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以孝道为主题的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9:27:37 字数作文
以孝道为主题的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中秋节“以孝道”为主题作文素材整理

以孝道为主题作文素材整理

孝顺父母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顺偏偏父母呢.否认父母给我命且养育我许我报答父母养育恩所我需要尽孝道.我能报答师培育恩能.我师尽孝道呢.要知道师给我知识给我能力给我机师耐指导培养批才我师尽孝道呢我应该我需要优秀绩报师努力我需要才华报师培育同需要事业证明自

孝道永恒变题随着代进步应该扩范围.许真要我整民族尽孝切众尽孝点听起觉十困难整民族养育 应该尽孝;许许给世界所应该尽孝;切灵给美丽存空间所应该尽孝.

观《寻找美孝少年》

第1篇 孝心孝道

是谁教会了我们吖吖学语?

是谁用甘甜的乳汁辛苦地哺育我们?

又是谁将自己的年华飞逝换来了我们成长着的生命?

是父母!人们说:母爱如水,滋润生长;父爱如山,遮风挡雨。我觉得,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一杯咖啡,静静地向周围弥漫特殊的芳香,它的味道稍带苦涩,而它的糖份却积存在杯底,只有喝到最后,才能品出它那香甜的滋味。

仔细回想,夏天那一盘甘爽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在暗处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多少苦累,却从未说过一次。对于如此莫大的恩情,我们怎能不给予回报呢? 苏辙曾说: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吗?田世国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但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爱已经坚如磐石。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所掩盖了。可是在我们同学中,不孝敬父母之事时常发生,有些同学厌烦父母的唠叨,常常与父母顶嘴,殊不知,那些唠叨满载着父母的爱;有些同学从未关怀过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金库,殊不知,爱不是无底洞;有些同学视父母的爱为理所当然,殊不知,父母也需要爱??这样的事时常发生,不由得令人心忧。乌鸦能反哺,羔羊会跪乳,而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难道真的不如乌鸦,不如羔羊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却能引发我们的深思。孝心,并非是长大后才有的责任,也并非是用金钱就能弥补。孝心的终极奥义,就是爱。孝心其实很简单,比如,为家里清扫一次房间;为母亲倒一杯水;为父亲捶一次背??这是多么简单,可是同样是这些小事,却能让父母感动很久很久。孝不需要山珍海味,同样也不需要千万豪宅,也许你的孝心不豪华,只是一次5分的作业,一张100分的试卷。但是,我相信,父母一定会接受它,因为,这里满载着真诚的爱!这才是给予父母最好的礼物!

当然,我们要孝敬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有关心、疼爱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人。对于他们我们同样也要敬孝心,讲孝道。

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2篇 孝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第3篇 论孝道

最令人感动的文章往往不是华丽的。

曾经很痛恨不孝的子女,妄想把她们扔进十八层地狱,受尽层层之苦,但我没有想到,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年暑假,姥姥住院了,貌似很严重,据说走的时候是被担架抬走的,经过一番抢救,所幸有惊无险,只是身体有些虚弱,需要在医院调养几天,本来应该顺利解决的事情却在这时出现了危机,说来可笑,不是因为姥姥病情加重,也不是因为姥姥不肯接受治疗,而是因为出现了分歧,我的三位姨母和一位舅舅分为两个派系,一派支持姥姥出院,正方的主观点为医院太坑爹,除了多花冤枉钱外,没什么好处,现在姥姥病情已无大碍,不如出院回家养着;另一派反对姥姥出院,反方主观点为好不容易来一次医院,应该彻头彻尾的来一次全面检查,治好所有

病后再出院。也许你会认为有点小题大做,不就住不住院的问题嘛!问问姥姥的主观意见不就行了吗?可是问题就出现在这里,姥姥自始至终都是哭哭啼啼的,什么话也不说,这样一来,正反方一致认为姥姥受了委屈,却将责任推给对方,正方认为,老人那么大岁数了,本应颐享天年的时候,却在医院里胡折腾,这不是加重老人的痛苦吗?反方却认为这是老人对他们的寒心,老人年少时含辛茹苦将他们养大,如今自己病啦,儿女却因心疼医药费而放弃对自己的治疗,这是该遭天谴的事情,总之,吵得不可开交。。。发展越来越偏轨,结局越来越荒唐,到了最后,他们竟然为了赌气,将姥姥一个人扔在医院里,医院内,几乎每个人都在对着他们的背影指指点点,我不知道身为当事人的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我却知道,最后是我们几个外甥照顾了她七天七夜,无怨无悔的七天七夜。。。七天内,他们一直在吵,结局也许在意料之中,正方强制性的办了出院手续,也就是说,正方,赢啦。反方不知是赌气还是因为什么原因,留下了六个字——生不养,死不葬。后来,听说搬到了外地,再无音讯。

结局很悲悯,至少不是太圆满,不知道姥姥年轻时,是否会想到有这一天,自己抚养了30几年的子女会抛弃自己,也许姥姥并不在乎他们的医药费,她要的,只是那份守候,不管是不是赌气,但脆弱的心儿,足够碎了。

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身份去评价这件事情,虽然我的至亲也参与了其中,但我不愿承认,我一直以为他们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就像电视中演的一样,坏人,在结局往往会突变,也许是我太天真了,但我愿一辈子生活在其中,去抚平这近乎玩笑似地闹剧,就像一个旁观人一样,站在高处,俯视一切。

中国,有很多很多关于孝的谚语,例如百善孝为先,家有一宝,不如一老,黄金难买父母恩等等,但生活在当今时代,有很多人把它扭曲了,认为它只不过是一句口头禅,留着励志用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认为它只不过是一句口号,就像文革时期的生为毛主席生,死为毛主席死一样,只不过是一种面具,世人都用它伪装自己,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千孝子,来完成自己不为人知的目的。 前天看到一篇帖子,上面说是父母年轻时一腔热血,只为了一时快乐,犯下了不可饶恕的过错,是他们,一手将你的的幸福摧毁,是他们,剥夺了你投生于富人家的机会!

如果你认为可以借此逃避一切责任,我告诉你,你想错了。

孝不是一句口头禅,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信仰,传承了几千年的信仰,是中华人民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如果你做不到这些,那么空喊几句钓鱼岛是中国的又有何意?也许父母错了,他们不该生下你,但是,他们生下你后,是用心在付出,他们想用一生去赎罪,百年之后,他们可以拍着胸脯,道声无愧!你,敢吗? 你要知道,当他们付出时,心里想的不是回报,而是百年之后,他们渐渐老了,他希望你能够像这样去守护着他,这,就够了,这不是一笔交易,而是爱的真谛。 这是一类,他们对父母存在偏见和怨恨,也许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打动不了他们的心,但日久天长,他们会明白我今日之言的;还有另一类,他们不懂孝。

不知你身边是否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信誓旦旦地与父母承诺,会给父母一个完美的生活,但最后却不了而之,不是他们不想去实现自己的诺言,而是他们觉得时机未到,待日后功成身退,衣锦还乡时再去实现当初自己的承诺,不让父母再跟着自己受苦,奔波与劳累。

这似乎是个不错的办法,但似乎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性,忘了父母也会渐渐变老,忘了他们也许等不到你说的那一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想要挽回,时光,却不会再给我们机会。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有这样一句;一件漂亮的衣服是爱,一粒纽扣也是爱,一栋豪宅是爱,一块砖瓦也是爱。

说了那么多,只想说明一个道理。

最朴实的举动往往最打动人心。

第4篇 孝道

现代的都市,灯红酒绿,不断为了生存的我们,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不断接受着艰难困苦的考验,不断在“时光”洪流中挣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赛’中不断的出局,不断地荣升,同时也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条件与精神财富。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每当想要早起的我们惫懒的躺在舒适的床上,不愿在朦胧中睁开睡眼惺忪的双眼时,我们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在电视机前欢声笑语时,我们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每当我们跟父母无理取闹时,可又曾想过父母的叹息与悔恨。

沧桑的的脸上流逝着岁月的痕迹,斑白的头发映刻着风霜的洗礼,枯黄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艰辛。然而身处在高度文明包围中的我们为什么总让他们操心呢?为什么?

在我中华绵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迁”的典范,在不知不觉中父母已经替我们铺好了道路,但换来的是“青春难驻”的逝苦啊、

着名作家汪国真的诗集中曾谱有一首《蝶恋花》写到:“自古青春难驻,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风华,功就与君共驻。起舞,起舞,更有憧憬无数。”读罢此诗,是否更应珍惜少年时?是否还“纸醉金迷”,自我陶醉呢?

那么,请珍爱父母,留住时光。尽管时光荏苒,物换星移,但请不要挥霍青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要忘记莅临在我们肩上的重担,不要有太多悔恨。努力吧

第5篇 孝道

一般人认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我不反对这种看法,这是孝顺了,只是这个孝顺只限于父母罢了.虽然这种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现在,这种看法也许会被人否认,因为许多家长都曾对孩子说:你要真的孝顺我,就拿出点成绩来.虽然现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时代了,但知识却是要的,事业也总是要的。许多贫困山区的父母宁可累死饿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学,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点成绩来,那也是可谓尽孝了。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孝顺的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认,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养育了我们,也许我们无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我们需要尽孝道.但我们又能报答老师的培育之恩吗?不能.可为什么我们不对老师也尽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能力,给了我们机会,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人才,我们为什么就不对老师尽孝道呢?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需要以优秀的成绩来回报老师的努力,我们需要才华来回报老师的培育,同样需要以成就事业来证明自己。

孝道,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扩大范围了.也许真的要我们对整个民族尽孝对一切众生尽孝是大了点,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困难,但是整个民族养育了你,你是应该尽孝的;是许多许多的人给了你一个爱的世界,所以你也是应该尽孝的;是一切的生灵给了你一个美丽的生存空间,所以你也应该尽

孝的。

成就事业方能显出你的价值.尽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给生你养你的父母,给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师,给养育了你的整个民族一个满意的答案,也许这是孝的一种吧!别人给了你,你就应该懂得回报别人,中国有句老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父母的尽忠尽责克尽奉养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业,然后在自己的事业上默默地奉献,用自己的成绩与爱心来回报世界上的种种,这也是孝顺了吧!

第6篇 谈孝道

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为姥姥举办生日宴会。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姥姥的身影。却见小外孙指着在厨房正在汗流满面做饭的姥姥叫道:“姥姥,该您吹蜡烛了。”

好一个生日宴会,这哪里是为老人举办的,分明是让老人无偿地为他们付出!我不禁问道:“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里去了?”

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

社会在一天天地进步,从古时的一味顺从发展到今天的物质、精神两方面尽孝,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人对“孝”的重视。

而国外与我们不同,他们那里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家长只负责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撒手不管,全无关系了。而家长到了晚年,纵使儿女成群,也不会出现儿孙满堂,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是冷漠的金钱关系。我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幢小房子里。有一天当邮差来送养老金清单时,发现这个老人已死去多时了。是由于突发心脏病而亡。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个个生活得都不错,还有一个是大资本家。可她在这九个儿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顶多在圣诞节时收到几份小礼物。而在她死后,她的儿女也未曾表示过什么。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异。无怪乎有人这么评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儿童的天堂,成人的战场和老人的地狱。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的美德之一。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亲。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年老多病,把裤子拉脏了。当她看见陈毅进来,忙把脏裤子藏到褥子底下。当陈毅发现褥子下的脏裤子之后,埋怨母亲为什么把裤子藏起来,自己的儿子有什么顾忌的。她母亲说:“这粗活还是让别人去干吧。”陈毅却说:“我是您的儿子呀?别人怎能代替呢!”说罢,三下五除二就把裤子洗好了。

可见,上至领袖,下到百姓,无一不在遵循着“孝道”,孝道是我们中国人最突出的美德。

我们青少年理应继承这一美德,决不能像那幅漫画所画的那样做,而是进一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篇二:以孝为话题的作文

以“孝”为主题作文——孝行天下

1、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我的错误有三条:年轻的时候因为学习和游历诸侯,把亲人放在第二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亲人,这是第二个错误;和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树想静下来可是风却不停,孩子想好好赡养父母可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时间,走了而不能再见的是亲人我请求从此什么要不干了)

4、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一)名言锦集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8、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4、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5、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二)故事锦集

【题解】

《二十四孝》传为元代郭居敬撰集,也传为郭居业或郭守正撰郭居敬,元代大田人,字义祖《二十四孝》所列榜样十分典型、突出,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层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

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

《二十四孝》今天看来,尽管有愚孝的成分,但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淳朴中蕴涵了真挚个别内容中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戕害人性的说教,鲁迅先生早在1926年就深刻指出:“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希望读者批评地阅读

01孝感动天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①,性至孝,父顽母嚣②,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③,妻以二女④,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⑤,孝感动天下

[注释]①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瞽瞍(gǔ,sǒu):眼睛没有瞳人的瞎子 ②顽:愚蠢、迟钝(yín):愚蠢而顽固 ③事以九男:派了9个人去服侍他 ④妻以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为妻 ⑤嗣(sì)继承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解说]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戏彩娱亲

[原文]周,老莱子⑥,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注释]⑥老莱子:周朝春秋时楚国隐士耕于蒙山下,楚王召而不出 [解说]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他的孝行感动了楚王,亲往请其出山辅政,老莱子面对高官厚爵,毫不动心,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陪双亲终老山野

03鹿乳奉亲

[原文]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⑦,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诗为颂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解释]⑦衣(yì):穿衣

[解说]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4百里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⑧,为亲负米百里之外⑨亲殁⑩,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注释]⑧藜藿(lí, huò):灰菜和藿香草指野菜 ⑨负米:背米 ⑩亲殁(mò):父母死 ?累茵:车上垫了许多垫子茵:车垫与下句均喻豪华的高官生活 ?列鼎:摆列了许多烹煮食物的鼎鼎:烹煮食物的器皿?劬(qú)劳:劳苦、劳累

[解说]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啮指痛心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解释]?薪:烧饭用的柴 ?无措:没有办法 ?啮(niè)其指:咬自己的手指

[解说]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曰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6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尊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注释】?(zhèn):牵牲畜的绳索 ?出:指休妻 ?去:离开

[译文]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7亲尝汤药

[原文]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①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②,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③,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解释]①怠:怠慢、不恭敬 ②交睫:指闭眼睡觉 ③弗:不

[解说]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8拾葚异器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④,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⑤”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与之有诗为颂

诗曰黑桑奉萱帏⑥,饥啼泪满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解释]④桑葚(rèn):桑树的果实 ⑤黑者、赤者:分别代指成熟和不成熟的桑树的果实 ⑥萱闱:母亲的居室,代指母亲

[解说]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09、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⑦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子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忽见黄金一釜⑧,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郭巨思供亲,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解释]⑦盍(hé):何不 ⑧釜:古代容量单位,合六斗四升

[原文]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郭巨孝母之心感动天地,然而埋儿之举不宜效法

10、卖身葬父

[原文]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⑨,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⑩主令织布三百匹?,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有诗为颂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解释]⑨偿工:做工偿:抵偿,引为当、做 ⑩俱:一同 ?缣(jiān):细绢?孔兄:孔方兄,钱古代钱币中有方孔,故名 ?仙姬:仙女陌上:路上

[解说]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1、刻木事亲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解说]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曰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2、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更孝于姑

[解释]?奉:侍奉姑:婆婆 ?去舍:距离家 ?汲(jí):取水 ?嗜(shì):喜好脍:切细的鱼肉

[解说]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3、怀橘遗亲

[原文]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解释]?怀:揣进衣袋里

[解说]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4、稍豁温衾

篇三:以孝话题作文

以“孝”为话题的例文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惦记,就是完全为父母着想,甚至不惜以生命去回报父母。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所谓“孝“,是恭敬,是爱护,是孝养。谈到孝顺,一般人以为只要对自己的父母克尽奉养,就是孝顺了。事实上,禽畜尚且知道反哺,奉养父母只是孝顺最基本的一环,除了对父母尽孝之外,更要扩而充之,对宗族尽孝,甚至进一步扩大为对整个民族尽孝。因此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国家、亲人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孝维持了长幼有序,是父母子女世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至诚感谢,更是无怨无悔的回馈报恩。为自己所爱是小孝,为家族亲人为中孝,为国家民族是大孝。因此,孝的意义,并不限于对父母的孝顺,应该从亲人做起,进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扩充至整个社会和国家。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之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的事迹往往另人震撼和感动。

但有些人就是不孝,但还说自己很孝顺,天天说孝顺的话,却没有行动。

看过一幅漫画“两个人住在豪华的房子里,唱着《烛光里的妈妈》,可自己的母亲却在家躺在烛光照映的床上,他们置之不理,”这还能称得上孝顺吗?唱《烛光里的妈妈》还有意思吗?这的确没意思,这和其他人成了鲜明的对比。

说起孝,人们不得不想起二十四孝的故事,特别是《卧冰求鲤》的故事:

晋朝时,有一个人叫王祥,小时候亲身母亲就去世了,继母不喜欢他,在父亲面前常说他坏话,使父亲也不喜欢他了。但是他还是爱父母。后来父母患病,继母想吃鲜鲤鱼,可是冬天的河都结了冰,王祥只好解开衣服卧在冰上用体温来化冰,可是冰突然自己融化了,跃出两条鲤鱼。王祥把鲤鱼拿回家做给继母吃,继母的病竟然好了。 王祥孝顺父母的这种品质是非常好的,继母对他这样不好,他却像对待自己的生母一样来对待自己的继母,这种的品质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真正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尊重报答,并从行动上落实。

假孝虽然从外表上看则和真孝无异,但其内心若是只为了别人的评议,实际上并不想这样去做,但为了不遭到众人的指责而伪做孝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子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在中国历史上,以前,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学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的基础。

我们都应该懂得孝顺,但我们也不能做“愚孝”的事。我们应该努力起来,让孝印在人们的心上,让孝永不失传!

坚守孝道

《百孝经》中开篇就讲:“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孝”是一个人行为的准则,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志。

古人有云:“羊有跪乳之义,乌鸦有反哺之恩,况乎人?”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便是恩重如山,而“孝”则是我们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但这不仅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态度。是父母对我们的爱的延续。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孟佩杰,从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她带着母亲上大学。面对好心人的帮助,她婉言拒绝,坚持自己照顾养母。有道是“百日床前无孝子”,可孟佩杰侍奉养母于床前竟长达十多年,而她却认为“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中华民族的孝道,正因为有了像孟佩杰一样的许多人在坚守,才没有在这个社会中彻底泯灭。其实,坚守孝道并不难,只要我们每天能够给父母哪怕一点点的关爱,这个传统的美德就会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深圳工作的北大高才生廖某,竟对远从湖南赶来帮助自己照顾老婆和儿子的父母实施家暴,对当年挣钱供其上学的姐姐也是拳脚相加。某日早晨,廖某与父亲再次发生冲突,对父亲大打出手,不但撕烂父亲的上衣,还将父亲的左肩咬得鲜血淋漓。

有高学历,往往意味着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应该比一般人高一个层次。恰恰相反,这则新闻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连基本的孝亲观念都没有的人。廖某的行为是对中国几千年孝亲礼仪的严重亵渎,应该引起礼会的广泛关注和反思。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依然以孝为荣。但是尽孝,似乎让一些人很为难。有的人工作忙,再加上自己的小家庭,时常会把老妈老爸忘掉,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有空闲回家看看。在他们眼中尽孝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家庭五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有着高而稳定的收入,但将养育自己的父亲、母亲,像打乒乓球一样“打”来“打”去,不愿意背上赡养父母,尽孝心的“黑锅”,嫌弃老人年迈多病,养活起来费事。

其实尽孝并不难。“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没有哪个父母会对儿女们奢求什么。尽孝不过是满足一下老人们的心愿,让他们渡过一个幸福开心的晚年而已。 什么是孝?是《论语》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方”,是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是李密的“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也是闵子骞的芦衣顺母,孟宗的哭竹生笋,姜诗的涌泉跃鲤。这种孝,何其美哉!何其壮在!

冰心写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庇荫。孝敬父母是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山悲吟声声泣,声声呼严父;碧水哭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还能再等待吗?

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无处不充满“孝”。孝顺父母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从小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这样才能将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的佳话。对于青年来说,孝可能不能那么完美的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要尽我们最大努力去诠释它,让他变得更具意义,而不是徒有虚名。

孝,是父母干完活回到家后我们送上的那一杯热茶;孝,是父母累的时候我们一句安慰的话;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后我们端上的洗脚水;孝,是让父母看到我们成绩进步,孝。是父母从犯=我们嘴里得到那一句让人感动得话;孝,是我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他们来说也已是对他们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们能够给他们买多少东西,不奢求我们有多有钱,而是我们能够在伤心的时候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是我们在外上学对他们报的那一句平安,使我们期中,末考试成绩单上的前几名,即使没考好,父母还是会鼓励我们,让我们努力,让我们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挣钱,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能够让我们过上好日子,能够有个好的学习坏境,能够让我们有出息,能够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为了父母,为了我们这个家。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应该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顺我们的父母。不要求我们给他们买多少东西,就只请我们,在学习上努力地进步,努力

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后,给父母洗上一次脚,给他们捶捶背,说说这段时间的进步,聊聊这星期发生的事。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孝了。

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的佳话。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父母,孝顺父母:端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洗脚,捶捶背,报上一句平安,学习上的进步。

虽然我们不能够把孝表现的淋漓尽致,但是我们一定要努力地去诠释它,不要让它从我们这里不再是佳话。

孝,是我们永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是感化心灵的名词。

孝敬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孝敬父母原来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一定能让我的爸爸妈妈欣慰,高兴和快乐。我又何了而不为呢?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因此,我们应该用我们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健康成长来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不能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让我们学会去感激父母,尽一份孝心,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孝敬父母,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篇四:以“孝”为主题作文——孝行天下

以“孝”为主题作文——孝行天下

以“孝”为主题作文——孝行天下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孔子行,闻哭声甚悲孔子曰:“驱驱,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道傍孔子辟车与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学,游诸侯,以后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间吾事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少绝之,失之三也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孔子曰:“弟子诫之,足以识矣”于是门人辞归而养亲者十有三人

(我的错误有三条:年轻的时候因为学习和游历诸侯,把亲人放在第二位,这是第一个错误;为了我的理想,再加上侍奉君主,没有很好地侍奉亲人,这是第二个错误;和朋友交情深厚,稍微疏远了亲人,这是第三个错误树想静下来可是风却不停,孩子想好好赡养父母可是父母却不在了!过去而不能追回的是时间,走了而不能再见的是亲人我请求从此什么要不干了)

4、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世界上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名言锦集

1、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8、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9、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1、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3、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14、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狄更斯)

15、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16、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二)故事锦集

【题解】

《二十四孝》传为元代郭居敬撰集,也传为郭居业或郭守正撰郭居敬,元代大田人,字义祖《二

十四孝》所列榜样十分典型、突出,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看,有虞、周、汉、魏、晋、唐、宋;从层次地位上看,有帝王、大夫、书生、百姓;从年龄上看,有老者、成

人、儿童;从内容上看,有至贫孝亲的、有危难救亲的、有显贵孝亲的

《二十四孝》今天看来,尽管有愚孝的成分,但突出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养亲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淳朴中蕴涵了真挚个别内容中有封建迷信的色彩,戕害人性的说教,鲁迅先生早在1926年就深刻指出:“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希望读者批评地阅读

01孝感动天

[原文]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

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注释]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瞽瞍(g,su):眼睛没有瞳人的瞎子 顽:愚蠢、迟钝(yn):愚蠢而顽固

事以九男:派了9个人去服侍他 妻以二女:把两个女儿嫁给他为妻 嗣(s)继承尧: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解说]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02戏彩娱亲

[原文]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注释]老莱子:周朝春秋时楚国隐士耕于蒙山下,楚王召而不出

[解说]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他的孝行感动了楚王,亲往请其出山辅政,老莱子面对高官厚爵,毫不动心,婉言谢绝了楚王的聘请,陪双亲终老山野

03鹿乳奉亲

[原文]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诗为颂

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解释]衣(y):穿衣

[解说]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04百里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不可得也”有诗为颂

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注释]藜藿(l, hu):灰菜和藿香草指野菜 负米:背米 亲殁(m):父母死

?累茵:车上垫了许多垫子茵:车垫与下句均喻豪华的高官生活

?列鼎:摆列了许多烹煮食物的鼎鼎:烹煮食物的器皿?劬(q)劳:劳苦、劳累

[解说]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05啮指痛心

[原文]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

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解释]?薪:烧饭用的柴 ?无措:没有办法 ?啮(ni)其指:咬自己的手指

[解说]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曰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6芦衣顺母

[原文]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尊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注释】?(zhn):牵牲畜的绳索 ?出:指休妻 ?去:离开

[译文]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07亲尝汤药

[原文]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

诗曰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解释]怠:怠慢、不恭敬 交睫:指闭眼睡觉 弗:不

[解说]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8拾葚异器

[原文]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与之有诗为颂 诗曰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解释]桑葚(rn):桑树的果实 黑者、赤者:分别代指成熟和不成熟的桑树的果实 萱闱:母亲的居室,代指母亲

[解说]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09、埋儿奉母

[原文]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子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

郭巨思供亲,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解释]盍(h):何不 釜:古代容量单位,合六斗四升

[原文]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郭巨孝母之心感动天地,然而埋儿之举不宜效法

10、卖身葬父

[原文]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匹?,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有诗为颂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解释]偿工:做工偿:抵偿,引为当、做 俱:一同 ?缣(jin):细绢?孔兄:孔方兄,钱古代钱币中有方孔,故名

?仙姬:仙女陌上:路上

[解说]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11、刻木事亲

[原文]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则出血木像见兰,又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将妻出弃之有诗为颂 刻木为父母,形容如在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解说]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黄河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曰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12、涌泉跃鲤

[原文]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更孝于姑

[解释]?奉:侍奉姑:婆婆 ?去舍:距离家 ?汲(j):取水 ?嗜(sh):喜好脍:切细的鱼肉

[解说]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13、怀橘遗亲

[原文]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解释]?怀:揣进衣袋里

[解说]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14、稍豁温衾

[原文]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热,为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而异之有诗为颂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注释]簟:竹席 表而异之:宣传他的事迹并异看、高看他 子职:做孩子应尽得职分 [解说]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107125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15、行佣供母

[原文]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客下邳,贫穷裸跣

,行佣以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

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获免,佣力以供亲

[注释]负母:背着母亲 数:多次 辄(zh):就 客下邳:接着客居在下邳 裸跣(xin):光脚

行佣:当佣人

[解说]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

以孝道为主题的作文

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后来他又背着母亲回到老家临淄母亲有事外出,他必定亲自驾车缓缓前行江革背母、行佣、拉车的

篇五:孝道作文

啊!那伟大的母爱

班级:七(4)班: 学生:张金燕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有孝的家,贫寒也温暖,无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为我们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说母爱是伟大的,而我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她的怀抱中我享受着浓浓的爱意。 至今母亲生下我已经有十六个春秋了。听爸爸说,妈妈怀我三个月的时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天只吃着没有味道的粥饭,为的是能让我生长的更健康。五六个月的时候,妈妈吐的厉害,不能吃饭,每天只能考打吊水来维持营养。妈妈怀我是多么辛苦啊!

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妈妈是剖腹产的,把我生下来后,四天都不能动弹,还不能吃东西。饥饿的难受和手术后的疼痛使妈妈四天四夜未曾合眼。

听到这里,我的泪水悄悄湿润了脸庞,真没想到我的诞生给妈妈带来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

我渐渐长大,很快我上小学了,妈妈每天都早早的起床为我做早饭,中午一回到家,我就可以享受着妈妈准备好的美味佳肴,妈妈却还在吃我早上生下来的稀饭。可那个时候,我太小了,还不懂事,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时候还闹事,甚至取笑妈妈,当妈妈伤心的流着眼泪时,我还在一旁幸灾乐祸。现在,有时想起那时

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着眼泪,以赎曾对妈妈犯下的错误。

记得有一次,妈妈特地为我做了一盘红烧鱼,我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说:“慢点儿,别卡到了。”我边吃边点头,但还不忘问妈妈一句:“妈妈,你不吃吗?”“呵呵,妈不吃,我不喜欢吃鱼,你先吃吧!”我当时也没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学去了,但回来拿钥匙时发现妈妈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鱼汤,并在汤水中寻找着细碎的鱼肉,我看这一幕,我的泪水忍不住地流了下来,走在路上,泪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己为什么当时没想到母亲是舍不得吃而特意留给我吃的呢。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妈妈累时,我会帮妈妈按摩,帮妈妈做家务,好吃的东西会和妈妈一起吃。爸爸累时,我会给爸爸锤锤腿,他口渴时,我会给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义”白云装饰蓝天,是因为懂得报答,小草离不开大地,是因为它不想让大地妈妈孤独。自然界的动植物都懂得报答,我们又何尝不能报答父母,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呢?

真情无限,孝心无价

班级:七(4)班: 学生:周婷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千古不变之美德。

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用一声啼哭,崔凯了他们脸上的笑容之花。从此,就注定将会有两个人为我们的成长倾注毕生的心血——父亲和母亲。他们用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我们的生命之花。也许父母的爱让我们过早的懂得了“享受”二字的含义,却忽视了回报的分量,以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你们是否也曾想起,为人父母的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其实,尽孝道并不难,只要你愿意,只要你肯付出。首先,我要说一声谢谢。谢谢亲爱的爸爸妈妈,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他们的关心与爱护,谢谢他们为我所做的一切……其次,父母之恩,我们言语口中,更要牢记于心,也要付诸行动。我们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当父母辛苦了一天下班回到家中时,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吃饭的时候,给父母家夹一些菜,周末的时候给父母叠叠被子,整理房间……

真情无限,孝心无价。孝顺不是用金钱买来的,正如一句古言说:孝在于实质,不在于饰貌。真正的孝是陪在父母的身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而不是逢年过节时寄来几张冷冰冰的钞票。父母在乎的不是这些,而是希望能多看看子女,和子女们多说上几句

温暖的话语。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有孝心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称赞,相反,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谁会看得起他呢?

羊尚跪乳,鸦亦反哺,父母之恩,深似海,重比山,高于天。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让我们的世界永远充满美妙的恩情,处处洋溢着温馨的气息。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