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观铁血红安有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9:13 优秀作文
观铁血红安有感优秀作文

篇一:铁血红安观后感

铁血红安观后感

铁血铜锣 大别风采——电视剧《铁血红安》>观后感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大型现代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以刘铜锣这一代表性人物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红安籍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开国将军们参加土地革命、开赴抗日前线、挺进解放战场乃至建国后投身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讲述了革命先辈们为崇高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阐释了黄冈人民的兄弟情义和家国情怀。该剧以铁血的铜锣传奇,生动刻画了大别山众多开国将军大别于天下的风采,是大力传承弘扬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再现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革命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里发生的'黄麻起义'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里诞生的四支红军主力部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这里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并保持红旗始终不倒;这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该剧以这些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为脉络,再现了大别山地区人民在遭受反动派、恶势力和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时候,不甘屈辱,奋起反击,最终在共产党的指引和带领下,走向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该剧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过程浓墨重彩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在没有共产党来引领的时候,大别山地区人民的反抗是很盲目、很原始的,仅仅是简单地以暴制暴。当铜锣响起时,人们拿着生产工具跑出家门,驱赶强盗;当受到压迫时,刘铜锣、薛以诚之辈跑到山上,拉起队伍,打着'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口号,当起了土匪。直到李坪山等人把共产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了大别山,这里的人民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星星之火在大别山迅速成为燎原之势。该剧以小见大,为我们再现了大别山人民紧跟党走、投身革命的历史画卷,重温了红旗插遍大别山的峥嵘岁月。

该剧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大别山人形象。在那个战火纷纭、社会动荡的年代,'义薄云天三兄弟'、'直率温婉两姐妹'等剧中人物,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刻画出一大批鲜活的大别山人形象。主人公刘铜锣侠肝义胆,敢做敢当,喜欢打破常理,不按规则出牌。他善于联系群众,深得民心,最后在党的教育下,从一个'劫富济贫'的山大王成长为一个立志解放四万万同胞的坚定的革命者。可以说,刘铜锣这种较真劲、认死理的性格特征,正是黄冈籍众多开国将军的人格魅力所在。方杠子从小受马克思主义教益,是一个有勇有谋、成熟老练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他也是众多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最后功成身退的大别山无名英雄的代表。戴慧平虽身处国民党阵营,但有报国之志,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得到晋升,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他果断地予以反抗。他与刘铜锣、方杠子时而刀兵相见,时而携手杀敌,可见他胸怀壮志,有情有义。方蕾和曹丽君是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上战场杀敌,却一直做着宣传和医疗工作,这刚好印证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李坪山作为革命引路人,开口不是子曰,就是孙子兵法,但他思想并不守旧和迂腐,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又会带兵打仗,他引导着无数的大别山人走上革命道路,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此外,还有敢于承认错误、开展自我批评

的共产党高级干部翟业兵,不顾个人冤屈、为革命慷慨赴死的安娃子,只会做、不会说的哑巴等等,这些都是大别山地区将士们的缩影,更是黄冈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

该剧彰显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电视剧《铁血红安》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这就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剧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身处领导岗位的李坪山、翟业兵,还是中层干部刘铜锣、方杠子,甚至是安娃子、哑巴,哪怕是国民党军官戴慧平,他们都朴素、诚实、勇敢、坚毅,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们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活着,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战斗着、奋斗着。他们不搞花花架子,朴实无华,凭真本事用心做事;他们豪爽直率,坦诚相待,有话当面说,不藏着、掖着,不搞背后伤人;他们不管前方多么艰险,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勇往直前;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心中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中国将军第一县、第一乡的桂冠才会落户大别山;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别山人民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续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该剧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别山文化。电视剧《铁血红安》有一大亮点值得称道,就是它在还原历史、刻画人物、传承精神的同时,还不留痕迹地展示了大别山地区特别是红安县的特色文化。在紧张的剧情冲突中,不仅叫响了'小小黄安、人人好好。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红安宣言,唱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经典革命歌曲,还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示了黄冈地方戏曲楚剧版的《夫妻观灯》。除了黄安、红安以外,还多次出现七里坪、老君山、天台山、高桥等地名。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团的文书名叫'红苕',更是擦亮了'红安苕'这一金字招牌。这些贴有大别山和红安标签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算得上是展示大别山文化的神来之笔。

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之时,恰逢'黄麻起义'87周年纪念日,正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讲话言犹在耳,APEC峰会在北京刚刚结束。这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的叠加,更使《铁血红安》的传奇与风采大别于天下,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大别山精神不仅在过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剧向社会呼唤'俭朴、诚实'美德。俭朴、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朴诚勇毅'第一个字就是'朴',即朴素、勤俭,第二个字就是诚,即诚实、诚信,这两个字对我们现代社会太重要了。《铁血红安》的热播,让广大电视观众看到了大别山老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他们不求名,不求利,艰苦奋斗,言出必行。反观现在的社会,浮华奢靡、不愿吃苦的现象普遍存在,诚信缺失、虚伪欺诈的行为层出不穷,公民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弘扬民族精神任重道远,急需一股正能量来教育群众,鼓舞人民。《铁血红安》所刻画的那些革命先烈,将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标杆。

该剧向改革注入'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开拓,不怕牺牲,走自已的路,且矢志不渝,这就是大别山精神中的'勇毅'的要义所在,也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困难和阻力普遍存在,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刘铜锣'涌现出来,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打硬仗,能够想点子,能够打破思维定式,能够保持定力,舍小我成就大我,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铁血红安》的播出,将呼唤新时代的'刘铜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精

气神'.

该剧向发展倡导'求真、务实'作风。社会的进步、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美德,而大别山精神的突出特点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近年来,黄冈市特别是红安县正是发扬大别山人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敢闯敢试,敢于突破常规抓发展,才创造了'红安传奇',从当年的'小小黄安'成为今天的'大大红安'.当然,这个'大',不仅是版图面积的广大、综合实力的强大,更在于大别山精神的发扬光大,以革命的精神来推进建设的风采大别天下。《铁血红安》的播出,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累和传递正能量。

与真正的历史相比,电视剧《铁血红安》所展现的内容难免有些单薄,但这部影视作品决不是要单纯地还原历史,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历史冰山一角的解读,让更多地人们去追忆那段岁月、去缅怀那些英雄,从而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可以说,电视剧《铁血红安》通过刻画铁血铜锣、展现大别风采,不只是记录了一段旧的历史,它还将引领一个新的时代。

拓展阅读:《铁血红安》观后感

《铁血红安》终于开播了, 翘首企盼了这么久,我是一定要好好的欣赏一下的,我知道,其实好看的电视剧也罢,战争片也罢,我对铁血红安的期待其实首先还是因为我的红安情节在里面起作用,个人虽然不是红安人,但是我在红安做事很多年,听说铁血红安全程在红安拍摄,说的也是红安人,红安将军的事情,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样,您说,我是如何不想去早一点的看一看呢。

首播当日忙其他的去了,没赶上,再说,我家里好像也没有电视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家里没有电视机或者根本不看好不好),我就喜欢守着电脑视频来看,这样免得看到精彩处就戛然而止,如果心情好的话,可以通宵达旦,一次看个够。

闲话少说,前天晚上,发现了央视网有2集视频放出来了,早早洗了澡,一个人躺在床上欣赏,片头响起,熟悉的红安画面,有点类似七里坪长胜街的老楼子,但我知道那是将军影视城,从片头来看,气氛和场面渲染很不错,有一点大剧的势头了,前两集的情节大致是讲刘铜锣、方杠子、戴慧平的童年,导演很会把握观众的心理,没有在这里纠结,镜头很快闪入了十四年后,然后就是六年后,也就是一九二七年,基本上和中国革命的各大起义爆发期一直的时间了,三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因为要救出被当地民团的王团长王南宣抓走的曹慧君及方蕾,少年的刘铜锣及方,戴三人用机智和勇敢杀死了王南宣,而后刘父,方父陆续被王南宣手下杀害,剧情很快出现了强大的矛盾,播下了血海深仇,后来,这兄弟三人各自逃命并奔赴前程,戴,方二人远赴武汉,广州寻求发展,而刘铜锣则进了老君山当起了土匪。

《铁血红安》第二集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吸引人,可能任何电视剧都是慢热型,需要情节逐渐展开以后才更吸引人吧,第二集的剧情主要是刘铜锣和薛宜城等人的江湖事情,慢慢的将剧情推向深入,因为央视网视频就放了这两集,晚上我一口气看完,时间还很早。

平心而论,看过这么多电视剧,从这两集来看,还不是很吸引人,剧情也稍显拖沓,但是不可否认,我和所有红安人,以及有着强烈红安情节的人来说是一样的,一样看的津津有味,居中那些熟悉的场景不断的闪现,熟悉的地名也一个接一个的,比如七里坪,似马山,老君山,天台山,哈哈,这些地方我不知道去过多少次,如今电视剧的发生地就在这些地方,感觉真的是在家门口哦。

从一开场我看到,铁血红安的确是大腕云集,主演赵文卓就不用多说了,其他的大腕也多得很,虽然我知道那是友情出演,上几个镜头,不到一集半集的就退场,但是那些大腕还是露脸了,比如饰演王南宣的计春华老师,我小时候看少林寺就看到过,还有王绘春,马晓伟,高兰村等,一下子提高了铁血红安的档次和高度。

至于片尾,个人感觉《铁血红安》的片尾拍摄和剪辑得很不错,很大气,很让人热血沸腾,对《铁血红安》是一个非常好的总结和烘托,让我看到了大片的风范,更让我期待一直看下去。今晚下班后,估计新的几集就会放上网了,我想我会继续关注《铁血红安》,并且陆续的和大家分享观后感。

篇二: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观后感

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观后感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大型现代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以刘铜锣这一代表性人物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红安籍乃至整个大别山地区开国将军们参加土地革命、开赴抗日前线、挺进解放战场乃至建国后投身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讲述了革命先辈们为崇高信仰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阐释了黄冈人民的兄弟情义和家国情怀。该剧以铁血的铜锣传奇,生动刻画了大别山众多开国将军大别于天下的风采,是大力传承弘扬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再现了光辉灿烂的大别山革命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里发生的”黄麻起义”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里诞生的四支红军主力部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这里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并保持红旗始终不倒;这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砥砺前行。该剧以这些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为脉络,再现了大别山地区人民在遭受反动派、恶势力和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时候,不甘屈辱,奋起反击,最终在共产党的指引和带领下,走向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特别是该剧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过程浓墨重彩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在没有

共产党来引领的时候,大别山地区人民的反抗是很盲目、很原始的,仅仅是简单地以暴制暴。当铜锣响起时,人们拿着生产工具跑出家门,驱赶强盗;当受到压迫时,刘铜锣、薛以诚之辈跑到山上,拉起队伍,打着”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口号,当起了土匪。直到李坪山等人把共产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了大别山,这里的人民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星星之火在大别山迅速成为燎原之势。该剧以小见大,为我们再现了大别山人民紧跟党走、投身革命的历史画卷,重温了红旗插遍大别山的峥嵘岁月。

该剧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大别山人形象。在那个战火纷纭、社会动荡的年代,”义薄云天三兄弟”、”直率温婉两姐妹”等剧中人物,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刻画出一大批鲜活的大别山人形象。主人公刘铜锣侠肝义胆,敢做敢当,喜欢打破常理,不按规则出牌。他善于联系群众,深得民心,最后在党的教育下,从一个”劫富济贫”的山大王成长为一个立志解放四万万同胞的坚定的革命者。可以说,刘铜锣这种较真劲、认死理的性格特征,正是黄冈籍众多开国将军的人格魅力所在。方杠子从小受马克思主义教益,是一个有勇有谋、成熟老练的共产主义战士,同时,他也是众多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最后功成身退的大别山无名英雄的代表。戴慧平虽身处国民党阵营,但有报国之志,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得到晋升,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他果断地予以反抗。他与刘铜锣、方杠子时而刀兵相见,时而携手杀敌,可见他胸怀壮志,有情有义。方

蕾和曹丽君是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上战场杀敌,却一直做着宣传和医疗工作,这刚好印证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李坪山作为革命引路人,开口不是子曰,就是孙子兵法,但他思想并不守旧和迂腐,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又会带兵打仗,他引导着无数的大别山人走上革命道路,这不能不让人想起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此外,还有敢于承认错误、开展自我批评的共产党高级干部翟业兵,不顾个人冤屈、为革命慷慨赴死的安娃子,只会做、不会说的哑巴等等,这些都是大别山地区将士们的缩影,更是黄冈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

该剧彰显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电视剧《铁血红安》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精神,这就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剧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身处领导岗位的李坪山、翟业兵,还是中层干部刘铜锣、方杠子,甚至是安娃子、哑巴,哪怕是国民党军官戴慧平,他们都朴素、诚实、勇敢、坚毅,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求,他们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活着,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战斗着、奋斗着。他们不搞花花架子,朴实无华,凭真本事用心做事;他们豪爽直率,坦诚相待,有话当面说,不藏着、掖着,不搞背后伤人;他们不管前方多么艰险,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勇往直前;他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心中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中国将军第一县、第一乡的桂冠才会落户大别山;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别山人民才能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续写一个又一个的传奇。

该剧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别山文化。电视剧《铁血红安》有一大亮点值得称道,就是它在还原历史、刻画人物、传承精神的同时,还不留痕迹地展示了大别山地区特别是红安县的特色文化。在紧张的剧情冲突中,不仅叫响了”小小黄安、人人好好。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

,女将送饭”的红安宣言,唱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经典革命歌曲,还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示了黄冈地方戏曲楚剧版的《夫妻观灯》。除了黄安、红安以外,还多次出现七里坪、老君山、天台山、高桥等地名。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团的文书名叫”红苕”,更是擦亮了”红安苕”这一金字招牌。这些贴有大别山和红安标签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算得上是展示大别山文化的神来之笔。

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之时,恰逢”黄麻起义”87周年纪念日,正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讲话言犹在耳,APEC峰会在北京刚刚结束。这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的叠加,更使《铁血红安》的传奇与风采大别于天下,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大别山精神不仅在过去是宝贵的精神财

富,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剧向社会呼唤”俭朴、诚实”美德。俭朴、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朴诚勇毅”第一个字就是”朴”,即朴素、勤俭,第二个字就是诚,即诚实、诚信,这两个字对我们现代社会太重要了。《铁血红安》的热播,让广大电视观众看到了大别山老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他们不求名,不求利,艰苦奋斗,言出必行。反观现在的社会,浮华奢靡、不愿吃苦的现象普遍存在,诚信缺失、虚伪欺诈的行为层出不穷,公民道德建设迫在眉睫,弘扬民族精神任重道远,急需一股正能量来教育群众,鼓舞人民。《铁血红安》所刻画的那些革命先烈,将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标杆。

该剧向改革注入”开拓、创新”精神。勇于开拓,不怕牺牲,走自已的路,且矢志不渝,这就是大别山精神中的”勇毅”的要义所在,也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困难和阻力普遍存在,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刘铜锣”涌现出来,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打硬仗,能够想点子,能够打破思维定式,能够保持定力,舍小我成就大我,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铁血红安》的播出,将呼唤新时代的”刘铜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精气神”.

篇三: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观后感

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观后感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的大型现代革命题材电视剧《铁血红安》,

以刘铜锣这一代表性人物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红安籍乃至整个大别

山地区开国将军们参加土地革命、开赴抗日前线、挺进解放战场乃至

建国后投身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讲述了革命先辈们为崇高信仰不惜

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阐释了黄冈人民的兄弟情义和家国情怀。

该剧以铁血的铜锣传奇,生动刻画了大别山众多开国将军大别于天下

的风采,是大力传承弘扬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加强

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再现了光辉

灿烂的大别山革命历史。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大别山地区有着举

足轻重的历史地位:这里发生的”黄麻起义”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八

七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打响了长江以北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这里诞生的四支红军主力部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这

里创建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根据地

并保持红旗始终不倒;这里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人砥砺前行。该剧以这些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为脉络,再现了大别山

地区人民在遭受反动派、恶势力和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的时候,不甘屈

辱,奋起反击,最终在共产党的指引和带领下,走向革命胜利的光辉

历程。特别是该剧对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地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过

程浓墨重彩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在没有共产党来引领的时候,大

别山地区人民的反抗是很盲目、很原始的,仅仅是简单地以暴制暴。

当铜锣响起时,人们拿着生产工具跑出家门,驱赶强盗;当受到压迫

时,刘铜锣、薛以诚之辈跑到山上,拉起队伍,打着”劫富济贫、除

暴安良”的口号,当起了土匪。直到李坪山等人把共产主义的火种播

撒到了大别山,这里的人民才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星星之火在大别山迅速成为燎原之势。该剧以小见大,为我们再现了

大别山人民紧跟党走、投身革命的历史画卷,重温了红旗插遍大别山

的峥嵘岁月。 该剧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大别山人形象。在那个

战火纷纭、社会动荡的年代,”义薄云天三兄弟”、”直率温婉两姐妹”

等剧中人物,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共同构成了当时的社会百

态,刻画出一大批鲜活的大别山人形象。主人公刘铜锣侠肝义胆,敢

做敢当,喜欢打破常理,不按规则出牌。他善于联系群众,深得民心,

最后在党的教育下,从一个”劫富济贫”的山大王成长为一个立志解

放四万万同胞的坚定的革命者。可以说,刘铜锣这种较真劲、认死理

的性格特征,正是黄冈籍众多开国将军的人格魅力所在。方杠子从小

受马克思主义教益,是一个有勇有谋、成熟老练的共产主义战士,同

时,他也是众多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最后功成身退的大别山无名英

雄的代表。戴慧平虽身处国民党阵营,但有报国之志,凭着自己的真

本事得到晋升,面对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和黑暗,他果断地予以反抗。

他与刘铜锣、方杠子时而刀兵相见,时而携手杀敌,可见他胸怀壮志,

有情有义。方蕾和曹丽君是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没有上

战场杀敌,却一直做着宣传和医疗工作,这刚好印证了”男将打仗,

女将送饭”.李坪山作为革命引路人,开口不是子曰,就是孙子兵法,

但他思想并不守旧和迂腐,他的心中有着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又会

带兵打仗,他引导着无数的大别山人走上革命道路,这不能不让人想

起董必武、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此外,还有敢于承认错

误、开展自我批评的共产党高级干部翟业兵,不顾个人冤屈、为革命

慷慨赴死的安娃子,只会做、不会说的哑巴等等,这些都是大别山地

区将士们的缩影,更是黄冈老区人民的真实写照。 该剧彰显

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电视剧《铁血红安》自始至终

贯穿着一种精神,这就是”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神。剧

中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身处领导岗位的李坪山、翟业兵,还是中层干

部刘铜锣、方杠子,甚至是安娃子、哑巴,哪怕是国民党军官戴慧平,

他们都朴素、诚实、勇敢、坚毅,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追

求,他们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而活着,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战斗着、

奋斗着。他们不搞花花架子,朴实无华,凭真本事用心做事;他们豪

爽直率,坦诚相待,有话当面说,不藏着、掖着,不搞背后伤人;他

们不管前方多么艰险,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勇往直前;他们无论

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心中的信念从来不曾动摇。正是因为这种精

神的存在,中国将军第一县、第一乡的桂冠才会落户大别山;也正是

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大别山人民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续写一个又

一个的传奇。 该剧展示了独具魅力的大别山文化。电视剧《铁

血红安》有一大亮点值得称道,就是它在还原历史、刻画人物、传承

精神的同时,还不留痕迹地展示了大别山地区特别是红安县的特色文

化。在紧张的剧情冲突中,不仅叫响了”小小黄安、人人好好。铜锣

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 ,女将送饭”的红安宣言,唱

响了《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经典革命歌曲,还恰到好处地向观众展

示了黄冈地方戏曲楚剧版的《夫妻观灯》。除了黄安、红安以外,还

多次出现七里坪、老君山、天台山、高桥等地名。值得一提的是,独

立团的文书名叫”红苕”,更是擦亮了”红安苕”这一金字招牌。这

些贴有大别山和红安标签的文化元素和符号,算得上是展示大别山文

化的神来之笔。 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

之时,恰逢”黄麻起义”87周年纪念日,正值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精神学习贯彻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讲话言犹在耳,APEC峰

会在北京刚刚结束。这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的叠加,更使《铁血红安》

的传奇与风采大别于天下,更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大别山精神不仅在过

去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现在和将来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该剧向社会呼唤”俭朴、诚实”美德。俭朴、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更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朴诚勇毅”第一个字就是”

朴”,即朴素、勤俭,第二个字就是诚,即诚实、诚信,这两个字对

我们现代社会太重要了。《铁血红安》的热播,让广大电视观众看到

了大别山老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和社会责任,他们不求名,不求利,

艰苦奋斗,言出必行。反观现在的社会,浮华奢靡、不愿吃苦的现象

普遍存在,诚信缺失、虚伪欺诈的行为层出不穷,公民道德建设迫在

眉睫,弘扬民族精神任重道远,急需一股正能量来教育群众,鼓舞人

民。《铁血红安》所刻画的那些革命先烈,将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标杆。 该剧向改革注入”开拓、创新”

精神。勇于开拓,不怕牺牲,走自已的路,且矢志不渝,这就是大别山精神中的”勇毅”的要义所在,也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当前,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困难和阻力普遍存在,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需要千千万万个”刘铜锣”涌现出来,敢于迎难而上,善于打硬仗,能够想点子,能够打破思维定式,能够保持定力,舍小我成就大我,做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铁血红安》的播出,将呼唤新时代的”刘铜锣”,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精气神”. 该剧向发展倡导”求真、务实”作风。社会的进步、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美德,而大别山精神的突出特点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近年来,黄冈市特别是红安县正是发扬大别山人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精神,敢闯敢试,敢于突破常规抓发展,才创造了”红安传奇”,从当年的”小小黄安”成为今天的”大大红安”.当然,这个”大”,不仅是版图面积的广大、综合实力的强大,更在于大别山精神的发扬光大,以革命的精神来推进建设的风采大别天下。《铁血红安》的播出,将激励人们更好地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积累和传递正能量。 与真正的历史相比,电视剧《铁血红安》所展现的内容难免有些单薄,但这部影视作品决不是要单纯地还原历史,它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历史冰山一角的解读,让更多地人们去追忆那段岁月、去缅怀那些英雄,从而在自己的灵魂深处爆发一场革命。可以说,电视剧《铁血红安》通过刻画铁血铜锣、展现大别风采,不只是记录了一段旧的历史,它还将引领一个新的时代。 拓展

篇四: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理解的高效课堂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配合老师的点拨指导,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益发展。上个学期我们开始实施高效课堂,在这条路上,给我的感觉是一个醉汉,走得跌跌撞撞,到处碰壁。又像一个瞎子走路,东摸摸西摸摸,一不小心就扑空。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一次又一次摔倒后,总算多少摸索出了一点小小的经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方面:学生

一、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高效课堂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可以大显风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教。所以就更体现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上个学期刚刚开始分组合作学习,出示了预设问题后让孩子们去讨论记录。那时候是前后四人一组,结果是前面的回过头去和后面的讨论,老师只要监督不到位,他们其实是在聊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事。也有在讨论题目的,但是讨论来讨论去也没个结果,更别提记录了。一放手下去,给人的感觉是整个教室乱糟糟的,一节课下来任务没完成不说,还一肚子气。那时候真的是欲哭无泪啊。不断的跟领导反映,说分组合作行不通,这样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会直线下滑。但是他坚持说非做不可,这是大势所驱。没办法,只有一肚子委屈的认真去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慢慢的教孩子们怎样去讨论,怎样去记录,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倾听。还培养了一小群老师的好帮手,他们很认真的在管理着自己的小组。到这个学期,开始小有模样了,预设问题一出来,马上组长就组织大家讨论了,头碰着头,讨论好了还有人会把结果记录下来。

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他们讨论的这十分钟里是多余的了,想凑到哪个组他们根本没空理你。看着哪个组慢了准备去帮忙,孩子们一口就回绝了:老师,我们两分钟就好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像多余了。 二、学生的预习:学生的预习情况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成败。就数学而言,老版本的数学课本学习自己预习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往往在要求学生预习时我会提出指导性的预习问题,让他们心里清楚通过预习要知道什么。现在的课本题型多,如果学生认真去看了课本内容,并且试着去做一做,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二方面:老师

一、备课: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在我上《口算除法》这堂公开课的之前,我用四(3)班磨了一节课。内容是走完了,大部分学生也能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但是给我的感觉是我离他们很远,融不到他们当中去。那节课校长也去听了,一下课我就跟他说了,总觉得我跟学生隔着一堵墙,信息传递不过去。他当时安慰我说,这个在你上自己班时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你了解学生了。确实的, 在备课的时候我只想着如果是我们班的孩子,在哪个环节的时候他们会怎样,却忽略了我将要面对的是一帮我并不熟悉的孩子。如果备课时我能用心的备一备学生,那么课上起来就轻松多了。

二、问题预设:在问题预设时要一步一步的牵引着学生往下走,把自己设想成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获得了哪些知识,又该怎样去获取新的知识?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变“死教”

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还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查阅很多的资料,寻找很多的题型,虽然课本上也有些题,但是考试的时候试卷上的题太过于灵活多变,我们又不准买练习资料,所以只能找很多精炼的题型放在导学设计的达标检测里。这个周末我看了部战争片《铁血红安》,里面有个故事情节是因为战事需要共产党的一个独立团要渡江。可是找遍了整个村子,可以用来渡江的船只、木门、竹筏等都被国民党毁坏了。村里一个老百姓出了个好主意,用一个人带着一根绳子跟着水牛过江,然后把绳子系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一千多的战士就用手拉紧绳子顺利过江了。那一刻我就在想,这多像我们的高效课堂啊。老师就像那头牵着绳子到对面的水牛,而那条绳子就好似我们的导学设计。学习好的孩子就像那会游泳的战士,暂时落后的孩子就像那不会游泳的战士。绳牵好了,会游泳的过江速度就快些,不会游泳的跟着绳子也能过江了。导学设计做好了,学习好的孩子学得就快些,学习不好的我们也能慢慢的拉着他一起走。

第三方面:课堂

一、把握好课堂: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二、学习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

氛中学到知识。听了那么多专家的讲座,10月25日下午在行政中心会场听的钱志亮教授的讲座最吸引人。他的讲座充满了饱满的激情、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下午应该是人的精神状态本来是很差的,但是在钱教授三个多小时的授课中,我粗略统计一下,鼓掌达13次之多。其实他所说的关于人的知识有些我们之前也学过,还有些在电脑里、书本里、生活里我们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却记不住记不牢。钱教授没有声音高亢,只是用他的自信和幽默,把问题轻松说明白,让大家都受启发,并跃跃欲试,并且长久不忘记,应用于实践中。都过了一个多月了,他的讲座还历历在目。所讲授的知识我更是深深记在脑海里。

我在想,如果我们能学到钱教授的十分之一,不,几十分之一也好。让学生被课堂深深的吸引,就不愁他们学不会了。在讲完课后,再精心设计几道有针对性的习题,进行练笔,如果发现学生错误,充分利用这些错误,进行典型讲解。这样课堂效率一定会提高。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才能真正实现愉快教学,

对学生要有普遍的关注。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有时候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可以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课堂的面要广,不要每节课都那几个会表达的,学习好的在展示。这样会让有部分孩子觉得课堂与他无关,也就会游离于课堂之外了。小组展示时,我都是喊的号数,谁都不知道这节课会是哪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所以都会很积极的去讨论去思考,因为他会担心万一点到的人是他,站起来后不知道说什么。当然也有站起来后没办法很好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只能让孩子们帮着一点一点去补充完整,实在不行,我就引导他们一起补充。上完每一堂课要及时反馈,“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

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我们学习“五步三会”的高效课堂模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教学模式就像房子的框架一样,框架稳固了,接下来精装修的事再慢慢设计,用心去做了。只要我们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篇五:铁血红安

1 刘铜锣犯下人命案占山为王

1907年,湖北黄安城,方戴刘三家喜得贵子,三家父亲分别替各自的儿子取名为方杠子,刘铜锣,戴慧平。十四年后,刘戴方三人在学堂读书开小差被教书先生训斥,教书先生还没宣布下课,刘戴方三人撒腿离开学堂向一处山顶奔去,三人来到山顶跑到高处观看戏班唱戏,其中一个叫曹丽君的少女获得刘戴方三人好感,三人嘻嘻哈哈怂恿彼此娶曹丽君为妻。

曹丽君与几个同龄女伴唱完戏到后台休息,刘长官带了一队士兵来到戏台外面看戏,曹丽君与几个女伴登台表演,刘长官见戏台上的小姑娘们一个个长得非常水灵,心中升起歹念来到台上找了一个借口强行带走所有少女。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观铁血红安有感)

站在高处看戏的刘戴方三人见刘长官强抢民女,三人撒腿奔到黄安城的塔楼上敲响锣鼓,黄安城许多壮汉听到锣鼓声赶紧向城门口赶过来,刘长官带着队伍来到城门口的时候被乡民们堵住无法前进。

其中一些乡民喝问刘长官为何带走少女们,刘长官辩称带少女们外出唱几天戏,乡民们无可奈何看着刘长官带走了少女们,刘戴方三人悄悄离开黄安城在路上设伏勾引刘长官上当。

刘铜锣当先骑着一匹马从山中走出来引诱一个士兵,士兵向刘铜锣追赶过去,刘铜锣借着对山中地形熟悉与士兵玩捉迷藏。

戴慧平与方杠子趴伏在一块石头上端枪对准一个士兵,戴慧平胆

小不敢开枪,方杠子从戴慧平手中夺过长枪对准一个士兵开枪,枪声响起士兵应声倒地,方杠子意识到犯下了人命案,戴慧平决定跟方杠子一起承担命案。

刘铜锣来到路边向路上看去,坐在木板车上的方蕾看到了刘铜锣,刘铜锣示意方蕾勾引一个士兵离开队伍,方蕾计上心来借口方便引走了一个士兵,士兵押着方蕾来到草丛中,刘铜锣从后面操起木棍打晕了士兵。

刘长官见山中忽然出现身份不明的少年,勃然大怒返回黄安城枪杀了方戴刘三个少年的父亲,一名中年男子在城内目睹方戴刘三少年被枪杀,赶紧来到城外向刘铜锣等人报丧。

由于刘长官已经对方戴刘三家起了杀念,中年男子劝说方杠子与戴慧平以及曹丽君远走高飞,刘铜锣生性好强决定留在山中寻找机会报仇,两个好友离去不久,刘铜锣引来方蕾的杀父仇人,当着方蕾的面杀死了仇人。

六年过去,刘铜锣占山为王与方蕾一起生活,方蕾催促刘铜锣娶她为妻。刘铜锣过惯了懒懒散散的生活暂时不想娶方蕾为妻,方蕾不依不挠要求刘铜锣必须娶她为妻。

2 刘铜锣抢新娘

战乱年代民不聊生,各地占山为王的土匪时常强抢民女,黄安城外的土匪大佬薛以诚派出手下抢亲,手下人从一处山路经过忽遭刘铜锣手下伏击,其中一名壮汗力大如牛威猛无比,每次出手总能成功抓

住一名土匪转几个圈再重重扔在地上,土匪头目惶恐不安报上大当家薛以诚的名号,岂料刘铜锣的手下根本不把薛以诚放在眼中。

土匪头目无奈之下只得弃轿逃走,刘铜锣的手下欢天喜地抬起花轿回山复命,刘铜锣见手下人抢了一顶花轿回来,好奇无比来到花轿外面探视坐在花轿中的新娘,新娘穿着一袭红衣戴着红盖头,方蕾不给刘铜锣观看新娘的相貌,刘铜锣拿方蕾没有办法,只得让手下人自行观看新娘。

方蕾因为刘铜锣不肯娶她为妻来到山顶生闷气,刘铜锣跟了过来当场保证拿下黄安城就娶方蕾为妻。

土匪老大薛以诚得知新娘被刘铜锣劫走,勃然大怒派出一个小头目来到山上送枪给刘铜锣议和,刘铜锣接过小头目赠送的步枪左看右看赞不绝口,小头目以为刘铜锣会收下步枪,岂料刘铜锣忽然拿出一把明晃晃的砍刀手起刀落将步枪砍为两半,小头目吓得面色大变夸赞刘铜锣的砍刀锐利,刘铜锣不动声吓唬小头目。

夏道君到县长府上拜访县长,劝说县长派军阀上山消灭刘铜锣,不等县长开口表态,已经从军的戴慧平不同意夏道君的提议。

刘铜锣得知夏道君找县长商量灭匪之事,晚上派出二个手下来到夏府绑走了夏道君,夏道君与一个小妾一起被绑到刘铜锣身边,刘铜锣有意吓唬夏道君,佯装举刀砍断了一个手下的手指,手下人装摸作样大声喊痛,刘铜锣面不改色吞下手下人的手指。

夏道君被刘铜锣生吞手指的举动吓坏,刘铜锣的手下嘻皮笑脸展示完好无损的双手,夏道君意识到上当受骗,恼羞成怒大骂刘铜锣。

县长有意灭掉刘铜锣以及薛以诚,薛以诚的两个手下晚上叛变杀害其它兄弟,薛以诚在房间里面被两个手下堵住,眼看薛以诚就要死在两个手下手中,刘铜锣忽然走进房中送了一把砍刀给薛以诚离去,薛以诚拿起砍刀怒视两个手下,两个手下吓得跪在地上向薛以诚求饶。

军阀头目来到黄安城,县长带领民众们迎接军阀头目,军阀头目来到县长家中给戴慧平下达军令,要求戴慧平除掉刘铜锣为首的土匪。刘铜锣虽然平时行侠仗义不与百姓为敌,但跟黄安城的官商关系不好,军阀头目希望戴慧平一举铲除以刘铜锣为首的土匪队伍。

3 刘铜锣的结义兄弟险被安娃子活埋

刘铜锣带着一帮兄弟准备劫道,方蕾举起望远镜发现山下出现一支队伍,为首的头领叫方杠子,方杠子多年以前曾跟刘铜锣和戴慧平结拜为兄弟,同时还是方蕾的弟弟。

刘铜锣派出手下安娃子下山拦截方杠子,方杠子面不改色与安娃子周旋,安娃子带着手下人与方杠子的队伍发生冲突,方杠子与曹丽君被安娃子伙同手下人强行带走,两人被安娃子推到一个土坑里面,几个土匪拿着铁铲往土坑里面铲土,方杠子与曹丽君心急如焚自报姓名,提醒安娃子应该通知老大刘铜锣,安娃子不相信曹丽君与方杠子的话,继续命令手下人往土坑里面铲土。

曹丽君情急之下提起刘铜锣的名字,安娃子见曹丽君像是认识刘铜锣,心中升起狐疑返回山寨叫来了刘铜锣,刘铜锣一眼认出了儿时的好伙伴曹丽君与方杠子,三人相见格外欢喜,方蕾与弟弟方杠子想

见亦是喜出望外,姐弟二人已有几年没有见面,一见之下自是异常激动。

刘铜锣带着曹丽君和方杠子到山寨喝酒休息,方杠子已是一名军人练得一身不凡的身手,刘铜锣一时兴起与方杠子比试武艺,兄弟二人各自拿着一把木棍使出看家本事,曹丽君等人站在一边津津有味观战。

黄安城内传言刘铜锣要攻打黄安城,韩团长带领军队驻守在城头上,戴慧平经常登上城头察看城外动静,数日过去,刘铜锣根本没有攻打黄安城。

一天晚上,刘铜锣悄悄入城救人,为了不引起军队的注意,刘铜锣穿上一身军装走进一间宅子里面遇到了戴慧平,戴慧平与刘铜锣曾经结拜为兄弟,刘铜锣初次见到几年不见的戴慧平,脸上升起惊喜夸赞戴慧平生得威风凛然跟原来不太一样,戴慧平知道刘铜锣是来黄安城救人,当天晚上故意支开守城士兵放刘铜锣出城。

第二天,韩团长跟戴慧平谈起刘铜锣,刘铜锣的名声已经传遍十里八乡,韩团长想剿灭刘铜锣,但一想到刘铜锣占山为王实力雄厚,韩团长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消灭刘铜锣。

戴慧平见韩团长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计上心来劝说韩团长收编刘铜锣,刘铜锣如果成为军队中的一份子,韩团长一定可以提升很强的战斗力。

虽然戴慧平极力推荐刘铜锣,韩团长依然不太放心,戴慧平非常欣赏刘铜锣的能力,当场形容一百个自己都比不上一个刘铜锣。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