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广州中山纪念堂官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6:25:04 作文素材
广州中山纪念堂官网作文素材

篇一: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位于越秀山南麓的东风中路,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金字匾,大堂中间是30米跨度的钢架,内部没有柱子,整个建筑富有民族风格。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1929年1月动工,1931年11月建成。这里原是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出任临时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的宫殿式建筑,全部建筑面积3700多平方米,高49米,是广州近代著名的建筑杰作。堂内有一个近似圆形的大会堂,直径71米,分上下两层,共有座位4700多个。设计者用四根大[2]柱子(柱子位于四周的墙壁中),支撑着四个大跨度的钢桁架,像一把张开的雨伞,组成一个巨大的拱形屋顶。拱形屋顶托起八个主桁架,组成一个八角亭子。这是建筑师吕彦直(1894――1929)设计的。

南京中山陵和越秀山上的中山纪念碑也是他设计的。他在35岁时早逝,未能亲眼看到他自己设计的这座宏伟纪念堂。1956年,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

了铁栅栏,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花卉。现在,纪念堂已成为广州市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曾7次拨巨款对中山纪念堂堂体进行修缮和进行周围环境的维护,使这里变得更为幽静、舒适,是中外人士游览之胜地。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是历史上形成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越国时期赵佗在越秀山上建筑的朝汗台(歌舞岗),明代建筑的观音阁。自北向南依次为:越秀山的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起义路、广州解放纪念碑、海珠广场、海珠桥至刘王殿(昌岗路街心花坛),全长大约8千米。广州中山纪念堂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成为广州城市的历史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城市景观标志。

木棉作为市花,无人不晓。"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峰火,不及攀枝花可怜。"(明·屈大均)。广州最“老”的木棉树(三百多年)就在中山纪念堂!这株老树亲眼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腐朽堕落,亲眼目睹了广州起义的惨酷壮烈,亲眼目睹了孙中山的百折不挠,亲眼目睹了陈炯明的叛乱,亲眼目睹了身旁的总统府被夷为平地后又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纪念堂,亲身经历了叛军的炮火和日本侵略者往它身下投下的炸弹。风走云飞,星流

人逝,老树还依旧静静站立,夜长人静时细细品味着数百年的风霜。中山纪念堂不仅有广州最老的木棉王,它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它们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终年常绿、亭亭如盖的碧绿树冠可荫地数百平方,如同两个高大忠勇的卫士守卫着纪念堂。每年的初夏(6月)和深秋(10月),浓香四溢、洁白无瑕的小花桂满枝头,香飘数里,象征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

孙中山(1866-1925),字德明,号日新、逸仙,广东香山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篇二:参观中山纪念堂社会实践报告

“毛泽东概论与马克思主义”之参观中山纪念堂

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主题

忆中华国父,宣爱国主义

二、人物平生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生于广东香山县(即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中国共产党无论在建政前或后,都尊称孙氏是“中共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孙中山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

三、实践内容

广州中山纪念堂官网

11月20日,12工本512宿舍和606宿舍共17人出发参观广州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南麓的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妇孺皆知的建筑物,它是广州人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烈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我们怀着瞻仰的心情走进中山纪念堂,孙中山先生高大的塑像耸立在纪念堂中央,他高昂着的头颅,左手叉着腰,右手坚定的扶着拐杖撑着大地,身穿风衣,是那么的潇洒之极,他仿佛在发表一段演讲,在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情可以自己解决,中国人民不会屈服于外来列强的坚强利炮,伟大的中华民族定会屹立在世界之林。就是这位孙中山先生,他唤醒了中国民众推翻了统治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和不朽壮举,名传千古。中山纪念堂这既富丽堂皇,又外观庄严宏伟的建筑,是广州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是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对这位心中永远敬佩的革命先烈者致以崇高的礼节和深深的怀念,孙中

山先生已深深活在中国人们的心中。

参观完中山纪念堂,我们接着来到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碑也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广州市观音山顶上,我们循着石阶走上去,走了498级石阶,终于到达了纪念碑前。纪念碑高高耸立,直插云天,碑底为长方形,向上渐小而尖,碑内有梯级可回旋至顶,我们登上第二层凭栏俯瞰,周围树木郁郁葱葱。纪念碑铭刻着孙中山的遗嘱,从这份遗嘱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事业奉献一生的无私精神,我们无不为之动容。

最后我们来到了“广州起义烈士纪念陵园”,在那里,我们瞻仰了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民族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当我们从正门走进去,呈现在眼前的是直插云霄的广州起义纪念碑,它的造型是手握枪杆,寓意是“枪杆里出政权”,碑上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在纪念碑前,我们一双双眼睛深情地瞻仰着。在这个烈士陵园里,每个烈士的事迹都是那么伟大,那么光荣,这更让我们参观过后懂得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为祖国的将来作贡献,让国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些烈士,感恩这些烈士。

四、参观心得

历史是一面镜子,记载着社会发展的轨迹,蕴涵着得失成败的经验教训。走进爱国教育基地,人们能从具有说服力的各种记载中感受厚重的历史,细细品味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血与泪、屈辱与光辉的故事。中山纪念堂见证了广州的许多历史大事:1936年,广州市各界人士在此举行禁烟大游行;1945年9月,驻广州地区的日本侵略军在这里签字投降解放后,每年各种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活动、省市的重要集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如教育基金百万行、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等等。

在以“传承中山思想,弘扬中山精神”为主题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图片展览中,我也对曾经发生在广州和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身上的事迹有了更多的了解。从满清王朝的腐朽堕落到广州起义的惨酷壮烈,从孙中山为革命的百折不挠到陈炯明的叛乱,从总统府被夷为平地后又建起了一座全新的纪念堂到叛军的炮火和日本侵略者在此投下炸弹??风走云飞,星流人逝,但厚重的历史却依旧静静地躺在这里,我们不能也不会忘切革命前辈的艰辛历程。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更真实地感受近代各爱国党派成长成熟的艰辛历程。

老一辈爱国情怀和顽强拼搏精神,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迎接当前国内和国际面临的各种挑战!时代在变,但是我们的爱国热忱却永不减弱,无论在哪个时候,都不要忘了用自己或许微弱的力量去捍卫国家的尊严。还记得去年的圣火传递过程中藏独分子在境外和国内的破坏分裂行为,面对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全国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网上,都用自己的行动去支持神圣的圣火传递,在全世界面前建起了坚固的爱国统一战线。我相信,坚强的中国人民,肯定能承受各种考验。

五、实践意义

这次参观“百年辛亥之广州中山纪念堂”之旅,让我们缅怀了革命烈士,增强了爱国情感。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染上了浓重的一笔,让我们在今次参观中山纪念堂活动之后,学会自强,自立,自信,自律,为实现人生价值储备知识,储备能量,用我们的双手描绘祖国更美好的明天。同时,一代代革命前辈的奋斗精神,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事例,都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碰到的困难。尽管我们处在一个没有社会动荡的时代,但仍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自己的明天不断地奋斗努力!

六、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孙中山[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559.htm

篇三:游中山纪念堂有感

游中山纪念堂有感 这次我们一行六个人来到了中山纪念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此次之行,我受益匪浅。

当我们走进大门时,我深深地被眼前的景物所折服,大大叹为观止,眼前是孙中山先生铜像,他庄严的表情正体现了他一生刚正不阿的凛然正气。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殿式建筑,正面檐悬挂着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金字匾。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1892年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总统。

中山纪念堂的建筑别具特色,景物宜人。

整个中山纪念堂的整体建筑主要是由蓝,白,红三种色调构成的,象征着孙中山的革命理想,蓝色琉璃瓦象征青天,白色穹顶象征白日,红色门窗,柱子,地毯象征满地红,“青天白日满地红”,代表孙中山的革命理想。主体结构纪念堂的“山”字造型,一气呵成,暗喻孙中山的个人品格及革命事业如山一样巍然屹立。大堂外三阶石阶,上下段各九段,中阶五段,暗合“九五”之数。建筑技巧充分结合了中西方建筑的特色,有重檐抱厦的气势壮美。有歇山,雀替,斗拱等中国古今代地少有特色建筑。也有西方彩绘天面,把中西方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天南树树皆峰火,不及攀

枝花可怜。"(明·屈大均)。 广州最“老”的木棉树(三百多年)就在中山纪念堂!这株老树亲眼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腐朽堕落,亲眼目睹了广州起义的惨酷壮烈,亲眼目睹了孙中山的百折不挠。风走云飞,星流人逝,老树还依旧静静站立,夜长人静时细细品味着数百年的风霜。 中山纪念堂不仅有广州最老的木棉王,它还有广州最大的两棵白兰树。它们是纪念堂奠基、竣工时栽下的,它们与纪念堂一起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坎坷岁月,象征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万古流芳。

通过参观了中山纪念堂,我了解到了孙中山先生一生的革命事迹及革命理想。也明白了前辈们一代代的前仆后继,奋勇不惜,才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我想现在即使是和平年代了,但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性,中华虽然已崛起,但祖国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代代的年青人去付出,去奋斗。我现在虽然是一名学生,但我可以学习老一辈革命人的精神,不断奋斗,不放弃。

篇四:广州 的介绍

重要数据

简称:穗

位置: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北缘。濒临南海,背靠白云山,珠江穿市而过,东江、西江、北江——珠江三大支流在此汇合流入南海。

面积: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43平方公里。 区划: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萝岗区、番禺区、花都区、从化市、增城市。 市花:红棉花 市树:木棉树 市鸟:画眉 区号:020 邮编:510000

景观:白云山、越秀公园等 旅游景点:

白云山 华南植物园 麓湖公园 萝岗风景区 云台花园 三元里抗英斗争旧址

光孝寺 石室圣心大教堂 越秀公园(越秀山) 镇海楼 流花湖公园 兰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三元宫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文化公园 中山纪念堂

五仙观 国民党“一大”旧址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广州动物园 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莲花山

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原广州市10区2市: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花都区、番禺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其中越秀区、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荔湾区、芳村区合并为南沙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萝岗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南沙区。

新广州10区2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

个县级市。

3.面积、行政区划和人口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71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为3715.9平方公里,占49.98%。 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原广州市10区2市:越秀区、东山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芳村区、花都区、番禺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其中越秀区、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荔湾区、芳村区合并为南沙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萝岗区;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改为南沙区。

新广州10区2市: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以及从化市、增城市两个县级市。广州市常住户口人数约为720万。 4.历史文化

广州是一座具有221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广州

1.地理区位 广州——广东省的省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海滨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3°17',北纬23°8',地处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缘。广州濒临南海,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属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北部和东北部是山区,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的第三大河——珠江从广州市中心穿流而过。

1 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about/about.asp 5 维基百科--广州http://zh.wikipedia.org/wiki/广州历史

6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qyshi-60-231.html 8 中国人民政府/ 12 越秀区政府网站:/retype/zoom/c0b38ec54028915f804dc295?pn=3&x=0&y=0&raww=874&rawh=407&o=jpg_6_0_______&type=pic&aimh=223.52402745995423&md5sum=77c81de044f14d129af3e9020e1c295e&sign=74dca23e6a&zoom=&png=221345-221984&jpg=161502-227792" target="_blank">点此查看

中文名称: 广州

外文名称: Guangzhou,Canton 别名: 五羊城、羊城、穗城、花城 行政区类别: 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省会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越秀、荔湾、天河、海珠区等 政府驻地: 越秀区 电话区号: 020 邮政区码: 510000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 面积: 7,434.4平方千米 人口: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 机场: 火车站: 车牌代码: 城市地标: 市花: 市鸟: 著名高校: 亚热带季风气候 黄埔军校旧址,沙面建筑群,白云山风景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 广州新白云机场

广州站,东站,北站,西站,南站 粤A

五羊塑像,中山纪念堂,海珠桥 木棉花 画眉鸟

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

1,270.08万(2010年) 地区生产总值: 12303.12亿元人民币(2011年)

篇五:中山纪念堂的文化传承

中山纪念堂的文化传承

作者:吴雅 尧远

来源:《设计》2013年第02期

摘要:文化需要传承,建筑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持久性的文化聚敛与传承物之一。每一民族,在不同的时代都会产生反应民族特性的建筑,抑或把民族特性附着进遗存的建筑物上。中山纪念堂产生于中国社会由封建转向民主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全面学习西方,建筑从技术到思想都受到西方科技文化的冲击。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蕴含了他对中国建筑革新的思考,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烙印。我们对于建筑的探求和解读,也是对于文化的扬弃与传承。 关键词:建筑文化 中山纪念堂 吕彦直

文化的意义很宽泛,最早是被人类学家用来表示一个部落或民族的所有信念模式和行为模式。按照这种理解我们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所有的各种信念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在我们的文化中,“文”最早的意思是事物错综形成的纹理和形象。石器时代陶罐上的花纹、龟壳上的甲骨文都是“文”。“文”代表了所有经过改造的,成形的,过去的事物。“文化”就是这些事物和事物对人的影响在时间上的积淀。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财富,通过实体或者行动一代代地传承给后人。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从未有任何实物记录,仅靠口耳相传几千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我们更多的文化是通过实物来传承的。中山纪念堂就是一座经典的文化承传物。1920、30年代的中国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和交融最激烈的一段时期,中山纪念堂不仅承接了中国传统精神文化,也融入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技术,形成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传送给后人。

一、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特色

中山纪念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在我国多地都有同名建筑。如:广州市中山纪念堂、高州市中山纪念堂、梧州市中山纪念堂、北京香山孙中山纪念堂和惠州市中山纪念堂等。广州中山纪念堂由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29年动工,至1931完成。这一座庄严雄伟的具有中国传统式样的现代建筑,总体呈八边形构造,前门设立八根巨柱一字排开,与内侧同样八根巨柱支撑起纪念堂正面重檐歇山报厦式屋顶,东南西北四面都采用这种重檐构造,四面重檐交接处着空隙突显出几何形中央大厅外轮廓,上面架设八角攒尖宝顶。从纪念堂各个方向都能看见三重檐的屋顶构造。重檐层层出卷,檐角下挂风铎,上立脊兽。纪念堂正面第一、二层檐之间正中挂“天下为公”牌匾。整体配色采用中国传统的红,靛,黄分别施于门柱,琉璃瓦,宝顶、风铎上,建筑立面则保持砖石材料的本色。纪念堂各处均精心装饰以“卐”、“羊”等吉祥符号。这座具有精细的中国传统砖木风格的纪念堂,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建成。内部大厅高达49米,横跨71米而不设支撑柱。大厅可容纳3240人,顶部引入自然光线,绕着舞台的座位呈圆弧形分布,各处的视线都不会被阻挡,墙壁使用了吸音材料,这样的设计达到了良好的视听品质。围绕大厅形成一圈弧形的走廊,弧形走廊与八边形的建筑结构之间正好容纳四个楼梯,楼梯设计为二折三段。楼梯下的空间设为储藏室等加以利用。中山纪念堂中西结合,方正沉稳,气势恢弘,与中山先生的革命精

神融为一体。在中国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年代,标志性建筑意味着更多被毁坏的可能性。抗战期间,日军曾多次对纪念堂进行轰炸,致使中山纪念堂中弹三枚,八角形屋顶受到严重震动,混凝土预制件被震损,琉璃瓦片出现裂缝,堂内到处漏水。中山纪念堂经过许多灾难性的破坏仍然留存至今,得幸于吕彦直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督造。中山纪念堂建成后70多年一直被认为是广州的标志性建筑,不断沉淀和传播着广州的历史文化。

二、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思想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对中国传统纪念建筑的在思想与技术上的承接与突破。中国古代的纪念性建筑通常是庙宇、塔和牌坊等。春秋时期鲁国的君主鲁哀公为了纪念孔子修建了孔庙。随着佛教的传入兴起了一种供奉得道高僧的舍利子,宣扬佛教教义的建筑塔,后来成了人们寄托美好心愿的文峰塔。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塔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绰楔是古时树于正门两旁,用以表彰孝义的木柱,后来成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就叫做牌坊。中山纪念堂没有用任何一种古代建筑的范式,却承载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和纪念意义,不是庙宇,却有恢弘的八角攒尖顶和歇山重檐;不是塔,檐角却挂有风铎簌簌作声;也不是牌坊,但门前的一排巨型立柱又显示出威武的风范。如此多中国建筑元素融合而成的不是一座旷世奇伟的丰碑,却是一座与纪念没多大关系的剧场。这其中的原因,要深入到吕彦直的建筑设计思想中才能洞察一二。

1 融贯中西的建筑设计理念

吕彦直自幼接触西方文化,1913年从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毕业,并以庚款公费派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电气专业,后改学建筑,接受西方学院派教育,毕业后曾作为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的助手工作数年,参与多个国内项目的设计。1921年回国工作后又赴欧洲考察西方建筑。吕彦直接受了一整套西方建筑的理念和技能,回国后又对中国传统建筑深入研究。吕彦直为南京中山陵奠基典礼上写的致词里说:

“此(中山陵)殆可视之为民国以来第一次有价值之纪念建筑物。吾人因此亦不能不勉励而希望有实用之纪念建筑物日新月盛。……吾人因此而发生第二种感想与希望。夫建筑者,在在足以表示吾民族之文化矣。”

由此可知,吕彦直想要设计的纪念性建筑是有价值的,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建筑。接下来又写道:

“……夫建筑一事在文化上为美术之首要,其成之者,应用哲学之原理及科学的方法,然其所以为美术,由其具有感发之作用。凡有一价值之建筑,犹之一人必有其特殊之品格,而其品格之高尚与否,则视其图案之合宜与否。”

他认为价值是建筑通过视觉体现出来的内在精神,中山纪念堂的价值就在于能否体现征集方案时提出的“庄严固丽”、“孙总理生平伟大建设”的人格。民族文化也要以建筑外在的视觉形

象为主要切入点,达到“感发”的目的。而建筑内在的建构则应用哲学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了表示尊卑的区别,建筑物各个部分的设计都有严格的规定,尤其是对于建筑的屋顶。中山纪念堂最上层的八角攒尖顶在园林建筑中属于比较高的等级,颐和园中现存中国体量最大的亭式建筑廓如亭就是使用的八角攒尖顶。中山纪念堂四面的重檐歇山报厦顶也是仅次于皇家最高等级重檐庑殿顶,故宫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就是采用重檐歇山顶。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特有的部件,常用脊兽数目的多少表示等级的差别。脊兽数目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每脊有11个,中山纪念堂脊兽数目设置略少,每脊10个。在数理上中国人向来认为奇数代表天,阳刚,男性等;偶数则代表地,阴柔,女性等。通常建筑的脊兽数目为奇数,吕彦直设计中山纪念堂的脊兽数目为偶数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敬意。对数理的应用也体现在台阶上,三层台的台阶数分别为9、5、5,象征“九五之尊”。在颜色装饰上使用靛、红,象征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革命精神。

2 利用西方技术探索中国建筑新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成一体,融合帷幕、窑洞和干栏三种形式,以木材和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一明两暗三开间”的标准形式,以斗拱为主要建筑特色。材料以木为主,好处是轻便,材料随处可得,通过对斗棋和出檐高低长短的设计,使木构房屋可以适用于不同气候和地理环境。木构建筑最致命的缺点是防火性差,古代防火意识和能力比较弱,各种天灾人为的原因经常导致火灾。史书记载各种战争都伴随有建筑的烧毁,商纣王自焚于“鹿台”,项羽一把火烧掉“阿房宫”,唐朝“大明宫”也毁于兵乱,八国联军更是烧毁了“圆明园”。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在近代才传入中国,建造技术的提高改变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与建筑特色。中山纪念堂的建造材料全部为钢筋混凝土,从实质上提升了建筑的防火能力和耐久性。经过了残酷的抗日战争,中山纪念堂依然挺立在原址就是最好的证明。利用西方建筑理论和技术吕彦直巧妙地设计出了中山纪念堂极具功能性的内部结构,在偌大的中央大厅中没有一柱阻挡视线,座位的安排和墙壁吸音材料的布置创造了高品质的视听空间。这是利用传统建筑原理所无法实现的。

三、广州中山纪念堂文化传承的意义

在《规划首都都市区图案大纲草案》中吕彦直写道:

“(党国公园规划)使民众日常参谒游观于其地感念遗教之长存,以不忘奋发砥砺而努力吾人之天职,得不愧为兴国之国民,则其设计宜有深刻之意义,又岂徒以资吾人游息享乐而已哉。”

中山纪念堂把纪念建筑和剧场的功能结合起来是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吕彦直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的同学,胡适先生对中山纪念堂评价道:“中山纪念堂是亡友吕彦直先生设计的,图案简单而雄浑,为彦直生平最成功的建筑,远胜中山陵图案。”吕彦直对建筑之格式有这样的描述:

“中国之建筑式,亦世界之建筑式之一也,凡建筑式之形成,必根据于其构造之原则,中国宫室之构造制度,仅具一种之原理,其变化则属于比例及装饰,然因于其体式之单纯,布置之均整,常具一种庄严之气韵,在世界建筑中占一特殊之地位,……,故中国之建筑式为重要之国粹,有保存发展之必要,……”

现今全国到处能见到几何体加草帽顶式的中国建筑,形式难看功能不济,称之为中国式建筑。可知在80年前吕彦直就设计了一个经典的范例,我们真应该多做这种具有文化精神的设计,在经历沧桑后依旧突显出它的价值。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