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手中一把小猎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20:19 体裁作文
手中一把小猎枪体裁作文

篇一:要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最好的猎枪

要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最好的猎枪

一个今天抵得上两个明天。撕一张日历,很简单,把握住一天,却不容易。------相信别人,放弃自己,这是许多人失败人生的开始!------在最艰难的时刻,更要相信自己手中握有最好的猎枪。

1 / 1

篇二:小说《猎枪》的审美

小说《猎枪》的审美

井上靖是日本文学的巨擘,井上靖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小说《猎枪》在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初步形成了井上靖文学的模式原型。

国内以往的井上靖研究对其作品的审美性研究并不多见。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对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将试图从美学的角度,通过对《猎枪》的审美分析来了解井上靖的审美取向,加深对井上文学作品美的理解。

一部优秀的小说之所以能够在它们那个时代产生影响并及于后代是因为它创造了美,因此对于井上靖小说作品的审美分析对认识其品的生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对井上靖小说《猎枪》的结构、女性形象、悲剧性等进行审美分析。

1、结构美

小说《猎枪》以散文诗《猎枪》为切入点,引出了一个男子长达13年的不伦之恋的故事,这个故事由三封分别由妻子美多莉,情人彩子以及情人的女儿蔷子写给男主人公的信组成,第一封信是蔷子写给她母亲的情人也是她的姨夫三杉穰介的,信中主要讲述了蔷子在母亲死前偷看了母亲的日记,从而得知了母亲同姨夫穰介的关系后的痛苦心情,以及母亲13年来所受的精神折磨。蔷子在母亲病逝后写信给穰介,希望从此不再与他见面,以便尽快逃离葬送母亲的这段恋情的阴影。第二封信是穰介的妻子美多莉写给丈夫的,主要写她对丈夫不忠怨恨和提出结束这漫长的不幸的婚姻,同时也是

对穰介的爱的告白,尽管他背叛了自己。第三封信是彩子写给穰介的遗书,她向穰介倾诉了13年来的爱恋给予她的幸福和所背负的罪恶感,同时也道出了她自杀的真正原因。

结构是对作品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文学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之

一。这部作品的结构十分巧妙,是由于“我”在杂志《猎友》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猎枪》的散文诗,引起了孤独猎人穰介的注意,觉得诗中所描写的人物就是自己,因此想向“我”敞开心扉,把三个女子写给自己的信寄给“我”看,从而引发出另一个故事,作者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巧妙的构思把三封信情节化,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故事中镶嵌着另一个故事,我们把它叫做“套盒式”结构。作家利用这种结构对故事的情节进行了巧妙的安排,前后呼应,跌宕有致,结构完整、和谐、统一,具有形式美感。

小说《猎枪》采用了书信体结构,即是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书信体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讲解故事,塑造形象,写人叙事都以“我”即人物作者的亲身经历,亲眼见闻展开,使人感到亲切,增加真实感。

2、女性美

每一种小说美学风格的形成,都离不开对人物心灵、性格的深入开掘,井上靖在这方面有着不懈的追求和突出的建树,他善于把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为结构的主干使作品的构思具有一种在变化中追求和谐的音乐美,这种艺术手法不仅使井上靖的小说创作别具风格,也充分显示出了井上靖不凡的审美发现和艺术转化能力。

人物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它的灵魂,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小说创作的主要任务,人物成为小说描写的中心。小说家对于生活的反映、解释、说明,审美情感的寄托、审美理想的表现,是通过实体感很强的典型形象的塑造来完成,并进而以美感的形式来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要。

在《猎枪》中,无论是蔷子,美多莉还是彩子,都被作者塑造成美丽,善良的女性形象。蔷子是个十分懂得的体贴别人的女性,她怕打扰穰介,特意选择等到穰介已办妥公司事在伊豆逗留的时候给他写信,还有她为冻结在玻璃球中的花瓣面哭泣难过,为母亲那得不到任何人祝福“如同深藏在地下的暗渠一般的爱情”难过;美多莉在蔷子的眼里像盛开的玫瑰花一样,开朗而欢快,她十分疼爱蔷子,给了蔷子许多美好的回忆。然而,就是这么出色的一位女性也自卑不如彩子美丽,有才能,可见彩子的美。她们不仅外在的形象美,作者更把她们塑造成自立、坚强、纯洁的女性。她们有着“洁癖”一样的爱情观,美丽,善良,坚强而不容侵犯,就如太阳神一样的发着光,照耀着这个世界。

3、哀伤美

众所周知,日本美学追求“物哀”,日本文学作品中广泛渗透出“物哀”的美学理念。日本民族的“物哀”追求,明显规制着其审美活动中的某种虚幻、哀伤情调。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也继承了日本文学中“物哀”的传统美学理念,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仿佛飘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白色河床”般的落寞孤独。

《猎枪》中的三封信是三位女性长期郁积在心底的痛苦和烦恼的袒露,她们都是怀着一种哀伤的情绪来写的。蔷子读了母亲的日记后为母亲那像可怜的玻璃球里的花瓣一样的爱情而潸然落泪;美多莉对丈夫既爱又恨,最终选择离开;而彩子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有忘记前夫门田。而男主人公穰介被妻子、情人、情人的女儿抛弃。

伦理与情感的冲突,爱与恨的并存,复杂的情感世界。人物们或者忠于情感或者忠于理智,在灵肉冲突之间备受折磨。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同时也是亘古未变动哀伤的来源。男主人公在如此美丽的女性面前难以自持,成为造成女性痛苦漩涡的外部诱因。然而不论这个男人是谁,作为太阳神的她们,作为降落到人间的太阳神的她们,因为其本身内在的原因,也注定要陷入痛苦的漩涡。这原因便是:爱情便是她们的全部。献身的爱情,纯洁的爱情,排他的爱情,以及因为爱得太过于极端而产生的怨恨,终将会令神们火拼。 结论:

井上靖以散文诗为起点,构筑了自己的审美取向,他的小说既继承了日本文学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的精神,又具备井上靖独特的审美理念。以小说《猎枪》为例,虽然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整篇小说都胧罩着“白色河床”般孤独、哀伤的气氛,然而却不消极,三位女性受害者都最终找到了自已的归属,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彩子也在最后发现了真正的自我。井上靖通过巧妙的构思,个性化的语言和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创作了大量像《猎枪》、《斗牛》、《楼兰》

等具有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奠定了他在日本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篇三:干粮和猎枪

七、作文(50分)

56.题目:干粮与猎枪 一位大学校长在大学生毕业典礼上说:"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就发像一个猎人进入森林,我们不只要给他足够的干粮,还要给他一枝猎枪。"根据这段话,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干粮和猎枪

有位大学校长说过: “今后的学生是走人森林的猎人,我们应教会他们使用猎枪,而不能老让他们带干粮。”乍一看,干粮和猎枪都是赖以生存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但相信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人一定会选择猎枪——它可以令人永远生存下去,而干粮却只是暂时的。

对于当代的学生来说,干粮就像是在学校学的满脑子知识,而猎枪就像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我认为,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在准备干粮的同时,更要让自己手中的猎枪发挥作用,让自己的打猎技术高超起来。

曾有人将中美两国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跟踪比较。当同为在校学生时,中国学生要比美国学生的成绩高得多,所有的测验均不同凡晌,但当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情况一下子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事业上有成就的美国人占绝对多数。而那些昔日的“天之骄子”们不是因为动手能力太差,就是只会一味地模仿,没有创新精神,结果一事无成。美国人骄傲地说:中国的学生是脑子里装满了知识的知识分子,而我们的学生则是知道该到哪儿去找自己所需知识的才子。要知道,知识再丰富也丰富不过图书馆的。

令我们思索的问题不应是怎样战胜美国人,而是怎样也让中国的学生学会使用自己手中的猎枪。要知道,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教育的重点应让学生在学习一定的知识之后,逐渐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最终成为能独立思考,不仅会学,更知道怎样去学的思维发达的人。

在步入社会之后,一个人需要学的东西很多,并不仅仅是学好数理化就可以立足天下了。如果一个人只会一味地、被动地学习眼前的东西,将来走向社会后,就可能会像鱼儿离开水一样,无法呼吸,最终饥渴而死。原因令人发笑却又发人深思:他根本不知道怎样学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一个只会将知识装满头脑的人如同一个只懂得把干粮装得满满的愚蠢猎人,而懂得怎样去学那些已知、未知知识的人就如同一个枪法准确的聪明猎人。干粮装得再满,也终有吃完的一天;而只有用好了猎枪,才会永远食物充足。学知识也是一样,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者,只是那些懂得到哪里学,怎样去学知识的人们。

5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看书有益。”但 是,仔细一推敲,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如果我们对每一本书都感到兴趣,那“开卷有益”也就未必有益了。

现在的同学可能都喜欢看武侠、言情只类的小说、书刊,有时会达到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程度,他们一旦看迷了书,便会走火入魔,那他们上课一心只想着书,没心思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有时还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不是看书害了自己吗?这只是“开卷未必有益”中包含的第一层:开卷不一定有益。还有第二层。

其二就是,我们看书,要有选择。那些不健康、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的书,就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这样的书就是好书,只有看好书,就不会毁了自己。有人把书比作了朋友,看好书,就是交好朋友,才会进步;则看不好的书,当然是交不好的人作朋友,那样你就会退步。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所以,只有看好书才会对你有益。 因此,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 我真心的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有选择的看书。而不要因为看错了一本书,将自己引入歧途,毁了自己的一生。

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诚然,读书可以使人增长知识,陶冶性情,修养身心,但“开卷”只是“有益”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既然是药,就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良药,药到病除;一是毒药,置人于死地。不是吗?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论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武侠或言情小说,整天看那些庸谷怪诞的书籍,而把功课“丢”在一边,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往下降,最后造 成竹篮打水一场空。试想,“开”这样的书“卷”,能说是“有益”的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56.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立志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由古至今,有多少立志成才的故事。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时放牛,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的画出来。他不分昼夜的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司马迁写《史记》,遭到李逵之祸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奋,经过10年余的努力,终于写成著作——《史记》;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楔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他们都是从小立志,向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拼搏,经过许许多多的阻拦却坚持志向,获得成功。

清代蒲松龄说过:“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啊,只要我们给自己一个志向,每当要放弃时,就会充满希望,继续拼搏,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志向,或是有志向却不努力,他的人生将会是怎样?

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少见。有些是无志向,整天混时间,过一天是一天,就从未想过明天我要做什么,今天我还有哪些事没做完。这些人可以说是不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美好青春的人,可能只有长大才能体会到岳飞那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感吧。还有些就该是有目标却不努力的人了。他们要比没目标的人要好很多。因为只要他们肯用点功,一步步朝志向迈进,相信他们也会和有目标的人一样有所作为。

立志不分早晚。如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奋,立志读书,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现在也有很多立志成才的人。我们熟悉的主席周恩来。他从小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现在就成为了伟大的领袖,报效祖国。

只要有志,我们就有前进的目标;只要有志,我们就会为目标而奋斗;只要有志,我们就会成功!

56.题目:人人争做环保使者 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袜子破了可以补,桌子坏了可以修,生病了可以治……反正世界上大部分东西坏了都可以修好。但是, 一直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的地球妈妈“生病”了,已经病入膏肓了,你们可知道我们妈妈现在的模样吗?

原本,我们的地球妈妈年轻漂亮,充满生机,可是现在,妈妈那红润的脸变得蜡黄,清澈的双眼变

得呆板无光,黑眼圈陷了下去,脸上被斧子、刀子刻上了无数的皱纹。 以前,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一直在作践我们的地球妈妈。他们无止境地把工厂的废气、废液和烟尘大量地排放到妈妈的皮肤上,血液里,排放到妈妈哺育我们的乳汁里。仅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铅、砷、汞和动作镉就分别是200吨、11000吨和5500吨,那一团团废气、烟尘,那一股股废液、污水,像群群癌细胞张牙舞爪向妈妈扑去,侵袭着地球妈妈的健康躯体。他们还盲目地砍伐树木植被,把妈妈折磨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他们简直是“恶贯满盈、可恶至极”!

所以现在,我们要行动起来,拯救我们的地球妈妈,保护生存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在此,我呼吁:

1、尽量少骑自行车,多骑自行车等其他环保车辆,从而减少空气污染;

2、多种植树木,少砍伐树木,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3、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从而减少白色污染;

4、电池用完了就一定要扔进电池回收箱,以免电池污染周边环境;

5、把工厂排出的污水净化,再流向村庄或河流,并且不乱排废气废液,以减少污染;、

6、经常对周围的人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大家都要有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

7、不在城市周围焚烧垃圾,污染空气,使毒气蔓延;

8、人人从自我做起,首先自己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绿化,不浪费纸张,不随地大小便等;

9、不大声喧哗,不刻意制造噪音,尽量减少噪音污染。

10、不要无节制地大肆开采资源,以导致资源枯竭,回天无力。

我相信,只要大家从我做起!从这10“小动作”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满,越来越“绿色”!

来吧,环保小卫士们,“一起出发吧”!

篇四:第八节 雨伞后的猎枪

第八节 雨伞后的猎枪

量子论是一种极富破坏性的理论,它破坏了世界的确定性,推翻了决定论;它破坏了世界的真实性,让人们对实在论产生了怀疑,这些都让爱因斯坦极其厌恶,怒不可遏。接下来,它还将破坏什么呢?

在我们接着要说的实验中,量子论将破坏的是世界的定域性,质疑的是爱因斯坦的成名之作——相对论。

定域性是指,在某个时间段,所有因果关系都必须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不存在超越时空的瞬间作用和传播。这是相对论的基础,任何信息的传输,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个上限,宇宙中不可能有无视时间和距离的超距作用。

事情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经验中,任何长距离的信息传送都是需要时间的。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靠人力传送的书信,从京城抵达边关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即便后来有了电报、电话、互联网,信息的传送依然是需要时间的,至少不可能快过光速,谁真正见过类似于心灵感应那样可以即时联动的信息交流?

然而这一看似无可争议的问题,现在受到了量子论的挑战。量子论中有一个奇怪的实验,叫“EPR佯谬”,就涉及到了粒子间的超距作用,有点类似于双胞胎之间莫名其妙的心灵感应,让物理学家们感到困惑不解。事情的经过,起源于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解释怎么看都

不爽,处心积虑想给它找碴,因此在1935年与两位同事发表了一个旨在推翻哥本哈根解释的思维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有一个大粒子,自旋为0,它不稳定,衰变成A、B两个小粒子,向相反的远方飞去。小粒子有2种自旋方式,叫“上旋”和“下旋”。按照公认的某种守恒定律,如果粒子A为上旋,那么粒子B就一定会是下旋。

按照哥本哈根解释,两个小粒子的初始状态不确定,当我们观察粒子A时,它会马上随机地选择一种确定的状态,比如说上旋,那么按照守恒定律,粒子B就必然会在同时确定为下旋。但如果此时两个小粒子已经离得很远,比如说相隔几十亿光年,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沟通信息,使得粒子A的状态一确定,粒子B马上就作出反应的呢?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两个小粒子之间存在类似于心灵感应的超距作用,某种超越光速的信息传输;第二种是两个小粒子并不象哥本哈根解释说的那样,状态不确定,而是从分离的那一刻开始,就早已确定了它们的自旋状态。

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规定了任何信息的传输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宇宙中不存在超距作用的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种可能性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另一种可能——粒子的状态早已确定,这足以表明哥本哈根解释有问题。

据说爱因斯坦的这次发难,让玻尔郁闷了好一阵子。但后来他想通了,解释说两个粒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传递什么超光速的信号,只是

在没有被观测之前,两个粒子之间不管相隔多远,都仍然是一个虚无的整体,因而只要对其中的一个进行观察,另一个必然会作出反应,这很正常。

检验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谁对谁错,关键在于确定两个远离的小粒子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否有超距作用的“心灵感应”。如果玻尔是对的,那么小粒子在没有被观察之前是一个整体,粒子A与粒子B的行为必然会具有某种协同性;而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两个小粒子从分开的那一刻开始,相互间就再也没有什么干系了。

这个思维实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检验,因而玻尔和爱因斯坦,至死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后来北爱尔兰人约翰●斯图尔特●贝尔,作为爱因斯坦的忠实追随者,在1964年发表了“贝尔不等式”,为检验EPR实验扫清了障碍。贝尔深信,实验结果将告诉人们,粒子间心灵感应式的合作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莱恩●阿斯派克特,带领一个小组做了这个实验。它的结果意义是如此的重大,以至于被物理学界称为“上帝的裁决”。实验结果是爱因斯坦输了,事实证明分开的粒子之间确实保持着一种微妙而神奇的联系,类似于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这种联系有一个拗口的专业名词叫“量子纠缠”。

实验报告发表之后,科学界最初的反应不是一片哗然,而是出奇的沉默。科学家们都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但却鸦雀无声,也许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后来人们不断引入新的手段,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多次重复了这一实验,但结果全都一样。

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相信玻尔的说法,两个粒子在没有被观察之前,不管相隔多远,即便是上百亿光年,它们也还是一个整体。这意味着需要放弃世界的实在性,承认粒子只有在被观测后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但除此之外,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粒子间确实存在快于光速的超距作用,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相对论就要失效了。

阿斯派克特实验结果出来之后,有人邀请了8位量子论专家作访谈,征求他们的看法,其中就包括阿斯派克特和贝尔本人。专家们的意见五花八门,阿斯派克特不相信超光速的说法,宁愿放弃世界的实在性;贝尔则沉默良久,最后宁愿牺牲定域性,相信超越光速的超距作用,也不愿意接受世界是虚拟的。

假如在天有灵,也许我们会听到这样一段对话:

爱因斯坦:玻尔,我相信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玻尔:老爱,请别对上帝指手划脚!

但现在爱因斯坦的上帝死了。

曾经发表了波动方程,对量子论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薛定谔,却是爱因斯坦反对量子论的坚定同盟。在EPR实验发表之后,薛定谔颇为振奋,认为点中了哥本哈根解释的死穴。受此启发,他自己也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思维实验——猫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把一个放射性原子装进一个不透明的箱子里,箱子里有一种结构巧妙的精密装置,只要那个放射性原子衰变后放出一个中子,它就能激发这个装置的一串连锁反应,最终会打破箱子里的一个毒气

瓶,毒死箱子里的一只猫。

薛定谔说,既然哥本哈根解释认为,在没有观测之前粒子的状态不确定,处于各种可能的混合状态之中。那么就可以断定,只要没有进行观察,放射性原子就处在模糊的状态之中,是否衰变并不确定。

现在问题出来了,在我们打开箱子观察之前,原子是否衰变并不确定,那么里面猫的死活是否也不确定呢?难道猫在此前处于又死又活的状态之中?

薛定谔的这次发难,把哥本哈根派整得够呛。根据他们的理论,在我们没有观察之前,那只猫确实是不死不活,又死又活的。前面说在我们没有观察之前,电子不是真实的,这对我们来说似乎是很遥远的事情,触动还不那么深。但现在说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东西,一个鲜活的生命,难道我们能够不管它的死活?

我们进行观察之后,猫的死活才能确定下来,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的意识决定了猫的生死?假如我们一直不去观察,猫就永远都不会死吗?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不确定,不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情况造成的。如果是那样的话,猫在某个时候的死活是确定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个不确定是真的不确定,用极端的话来说,假如猫能意识到自己状态的话,那就连它也搞不清楚自己的死活。

这样的结论你能接受吗?相信很难,这太违背常识了。但如果不接受,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呢?

EPR实验和猫实验确实很难解释,但好在我已经想通了,下面就和你分享一下,为了便于理解,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篇五:干粮和猎枪

干粮和猎枪

清华大学前任校长蒋南翔曾经在某一年的大学毕业典礼上提出过一个旷世经典的理论,那就是“干粮与猎枪”理论。蒋校长说:“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就好像一个猎人进入森林。我们不只要给他足够的干粮,还要给他一支猎枪。”

乍一听,此项理论让我联想到了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传世理论。用现代人的理解就是:煮一条鱼给一个人吃,不如教会一个人如何去捕鱼。因为吃一条鱼只能给予一个人一时的饱腹感,而教会一个人捕鱼则有可能让一个人永远摆脱饥饿的困扰。不过,往深层次里探究,蒋校长的“干粮与猎枪”理论探讨的则不仅仅是饥饿和饱腹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干粮与猎枪”理论中最为关键的细节是2个量词:“足够”和“一支”。“干粮与猎枪”理论里的“干粮”就好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论中的“鱼”,可蒋校长给出的定义是“足够的干粮”。我认为,蒋校长所提的“足够的干粮”可以被认为是充足的理论知识,以此来帮助大学毕业生寻找到一份能让自己安生立命的职业。或者,这也

手中一把小猎枪

可以被引申为期许社会能够给予大学毕业生足够的就业机会。

然而,“干粮”不是万能的、满足“猎人”生理需求的一种食物。我们没有理由武断的认为干粮可以满足每一位猎人的需求,尽管干粮是足够的。我认为,既然是进入森林的猎人,那么就应该有捕捉猎物的渴望与追求。也就是说,在从校园跨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中,必定会有一部分不愿只吃干粮生存的毕业生。他们就是那些需要一支猎枪的“猎人”,就好比是那些决心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手中的“猎枪”就是他们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创业技能。

如今,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好似一片幽深难测的森林。大学毕业生作为初入这片森林的猎人,除了要准备维持生命的干粮,更要准备一支猎枪,用它去应变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用它去建造一个创意无边的新社会!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