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临清舍利宝塔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0:38:47 体裁作文
临清舍利宝塔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材料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条小溪边,一个牧童难过地哭着,因为他心爱的羊羔不小心掉进大河被淹死了。

哭声引起了小溪的同情,它气愤地指责大河:“你也太残忍了吧,为什么把小牧童的羊羔给吞没了呢?如果我有你这样大的水量,决不会和你一样的。我会温柔地流淌,滋润山谷和草原,装点美丽的大自然,让沿途两岸都感激我的善行。” 然而没过多久,山洪暴发,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学生们的立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立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自己,勿忘自我;勿自满,勿居功;一切从思考出发。

第二种立意: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严于律己、讲求诚信等。

第三种立意:勿忘本、本性、初衷、信仰、雄心、梦想、善良、仁义、永恒等;富贵不能淫,权力不能移。

第四种立意:勿重蹈覆辙,要反省自己。

第五种立意:自己做不到,别指责别人。

第六种立意:做大事不拘小节。

第七种立意:既要追求理想,更要尊重“人无完人”的现实,认识到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

第一种立意显然跑题。

第二种立意流于表面。小溪说到了,也就想做到,但“水往低处流”,它身不由己,只能按大河的方式前进。实际上,山洪暴发只是特殊情况,无论是小溪还是大河,大部分时间都是像小溪憧憬的那样理想。因此,黄河和长江再发洪水,也还是人们歌颂的母亲河。所以,前五种立意的共同失误在于对小溪变成的大河持了否定态度。就像2006年全国一卷作文题,一旦侧重于认同乌鸦可爱便错了。因为现实中的大河,没有不淹死生灵的;如果淹不死羊,也称不上大河。

第三种立意只抓住了次要方面。小溪的理想,在大河的现实面前,已退居末席。 第四种立意有误。大河淹死一群羊是正常现象,改变不了大河利大于弊的总体情况,不能算重蹈覆辙。恰恰相反,重蹈覆辙的是那个牧童,是他两次损失了羊。但牧童不是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最佳立意不能从他身上总结。

第五种立意也掉进了陷阱。它和第二种立意有共同点,认为小溪做不到,但又强调“别指责”。它的前一句错,后一句对,但“别指责”即便理解为“别指责百利之一弊”也是不恰当的。

第六种立意跳出了陷阱,比较好。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认识到这则寓言的象征意义。若把小溪比作小孩,把大河比作大人,说当了大人干大事时不拘小节也不合适。所以,把这句话改为“为大德不免一眚,做大事难拘小节”更好。说的通俗些,就是第七种立意。

反思一下,一切认识还是要从实际出发,才能适时反向思维,脑筋急转弯,在陷阱前悬崖勒马。

追求理想先要尊重现实

黄科锋

小溪成了大河,它早忘了自己说过的话。巨大的水流冲毁了堤岸,一路咆哮着淹没了田园和村庄,就连溪水曾深表同情的那个牧童的羊群也被暴涨的溪水冲走了。

理想总是美好,现实似乎糟糕。其实,大河破坏力虽大,但对自然和人类的益处更大。它虽有所淹没和冲毁,也不过是疏通河道的需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水往低处流的规律是无法改变的。小溪像小孩,大河像大人。单纯的小孩认为自己不会犯大人的错误,长成大人后却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总体上大人还是比小孩强。

秦始皇是个典型。他痛恨诸侯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立志于统一中国,并有建立“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理想。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秦始皇虽焚书坑儒、实行暴政,但他平定了六国,统一了度量衡,建立了郡县制,还是功不可没。 楚霸王步其后尘。项羽小时候看到秦始皇,脱口便说:“彼可取而代也。”他力能扛鼎,气吞山河,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分封诸侯,却以暴易暴,火烧了千万人民的劳动成果——阿房宫。“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阿房宫多壮美啊,只是太短命了。怪不得人们说项羽是“沐猴而冠”呢。项羽纵然是个失败的英雄,却也算历史天空的明星。、

当长江只是一条小溪,她也有美好的理想。但当她发起洪水,人民的死伤和损失可谓大矣。但更多的时候,她作为一条大河,还是静静地流淌着,默默地奉献着,仍被当作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之一。

小孩也许有美好的理想,要保护美羊羊。但他可能忘了,他早上喝的就是羊肉汤。所以,我们追求理想,但我们更要尊重现实。伟大事物的破坏力也大。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在生活的旋律中,理想是弹钢琴,现实却可能要长期面对电子琴;理想只是曲子,现实才是歌词。

2.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学生写这篇作文,主要有下列立意:

第一种,抓住“一步一个脚印”,写“要踏实”、“不能好高骛远”。这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片面了。

第二种,把于丹和易中天的观点并重。或写散文,说“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值得追求,但真登不上山顶也就算了,爬了就好,踏实就好。或发议论,有的把

于丹和易(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临清舍利宝塔作文)中天的观点各论证400字左右;有的各论证三分之一,再把二者结合起来论证三分之一;有的摇摆不定,不明确表态支持谁的观点,只说要努力登山。 我们说,两位教授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若二者并重,则哪一种都写不好,文章的中心都得不到突出;虽然全面理解了材料,却并未选角度。所以,这些立意都不好。

第三种,百分之百地论证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对另一教授的观点只字不提,既不引用,也不置可否。这也不太好。

第四种,侧重于于丹或易中天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才对。

贵在不虚此行

黄科锋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登泰山感悟是“山登绝顶我为峰”。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感悟则是:“人生就像登山,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爬到山顶,但爬了就好;不一定每个人都要登到山顶,但要一步一个脚印。”

于丹强调登上最高点,易中天看重步步高、步步实。于丹重视结果,易中天重视过程。二者当然都有道理,而我更欣赏易中天的观念。因为人生有太多变数,所以要享受过程。

先说李白。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原来李白真正要登的不是天姥山,而是仙界,而是精神上的最大自由境地!所以他只是在庐山脚下望了望,便写出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飘逸的诗句。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四海为家,李白一路潇洒。

再说杜甫。他经过泰山,写下《望岳》一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尾联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暗合,已成千古佳句。但实际上,杜甫并未登到山顶,他只是把诗一首一首地写实在,充分地表现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他从未有过“我为峰”的感觉,却成了诗圣。

另有安石。他在游褒禅山后写道:“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一次过程不够尽兴的游览让王安石后悔莫及。总结教训,他大刀阔斧地改革。虽然司马光尽废新法,但王安石已问心无愧。

且看苏轼。坎坷使他不再好高骛远,矮矮的赤壁亦足以心旷神怡。他“划然长啸”,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潜呼应,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 清代姚鼐在泰山顶上观日出的描写十分精彩,而我更喜欢他写攀登所见的“苍山负雪”、“居雾若带”等句子。一生能登顶几座高山?所以说“爬了就好”、“一步一个脚印”就好。

李贺怀铅提椠(qiàn,古代用以书写的木板),终成诗鬼;梅尧臣带布袋,天下闻名。有心登顶虽好,不虚此行更妙。

3.阅读田地的这首小诗《我是○》(节选),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我的对立面。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习作主要有以下情况:

第一种立意:空虚与饱满、静止与发展、锁链与花环。

第二种立意:完整与对立、对立统一。

第三种立意:人是对立统一的完整个体,既空虚又饱满,既静止又发展,既有锁链又有花环。

分析一下,材料内容呈典型的分总关系,第一种立意舍本逐末,第二种立意提纲挈领,第三种立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

怀念鲁迅,追忆英雄

黄科锋

《我是○》这首诗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了这位民族的英雄。

“我是空虚;我是饱满。”在《社戏》中,社戏表面上热闹,却让鲁迅感到空虚无聊,这反映出当时国人精神生活的贫乏。在《闰土》中,闰土的形象就像那金黄的满月一样饱满,但一声“老爷”,却让鲁迅童年的旧梦变成空虚。

“我是静止;我是发展。”《〈呐喊〉自序》里提到,因为创办《新生》失败,鲁迅开始静下心来研究古代小说。这表面上是静止,实际上是发展。有意无意之间,鲁迅成了中国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鼻祖。《呐喊》如惊雷,《彷徨》似飓风,《故事新编》像滔天巨浪,震动了国人的神经。“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静止时思考,发展时创新,才有路可走。

“我能成为锁链,我能变成花环。”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锁链,把阿Q押赴刑场,深刻揭示了精神麻木的恶果,颠覆了中国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使中国小说的面貌为之一新。鲁迅用自己的笔,变出花环,放到夏瑜的坟上,略微抚慰一下旧民主主义革命者,使本质上的悲剧不那么心酸,即便自知那花环是凭空出现。 “我是完整的自己;我是自己的对立面。”《一件小事》里,鲁迅榨出了自己皮袍下藏着的“小”来。他就是这样,总是把解剖刀无情地伸向自己。在《记念刘和珍君》里,他称自己为“苟活到现在的我”,站在自己的对立面批判自己。他不断地“烧梦”:怀疑庸医,钻研西学,剪掉辫子,弃医从文,弃文言创白话??他对自己没有手软过,他以自我批判为基础去批判国民劣根性,这样的人怎能不伟大?

但鲁迅也是一个完整的自己。他是金刚怒目的英雄,也是关爱青年的导师。他曾留学日本,也曾破帽遮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写照。同时他也曾是妥协退让的孝子。为了让母亲满意,他作为新青年却娶了原本不认识的裹着小脚的旧式女子朱安,拜天地时还戴上了假辫子。他把名存实亡的婚姻维持了十几年。

鲁迅给自己的人生判过很多○分,但他最终得了个最高分。

鲁迅是○,曾空虚,曾饱满,曾静止,曾发展,曾舞锁链,曾编花环??

4.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猴子、山羊、驴和笨手笨脚的熊,准备来一个四重奏。它们咿咿呀呀地拉着弓弦,乱糟糟地一阵吵闹,天哪,不晓得是什么名堂!

“停奏吧,弟兄们!”小猴子说道,“像这样是奏不出好音乐的,你们连位置都没有坐对!”于是大家按猴子的想法调整了位置,可是根本不管用。它们又坐成一排,结果更糟了。它们的吵嚷声吸引来了一只夜莺。它们向夜莺请教怎样才能合奏出动听的音乐。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我的立意】

除了跑题的立意之外,学生的主旨主要有这样几类:

第一类: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类:有才能、实力、基础才能成功。

第三类:掌握技巧才能成功。

第四类:掌握技术才能成功。

第五类:技术加团结才能成功。

第六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团结,其次是技术。

第七类:成功的首要因素是技术,其次是团结。

第一种立意较笼统。

第二种立意对“技术”进行了过度引申。

第三种立意偷换概念,把“技术”窜改为“技巧”。

第四种立意忘了次重点“团结”。

第五种立意虽全面,但两个要点未分主次。

第六种立意主次颠倒了。

第七种立意才算全面、准确。当然,例文在论证时,“团结”所占比重还是太大。更重要的是没有深化主题。如果能提到“建设和谐社会,科学技术仍是第一生产力”就把题目写透了。联系学生的实际,也可谈同学间应该团结合作,以便掌握好科学技术。

团结与技术

“要把四重奏搞得得心应手,你们必须懂得演奏的技术。”夜莺答道,“换个坐法也好,换个乐器也罢,对合奏出优美音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猴子、山羊、驴和熊为合奏出优美音乐,在猴子的指挥下,团结一致,精神可嘉。但它们根本不懂演奏的技术,所以失败了。要想成功,它们必须首先掌握演奏的技术。当然,掌握了技术后,团结一致的精神也不能丢。

齐宣王爱听合奏。他的宫廷乐师大都有高超的演奏技术,再加上团结一致,效果肯定是气势恢宏。纵然有一个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破坏演奏阵势的一致,也混了不少日子。

齐缗王爱听独奏。南郭先生因为没有真正的演奏技术,只好溜之大吉。由此看来。掌握技术是立身之本、合作之基。

篇二:游舍利宝塔

游舍利宝塔

舍利宝塔位于百年古城、运河名城临清城的西北

部、卫运河的东岸,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今年“五一”放假时,我去舍利宝塔游玩。当我站在大桥上时,远远望去,舍利宝塔像巨人一样屹立在卫运河岸边。遇到有雾的天气,它就像擎天柱一样直插云霄。

走进宝塔,那凌空的躯体,挺拔的让人霎时间

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总有宝塔倒向自己的感觉。塔高61米,九层八面,形成八角,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稍有微风吹动,就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宝塔顶部呈

将军盔形,更显宝塔雄伟壮观。 宝塔大门朝南,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和东、西两面各一尊的佛相并盘坐在石方墩上,表情庄重和蔼,好似诚恳欢迎我们。我想快步攀登,由于众多游客的参观,石阶又比较滑,尽管墙壁上挂着一串串的灯泡,我仍然扶着墙壁小心翼翼地走。当我爬到顶层时,才知道从第二层起,层层中心有红红

的柱子,给我有通天柱的感觉。 登上九层,临清市的面貌就一览无余:哇!运河似长长的彩带,贯通临清城的的南北;东南方向一幢幢大楼星罗棋布;大街小巷的树木连成一片,使临清成为绿色的城市;大片大片的麦田绿油油的,预示着 在几百年前,先人们在机械很落后的条件下用心血和汗水建造这样的宏伟宝塔,真是令人赞叹不已、肃然起敬啊!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篇三:临清美,美临清

临清美,美临清

苍鹰因为有了无边无际的天穹,才得以自由翱翔,那么天穹便成了苍鹰的家乡;鱼儿因为有了缓缓流淌的小溪,才得以欢快嬉戏,那么小溪便成了鱼儿的家乡;星星因为有了黯然幽深的夜空,才得以闪亮现身,那么夜空便成了星星的家乡;我因为有了风景秀丽的临清,才得以快乐成长,所以大临清便是我最爱的家乡! 临清美,美临清!

临清美,美在历史。临清始于后赵,取临近清河之意,可谓历史悠久。现临清市属省直辖市现暂归聊城代管,居鲁西,临河北,位于华东、华北、华中三大行政区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在此穿过。

临清美,美在名胜。临清运河文化底蕴丰厚,境内拥有原貌保留最好的元代古运河,现存的文物古迹很多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说说临清运河钞关吧,它位于大运河西岸,始建于明宣德四年,为当时运河上八大钞关之首,延存至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现存有钞关仪门,南、北穿厅,公堂、巡拦房、船料房、官属合房等80余间古建筑,院内存有明代和清代碑刻。在运河槽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且是全国唯一的一处钞关旧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再说说五样松,它为明永乐年间所植的古树松柏,因为叶状有竹篾、米粒、喇叭、针、剌5样,故俗称“五样松”。这棵树高16米,树围2米,树干中腰凸结叠出,树冠绿荫如伞,枝曲弯蜿伸,似虬龙腾旋。每年春天来临,它的枝条吐出青翠,叶子摇摆婆娑,姿态万千,吸引了无数游客来此欣赏。临清县志中载有邑人张树梅以“东郊孤松”赋诗:“中有长松高百尺,枝柯蜿蜒如龙蛇。菀枯不与凡卉并,郁然直上色参天。”由此可见五样松的惊奇。还有清真寺、舍利塔、鳌头矶……所以说临清美在名胜! 临清美,美在人才。张自忠将军就是山东临清人,以中华民国上将衔陆军中将之职殉国,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着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想想征战沙场的张自忠将军那种豪气,那种视死如归、誓把敌人赶出家园的精神,我们临清人为之骄傲,向之学

习!还有学界泰斗季羡林先生也是临清的骄傲,他是中国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经就任北京大学副校长,2009年98岁的季羡林先生病逝。他的着作《月是故乡明》也抒发了季老先生身在他乡,倍思家乡的情感。唐代音乐家吕才、明代大诗人谢榛等也是临清的杰出人物。

我爱我的家乡——临清,如今她以建设“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为目标飞速发展着,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家乡的一切沧桑变化,但我看到那坑坑洼洼的泥路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破旧的小平房成了小楼房……不管它将怎样变化,我都爱它,因为那是我的家乡,因为我始终相信临清美,美临清。

篇四:探寻家乡古迹给力运河申遗

探寻家乡古迹给力运河申遗

这次考察活动的第一站是鳌头矶。鳌头矶原是古运河畔的一块巨岩,因形似鳌头故称鳌头矶。后来运河来往的人们为祈求航运平安在这里建造了观音阁,鳌头矶建筑群才逐渐形成,成为文人骚客争相登临,吟词作赋之地。鳌头矶中侍奉有观音大士像和道教太上三清,充分体现了临清作为当年运河枢纽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景象。登上鳌头矶,向下俯瞰,运河之水依旧潺潺流过,让人顿感当年文人内心洋溢的豪迈与爽快。运河协会的刘老师还为考古社团的社员们介绍了临清古建筑的构造和设计形式,让大家充分领略到了临清古建筑的魅力,大家受益匪浅。

从鳌头矶出来,向西南方向走上五百多米,穿过蜿蜒的小胡同,就到了我们此行的第二站——临清钞关。现在的临清钞关虽然税收功能已不复存在,平日里甚是荒凉,但从占地规模和建筑风格上看,仍可窥得当年的气派繁荣。作为如今仅存的运河钞关遗址,临清钞关已经成了重要的文化景点。听专家说,临清钞关当年税收占全国钞关税收的四分之一,税收总量更是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回想当年,南来北往的船只通过运河来到临清,在这里卸货装货,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那时的临清是多么繁荣的景象。据临清运河协会的刘老师说“临清是小?天津?”的说法其实是个谬误,应该是说天津是“小临清”才对,足可见临清当年的繁华程度。虽然如今的临清已比不上当年的繁荣昌盛,但我们相信,在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临清,这颗运河上璀璨的明珠,会走上辉煌发展的道路,重现当年的辉煌。

登上大巴车,经过大约十分钟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此次考察活动的第三站——清真寺。位于运河东岸的这座古寺,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至今已经有了400余年的历史了。清真北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完整,风格独具,寺院坐西朝

1

东,与中国传统的“坐北朝南”相异。进入寺中,十余株腰身粗的古柏苍翠,数通古碑耸立,与古建筑群相映生辉,浑然一体。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主体大殿,殿顶是封建社会最高规格建筑形式庑殿试结构,其他部分是明建筑风格与阿拉伯建筑风格浑然一体,雄伟壮观,令人惊叹。更有幸的是,我们邀请到了清真北寺的教长,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阿訇。阿訇学识非常渊博,他为我们讲解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古兰经》的知识,是我们深深领略了宗教信仰所带给人们心灵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伊斯兰教信仰者对和平,对爱的追求。

这次考察活动的最后一站,就是屹立卫运河东岸的舍利宝塔。临清的舍利宝塔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足可见临清舍利塔在运河航运史上的地位。临清舍利塔是楼阁式结构,塔顶呈将军盔形,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非常罕见的。当然,舍利塔最珍贵的地方在于宝塔中心部位的金丝楠木通天柱,原有的通天柱至塔顶下至地宫,是宋代遗风。虽然现在金丝楠木通天柱仅保留了一小截,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建造者对临清舍利塔看重。登高望远,运河如带,翠堤蜿蜒,令人心旷神怡。塔檐上有铜铸的小钟铃,被风吹动,发出清脆的悦耳之声,塔岸闻钟这古代临清八景之一,余韵犹存。

临清是个古老的城市,依靠运河漕运兴起,在运河岸边得名胜古迹,古韵依然。这次学校组织的活动即是想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和探寻我们的家乡,也是想通过我们的行动号召更多的人来关注运河申遗。探寻历史,需要走进历史深处,追寻真实的细节,不能片面,不能概念化,需要客观,冷静,沉着,从容。借古人的酒杯,浇现代人心中的思想块垒,站在今天的高度,邀历史共斟那份苍凉之美。

2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