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写作技巧 > 教育资讯

因某某而欢悦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17:21:23 写作技巧
因某某而欢悦作文写作技巧

篇一: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当曾一时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 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 P3、M 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 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点评]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遗失。文章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相关古典诗句、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且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

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文体特征鲜明,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既能以理服人,也能以情动人。在文字表达方面,作者的表现堪称优秀。文章语言清晰流畅、准确有力,尤其是对“风光无两”、“令人咋舌”、“黯然离场”、“方兴未艾”、“势如破竹”等成语和四字短语的运用显得得心应手,令全文文采斐然。(侯新)

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

有人曾指出,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人们纷纷怀念起黑白胶片的时代,以为它能收藏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诚如钱钟书在其《围城》中写道:“围墙里的人想出去,围墙外的人想进来。”我们处在黑白胶片时代时,总是抱着“胶片贵而少,照片拍不够”的遗憾;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码技术出现了,照片任意拍,却又萌发“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的感慨。但是,数码技术的时代,人生的可贵记忆不会被稀释,反而会加固、加深。

数码时代更能够唤起珍贵的记忆的原因,是数码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多样的照相需求,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柴静在其《看见》中抒发过这样的感慨:“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的。”但是,假如用黑白胶片时代的技术来记录下一个生命完成的历程,未免太过单薄,缺乏厚实感。而数码技术的出现,恰好弥补这个缺陷。让人随意地照相,不受时空之限制,唯需一台数码相机而已。人们记录下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从出生的满月酒到幼儿学步,从幼儿园取得“好孩子”称号到中学获得荣誉时的留影纪念,数码时代下更能保留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人生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充满韵味。

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又一重要原因,便是它与网络的双向性,它能随时将照片上传至网络与人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情感的充盈,获得愉悦的享受。当我们把自己满意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与朋友分享时,我们可能会收获他人的赞美,让自己倍感有所成就;抑或将我们至亲的人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我们可能会收获别人的祝福,让我们倍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我们的记忆也会随着幸福感而铭记在心,更容易保留彼此之间美好的印象与感觉,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之中的情谊,收获亲情、友情之美好。

或许由于数码时代的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照片能够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以致值得珍惜的点滴也被稀释了,怀念起黑白胶片时代。但是,由于数码技术具有黑白胶片技术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更能够摄影、保存、分享等,而且永不泛黄,永不模糊,因而它更能唤起人们珍贵的记忆。

数码技术的时代,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让我们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点滴。

[点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讲述材料和一些人看法的基础上,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文章从两个方面,一是数码技术便于细致记录生活的过程,二是网络的双向性,便于人们分享和加深交流,阐述了数码技术比黑白技术时代的照片更能唤起和加深人们的情感和交流。由于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具体的描述,增强了对读者的说服力。全文值得肯定的是,观点鲜明,论述较有力,思路较清楚,语言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倒数第二段论证不够,全文中个别语言还欠推敲如第四段??“收获情感的充盈??”。(邹蓬)

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点评]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迅速透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照片的本质,即“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它的功能在于记忆和记录。文章内容完全符合题意,而且立意颇为深刻。作者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举了一正一反两个生动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拍照“真正目的”的领悟过程。文中多次出现“用心”一词,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邓环)

阿锦的黑白记忆

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挤满了黑与白的单调色彩,黑白的电视,有常年晃动的“雪花”;笨重的黑色收音机,吱吱送出美妙的音乐;还有就是父亲最珍视的全家福黑白照片,被镶嵌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父亲吃力地抱着微胖的自己,欢悦地指着照片的人儿给自己辨认,阿锦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摇摇头,转向一旁的毛绒玩具,父亲微微嗔怒,却也无可奈何。阿锦还小,无法将家的概念一针一线地纳入她的心底,这时刻的阿锦对于黑白照的第一抹印象,尚未在她的心里撩拢出动人的涟漪,她哪里会晓得,一张小小的照片,牵绊住了往后的岁月,绊住了那颗敏感的心。

阿锦渐渐长大,她开始渴求穿上漂亮的小花裙,欢心雀跃地跑去相馆,倚在父母怀里,照上一张全家福。她嘟着嘴,卖力地摇着父亲的手臂。父亲皱了皱眉,照上一张相,就该意味着这个月的饭菜无法合乎阿锦的心意,倘若她眼泪涟涟,嚷着要吃肉的话?父亲望望撒娇的阿锦,宠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弯下腰去,搂抱起阿锦,说:好,阿爸周末带你去照相!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那个周末,阿锦如愿拍下自己想要的全家福,她的笑靥如花,被定格在那个黑白岁月,即使日子艰苦,父母愿付出一切去爱她的岁月。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父亲的背更驼,母亲眼角的皱纹也愈深,可唯一不变的是,每一年,父亲总要全家去照相馆照上一张全家福。阿锦的眼里色彩日渐丰富,黑白的照片也逐渐褪去它夺目的光彩,被一沓沓的彩色照片替代,可阿锦分明看见,父亲粗糙的双手,抚摸黑白全家福的专注与慈爱。

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

[点评]文章以黑白全家福照片为线索,娓娓叙述阿锦幼时生活的温馨记忆。全文表面叙写的是阿锦对黑白相册的翻阅和回忆,实际上是表达阿锦对那些日子清贫艰苦却充满父母疼爱的岁月的怀念和感慨。文章首尾呼应,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真挚细腻。当然,文章在内容上还显得不够充实,立意也较浅显,许多地方的语言表达还十分稚嫩。(张坪)

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棵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摧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吗?”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看着奶奶那双眼睛,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贯穿你的一生,给你的心灵带来贴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全文紧扣材料,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进而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深化了主题。文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行文流畅,构思巧妙。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既有生动形象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发自内心的抒情,还有画龙点睛的议论,文体特色鲜明。语言表达有文采,有意蕴。(周元)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介绍,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比去年的38.38分略高。且套作少了,原创多了。今年作文评卷的导向是鼓励学生原创,对套作扣罚较严格,一经发现就给很低的分数。

今年低分作文的问题主要在于文章存在空白和抄袭。黄友文说,也有考生作文交白卷和极个别考生立意偏差,因此出现了极少数零分作文。黄友文表示,从今年发布的优秀作文来看,学生在切题方面表现不错,但是作文的思想性、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深度还有一些欠缺。即便是向社会发布的优秀作文也多是就事论事,思路上显得放不开。而往年的优秀作文中不乏有兼具思想深度和社会关注度,同时有个人独特思考见解的佳作。

黄友文表示,今年的语文作文评分情况给接下来的中学教学、备考指出了新的方向:不能为了应试而套作,应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多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表达形式。

篇二:2014年高考满分作文

透过那泛黄的老照片

当曾一时风光无两,雄霸天下的胶片业巨头柯达无奈地宣布破产,当各式各样功能炫酷,造型高端的单反成为摄影师手中的新宠,当众多的智能手机巨子为旗舰机型装上像素高得令人咋舌的摄像头??我们不得不承认,曾经记录着我们悲欢离合的胶片时代,终究还是在一片唏嘘中,缓缓落幕。

历史总是如此冷酷无情,新电子信息统治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旧王者的黯然离场作为背景,纵令人唏嘘,令人流连,却总是无可奈何。

其实何止是黑白胶片,生活中的一切一切,都在面临着现代技术的入侵和侵蚀。纸质化阅读的备受冷落和电子阅读的方兴未艾;书信的逐渐绝迹和电子邮件、微信、Q Q等即时通信的大行其道;磁带和CD在角落里蒙上岁月的灰尘,而M P3、M P4里存满了每一首最爱的歌曲??是的,不知不觉间,现代技术早已将我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变,攻城占地,势如破竹。

然而,当我们臣服于现代技术那娆媚的风姿和高贵的裙摆时,是否也曾想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除了带来海量的信息储存,光速的传播速度,便捷丰富的资源外,是否也意味着美好的“稀释”,传统的遗失?你是否也曾对曾经伴你度过艰辛峥嵘岁月的“鱼书”和“随身听”们,有过一丝不舍和留恋?

真正有底蕴的文化,必有泥土的厚重,纸质的轻盈,和木质的清香,而非金属、玻璃和塑料的冰冷。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不再高不可攀,然而打开手机和相机,液晶屏上的照片,却不过是无数个晶体堆叠的机械体,冰冷而没有生命;电子阅读的普及,使图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碎片化、娱乐化的阅读倾向,使我们很少能再静下心来,在雪夜拥一大炉,捧一杯茶,品读智慧的芬芳;电子邮件、Q Q的大行其道,使空间不再成为心灵的阻隔,然而碎片式的简短回复,不但使人的思考变得肤浅苍白,也再也品味不到“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幽怨温情以及每个文字背后如泣如诉、辗转斟酌的纠结缠绵??生活方式的变迁,是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正如王开岭所说的,是古典与美感的消磨与丧失。

可怕的是,这种丧失,我们还浑然不知。

于是,佳能的“感动常在”听上去更像一句难以实现的诺言。而偶尔翻开母亲的相册,我却总能收获发自内心的感动。因为,即使泛黄,却依然能看见那一抹动人的微笑。

[点评]本文作者在认真研读材料内容、准确把握材料含意的基础上,选择现代技术对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侵蚀”为观察角度,论述新电子技术时代带来的“美好”的“稀释”和传统的遗失。文章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既能紧扣材料,又能进行丰富的相似联想,同时,相关古典诗句、现代作家的言论信手拈来,从而使得文章内容非常充实,反映出作者平时对现实生活有较为深刻的观察和思考,且有较为广泛的课外阅读。

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本文文体特征鲜明,叙述、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既能以理服人,也能以情动人。在文字表达方面,作者的表现堪称优秀。文章语言清晰流畅、准确有力,尤其是对“风光无两”、“令人咋舌”、“黯然离场”、“方兴未艾”、“势如破竹”等成语和四字短语的运用显得得心应手,令全文文采斐然。(侯新)

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

有人曾指出,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人们纷纷怀念起黑白胶片的时代,以为它能收藏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诚如钱钟书在其《围城》中写道:“围墙里的人想出去,围墙外的人想进来。”我们处在黑白胶片时代时,总是抱着“胶片贵而少,照片拍不够”的遗憾;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码技术出现了,照片任意拍,却又萌发“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的感慨。但是,数码技术的时代,人生的可贵记忆不会被稀释,反而会加固、加深。

数码时代更能够唤起珍贵的记忆的原因,是数码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多样的照相需求,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柴静在其《看见》中抒发过这样的感慨:“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的。”但是,假如用黑白胶片时代的技术来记录下一个生命完成的历程,未免太过单薄,缺乏厚实感。而数码技术的出现,恰好弥补这个缺陷。让人随意地照相,不受时空之限制,唯需一台数码相机而已。人们记录下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从出生的满月酒到幼儿学步,从幼儿园取得“好孩子”称号到中学获得荣誉时的留影纪念,数码时代下更能保留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人生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充满韵味。

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又一重要原因,便是它与网络的双向性,它能随时将照片上传至网络与人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情感的充盈,获得愉悦的享受。当我们把自己满意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与朋友分享时,我们可能会收获他人的赞美,让自己倍感有所成就;抑或将我们至亲的人的照片上传至网络时,我们可能会收获别人的祝福,让我们倍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我们的记忆也会随着幸福感而铭记在心,更容易保留彼此之间美好的印象与感觉,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缘分之中的情谊,收获亲情、友情之美好。

或许由于数码时代的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照片能够快速浏览和频繁更新,以致值得珍惜的点滴也被稀释了,怀念起黑白胶片时代。但是,由于数码技术具有黑白胶片技术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更能够摄影、保存、分享等,而且永不泛黄,永不模糊,因而它更能唤起人们珍贵的记忆。

数码技术的时代,同样能够唤起人们永不褪色的记忆。让我们用手中的数码相机,记录下生活中值得珍惜的点滴。

[点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讲述材料和一些人看法的基础上,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文章从两个方面,一是数码技术便于细致记录生活的过程,二是网络的双向性,便于人们分享和加深交流,阐述了数码技术比黑白技术时代的照片更能唤起和加深人们的情感和交流。由于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具体的描述,增强了对读者的说服力。全文值得肯定的是,观点鲜明,论述较有力,思路较清楚,语言较流畅。不足之处在于倒数第二段论证不够,全文中个别语言还欠推敲如第四段??“收获情感的充盈??”。(邹蓬)

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后来,有一次我带上相机出门“扫街”时,才真正领悟到拍照的真正目的。在老城区走街串巷,嗅到食物的诱人香味,原来是一家老字号肠粉店。走进店里,点一碟肠粉,看着老板在氤氲的烟气中忙活的身影,我忍不住举起相机按下快门。在老城区我又见到一家打制传统铜器的小店。循着“叮叮”声走过去,与老师傅打声招呼,好奇地看着打铜的过程。老师傅看着我专注的神情,露出灿烂笑容,于是我又按下快门。当我回家翻看这两张照片,我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闻到肠粉的香味,又听到打铜的悦耳声音。

我这才明白,拍照只不过是给你一个观察体验的机会,而照片只不过是回忆的引子,真正的美好回忆在心中。

因此,拍照用胶片机还是数码相机又有何关系?照片的多与少又有何关系?只要用心体验,用心记录,定能写下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点评]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迅速透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照片的本质,即“照片不过是回忆的引子”,它的功能在于记忆和记录。文章内容完全符合题意,而且立意颇为深刻。作者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举了一正一反两个生动事例,来印证自己对拍照“真正目的”的领悟过程。文中多次出现“用心”一词,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邓环)

阿锦的黑白记忆

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个世界挤满了黑与白的单调色彩,黑白的电视,有常年晃动的“雪花”;笨重的黑色收音机,吱吱送出美妙的音乐;还有就是父亲最珍视的全家福黑白照片,被镶嵌在精致的镜框里,挂在墙上。父亲吃力地抱着微胖的自己,欢悦地指着照片的人儿给自己辨认,阿锦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摇摇头,转向一旁的毛绒玩具,父亲微微嗔怒,却也无可奈何。阿锦还小,无法将家的概念一针一线地纳入她的心底,这时刻的阿锦对于黑白照的第一抹印象,尚未在她的心里撩拢出动人的涟漪,她哪里会晓得,一张小小的照片,牵绊住了往后的岁月,绊住了那颗敏感的心。

阿锦渐渐长大,她开始渴求穿上漂亮的小花裙,欢心雀跃地跑去相馆,倚在父母怀里,照上一张全家福。她嘟着嘴,卖力地摇着父亲的手臂。父亲皱了皱眉,照上一张相,就该意味着这个月的饭菜无法合乎阿锦的心意,倘若她眼泪涟涟,嚷着要吃肉的话?父亲望望撒娇的阿锦,宠溺的眼神不言而喻,他弯下腰去,搂抱起阿锦,说:好,阿爸周末带你去照相!阿锦的牙齿亮白得像一道闪电,她狡猾地笑着,这世上最爱自己的人,愿意摘下最美星星给自己。那个周末,阿锦如愿拍下自己想要的全家福,她的笑靥如花,被定格在那个黑白岁月,即使日子艰苦,父母愿付出一切去爱她的岁月。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父亲的背更驼,母亲眼角的皱纹也愈深,可唯一不变的是,每一年,父亲总要全家去照相馆照上一张全家福。阿锦的眼里色彩日渐丰富,黑白的照片也逐渐褪去它夺目的光彩,被一沓沓的彩色照片替代,可阿锦分明看见,父亲粗糙的双手,抚摸黑白全家福的专注与慈爱。

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

[点评]文章以黑白全家福照片为线索,娓娓叙述阿锦幼时生活的温馨记忆。全文表面叙写的是阿锦对黑白相册的翻阅和回忆,实际上是表达阿锦对那些日子清贫艰苦却充满父母疼爱的岁月的怀念和感慨。文章首尾呼应,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真挚细腻。当然,文章在内容上还显得不够充实,立意也较浅显,许多地方的语言表达还十分稚嫩。(张坪)

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棵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摧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紫藤花的香气逐渐变淡。花开之后,一切的馥郁终归隐去,只留下一丝微微的痕迹。可记忆却是愈来愈加浓厚。

我蹑手蹑脚地走向奶奶,只是想进一步感受那份温情。奶奶不经意间睁开了眼,看着我天真的表情,笑了笑,然后抚摸我滑溜溜的短发。“奶奶,想爷爷了吗?”奶奶先是愣了愣,然后望向近处那株盛放的紫藤,微微地点了一下头。我看着奶奶那双眼睛,仿佛看到了岁月深处那份曾经的快乐。所有的忧郁,都在奶奶看到那张泛黄的相片时一扫而光。我知道,此刻她的心里是多么的幸福啊。

我回到里屋,拾起桌面上那些光彩亮丽的数码相片,回忆起相片上定格的那些美妙时光,幸福之花亦心底悄悄开放。我终于明白,其实什么照片并不重要,无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真诚地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这份回忆,贯穿你的一生,给你的心灵带来贴心的温暖与快乐。

于是,在紫藤花开的季节里,记忆之花静静地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给活着的人一份生存下去的美好与希冀!

[点评]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全文紧扣材料,记叙了奶奶和一张照片的故事,进而指出:是黑白胶片还是数码相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守护住一份珍贵的情感,一份美好的回忆”,深化了主题。文章符合题意,中心突出,且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行文流畅,构思巧妙。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既有生动形象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又有发自内心的抒情,还有画龙点睛的议论,文体特色鲜明。语言表达有文采,有意蕴。(周元)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介绍,今年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比去年的38.38分略高。且套作少了,原创多了。今年作文评卷的导向是鼓励学生原创,对套作扣罚较严格,一经发现就给很低的分数。

今年低分作文的问题主要在于文章存在空白和抄袭。黄友文说,也有考生作文交白卷和极个别考生立意偏差,因此出现了极少数零分作文。黄友文表示,从今年发布的优秀作文来看,学生在切题方面表现不错,但是作文的思想性、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深度还有一些欠缺。即便是向社会发布的优秀作文也多是就事论事,思路上显得放不开。而往年的优秀作文中不乏有兼具思想深度和社会关注度,同时有个人独特思考见解的佳作。

黄友文表示,今年的语文作文评分情况给接下来的中学教学、备考指出了新的方向:不能为了应试而套作,应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多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多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思想表达形式。

篇三: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生活因读书而精彩

八11班 钮靖涵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美好,而我却唯独钟情于书。

最爱在有微风拂过的清晨,站在无人的河边,大声朗诵字字珠玑的古诗词,将那一字一句伴着和风传向对岸;最爱在有阳光的午后,手捧一本已经读了许多篇的经典著作,身子浸在金灿灿的阳光之中,细细品味书中的金良玉言;最爱在刮风的夜晚,坐在朦胧的橘黄色灯光中,读几篇小家碧玉的心灵散文,暖暖自己的心。

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让我为作者的爱国情怀感动;读柳永的《雨霖铃》让我明白了恋人离别的愁苦;读李白的《把酒问月》让我领悟到人生之短暂。我读出了“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伤;读出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伟;读出了“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的闲适。

那《三国演义》的磅礴雄伟,那《西游记》的妙趣横生,那《红楼梦》的悲惨哀婉,那《聊斋志异》的人鬼传说,无不令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法布尔的《昆虫记》、高尔基的《童年》、莫扎特的《项链》、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文学界永久闪光的群星,用它们那穿越国界、时空的光芒照耀我的心灵。

曾品读过张晓风的《细细的潮音》,跟随着作者细腻的笔触、优雅的文笔,我谛听了一次又一次美妙的潮音。我没有见过张晓风,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但我觉得她一定有一头乌黑的、长长的波浪卷发。她会穿着镶边的长裙,光着脚走在傍晚的沙滩上。夕阳把海水染成一片金黄,金水一般的海水拍打在漆黑的岩礁上,溅出一朵朵雪白的浪花。当涨潮时,海水漫过她的脚掌,她也不会躲闪,而是尽情享受海水的滋润。海风徐徐,她黑色的长发渐渐飘扬起来,像一块掀起的黑纱,与周围暗下去的天色融成一片。

当我读书时,我的内心沉醉在至高无上的境界中,我的心灵的快乐,是旁物不可比拟的。海涵宇宙,唯书永恒。在枯燥的生活中,也唯有书,让生活精彩起来了吧。

逗号

九6班 郭泽原

青春,虽是人生的一个逗号,但缺少了它,人生总会索然无味。

——题记

青春,是人生中的一个颇为美好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满腔热血,求知的欲望,好奇的探索充盈我们的心灵。但青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却也让人很费解。有人愿用感叹号代表青春的果敢;有人愿以省略号书写对未来的企盼;有人干脆用句号来表示童年的结束。但我觉得,青春,就是一个逗号。

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幻想青春的美好。基于电影中那些抄家伙就上的哥们义气,那些卿卿我我的浪漫爱情,那些眼花缭乱的热血战斗,我对青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与向往。但当我到了这时期,却惊奇地发现,青春原来不是短裙丝袜学生服,也不是一次次高喊着“希望”口号站起来的男主角。在我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浮躁、无奈,考试的困苦与升学的压力。意向中的青春与现实完全不符。甚至每每看电视时都有这样一种念想,就是男主角已经尽力了,再也爬不起来给予敌人以最后一击,从而解救世界了。面对我的青春,我迷惘了,青春是什么玩意,真令人费解。

后来读了一个日本老头写的《青春》,我感悟颇多,青春原来不是热情四射的感叹号,而是意犹未尽的逗号。

在青春之前,我们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在青春之后,我们又将迎来中年与老年。所以说青春是一个逗号,它既承接了童年的美好,又牵引了中年的拼搏。

它并不完美,但它却必不可少。

有人总是抱怨青春是在无尽的压抑中度过,我却认为不然,压制虽不能使青春个性张扬,但也正是因为压制,青春的逗号才会更加坚实、圆满。青春的我们并未退去童年的纯真,但也已初步步入社会。在这个时期,如果不加以压制,也许人人的青春都会被成感叹号,但其所带来的恶果也只有独立承受。

青春就是这样一个逗号,勇锐盖过怯弱,坚韧气贯长虹。青春的逗号里充满着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与积极的进取,它也许前所未有,但绝不会停顿与此,它会一直传递下去,即使你已年过花甲,每每回想起自己的青春,也会热些沸腾,那个逗号也会重新点燃。 青春就是这样一个逗号,它空前但不绝后。其中无奈与进取,困苦与勇锐并存。它并不完美,但它必不可少,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那次停顿,在这里调整自己,我们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对门送来的绿豆糕

九3班 陈凯歌

“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

“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

“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

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

“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 “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 “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

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

“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

“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 “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

“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 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 “早啊!”老张媳妇说。

“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

“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

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

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

“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

“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

“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

“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 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

难忘许崇

八4班 刘康

总喜欢带上耳机,静静地Vae,让我的心儿随风飘去,穿梭幻想与现实,从此再也不能忘掉你。

喜欢你的“半城烟沙”,一将城,万骨枯,多少盼子归乡的父亲等带的却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结局。这一切都在你的歌声里显得淋漓尽致!“只盼归田卸甲,还能捧回你沏的茶”,掺杂了多少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喜欢你故乡那轮清澈如水的泸州月,“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枉”这曲中,满不功名,自得其乐的人文思想;从漫天飞舞的柳絮中想起了故乡,不知心上人身在何处,她的一缕头发都会珍藏一生!“泸州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这曲中,满是天涯游子的深深思念,“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悲凉!

一曲“城府”唱出了现实社会的尔虞我诈,自己以真情相待,却让别人把自己的感情玩弄于鼓掌。“你的城府有多深,我爱的有多蠢,是我太笨,还是太认真,妄想和你过一生”被人伤害是无奈的感慨,相信无数坦诚的人也都会遭遇类似的经历。而这句歌词,不但指被自己爱的人伤害,还指的是现代社会中被自己信任的“朋友”伤害,这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对话老师”,一曲充满童趣的歌谣,对课间十分钟的盼望,当悦耳的下课铃送来十分钟的课间时,你在教室外灿烂的笑脸,与老师的亲密对话??仿佛时光永远定格在这个长不大的时代!

难忘你,许嵩,难忘你那抹淡淡的烟花笑;难忘冬日的断桥残雪、白堤柳帘;难忘你那动人的素颜;难忘你全球变冷时对他人的关心??

秋日遐想

九3班 李智娜

散下盘起的长发,跌下瞻前和顾后的忧思,换上轻快的休闲鞋,放飞心中的风筝,信步走进秋天。

无需蒲扇摇摆,汗水和闷热已被清凉的秋风吹干;温柔的阳光下,沉甸甸的果实已压弯了枝条;喧哗的林间,鸟儿已零零落落的栖息;河流放慢了匆忙的脚步,开始欣赏路边的风景,享受难得的安宁。秋日的讯息跳跃着,所有的眼睛都溢满着收获,所有的耳朵都聆听着诗情余韵。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几缕柔和的残光,悄悄爬上了炉灶。筷子碰盘的声音,奏成了一支充实、欢悦的乐章。

落叶是萧萧瑟瑟的,外婆的故事也是萧萧瑟瑟的。在孩子们的梦呓里,未来的蓝图在添色彩。

在秋天里,收获的不只是果实,还有我们的梦想;在秋风中,摇荡的不只是秋千,还洋溢着我们的希望。

秋日的梦可以使金黄的,但也可以是茄子般的紫,辣椒般的红,玉米般的黄,橘子般的橙??在色彩融融入色彩时,葡萄看见了一个紫色的世界;穿着金黄色嫁妆的女儿们,看到了火红的新郎??

马良的神笔最初描绘的不是外出寻凉赏景的人群,而是点化了忙碌于收割的劳动人民。他们肩负太阳,面朝黄土,汗水融入泥土,浸润苗根,欢快的吆喝声回荡在天地间。 即使汗水是涩甜的,血是辛酸的,老茧是坚硬的,然而脚步是坚实的,镰刀是飞翔的。因为前面有一道风景,激励着耕耘者的脚步!

篇四:高考满分作文

思而知之

何为思?《菜根谭》有言:“静思之下,俾有悟;沉寂之中,方得真性情。”由此可见,思并非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浅表的想法,从头脑中一闪即逝的只能是想,唯有深沉的挖掘才称得上“思”。深思而熟虑,深思而有所得,深思而知之。

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予我们太多的学习机会,到处充斥的信息,或好或坏,总能轻易地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新闻,或真或假。资讯的 快捷性将整个世界压缩成一个平板,扫一眼即是全部,省却了用手翻动的过程,也省却了思索辨别、判断真伪的能力,退化的人类大脑如机械,看见则记住,过目则 忘却,恰恰没有“思”,更没有“思”后之“知”。而没有思索的过程,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方式,永远不是“知”的方法。 “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深思。有了思考、认识的过程,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带来“知”的成果。因深入而发掘,因发掘才有求知欲,进而更深一步的思考。思是一种智慧的活动,是创造力的起源。

平沙莽莽,黄土弥散,枯萎死寂的黄土高坡上,残破苍凉的土地,看似毫无生命力,可是凭借着对生命的思考,路遥轻而易举地创造出了一个“平凡的世 界”。在那窑洞里,土坡旁,风沙中,因为思考的力量,让他看到了瑰丽的风景,得知了生的艰辛与幸福。这份思考,不仅是他个人的“知”,也是整个中国人心中 的“知”。

文化学者余秋雨——一个戴着眼睛,口吐莲花的儒者。一本残破的手记,一只不朽的笔,一个天生善于思索的头脑,正是他踏遍华夏土地,访尽中国历史 遗迹,沉思着都江堰的奇伟,莫高窟的寂寞,仙女峰的灵秀,将一份深沉的眷恋植于骨髓。他知道的不是风景的绮丽多姿,而是风沙淹没了的千年古国的丰华。有感慨,有叹息,有满腔怒火,也有收获和喜悦。一切的源头皆是思留下的善果。思而知之,唯思才知。这种巨大的收益不是平俗的现代化设备所能给予你的。打开电视,点看网站,翻阅报刊,满目的声名艳行,满耳的吴侬软语,架空虚构,不一而足,那些堆砌在印有老人头的钞票山上的形形色色的物品,到底给了你什么?

回头细想,只有思考留下的才是“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认知财富。那一座“知”的高山上,看是山脚,学是山腰,思是巅峰,唯登上顶峰,看到的才是整个世界;唯思,方可一览众山小,尽知天下事。

静而知之

以心灵的宁静感悟生活。

——题记

静是什么?你也许很茫然。

“忙”是什么?你一定很了然。

马路上的风驰电掣,人行道上的行色匆匆,人们脸上无不写着一个字——“忙”。“忙”是当下人们最普遍的感受。

为什么而“忙”?为生活,为生计,为赚更多的钱,为得更多的利,为有更大的权??我们会有一千个忙碌的理由。但是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是否让我们丢失了什么?是的,让我们丢失了至为重要的——静,心灵的宁静。在忙碌的社会,更需要“静”,因为“静而知之”。

庄子,两千多年前的先贤,穿越时空告诫着行色匆匆的我们:“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

前有先贤,后有名士。清代李渔在家乡建亭,命名为“且停亭”,且拟联明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他劝解忙碌于名利场的人们,停一停,歇歇脚,在山水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获得一种生命的从容。

静而知之。还是让我们停一停匆匆的脚步,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以宁静的心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会真正感受到山间那欢悦的鸟鸣。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以他宁静的内心享受着庸碌的世人无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着明月、春鸟、溪流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诗人那湾心湖的澄澈宁静之美。

静而知之。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需求,获得深邃的人生感悟。 还记得那位不朽的苏轼吗?“乌台诗案”,使其放逐黄州。在那段穷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时光里,他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从而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并以他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丽诗篇,抒发了旷达豪情,超越了世俗的荣辱毁誉,超越了成败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让我们以“静”涵养我们的心灵,以心灵的宁静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生活之理,以心灵的宁静成就我们生命的从容与淡定。

行而知之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就是行动,就是实践,就是探索。行而知之,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从而更好地“行”。 我们回首沧桑的岁月,抚摸那亘古不变的信条——“行而知之”;我们迎着那穿越时空的猎猎阵风,领略那弥漫天际的“行而知之”的求知风尚。“行而知之”,这难道不是先贤对我们的祝福与嘱托吗?

“行而知之”——它是五千年流淌不息的河流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与积淀,是一代代先贤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而总结的精华。这精华,非实践无以明,非实践无以立,非实践无以用。 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你看那碧天里翱翔的大鹏,如果不是飞行,又怎能振翅逐风,而知天空的辽阔,而有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你看那浩瀚的大海里远洋的巨轮,正是航行,才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和信念,驶往那太阳升起的彼岸。

行而知之,无实践,何来收获?

作为中华文化精粹之一的“棋”,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行而知之”的重要功用。棋盘之地,方寸之间,一步棋走下去,死生不可知。即使你手上有一本绝世棋谱,不通过实践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因某某而欢悦作文)东西,那绝世棋谱也不过是废纸一张。有的人棋风大气沉稳,有的人棋风沙场之气十足,这棋风光靠看无法获得。它必定经过无数次对弈搏杀的磨砺实践方可练就。“行而知之”是我们主宰棋局生死的武器;通过实践,我们方能举一反三,提前明了对手的意图,从而笑傲棋局,主宰生死。

棋如此,人生亦然。这世人不知有多少不重实践而错失了获取“真知”的良机,而荒废了大好青春。面对一场考验,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你在惊疑退缩间便与探寻的机遇擦肩而过。海洋深邃神秘,充满了未知,可我们若不勇于实践,又怎能获得深邃海洋之“知”呢?蛟龙号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深海的实践,让我们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蛟龙号的实践为我们打开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门,让我们认识一个全新的深海世界。

在生活中,“行而知之”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气派。深谙此道之人必定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腹有乾坤。他们不古板,善总结,懂谋划,知创新。这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而这一切都是实践的功劳。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长,从而开创这盛世繁华,看遍这江山如画。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在我看来,又何尝不能改为“我行故我知”呢?行而知之,有行才有知。

能为?敢为!

钻石的价值确实不菲,切割时一旦失手再过晶莹也难免沦为废品,于是也就难倒了众多的切割师。老切割师固然有着超群卓越的技术,他能为,却少了小徒弟那份敢于操刀的勇气,不敢为;无技术,少经验,固然不能成事,但少了可嘉的勇气,就囿于平庸,难成大事。 敢为,为天下先,超脱平凡。

建国之初,我国经历了清满腐朽,外国掠夺,日寇蹂躏,蒋氏摧残,一穷二白,满目萧然;又加之十年动荡,法制、经济、人文各个领域都到了奔溃的边缘。政坛彷徨,此际,我们伟大的邓爷爷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大刀阔斧,拨乱反正,缔造了我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春意盎然,他修宪法、正思想,开特区,收香港,春天的故事不可谓不雄壮。

此番事业,来源于邓小平爷爷独特的政治眼光和超强的预见力,他能为;但更重要的是他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如果邓爷爷只是一味在乎中国国土的稳定,而不敢改革开放,大概今日上海滩的霓虹灯也不会灿烂夺目。敢为,敢做,超脱平凡。

敢为,为世界先,别样精彩。

在科学界,自古至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无一领域不是充满着探索与发现,推陈与出新。他虽身材矮小,却是举起太阳的勇士,不畏宗教的迫害。不囿于固有的传统,哥白尼多年的观测使他能为,但真正促使他敢为世界先,提出“日心说”的却是他那份敢于刺破传统,忘怀得失,不计利害的勇气。

他其貌不扬,却绕海航行,不断探索,找出人类的祖先,与世界相悖,却成就别样精彩,面对世界的质疑与嘲笑,他不屑一顾;面对教士的鄙视与戏弄,他不留心间。多年证据的积累,生物科学的卓越成就,达尔文他能为,但真正使他不顾忌世人的眼光,将自我利益置之于度外的却是他敢为世界先的勇气。

敢为,为世界先,忘怀于手中的利益,抛却心里的负担,成就别样精彩!

在人生中,面对许多事,我们都有足够的能力与经验,但却往往难以卸下心灵的负担,不敢冲破现有的条条框框,少了那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与决心,最终碌碌此生。漫漫长路,精彩就在于一次次敢于挑战的勇气,贵不再能而在敢。

能为?是质疑;敢为,是赞叹!

用心创造美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期望去大城市,成就一番事业,可在我心中,始终藏着一句话:“有心的地方便有美丽的风景。”我不渴望去一个有着美丽的风景的地方,真正的风景,由心创造,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创造的,方能长存于心。

美丽需要创造一,更需要用心去思考,一颗无畏的真心便能成就别样的美丽。面对他人不愿去的地方,面对满脸惶恐的孩子,她报以最诚挚的微笑,在这片充满伤痛的土地上,她用无畏的心和瘦弱的肩膀撑起了“隐形村落”的脊梁,也完成了孩子们渴望上学的梦想。初入村时,她心中涌出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荒凉的大山,破败的学校,破旧昏黑的家,震撼了她的内心。从此,她开始了一段艰辛的“造美”之旅。她与官员沟通,设法筹措资金,与家长“抢孩子”??所有的一切,她一个人承担。经历了八年的努力,她的愿望终成现实。如今的她可以在种满蔷薇的书亭中喝着咖啡,欣赏更艳丽的花,孩子们单纯的笑脸便是她心中最美丽的风景。一点一滴的积累铸就今日的美丽,一颗勇敢的心让无数孩子不再彷徨。 “六月的清晨,空气中有露珠的花芳,人们唱着欢快的歌,对彼此投以最纯粹的笑容。”这是泰戈尔笔下最美的世界,也是他始终在寻找的美的地方。他的心化作一个最质朴的信仰,支撑着前行。在最动荡的时代,一颗有信仰的心足以让我们找到自我,坚定前行。

有信仰的人不用害怕社会的纷繁复杂,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圆滑,不用在意别人给你的美景,那些都是过眼云烟。一个一辈子坚守的信仰才是一个人创造美丽的动力。爱丽思??门罗一生致力于写书,她说:“我要一直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经历昭示我们:信仰给予人的,可以抵抗岁月留下的沧桑,也会造就一份独一无二的美景。

当金钱、欲望充斥着整个世界,当灰尘刃具我们的真心蒙上了污垢,我们是否有勇气洗去它,还原最澄澈的本心呢?我们需要一种坚定的信仰,回望我们来时的路,从而获得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也好让记忆中的美景重新浮现在心中。我们欣喜于遇见一个更崇高的自己,欣赏着、创造着这份美丽。带上一颗执着的心,洗去污浊,便能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独属于一个人的风景。

我们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王子和公主,也没有一草一木是独为你一个而长。而成长是一个需要美丽的过程,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用一颗无畏、有信仰且执着的心,去创造美丽,相信终有一天,一份宜人的美,跨越千山万水,只为你而来??因为生活的美丽,独属于用真心生活的人,无畏、执着的心将帮助我们向着更蓬勃更崇高的目标挺进。

篇五:因你而美丽

因你而美丽

题记:总想在你微笑时采撷一抹红晕;总想在微风吹拂时抓住你的裙袂;总想在似水流年的岁月里留住你的容颜。

他们从远方来,落脚在我身边。

他们,有的人名字叫佳遇。

她来时,正逢秋末。如果没有这座城市,这所大学,她原本只是个路人甲。我喜欢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个性,我喜欢她敢作敢为的特质。无聊时,我会和她跑去沱江边散步谈心;伤心时,我会和她一起疯疯傻傻。一天、二天、三天,我们开始习惯了拥有彼此的生活。我会偶尔在她面前耍大小姐脾气,我也会时常在山顶去找她。她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喜欢做什么;她也知道我爱笑,爱疯。老师点名时,我和她的名字总会同时画上叉。干锅是我们的默契,酸菜鱼是我们共同的爱好。望着彼此傻笑是我们不约而同都会做的事,课堂上纸条是我们的专属。

他们中,有读懂我心的人,他是离殇----

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那么几个对自己好的人,有的感情,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他并不说爱她,也不强求拥有她,只是默默的关心她。快乐时,他不在;欢悦时,他也不在。但是在她哭红眼睛时,他总能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一种特殊的安慰。她什么都可以告诉他,不论她做什么事,他都不会觉得意外。在她犯错时,他会不顾她的感

受而直接批评她;在她虚荣时,他会用各种方式让她明白道理。这条路,他一直陪着她,不是她不知道,只是她深知不可能。

他们中,最让我担心的是寒竹。

她是一个懂事的女子,自强,自立。她初来时,我并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一切的相遇只因座位的调动,只是现实的安排。上课时手牵手慢慢成为我们的习惯,想恋时的信件渐渐成为了我们不变的生活。她来时,曾这样说过:“当你的野心撑不起你的才能时,你必须静下心来学习。”家庭的变故让她比其他孩子懂事,让她更懂的坚强的含义。我担心她把苦难深藏于心,我担心她把痛苦埋葬在被窝,我担心她把眼泪擦干后有微笑迎接我。贫困,并没有吞噬她的梦想,反而激起了她的斗志。我担心她,只因她太努力------

她们中,我最羡慕是美栎。

她简单,可是她幸福。她是宿舍里起床最迟的,但是她却不是上课迟到的。你会时常看到一对恋人远去的背影,你会经常听到她对她的男朋友发脾气,可是你永远也不会听见他们吵架的声音。说话直接是她的特色,容易相处也是她的优点。很容易生气,也很容易平复。我与她相识一年,看到的是她的乐观、开朗。她有爱她的爸爸妈妈,也有调皮的弟弟。有些简单,就是那么幸福。

他们中,多数还在从远方赶来的路上。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多写一些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希望你是下一个到来的人。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