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我的六十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6:30:58 体裁作文
我的六十年体裁作文

篇一:我家的六十年

我家的六十年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日子,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坚强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骄傲的屹立在东方大地上。同祖国这个大家庭一样,从爷爷那代算起,我们的小家也有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时代在发展,中国在进步,六十年来,爷爷、爸爸和我生活在祖国的不同时期,感受着祖国的不同变化,我们家祖孙三代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我的爷爷年轻时,家里没有土地,建国前在村里给地主家里帮工来养活一家。1950年家乡进行土地改革,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爷爷一家也分到了五分地和四斗谷子,第一次尝到了当家做主人的滋味。后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爷爷被镇上新成立的供销合作社招工,那时候自行车很少很少,用奶奶的话说“没钱买也没处买”,从村里到镇里有4公里路,爷爷就步行去上班。即使快过年时需要到25公里远的县城购买年货,那时也只能步行。每次去县城爷爷天不亮就出发,身上还会带点自家做的干粮和咸菜,因为一个上午是肯定到不了的,午饭肯定要在路上解决,到了县城买完东西沿原路走回去。那时候,全家人身上是穿着奶奶用织布机做的粗布衣裳,脚上穿的是奶奶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衣服破了用补丁补补,鞋子坏了用针再缝缝。由于路途远路况差,爷爷每次去县城买年货回来都会把鞋底磨掉一层。三年灾害时期,家里生活很困难,常以掺了麦麸的杂面窝窝就着咸菜当主食,也没有多余的布料用来做鞋底,于是出远门时奶奶从不舍得给爷爷穿新鞋子。直到1973年,爷爷有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才告别了走路去县城的时光。家里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些,几年后,爷爷奶奶住进了自己盖的砖房。

我的爸爸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爸爸回忆说,儿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爷爷去买年货那天,无论多晚他总要等爷爷回来再睡觉,因为爷爷会给他和小叔每人带来一根油炸麻花。爸爸说那时候吃上油炸麻花是最幸福的事情,好不容易有了根本不舍得吃,有一次他把麻花放在箱子里,结果被老鼠吃掉了,伤心了好几天,恨不得把家里的老鼠全捉起来消灭掉。爸爸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半工半读,一个星期的时间经常是读书三天帮奶奶干农活四天。由于“文革”期间爷爷曾被批斗过,后来被迫待在家里反省思过,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作为家中老大的爸爸便帮奶奶把家里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卖掉来养活家里。后来爷爷平反了,爸爸有幸读完高中后便去服了三年兵役并光荣入党,当兵回来后接替爷爷的工作在镇供销社上班,那时俗称“接班”。后来爸爸妈妈结婚了,单位分给两间有自来水管用的平房。虽然那时人们已经不必穿带补丁的衣服,但是也舍不得买成品衣服,都是拿布料去裁缝店做。妈妈说,结婚的嫁妆里有上两件县城百货大楼买的“的确良”衬衫就是奢侈品了。86年,爸妈用几年的积蓄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这也是我们家第一件家用电器。后来,在爸妈的共同努力下,家里还陆续添置了洗衣机、摩托车,住房也由平房搬进了楼房,黑白电视机也早已换成了29寸的大彩电。

我是一名长在春风里的80后,我记忆里第一件大事便是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那时年龄小,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亚运会,只记住了那只可爱的熊猫“盼盼”。在我小时候已经没有了饥饿,更没有了步行出远门。妈妈可以定期的做

些荤菜来改善家里伙食,我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学校读书。我中学去县城读书时镇上已经有了巴士,02年读大学时我第一次坐火车,是那种速度较慢的绿皮车,两年前来上海工作乘坐的是空调快车,现在又有了“和谐号”和建设中的京沪高铁,还有速度更快的飞机。我周围人们的出行很是方便,城市里地上地下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公交、地铁还有出租车,私家车代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住房也从几层楼发展到几十层楼甚至是独幢别墅。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时尚和健康,穿衣更加舒适轻便,饮食更加均衡合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文明中国,我有幸生活在这个年代,见证了在自己家门举办的国际赛事,看到了日益强盛的中国。 光阴如水,时光如梭,转眼间祖国即将迎来她六十岁的生日。六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告别落后,告别贫困,实现了民族的伟大振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从补丁粗布到“的确良”衬衫再到舒适着衣,从吃糠咽菜到解决温饱再到注重饮食营养,从土房到楼房再到别墅,从步行到摩托车再到现在飞机运输,爷爷、爸爸和我一起见证了祖国六十年来的成立、发展与繁荣,我相信,我们家还将继续见证祖国的辉煌与强盛。

中国,我为你骄傲。

篇二:我家的六十年1

(转 载 于: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我的六十年)

资源与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科本)10-4班

董悦

1041040405

我家的六十年

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三周年的日子,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坚强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骄傲的屹立在东方大地上。同祖国这个大家庭一样,从爷爷那代算起,我们的小家也有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时代在发展,中国在进步,几十年来,爷爷、爸爸和我生活在祖国的不同时期,感受着祖国的不同变化,我们家祖孙三代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第一篇 我的爷爷

爷爷叫董玉瑞,出生于1939年,籍贯为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青石村,中国共产党党员。爷爷出生在青石村,那时爷爷的父亲在太原经商,家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二哥被过继给了爷爷的叔叔,爷爷是家中老小,所以备受宠爱。但是在爷爷四五岁的时候,有一次爷爷的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坐火车去太原看望爷爷的父亲,没想到中途火车被美国的飞机轰炸,爷爷的母亲和姐姐当场身亡,爷爷和他哥哥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爷爷的左手被炸伤,从此烙下了终身残疾。

到了上学的年龄,或许是因为家境不错,加上自己的聪慧,爷爷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爷爷先后在我们县中学担任老师、校长。可中间因为文革的原因,家庭成分不好,也受到了影响,对爷爷的身体和心灵都产生了不小的伤害。后来,文革结束,爷爷又回到了中学教书,直到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我们拿开了分厂,爷爷被调到了厂子里的机关工作,也是从那时,爷爷住进了楼房,在1983年家里买了电视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爷爷在1995年办理了退休手续,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老年生活。

现在的爷爷有着养老保险,生病有医疗保险,买药可以报销,住院可以报销,每天读报、听广播、看电视,享受着天伦之乐。

爷爷的一生,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了、文化大革命、三年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可谓坎坷崎岖。但是现在过着辛福生活的爷爷,却很知足。易于满足是爷爷这辈人的特点。他们懂得知足、懂得感恩。他们感谢党这些年的指引,让他们走上了正确的生活道路。

第二篇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所以爷爷给他取名为董立新。爸爸出生于1966年,家中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排行老二的爸爸,从小都是最乖巧懂事的那个孩子。由于爷爷和奶奶那是工作忙,爸爸很小的时候就会踩着小板凳和他的哥哥一起做饭、干家务,自己照顾自己了。爸爸回忆说,儿时最盼望的就是过年爷爷去买年货那天,无论多晚他总要等爷爷回来再睡觉,因为爷爷会给他和伯伯、小叔、姑姑每人带来一根油炸麻花。爸爸说那时候吃上油炸麻花是最幸福的事情,好不容易有了根本不舍得吃,有一次他把麻花放在箱子里,结果被老鼠吃掉了,伤心了好几天,恨不得把家里的老鼠全捉起来消灭掉。

因为爷爷奶奶都是老师,所以爸爸很小的时候就被带到学校上学了,由于“文革”期间爷爷曾被批斗过,后来被迫待在家里反省思过,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作为家中老大的爸爸便帮奶奶把家里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卖掉来养活家里。后来爷爷平反了,爸爸有幸读完高中,可是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在参加高考前体检的时候被查出有肺结核,只好放弃当年高考。后来复读一年结果又在高考前夕因为生病影响考试而名落孙山。没有上大学的爸爸只好通过事业单位的考试找工作。后来以考试成绩第一的身份进入了山西轴承厂。后来爸爸妈妈结婚了,单位分给两间有自来水管用的平房。虽然那时人们已经不必穿带补丁的衣服,但是也舍不得买成品衣服,都是拿布料去裁缝店做。妈妈说,结婚的嫁妆里有上两件县城百货大楼买的“的确良”衬衫就是奢侈品了。可是命运又一次和爸爸开了玩笑,刚刚工作了三年的爸爸所在的工厂由于经营不好,到了即将倒闭的处境。爸爸上班也变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后来爸爸在妈妈的鼓励下,承包了柜台,在商店里卖过玩具、书包、衣服。再后来爸爸用几年的积蓄买了车床,在我们那的工业区办起了不锈钢锻造厂子。后来,在爸妈的共同努力下,家里条件渐渐好转,住房也由平房搬进了楼房。

爸爸的人生中,命运和他开过很多玩笑,但是爸爸都用他北方汉子的坚强扛了过来,让我们这个小家渐渐的步入了正轨,为我提过的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基础。但是,爸爸一直有个遗憾,那就是没有上成大学,所以对于我的教育,爸爸一直很用心,希望我完成他多年的梦。

第三篇 我

我是一名长在春风里的90后,出生于1992年,因为爷爷一直喜欢女孩,所以当爷爷看到我这个孙女的时候,特别开心,就给我起名董悦,同时也希望我快乐的成长。

在我小时候已经没有了饥饿,更没有了步行出远门。妈妈可以定期的做些荤菜来改善家里伙食,我也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学校读书。记忆中妈妈和我说我出生后的几个月还领过粮食,那时正好赶上了政府按人口分发粮食的时候,我还有自己的小粮本呢。我小学去县城读书时镇上已经有了巴士,上初中到市里读书时我第一次坐火车,是那种速度较慢的绿皮车,后来没几年到外面旅游时乘坐的是空调快车,现在又有了“和谐号”和建好的京沪高铁,还有速度更快的飞机。在教育方面,我们90后读书时正赶上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有很多次教育改革,使我们活在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中。在交通方面,我周围人们的出行很是方便,城市里地上地下纵横交错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公交、地铁还有出租车,私家车代步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住房也从几层楼发展到几十层楼甚至是独幢别墅。现在人们追求的是时尚和健康,穿衣更加舒适轻便,饮食更加均衡合理。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文明中国,我有幸生活在这个年代,见证了在自己家门举办的国际赛事,看到了日益强盛的中国。在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我们现在上学不用交书学费了,而且每天早上还有“营养早餐”。农村人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医保,生病再也不愁看了。农民伯伯种地不用纳税了,还可以领到种子钱和粮食补贴。生活比较困难的人家还有“低保”。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养老保险金??我不禁在内心发出感叹——党的惠民政策真好呀!

转眼间,90后的我们也即将步入社会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大学中的我们正面临着找工作和考研继续学习这两大抉择。但不管我们选择的是哪条路,我

相信我们都会用自己的智慧和动手实践能力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证明作为祖国不久以后的接班人,我们通过自由快乐的教育与生活成长起来,但我们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给父母与社会带来惊喜。

光阴如水,时光如梭,转眼间祖国已迎来她六十岁的生日。六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已经告别落后,告别贫困,实现了民族的伟大振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

从补丁粗布到“的确良”衬衫再到舒适着衣,从吃糠咽菜到解决温饱再到注重饮食营养,从土房到楼房再到别墅,从步行到摩托车再到现在飞机运输,爷爷、爸爸和我一起见证了祖国六十年来的成立、发展与繁荣,祖国这六十周年有天翻地覆的变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弘扬了我们中华的文化,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令人瞩目,60年来经过我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国家更富强了。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祖国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我相信,我们家还将继续见证祖国的辉煌与强盛。

改革开放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不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那就太对不起党了。

中国,我为你骄傲。

篇三:我家的六十年

我家的六十年——国庆征文3580字

〖文字大小:大 中 小〗 〖收藏到: QQ 百度 雅虎〗更新时间:2011/2/28 9:10:48 全文共3580字Tag: 六十 国庆征文 变化 高粱

国庆征文“我家的六十年”题目太大,我只能在此简单罗列几件家庭常见的变化,会让人看了枯燥无味。1949年我是个天真的孩童,2009年已是68岁年近古稀的老人了。60年我家变化确有天壤之别,但目前状况与他人相比却又相差甚远。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中等偏下,不值得一提,不过可以让朋友们想想、写写更好的呀!记忆中,那时我家住一间土墙茅屋,中间用高粱杆编成隔墙,里面用土砖和高粱杆筑成横、竖两张“床”,是六口人的卧室。夏天垫芦席,冬天铺麦草。这样的屋和床冬暖夏凉,是不需要空调的了!外面是锅碗瓢勺,除此之外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了。只要父亲外出,夜晚就要请邻居大姐姐来作陪,不然就很害怕,晚上不敢睡觉。房屋外面有一个“茅房”(厕所),实际上就是地上挖个坑,周边用高粱杆围一下,看到有人来了,里面的人“咳”一声,示意你等着!我家还算文明,有粗糙草纸供大便使用。有的人家就很简便了:土疙瘩、小石子、小树枝、高粱杆、蓖麻子叶等等,都是随手而取的天然“解手纸”!当时我家无一劳力,加之土地贫瘠、灾情又多,收成很差!一年中至少有半年无粮,我虽只有8岁,也要经常外出几十里向亲友求借一点煎饼(苏北人用谷物糊糊摊成纸一样的薄饼)或高粱、玉米回来,加上南瓜、红薯、胡萝卜、各种菜类艰难度日。母亲为使粮食能多吃几天,总是把稀饭烧得稀稀的,不懂事的弟弟边喝边叫:“照人影子啦!”(形容太稀可当镜子了)还不时扶摸肚子,这时母亲就会吓唬说:“喝稀饭不能摸肚皮,越摸越鼓,长大就很难看啦!”最使我一直伤感的是,一岁的小妹妹生病又无营养就失去了幼小生命!1951年我父母参加工作了,担任小学教师。虽说收入不多,但已基本解决温饱。平时五谷杂粮,偶尔吃顿白面饼或面条,只有过年三十那天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和萝卜烧肉。所以小孩子就盼过年啦!农村小学条件差,住房、教室就是几间土墙茅屋,但已有土墙厕所了。我喜欢喂小鸡,生些蛋有时改善一下伙食。暑假到地里拾麦草、高粱杆根、玉米杆根等添补家中烧饭使用。有段时间,因我父亲会拉京胡并爱唱两句京戏,县里就将他借调到文化馆参加办京剧团,每月多补助30斤大米。我就跟随父亲,住在6平方米的小屋内,在馆里文艺小学学戏。一年后母亲坚决反对我将来当“戏子”,只好又去镇里小学读书。不然的话,我今天可能就是“名人”“大捥”了!1954年我考入泗洪中学,6年后考入无锡轻工业学院,直到1965年毕业,是11年寒窗苦读!山芋干...( 全文共3580字,本文免费,浏览全文。

)

篇四:六十年,六十篇

六十年,六十篇

张鹏杰

评语:

李老师组织的一次课堂讨论,让我痛下决心更改了自己的选择标准。原来以大事为主轴的选择方式容易忽略所选文本的水平,常常会由事件的重要性代替了文本的重要性。这也是由材料接触的困难程度所决定。在课堂上听到了以新闻稿题材分类的选择标准,想想自己本来已经选择了比较多的典型人物报道,回来后觉得,选择六十篇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视角。

看来和不少同学一样,你也从那次讨论中受益匪浅。或许这样的讨论应该多进行几次,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讨论而能有收获,授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是能够比较全面反映那一时期的报道特色,二是能够凸显优秀人物报道在时间上的集中性。这两个特点也都是在考察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史必须注意的两个现象。

不错不错,看来确实认真阅读和思考了。继续努力!

以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也不必避讳党报、官方媒体,而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权威媒体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历史旋律。

信哉斯言。可以多了解一些政治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以更好地认识新闻现象

四个时期的划分也比较有特色

一、选文

1. 《开国大典》, 1949年,李普。

2. 《斗地主》,1950年,齐观山 摄。

3. 《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魏巍。

4. 《伟大的战士邱少云》,1952年,新华社,郑大藩。

5.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1952年,《人民日报》,石峰、王玉章。

6. 《发扬王崇伦的工作精神,提前完成国家计划》,1954年《人民日报》。

7. 《徐建春——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1954年《人民日报》。

8. 《当你们熟睡的时候》,1956年,新华社。

9. 《这是为什么》,1957年,《人民日报》社论。

10.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人民日报》,刘西瑞。

11. 《人民公社万岁》,1959年,《人民日报》社论。

12. 《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1960年,新华社,郭超人。

13. 《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新农村》,1960年,《人民日报》。

14. 《生命的三分之一》,1961年,邓拓《北京晚报》“燕山夜话”专栏。

15. 《伟大的战士雷锋》,新华社通稿,1963年。

16.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人民日报》。

17.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65年,上海《文汇报》,姚文元。

18.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新华社。

19.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1967年,《人民日报》、《红旗》社论。

20. 《把新闻战线的大革命进行到底——批判中国赫鲁晓夫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新闻路线》,

1968年,“两报一刊”社论。

21. 《五四运动五十年》,1969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

22. 《迎接伟大的七十年代》,1970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

23. 《红旗渠》,纪录片,1971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

24. 《尼克松同周恩来握手》,新闻照片,1972年,杜修贤 摄。

25. 《一封发人深省的答卷》,1973年,《辽宁日报》,张铁生。

26. 《西沙之歌》,长诗,1974年,《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7. 《开展对<水浒>的评论》,1975年,《人民日报》。

28. 《哥德巴赫猜想》,1977年,《人民日报》,徐迟。

29. 《向雷锋同志学习》,1977年,《人民日报》社论。

3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光明日报》。

31.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1979年,《辽宁日报》,范敬宜。

32. 《追求》(栾茀),1980年,《光明日报》,樊云芳。

33. 《历史的审判》, 1981年,新华社,穆青、郭超人、陆拂为。

34. 《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光辉榜样——记中年光学专家蒋筑英》,1982年,新华社,陈禹山。

35. 《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1983年,《中国青年报》,郭梅尼、徐家良。

36.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1984年,《经济日报》,罗开富。

37. 《三连冠》,1984年,“女排”通讯,《人民日报》。

38. 《从一天看中国的前进》,1986年,熊蕾,《莫斯科新闻》。

39. 《大兴安岭的警告》,1987年,雷收麦、李伟中、叶研、贾永。

40. 《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1989年,《人民日报》社论。

41. 《稳定压倒一切》,1990年,《人民日报》社论。

42. 《战火映红巴格达夜空》,1991年,《文汇报》,郑若麟。

43. 《心的呼唤爱的奉献》(好军嫂韩素云),1993年,《羊城晚报》。

44. 《拜金主义要不得》,199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胡占凡。

45. 《最后的粪桶》,1995年,《中青报》冰点。

46. 《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1995年,《人民日报》,朱幼棣。

47. 《我党我军宗旨的模范实践者———李国安》,1996年,新华社。

48. 《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新华社。

49. 《九江城哭了??》,1998年,《工人日报》,于文国。

50. 《北约野蛮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年,《人民日报》,吕岩松。

51. 《二十岁的人生跨越——追记新时期的好战士李向群》,1999年,《人民日报》,刘建新、

贾永、贾昭全。

52. 《生死行程六万里——记西藏边防骡马运输队队长尹祥美》,2001年,《人民日报》,张强、

刘永华、贾永。

53. 《“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洁的无奈》,2003年,《新民周刊》,李清川。

54. 《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2004年,《人民日报》,徐运平、戴鹏。

55. 《大学生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典型人物洪战辉报道,2005年,《郑州晚报》,《独

家责任》栏目。

56. 《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记优秀共产党员、木里县马班邮路乡邮员王顺友》,2005年,

张严平、田刚。

57. 《大医有魂——记著名医学专家华益慰》,2006年,张严平、陈辉、白瑞雪,新华社。

58. 《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2007年,《文汇报》,江胜信。

59. 《26岁生命的永恒承诺——追记济南军区“铁军”战士武文斌》,2008年,新华社,蔡

晖、张玉清、黄书波、张汨汨。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周年国庆典礼直播》,2009年,中央电视台。

二、评论:

李老师组织的一次课堂讨论,让我痛下决心更改了自己的选择标准。原来以大事为主轴

的选择方式容易忽略所选文本的水平,常常会由事件的重要性代替了文本的重要性。这也是由材料接触的困难程度所决定。在课堂上听到了以新闻稿题材分类的选择标准,想想自己本来已经选择了比较多的典型人物报道,回来后觉得,选择六十篇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视角。而且每个典型人物的产生都是离不开几篇佳作的,文本的高质量也比较容易保证。另外,根据所选择的文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历程,对这种中国特色的新闻报道模式进行分析判断,也更贴近这门新闻史的课程本意吧!

为了将更多的优秀人物报道选择在内,我在时间上也做了更加宽松的处理,并不是每年一篇。有些年份可能也有很不错的新闻报道,但是基于优秀人物报道第一的选择标准,还是使之让位于那些影响深远的人物通讯。而且这种放开时间的选择,可以让我更容易看到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过程。历史上常常会集中涌现大量的优秀人物报道,这样选择,一是能够比较全面反映那一时期的报道特色,二是能够凸显优秀人物报道在时间上的集中性。这两个特点也都是在考察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史必须注意的两个现象。

基于上述的选择视角,我选择了26篇典型人物报道。除去建国前十几年的典型人物报道开始阶段后,我将这种报道在建国后的历史分期定为“建国初的探索期”、“‘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曲折期”、“改革开放初的繁荣期”、“九十年代后的多元期”。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入选。但是限于个人能力和材料获取,并不是每个历史时期都能够获取较多可选择材料。“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人物报道接触到最少,近些年的接触最多、感受也最深。所以单纯通过选择的篇章也并不能完全反映出该时期的特点。在后面梳理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程时,我参考了其他人的一些说法,有些材料并非亲眼所见,但也尽量搜集材料,做到有自己的判断。

但是,虽然有典型人物报道这一选择主线,但因为这是在我原来选择基础上作修改而成,所以并非全然为这一主线服务。其余的34篇优秀的新闻稿虽然没有统一的主题,但却是更加优中选优的。其中有很多是《人民日报》社论,虽然这些社论并不能算是典型的新闻,但是却更能够反映历史的主旋律,抓住60年来历史发展变化的重点。正如凤凰网上的一则评论:

“传媒记录着世事的变迁,也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人。《人民日报》和新华社,是中国的主旋律媒体。他们的社论、头条要闻,表明当时的主旋律,反应当时的社会环境。”

我对这段评论比较赞同。以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新闻学,是新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所以我们也不必避讳党报、官方媒体,而应该更加理性地对待权威媒体给我们展现出来的历史旋律。

最后,我试着简单梳理一下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发展脉络。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其产生既根源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示范”和苏联的“典型宣传”,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延安时期统一意识形态的政治使命使然。1

20世纪40年代对劳模吴有满的报道,被一致认为是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开端,之后便一直是我国新闻报道中分量极重的一部分。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曾指出:“典型人物宣传是中国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2。通过对以往概念的回顾,《典型人物报道论》一书的作者对“典型人物报道”这一概念做了如下界定:

典型人物报道是指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涌现出的最突出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的重点的集中的报道,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个别人物的剖析,彰显普遍性的观念和价值,用以指导工作、教化民众。3

书中还指出典型人物报道显著特征是“强烈的宣传色彩”、“具象的情感冲动”、“抽象的道德感召”、“多维的推广模式”,4很好地概括了我国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

回溯新中国媒体发展历史,建国后的典型人物报道可以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即前面提到的:“建国初的探索期”、“‘大跃进’和‘文革’十年的曲折期”、“改革开放初的繁荣期”、“九十年代后的多元期”。下面结合每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逐一讲一下每个时期的报道特点。

一、“建国初的探索期”。这个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特点被总结为“圣人感召”5这时推出的典型人物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工业上的王崇伦、郝建秀等先进人物,农村知识分子代表徐建春和“劳动英雄”李顺达等。而“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典型人物更是深深地烙在人们的头脑中。这时的典型人物报道“绝不止停留在媒体的报道上,他们确实真正地走入了社会公众的生活。人们不仅学习他们的精神,也在模仿着他们先进的工作态度、经验和方法。”6在面对一穷二白的大国时,人们缺乏对建设新中国的参照和信心。这些树立起来的典型人物发挥着近似“魔弹”的效应。“典型引路”的作用十分明显。

但问题也十分明显,人物塑造的“圣贤化”现象已经比较明显,“文件化”的文本语言,“公式化”的人物政治解读,使得典型人物报道随着政治“左”的风向而走上一条曲折的道路。 1

2 欧阳友权:《典型人物报道论·序》,《典型人物报道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刘汉俊2007年6月22日在武汉以“典型报道的改进与创新”为题的专题报告,转引自《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为我市新闻出版战线作专题报告》,中共武汉市宣传部网站。

3聂茂,张静:《典型人物报道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4同上注3,第27-31页。

5吴秀青:《典型人物报道策略与传播技巧的嬗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02期。

6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页。

篇五:我和电话六十年

我和电话六十年

□ 韦天相 口述 栾笑语 整理

◇一部电话◇几度变迁◇一种象征◇几许遗憾

付不起的话费

这一通长途电话就花了几个月的工资,那年头真是有电话也打不起

听我外孙女说,从贝尔发明电话到现在已经快140年了,我今年整整90岁,在这个岁数说说这些年来电话的变化,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解放前我就用过电话。那时候的电话都挂在墙上,没有拨号码的按键,有个用来摇的把手。打电话前,得先将把手猛摇一阵,然后拿下听筒接通电话局,直接说要多少号码,或者要什么地方,就能通话,方便极了。

新中国成立后,我辗转在辽宁丹东的五龙背、岫岩等地当教员。那时国家一穷二白,所有建设都是从头开始,连设有电话的单位都不多,打电话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直到1979年,我才与电话再次“亲密接触”。

那时“文革”刚结束,岫岩高中复课,我在学校总务处上班。学校公家花钱置办一部电话,决定设在与外界打交道比较多的总务处,我负责电话接打。电话一拿来,我就傻了眼,这种电话没见过!没有摇把子,拿起话筒里面是“嘟”的声音,不像以前可以直接说话要地方,只有个带着号码的转盘当当正正地安在电话上。校长、书记,还有不少老师都来瞧新鲜,大家围着电话看来看去,谁也不会用。幸好学校新来的团委书记是个小年轻,他说在政府见过别人怎么用,手把手地把我教会了。这电话要直接拨号码,拿起听筒听见一声“嘟——”的长音,这说明电话工作正常;拨了号码之后是急促的“嘟嘟嘟嘟”,就是对方占线,要是有节奏的“嘟——嘟——”,说明电话正在接通。

学校有了电话是好事,教师们有事都可以到总务处打电话,不过只能打市内,不允许打长途,大家都很自觉,每个月全校的电话费大概30元左右。有一个月,学校的电话费突然涨到了120多元,管总务的副校长亲自到电话局去查询,才发现当月有一通打到沈阳的长途电话,只这一通电话费用就有93元!当时,大多数教员的工资也就五六十元,最低的才27元。这一通长途电话就花了几个月的工资,那年头真是有电话也打不起。

有事“CALL”我

不少人都将BP机别在腰上,互相告别的时候不说“再见”,说“CALL我”

没过几年,很多家庭就有能力安电话了。我1986年退休后,到深圳的大儿子家住了一段,亲眼目睹了深圳的改革开放大潮。别的不说,就只说说电话。那时候,深圳许多家庭都安装了电话。电话的样子变了,每个数字都是一个按键,安装费用也实在是高,一部电话要6000元。你想,安电话光有钱不行,自己必须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还需要排长队,找关系才行。

除了电话,那时更多的人都在使用传呼机,就是BP机。每个BP机都有一个号码,要联络就打电话到寻呼台呼叫号码,BP机就会“嘟嘟”响,声音好像蛐蛐叫。被呼叫的人再根据BP机上显示的电话号码找电话打回去。深圳的年轻人很时髦,不少人都将BP机别在腰上,互相告别的时候不说“再见”,说“CALL我”。很多年后我才知道,“CALL”就是英语“打电话”的意思。

在饭店里,我经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声蛐蛐叫,一桌子人同时回身看腰,那场面,想起来就发笑。

不过,我大儿子在这方面还要先行一步,他买了一部“大哥大”!“大哥大”是我最早见过的移动电话。砖头大小,拿在手里死沉,信号也不大好,但神奇的是能随时随地打电话。那是1987年,一部“大哥大”要3万多港币!

这么多钱,哪个出得起?大儿子之所以能买,是因为他是合资公司的中方总经理,出于工作需要,公司董事会开会决定给他配的。当时“珠三角”交通不发达,从深圳到广州都要经过两次轮渡。有了“大哥大”,做起生意自然便捷。他走到哪里,手都紧紧攥着,看起来神气得很。谈生意的时候,把“大哥大”往桌上一立,那就是企业实力的

象征,连买卖都好做了。后来听说他有次遇到意外,手里的“大哥大”立即变成防身武器,又沉又结实,帮了不少忙,呵呵??我不是个爱虚荣的人,但也忍不住拿着“大哥大”专门照了张相片留念,那感觉,就跟著名景点合影一样!

遗憾的方便

电话让我的生活方便了,也给我带来一些遗憾。自从电话普及,书信就越来越少了。 1993年,在美国留学的二儿子夫妇邀请我们老两口去美国瞧瞧。去了一看,嘿!他家里就有电话,我老伴直到这时候才系统地学了打电话。虽然美国的家里有电话,儿子儿媳妇却不常用。他们一下班就把电脑打开,说是能在电脑上联系到同学,还能和朋友聊天,我是看也看不明白,你说怪不怪?不过家里的电话随便用,就足够我和老伴儿乐呵的了,常常跟同一社区的华人朋友联络。那时候就想,要是国内家里也安上电话,那该多好!

等我1994年回到国内,发现我女儿沈阳的家里已经安上电话了,一部电话安装费要3000元,同样要托关系找门路。有电话是好事,但我高兴了几天就蔫儿了。兴冲冲地记下了电话号码,却不知道该告诉谁,身边有电话的家庭实在太少,打给谁呢?要联络,还得写信。不过这一年,我的老家岫岩也有了变化。有次回乡,看到工作过的学校每个教研室都有一个电话分机了,比起多年前全校只有一部电话可进步多了。

我自己的家里有电话是2004年。我和老伴儿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在沈阳定居,入住新房时安了电话。让我惊讶的是,逢年过节,我都能接到来自老家堂侄、堂孙的电话问候。要知道,我的出生地是岫岩县大营子乡万兴号北堡,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山沟。连偏僻山沟的农家都安上电话了,你说社会变化快不快?

前几年,我外孙女还给我配了一部手机,按键特别大,声音特别响,专门给老年人用的。一开始我挺高兴,把手机号码告诉亲朋好友,别人给我寄快递也留手机号。但后来我就不喜欢了。年轻人玩手机,各种花样,能上网能看电视,听说还有种智能手机,可以直接对着它说话要号码,而我就只会打电话,用着还没座机舒服。不过,我已经弄明白怎么用电脑联系朋友了。去年我重孙女在深圳出生,儿子女儿就帮忙通过电脑视频让我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好!

现在打电话,我和老伴儿都不打怵。自己会打电话,家家有电话,费用也不高。我们闲着时就和亲戚朋友联系。前些日子,社区医院还来我家安装了老年人急救呼救器,我这边一按按钮,那边社区医院马上就能派人派车,线路也是通过电话线走的。现在的生活真是太方便了!

但有了电话也给我带来一些遗憾。大上个月整理多年来家中往来书信,发现自从电话普及,书信就越来越少了。以前能留在纸上保存下来的,如今在电话里说说就过去了,我是记不住也留不下。要是电话也有储存功能就好了。恰好在美国的二儿子来电话,我把这个感受说了,他马上表态,“以后我还是给您写信”。我当时挺高兴,但前几天接到信,可把我气坏了!那算是什么信?是用电脑打印出来的!看不到熟悉的字迹,就感受不到他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信还不如不写。

有时想想,也许这就是社会发展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吧!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