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春晚杂记一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6:24:45 体裁作文
春晚杂记一则体裁作文

篇一:儒者春晚观:仁爱与共和

儒者春晚观:仁爱与共和

摘要:

基督教社会的国家以“二民主义”为基础理论,即主张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

犹太教与东正教的国家以阶级分化与国家消亡为基础理论,即主张阶级斗争与全世界某阶级团结起来;

儒学的中国以仁爱与共和为立国的基础理论,即即主张内部的亲亲与人类的共和。

儒者乙未春晚观:仁爱与共和

看过乙未春晚春晚,比较晴朗,其主题在家庭和睦,与传统文化的“亲亲”观一致,表达于仁爱,是文化的回归。但是布局比较零乱,尤其是前半部份,刘德华的“回家的路”如果能够出现在主题的高潮处,其曲调和歌词更能感人,应该有画龙点睛之效。

“回家的路”,我们每一年春节前后都面对全球数亿万华人的迁徙—来往于家与非家的路上,农民工的“回家”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把这一个现象做一个深刻的理解,“回家的路”其内涵正是“亲亲”论,“亲亲”论则是儒家“仁学”的思想基础,我们不能不自问: “孔子离开我们了吗?”

中国道统:

我们明白生活,我们也就能够明白孔子学说与中国道统。

当代中国,经济有了起色,但是文化则在萎缩,于是中国人在外人的印象中确实有了“人傻有钱”的形象,如何振作中国的软实力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特点其实是符合中国历史规律的,汉、唐的文化盛世也是在两朝崛起的中期,在我们依然以汉、唐人自居而钟情其软实力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致力于新生活的完善。

新生活的完善即是在本质上实现变革,是变革达于“性”,是文化的维新。唯有达于此,中国当代的改革开放形态才能持续、完善、确定。

从发展的角度看看,与其把当代文化的虚无看成文化的萎缩,不如把当代文化的虚无看成近代文化徘徊的终结。近代文化思想史告诉我们,中国人经过林则徐、曾国藩、张之洞时期的“中学西用”—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残余的坚持;经过孙中山时期的“三民主义”—脱胎于美国人林肯的治国论,属于基督教文化范畴;经过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脱胎于苏联人斯大林的治国论,属于犹太教与东正教文化范畴。

当代中国则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立国,这是对上述三种文化思想的告别,当然是一类进步,但是这一概念仍然是含混,因此是无力的,它体现于中国社会内部与外部存在的种种困局。应该赋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中国道统,如同汉、唐,只有如此方能确立中国的软实力,数千年不息,十数亿众同心。

何为中国道统?

中国道统之本源哲学观是“三元论”,【周易-系辞上】说明: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即阴、阳、善,三元规定道;而这个三维坐标系的称谓即“性”,也就是道统或文化。

中国道统是不是唯物的?

应该说是“以物”的,所谓“道”之本来即“路”,如“回家的路”。但是,“物”在中国道统是一类参考系,不具有“第一性”的权威,这种权威是犹太教中才有的,而作为“真理”则是东正教的内容。中国的“道”是“路”或“物”的升华,【周易-系辞上】如是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与天地相似,故

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也就是说中国古人察天地,明道理,而致仁爱,中国道统超出“唯物”的局限。

“回家的路”寓意变革:

我们以之理解“回家的路”,对于中国人而言“回家的路”即迁徙文化的一种表达,迁徙的内涵是什么?

荀子定义:“与时迁徙,与世偃仰。”(【非相】)这里的迁徙是适应大环境改变的改变,荀子的“崇圣隆礼”理论成为中国大一统皇朝的基础思想,正是对周八百年历史的总结与推陈出新,是为了结束混乱,建立新秩序;

司马迁以为:“盖闻圣人迁徙无常,就变而从时,见末而知本,观指而覩归。”(【史记·李斯列传】)也就是说迁徙的内涵就是维新,这一观点与董仲舒的“独崇儒术”观是一致的,对荀子论的发展就在于进一步强调了确立道统的意义。

应该承认一个事实,我们的文艺部门与宣传部门对社会变革的认识还停留于表面上,例如春晚中重点提到的当代业绩是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当然很重要,但是真正改变了我们社会的,并且终将导致我们的社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是“农民工运动”。

中国当代的“农民工运动”对于社会变革的意义类同于英国大变革时代的“圈地运动”,对于当代中国而言,是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必行而已经大踏步进行的进步,这一步伐起始于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更可以追溯于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不视此,其它的议论不过隔靴搔痒,春晚不能达到激发社会情感的原因,就在于它不能真正接触社会主题,而浮于表面。

那么“回家的路”也就不同凡响了,它的升华就是社会大变革,某种意义上,中国当代的大变革就反应在农民工身上。正如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充满激情地喊出:“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农民运动的内容是一类递进,因为其内涵是完全一致的,都是“解放”。毛泽东、邓小平与马克思的理解不同,前者的“解放”对象指的是中国农民,后者的“解放”对象指的是所谓的“无产阶级”。事实上,“解放”对象很重要,当我们定位为农民,我们也就很容易回到中国道统本身。

从儒学的角度看“回家的路”,即在探讨中国道统的维新之路。

什么是维新?

儒学经典【礼记-大学】引商汤【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云:“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大雅-文王】)。尚书之【周书-康诰】告诫前朝殷人“作新民”。

儒学经典【周易-系辞上】谓“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可惜乙未春晚对于“回家的路”没有能够深入理解,当然也不能唱响。

共和观的阐述

乙未春晚的另外一个缺陷是缺少对于共和观的阐述。关于春晚的宗旨常常被定义为娱乐百姓,能够娱乐者在于说出心里话,例如崔建的【一无所有】,能够引发全场观众的“摇滚”。乙未春晚显然没有这样魄力,因为它对当代许多青年关心的国家安全问题只言不说,又如何

娱乐百姓?娱乐百姓固然不能导引百姓于“赵本山”,或者导引百姓于声色犬马,但是导引百姓于“家”也是片面的。家是国的内涵,国是家的升华,对于中国道统而言两者是一个统一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相关,因此阐述“亲亲”观的时候应该关心的国家安全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大视野的“亲亲”观。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儒家文化,这是片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被称为武学的“孙吴兵法”。所谓文武之道,究其实也是儒家文化,儒家鼻祖孔子有此议论:

子贡观于蜡(祭祀)。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语出【礼记-杂记下】)

以此言评论春晚,是再好不过的了。家和、国安是社会存在的两个方面,只有把两个方面都说明白了,春晚主题才是完整的。在这里借环球网特约评论员的一段评论,以作春晚之补阙: “没有能力保卫和平的民族,是没有资格享受和平的。没有保卫和平的力量,奢谈和平就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中国人民是主张和平的,但‘30万同胞惨遭杀戮’是心中永远的痛,民族仇恨是永远不会泯灭的。我们要增加国家实力,随时准备用猎枪打断日本军国主义的‘脊梁骨’。”

我们的价值观:

基督教社会的国家以“二民主义”为基础理论,即主张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

犹太教与东正教的国家以阶级分化与国家消亡为基础理论,即主张阶级斗争与全世界某阶级团结起来;

儒学的中国以仁爱与共和为立国的基础理论,即即主张内部的亲亲与人类的共和。

中国当下的困局很大程度在于价值观的确立,基督教社会的“自由、民主、博爱。”在西方社会是深入人心的;在中国深入人心的价值观同样存在,并且持续三千多年,其词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道统的价值观归纳于儒学经典【礼记-大学】,其文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壶公评论2015/2/23写于东岩山麓

篇二:春节回想杂记 投稿

春节回乡杂记

■撰文:李文进

记得上次回老家,三弟的小女还没出生,匆匆六载春秋已过,终于要回家看看。心里最怕的是无颜面对斑苍憔悴的父母,有点近乡情怯的感觉。

见到阔别多年的爸爸妈妈,我们心里既高兴又辛酸。在院子里昏暗的灯光下,只见爸爸一个快步跑过来就抱起我女儿,我还生怕会吓着宝宝,我和妻子赶忙吩咐女儿说:宝宝,这是爷爷,快叫爷爷;这是奶奶,叫奶奶。女儿很乖,不但没受惊吓,而且叫了一声响亮的爷爷,可把爸爸乐坏了。因为宝宝自出生到现快五岁了一直没见过爷爷,只见过奶奶,那是在宝宝刚出生时,妈妈去北京帮我们照看宝宝时见过。 哥哥嫂子、弟弟全家聚集和我们寒暄一阵子,再替女儿分别介绍完三个姐姐之后终于落座,在见到大侄女时惊讶地差点认不出来,站立在我面前的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啦,再看看子琴小侄女,从出生到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到,的确长的和我女儿很像。 回到屋里,定睛看清了爸爸、妈妈的容颜,心里倒是颇感欣慰点儿,感觉比我六年前回家时见到爸爸的气色还要好些,这是我最好高兴的事。

很快,消息灵通的老乡也来了,见到我都很高兴,说我“越来越年轻”了,其间,有我们向来很尊敬的长辈;有儿时从小一起玩大的老乡;还有一些年轻小姑娘和小伙子,我基本上不认识,听妈妈介绍

过才知道给这些年轻人归类“对号入座”。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方知自己已经不年轻了,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怎么对于有的老乡怎么称呼的问题上开始范疑惑呢?有些一时想不起名字。北京的朋友笑我数典忘祖啦。

我家紧挨着祖堂,我想起了今晚老乡都要聚集在祖堂祭祖,一路上很疲乏,为了早点休息一会,我不得不躲进房间。不过,想到明天要拜访乡邻老友是很头疼的事,一来交流有困难,因为我大多数的语言表述非用普通话不可,这就迫使我一会老家话,一会普通话,不知人家是否觉得我是故意为之呢?还是能够理解?毕竟离家二十一年;其次,我并没有老家人想象的那么好,我一再强调,我在北京也就是一个没有户籍的贫民而已,什么发达了呀,衣锦还乡啊,说的我都低下了头,红了脸儿,正面评价我的似乎不多,因为他们都知道我在北京认识一位家乡在京为官的老乡。我倒很乐意听他们夸奖我有个好妻子和乖巧漂亮的女儿,因为,她们才是我最大的骄傲。

家乡的味道似乎早已不再淳朴,给我感觉还是官本位思想浓厚。“向钱看”是当今农村“进步”的唯一标识。不过,老家变化还是很大的,虽然观念仍显陈旧,但生活条件有着显著的提高,我看到大多数老乡都在马路旁盖上了别墅式的小洋楼,厨卫一体,一改过去上厕所蹲茅坑的局面。也开始懂得享受生活了。

年夜饭做了几道菜我已经记不得了,总之都是我小时候爱吃的东西,妈妈特意为我做了水秀粑,按照习俗,这个水秀粑要到农历三月初三日才能吃的上。因为按照季节,三月才有水秀长出来,没想到妈

妈过年就能为我做上一顿美味的水秀粑,吃起来口感很磁实,柔软绵细,味道香甜,色泽嫩绿,水秀的色和糯米的香甜和粘性无不透着家乡的味道,吃上几口水秀粑,乡愁的味道竟然烟消云散,但见妈妈的慈祥和绵绵的爱意萦绕心间良久不能散去。爱人也觉得好吃,只是怕我贪吃增肥了,岂知此时此刻的我早已按耐不住美食的诱惑,都是我最爱吃的,比如山粉圆子、炖猪蹄子、还有家乡的白菜,似乎更有味道,要知道纯绿色、原生态种植的青菜在城里很宝贵啊。

说到绿色青菜,特别高兴的是妈妈带着她的四个孙女和我们一起她的菜园地摘菜,我爱人叫女儿自己亲手拔几颗白菜,小家伙用力使劲一拔,只拔出一匹茶叶,仍不甘心,在我们的鼓励下继续拔,这回进步很大,拔了一整颗白菜,她自己很高心,因为有几个姐姐陪同,加上从未上个菜园地的她一路上蹦蹦跳跳十分喜乐。

走在菜园地的乡村小路上,回忆起一幕幕儿时的场景,一股幸福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想到自己带着女儿和妻子回老家的感觉,一种真正意味的成功感充满我的心田,我不认为要成为多么大的书法名家或很有钱的企业家就是成功,人过四十的我觉得夫妻恩爱如初,孩子懂事听话就是一种难得的收获。难道有谁能够否定吗?

最让人开心的是女儿不知不觉竟然端起盛满橙汁的酒杯去跟爷爷、奶奶敬酒,后续过程中宝宝出了给我哥哥弟弟及姐姐等人敬酒之外,给她申雯姐姐敬酒的次数更多,她说,申雯姐对她可好了,处处关心她。感觉我们三个家庭都在为了哄我女儿开心似的,感觉我好像是一个远方亲戚似的。我为什么会有“客”的感觉呢?感觉全家都很

和睦而又客气。也许家人觉得我即将回京,又不知要过多久才能团聚得缘故吧,一想到这里,多少有些无奈。

其实老大和老三在老家生活上已经还可以,不求富贵,一生能够安居乐业,孩子长大成人也颇孝顺,能够有个安逸的日子应该是最大的福气吧。看到老家的生活条件的变化和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我嘴里反复念叨着说,哎呀,在老家生活的感觉真好,自由自在,呼吸的空气是清新的、吃的菜饭是纯生态的、喝的水也是淡淡甜甜的弱碱性水。彼此和睦同居,何等的福乐啊。我和妻子说:在老家生活还真的有些不想回京啦。

老家人和我谈论最多的、最引以为荣的话题就是“五千年文博园(中华文化主题公园)”,这的确改变了太湖面貌,它已经由一个县城郊区农村变成一个风景迤逦的江南小镇,放眼望去,又仿佛置身皇家名园,蔚为壮观。

文博园离我家很近,它是去县城的必经之地。大年初一,我们一行大大小小8个人坐着三弟的电动车载我们到了文博园。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庞大的孔子雕像和徽式园林和苏州园林风格合一的建筑群,我戏称他为太湖县的“皇家园林”。

走进园子里,发现它大到你用一天的时间都逛不完。偌大一个园林建筑群就是在北京也算为一特大型园林。远远望去,似乎有些令人望而生畏的“龙首”竖立在最高的人造山峰上,我很纳闷,难道这个意思的表达是告诉我们,我们是龙的传人吗?就是在首都皇城也看不到这样的龙建筑。再往里走一点,你会看见“老子天下第一”的大型

老子山形雕像,但我们的脚步还是被龙首吸引着,不知不觉我们来到盘龙脚下,抬眼望去原来是一个登高观景台,要通过盘梯登上龙首还是挺高的,我带着女儿爬到上级台阶就突然有一种声音告诉我,你登上去要干什么呢?于是我迅速带着女儿下来。

我们继续畅游文博园,这时候,天公不做美,下起了雨来,女儿害怕落雨的天气,我们只好提前打道回府,结束文博园的参观活动。但了解文博园只能通过其官方网站来了解了。投资十几个亿的园林景观大致是这样的,“五千年中华文化主题公园的占地面积为5000亩,以创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目标,致力于打造一座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好一个“世界朝圣东方文明的艺术殿堂”仅仅就这一宏伟愿景,你可能要目瞪口呆好半天,这反映了太湖人强烈的文化自信啊!因为这个园子里号称项世界第一的项目很多,恐怕龙行天下塔就是其中的一项世界第一。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和妻子去县城玩会,弟弟仍坚持陪同我们去,妻子坚决不肯,觉得太拖累弟弟了,我们正好也想自己走走看看,看有什么东西可以买一点,结果发现县城的消费水平很高啊,物价不比北京便宜。我们主要是想给爸爸妈妈买一台大点的液晶电视,新城卖电器的都没开张,也没找到合适的东西要买,就直接从新县城一直寻觅到老城状元街那里才买到海信电视的,31英寸,挺大的,卖电视的人开车送我们回来,并安装好的,爸爸妈妈说:又花这些钱干什么呀,老电视还能看吗。我说,爸,这种电视在老家还没普及呢,你就算是超前一点享受呀,我们不在家,你可以多看看新闻,电视剧什么

篇三:教育杂记:给学生一个家的感觉

教育杂记:给学生一个家的感觉

教育杂记:给学生一个家的感觉

--记TQ同学生日的寄语

一大早,我到了教室内,团支书XJ迎了上来:'老师,你帮忙写一个生日寄语,好吗?'

'恩,什么寄语?'

哦,想起来了,昨天我让班长和团支书两个人去文具市场买了贺卡,用作两处:一处是给教师节使用的,因为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希望给我班的任课老师们送上全班的>祝福语;另一处则是由全班同学赠送给过生日的同学,期待着同学们能够拥有一个集体的回忆,或者说是班级共同的祝福。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同学之间的感情可以深一点,但不是建立在赠送>礼物的基础之上,相反,而是应当建立在彼此间的关心与帮助之上。

看到了小小的卡片,我内心一阵欣喜,想到:“多么精致的卡片!”既然明天是TQ同学的生日,那么,为什么不乘机好好以此为契机,送上我的诚挚祝福呢?TQ同学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负责每周两次的英语早读;同时,她也是班级的纪律委员,负责日常的行为考核以及收缴手机的日常工作,做事兢兢业业,为人诚诚恳恳,所以,我应当对她的工作予以肯定,此外,我也应当对她寄予相应的期望。

回到办公室,我静静地坐着,思忖着TQ同学近期的表现,作为一个团员,她在工作上勤奋可谓是有目共睹的。随即,我在小贺卡上面写下了我的祝福语。然后,趁着课间,将小贺卡交给团支书XJ,希望她明天能够将贺卡转交给TQ,送上我作为>班主任的祝福与关心。

当然,回到送贺卡这件事情,我的目标是什么?我想:作为一个共同学习三年的群体,为什么彼此间不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忆呢?同学间的友谊,每一个同学的祝福,我想在这其中我希望我们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用打量的眼睛去观察我们周边的生活,我们的点点滴滴。作为同伴,我们势必会面临相同的问题,体会共同的学习经历,品味这一路上的酸甜苦辣。或许,长期的竞争,导致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慢慢地变了味,再加上初中教师们的鼓动与策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时刻刻在学生们身上上演着。虽有几多的不足之处,可是,却是处处充斥着危险。彼此间,不应当是竞争的关系,相反,更多的应当是合作与共赢。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象我们的周边,鼓吹的是什么?

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工作落后,就要挨批;班级管理不到位,就要听骂声。而且,无论怎样,我们的教学别的没有教会太多,却过早地学会了分流,好与差,优与合,先进与落后。回过头来想想,真是一种可笑啊!本该是合作的学习,共赢的学习,却在现实的考评制度下,变得异常得怪异。

所以,一个团结合作的班级体,比之于竞争的班级体,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呢?从

制度的考评,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我想效果肯定是竞争的要好,但是,对于个体的成长呢?在竞争的环境中,我想:绝大多数的学生肯定是疲惫不堪,因为失去了方向,不知所措。然而,一个合作的环境中,每一个学生肯定能够学会团结、学会团队精神、学会彼此合作与分享,而其中的学生在情感上也肯定是丰满与圆润的。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构建班级体的时候,或许,应当学会一定的换位,这样我们所欣赏到的风景肯定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学生的经历也定是快乐的。班集体,或许,就是学生的家,既然是家庭,为什么我们不将教师变得更加和谐,更加温馨呢?让每一个学生在其中快乐地成长,尽情地释放青春的风采。

家是什么?家就是FAMILy,拆开来就是fatherand mother, I love you!班集体呢?从一种角度上来解读,或许就是,老师同学们,我爱你们!希望我作为学生生命中三年的时光,在我的不断努力之下,给学生一泓成长的源泉,一个释放的舞台!当然,我想这是架构在“家一般温馨”的班集体之上的吧!

最后,在这里想TQ说一声:生日快乐哦,TQ! 《>教育杂记:给学生一个家的感觉》

篇四:要看!《关于阜兴会的一点杂记》

阜兴会换届交接

【写在前面】

1,关于注册表(每学期都要注册,逾期社团是会被注销掉的)、场地申请表什么之类的,我都不留了,那些东西社团联邮箱里面存在(邮箱可以问下面提到的社团联联系人要),而且每年可能不一样,所以也没必要。到里面去下载就行。 2,基本固定会有两个联系人会与社团负责人保持联系,一个是周政团委那边;一个是社团联那边。她们都是大一的,相当于咱们周政团委、社团联那边与咱们社团沟通的桥梁,也可以看作通讯员,有什么事她们会通知社团负责人去准备(比如注册、评优、考评等等)。

3,每次活动都要把资料传到QQ群里面去,比如活动照片、活动通知、更新的通讯录等等,我习惯用微信,QQ几乎出于废弃状态,这点做的很不好,真的很惭愧。这样做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因为我们的活动经费来自于毕业了的学长学姐,QQ群里有80多人,而微信群里只有一半,有很多学长学姐需要而且希望能够看到咱们的情况;另一方面,在QQ群里的资料能够保持下来,不会丢失,如果只是存在自己电脑里面的话哪天电脑系统不幸遇上崩盘或者误删就会很麻烦,往后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到QQ群里去提取。

4,活动的时候多拍照片,“有图有真相”这话不假,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去周政团委去考评的时候就会深悟其以了。

5,这种活我觉得是得有“一年饮冰、难凉热血”的热情,也许别人看来没什么,而且你以前就是班长,会好很多,办活动最大的困难是大家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心态要放平衡,性格不同,有的人本身就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阜阳人给人感觉尤其有“内秀”的功力。

6,下面说的几个活动只是一些基本情况,不能说是建议,也不希望给你造成什么干扰,不必拘于这些,什么活动都可以去试试。

【几个活动】

一、 欢送大四学长学姐

时间:这个日期基本是定在学校毕业典礼举办前,比如去年我们那时候是六月二十期末考试结束,二十五号是学校的毕业典礼,我们定的时间是二十三号。记得当时末考结束后感觉时间仓促问过刘晓慧学姐能否把时间推到毕业典礼后,她说不行,事实也是这样的,毕业典礼后基本毕业生就离校啦,很多大四都很少在学校,基本那几天回来参加毕业典礼后就离开了。所以时间要在毕业典礼前。

在换届之后不必要准备这事,等末考结束后能来得及(排除毕业典礼在末考结束前举行的情况)。所(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春晚杂记一则)以这段时间专心备考就好。

举办前可以问问大四的当年阜兴会负责人,关于时间安排等等具体的事情都可以问他们,有些事不是自己考虑不到,比如上面说的毕业晚会后大四会立马走人这事我就没有考虑到,去年差点安排在毕业晚会后了,当年会长是李大飞学长,大飞那年寒假曾陪我一块骑行回家,所以比较熟悉,只

是那是还不知道他曾经做过阜兴会的会长;还有王慧学姐、刘晓惠学姐都是阜兴会的“忠实粉丝”,像王慧学姐说过“阜兴会的活动她没有缺过,除非是实在有事耽搁”,就可见一斑了;刘晓慧学姐在主持阜兴会的一年里经常想她请教,非常靠谱的一个人,真的是帮了不少忙,甚至在刚开始举办欢送大四的活动准备过程中让她去帮忙点菜,他们的联系方式阜兴会通讯录里面都有,通讯录存在于“迎新”文件夹和阜兴会QQ群里。 地点:我们定的是二食堂馨香园,往常也是一样,这也是迎新的地方,为什么要在这里,可能就是一种习惯。离别餐的去处。

流程:先分任务通知大家,虽然有个宣传部长,但是这事还是尽量大家分工去做,一个人通知一届那样,这样轻松些。会长要去“控制”、去“监督”,时不时了解部长的进程怎样,不然可能会出现对方忘了通知了这种事,这是发生过的真事。

之后统计好大概人数之后去订餐,做好很多人可能临时有事或者改变主意来不了的情况,所以预计人数只能低于你统计的人数,订餐要尽早,因为毕业季吃送别餐订桌的人很多,时间晚了订不到,上次我们就只能订在大厅,包间早已经订满。

订桌是要求点菜的,没桌四凉八热就欧凯,交押金(好像是200)。 这次的聚餐费用大四免单,相当于我们请大四的,由非大四的分摊。

二、联系新生

基本阜兴会里面各个学校的都有,等暑假回去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安排阜兴会的成员到自己的母校看被南开录取的情况(基本学校外面会有展示),然后到学校里面(管录取书发放的)去打听,说明来意后基本学校

会给联系方式。

去年暑假阜南一中李亮、张大运通过这种方式联系不上,后来我是通过 初中老师打听到他们班主任联系方式弄到的,李亮是军训期间我到学活招生办问到的(这种方式最好不要重复试,招生办一般不为老乡提供这方面帮助,应该是是忌讳这样做)

所以方式多样。

三,迎接新生入校

这项活动是在送别大四老乡的时候10级老乡交代我的,去年很遗憾,新生入校的时候我还在西安,所以没法赶回来。

按照阜兴会惯例,阜兴会应该对报到新生进行迎接,如果有家长陪同,联系安排住宿等等。

四,迎新暨大一大二见面餐

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军训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

地点:惯例是在二食馨香园

这个活动参加人是大一新生和大二老乡。算是大二的请大一的,我办这个活动的时候因为考虑到会费充足(1600多),没有让大二的掏钱,全部从会费里面出,这届大一新生也比较多,花了657.按照往年情况是聚餐费由大二的均摊。基本不用会费。

这里顺便提一下“赚会费”的小方法,比如八个人花费301,那么每人出40,剩余19作为会费。

五,中秋聚餐

这个去年是在大一军训期间,我还是在路上,更没有什么发言权了。

六,定向越野赛

地点:这个自己定,张璐学姐那时定的是校内(她办这个活动比较早,起到一个帮助新生熟悉校园环境的作用),我定的是水上公园。

内容:1.人数通知,每一次都一样,做好大家大批临时变卦说来不了的准备。2.提前找几个地点,安排好人在各处.3.给每个地点根据相对位置特征、名字寓意等等这个提示语。4,參赛人根据提示语找到地点.5.每个地点有一个等待人,在等待人主持下參赛人做个游戏,游戏通过才能离开去寻找下一个目标。

七,安徽文化节

时间:十一月初,时间不固定。

地点:二食桥头

流程:1.制作展板,展板图片在13年资料里有,可以直接拷过去,在西南村有店可以做出来。

2.横幅,横幅也是在西南村制作出来的。

3.审批,审批场地这个最好提前一个礼拜弄,一方面防止别人先占,另一方面防止时间不够用,因为有很多章要盖,我现在知道的是校团委(在学活)、社团联(在学活),周政团委,保卫处。不过顺利的话一天也能搞定。

4.借桌子,在学活,也是当天用当天取,所以尽量去早。审批场地到校团委盖章时让里面的老师给写个批条,然后拿着批条到校团委对面跟那个大爷说借桌子的事。

5.有奖竞答的话得出题

6.购买有奖竞答的奖品,如零食(西南村菜市场里有)、明信片(淘宝网购

篇五:青箱杂记卷一

青箱雜記卷一

雷德驤,長安人,太祖時,久居諫諍之任,有直名.與趙普有隙,時普以勳舊作相,寵遇方渥,驤間請對,言普專權,容堂吏納賂.由是忤旨,貶商州司戶.歲餘,其子有邻撾登聞鼓訴冤,鞫得其實,堂吏李可度除名,餘黨皆杖脊黥配遠州,出普知河陽,召德驤復舊官,擢有邻守校書郎.後普復入相,德驤懇乞致仕.太宗勉之曰:「朕終保卿必不為普所擠.」有邻性亦剛鯁,有父風,太宗嘗面諭有邻:「朕欲用汝父為相何如?」有邻對曰:「臣父有才略而無度量,非宰相器.」乃止.有邻弟有終亦有才[一],平蜀寇,最有功,為宣徽使,薨.德驤、有終父子二人常並命為江南淮南兩路轉運使[二],當世榮之.王禹偁贈詩二首,其一曰:「江南江北接王畿,漕運帆檣去似飛.父子有才同富國,君王無事免宵衣.屏除奸吏魂應喪,養活疲民肉漸肥.還有文場受恩客,望塵情抱倍依依.」其二曰:「當時詞氣壓朱雲[三],老作皇家諫諍臣.章疏罷封無事日,朝廷猶指直言人.題詩野館光泉石,講易秋堂動鬼神.棘寺下僚叨末路,齋心唯祝秉鴻鈞[四].」蓋禹偁常出德驤門下,而德驤深於易[五],酷嗜吟詠故也.

有終有將略,自平蜀後,人為立祠.又嘗以私財犒士,貧不能足,貸錢以給,比捐館時

[六],猶逋三萬緡[七],真宗特出內帑償之[八].故魏野哭有終詩曰:「聖代賢臣喪,何人不慘顏?新祠人祭祀[九],舊債帝填還.鹵簿塵侵暗,銘旌泪洒斑.功名誰復繼[一0],敕葬向家山.」

洛陽龍門,有呂文穆公讀書龕.云文穆昔嘗棲偃於此,初有友二人,一人則溫尚書仲舒,一人忘其姓名[一一],而三人誓不得狀元不仕[一二].及唱第,文穆狀元[一三],溫已不意[一四],然猶中甲科[一五],遂釋褐,其一人徑拂衣歸隱[一六].後文穆作相[一七],太宗問:「昔誰為友[一八]?」文穆即以歸隱者對,遽以著作佐郎召之[一九],不起.故文穆罷相尹洛[二0],作詩曰[二一]:「昔作儒生謁貢闈,今提相印出黃扉.九重鵷鷺醉中別,萬里烟霄達了歸[二二].邻叟盡垂新鶴髮[二三],故人猶著舊麻衣[二四].洛陽謾道多才子[二五],自嘆遭逢似我稀.」所謂故人,蓋斥其友歸隱者也[二六].

文穆有大第在洛中,真宗祠汾時,車駕幸止其廳,後人不敢復坐.圍以欄楯,設御榻焉.即今張文孝公宅是也.

張文孝公觀以真宗幸亳歲狀元及第,致仕樞密副使[二七],而其父尚無恙.父名居業,周易學究,性友弟,滯選調三十餘年,年六十餘,始轉京秩,以主客員外郎致仕.見其子入踐樞府,授大府卿,壽九十卒[二八].卒未逾年,張公亦捐館,故諡文孝.乃知張公貴達,皆其父福慶所致[二九].

李文正公昉,深州饒陽人.太祖在周朝,已知其名,及即位,用以為相.常語昉曰[三0]:「卿在先朝,未嘗傾陷一人,可謂善人君子.」故太宗遇昉亦厚,年老罷相,每曲宴[三一],必宣赴賜坐.昉嘗獻詩曰:「微臣自愧頭如雪,也向鈞天侍玉皇[三二].」昉詩務淺切,效白樂天體,晚年與參政李公至為唱和友,而李公詩格亦相類,今世傳二李唱和集是也.

公有第在京城北,家法尤嚴,凡子孫在京守官者,俸錢皆不得私用,與饒陽莊課併輸宅庫,月均給之,故孤遺房分皆獲沾濟,世所難及也.有子宗諤,仕至翰林學士,篇什筆札,兩皆精妙[三三].太宗朝,嘗以京官帶館職赴內宴,閣門拒之,宗諤獻詩曰:「戴了宮花賦

了詩,不容重睹赭黃衣[三四].無聊獨出金門去,恰似當年下第歸.」蓋宗諤嘗舉進士,御試下第,故詩因及之.太宗即時宣召赴坐[三五],後遂為例,雖選人帶職[三六],亦預內宴[三七],自宗諤始也.

王文正公旦,相真宗僅二十年,時值四夷納款,海內無事,天書荐降,祥瑞沓臻,而大駕封岱祠汾,皆為儀卫使扈蹕.處士魏野獻詩曰:「太平宰相年年出[三八],君在中書十四秋[三九].西祀東封俱已畢[四0],可能來伴赤松遊[四一].」

世傳真宗任旦為相,常倚以決事.故歐陽少師撰旦神道碑銘曰[四二]:「國有大事,事有大疑,匪卜匪筮,公為蓍龜.」公雖荷真宗眷委之重,每慎密遠權以自防,故君臣之間,略無纖隙可窺.

公與楊文公億為空門友,楊公謫汝州,公適當軸,每音問不及他事,唯談論真諦而已.余嘗見楊公親筆與公云:「山栗一秤,聊表村信.」蓋汝唯產栗,而億與王公忘形[四三],以一秤栗遺之,斯亦昔人雞黍縞紵之意也[四四].

世傳王公嘗記前世為僧,與唐房太尉事頗相類,及將捐館,遺命剃髮,以僧服斂.家人不欲,止以緇褐一襲納諸棺而已.然公風骨清峭,頃項微結喉,有僧相之[四五],皆謂其寒薄,獨一善相者目之曰:「公名位俱極,但祿氣不豐耳.」故旦雖位極一品,而飲啗全少,不畜聲伎[四六].晚年移疾在告,真宗嘗密齎白金五千兩[四七],旦表謝曰[四八]:「已恨多藏,況無用處.」竟不受之[四九],其清苦如此.

彭齊,吉州人,才辯滑稽,無與為對.未第時,常謁南豐宰,而宰不喜士,平居未嘗展禮.一夕,虎入縣廨,咥所蓄羊[五0],棄殘而去,宰即以會客,彭亦預召[五一].翌日,彭獻詩謝之曰:「昨夜黃斑入縣來,分明跡印蒼苔.幾多道德驅難去,些子猪羊引便來[五二].令尹聲聲言有過,錄公口口道無災.思量也解開東閣[五三],留取頭蹄設秀才[五四].」南方謂押司錄事為「錄公」,覽者無不絕倒.齊以大中祥符元年姚曄下及第[五五],仕至太常博士卒.

陳亞,揚州人,仕至太常少卿,年七十卒[五六],蓋近世滑稽之雄也.嘗著藥名詩百餘首,行於世.若「風月前湖近,軒窗半夏涼」,「怕臘寒呵子下,衣嫌春暖宿紗裁[五七]」及贈祈雨僧云:「無雨若還過半夏,和師晒作葫蘆<羊+巴>[五八]」之類,極為膾炙[五九].又嘗知祥符縣,親故多干借車牛[六0],亞亦作藥名詩曰:「地居京界足親知,倩借尋常無歇時[六一].但看車前牛領上,十家皮沒五家皮.」覽者無不絕倒.亞常言:「藥名用於詩,無所不可,而斡運曲折,使各中理,在人之智思耳.」或曰:「延胡索可用乎?」亞曰:「可.」沉思久之,因朗吟曰:「布袍袖裏懷漫刺,到處遷延胡索人.此可贈游謁窮措大[六二].」聞者莫不大笑.

亞與章郇公同年友善,郇公當軸,將用之,而為言者所抑[六三].亞作藥名生查子陳情獻之,曰:「朝廷數擢賢,旋占淩霄路.自是鬱陶人,險難無移處[六四].也知沒藥療饑寒[六五],食薄何相误[六六].大幅紙連粘,甘草歸田賦.」亞又別成藥名生查子閨情三首,其一曰:「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郎讀[六七].分明記得約當歸,遠至櫻桃熟[六八].何事菊花時?猶未回鄉曲.」其二曰:「小院雨餘凉[六九],石竹生風砌[七0].羅扇儘從容[七一],半下紗幮睡[七二].起來閑坐北亭中,滴盡真珠淚.為念婿辛懃,去折蟾

宮桂.」其三曰:「浪蕩去未來[七三],躑躅花頻換.可惜石榴裙,蘭麝香銷半.琵琶閑抱理相思[七四],必撥朱弦斷.擬續斷朱弦[七五],待這冤家看.」亞又自為亞字謎曰:「若教有口便啞,且要無心為惡.中間全沒肚腸,外面強生稜角.」此雖一時俳諧之詞[七六],然所寄興[七七],亦有深意.亞又別有詩百餘首,號澄源集,有歲旦示知己云:「收寒歸地底,表老向人間[七八].」又與友人郊遊云[七九]:「馬嘶曾到寺,犬吠乍行村.」送歸化宰王秘丞赴闕云:「吏辭如賀日,民送似迎時.」懷舊隱云:「排聯花品曾非僭,愛惜苔錢不是慳.」亦自成一家體格.

亞性寬和,累典名藩,皆有遺愛.然頗真率,無威儀,吏不甚懼.行坐常弄瓢子,不離懷袖,尤喜唱清和樂.知越州時,每擁騎自衙庭出,或由鑑湖緩轡而歸,必敲鐙代拍,潛唱徹三十六遍然後已,亦其性也.

郎中曹琰亦滑稽辯捷,嘗有僧以詩卷投獻,琰閱其首篇登潤州甘露閣云:「下觀揚子小.」琰曰:「何不道卑吠狗兒肥[八0]?」次又閱一篇送僧云:「猿啼旅思悽.」琰曰:「何不道犬吠張三嫂?」座中無不大笑.

龍圖劉燁亦滑稽辯捷[八一],嘗與內相劉筠聚會飲茗[八二],問左右曰:「湯滾也未?」左右皆應曰:「已滾.」筠曰:「僉曰鯀哉.」燁應聲曰:「吾與點也.」

燁又嘗與筠連騎趨朝,筠馬病足行遲,燁謂曰:「馬何故遲?」筠曰:「只為五更三.」言點蹄也[八三].燁應聲曰:「何不與他七上八?」意欲其下馬徒行也[八四].(

校勘記

[一] 有邻弟有終亦有才 「亦」,抄本作「賢」.

[二] 德驤有終父子二人常並命為江南淮南兩路轉運使 「淮南」,原本無,據類苑卷三

四、增修詩話總龜卷二六補.宋史卷二七八雷德驤傳載其父子同命為兩浙、淮南轉運使.

[三] 當時詞氣壓朱雲 小畜集卷七獻轉運使雷諫議作「當年辭氣壓朱雲」,詩話總龜卷二六作「當時詩氣壓朱雲」.

[四] 齋心唯祝秉鴻鈞 小畜集卷七作「齋心唯願秉陶鈞」.

[五] 而德驤深於易 抄本「易」下有「而」字.

[六] 比捐館時 詩話總龜卷四三「館」下有「舍」字.

[七] 猶逋三萬緡 「猶逋」,詩話總龜卷四三作「尚欠」.

[八] 真宗特出內帑償之 詩話總龜卷四三作「章聖特出內帑錢償之」.

[九] 新祠人祭祀 「人」,東觀集卷一、詩話總龜卷四三作「民」.

[一0]功名誰復繼 「誰復繼」,東觀集卷一作「復誰繼」,詩話總龜卷四三作「誰可繼」.

[一一]「洛陽龍門」至「忘其姓名」四十字,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引作「呂文穆公蒙正嘗與溫恭肅仲舒及一友人忘其姓名讀書於龍門山」.)(

[一二]而三人誓不得狀元不仕 「得」,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作「作」.

[一三]文穆狀元 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文穆為狀元」,詩話總龜卷二六作「文穆為狀頭」.

[一四]溫已不意 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溫恭已不意」,類苑卷三五作「溫已失意」.

[一五]然猶中甲科 「猶」,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作「尚」.

[一六]其一人徑拂衣歸隱 「徑拂衣」,類苑卷三五作「徑拂袖」,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作「隨拂衣」.

[一七]後文穆作相 「作相」,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大用」.

[一八]昔誰為友 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與誰為友」,詩話總龜卷二六作「昔與誰友」.

[一九]遽以著作佐郎召之 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作「遂以著作郎召之」.

[二0]故文穆罷相尹洛 「尹」,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居」,詩話總龜卷二六作「歸」.

[二一]作詩曰 詩話總龜卷二六作「作詩贈之曰」.

[二二]萬里烟霄達了歸 「了」,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後」.

[二三]邻叟盡垂新鶴髮 「鶴」,抄本作「」,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詩話總龜卷二六作「白」.

[二四]故人猶著舊麻衣 「著」,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着」.

[二五]洛陽謾道多才子 「道」,事文類聚前集卷二六作「詫」,詩話總龜卷二六作「說」.

[二六]蓋斥其友歸隱者也 「斥」,詩話總龜卷二六作「指」.「友」,原作「反」,據抄本、稗海本、類苑卷)(三五改.「也」,據抄本及類苑增.

[二七]致仕樞密副使 「致仕」,類苑卷二四作「至」.

[二八]壽九十卒 類苑卷二四「十」下有「餘」字.

[二九]皆其父福慶所致 「福慶」,類苑卷三四作「慶福」.

[三0]常語昉曰 「語」,抄本作「謂」.

[三一]每曲宴 詩話總龜卷一作「每內宴」.

[三二]也向鈞天侍玉皇 詩話總龜卷一「皇」下有「太宗和之以賜曰:『珍重老臣純不已,我慚寡昧繼三皇.』為時之美傳」二十六字.

[三三]兩皆精妙 皇宋書錄卷中引同,抄本無「兩」字.

[三四]不容重睹赭黃衣 「睹」,國老談苑卷下作「見」.

[三五]太宗即時宣召赴坐 事文類聚續集卷一三、詩話總龜卷四引「宗」下有「覽詩」二字.

[三六]雖選人帶職 詩話總龜卷四「帶」下有「館」字.

[三七]亦預內宴 詩話總龜卷四、事文類聚續集卷一三作「亦同赴宴」.

[三八]太平宰相年年出 「太平」,詩話總龜卷一作「聖朝」.

[三九]君在中書十四秋 「君」,詩話總龜卷一作「公」.

[四0]西祀東封俱已畢 「俱」,詩話總龜卷一作「今」.)(

[四一]可能來伴赤松遊 詩話總龜卷一「遊」下有「公袖書以進,累表求退,不許」十一字.

[四二]故歐陽少師撰旦神道碑銘曰 抄本「故」下有「也」字.「歐陽少師」,文津閣四庫全書本作「歐陽公」.

[四三]而億與王公忘形 唐宋叢書本、古今說部叢書本及傅校明刻說郛卷二一「形」下有「交」字.

[四四]斯亦昔人雞黍縞紵之意也 「也」,唐宋叢書本、古今說部叢書本及傅校明刻說郛卷二一作「乎」.

[四五]有僧相之 「之」,原作「人」,據抄本改.

[四六]不畜聲伎 類苑卷一二「不」上有「家亦」二字.

[四七]真宗嘗密齎白金五千兩 「齎」,抄本及類苑卷一二作「賚」.

[四八]旦表謝曰 「旦」,原本無,據類苑卷一二補.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