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阿里山纪行,作文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4:24:42 小学作文
阿里山纪行,作文400字小学作文

篇一:阿里山纪行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教学目标:

1、欣赏阿里山如画的风光。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品味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首优美的台湾歌曲在大陆广为传唱,这首歌名为《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一起来聆听。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正是因为这首歌,阿里山成了许多大陆人心中向往的胜地。

阿里山是台湾的一处“国家级”风景区,以日出、云海、铁道、森林名闻中外。在台湾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不知台湾的美丽,不知台湾的伟大,不知台湾的宝藏。”

大陆作家吴功正在游览阿里山之后也发出了“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这样的感慨,并写下了《阿里山纪行》一文,下面我们就走进他的这篇游记散文,去领略阿里山的迷人风光。

二、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移步换景的写法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读完文章后,划出交代作者行踪的语句,并找出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阿里山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

2、讲解生字词。

3、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进山(阿里山)——游山——下山

作者带领我们一边走一边看,随着立足点和观察点的变换,依次描写看到的不同景物,这是游记中常采用的写法,叫“移步换景”。

阅读游记,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写法,理清作者的游踪,理清作者笔下所描写的景物。

4、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三、欣赏如画美景,品味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一)作者为我们描写了阿里山的哪些如画风光呢?

先找一找,哪些段落写景?可分为几个层次?

提示:关注两个过渡句。

明:第2节:描写进阿里山的过程(从嘉义到阿里山站的一路风光)。

第3——9节:描写到阿里山神木的经过(从阿里山站到神木的一路风光)。

(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阿里山纪行,作文400字)(二)赏读第2节

让我们乘上古朴的森林小火车,一起向阿里山进发——

请一位同学朗读第2节,其余同学思考:进山一路上,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筑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进山时有何独特的感受?

明:广阔无边的原始森林、浓稠的云雾、古式风味的森林小火车站

幽深:崇山深谷间,铺天盖地的高大林木,构成半封闭的空间,光量少,空气洁净,景深而层次多;有迂回曲折之妙,无一览无余之直观。

富于变化:山下??山上(山间)??热带??

古朴:拟声词“咣当咣当”,使读者联想到古式小火车,触发了“思古幽清”。 这些景致让作者似乎置身于世外桃源,“像是在另一个时代”,体会到了“古典文化的感觉”。(这里的“古典文化”是指古代的交通方式、礼仪风俗等。)

(三)赏读第3——9节

1、林语堂曾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下面,让我们放慢脚步,驻足欣赏从阿里山站到神木的这一路风光。

2、请同学们细读4——9节,试着给这一路的各处景点拟个名字。

提示:可采用“形容词+景点名称”的形式给每个景点命名,即:“ 的 ” 。 明:清澈透亮的姊妹潭水

静谧净洁的原始森林

被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无边无际的莽莽林海(森林)

拔地参天的千年神木

3、过渡:文章描写深山水潭、曲径青苔、古桧林海等景致,语言生动、形象、优美,下面我们一处一处来朗读、一处一处来品赏。

3、赏读“清澈透亮的姊妹潭水”

(1)一生朗读,其余同学思考:写潭水之清澈,作者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明:比喻

用“明镜”来比喻潭水的“清澈透亮”,用“水墨画”来比喻水木相映的美景。

(2)这段文字有单音节、有双音节,两种音节交错出现,读来富有音韵美。一起来朗读——

4、赏读“静谧净洁的原始森林”

(1)齐声朗读。

(2)这段描写“林区之宁静”的文字,写得极美,请从修辞、句式、情感等角度加以赏析。

明:修辞:

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了声音的若有若无,以细切的声音来反衬林区的静谧。

(《老山界》里有一段类似的文字: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很多古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竹深树密虫鸣处——以虫鸣写环境之静谧)

情感:

“偶有人声也是??安宁。”写出了游客生怕扰了山间的宁静而显得小心翼翼的样子,从中能体会出游客对森林的喜爱之情。

——平常的句子中也蕴含着深深的感情。

“同行者??不再吐出来”,读读看,当他们“深深地吸气”时是怎样的情态啊? 很用力,非常珍惜,如饥似渴。现在都市的环境越来越差,脏乱喧嚣。突然来到这样一个静谧、清新的环境中,这些游人怎么能不感到惊奇呢?深深吸气,顿觉返璞归真,此句表现了浓浓的爱意。

“满眼”总写一笔,写阿里山由大片的原始森林所构成,毫无人为加工的痕迹,更无人为破坏的现象,一切都是原生态的,赞美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

句式:

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3)“循声得情”,再读这段文字,去深入体会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5、赏读“被青苔染绿的曲径幽路”

(1)一生读,其余同学说说:青苔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A、“茸茸的??”——短、软、密、细(视觉、触觉)

既然是修饰青苔的,为何不把它放在“青苔”前呢?

(这样更能突出青苔的特征,显得青苔很可爱。其次,长短句交错使用,节奏鲜明。)

此句中还有一个用得极为传神的动词——“染”

(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青苔将曲径幽路慢慢染绿。另外,一个“染”字,赋予了青苔人的灵性,体现出一种对曲径幽路亲密、依恋的感觉。读一下,这里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这青苔、曲径幽路的浓浓的喜爱之情。)

——看似普通的动词其实也很有情味。

B、“它真像??树干上”

运用比喻,进一步描绘青苔的生长情况,写出了青苔的厚度和密度,点出其无所不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2)这一段中还运用了许多叠词,读来琅琅上口,很有节奏感,一起来读——

6、赏读“无边无际的莽莽林海”

(1)齐声朗读,思考:阿里山的“林木”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汪洋”之喻——森林之无边无际

“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树干笔直、树冠宽大、树身之高,描写了树木的盘曲之势,写出其姿态各异。

“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写出了树木排列整齐和严肃威武的气势。(比喻、对偶、拟人)

(2)再读这六个比喻“森林??兵马”

(3)虽然是一片树林,树与树之间却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喻体也各有不同。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这两个词去掉,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有没有区别呢?

明:秦皇、孙武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的历史感。 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更具文化气息。

(4)在这一节中,有没有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语句呢?

明:“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代诗人张旭的诗句。

为什么会想到这句呢?

——因为林中山岚雾气很重,使得他的衣服也“分明有点薄湿了”。

这句诗写出了森林中潮湿、阴凉的气候。

(5)在某时某地,今人和古人可能会在某一相似的情境中产生一种心灵的共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明:在秋天,西风吹起,霜叶渐渐变红的时候,会想起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离别时,我们可能会对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柔肠寸断感同身受;

思念友人时,我们可能会发出冰心的“只有佳景,没有良朋”的深情呼唤; 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我们或许会感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与力量;

孤独时,或许会涌上李易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忧愁??

写文章时化用古诗文,能使文章更富典雅意味,同学们不妨在自己的作文中实践一下。

7、赏读“拔地参天的千年神木”

(1)穿过清亮的水潭、宁静的林区、踱步曲径幽路、莽莽林海,终于可以一睹那拔地参天的千年神木了。

两生朗读第8、9节,其余同学思考:阿里山“神木”有怎样的特点?

(2)苏轼曾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

下面我们一起来说说这株神木到底独特在哪里?

明:形态巨大“庞然大物”——58米是什么样的概念?虎丘塔48米,神木还要整整高出10米;(一般一层楼房2.7米,20多层楼高)

6.5米的胸径等于多少周长?(请学生速算)20.41米,若是一人伸开双臂有1.5米,那么整整要14个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规模。

历史悠久——三千年

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受巨创,仍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3)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明:坚强不屈,不屈不挠,昂扬向上。

作者对他的感情是怎样的——敬仰

带着敬仰之情来读第9节。

(4)读出了敬仰之情,但好象气势和力度还不够,请大家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把“神木”称为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

明:是因为神木不仅外形高大、历史悠久,更在于它虽遭巨创,却仍能保持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

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孕育出了这种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而神木,则正是这种精神的象征。

所以说,神木既是阿里山的精髓,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

因而,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把这种民族自豪感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给读出来。请大家再读这段文字,读出神木的参天雄姿,读出神木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品质,读出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5)这擎天的神木,它神就神在外形高大,你看,它伸翠枝,凌云霄,拔地参天,无可匹敌;神就神在历史悠久,你看,它有三千年的历史缠绕腰间;神就神在精神风貌,你看,它虽遭巨创,却仍能不屈不挠、昂扬向上。它不愧是树中巨子,不愧为万树之神,不愧为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

如此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来表现的呢?请同学们试着从“用词、“句式”这两个角度来品析。

明:一个“雄”字,表现出了神木虽遭巨创,却依然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情态,令人对神木顿生敬仰之情,显示出一种情韵美。

“标志”和“灵魂”两个词语,揭示了神木丰厚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神木既是阿里山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精髓。这是一种内涵丰厚的意蕴美。

句式:连用四个四字词语,结构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

四、对对联

文中的美词佳句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在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揣摩,多运用。下面,我们就试着来用一用这些好词。

请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这幅对联,不要求对仗有多工整,只要结合景物特征大致对上就可以了。

上联:千年神木拔地参天凌霄汉

下联:

参考:

姊妹潭水清澈透亮如明镜。

莽莽林海无边无际似汪洋

姊妹潭水清澈透亮嵌山间

原始森林浓阴匝地染绿苔

古式火车古色古香古韵浓

五、课堂小结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阿里山天下奇。

透过吴功正奇妙的词句,我们领略了阿里山奇美的风光。我相信,终有一日,我们能够亲临阿里山,去读一读那“地上的美文”。

篇二:阿里山纪行教案

《阿里山纪行》

教学目标:

1.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阿里山的风光.

2.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

3.学习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移步换景的写法

教学难点:

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呈现阿里山的美景)

这里给我们展现的就是阿里山的美景。犹如一幅优美传神的画,阿里山的风光十分美丽宜人。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作家吴功正先生一起神游阿里山吧。

二、检查预习

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一位同学来读下列生字词。

请这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幢顶”“红桧” 读的很正确。这两个多音字。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读幢

chuáng,表示房屋一座叫“一幢”zhuang。 “桧”读hui只用于人名,如秦桧。 一起来把生字读两遍。

三、分析课文,探究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边读边划,做上记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这位同学来回答。 有需要补充的吗?

(明确:“台北松山机场” “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 “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 “徒步穿过进口

处” “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 “终于看到了神木” “下山的路上”)

2、按照作者的行踪,依次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不同的景色呢?

用“修饰性的词语+名词”( 的 )格式概括出景物的名称。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请这位同学大展示你们的交流成果。

清澈的潭水 宁静的林区 厚密的青苔 无边的森林 神奇的神木

概括的真好,既简练又抓住了景物的主要特征,而且结构相同。

的确是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3、因游踪不同,所写的景也不同,边走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这叫什么写法? (移步换景 )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请同学来说说看。

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可以把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既能把线索交代得很清楚,又给人一种移动感,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

种动态美、整体美。

4、请同学们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美我们的校园介绍给大家。

四、欣赏美景,品味语言

“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除了景美,还得感谢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传神地描绘出了阿里山风光。

阅读4-9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进行赏析

温馨提示:

(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等多种修辞,使文章的语 言生动活泼;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等。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4段 “这潭犹如山间一面明镜,清澈透明,仿佛山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副倒置的水墨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姊妹潭水木相映的美景。

5段“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写若有若无的声音,以有声来反衬无声,这叫什么写法? 以声衬静

类似的写法我们刚在哪篇课文中学过?《老山界》 就是用若有若无的声音来反衬夜晚山间的寂静。

古诗词中有类似的写法吗?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万籁此俱静,但余钟磬音”同学们积累的古诗词真不少。

6段

这是浓阴遮蔽下的青苔路,离开了那森森万树,离开了那浓浓团阴,决计长不出这么密,这么厚的青苔.

“茸茸的、毛毛的、濛濛的”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青苔的形状。 森森”“浓浓”叠音词,突出了树木之多、团阴之浓。叠音词可增加语言的音乐美,还易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要能读出节奏来。

读的不错啊,咬字清楚,发音响亮,富有节奏感。

7段“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树木姿态各异,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它们排列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树干都是湿漉漉的,已不知多少年浸在山间雾气之中了。”

用了六个比喻句,。“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如古寺宝塔”,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恰当运用修辞方法,不但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能协调音节,增强语言的音韵美。

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的交错运用,读起来会给人以轻松、舒展、迷人的节奏,增强了文章的情韵美。

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

引用"入云深处亦沾衣"这句诗写出了阿里山林区云雾缭绕,湿度大的特点。=引用古诗词还能增加你的文采,同时也能让你的文章增添古典意蕴,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作文中适当引用古诗词。

9段“神木依然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这段文字全部使用双音节词,读来整齐匀称,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音节美。

连用了四个四字短语,铿锵有力,传神地写出了神木面对挫折依然昂首挺立的雄姿,它真不愧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作者对神木充满了敬仰之情。

课文中的好句还有很多,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赏析了,请同学们课后继续交流,并将这些好词好句抄到你的整理本上。

五、拓展运用

让我们带着对阿里山美景的赞叹与眷恋,到山下做一名导游,把你的游山经历和沿途所见介绍给山下的游客。

温馨提示:1、要交代清楚作者的行踪。

2、要抓住主要的景点。

导游词: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风光如画的阿里山,假如你乘着古色的小火车,穿过莽莽林海,就会看到云雾弥漫、幽深恬静的景象,进入阿里山站,穿过迂回曲折的林区,呈现在你眼前的是清澈如镜的姊妹潭,你还可以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置身于宁静的原始林区,让你拥有原生态的古典美感,踏上山间的青苔路,仿佛是踩着软绵绵的地毯,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漫步在汪洋似的林海中,让你精神振奋的是那参天耸立、八面威风的神木,它是阿里山的标志、灵魂,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怎么样?快去阿里山饱餐那里的秀色啊!

介绍的多好啊,既交代了游踪,又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语言优美而简练。导游当得真棒.

六、结语:今天我们跟着吴功正先生神游了阿里山,阿里山就像一首含蓄隽永的诗,如一杯醇香甘甜的酒,一首悠扬动听的歌。阿里山景美,期待着我们亲身去感受那份美吧! 让我们共同企盼祖国早日统一,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篇三:《阿里山纪行》课堂教学实录

《阿里山纪行》课堂教学实录

作者: 加入日期:06-12-29

《阿里山纪行》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阿里山纪行》一文,是美学家吴功正先生的作品,在遣词造句上尤见功力。若只是将游览线路作导游式的讲解,恐学生难免学之无味。因此将重点放在对字词句的品味,并联系过去所学,或生活实际,创设欣赏美的情景,以期使学生能深入文章,去体味文字之奇妙,景致之奇美,语文之大美。

教学环节:

1、由名句导入

2、由填字引入文章整体把握

3、进入阿里山特有风光——神木描写的赏析

4、发现字词句之美,品味词句之奇,读出文章情味(着重把握几个动词、叠词、描摹优美的语句及蕴含人文色彩的语句)

5、总结本课内容,结语与导入语相呼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初一时,我们随郦道元一起去聆听过三峡的流水,也曾随刘叙杰一道登临过巍巍的钟山。所以林语堂曾经感慨地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板书)今天我们就随中国当代作家、美学家吴功正一道,去领略大自然的另一个杰作——阿里山的风采。(板书课题)

二、自主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抓住一个字来概括阿里山神韵。(在学生诵读过程中,教师板书“泰山天下_____,华山天下_____,峨嵋天下_____,阿里天下_____”,后巡视课堂)

三、过渡: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祖国的山山水水也自有其独特的魅力。(看黑板,完成板书)泰山天下雄,华山天下险,峨嵋天下秀。那么阿里山呢?(引导学生发散想像,并对文章从整体把握)

生:我认为是“美”。因为,文章所写景色非常美,文句也非常优美。 生:我觉得是“静”。因为阿里山的氛围相当的安静。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文章无论是写姊妹潭,还是写未加砍伐的原始森林,还是曲径幽路,都充满了一种静谧的气氛。

师:从文章整体感受,的确阿里山的很多景致都被描绘非常静谧。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禅,因为文章中提到“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禅是佛教用语,给人一种非常安静,沉静的感觉。

师:嗯,仿佛入定一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生:我觉的“奇”字好。因为阿里山的山水和“神木”非常的美,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自然的奇迹。

生:我觉得“幽”比较好,因为“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这一句让人觉得身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精神似乎也更加幽深起来?? 师:嗯,更深入了,似乎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安静,内心也更沉静了。

四、过渡:大家所讲的都很有道理。我在备课的时候也找了一个字,同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奇”。接下来我谈谈我的理由。

凡概括一处的特征,总要从他最有代表性的景(板书)看起来。比如,苏轼曾经说,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化用过来,到台湾,不游阿里山,乃憾事也。到阿里山,不游神木,乃憾事也。(引入具体文段赏析)

我们一起来看这株神木到底独特在哪里?

(读课文说明神木形态的语句)58米是什么样的概念?虎丘塔48米,神木还要整整高出10米;6.5米的胸径等于多少周长?(请学生速算)20.41米,若是一人伸开双臂有

1.5米,那么整整要14个人才能合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这是怎样的规模。(使学生对描写对象有直观的了解,为与作者产生情感体验的共鸣作准备)

所以我们看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众生:罕见的庞然大物。

师:奇还奇在,即便遭受到巨创,被劈为三段,这棵树中巨子还是?? 生:拔地参天,八面威风,雄踞山间,无可匹敌。

师:果然气势不凡。我们一起来把这一自然段读一下。

(生诵读段落,后师板书读错字词。指导应将这4组4字短语所表现的威风的气势读出来。生再读一遍。效果更好一些。)

五、过渡:文章的“奇”不仅仅表现在景物之奇,吴功正作为一位美学家,其遣词造句也是相当考究的,大家可以再次品读课文,你觉得文章中有没有用的非常精到的奇词妙句?有没有让你读来怦然心动的词句?(引入揣摩字词句之奇妙)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板书“动词,叠词??描写优美,有文化气息??”等作品读提示)

生:我觉得“那是静谧??禅的世界。”写的非常好,把整个宁静的世界用三个词就概括出来了。简单,但又很到位。

生:我喜欢“潭无??却又没有了。”用三个比喻,写出了声音的细切。 师:读到这里有没有联想到我们曾经学到的一个语段?(回顾所学内容,新旧文章在比较中更能使学生了解课文中所创设的情景)

众生:《老山界》里有一段相似的环境描写。

师:这两段相同的是,写声音的细小,其目的在于??

诸生: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师:我们可以再联系到我们所学的古诗,有哪几句与这段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联系诗文,诗文的典雅与文章本身情境相辅相成,也为下文发现富有文化气息的语句作铺垫)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非常好。还有其它发现吗?

生:我喜欢后面那句,“偶有人声也是??安宁。”仿佛游客都不舍得打破森林的宁静,小心翼翼的样子,能体会到游客对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是啊,平常的句子后蕴含着深深的感情呢。其实我觉得这一段中最后一句也很有意思,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你们读读看,当他们“深深地吸气”时是怎样的情态阿? 生:很用力。非常珍惜似的。

师:很用力,如饥似渴似的。我们可以体会到,现在都市的环境越来越差,充满喧嚣。突然来到这样一个静谧的环境里,这些游人怎么能不感到惊奇,深深吸气,顿觉返璞归真。这句也可以读出他们的喜爱之情。

生:我觉得是这句,“它仍然??标志、灵魂。”神木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这样威风的气势,并且成为了阿里山的标志、灵魂。应该是代表阿里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师:想得非常深入阿,将简单的叙述语句的内涵拔高到了精神层面,上升到了民族精神,很有深度呢。

生:“树木??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这句用多个比喻写出了森林树木的形态,非常形象。而且他用了一组对偶句,读来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虽然是一片树林,树与树之间还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喻体也有不同。如果我们把“孙武”、“秦皇”去除,喻体仍是“军阵”、“兵马”,读来又没有区别呢? 生:有,秦皇、孙武都是历史人物,加了之后似乎更能突出原始森林的历史感。 师:在文章中加入历史元素,能使文章读来更厚重,有沉甸甸的感觉。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你们能在文章中找到同样具有人文气息的语句么?

生:是“忽然间,我觉得??‘入云深处亦沾衣。’”化用了唐人的诗句。 师:为什么会想到这句呢?

生:因为林中山岚雾气很重,使得他的衣服也“分明有点薄湿了”。

师:于是就想起了一千年前所说的一句话,有时在某时某地,今人和古人在某一情景会产生一种心灵上的共鸣。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你们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引入语文活动,进行训练)

生:在秋天,西风吹起,霜叶渐渐变红的时候,我会想起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写文章时如果也能化入古诗文,就能使文章更富典雅意味了,大家可以在作文的时候实践一下。(导入本文在作文训练中值得借鉴的价值)

师:我们读了很多句子,再来品味一下词语,在文章中令你心动的词语? 生:我觉得第二自然段里,“葱郁如染”的“染”字用得很好,好像一支画笔一样,画出一片一片浓浓淡淡的绿色。

师:一个“染”字,使得文章的色彩有了层次。文章中还有没有同样用到这个“染”字的地方?

生:在第六自然段,“山间??染绿。”

师:这个“染”字,在这里突出了怎样的情状?

生: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好像青苔将曲径幽路慢慢染绿。

师:仿佛青苔也通了人性一样,有了灵性,体现出一种对曲径幽路亲密,依恋的感觉。读一下,这里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对这青苔,森林的喜爱之情。

师:看似普通的动词其实也是有情味的呢。

青苔是怎样的青苔?

生:“茸茸的??蒙蒙的。”

师:既然是修饰青苔的,为什么不把它放在“青苔”前呢?

生:这样更能突出青苔的特征。很可爱的样子。

师:这些都是叠词。叠词读上去与一般的词语有什么不同?

生: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师:这个语段还有几个叠词,我们一起把这个语段一起读一下,体会一下他的节奏。

(诵读语段)

文章中的妙词佳句当然不止这些,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应该学会揣摩,从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今天我们一起品析了文章奇妙的词句,透过这些奇妙的词句,我们欣赏到了阿里山奇美的风光,透过这些词语,透过这些风景,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阿里山的喜爱之情,的确可以赞叹说: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总结教学内容,使学生明晰所学内容和文章之美,对文章所蕴的情进行感知)

现在,我们由吴功正引领,领略了“案头阿里山的山水”。我相信,我们终有一日能够亲临阿里山,去读一读那地上的美文。(与导语部分呼应)

篇四:阿里山纪行 教案

基础教案 No.19

基础教案 No.20

篇五:18.阿里山纪行 练习

阿里山纪行

一、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开头写一句话

示例:山上树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与水潭镶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画。 江上白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开头陈述两岸人民各自最喜爱的歌曲,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第7小节中引用的唐诗“入云深处亦沾衣”是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歌曲《高山青》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来源:Z。xx。k.Com]

(一)

[来源:Z。xx。k.Com]

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山中,树多、人少,不知阿里山的姑娘究竟在何方。树密、阴厚,仿佛能揉出浓汁。我只觉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来源:学&科&网]

1.“不知谁哼起《高山青》”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

2.“整个游程”是指________________。

3.“仿佛能揉出浓汁”中的“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

4.作者在整个游程中并没有看到“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为什么还要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湖漫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①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都是绿的。②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③在冷泉亭上小坐,真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④亭旁溪水琮琤,平稳处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来源:Z+xx+k.Com] 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①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路旁的树莽莽苍苍的,似乎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②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喜爱看初春的

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③荷叶,则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④ 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波亦如镜;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⑤

1.本文凝聚笔力,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2.“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作者对这种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加线的五句话中任选一句,就形象、语言和写法等方面有重点地欣赏评点。 答:第________句,欣赏评点:________________

4.“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这句话是从文中的第一小节中抽出来的,请问它应放归哪一处

( )[来源:Zxxk.Com]

A.① B.② C.③ D.④

(三)

住进富阳宾馆,推窗一望,思慕久矣的富春江就在眼前,顿时欣喜泉涌。时当中午,从稀淡云层中射出的阳光不能朗照,江面似蒙上一层轻雾,显出一副慵睡未醒的模样。[来源:学&科&网]

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誉,她的特点是山水相映,江宽流缓,在这里望江远眺,正好领略其轻裘绶带之美。入富阳登上鹳山,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清澈的江水徐徐流淌,水浅处沙滩隐约可见,两岸沙丘小山宛若装饰的屏障,那从容驶行的船只似在徜徉散步,其实它是机动的,惜乎不能再见到富春帆影了。

登鹳山当然还为访“都”。这次是由郁达夫孙女郁嘉玲陪同前往的,她容颜酷似乃祖,性格亦坦率真诚,以仰止之情娓娓讲述祖父在南洋抗敌遇难的经历。我们瞻仰了“双烈亭”,这是为追念郁华、达夫兄弟而筑,叶浅予为这对以血殉国的贤昆仲所制作画像,镌之碑刻,虽寥寥几笔,却神情毕肖,非知己不能如此得其神髓。达夫故居是一栋二层楼房,它所贮藏的英烈业绩,当与富阳山水永存。虽则大节嶙嶙的忠骨并不埋于此间青山,可这富阳的人文之美当是十分绚烂壮丽的。

山水总是寄寓人情。唐人吴融诗云:“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我从富阳到桐庐,一路览胜,就充分品味到“水送山迎”的情趣了。这条途径,车子几乎是跟富春江的流向平行的,一出富阳,向西偏南行进,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这浙西的山也真多,诚如郁达夫所描写的“峰岭并不成重,而包围在汽车周围的一带,却呈露着千层万层的波浪”。

1.富春江古有“第二漓江”之称,富春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漓江位于________________。

2.富春江的自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3.文中能体现富阳人文之美的事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

4.景语都是情语。下列描写能体现作者什么心情?[来源:Z_xx_k.Com]

(1)立在江畔大石崖上静静地注视,则就可以细察她的一颦一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在群山之间时而露面,时而遮颜,觉得富春江始终陪伴在我身边,为我倾诉旅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来源:学科网]

一、不是漂流江上,而是白帆与江水融合为一体,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

二、说明两岸人民的心是相通的。

三、张旭的《山中留客》

四、歌曲《高山青》是本文的内在线索,起到彩线穿珠之效。

五、(一)1.这一句与文章开头唱《高山青》相呼应,以歌起,以歌结,首尾呼应,浑然一体。2.游阿里山3.好像4.①作者游阿里山不尽然是为了看那“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言外之意,也是为了欣赏阿里山的美丽风光;②作者在整个游程中,确实看到了如画的阿里山风光,并为之陶醉,他的赞美出于肺腑;③“一方山水育一方人”,看到了山水之美,也等于看到了阿里山姑娘之美。

(二)1.西湖的绿2.感到蓬勃的生机和茁壮的生命力。3.略4.C

(三)1.浙西 广西 2.山水相映,江宽流缓 3.“双烈亭”达夫故居4.(

江美景的喜爱之情。(2)视富春江为旅伴的感激之情。

1)对富春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