实的人是得不到尊重的。我说了这么多,无非希

望您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要忘了——诚信。

此致

敬礼!

永远爱您的学生:李莉

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抒写真性情。

学生准备6分钟,交流,推荐,发言。老师点评。

(五)老师总结发言

篇四:捕捉动情点感悟亲情

《捕捉“动情点” 感悟亲情》公开课教学设计 ------亲情类作文写作指导 时间: 2014-3-28 上午第2节

地点:高二年五班教室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技巧捕捉“动情点”,加以渲染,感悟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亲情类作文写作方法指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歌曲欣赏《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是一首感悟时间,感悟生命,感悟亲情的歌??

二、何为“动情点”?

“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古人见柳思别离、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在那一刻,柳、月、秋就是诗人的“动情点”,就是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三、如何抓住“动情点”?

前提:让自己的心灵敏感起来,让自己的人生丰富起来

方法:挖掘生活的点滴

截取生活“横断面”(一个片段、一个情节)

思考人生的真谛

四、图片展示:图片表现亲情主题

学生发言:有种亲情叫依靠

有种爱叫传承

有种关爱叫大手牵小手

教师总结:作者的“动情点”恰恰就是读者的共鸣点。

作品欣赏:许德贤《我的母亲》

五、临渊羡鱼:

例句: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

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捕捉“动情点”,大肆渲染方法一二三四

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

方法二: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方法三:变换角度,增加层次

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六、退而结网:

当你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时,请仔细观察,把生动感人的细节写下来

七、课堂总结:

怎样才能写好亲情类文章

1、学会观察,学会感受!

2、勤于动笔,铭记真情!

3、掌握技巧,如虎添翼!

技巧:细化动作、延长过程;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变换角度,增加层次;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八、布置作业:

以“流年”为题,认真写一篇感动人的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推荐阅读作品:(有关亲情)

1. 散文《背影》(朱自清);

2. 散文《我与地坛》(史铁生);

3. 小说《一碗阳春面》(日本·栗良平);

九、老师寄语:

? 你们是热血青年,

? 你们有丰富的情感世界,

? 我期待你们捕捉到“动情点”,

? 写出你们的心声。

让我分享你们的年轻,

? 你们的忧愁, ? 你们的快乐 ? ??

篇五:《捕捉动情点......》教学反思

反 思

杨向红

盘龙区新迎中学

这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做到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这次作文课,我之所以拟定了“捕捉动情点,书写真性情”这一训练主题,就是因为它既能立足于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从源头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又能体现“课标”新精神;提供师生例文,也即昭示具体的写作方法;师生讨论的过程,能“生成”某些意想不到的写作智慧;学生亲述自己的经历,是捕捉“动情点”的过程,也是美好的情感体验;写作练习,更是趁热打铁的实践体验。

初一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写作训练,已经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但是,他们写出的文章大都十分幼稚,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对某一事件大致过程的记述还勉强过关,但缺少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亮点”——既能统摄全篇又能充分表现感情的“动情点”,以致写出的文章平铺直叙,平淡无味。所以,本次作文指导课以此为切入点,拟定出较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使这节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但反思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这一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联系紧密,应该从例文出发,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在学生发言结束后作总结时完成知识小结的任务。这样不但可以达到知识讲授的目的,而且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所有的理论都是来源于实际的,而且对实际具有指导作用。

此外,以名家名篇作为范文固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有时会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所以可以多拿学生自己的文章作为赏析重点,这样会在更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写出和同学、朋友一样精彩的作文,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选择例文不一定全是优秀作文,可以以独特作为选择标准,比如一篇文章语言、结构等都很平常,但选取的角度却很新颖,这也是值得表扬的。无论从哪一

方面能够给人以启发的文章都应在老师的选择范围之内,因为毕竟全优的作文很少,而且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同时也能够调动更多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分析讲评学生习作时,最好先让学生畅所欲言,根据自己的感受分析作者的“动情点”、篇章结构的目的及优缺点,然后让作者自己做答辩式讲解,谈谈大家的发言对他有没有启发,有什么启发。最后老师谈自己的感受和建议。让写的、读的都能够有所收益。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时间安排前紧后松,不太合理,导致教学内容没讲完,今后一定注意。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