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优秀作文 > 教育资讯

艾略特荒原经典名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5:33:37 优秀作文
艾略特荒原经典名句优秀作文

篇一:T.S艾略特与《荒原》

T·S·艾略特和《荒原》

一、生平、创作和文艺思想

艾略特于1888年9月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清教徒家庭。其祖父创办了华盛顿大学,父亲是成功的商人,母亲出身名门,爱好文学。其家庭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1906年入哈佛求学,攻读哲学和英法文学,受业于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碧德。1909年大学毕业入研究院继续研究哲学。1910年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曾在牛津读书,亦在法国和德国求过学。但时间不长,主要学习哲学。 1914年艾略特去伦敦,并长期定居英国,1927年加入英国籍。因此原因,文学史上对他究竟算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说法不一。移居伦敦后,艾略特与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结识,一起从事诗歌创作活动。庞德给予艾略特很大帮助。 艾略特对现实是敏感的,尤其是对文化和人的精神状态。他清醒的看出了一次大战前后欧洲遭遇的文明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体现在现实生活里,而且反映在人的灵魂中。1915年发表的《阿尔弗雷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就是这样一种描述危机感的长诗。它以当代一个资产阶级中年男子在求爱途中错综复杂的心理,表现了当代西方人对现代文明、对人生所感到的幻灭和迷惘的心情。 1922年,艾略特在《标准》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著名长诗《荒原》,轰动英美文坛。1922-1939年艾略特一直担任《标准》杂志主编。1939年后曾投身银行界。

艾略特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有不少消极因素,这与他的宗教观有很大关系。1927年入英国籍后继而入英国国教。他曾在一序言上写道:他是个“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英国天主徒”。这种思想明显地流露在其创作中。在他后期的创作中,他的这些倾向表现的更为清楚。

1943年出版的长诗《四个四重奏》是其后期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以宗教为题材,宣扬“原罪论”,要人们忍辱负重,受苦受难,才能在赎罪的净火中获得拯救。

自三十年代后期,艾略特的创作转向戏剧,但内容则主要是宗教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大教堂凶杀案》、《一家团圆》、《鸡尾酒会》。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章”。1955年获歌德奖。1965年去世,葬于西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艾略特的文艺观:

其文艺观主要集中在他早期的论文中,著名的有:《传统与个人才能》和《批评的功能》。

1、提出了自古以来一切诗人都是有机的整体的概念。

2、诗的“非个人”理论。针对浪漫派诗人把诗当作自我感情表现的个性化倾向,艾略特提出,在诗的创作中,“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又说,“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化的”。并由此主张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应把兴趣从诗人身上转到诗本身上去。

3、“客观对应物”技巧。

二、《荒原》评析:

是献给庞德的,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可分5节。(1)败落贵族玛丽对往昔浪漫史的回忆:“四月是残酷的月份,不毛之地长出了香花来”暗示了上流社会生活的空虚和西方文明的衰落。(2)借《圣经》中的典故,描写荒原景象:

什么树枝牢牢抓着大地,什么树枝

从这片乱石的垃圾中长出的人子呵,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意象,那儿阳光灼热,

枯树没有阴凉,蟋蟀的叫声也不让人宽心,

干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是

在这块红岩下有影子,

……

我要让您在一把尘土中看到恐惧。

(3)描写纯洁爱情的小诗。写了一次失败的爱情经历:“我不死,也不活,什么都不知道,”“空虚而荒凉是那大海。”(4)写核斯脱里斯夫的困惑。她是能用纸牌算命的预言家,著名的千里眼,但她占卜的结果是“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害怕水里的死亡。”指出“这年头人得小心啊”。(5)写“并无实体的”伦敦城。“在冬日拂晓的黄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城,那么多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那么多人,……每个人的目光都固定在自己脚前。”这里展示了当今西方世界的荒芜全貌:人们鼠目寸光,虽死犹生,他们的生存并无实际意义。诗中的我追问“去年你在花园里种下的尸体抽芽了吗?”一事,暗示了寻求拯救的努力。 第二部分“对弈”可分两节:(1)写上流社会里一对夫妇的生活场景:两人死缠硬磨、无法沟通。

“我今晚的情绪很坏,是的,很坏,别离开我。

同我说话。你为何不说话?说呀。

你在想什么?想什么?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呀。”

“现在我该做什么?我该做什么?

我就 这样冲出去,冲到街上去,

将头发这样放下来。明天我做什么?

我今后究竟该做什么?”

他们不知所措,精神空虚、生活无聊。

(2)写了伦敦下等酒吧里一对女子的对话:其中一个叫丽儿的背叛在军队服役的未婚夫,与人通奸,已打胎5次,荒唐的生活已使她未老先衰,现正为如何向丈夫隐瞒私情而苦恼。这段场景发生在酒馆打烊的时间,隐隐表现出这是死亡前的最后时刻。

第三部分“火诫”。(1)在泰晤士一片狼籍的背景中,“我”作为渔王的形象出现,暗示对拯救的追求。(2)先写顾客与妓女的两性关系,再写一个女打字员和一公司职员的淫乱过程。此处以古希腊神话中两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写。(3)以泰晤士女儿为失去黄金宝藏的哀悼之歌,写出了对昔日豪华、圣洁的回忆,暗示了今日。(4)最后以东方圣哲谴责“情欲之火”的短句结束。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上执迷不悟的人生;只有弃绝一切尘世的欲念,才能过

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的生活。 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仅10行。昔日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叙述者用悲哀的语调告诫他的同胞:“想想弗莱伯斯,他曾经同你们一样英俊和高大”。暗指现代人因纵情作乐,已离死亡不远,含蓄地进行规劝。 第五部分“雷霆的话”。先描绘荒原景象:(1)引《圣经》典故,耶稣死后,只有山,没有水,只有雷,没有雨,“死了的山满山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2)东欧和俄国革命后,倒悬的城堡里钟声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3)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荒原上没有水,人们在恐怖和绝望中仰望头顶的乌黑浓云,等着雨来。叙述者又一次以渔王的形象出现:

我坐在海滩上

钓鱼,背对着一片荒芜的土地。

最后雷霆说了话:施舍、同情、克制。诗人对宗教寄予了全部的希望,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这是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

在《荒原》中,诗人着意渲染了“荒原”景象的衰败、凄凉:没有水,树木干枯,大地龟裂。“荒原”上的人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放纵肉欲、醉生梦死、犹如行尸走肉。诗作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表现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获得生命之水,获得新生。因此,诗作的主题是拯救荒原,以便使道德、精神和文明在荒芜的社会中复活更生。

在《荒原》中,艾略特采用“我”作为全诗的叙述者和各个章节之间的重要媒介,以“我”的意识为中心,对战后西方社会的现实加以描述,而且还充分利用诗中其他人物的声音来从各个侧面来展示现代荒原的本质。诗中的“我”时而向读者直接陈述,时而陷入沉思或回忆之中,时而却失去了踪影,让其它人物代劳片刻。然而,“我”的中心意识几乎是贯穿了诗歌的全部过程,起了极为重要的透视作用。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希腊神话中的帖瑞西士,他的观感与“我”的意识经常交织成一片。

《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诗作。它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其现代题材的表面结构下,隐含着一个对应的神话结构,它使作品突破具体内容,获得广泛的象征意义。《荒原》的创作曾受到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韦斯顿小姐《从仪式到传奇》两书的启发。诗人从两书中汲取了“死而复生”和“寻找圣杯”两个神话原型,这二者构成了诗歌各章的意象群的象征主义和作品主题的基础。据《从仪式到神话》和《金枝》两书讲:传说中有一片干旱的土地被一个失去生殖能力的老渔王所统治着。这片土地的命运是与它主人的命运相联系的。除非渔王的病治愈,否则这片土地便只有受诅咒:牲畜不能繁殖,庄稼不能生长,永远只能是一片荒凉的所在。只有当一个骑士佩带利

剑到凶险的教堂寻找到圣杯,并在那里对显示给他的各种东西询问意义的时候,这种诅咒才能消失,荒原才能重获生机。在《荒原》中,诗人在处理现代的人和事件时,不断在其中插入相应的神话内容,使二者在意义的比附中相互阐释,使作品把纷繁的意象纳入一个章法井然的框架。诗作揭示现代生活的腐败、探索人类出路的主题始终与“寻找圣杯”和“死而复生”的神话传说紧密结合,引出一组组意象,构成一幅幅图景,形成一个个“客观对应物”,为人们理解诗人的意图提供了一条曲折的线索。

2、大量典故和各种语言的运用。诗中广泛运用了西方文学和《圣经》文学中的典故、传说,涉及东西方56部作品,35个作家,6种语言。

3、《荒原》体现了诗人“非个人化”的创作主张,即诗人不直接在作品中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遵循“思想感性化”原则,寻找“客观对应物”。艾略特重视形象的作用,主张用质感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暗示思想。

暮色黯蓝,当眼睛和脊背一起

从写字桌上抬起,当人肉发动机等待着,

就像一辆出租汽车微微颤动地等待着时。……

诗人并没有对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做直截了当的批判,但读者自会得出上述结论。全诗始终保持这种客观、冷静的风格。诗人的态度一直隐匿在“客观对应物”里。

4、加注。

篇二: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艾略特荒原被称为现代派诗歌里程碑原因

(1) 大量引用典故和神话故事,意象丰富。诗中穿插6种语言,引用的神话和典故包含东西方35个作家56部作品。

(2)运用蒙太奇手法,把神话、宗教、典故等看似毫无关系的场景与现代都市的生活片断奇妙地剪接在一起。共同纳入一个以荒原为中心的象征结构,表达某种中心和关系。

(3)跨越时空界限,在时间上无前后,在空间上无界限。

(4)意象新奇怪诞,语言复杂多变。《荒原》里有口语、书面语、古语、土语和外国语。语言雅俗相结合。

(5)《荒原》是艾略特与埃兹拉.庞德两位英语诗歌大师合力的结晶。《荒原》原稿有800多行,后经过埃兹拉.庞德删减,才成为现在的434行。艾略特对审稿人庞德表达了由衷的敬意。

(6)《荒原》既不属于抒情诗,也不属于叙事诗,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怎么看待荒诞派戏剧的荒诞

(1)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和非理性主义,文化传统就是反传统。荒诞派戏剧作家关注人类生存状态这一严峻的问题,但荒诞派戏剧的荒诞在于“将现代人的困乏转变成亢奋”,将浓郁的悲凉用喜剧的形式,闹剧的形式来表现。

(2)传统的现实主义戏剧的灯光、布景、道具等等都服从于现实主艺术真实的、典型的总的原则。而荒诞派戏剧反对的就是这种真实的、典型的环境和气氛。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就是荒诞,因此,作为戏剧舞台同样也是荒诞的。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直喻把握世界。

(3)荒诞派戏剧的荒诞,是面对人的生存条件的荒诞不经所引起的抽象的恐惧不安之感。他们在表达这个主题时,故意不用合乎逻辑的结构和明智的理性去阐明人的生存处境的不合理性、荒诞性,而是直接用形象表现对理性的怀疑和否定。

篇三:《荒原》分析

《荒原》一诗是英国诗人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也是20世纪西方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荒原》发表以来,尽管读者和评论界褒贬不一,但是它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毋庸置疑的。《荒原》以万物枯死的荒原象征现代西方社会,深刻地揭示了西方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其惊世骇俗的社会批判意义,不容低估。作为象征诗歌的经典之作,《荒原》在艺术上的创新更是极大地影响了现代诗歌的发展。

《荒原》往往叫人感到晦涩难懂,其主要原因:一是象征意义过于隐晦,一是用典太多。而象征与用典,也正是《荒原》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

《荒原》全诗434行,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死者的葬礼”;第二部分“对弈”;第三部分“火诫”;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第五部分“雷霆的话”。全诗的主要内容是写干旱之地赤地千里,没有水,长不出庄稼。不但大地苦旱,人的心灵更加苦旱,人类失去了信仰、理想、精神空虚,生活毫无意义。集中反映了时代精神,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广大青年对一切理想信仰均已破灭的思想境界。

《荒原》中贯穿着两个传说,一个是渔王的传说,是讲古代的渔王患了病,丧失了生殖的能力,导致他的国土干旱荒芜。另一个是圣杯的传说,圣杯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酒杯,他当时举杯对门徒们说:“这是我的血,为赎众人的罪而流出来。耶稣遇难时,他的门徒就用这个杯子接他的血。后来,这个杯子变成了圣物,只要放进水,杯中就会出现一条银鱼,而且取出之后还会再自动出现一条,取之不尽。

第一章《死者的葬礼》正是对现代人这种虽生犹死的生活的描写,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

“四月是最为残酷的月份,荒地上

生长着丁香,混杂着

回忆和欲望,又用春雨

催促那些迟钝的根”

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和悲哀。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将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

在第一章中,诗人先是对现代荒原人空虚无聊的生活做了一个速描式的勾画。紧接着就借《圣经》中的几个画面,点出当今西方社会犹如在“太阳的鞭打”之下,万物枯死,满目焦岩的荒原,而诗人要指给读者看的,是“恐惧在一把尘土里”。随后,诗人利用《特里斯坦和绮索尔德》的有关情节,把现代人堕落前的宁静幸福和堕落后不死不活的痛苦生活做了一个对比。《特里斯坦和绮索尔德》是十九世纪歌剧大师瓦格纳根据中世纪英国民间传说创作的著名歌剧,诗歌中“荒凉而空虚的那大海”便出自于此,剧中的特里斯坦是一位正直勇敢的骑士,在替自己的叔父康沃尔国王迎娶新娘绮索尔德时,二人误喝了“爱的迷药”,双双陷入爱河,不能自拔。后来,他被国王遣返回家,但恋心难泯,期盼绮索尔德的追随,但得到的答案却是“荒凉而空虚的那大海”。诗人以此象征20世纪欧洲人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堕落在没有道德的情欲之海中。诗人还借女相士马丹梭梭屈里士的算命纸牌,对现代荒原人做了归

类:有沉溺于海的腓尼基水手,有妖艳恶毒的岩石女主人,有唯利是图的独眼商人,唯独没有象征春天,能带来生命的耶稣。这一章最后,是把波德莱尔笔下“充满了迷梦的城”,但丁的《地狱》、魏不斯特《白魔鬼》中埋葬着死尸的花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阴气逼人的现代荒原图。

第二章《对弈》着重描写了荒原的道德堕落与精神危机,在其标题和诗中“我们也还要下一盘棋,按(转载于:www.Zw2.cN 爱 作 文 网)住不知安息的眼睛,等着那一下敲门的声音”两句呼应,点出弥德尔顿的《女人谨防女人》,讲佛罗梭司公爵爱上了卞安格,让卞的邻居把卞的婆婆骗去下楼,公爵趁机同卞安格约会。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诗人使用了三个典故,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的爱情故事,迦太基女王狄多自杀的故事,以及奥维德《变形记》中翡绿眉拉的故事,用这些表现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说明“世界也还在追逐着”,而“那些时间的枯树根/在墙上留下了记认。”

对《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夜莺的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

后半部分是下层生活的特写,通过历史与现实,上层和下层的对照,全方位立体式地展现了现代荒原的面貌。在诗歌最后一节,是两位下层妇女之间粗俗不堪的对话,结尾处,诗人引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奥菲利亚告别时的一段台词:“晚安,女士们,晚安,可爱的姑娘们,晚安,晚安。”这些人谈论的是有欲无爱的现代生活,他们的告别之声本无意义,但有了奥菲利亚投水自尽的告别之声的历史回响,它就有了一种引申意义。诗人通过水的象征一想和典故相交融,规劝人们清心寡欲,脱离“情欲的大海”,告别这个肮脏的世界,复兴西方的现代文明。

第三章《火诫》结构错综复杂,是对荒原生活的进一步透视与训诫。开篇就使用了强烈的今昔对比手法,诗人引用了斯宾塞《婚礼预祝曲》中的诗句,“可爱的泰晤士河,轻轻地流,等我唱完了歌。”把16世纪末17世纪初预祝两位贵族高尚纯洁爱情的庄重浪漫的曲调,同刚刚散去的现代“仙女们”的筵席及其夏日的荒唐游乐相对照。诗中还用“老板们的后代”和“莱蒙湖”(古义为情夫或情妇)的双关意义,来暗示泰晤士河上那些男女游客们关系暧昧。其后还有,渔王的神话和莎士比亚《暴风雨》相对照,斐迪南王子之父死而复生,渔王却不是复活的象征。还有小市民薛维尼和博尔特太太偷情,小职员的苟合,诗人借格尔斯密《威克菲牧师传》中的诗句暗示:堕落只能带来悲剧。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由于命运捉弄,杀父娶木,导致神的惩罚,国土底比斯变成了荒原。诗人用无所不晓的先知帖瑞西士之口,点明了现代荒原人不过是底比斯荒原的再现。

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所以在诗歌末尾,诗人大声疾呼,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救拔出来/主啊你救拔/烧啊”。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讲现代人虽生犹死,但是死在作为生命源泉的“水”里,又暗示着再生的希望。诗歌中的腓尼基人,因情欲而被淹死的他是从生到死,死而复生这样一种生死转换的化身。他死后“深海的浪涛在悄声剔净他的骨头/在他浮上又沉下时/他经历了老年和青年的阶段/进入漩涡”,腓尼基水手经过圣水净化身躯后复活,诗人以圣水象征宗教信仰,暗示西方精神文明因现代人的世俗而濒临枯竭,就像一片荒原需要圣水降临滋润复苏。

第五章《雷霆的话》开头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也说明造成现代“荒原”的原因是人们失去了信仰。中间提及的“无实体的城”指的是伦敦,耶路撒冷,雅典等世界名城,说明人类文明的普遍堕落。随后诗人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声巨响,即革命的象征。

荒原人在经历了死亡的痛苦和煎熬后,在矛盾之中开始了寻找。而能带来生命活水,使荒原复苏的圣杯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心中。那个圣杯不是别的。就是神的教诲,要舍予,同情,克制,皈依宗教,这样大地才会复苏。

纵观全诗,渔王和圣杯的传说并没有直接叙述,但它们做为整体的意象是贯穿始终的。诗人以这两个传说作为全诗主干,将生活片段、典故、引文等结合在一起,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西方社会这一现代荒原的全貌。

《荒原》中,象征的深刻同用典的丰富是密不可分的。诗中涉及到大量的神话、传说、文学典故、宗教典故、经文等,且形式有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改写、暗示等。

“荒原”作为全诗的中心意象,诗人至少引用了八个典故。一是渔王的传说;二是《旧约》中有关多神崇拜的描写;三是“并无实体的城”,出自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四是但丁《神曲》地狱篇;五是魏不斯特《白魔鬼》中埋着尸首的花园;六是《俄狄浦斯王》中的底比斯荒原;七是被污染的莱茵河,出自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八是圣杯传说中“空的教堂”。

《荒原》中还有同一典故具有多重的象征意蕴,如“圣杯”和“死亡”。诗人精心选择意蕴丰富的典故,极大地扩充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也使全诗更显得深沉慰藉,耐人咀嚼。诗人也常把同一典故切割开来,多次使用。如翡绿眉拉的故事,既在第二章中有提到,也在第三章“博尔特太太”身上使用。同一典故的变换处理,穿插运用,使全诗前呼后应,更加浑然一体。

《荒原》在艺术上的成就超过现代派的其他诗作,是一首具有借鉴价值,值得认得认真研究的杰作。

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