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初中作文 > 教育资讯

吐鲁番葡萄沟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5:30:27 初中作文
吐鲁番葡萄沟作文初中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吐鲁番的葡萄成熟了

吐鲁番之游

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到了被称为中国“四大火炉”之一的新疆吐鲁番旅游。

如果你没去过那里,是不会感受到那儿热的程度的。进入吐鲁番地区,汽车里又干又热,游人们有的喝水,有的扇扇子,还有的干脆拿起了旅游帽当扇子扇了起来。到了旅游景点——火焰山,好像是到了“火神”的家。那里寸草不生,火焰山被太阳烤成了红色。站在阳光下,太阳火辣辣地晒着,脚底下升起来的热气在蒸着,总感觉到被孙悟空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扑灭的火焰山随时可能再燃烧起来。游人们个个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脸被烤得红红的。听导游说在这儿不用锅,用地表温度就能把鸡蛋烤熟。吐鲁番真不愧是“火炉”啊!

但是吐鲁番也不是哪儿都热呀!至少葡萄沟里不太热。到了葡萄沟,长长的葡萄沟到处郁郁葱葱。从高处下到沟里,在葡萄架下吃饭,一串串挂在架子上的葡萄为我遮阳,这时炎热被驱走了,留下的只是丝丝凉意。葡萄沟里到处都是葡萄树,勤劳的维吾尔族人在沟里搭了许许多多精美的葡萄架。一抬头,一转脸,一大串一大串的马奶葡萄就在你眼前。那葡萄大的大,小的小,连在一起就是一个绿色的长廊。这里的马奶葡萄特别甜,成熟的葡萄你可以随便吃,要是想带一点回去,你也可以跟着当地的维吾尔族人到他们家的葡萄架下去摘。你在葡萄架下饱餐一顿之后,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人还会端来甜甜的哈密瓜、西瓜等水果给你吃呢!

你想知道这儿的水果为什么这么甜吗?因为吐鲁番日夜温差大,水果的糖份好处存,所以水果特别甜。

1

篇二:美丽的葡萄沟

美丽的葡萄沟

“西有吐鲁番,东有碣石山”。这句新民谣说地是昌黎城北的碣石山深处,也和新疆吐鲁番盆地一样,有一条“葡萄沟”。昌黎葡萄沟位于昌黎县城西北偏北的凤凰山下。 葡萄沟里每家每户都种葡萄,葡萄的枝条沿着架子向四面伸展,把房子和院子全遮在葡萄树下,形成一个个天然的绿色凉棚。从葡萄沟两边的山上往看,看到不到房屋,只能看到满沟的葡萄。到了葡萄成熟的季节,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由于葡萄沟种的葡萄品种多,所以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红色的,有紫色的、有翠绿色的……,有的象玛瑙、有的象黒珍珠、有的象翠绿的翡翠、……,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葡萄沟里有一棵百年葡萄树,树干很粗壮,枝叶很茂密,盖满了整下庭院,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的葡萄。关于这棵葡萄树还一个爱情故事,传说是凤凰山上的葡萄仙和当地一个善良姑娘的化身。

葡萄沟里有一条小溪,小溪的源头在山沟的最深处,泉水非常的清澈,用手捧了一口送到嘴里,凉凉的,非常的干甜。原来这里的葡萄都是喝山泉水长大了,所以才这么的香甜可口。

葡萄沟的美,美在它的水,美在它的山,更美在这些葡萄树。

篇三:美丽的葡萄沟

美丽的葡萄沟

——张舒宁 我的家乡昌黎县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其中最有名的要属葡萄沟,它位于昌黎县北部是个群山环绕,葡萄飘香的地方。 春天,葡萄沟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山上的野花五颜六色,有黄的、红的、白的、紫的……,葡萄秧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小朋友们在山上采野花,捉蚂蚱,快乐地笑着、跑着。

夏天,葡萄架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架架相接,片片相连,像架起了一把望不到边的大伞为人们遮挡着炎热的太阳。山里的小溪缓缓流淌,鸟儿的叫声不时回荡,真是人间仙境呀。 秋天,葡萄成熟了,葡萄沟变成了热闹的海洋。全国各地的人都来这里旅游观光,品尝香甜可口的葡萄,葡萄架上挂满了一串串葡萄,绿色的椭圆型葡萄是马奶子葡萄,它绿如翡翠,晶莹剔透,非常好吃;紫红的是玫瑰香葡萄,它就像一串串紫黑的大珍珠也很好吃;粒大些的是巨峰葡萄。热情的老乡还会邀请你亲自摘葡萄。

冬天来了,葡萄全被摘下来了,农民伯伯开始修剪葡萄枝,希望来年的收获更好。下大雪了,葡萄沟穿上了雪白的棉衣。 葡萄沟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欢迎大家来游览。

篇四:吐鲁番的葡萄沟

篇五:吐鲁番葡萄沟简介

吐鲁番葡萄沟简介

门票·开放时间:成人票:190元 儿童票:95元 旺季(4月21日-10月20日)8:00—21:00

葡萄沟在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可以包车也可以乘坐5路公交车前往。

葡萄沟简介:

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它位于火焰山的西端,呈南北走向,全长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布依鲁克河(葡萄沟河)横穿其间。沟中郁郁葱葱,栽种了无核白、马奶子、白加干、红玫瑰、索索等近百种葡萄,形成了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馆。葡萄沟里有旅游接待站,两米高的葡萄棚架成的长廊藤蔓交织,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间渗出的泉水汇成养鱼池,安静幽雅,你只须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摘下来吃个够。

葡萄沟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景区内现建有葡萄沟游乐园、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达瓦孜民俗风情园、绿洲葡萄庄园和展示维吾尔族建筑特色、民俗民风、体验维吾尔族农家生活的民族村等。

风光秀美的葡萄沟以广栽葡萄闻名于世,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葡萄沟沟谷狭长,溪流环绕,草木芳菲。沟谷两岸悬崖陡峻,峭壁叠嶂,沟下河边山坡上种植的就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整个葡萄沟就像一条甜蜜的河,处处滴翠流蜜,时时甜美酣畅。由于新鲜的葡萄不宜存放,可考虑买些葡萄干回家。大约每公斤15-20元,价格比吐鲁番市区的稍微贵一些,不过比乌鲁木齐的价格要便宜。

在葡萄沟通看维吾尔族舞蹈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歌舞表演会发展成集体的“麦西来甫”,歌舞演员会邀请你和他们一起跳。在看表演的时候,你会被安排坐到院子里一个专门的位置,一边吃新鲜水果一边看表演,舞台是搭在葡萄架下的一个简易的高台。跳舞的青年男子和姑娘都是村里最漂亮。

葡萄沟内有一座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每年5月开馆至当年10月底闭馆,开馆期间完全免费。馆内陈列着百余幅历史图片和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详实的向游客介绍王洛宾先生60余年音乐成就和鲜为人知的故事。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萄架下风情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吐鲁番成为一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

吐鲁番沙漠生态旅游风景区简介

门票·开放时间:电话咨询

沙漠植物园简介: 吐鲁番沙漠植物园隶属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中国国科学院直属的12个植物园之一,是西北干旱荒漠区惟一的一个沙漠植物园,也是世界上最低的植物园。位于吐鲁番市东南约10公里,海拔-95-76米。园址坐落在吐鲁番盆地腹部的恰特喀勒、艾丁湖和亚尔乡三个乡之间约6000公顷的风蚀流沙区内,有大面积的风蚀雅丹地貌,平坦流动沙地及新月形沙丘地貌类型,被流沙湮埋的故城废墟及闻名于世的干旱地区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这里是世界第二低地,素有“风库”、“火洲”之称。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为26.8天。最多达68天,最大风速超过40米/秒。风沙流动速度居全国之首;年平均积温为13.9度。极端最高气温47.62度,极端最低气温-28度,夏季沙面温度超过80度,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年蒸发量2837.8毫米;年平均湿度41%;年日照时数3049.5小时,日照百分比为68%;年总辐射量为139.5千卡/平方厘米。 沙漠植物园建于1976年,占地34公顷,该园以固沙植物引种驯化和扩大繁殖为主,还兼沙害防治研究、沙漠植物普及教育、观赏旅游等功能。

火焰山门票价格

成人票:60元 儿童票:30元 其他优惠:1、儿童:1.3m以下免票; 2、学生、老人(60周岁以上)持学生证或老年证买票半价; 新疆坎儿井景区简介

门票·开放时间:30元 交通概况:现在专门为方便旅游者参观的坎儿井修建在距吐鲁番市区9千米处,可乘旅游专线车前往。

坎儿井简介: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

吐鲁番葡萄沟作文

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是当地人民吸收内地“井渠法”创造的,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灌溉、使用。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并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如今,仍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吐鲁番市郊五道林坎儿井、五星乡坎儿井,可供参观游览。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苏联俄语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从语音上来看,彼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中国新疆汉语称为“坎儿井”或简称“坎”。中国内地各省叫法不一;如陕西叫作“井渠”,山西叫作“水巷”,甘肃叫作“百眼串井”,也有的地方称为“地下渠道。”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构造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总的说来,坎儿井的构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竖井

先说竖井。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

暗渠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

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

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民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

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

暗渠还有不少好处是,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龙口

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明渠涝坝

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顾名思义,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