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1:48 体裁作文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哪些体裁作文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旅游文化学课程论文

题 目: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学 院: 管理学院

班 级: 09级旅游管理3班

学 号: 0918020308

姓 名: 段淑悦

浅析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

摘要: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独树一帜,他是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传统手工艺的兴衰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演绎过程,更反映出今天现代化的文化变迁中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和观念的变化,我们的传统正在离去,延续几千年的文化和生活正在慢慢消失,民间传统手工艺日益式微,但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宝藏,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发展和弘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意义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字:传统手工艺;生存现状;意义;措施

一 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逐步高涨,丰富多彩的传统手工艺正在迅速消失,全世界有识之士都在大声疾呼,走向现代化不能抛弃传统,要强调文化的多元化,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由于观念和体制的原因,传统工艺相当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文化部不管,科委不管,国家文化局和中国科学院管一点,但只是很少的一点,长期没有行政主管部门的归属,导致传统手工艺的生态环境较诸野生动物和中草药资源更为严峻,在市场经济迅猛反正的社会现实中,传统手工艺正面临一下两种情况:

1.1 历史淘汰,自然消失。

如:号称三大锦之一的宋锦,从南宋起就盛行于江南地区,他的纹样华丽、生动、质地坚韧、挺括,可用来装裱书画和制作高级服饰,深受民众喜爱。可如今传统手工制作的宋锦行业也不复存在,机具、纹样资料散失严重,民间虽然仿造的所谓的“宋锦”,却都是机织制品,其经密度和纹样已走样。

1.2 地方传统手工艺日渐衰微。

如广州刺绣,广州彩瓷、烛花玻璃等等,以前,他们曾经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但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发展和人们生活变化的需求,逐渐被新颖,实用的现代物品所取代,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地方传统手工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哪些

艺如果不另寻出路,也将面临失传的危险。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丰富的商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而且也使传统手工艺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受到了极大地动摇,衰退之势不可逆转。

二 中国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的意义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过程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事实是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我们都清楚地看到,20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到世纪末,已衰退到历史的低点。而同样在这一百年间,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文化内涵的整理和研究却日渐兴隆,到世纪末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这一反差耐人寻味,但并不奇怪,它们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的。前者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紧密相联,是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不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在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础 - 2 -

上,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有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本文拟从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潜在的蜕变因素、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的冲突来分析21世纪传统手工艺的前途。结论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2.1 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推翻了千年封建体制、建立了共和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旧的思想体系和陈规陋习,从而开辟了中国文化史的新纪元。然而在如此剧烈的社会震撼之中,传统手工艺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大体上传承了清代的风格和技艺,时强时弱地延续了几十年。但从它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来分析,就可以看到即将迫使它发生蜕变的潜在因素。

2.1.2 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

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手工艺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宠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但辛亥革命引起的政体骤变,使顶戴花翎、龙袍朝珠一夜间被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立即失去了市场。这是市场缩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洋袜、电扇、电灯、钟表等等,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了6325盏电灯,次年达到9091盏。接着,北京、天津,包括皇宫禁苑都装起了电灯(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这样,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排挤。

2.1.2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

传统手工艺品原来就有两大类别。一类是高档品(即后来所说的特种工艺)。兼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一类是普及的实用品,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在封建社会,高档工艺品早就成了少数人积敛财富的对象,古物则当作“古玩”收藏。据《查抄和 家产清单》,何家玉器库有“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块、玉如意一百三十二柄,镶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以上共作价银七百万两”。古玩器有“古铜瓶二十座、古铜鼎二十一座、古铜海三十三座……,以上共作价银八百万两”等等。民国以来,实用手工艺品虽然有收缩的趋势,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贵对高档工艺品的需求并未有丝毫减少。因此对手工艺品的价值就明显地偏向了高档的特种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明显上升,使实用价值显得无足轻重。晚清至民初苏州工艺美术的畸形发展就是一例,当时以红木家具、玉雕、珠宝、檀香扇、刺绣为大宗,基本上都是特种工艺品。

2.1.3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

近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长期停留在清代风格之中,少有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技艺和风格走向程式化,一时难以扭转。正如《考工记》所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二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传统手工艺无法迅速与时代靠拢。上个世纪初叶,当东南地区和大都市已经出现较多西装的时候,边远地区还在给少女裹足,社会上出现了古今混杂、中西并举的现象,传统手工艺似乎无所适从。一些人感到世事的变迁,以创新来争取市场,如景德镇瓷瓶上出现了时装人物画。一些人处于猎奇心理,又丢不开传统的观念,就产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风格。如苏州东山雕花大楼,既有中国吉祥纹和廿四孝雕刻,又有罗马柱头和文艺复兴式的雕花,杂乱无章。只有刺绣不自觉地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蜕变。刺绣在古代以实用为主,明代露香园的“顾绣”开创 - 3 -

了以绣仿画的工艺,并广为流传。在实用刺绣日趋衰退的时候,这种工艺反而蒸蒸日上,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了。三是高居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档工艺品,本来就是用以升值的藏品和玩物,以仿古为上品,自然可以无视社会的变革。总之,近代传统手工艺处在变与不变,似变非变的边缘线上,预示着一场难以阻挡的蜕变之风将要横扫中国。

2.2 现代:蜕变的必然性 20世纪的后五十年,中国的经济曾经大落大起,而传统手工艺反而大起大落,这必然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此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工业化社会,传统手工艺必然要发生蜕变是客观规律。而促成这一蜕变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2.2.1 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0世纪50—60年代,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一个难得的复兴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集体所有制代替了分散的个体作坊,以创办工艺美术院校和子承父业的两种方式培养后继人才。在计划性对外贸易的经济杠杆作用下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厂社难以维持,甚至倒闭。而个体作坊又渐渐兴起,手工艺生产以手工为主,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可以一件一件地完成,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完全不同,往往要因材施技。集群化的流水作业和等级工资制度把个人创造的积极性淹在“大锅饭”中,在新的经济体制中必然陷入困境。结果是大量的实用品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如日用陶瓷、家具;少量的特种工艺品由作坊精雕细刻,如珠宝、金银首饰等等,发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2.2.2 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衰落更直接的原因,是与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的脱离。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虽然简朴,实际上已有严重的“西化”倾向。如单调的西式服装、简陋的西式住房、不变速的自行车、蒸气火车头等等。传统手工艺除了换取外汇,与人民生活已经离得很远。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靠拢,西化趋势加速,居住环境的改善、家用电器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延伸、私家汽车的增多、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都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衣食住行的所需,主要依靠工业化产品,价廉物美。手工艺品虽然价格攀升,但“曲高和寡”。有一位女企业家斥巨资建立了紫檀博物馆,能如此做的又有几人?可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必然造成传统文化中物质层面的收缩,哪一个民族都难以摆脱这个规律。

2.2.3 “推陈出新”的误区

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始终处在“流变”之中,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历史风格。现代的“推陈出新”是不是能够使它重新与时代潮流相汇合?70年代的两次创新尝试说明这是十分艰难的。在“文革”的闹剧中,传统手工艺在“样板戏”的感召下,曾出现直接反映革命题材或“样板戏”某个情节的高潮,可以称为“样板戏式”的推陈出新。这种创新基本上排除了艺术规律。随着“文革”的结束,这种创新也就不了了之。70年代后期,百废待兴,为了振兴传统手工艺,又作了“文艺复兴式”的创新尝试,也就是提倡复兴“汉唐风格”、“敦煌风格”等。意欲摆脱几十年来明清风格的束缚,从古典艺术中汲取养料使之有更广阔的创作领域。然而这种变相的复古在70-80年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两次“推陈出新”的遭遇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毋庸赘言。但一般人心目中的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定格在明清风格中,不仅因为它们与近代直接相联,而且明清遗物众多,如建筑、园林、家具、书 - 4 -

画、戏曲、小说等等,它们与手工艺品融合为一道古典文化的风景线,形成了认识上的定势。对于专家备加赞赏的汉唐、敦煌等艺术反而感到陌生。苏州寒山寺近年增建了一座仿唐塔,被不少人看成是“日本式”。如果一味复兴,即使艺术水准很高,也难以为多数人赏识。二是改良不能挽救传统手工艺。上述两种“推陈出新”都是在保持传统手工艺的技艺、材料、表现手法极度完整的前提下,只是在题材上进行切换,做了局部的改良。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或者以既定的样式显示历史的深远;或者使技艺和风格分离,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中,从而获得“再生”。

2.3 再生之路:脱胎换骨 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绊做成假扣,团花可以剪一块织锦缎替代等。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

2.3.1 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 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内涵很丰富,难以一言蔽之。但从根本上说,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尊卑有分的等级观念、敬天祭祖的宗教思想、天人感应的宇宙思维、永不忘本的传承意识、辟邪纳吉的民俗传统是融为一体的。然而社会的变革往往迫使传统手工艺的形式层面与精神内质相剥离,或者给旧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或者用新形式表现古老的思想。旧形式新内涵的典型莫过于北京故宫从皇家禁苑成了博物馆、江南园林从私家花园成了人民公园。另外,我们常见以京剧脸谱、傩戏面具作装饰的现象,它们究竟是什么角色或者什么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和风格。现代人佩玉只是为了吉祥,谁还记得孔子关于君子以玉比德的教诲呢?所谓旧内涵新形式的结合,是指用现代手法反映古老的观念和思想。如现代时装设计中那些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品、现代少数民族舞台服装的设计制作均是如此。再如,阴阳五行说是十分古老的宇宙观念,在传统手工艺中,代表四方的四神是这种观念最直观的反映。2001年“艺术和科学”研讨会的系列招贴画《金木水火土》(见《装饰》2001年四期封二)就用全新的视觉形象表现五行、五色观念。由李政道创意的雕塑《物之道》(见《装饰》2001年四期彩页)则是以“阴阳互抱”为内涵的现代作品。

2.3.2 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

中国传统手工艺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思想内涵。同时,材料和工艺独特性也是重要的方面。作为文化遗产,风格和技艺永远是一个整体。但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却不能不使它们分离。因为材料和技艺既带来了独特的风格,也带来了局限性,想使玉雕做成牙雕那样镂刻精细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而现代社会并不重视玉和象牙的经济价值,更需要华而不贵、随风而变的饰物和用品。如果使传统手工艺的形成和技艺脱离固定的关系,就有了再创造的空间。如软雕塑表现彩陶纹样,用地毯表现汉代画像石,用大尺度的木浮雕仿玉雕都是成功的尝试。反过来,用传统技艺反映新题材也是一种移植,上文已说到的现代陶艺即是典范。但是,也不是任何题材都适合于传统工艺。有一处陈列,用小泥人的技法和程式制作现代人物大型彩 - 5 -

篇二: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中国传统手工艺品

2011-05-30 来源:拼布网 我要评论(0)

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传统艺术。换句话说:在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中透析着这个民族的艺术天赋和审美力。从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中可以断定在过去这个民族的手工业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同时,从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可以了解到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手工艺品能流传到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它是连接过去和现在文化的纽带。 手工艺品也是各民族间相互了解和进行感情交流的基本因素。也许,可以把手工艺品认为是一个民族、一个部落的文化大使。这个文化大使从不放弃自己的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大使更加展示了自身的价值。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人们以为手工艺会被淡化。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现代手工艺,无法取代也无能排挤传统手工艺品,在当今的机械式生活中,长期与新技术的接触不但不能给人类带来活力,反而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而美丽的手工艺品却能给当今人类机械式的生活带来另一种丰富的色彩。

中国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手工艺品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几千年来出现许多精彩纷呈的手工艺品种类,从剪纸、年画、皮影,到织绣布艺,到雕刻雕塑、陶瓷漆器,精美的手工艺品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种种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篇三:中国传统手工艺中英文介绍

中国传统手工艺英文介绍

(每条都是我自己写的啊亲 好好看 很短不多 每条一句话)

泥人(Clay Figure)

中文介绍:

泥人是雕塑的一种,使用泥土为原料,多表现人物。著名的有泥人张。 英文介绍:

Clay Figure is a sculpture using clay as raw material, a lot of them performance figures. The most famous clay figure artists is Clay Figurine Zhang.

糖画(Sugar Painting) 中文介绍:

糖画是一种汉族民间手工艺,以糖为材料来进行创造。艺人使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水,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画出造型,并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 英文介绍:

Sugar Painting is a Chinese folk handicrafts, which uses sugar as material for creation. The artists use a small spoon to scoop up the sugar melted, spread rapidly back and forth on the slate, draw shapes.Then use a small shovel scooped Sugar Painting.

剪纸(Paper-Cut)

中文介绍:

剪纸就是用剪刀、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人们把美丽的剪纸贴在墙上或玻璃窗上、门上,表达节日里浓郁的欢乐与喜庆。

英文介绍:

Paper-Cut is to use scissors and knife to cut paper into various shapes. People put beautiful paper-cut attached to the wall or glass window on the door. Express their rich joy and happiness in the festival.

绣花鞋(Embroidered Shoes)

中文介绍:

绣花鞋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布鞋,它是刺绣跟布鞋的完美结合。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

英文介绍:

Embroidered Shoes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cloth shoes. It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embroidery and cloth shoes,has a very long history.

云锦(Brocade or Nanjing Brocade) 中文介绍: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制工艺品, 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精华,至今还在使用传统的老式木制机器织造。

英文介绍:

Brocade is a Chinese traditional silk crafts. It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silk culture. So far, it is still using the traditional old wooden machine to weave.

丝绸(Silk Cloth)

中文介绍:

丝绸是一种以蚕丝为原料的纺织物。(跟云锦重复了,云锦就是丝绸的一种。)

英文介绍:

Silk Cloth is a kind of textile which uses silk as raw material.

水墨画(Ink And Wash Painting)

中文介绍: 水墨画是一项中国传统艺术,是由水和墨经过调配不同的浓度所画出的画。

英文介绍:

Ink and wash painting is on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ts. Painted by water and ink through the deployment of different proportions.

篇四:传统手工艺

中国手工艺有万年以上的不间断历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段的发展演变,正面临着蜕变和再生的考验。蜕变并不意味着消亡,而是以新的方式再生。然而,蜕变过程毕竟是脱胎换骨的改造。这一事实是残酷的。但适者生存的原则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文化产业。我们都清楚地看到,20世纪的一百年间、传统手工艺从鼎盛期日渐下滑,到世纪末,已衰退到历史的低点。而同样在这一百年间,我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律、文化内涵的整理和研究却日渐兴隆,到世纪末已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这一反差耐人寻味,但并不奇怪,它们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发生的。前者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紧密相联,是已发生的客观事实,不是理论问题。后者是在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大幅度提升的基础上,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有理论和实践如何结合的问题。本文拟从近代以来传统手工艺潜在的蜕变因素、工业社会与传统手工艺的冲突来分析21世纪传统手工艺的前途。结论正确与否,还有待实践的检验。

一、近代:潜在的蜕变因素

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变革,推翻了千年封建体制、建立了共和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了旧的思想体系和陈规陋习,从而开辟了中国文化史的新纪元。然而在如此剧烈的社会震撼之中,传统手工艺从表面看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大体上传承了清代的风格和技艺,时强时弱地延续了几十年。但从它与社会形态,生活方式的相关性来分析,就可以看到即将迫使它发生蜕变的潜在因素。 (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日渐缩小

在中国古代,手工艺品的使用几乎涉及社会的每一个层面。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手工艺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大到帝王的礼服、礼器,小到民间的嫁衣、纸马。尤其是宫廷和宠大的官僚机构对高档手工艺的需求曾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生产,使金、玉、漆、木、丝织、刺绣等行业的技艺登峰造极。但辛亥革命引起的政体骤变,使顶戴花翎、龙袍朝珠一夜间被废除,带有封建等级烙印的手工艺立即失去了市场。这是市场缩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洋袜、电扇、电灯、钟表等等,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了6325盏电灯,次年达到9091盏。接着,北京、天津,包括皇宫禁苑都装起了电灯(焦润明:《中国近代文化史》)。这样,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排挤。

(二)对手工艺品价值认识的偏移

传统手工艺品原来就有两大类别。一类是高档品(即后来所说的特种工艺)。兼有观赏和收藏的价值。一类是普及的实用品,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在封建社会,高档工艺品早就成了少数人积敛财富的对象,古物则当作“古玩”收藏。据《查抄和 家产清单》,何家玉器库有“玉鼎十三座高二尺五寸、玉磬二十块、玉如意一百三十二柄,镶玉如意一千一百零六柄……,以上共作价银七百万两”。古玩器有“古铜瓶二十座、古铜鼎二十一座、古铜海三十三座……,以上共作价银八百万两”等等。民国以来,实用手工艺品虽然有收缩的趋势,但富商大地主和新贵对高档工艺品的需求并未有丝毫减少。因此对手工艺品的价值就明显地偏向了高档的特种工艺品。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的明显上升,使实用价值显得无足轻重。晚清至民初苏州工艺美术的畸形发展就是一例,当时以红木家具、玉雕、珠宝、檀香扇、刺绣为大宗,基本上都是特种工艺品。

(三)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

近代传统手工艺的创作观念长期停留在清代风格之中,少有变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父子师徒世代相继的传承方式,使技艺和风格走向程式化,一时难以扭转。正如《考工记》所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二是近代文化转型的不平衡性,使传统手工艺无法迅速与时代靠拢。上个世纪初叶,当东南地区和大都市已经出现较多西装的时候,边远地区还在给少女裹足,社会上出现了古今混杂、中西并举的现象,传统手工艺似乎无所适从。一些人感到世事的变迁,以创新来争取市场,如景德镇瓷瓶上出现了时装人物画。一些人处于猎奇心理,又丢不开传统的观念,就产生了非中非西的混合风格。如苏州东山雕花大楼,既有中国吉祥纹和廿四孝雕刻,又有罗马柱头和文艺复兴式的雕花,杂乱无章。只有刺绣不自觉地发生了比较彻底的蜕变。刺绣在古代以实用为主,明代露香园的“顾绣”开创了以绣仿画的工艺,并广为流传。在实用刺绣日趋衰退的时候,这种工艺反而蒸蒸日上,但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刺绣了。三是高居于现实生活之上的高档工艺品,本来就是用以升值的藏品和玩物,以仿古为上品,自然可以无视社会的变革。总之,近代传统手工艺处在变与不变,似变非变的边缘线上,预示着一场难以阻挡的蜕变之风将要横扫中国。

二、现代:蜕变的必然性

20世纪的后五十年,中国的经济曾经大落大起,而传统手工艺反而大起大落,这必然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如此的“差异”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工业化社会,传统手工艺必然要发生蜕变是客观规律。而促成这一蜕变的因素则是多方面的。

(一)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0世纪50—60年代,传统手工艺经历了一个难得的复兴期。在各级政府部门的直接指导下,集体所有制代替了分散的个体作坊,以创办工艺美术院校和子承父业的两种方式培养后继人才。在计划性对外贸易的经济杠杆作用下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变的过程中,许多厂社难以维持,甚至倒闭。而个体作坊又渐渐兴起,手工艺生产以手工为主,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可以一件一件地完成,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完全不同,往往要因材施技。集群化的流水作业和等级工资制度把个人创造的积极性淹在“大锅饭”中,在新的经济体制中必然陷入困境。结果是大量的实用品由工业化批量生产、如日用陶瓷、家具;少量的特种工艺品由作坊精雕细刻,如珠宝、金银首饰等等,发生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与生活方式脱离的产品

传统手工艺在现代衰落更直接的原因,是与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的脱离。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人的生活虽然简朴,实际上已有严重的“西化”倾向。如单调的西式服装、简陋的西式住房、不变速的自行车、蒸气火车头等等。传统手工艺除了换取外汇,与人民生活已经离得很远。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富裕型”靠拢,西化趋势加速,居住环境的改善、家用电器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延伸、私家汽车的增多、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都使得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衣食住行的所需,主要依靠工业化产品,价廉物美。手工艺品虽然价格攀升,但“曲高和寡”。有一位女企业家斥巨资建立了紫檀博物馆,能如此做的又有几人?可见,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必然造成传统文化中物质层面的收缩,哪一个民族都难以摆脱这个规律。

(三)“推陈出新”的误区

传统手工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始终处在“流变”之中,并由此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历史风格。现代的“推陈出新”是不是能够使它重新与时代潮流相汇合?70年代的两次创新尝试说明这是十分艰难的。在“文革”的闹剧中,传统手工艺在“样板戏”的感召下,曾出现直接反映革命题材或“样板戏”某个情节的高潮,可以称为“样板戏式”的推陈出新。这种创新基本上排除了艺术规律。随着“文革”的结束,这种创新也就不了了之。70年代后期,百废待兴,为了振兴传统手工艺,又作了“文艺复兴式”的创新尝试,也就是提倡复兴“汉唐风格”、“敦煌风格”等。意欲摆脱几十年来明清风格的束缚,从古典艺术中汲取养料使之有更广阔的创作领域。然而这种变相的复古在70-80年代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两次“推陈出新”的遭遇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毋庸赘言。但一般人心目中的传统手工艺往往被定格在明清风格中,不仅因为它们与近代直接相联,而且明清遗物众多,如建筑、园林、家具、书画、戏曲、小说等等,它们与手工艺品融合为一道古典文化的风景线,形成了认识上的定势。对于专家备加赞赏的汉唐、敦煌等艺术反而感到陌生。苏州寒山寺近年增建了一座仿唐塔,被不少人看成是“日本式”。如果一味复兴,即使艺术水准很高,也难以为多数人赏识。二是改良不能挽救传统手工艺。上述两种“推陈出新”都是在保持传统手工艺的技艺、材料、表现手法极度完整的前提下,只是在题材上进行切换,做了局部的改良。事实证明,在现代社会,传统手工艺或者以既定的样式显示历史的深远;或者使技艺和风格分离,经过与现代要素的重新组合,才能融入工业化社会的环境中,从而获得“再生”。

三、再生之路:脱胎换骨

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承,形成似古非古的现代样式。如西式裁剪的中式服装,纽绊做成假扣,团花可以剪一块织锦缎替代等。这种形式既能寄托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又能适应现代化环境,生命力将十分顽强。上述三种类型中,后两种都以风格和技艺的分离为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手工艺“蜕变——再生“的规律。

(一)形式与思想内涵的分离和移植

传统手工艺的思想内涵很丰富,难以一言蔽之。但从根本上说,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尊卑有分的等级观念、敬天祭祖的宗教思想、天人感应的宇宙思维、永不忘本的传承意识、辟邪纳吉的民俗传统是融为一体的。然而社会的变革往往迫使传统手工艺的形式层面与精神内质相剥离,或者给旧形式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或者用新形式表现古老的思想。旧形式新内涵的典型莫过于北京故宫从皇家禁苑成了博物馆、江南园林从私家花园成了人民公园。另外,我们常见以京剧脸谱、傩戏面具作装饰的现象,它们究竟是什么角色或者什么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和风格。现代人佩玉只是为了吉祥,谁还记得孔子关于君子以玉比德的教诲呢?所谓旧内涵新形式的结合,是指用现代手法反映古老的观念和思想。如现代时装设计中那些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作品、现代少数民族舞台服装的设计制作均是如此。再如,阴阳五行说是十分古老的宇宙观念,在传统手工艺中,代表四方的四神是这种观

2001年“艺术和科学”研讨会的系列招贴画2001念最直观的反映。《金木水火土》(见《装饰》

年四期封二)就用全新的视觉形象表现五行、五色观念。由李政道创意的雕塑《物之道》(见《装饰》2001年四期彩页)则是以“阴阳互抱”为内涵的现代作品。

(二)形式与技艺的分离和移植

中国传统手工艺风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思想内涵。同时,材料和工艺独特性也是重要的方面。作为文化遗产,风格和技艺永远是一个整体。但要想融入现代社会,却不能不使它们分离。因为材料和技艺既带来了独特的风格,也带来了局限性,想使玉雕做成牙雕那样镂刻精细的作品是不可能的。而现代社会并不重视玉和象牙的经济价值,更需要华而不贵、随风而变的饰物和用品。如果使传统手工艺的形成和技艺脱离固定的关系,就有了再创造的空间。如软雕塑表现彩陶纹样,用地毯表现汉代画像石,用大尺度的木浮雕仿玉雕都是成功的尝试。反过来,用传统技艺反映新题材也是一种移植,上文已说到的现代陶艺即是典范。但是,也不是任何题材都适合于传统工艺。有一处陈列,用小泥人的技法和程式制作现代人物大型彩塑、变优势为劣势,难以成功。

(三)形式与实用性的分离与移植

传统手工艺曾经与过去的生活紧密相连,一些产品为当时的生活服务,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现代生活方式和人居环境中,它们的实用价值也随之降低以至消失,形式和实用性的分离就不可避免。如江南旧式民居的窗格,使用不同样式的分隔,形成好看的几何纹。在现代建筑中本已完全不用这种木制窗格,但在室内装修中,它们被挂墙上,或做成假窗,反而深受欢迎,甚至出现了制成新窗格再做旧的现象。又如,服饰绣品成为挂件、石磨和栓马桩放在院子里等等。这些曾经是非常实用的产品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再也不会有使用价值了。这样的“蜕变——再生”不能不说是非常典型的。 总之,传统手工艺的风格将是永存的,然而,它却为“再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那就是脱胎换骨的蜕变。

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苏州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品类齐全。它是苏州的骄傲。但是,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推动苏州工艺美术事业的新发展呢?这是每个工艺美术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新中国建立后,在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全体职工和艺人们的共同努力下,苏州工艺美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少产品的艺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如刺绣,檀香扇、仿古铜器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还有不少工艺品尚落在历史水平的后面。产品往往是老面孔,都似曾相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我们对待传统的东西,缺乏全面地科学地研究,只是一古脑儿地继承或者说是仿制。产品陈旧,缺乏时代感。缺乏时代感的作品,又怎能获得这个时代人们的喜爱和赏识呢?

任何一件工艺作品都要有时代的风格,时代的气息。没有时代内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是枯萎的作品。只有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作品,并且有时代内容和气息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但传统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而得到发展的。传统从来就是立足于民族、地区,同时又不断地吸收外来的东西来丰

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所以我们不能把传统看作是静止的,排外的,继承传统就是“扬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使传统的表现形式增添时代的色彩,为发展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工艺美术品而服务。 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产品,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广的范围,全面地研究和继承优良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也就丢掉了自己的特长。那未,如何突破以往继承传统的狭隘界限,在传统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呢?一是要积极发展对外贸易。这是工艺美术继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工艺行业面临资金短缺,生产力水平低等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利用外资和民间资金发展外贸产品。苏扇是传统产品之一,利用传统的制扇技艺积极开发系列产品,即“工艺扇、电脑扇”等产品,其特点表现在材质上,如扇骨,扇面制作上的变化,扇骨采用聚苯烯硬塑,图案花样采用烫金,从而替代传统的竹骨,扇面面料采用不同的棉布涤丽纶,从而替代传统的纸质。胶水采用高强度水溶性胶水,替代传统的桨糊,改变传统纸扇易蛀、易损坏的缺点。其扇不但造型美观大方,扇面新颖夺目,可洗性,价格适中,其质量远远超过了“西班牙扇”,得到西方各国人士的普遍喜爱,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二是要研究传统,科学地继承和发扬传统。这是工艺美术创作设计和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对它的研究、开发做得很不够。还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研究。中国的工艺美术在国际市场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刺绣品、丝绸服装品、床上用品等产品都存在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把握机遇,在继承传统产品的同时,勇于创新,积极开发适应时代需要、现代人所喜爱和赏识的新时代的工艺美术品。特别是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新产品的发掘、开发,使我们的工艺美术产品有新的面貌、新的技术、新的材质、新的品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现在人们喜欢所谓的“流线型”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只不过有一种新鲜活力,欢快的情感表现。工艺美术品,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首先具有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欣赏价值。人类创新各种生活用品,首先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同时也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按照美的规律来设计和制造产品。工艺品的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标准,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产品的审美功能上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象过去厅堂陈设的太师椅,那样方,那样大,那样的笨重,那样的庄严,那样的一本正经。你喜爱么?不仅坐着不舒服,其式样也离开了时代审美标准。工艺美术品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在产品审美功能上要不断创新。现在我们的工艺美术品,常常是多少年一贯制,脱离现实生活,这正是阻碍我们工艺美术发展的要害所在。 开发适应时代生活需要的产品,必须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使传统技艺传统风格在新技术基础上有所发展。如我们现在的微雕产品,一粒米大的象牙刻着首诗,一根头发上刻着一首诗,在过去是难以做到的,现在能做到了,这正体现了现代光镜技术。可以这样说,每个工艺美术精品,都体现出时代性,不但表现在产品使用和审美功能,而且还应该体现出时代的生产力水平。一个时代的生产力决定着一个时代产品的基本面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创造了新的生产力,而且也为艺术表现能力开辟更加广阔的阵地。 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应该是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工艺美术品。但是我们现有的工艺美术品,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仍很突出,而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工作比我们做得好,如漆器是我国的传统产品,后来才传入日本,日本人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大漆”的化学成份,研究干方法,使产品的功能质量等方面都越过了我们。科技落后,产品也必然落后,这些是影响我国工艺品升级换代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历史上说,没有冶炼技术,就没有青铜器,也就没有编钟乐器。编钟是我国西周和东周的青铜乐器,它由一系列的钟按顺序挂在木架上组成,用小木槌击奏。如湖北

篇五:我国传统手工艺

景德镇的瓷器、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三大传统手工艺

陶瓷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代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

我国陶瓷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釉色、饰纹、造型均具高度的艺术价值,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绛色陶,铜官的绿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

漆器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玉雕艺术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制作可能已发展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在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中,均有精美的玉器出土。

琉璃艺术

中国琉璃制作技术源远流长,已有千年的文化,是从两河流域经中亚传入甘肃的,在平凉、天水等地,就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铅钡玻璃珠。中国的琉璃每一件作品都是巧匠的杰作,技术的结晶以延续中国琉璃精美的风格;透过层层细腻的手工技艺,传达中国深遂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琉璃材质的光泽、多彩、柔媚、神秘的特性,使琉璃艺术获得更加本质的语言,反映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渴求。

竹编艺术

中国竹编艺术的根源在中国大西南的青神,青神的主编艺术经几代编制大师的研究、发展与创新,赋予了新的生命,与艺术、文化、品牌相结合,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百子图》、《百帝图》、《清明上河图》、《隐形观音》、《颂伟人》等等,都是旷世杰作,一幅精细竹编徐悲鸿《八骏图》挂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厅、“艺术中的艺术”、“竹编史上的奇迹”、“了不起的艺术”…

中国结

“结”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 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交、结缘、结盟、团结、结合、结亲、结发、结婚、结果、结局,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同心结”自古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达情感的定情之物。

布艺

中国古代的民间布艺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等)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民间布艺多用一些象征性的图形。花卉、虫鸟、植物等表达作者祈盼吉祥,趋吉避凶的美好愿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禄、寿”题材,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儿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图案,以取避邪镇恶。新婚夫妇用品喜欢用鸳鸯戏水,莲(连)

生贵子, 鲤鱼闹莲(象征婚姻和谐)图案。

蜡染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

剪纸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纸发明之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它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如汉代的金银箔刻花。但确切意义上的剪纸,当然是在有纸以后。目前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公元386一581年)五幅团花剪纸。这几幅剪纸,采用重复折叠的方式和形象互不遮挡的处理手法,与今天的民间团花剪纸极其相似。

年画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了唐代,画目繁多,年画在构图和用色敷彩上已达到相当水平。 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年画的种类约可分为「版画」、「刻纸」、「纸绘」三种。版画是以木刻图案,再按图上色而成。特别是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坊的杨家埠、苏州的桃花坞、河南开封的朱仙镇,是我国四大著名的历史木刻年画产地。

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烙画

烙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别具匠心的表现手法和凹凸有致的机理效果,使之更成为艺术界一朵璀璨的奇葩。

烙画古称“火针刺绣”,近名“火笔画”、“烫画”等,是古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具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后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传,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地几大派系。

内画

雨农内画内画,是我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其中尤以冀派内画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不久前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

绢人起源

首先,中国民间的布制玩具被认为是产生北京绢人的肥沃土壤,绢人的制作技能是在中国民间的“针扎”与“彩扎”类制品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考虑到绢纱保存有一定的年限性,

因此可以考证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所以很难对绢人工艺究竟在何时形成并且何时独立发展出来做出判断。但是根据已知的史料可以肯定绢塑艺术在唐时,其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并且制作也已初具规模。载入的史书可见《全唐文》(卷八九六)罗隐的《木偶人》一文,文中介绍其制作过程时写到:“??以雕木为戏,丹濩之,衣服之。虽狞 勇态,皆不易其身也”。这里“雕木”指的就是以木雕头部和身躯,“丹濩之”就是以彩色描绘面目,“衣服之”就是着以绢布之衣。

还有唐朝真观年间出土的陪葬品可作为实物,见《文物》1975年第七期 “发掘简报”,其中详细记载了1973年9月,新疆吐鲁番县附近的阿斯塔那地区古墓群中发掘的唐代张雄夫妇墓中出土的“绢木女舞俑”和官木俑。这些随唐代张雄夫妇墓葬的陪葬品—木俑,仅雕出头部,胶于长方木的木拄上,以纸捻作臂膀,外罩丝织衣袍;精工细绘出眉目、发饰、花黄等,一丝不苟;其中的官木俑面部表情生动逼真,尤其是“宦官”们媚上欺下的各种丑态刻画得相当充分.“绢木女舞俑”分别梳理不同发式、装饰、姿态栩栩如生,表现了唐代绢塑造型艺术的高度水准。“官木俑”全部着装黄色花绫袍、黑腰带。“绢木女舞俑”则锦杉、绢袖,围以披帛,下身为彩色坠地长裙,裙外罩以轻纱,这种服装效果,使舞伎如在轻烟薄雾之中。其人物设计、整体造型的塑造确实煞费匠心。陪葬物“绢木女舞俑和官木俑”据考证为唐真观七年、公元633年(现在日本的美术人形和今天北京绢人的部分制作基本就是仿制唐代木偶人的工艺而成)。我们知道绢塑的历史绝不仅止千年,其中另外一个因素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开始,自针织物有了美观、装饰作用后就延伸出了等级、尊卑,在此后漫长的历史中丝绸价值一直昂贵无比,运用到“针扎”、“彩扎玩具类制品上就更见其凤毛麟角,因此对于绢人的发展起源,专家学者多持有疑义,尚且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比汉唐更加久远的年代。

北宋时民间开始把绢人运用在大型活动中。据宋人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第六?元宵)记载:当时的“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猴又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而后宋人吴自牧撰的《梦梁录》中也有类似以绫绢塑人形的描述??这些大量民俗活动的记载都印证了在北宋时,“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并以绢绸彩结成人形”的制作工艺发展,绢塑的技艺已有了惊人的表现和初具一定的规模。

元以后,绢塑工艺不断发展,除了绢人,绢花也开始流行于民间。到了明时绢人、绢花、宫灯、“夹纱灯”百花齐放,非常红火。我国南方民间每逢端午时,还盛行制作平面绢人,赠与晚辈辟邪消灾;北方则以彩绢绫绸剪扎成的寿星佬和麻姑,作为祝贺寿诞的佳品;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元宵节,平民化的绢花、宫灯(纱)制作以及现实生活中实用的绢扇制作都曾普及于民间。仅据《崇文区地方志》上记载: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内务府御用工厂所设各种作坊中即有“花儿作”,后陆续流于民间。康乾时期,花市一带“各街、市花庄及住户营花者约占一千户以上”。至清中叶,当地住户多以造花为业。乾隆四十年(1775年)以前即有“花儿市”之名。一直到民国初期绢花行依然生意兴隆。”而绢人制品由于其技艺的高难度,则只在宫院显贵处见到,没有得到象绢花那样的普及程度。至1937年后,由于战乱不断所有绢塑工艺行当都开始日渐衰落,后几近绝灭。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