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8:32:38 体裁作文
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体裁作文

篇一:黑茶: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http://www.hgco.cn/index.php/News/detail/id/59.html

黑茶: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黑茶和绿茶、红茶、乌龙茶相比,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且饮用方法和方式相对粗放,但它却具有其他茶类所具有的中庸、中和的精神和气质。

百年老茶的诱惑如人有百岁,必称寿星。

在以前,大家喝茶贵新,陈茶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当作药引来使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喝老茶品老茶的风气逐渐盛行。于是,很多被遗忘的黑茶老茶被人们视若珍宝。而这些老茶的存世量又极少,特别是除普洱茶之外的其他黑茶类,青砖茶、茯砖茶、黑砖茶??等等。如果能遇到一泡存期三十年四十年的老青砖茶或者其他,这必让人欣喜几天。

如果说能遇到一款百年的青砖茶,那会是什么样的缘分呢?

壶温水热,把茶放入温壶中,静置片刻,注水。

http://www.hgco.cn/index.php/News/detail/id/66.html

香气清雅,陈韵深沉,不张扬。和原来熟知的普洱茶老茶完全区别开来。

此茶洗一次就已经极为干净。

入口顺滑无比,茶味贵清,君子之交淡如水,即深刻体现的是一个清字,清而无染无杂。清而不淡,犹如君子之交的情谊。清易寻,而醇难觅。醇,指味厚而不腻,得清而可以久久回味是很难两全的。在目前的一些老茶中,存放环境干净适宜,而品质不错的茶中都能找到。所以醇也不难。难的是韵(竹韵),韵是指在品茶过程中,体会茶从口感传达到心灵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会给你全身带来丰富体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感”。有韵也不难,难得的是有“和”。茶主和。喝茶会让我们和气,包容。好的茶喝下去,既可以让你的身体为之一振,神思爽朗,感觉自己的身体一下子就通透起来,四肢百骸都舒坦起来,这就是茶的和。和已难,然而,茶更难得的是空。空,在佛教中提得比较多。空不是没有,不是无。是无我无执,无分别。这在佛教的修行中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茶也是茶中翘楚,难得一逢。当然,不排除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茶好,人好,境好,亦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完全放空,从而达到“空”的境界之上。那当然需要各种机缘同时会齐。

遇到一款好的茶,则可以把所有的这些外因全部消除,既可以让我们达到口感,心灵上同时放空,回味时,却又感觉到空灵,生动,韵味悠长,其实这也就是为何会“禅茶一味”的源头了。

这应该是好茶的基本标准。也是品茶的最高境界。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http://www.hgco.cn/index.php/News/detail/id/68.html

篇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

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

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时代的需要本身既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

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表现为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表现为不带任何偏见,它的理论是深刻的,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注意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的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6.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改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7.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

2)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8.简要说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决定的,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

3)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向。

1.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 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

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1)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

二性的观点

2) 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又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2)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和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运动是无条件下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2、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1)

2)

3)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的事物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命现象的产生 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6.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它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1)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

是绝对和相对、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2)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

事务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

3)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

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7.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1)

2)

3)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客观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 实践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1、物质生产实践;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

8.简述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 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9.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

2)

3)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也不能孤立的存

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10.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1)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

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2) 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大意义。1、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把握事物的各

种联系。2、必须抓住事物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避免对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的倾向

11.简要说明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 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

要性

2)

3) 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广大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1)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2)发展观点和精致观点的对立 3)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13.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

2)

3)

4)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14.简述矛盾的特殊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1)

2)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务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方面,分

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5.简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

2) 矛盾双方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1、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低

位不是固定不变的。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低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3)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

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16.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

(1)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

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17.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量变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延续和渐进。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或静止等,都是处在量变过程中的状态,它们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表现为根本的、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度的突破,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就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属于质变。

18.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1) 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使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2) 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

否定也没有肯定。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

19.简述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辩证关系的意义 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2)

2)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实现,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20.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 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1、现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

把握。2、现象是个别的、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共同的东西。3、现象时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2) 本质和现象优势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出本质;本质决定现

象,是现象存在的依据。

21.简述规律的含义和特点

1)

2) 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两个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

22.简述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 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劳动使人们获取的食物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脑日趋

完善,从而使意识的产生具备了物质基础

2) 劳动产生了语音,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劳动者之间经常需要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总之,社会性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和物质外壳形成和完善的基础,是由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类意识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离开人类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23.简述意识的本质

1)

2)

3)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迎向,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从起源说,人类意识是社会性劳动创造的

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社会的产物

24.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二者关系问题上的错误

1)

2)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

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

2)

3)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简述认识主体的特点

1)

2)

3) 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 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 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4.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认识客体的含义: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认识客体的构成:认识客体由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构成

认识客体的性质:1、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2、认识客体具有对象性。

5.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的关系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即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具体关系如下:

1)

2)

3) 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 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改造和认识作用,这是主体能动性的表现;然而这种能动性受到客体的制约。

6.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1)

2)

3) 唯物论的反映论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论的认识论是从感觉到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这是两天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从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认为人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唯心主义从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原则出发,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主张人的认识是先于经验而获得的,或者认为认识是从天上掉

下来的 ,或者认为认识是人主观自生的。总之,都认为人的认识与外部世界没有关系

7.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由对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划分出来的 唯物主义哲学都是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能认识和正确认识现实世界,即认为现实世界是可知的。有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

也是可知论者,他认为客观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精神认识世界就是精神认识自己和自己的产物。

3)不可知论是指那些认为世界不可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的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把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人在实践中能够认识、并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实践的观点彻底驳倒了不可知论和哲学上的其 他一切怪论

8.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

2)

3)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即相区别,又联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1)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各个方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却是表面的、不深

刻的

2)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它比感性认识深刻

10.简要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

篇三:简答题

简答题

绪论

1.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答:(1)任何新的理论和学说,都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以前人的思想所达到的重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

(2)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以及其他成果,为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规律。从来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行程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既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又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说说各个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

2.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答:(1)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2)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

(3)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等合理思想,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使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积极成果,研究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总结了工人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对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作了科学的预测和设想,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3.件数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发展的理论,是由它的理论本性决定的。

(1)马克思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抽象的思辨体系,它永远面对现实世界,面对实际生活,关注和研究时代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2)马克思主义不是宗派主义体系,它能正确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对它们进行批判地研究,剔除其中错误的观点,吸收其积

极合理的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不是固步自封的体系,它具有自我批评意识,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发现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地方,把自身的提高到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更加适应的水平。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产生160多年来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创始人和后继者总是根据变化了实际情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使其获得新的生命,采取新的形态,从而形成了一部内容丰富并持续向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存在于它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之中。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地认识世界,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深刻性,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申智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再次,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知道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水,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6.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答:(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体现时代性要求我们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的特点,充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历史发展的要求。

(3)把握规律性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我们的一切实际工作提供规律性的指导。

(4)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棋类新经验,增长新本领,提出新理论,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把各项事业提高到新的水平。

7.简述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意义

答:(1)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2)理想人人生前进的动力。

(3)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8.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答:(1)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还是当作行动的指南,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并不提供对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3)我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许多艰巨的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在当代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9.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答:(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1)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壮丽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

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2) 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起了主导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结合时代特点和本国实际情况,从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1)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

条件。

(2) 而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

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

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

观条件;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3) 工人阶级肩负着资本主义掘墓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因此,工

人阶级迫切需求一种革命理论,给它指明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方向和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创立马克思主义的。

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

(1) 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提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 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

1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有重大的显示意义。○

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

3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理论创新模式社会发

展和变革的先导。

简要说明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 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首先是有马克思主义

的实践性决定的,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这是由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2) 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

会实际、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

(3)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倾

向。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者既相互却别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 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2)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0.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德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

(2)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它们的基本形态

答:(1)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观点。

(2)唯物主义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2.简述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答:(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直观性(4)不彻底性

13.为什么说任何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答:(1)人和人类社会的形成是客观物质过程。

篇四:海子诗歌赏析

这首诗以明朗清新的语言,唱出了诗人的真诚善良——愿每个人都能“在尘世获得幸福”,抒情自然而又真挚。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虚构了诗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图景:既有诗人向往的平凡生活的内容(关心粮食和蔬菜),又保持了自由、闲散的生活风格(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更关键地在于它的清静与独立——独立于社会人群的边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统一,属于未来,属于幻想。第二、三节由描绘景象转为抒发情感,诗人由已及人,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情感涉及面次第展开,胸襟逐渐开阔,尤其诗歌第三节对“陌生人”的三“愿”中,最后的“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在全诗中起着总括的作用,博爱之情溢于言外。然而诗歌至此,情感突然发生逆转,“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犹言尘世的幸福与诗人无关,显示出诗人矛盾心理状态:刚对世人表露赤诚心怀,很快转过身,面朝大海,背对众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和其光,同其尘”,不甘堕入尘世成为俗人。诗人心怀始而热情开放,终而收合封闭。一个“只”字表现了诗人坚定的决心,他终于还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暖花开”的祝愿只是诗人临行的赠品。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单纯而明净的特有风格。邹建军《试论海子的诗歌创作》总结海子诗的特点:一是意象空旷;二是以实显虚,以近显远;三是语言纯粹、本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短语可谓海子的天才创造,不仅意象开阔深远,而且韵味无穷。诗歌平白如话,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朴实无华。

这首抒情短诗〈〈日记〉〉,写于1988年6月27日,从诗后面的小注可以知道,这是海子第二次坐火车去西藏,经过青海省的德令哈市时,自己的所想所感,写的情真意切。全诗采用了日记这种便于抒情的文体,以一个来自异乡的“弟弟”的那种怯弱而朴拙的孩子口吻,同“姐姐”真情告白,如泣如诉。全诗共分成四小节,感情层层递进。如果说第一小节仅仅是交代了自己的处境,即夜色笼罩,我只有戈壁,我在德令哈的话,那么第二、三节就是直接进行抒情了:“这是惟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惟一的,最后的,草原”。到最后这种抒情更是达到了顶点:“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此时海子的复杂心绪。他曾经两次去西藏,一是为自己的长诗〈〈太阳〉〉寻求创作素材,获取灵感,也是为了摆脱情感的纠缠和苦闷。作为全诗的中心词是“姐姐”,“姐姐”既是自己的倾诉对象,也是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她的内涵应该是多方面的。此时海子在个人终身大事上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内心的伤痛还隐隐存在,但他追求太阳的信念更强烈了。“姐姐”既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情人,已经分手的情人,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美好的事物,包括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甚至招致自己如此痴狂于诗歌创作的冥冥之中的东西。通过“姐姐”这个意象,更好地直抒胸臆。与“姐姐”倾诉交流了一段时间,自己再也不感到荒凉了,精神得到了慰藉。原来“荒凉寂寞的戈壁”也变得美丽了,情由景生,情景交融,从此可见海子此时内心的孤独真是达到了一种极致,一种唯美的境界,他独自享受着孤独和寂寞的如此美丽。

孤独寂寞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既是诗人也是海子生前好友的西川说:“对于我们,海子是一个天才,而对于他自己,则他永远是一个孤独的?王?,一个?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个?乡村知识分子?。”海子的《日记》也毫不回避的透视了这一现象。相对说来,海子更孤独些。当然他的孤独并不是社会疏远了他,而是在他受挫后他有意识的自我封闭自己,把这种寂寞和孤独转移到诗歌创作中去,开辟自己的精神乌托邦,这一点常人是不理解的。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他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这是一个真实的海子。他认为,诗就是

把自由和寂寞还给人类的东西。他的另一首《在昌平的孤独》,对孤独的认识也是很别致的:“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风的猎鹿人/就是那用鱼筐提水的人/放在泉水中/以及其他的孤独/是柏木之舟中的两个儿子/和所有女儿,围着诗经桑麻沅湘木叶/在爱情中失败/他们是鱼筐中的火苗/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孤独不可言说\\\"。在海子的一生中,死亡轻生的意识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驱除不得。像《日记》这首诗歌,对自己的孤独心理描绘的很是逼真,轻生的意识倒不是那么强烈。由原来的两手空空到后来觉得美丽,这其实是一个思索的过程,一个把小我融于天地与自然的过程,海子的思想就是这样超脱。名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给每一条小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把幸福留给了他人,而自己忍受的是莫名的不可排除的孤独和寂寞,这就是海子。封闭的自己,平时与人交往不多,现实的压抑,加上几次都与爱情擦肩而过,使得他更像一个孤独的孩子。也正是西藏这“西方最后净土”的感染,才使得海子的回归意识变得如此强烈,摆拖尘事烦扰的时间变的才如此迅速,他的孤独感也才日益芬芳四溢。海子实则是一个孤独的吟唱者,一个内心空灵的诗人,表面上他孤独,但他通过写诗,构建着诗歌大厦,独自品享着寂寞的美丽,他又是一个精神的富足者。

海子是一个专心作诗的人,一个天生作诗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作诗。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始终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影子,矛盾重重,他把美丽和祝福留给别人,而自己咀嚼着苦涩,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写的越是明澈,内心越是孤独。海子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社会现象,他曾几次彷徨在自杀的边缘,最终还是搭上天梯(火车道轨)去了遥远的天国,追逐心中的太阳、麦子和情人去了。时代及海子个人的性格注定了海子只能是短命的一颗彗星,虽短暂,但光彩熠熠。美国人西尔维娅.普拉有句话“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那么,春天,十个海子会再复生的,一定!

《九月》一诗写于一九八六年,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海子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近三个年头。应该说,此时的海子思想上是相对较成熟的,对于世界、生存、死亡、时间与空间等已经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认识框架。这首诗就是诗人思考的结果,认识的反映,它以充满神秘色彩、闪烁神性光芒的意象和独具特色的语言构造,对上述事物进行了诗性的言说与烛照。海子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从存在主义哲学出发自然就可以解开海子诗歌中的重要思想环节。本文将在存在主义哲学层面上对海子的《九月》一诗作出读解,希望给读者准确和深入地理解这首诗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诗歌一开头就将读者牵引到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情景之中,在这里,渺远的时间与旷阔的空间扭结纠缠在一起,生命与死亡在互相诠释。“目击”一词别有意味,它表示了诗人入思的起点,“目击”的不是“众神死亡”,而是“野花一片”,是草原上的一派生机,“野花”是草原的此在,作为草原此在之在的“野花”倚靠在“众神死亡”之上,因此,“野花”的存在是向死之存在,抵达着存在的本质。“众神死亡”尽管不是诗人“目击”所见,但它是诗人“以神遇”而不是“以目视”获得的。从现实的层面上来说,众神“死亡”是一个并不通顺的逻辑搭配,死亡总是与生存相连在一起的,因为众神从来没有生存过,所以无从谈其死亡。不过,从另外的思路来看,众神的生存确实发生过,众神与人类的照面意味着人类已经懂得从现实中超逸出来,思向永远和终极。这样,“众神死亡”在此表明人类历史之久长,人类与神灵的会晤开始出现中断。众神在草原上的“死亡”将草原的远古与神秘蓦然藏匿,草原的深邃历史遁入无形,草原因此就让人顿生遥远之感。

“风”是海子喜欢歌咏的事物,在海子眼里,“风”总是亲切而贴近的。在组诗《母亲》中,诗

人说“风很美”、“风 吹遍草原”;在《黄金草原》中,诗人说“风吹来风吹去”的当儿,女人“如星的名字”或者羊肉的腥香令人沉醉。可是“风”远在远方时,为什么会比远方更远呢?很显然,“远在远方”中的“远方”并不是一个纯实在的概念,而是虚实相间,是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也不是一个纯空间的指向,而是时空并指。时间和空间都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时空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常常令现实生存中的人们感到怅然。作为远方之处隐隐约约似有似无的事物,“风”的存在更令人难以捉摸。风的漂浮不定,风的来去无踪,都增加了远在远方的空间之空洞感和时间之虚无感。远方的风因此存在于我们的视线之外,感觉之外,所以显得比远方更远。 “我”的出现再次标明了诗人的在场,直接启用“我”来现身,较之开头的“目击”而言,更强调了诗人的主体介入,主体进入事物内部,开始领会和解释。“作为领会的此在向着可能性筹划它的存在。”“领会的筹划活动本身具有使自己成形的可能性。我们把领会使自己成形的活动称为解释。”①诗人领会到什么?他又如何在解释?诗人的领会其实是一开始就发生了的,当他“目击”到诸般物象时,他就开始思入世界,开始领悟其间的真髓,开始追寻自我在此间的可能性存在。“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对领会的传达,是对自我心灵律动的解释。且不说“琴”与“情”相谐双关的惯常表达策略,单这琴声的“呜咽”就足以让人心动不已。“琴声呜咽”,将琴声人格化,人格化了的“琴声”倾诉着人的情感与情绪,从词义上分析,“呜咽”是低低的哭泣,较之“放声号啕”,它更言说着内心的痛楚以及对这种痛楚的隐忍。“呜咽”的琴声已经将诗人的诸般情感一应牵带而出,诗人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变得更含蓄和隐晦,不再有任何表面的身体语言,所以诗人说“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重新述说了诗人与草原之间的空间关系。在人类生存境域中,时间与空间的经纬交织成人的此在,卡西尔曾经说过:“空间和时间是一切实在与之相关联的构架。我们只有在空间和时间的条件下才能设想任何真实的事物。”②诗人之所以要将远方之远“归还草原”,意在表明自己从草原这个神秘空间的退场,不入住和占有此间,不与草原发生内在的空间关系,神圣草原因为没有“我”的侵占而相对于“我”来说得以完整,“我”因为没有入住草原并沉迷于神秘之间而将草原的神秘性永远存放到想象之中。

因为草原的神秘幽远被保持到想象之中,草原在“我”的视野上从此“缺席”,草原的空阔退隐之后,手中的事物开始鲜明呈现。这鲜明呈现出来的事物是什么?是“木头”,是“马尾”。木头和马尾的出场,将草原的历史带走又将草原人的历史带来,“木头”和“马尾”组合成的马尾琴,是一个民族情感的凝聚、智慧的结晶与生命的象征。在马尾琴上的木头和马尾不再是原初形态的木头和马尾,已经同人类的历史、人类精神生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有点像海德格尔描述的那双破损的鞋具,开始去却其作为器具的有用性,直接敞现存在本身。看看海德格尔对这个破损鞋具的描述吧:“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进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③在海德格尔这段富有诗意的描述里,我们看到了鞋具与农人生命的粘连。海子笔下的“木头”“马尾”也与那鞋具一样,同草原人的生活与生命密切粘连在一切,不可分离。在木头和马尾交合而成的马尾琴不断的倾诉中,草原人的历史得以留存。

第二节诗人再次凝视远方,对它作出寻思,“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这里涉及到死亡与生存的关系问题。海德格尔指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的、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可能性。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④海德格尔言说死亡其实就是在言说生存,他强调生存是向死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远方的存在也是面向死亡的存在,而作为远方在死亡中凝聚的生命形态,这里的“野花”携带的意蕴是丰厚的,它不再只是第一节中那个存在于现实中的具体实在的物象,而是更多的呈现着象征意味。野花的馥郁馨香与勃勃生机是由死亡赋予的,由远方广漠的死亡所凝聚而成的野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

在,它是不死的。所谓不死的事物是抽空了时间与空间的事物,或者说是时间与空间永远凝固着的事物。时间与空间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抽空呢?或者时间与空间什么状态下会永远凝固呢?只有当一种物质积聚为一种精神,或者沉淀为一种文化时才有可能。因此,这不死的野花就是草原文化的隐喻,或者说就是草原精神的象征。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在诗人对明明如镜的皓月映照草原和千年岁月的描述中,我们再次被带入到阔大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而阔大空间与悠长时间的写照,再度引发诗人无端的愁绪与感叹,诗人不禁又一次重复地表白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情感态度。诗歌的最后一句实属神来之笔,“只身打马过草原”,看似轻轻的一笔带过,却是语重千钧,蕴意丰富,作为草原上的一个匆匆过客,诗人在这里领悟到时空的无垠和人生的渺然,感觉到世间蕴藏的宗教意味的高远和哲理玄思的深邃,面对这一切,他想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也许一个存在主义者面对世界的最基本态度就是聆听,因为“本真的言说首先是聆听”⑤,而且“唯有所领会者能聆听”⑥,在聆听和领会之后,诗人才发出了“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深切喟叹。

在前述中,我们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对海子《九月》一诗作了详细的读解。不过,海子在草原之上寄寓的沉思并非纯然是存在主义的,从他对邈远时间与旷阔空间的无限感慨中,我们似乎读到了陈子昂似的感时伤逝的古典情怀。当海子“只身打马过草原”,发出“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草原映照千年岁月”的歌吟时,我们依稀读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惋;而面对“琴声呜咽泪水全无”的诗句,我们又怎能不联想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伤感呢?事实上,感时伤逝是中国古代文人骚客的一致之思,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论语·子罕》),到曹子建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到李太白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拟古十二首》之九),再到苏东坡的“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沁园春》),多少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撰写出了关于时光易逝、人生短促的感叹。海子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只不过他在传统诗思中添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意味,他又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掺杂了中国传统的诗思,他的诗歌体现出存在主义与传统诗思的融通。

篇五:2013届高考语文冲关:第14练 Word版含答案]

一、(2012·合肥一中最后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迎 春

王鼎钧

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

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

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地天相连,苍茫一片。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而现在,在高楼公寓中看雪,却疑那都是云,此身漂浮太空,太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失足即是永远的降落,降落降落降落,在空气摩擦中一身的原子分子七零八落。

但是在我的视界内有一架铁塔,孤零零的铁塔,顶天立地的铁塔,全身披挂着硬冰,临风呼啸,屹立不摇。雪只能替它涂上颜色,不能抹掉它的形状。这样的建构必定是在坚固的地面上经营根基,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大地。它好像是大地竖立的一个信物,誓言世上所有的不只是冰雪,宣称雪外有物比雪更真实也更永久。

雪地上裸立的铁塔使我想起一棵树。一棵百年大树。传说中有这么一棵树,

在一家酒店门外,在大雪中挺立,行人走到树下就可以闻到酒香,就不会冻死。我们曾经拼命找这棵树,我,跟那些在风雪中佝偻而前的伙伴。那是在千山万水之外,另一处冰雪世界。那也是浩浩荡荡的大雪,混混沌沌的大雪,没有方向,没有距离,而我们一直行走。我们须眉皆冰,自己也奇怪自己还能走下去,走,只是为了一个传说:站着不走就要化成冰柱。一线狼藉的脚印,风过处立即掩掩不能改没,如同我们根本没有移动位置,只在原地踏步,不论脚印多深。如果我们倒下,也会消失,不论我们的躯干有多大。如果我们站住,凝固,也是一样,不问那血肉化成的冰柱多高。可是,据说,那棵百年大树永不被雪埋没,那家酒店也是,永远放溢着酒香。我们一直走,一直找那香冽的酒气。

这样大的雪下过几场,到三月,风就从一把利刃变成一片擦脸的软纸了。树在迫害快要结束时才露出受害的样子,挣扎向上,疏枝萧条,青里泛红,这是生命的讯息。天边密林里,树以它们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喧哗呼号。春树年年绿绿,寻常见惯,只是那股气势,使我觉得随时足以酿成意外。林边林梢有鸟,各种各类。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天复一天,直到枝头结出小苞来,红红的,鼓鼓的,如初生的腊梅,外面也裹着一层蜡衣。这时,气象台仍然不断警告还要降雪,但是蓓蕾不顾一切地涨大。这年的最后一场雪真的下起来,它仍然凌厉,但是攻不破蜡封的小小堡垒。树叶在襁褓里生长,等待,紧紧卷成一团。然后,有一天,在艳阳高照下,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我在树下呆望良久,这些树这么性急!这么勇敢!春尚未至,先伸出头来迎接,争先恐后,抢着在盛夏之前长好一树浓荫。

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

(个别字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描写中感受到一种独处异国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情。

B.文中的“铁塔”富有象征意蕴,“铁塔”在寒冷环境下的坚守,似在启迪人们要坚守自己立身的根本,不忘所出。

C.作者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过去为寻找一棵百年大树,在风雪中一直行走的情景,由实而虚,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D.文中的百年大树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严冬中奔走的人们心底深处的一抹亮色和希望的萌芽,这一形象感人至深。

E.本文用语准确精当,富含深刻哲理。如,用“伸出头来迎接”表现生物争先恐后、优胜劣汰的生存哲理,启人深思。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散文的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意蕴丰厚,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试做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2·大庆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哲学家的小木屋

毛 萍

一直心仪海德格尔的小木屋!

1922年,在弗莱堡大学任讲师和胡塞尔助教的海德格尔在托特瑙山购得一小块地,请人同时自己也亲自动手在那里修建了一个十分简陋的小木屋。从那时起,“托特瑙山就成了他退身于世界之外时的居所,也是他哲学思考的冲锋高地”(萨弗兰斯基语)。每当有空闲时,海德格尔就到他的小木屋去思考和工作,他的许多重要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木屋里写就的。

不曾有机会亲眼见见这个神奇的小木屋,但看过这个小木屋的照片,诗人王家新描述:“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如此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居所,焉能不催生哲学之“思”?

哲学是孤独和宁静的学问。喧哗热闹可以讨论“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经

济、关于社会问题。但若要思考“不在场的东西”,譬如关于上帝、关于灵魂、关于宇宙的本源,则必须要“走你的孤独之路”,栖身于与宇宙、上帝、灵魂浑然一体的氛围里。

现今要找一个高远、幽深、宁静、孤独的栖身之地谈何容易!哲学家们早已告别坐冷板凳的时代,进入一个空前喧嚣鼓噪的世界。他们满世界飞来飞去,作报告、跑课题、评奖项、发文章、出专著??

一个身心不能独处、不能宁静的人“不复与本源为邻”(荷尔德林语),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思想!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实,文也如境。境不幽、不静,其文也就难免流俗。故有人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

“哲学家的小木屋”在我已然成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如同现象学家胡塞尔那样能够长达数十年甘于寂寞、远离名利,在一种宁静退隐状态下一再献身于哲学问题的境界和精神。胡塞尔曾有近十年的时间“几乎什么也没有发表”,他把自己独立于所有的外在的东西,积聚全部的思想能量,去冲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宏大哲学理论:现象学。这要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不可思议。在量化考评风行的今天,一个教授如果十年没有成果问世,那他就只有下岗。

胡塞尔有一句话,令我读后久不能平静:“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

时代的诱惑太多了!而永恒能值几个钱?

当我们困惑于时代的花里胡哨而忘记了永恒时,当我们厌倦了周围的嘈杂算计而急欲抽身离去时,我们太需要一个“哲学家的小木屋”来安顿我们漂泊迷惘的灵魂!

这个小木屋一定要建在乡野,最好是像海德格尔那样建在苍翠古老的森林边缘。支撑屋子的木头和板壁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屋子里简朴宁静,质朴的书桌旁陈放着一排排自己喜爱的书。小木屋的外面流淌着潺潺清泉,泉边开着不知名的野花。顺着清泉,一条小径通向森林的深处??

(选自《散文》)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在作者的眼中,海德格尔的小木屋是“神奇”的,是因为它处在古老的森林边缘。

B.文如其人,文也如境,意思是说作者的性格、禀赋、情趣、喜好决定了他

的文章风格,而一个人的性格、情趣等又是他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C.文章几次写到现今许多哲学家、教授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行为,通过对比,突出了胡塞尔、海德格尔在宁静、孤独中积聚思想能量完成宏大哲学理论的非凡成就,突出了哲学是孤独、宁静的学问这一观点。

D.钱钟书先生说:“大抵学问,是著村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心事,朝市之显字,必成俗学。”钱先生的“荒村野老屋”与“哲学家的小木屋”有异曲同工之妙。

E.小木屋成就了主人的非凡,也因了主人的不凡而令人心仪,名闻遐迩。

6.文中提到“现在是‘用最好的纸出废书’”,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观全文,分析“哲学家的小木屋”这一标题的作用与所包含的深层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有人认为当今的社会问题很多,哲学家应该深入社会,贴近时代,从实际出发而走向永恒,而文中引用的胡塞尔的话是“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你认为这两种说法矛盾吗?对此,请谈谈你的见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A项,“孤寂落寞”不够贴切,主要应该是引发乡愁(思乡之情)。C项,“百年大树”是“传说”,不是过去的生活经历。E项,“富含哲理”不准确,应为“充满感情”。

【答案】 BD

2.【答案】 (1)由异国降雪联想家乡雪景;(2)由眼前雪景产生各种联想;(3)以雪中树木生长点明题旨。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