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涉台观后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7:22:47 作文素材
涉台观后感作文作文素材

篇一:观后感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如何写电影观后感

(一、什么是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那么要写好一篇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写观后感的方法)

第一、 聚“睛”会神,观感共鸣。

1 、要“会看”电影

要写观后感,首先要“会看”电影。也许有人会发笑:只要眼不瞎耳不聋,谁不会看电影?可是为什么许多人看完影片留不下印象呢?更不必说写出感想了。因此,老师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在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休戚。同时,还要并用眼、耳、脑各种感官,留意细节。 所谓细节,就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

视听享受的过程,既是视觉美感逐渐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断深化的过程。只有聚“睛”会神,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感受才能愈丰富、强烈,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彻,写观后感就更有基础。

2 、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写观后感,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可是,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应强调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3 、“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

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4、 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观后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第二、曲径通幽,挖掘要深

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议论文一类。电影观后感,即对影片发表评论,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它又有别于影评: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来说,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事件。“感点”的选择,各具特色,可资借鉴。

写电影观后感,要选择好角度。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电影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连锁反应,

涉台观后感作文

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第二、 厚积薄发,调“兵”遣“将”

写电影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民间有一个给“语言”下定义的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观后感自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就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影片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写不好观后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语言贫乏,同样也写不好电影观后感。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那如何写出真情流露的观后感呢?)

一、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

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

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

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找准写作的切入口。

一部电影人物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

2、截取一个片断。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如电影《任长霞》中,表现任长霞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

3、描写一个镜头。即采用特写或素描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三、循序渐进写出特色。

初学观后感的同学可按照常见的“简介-评论-感受”三段式顺序谋篇布局,这样容易上手。有时,“评论”和“感想”可合二为一,

篇二:观后感作文

观后感作文

纸飞机>观后感作文(一)

星期二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纸飞机》,讲述的是一个叫亮亮的孩子在没有爸爸妈妈照顾的情况下战胜困难的>故事。

亮亮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了,妈妈和他住在一个工地上,家里生活条件非常不好,母子俩相依为命。后来,亮亮的妈妈因为染上了毒瘾,被送到了借毒所,亮亮只能一个人独自生活,没人给他做饭,没人给他洗衣服,没人送他上学,更没人带他玩,家里所有的事都由他自已做。老师和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后都来帮助他,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亮亮没有爸爸妈妈的照顾,但是他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的关爱。

这件事使我懂得,大家生活学习都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每个人都要有爱心,谁有困难大家都要一起来帮助他,这样,哪怕你远离亲人也不会失去爱。我与亮亮相比是多么>幸福啊!我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什么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帮我做好,让我一心学习,而我有时还不珍惜,自已的事情还不能自已做。爸爸也常对我说:你现在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也该自已完成了,可我自理能力总是较差,做什么事情动作都很慢,就是改不掉,有时上课注意力还不集中。我决心向亮亮学习,自已的事情自已做,把自已不好的习惯都改掉。

留守儿童观后感作文(二)

星期二下午,我们全校同学在操场上看来了一部儿童剧《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快要过年时,村里的孩子都很高兴,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就要回来了。而一个叫石头的男孩却一点都不高兴,他还到处横行霸道,任老师开的收留班他也不去参加,因为他的爸爸已经三年没有回家和他一起过年了。他摔了同学的手机,和同学打架,还推倒老师,大家都不愿意理他了。就在这时,石头的爸爸寄来了一封信,信里说爸爸后天就要回来了,石头可高兴了。可是第二天传来噩耗,石头爸爸受伤了,石头心里一阵失望,忽然,任老师接到电话并告诉石头,爸爸被送回来了,石头终于等到了他的爸爸。

这个儿童剧告诉我们: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石头爸爸虽然工作繁忙,但他心里一定非常挂念石头,也很想回家和石头一起过新年。但有很多的时候,并不是爸爸想回家就能回家的。农村的孩子真可怜,父母要去外地打工,孩子们只能在心里想爸爸妈妈,不能天天得到父母的宠爱。而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比乡村的孩子幸福得多,可以天天腻着爸爸妈妈,在他们身边撒娇,但我们却不珍惜这份幸福,有谁不向自己的父母乱发脾气,乱提要求?在农村像石头这样的孩子哪怕只见上父母一眼,他们就觉得很幸福了。

看了这部话剧,感觉一阵脸红,我在生活中有时会对妈妈烧的菜挑三拣四,说这个

菜不好吃,那个菜不好吃,妈妈怎么哄我都不听。我以后一定乖乖地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珍惜有爸爸妈妈在身边的美好日子。爸爸妈妈从小到大都陪在我身边,每天接送我上下学,我感到自己好幸福,就像生活在蜜缸里一样。

赛场大反攻观后感作文(三)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看电影。电影的名字是《赛场大反攻》,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匹小斑马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到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下面是我的体会。

一匹斑马就能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去努力奋斗更何况是人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那匹斑马学习肯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因为有奋斗就会有成功,但成功之后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的恩人!

有些时候一些讽刺你的人或语言会给你带来无限的动力,会激发你体内的极限力量,会让你走向成功之路,所以当你成功之后,最不能忘的便是你原来的仇人,因为是他们带给让你成功的动力!

电影中的小斑,当别人对它冷言相讽时,它并没有当场就发作,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并不是像那些纯种参赛马说的那样无能,所以它最后取得了赛马冠军!这是我所做不到的,我应该像那匹斑马学习!

最后我想用读者里的一篇文章作为结尾:这世间最好的“报复”,就是运用这股不平之气,使自己迈向成功,以那成功和成功之后的胸怀对待你的敌人,且把敌人变成朋友。当“冤冤相抱”的双败,变为“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双赢,不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吗?

亮剑观后感作文(四)

放寒假后,我抓紧时间把寒假作业写完了,这几天轻松了,吃完晚饭后,我津津有味的看了一部电视剧,它的名字叫《亮剑》。

这部电视剧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李云龙在缺人缺装备的情况下,仍然顽强的抵抗日本侵略者,打了一场又一场的胜仗。

我最喜欢他指挥打板田的战役,板田联队在日本军中赫赫有名,是一支威猛的部队,在那场战役中李云龙率领他的部队,用一个团的兵力从正面打击敌人,战士们个个情绪高昂奋勇杀敌,在负伤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炮兵手虎子真是一个好炮手,他的技术高超,每一发炮弹都准确无误的击中目标。板田联队的指挥所被炸为平地,板田联队队长也当场被炸死,这次胜仗极大的鼓舞了抗日武装的士气。

看完这部电视剧,我最喜欢李云龙这个角色,因为他次次打胜仗。那他为什么老打胜仗呢?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亮剑精神,明明知道>对手比自己强,可还是要亮出宝剑与对手交锋,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从精神上也压倒对方,从而取得最终的胜

利。

而我的对手是谁呢?我的对手是我自己,我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老是管不住自己,不能专心的干一件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下学期我要学李云龙对自己亮出宝剑,战胜自己的缺点,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篇三:作文指导__如何写电影观后感

作文指导:如何写电影观后感

(一、什么是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那么要写好一篇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写观后感的方法)

第一、聚“睛”会神,观感共鸣。

1 要“会看”电影

看电影时要“投入”,要让自己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情感世界里,与主人公同悲欢、共休戚。同时,还要并用眼、耳、脑各种感官,留意细节。

所谓细节,就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视听享受的过程,既是视觉美感逐渐积累的过程,也是情感刺激不断

深化的过程。只有聚“睛”会神,我们在观看时获得的感受才能愈丰富、强烈,对影片内涵的理解也就愈深刻、透彻,写观后感就更有基础。 2 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写观后感,要从自己观赏影片的感受出发。可是,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应强调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五六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

3 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有个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4 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观后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第二、曲径通幽,挖掘要深

观后感属于评析性的议论文一类。电影观后感,即对影片发表评论,抒发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它又有别于影评:影评--重在“评”,在挖掘了主题之后,应当对主题的成功与否、主题的表现所依赖的环境是否真实,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以及电影语言的运用是否成功等方面展开评价与论述;观后感--重在“感”,表达方式以抒情、叙述为主,内容多为电影对观众的启发,观众看了影片后的感想等。

在影片中可感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从主题、人物、细节、场面、语言等方面入手;就多部影片来说,有的侧重于思想内容,有的侧重于表现形式,有的截取影片的某个场面、某个事件。“感点”的选择,各具特色,可资借鉴。

写电影观后感,要选择好角度。一篇几百字的观后感,容量很小,而一部电影所牵涉的内容却很多,切忌面面俱到,必须选好角度,把重点放在一个侧面上,这就叫“口子要小,挖掘要深”。选择角度,一方面要看影片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面要看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角度选得好,对立意、选材、构思、谋篇都直接产生连锁反应,有利于把观后感写好。

第三、厚积薄发,调“兵”遣“将”

写电影观后感,要充分而又妥贴地运用学过的语言。民间有一个给“语言”下定义的谜语:“不是蜜,但是它可以粘住一切。”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电影是一种艺术,电影观后感自然要牵涉到方方面面,没有足够的语言储备,就无法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对影片没有真切而深刻的感受,自然写不好观后感;有了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如果语言贫乏,同样也写不好电影观后感。

针对这样一篇观后感,作者尽管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和语言要求上看,都是不合格的。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语言平淡无味,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那如何写出真情流露的观后感呢?)

一、正确把握文章内容。

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

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

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2、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

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

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

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方法是作比较: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找准写作的切入口。

一部电影人物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1、

2、截取一个片断。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如电影《任长霞》中,表现任长霞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 3、描写一个镜头。即采用特写或素描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三、循序渐进写出特色。

初学观后感的同学可按照常见的“简介-评论-感受”三段式顺序谋篇布局,这样容易上手。有时,“评论”和“感想”可合二为一,边点评边写感受。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突破固定结构,采用边叙边议边抒情等方式,围绕一条中心线索,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篇四:观后感

铭记历史 振兴国家

——参观淞沪抗战纪念馆有感

2015年4月17日上午10时,我们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的一行同学来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临江公园的淞沪抗战的战场遗址及纪念馆参观。参观人员包括中心的所有党员、预备党员同志,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团员。我们都怀着庄重的心情,来此纪念为国捐躯的将士们。

1932年1月18日和1937年8月13日,日本分别对中国上海发动了两起军事侵略,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淞沪抗战纪念馆就是对这两起战役的纪念。淞沪馆整个场馆整体包括纪念塔和纪念馆两部分,塔馆合一,塔高53米,共11层,1—3层为陈列区,4层以上塔体为游览区,塔顶为观光室,可远眺长江口,俯瞰宝山城。纪念馆基本陈列以“淞沪魂”为主题,一楼是以场景、多媒体等高科技为手段,与文物紧密结合为特点的《淞沪抗战史事掇英——血沃淞沪》陈列、《抗战文化系列——张明曹抗战美术作品展》以及影视播放;二楼是介绍淞沪抗战历史的《抗日战争与上海》、《侵华日军在上海的暴行》展;三楼是《上海郊县人民抗日武装斗争图片展》。在馆体建筑外,设有“上海淞沪抗战战场旧址”纪念碑及大草坪、30米长的“淞沪魂”石刻主题墙、“淞沪军民抵抗日军侵略”大型纪念雕塑及文化广场、《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墙及水庭,以及“姚子青营抗日牺牲处”纪念碑、陈化成纪念馆、宝山御碑、宝山孔庙大成殿、宝山古城墙遗址、宝善桥、水关等人文历史景点,形成了内外结合的陈列设施群。

走进纪念馆,一股振奋人心的情绪油然而生。通过一幅幅照片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和艰险。两次淞沪会战,特别是1937年从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拚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上海作为中国的窗口,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个国家和名族的坚韧,更直接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迷梦,为整个抗战的最后胜利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一个全面反映抗战时期发生在上海的两次重大战役“一·二八”、“八·一三”淞沪抗战和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实的专题纪念馆。据介绍,纪念馆开馆十三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350万人次,包括了徐匡迪、倪志福、俞正声、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省市党政领导、台湾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台湾原行政院院长郝伯村等。每年,大约有20万人次以上到纪念馆参观。可以看到,那段惨烈的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那一场场战斗迸发出来的民族精神永远被我们铭记,永远不曾消失。

参观了这么多,我不禁想到现在,想到自己。作为当代青年,在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之后,我对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感到无比地愤怒,同时也非常钦佩先辈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们的英勇奋战,前赴后继,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为后人能够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了生命。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更要时刻谨记这段历史故事。回首过去,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展望未来,我将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更加努力拼搏!

篇五:《哥哥树》观后感

《哥哥树》观后感

——三年级 魏雪霏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哥哥树》,非常好看,同时也受到了很大教育。

电影开始了,有一个小男孩叫谷子。有一天,一辆送水车来到了一个小山村,这里严重缺水,每家只有一桶水,谷子去领了一桶水,他们家里的人每人喝一碗,可是他们喝完的时候,谷子又要了一杯,爸爸说:“你要干什么?”他说:“小树的叶子都打卷了,我去给小树浇浇水。”爸爸说:“浇什么水,人人都缺水,还给树浇水?”谷子说:“不给就不给。”说完,谷子拿着桶就走了。他要自己找水。

谷子看见刚走的水车,他赶忙去追那辆车,谷子边跑边叫:“停下,等等我……”可是那辆车,并没有停下。

跑了很长时间,谷子追上了那辆车,那辆车停了下来。那位叔叔说:“小孩,干嘛的?”谷子说:“叔叔,给我一桶水呗,就一桶。”叔叔说:“不行,如果我给了你一桶水,别的村子就少一桶水。”说完,叔叔又上车走了,但是谷子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在追那辆车。叔叔又下了车问:“你要水干什么用,”谷子说:“回家给树浇水”叔叔说:“人都不够喝,你还给树浇水。”叔叔接着问谷子:“你的树叫什么?”谷子说:“小谷子。”叔叔见他可怜就让他上了车。说如果最后剩水就给谷子。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很深。水是多么珍贵呀!如果人没有水就会死去,小动物、植物也一样。所以我们以后应该珍惜水源。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