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内蒙博物馆游记,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22:22 体裁作文
内蒙博物馆游记,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首都博物馆 游记

11月26日,中学全体师生来到“首博”参观游览。博物馆总共为5层,分为东西两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的精神世界。接着,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此处为班簋介绍)??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它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真想再来一次首博啊!

篇二:国家博物馆游记

国家博物馆游记

来北京读书一年了,还未去过国家博物馆,于是利用“十一”假期,和五位室友相约去参观。早晨七点起床,阳光明媚,一切就绪,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一天的国博之行,由于正值国庆,赶到时,门口已排起了一条长龙,我不禁踮起脚尖看队伍的前头,工作人员清亮嗓门,“带包的游客请排这队......”,热情的指引游客,维持着现场秩序,我们六人既激动又焦急的等待着,大概20分钟以后,终于,进了。

走进国家博物馆,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我想之所以放在这,一,向现代人们展现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二,愚公精神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代传承,时刻启迪、教育着当今社会的我们,三,表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天的整个参观过程中,北区三层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瓷器艺术展,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毕、重新开馆之际举办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旨在通过国博所藏的一批古代青铜器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轮美奂。展品主要是夏商周三代的青铜器。展厅中陈列的最醒目的三件青铜器是国博三大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子龙鼎和大盂鼎。“后母戊鼎”被誉为“中华第一鼎”,是迄今发现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庄严肃穆。2006年回归的“子龙鼎” 是已知商代最大的青铜圆鼎,浑厚凝重,铸工精湛。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为晚清所出四大青铜器之一,器内壁铸铭长达291字,文中精辟指出商周易代的原因,总结了所谓“殷鉴”,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且铭文书风凝重,气韵生动,字字珠玑。此三尊大鼎高度均超过100厘米,在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的历程中昂扬矗立,泰山北斗。这三件镇馆之宝都没有用玻璃罩起来,完全展示在参观者之前。我被这三件大器深深的震撼了,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仅在这三个鼎之间,就徘徊了半个多小时。

另一个征服我的展览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也在第三层。展览分为三个单元:颜色釉瓷艺术、釉下彩瓷艺术和釉上彩瓷艺术。非常开心的是,在参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志愿讲解老师,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对各个时期、各个工艺的瓷器一一进行了欣赏和品位。其中两件瓷器给我印象最深,一件是南北朝青釉莲花尊,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颈部装饰分三段:上端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三组。颈肩相接处有六个侨兴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印模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该尊将刻划、雕塑、印模、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为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另一件是清康熙郎窑红釉观音尊,红釉是以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200 ℃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的颜色釉瓷器。由于红釉对窑炉的气氛与温度要求甚高,成品色泽鲜艳者极少,所以历来为瓷中珍品。国家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郎窑红釉还有一个特点,其釉的流动性很大,尤其是此尊那样大型器皿,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流淌,其底部垂流的部分更是色浓釉厚,而且恰好中止在底足

周围,整齐如削,决不流过,老师介绍说郎窑红釉俗称“脱口垂足郎不流”。由于这种红釉烧制极为困难,因此后世极难仿制,遂成为千古珍品。

如果说前面两专题成列是古代文化中最吸引我的,那么基本成列中的《复兴之路》,则是国博中近代展览最令我叹服的!

陈列通过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充分展示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揭示出历史和人民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 陈列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中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新之历程”,“复兴之路”的内容包括 “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展览内容按时间顺序,通过大量历史图片资料,辅以影视资料播放,实物模型展出等多种形式真实再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人民在屈辱和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上下求索,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谱写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壮丽史诗,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今天终于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一天的参观,虽然很累,但收获颇丰,领略了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仿佛饱食一顿规模盛大、“食物”丰富可口的文化大餐!作为炎黄子孙,自豪感涌上心头。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一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边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巅!

篇三:博物馆游记

博物馆游记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来游览洛阳新区博物馆。洛阳新区博物馆可是国家A AA 级旅游景点,有五件镇馆之宝,设计师李立的得意作品 。

我们首先来到石刻馆,看到了镇馆之宝之一的“东汉石辟邪”。“哇!哇!!哇!!!好精美呀!”,一刹那,大家如潮水般涌了过来。导游阿姨说东汉石辟邪是青石雕刻而成,它高约1 9 0 厘米、长约2 9 7 厘米、宽约9 0 厘米,重约在8 吨以上,不仅雕工精美,造型伟岸,而且是前所未有,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石辟邪。

我们紧跟着导游阿姨脚步,来到第二个镇馆之宝——唐三彩,它是唐代三彩黑釉马,全身通黑,唯有马面、马蹄和鬃尾为白色,马鞍为绿黄白三色相间,在唐三彩之中实属罕见,是文献中描写的“龙种神驹、四蹄踏雪”。

我们又来到第三个镇馆之宝—

—夏代乳钉纹铜爵,它是夏代文物中

的精品。“你看它就像一个酒杯,可

这也太小了吧!”导游阿姨说:“它就

是一个小酒杯,虽然不大,但是它从

内到外都是金子打造的。”

接着我们又看了几处壁画,图画的精美令我们叹观。

“好了,同学们,我们走了。”我们大家每次听到王老师的声音都很兴奋,这次有点相反,大家情绪都很失落,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该走了,可是另外的镇馆之宝我们没有时间看到。

同学们带着一点点失落和遗憾返回学校,虽然我们没看懂多少,但是我们也了解了我们洛阳的古代文化。

篇四:内蒙古博物院观后感

内蒙古博物院观后感 7月1日至23日在呼和浩特参加了一个由内蒙古公安厅举办的建(构)筑物消防员培训班,学习之余参观了内蒙古博物馆。该馆建成于2007年,位于呼和浩特市政府附近,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万平方米,分上下四层,其中包括8个基本陈列展厅和8个专题陈列展厅。8个基本陈列展厅陈列内容包括内蒙古地区远古生态环境、地质矿产资源、古代北方民族史、内蒙古革命斗争史以及近现代民族民俗等,展出内容非常丰富。

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彻底的了解一个地方,那么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把去当地博物馆作为旅程的第一站。只有在充分了解其历史渊源和人文风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对后面的游览起到很好的作用。也可以更好的避免人们戏称所谓的“中国式旅游”了!

我欣赏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地理环境,更对馆内收藏的古生物化石情有独钟。这里汇集了内蒙古的化石珍品,反映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的概况、生物进化的历程、戈壁沧桑变迁的奇迹。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中生代,内蒙古曾是恐龙等爬行类动物生息的乐园,并成为当今世界驰名的恐龙化石产区。

(来自:WWw.SmhaiDa.com 海达范文网:内蒙博物馆游记,作文)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这里的恐龙化石了,据说保存在这里的查干诺尔龙化石是目前已经修复装架的亚洲白垩纪时期最大的恐龙!体长12米,身高6米多,有4层楼高。这种庞然大物在6

千万年前不知为何就消失了,有的说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有的说是气候变化的原因,有的说是疾病流行的原因。不管如何,生命的出现以及人类的出现,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一种苍桑感油然而生!

篇五:博物馆游记

,博物馆里的人还不少,但很安静,大家都在有秩序的参观着。博物馆的二楼共有三个展厅,第一展厅是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和化石,第二展厅是近代文明,第三展厅是城市发展的历史与变迁。我们就从第一展厅开始参观。儿子是最兴奋的,他总有那么多的问题问你-----------“爸爸,这是原始人用的工具吗?”,“爸爸,原始人都住在山洞里吗?”。。。。。。望着他稚气的小脸,我对他说,不能在博物馆大声说话,要安静,做一个文明的参观者。他朝我吐了吐舌头,:知道了。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缩影,是凝固的历史,在这里,城市的脚步在延伸,在放大。五千多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在繁衍生息,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岁月如梭,时光荏苒,从远古到现代,从蛮荒到文明,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第二展厅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瓷器,金饰品,有许多是在古墓里发掘出来的,虽然在地下尘封了百年,千年,但依然光亮如新,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庙后山的洞穴之家——50万年以前本溪就有人类居住

走进本溪博物馆,赏读本溪浩瀚悠远的历史。

博物馆,美术馆,城市的雕塑,名楼的藏书藏画,都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精华,丰富精神宝藏。海纳百川源远流长。

。第三展厅展出的是本溪解放初期到现在的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图片,反映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能这样真切的通过图片的方式来了解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融入这座城市,这次的参观真是不须此行了。

物馆的外形是一个鼎的形状,很有特点的一幢建筑。我们拾级而上,来到二楼第一展厅,眼前奇异的景象使我耳目一新。只见一些像野人样的人,坦胸赤膊,手里拿着石器或木棒。仔细一看才知道这是距今50万年前的庙后山人遗址。“妈妈,这是原始人用的工具吗?原始人都住在山洞里吗?。。。。。。”我兴致勃勃地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欢畅,不知不觉来到第二展厅。里面陈列着许多精美的瓷器,金饰品,还有一把保存完好的战国时期的刘家哨青铜短剑,它们虽然在地下尘封了百年,千年,但依然光亮如新,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我还看到了高句丽王朝的华丽将军墓,努尔哈赤的画像等。大量的史料文物,使我更加了解了本溪的历史。我在前面小跑着,不一会第三展厅从头到尾就看完了

本溪博物馆新馆在装饰装修及布展设计上精益求精,基本陈列厅在布展上以文

物为主要展品,结合本溪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和文物特点,精心推出了基本陈列《本溪的记忆》,以本溪历史发展为主线,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东北第一人的故乡、洞穴:从家园到墓园、燕汉东进与高句丽兴起、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展览介绍了从旧石器早期文化庙后山遗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桓仁本溪建县横亘50万余年的地域发展历史,突出了本溪各个重要历史节点,全面展示了本溪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三个临时展厅常年展览当代国内甚至国外的艺术成果。一年来,举办《盛世华章——新时代新本溪成就展》、《山水人文 印象本溪全国摄影大展获奖作品展》、《高山景行》、《本溪博物馆藏书画展》、《乡情彩墨——台湾著名水彩画家、美术教育家马白水先生作品展》、《共和国将军书画作品展》、《璀璨民宝——本溪收藏家学会会员精品展》等各类临时展览7个。这些展览的举办,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作用,把一道道文化大餐呈献给本溪人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驻足观看

东北第一人故乡”、“洞穴文化从家园到墓园”、“燕汉东进与高句丽兴起”、“多民族文化融合”四个部分,展示了本溪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家倘佯于历史的空间,目睹了历史变迁,展厅内的每一件文物都凝结着先辈人的智慧和汗水,展厅里不时传来阵阵的赞叹声,大家在欣赏和品味文物的同时对悠久的本溪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为本溪人创造的历史杰作倍感自豪。

接着,向导又领我们去了第二展览厅。里面有我从没见过的一些瓷器和陶器。向导在给我们讲解的时候,我们都在认真地听着,生怕有一点错过的。

然后,向导带我们去了《本溪的记忆》历史陈列厅和第三展览厅。我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些古代文物,真想把它们都带回家呀!

最后我们在日晷前面照相的时候,我听到老师在讲日晷的作用。这回我才明白,原来日晷是古代用来看时间的,它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我们来的时候阴影刚指向“申”,出来的时候阴影指向“酉”,这说明我们已经走了两个小时了!

我们怀着意犹未尽的心情回到了学校。今天的博物馆一游可真开心呀!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