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概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1:21:58 作文素材
篇一:寓言成语故事多
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美术第12课《成语里面故事多》。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有些成语有一定的出处和来源,因此,成语背后都有一个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在这里就《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分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教法和教学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
一、教材分析:
《成语里面故事多》一课是集绘画、制作、审美、学习为一体的课业形式。教材中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成语、表现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学生及媒体分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本科以成语故事图片为主,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或概括等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1)、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2、操作领域: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1、成语故事画的制作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四、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绘画知识的应用,总的来说体现了新课程所说的综合性学习的思想,涉及多个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评价,共同总结,建构气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由静变动,新颖活泼;
2、激趣引新,变幻无穷;
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五、说学法
1、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仔细观察几幅图,在尝试、分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在创作绘画时,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在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不但能做,而且能做的精彩!”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初始先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对成语故事关注起来。
2、揭示,点明课题
(二)讲解示范,概括总结
1、了解成语: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理解。
2、诠释成语
课件出示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图画中的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3、教材范例欣赏:
(1)观看书中的作品,认真观察分析作品的制作材料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4、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5、学生创作。根据以上范画请你把知道的成语故事,尽可能的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注意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教师巡回指导时,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
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三)、多为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
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画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并说明比较经典的地方。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展示绘画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组合画,表现自己的独特构图能力。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2、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评价。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课后拓展让学生积极的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七、说学生的自主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1、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
2、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
3、移情联想、张扬个性、创新实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都多想一想,试一试,就一定会有收获。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理解、创作为灵魂,让学生在成语故事中探索发现。
12.成语里面故事多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我国汉字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其中英语教案最耀眼的明珠。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所无法与其相媲美的。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汉字组成,一般都有一定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由于成语大都有一定出处和来源,因此可以说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学习成语知识,了解成语出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处。
知晓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就会理解成语的含义,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本课的主要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
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在教科书第30页上面出示
了一幅艺术家程树人创作的雕塑作品《滥竽充数》的图片。作品节奏重复而不单调,造型独特,寓意含蓄。这件作品是在1987年创作的,位于上海市广中公园。广中公园内还有《鹬蚌相争》、《守株待兔》等多个成语故事的雕塑。教高中语文第一册试卷科书除展示这件艺术家的作品外。
还展示了6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有的是利用多媒体制作的作品,有的是线描作品,有的是彩绘作品。
有的是配饰表演作品。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富有童趣。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准确表现了相对应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 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
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 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
发展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成语沙龙(看图猜成语英语课件背景)
二、佳作欣赏,了解方法。
引导学生欣赏多种形式的成语故事作品,对优秀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剖析,每种形式的欣赏要做到充分讲解。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创作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创作,表现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2、创作的作品要准确表达出成语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成语的内涵。
3、作品可以是成语故事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跨越时 间和空间。
表现一个特定的场面。
四、作品展示评价。
成语故事画长廊形式进行展示作品,进一步体会我国成语英语的艺术魅力。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成语里面故事多》教案
教材分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 在我国汉字的文化艺术宝库中,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是其中英语教案最 耀眼的明珠。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 短句。成语大都来源于生活,言简意赅,这也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所无 法与其相媲美的。汉语的成语大多由
四个汉字组成,一般都有一定出处。有些成 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其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 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由于成语大都有一定出处和来源,因此可以说 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我们学习成语知识,了解成语 出老百晓小学语文教案处。 知晓成语背后的精彩故事,就会理解成语的含义,体验到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的博大与精深。 本课的主要学习活动就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 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在教科书第 30 页上面出示了一幅艺术家程树人创作的雕塑作品《滥竽充数》的图片。作品节奏 重复而不单调,造型独特,寓意含蓄。这件作品是在 1987 年创作的,位于上海 市广中公园。 广中公园内还有 《鹬蚌相争》 、 (来自:WWw.zW2.CN 爱作文网)《守株待兔》 等多个成语故事的雕塑。 教高中语文第一册试卷科书除展示这件艺术家的作品外。 还展示了 6 幅学生作品,这些作品非常具有代表性,有的是利用多媒体制 作的作品,有的是线描作品,有的是彩绘作品。 有的是配饰表演作品。这些作品构思新颖,富有童趣。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准确表现了相对应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 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 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3. 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
教学准备:课件 水彩笔 各色卡纸 胶水 橡皮泥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看图猜成语 同学们, 在语文课中我们学会了许多的成语故事,课前老师又让同学们搜集
篇二:内容最全的成语故事
*1杯水车薪
【出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人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释义】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
【故事】从前,有个樵夫砍柴回家,天气炎热,他推了满满的一车柴草来到一家茶馆门前。在屋里
刚坐下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外面有人高喊:“不好了,救火啊!柴车着火了!”樵夫立即起身,端起茶杯就冲了出去。他把茶杯里的水向燃烧的柴车泼去。但丝毫不起作用,火越来越大,最后柴车化为了灰烬。
2 井底之蛙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
【故事】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
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 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 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 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 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 “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 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小虫子、 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 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 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 井栏卡住了。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 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 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 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
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 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
3 一败涂地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
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释义】一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也形容处境十分狼狈或事情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故事】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也发动了起义。这时,沛县县令
见局势不稳,心里恐慌。县吏萧何、曹叁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县令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他不但下令关闭城门,还打算杀掉萧何、曹叁。萧何、曹叁逃出城外,得到了刘邦的保护。
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
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 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 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
*4 囫囵吞枣
【典故】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释义】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
接受。
【故事】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
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
但是吃了伤胃;
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
*5 取长补短
【出处】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
处。
【故事】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
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6 雪中送炭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释义】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鼓励。
【故事】北宋宋太宗继位之后,生活十分节俭,但对百姓却毫不吝啬。有一年,冬天,天下大雪,太宗披
着狐皮还觉得冷,他回到宫中,命人端来火盆、美酒。他独自喝酒,抬头见宫外大雪飘飘,他想到这么冷的天,那些缺粮少炭的人家会更加难过。想到这,他命人带上木炭和粮食去送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家。
*7 叶公好龙
【出处】出自《新序·杂事》。《新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采集舜、禹至汉代史实,分类编撰。
【释义】叶公好龙是一句成语,讲述了叶公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
家里。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故事】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说:“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研,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 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非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8 掩耳盗铃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
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释义】原为盗钟掩耳,为一中国成语,偷钟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
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故事】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
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 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 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9 一目十行
【出处】《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
速,十行俱下。”
【释义】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故事】南朝梁武帝萧衍的三儿子萧纲聪明过人,六岁时就能写文章,而且语句流畅,辞采华美。父亲称 赞他说:“我这个儿子快赶上七步成诗的曹植啦!”
萧纲非常喜欢读书,而且看得极快,一眼可以看完十行文字。萧纲读遍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学识十 分渊博。他尤其喜欢诗辞歌赋,下笔就能写出一篇,而且写得很精彩。他办事也很干练,十几岁就能 独立处理事务。后来萧纲继承了王位,做了梁简文帝。
*10 比肩接踵
【出处】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 【释义】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故事】春秋的时候,齐国的国相晏子,名婴
,
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极有口才。 有一次,晏子出访楚国。楚王仗着楚国国势强大,对齐国的使
臣很不礼貌,一见晏子,竟然傲慢地问道:“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呢?”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民比肩继踵而在,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怎说没人!不过我们齐国的规矩是,体面能干的使臣,出访上国,去拜见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的人,就只好派到这里来见你了!”
楚王本想讽刺嘲笑他,想不到反而被讥讽,自讨没趣。
篇三: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杞人忧天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个人说:“天如果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个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有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毛遂自荐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 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 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 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 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 的19个人谈论起天
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 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 出结果。19个门客十
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 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 紫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 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 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 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 ?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 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 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 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 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 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 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 过了百万雄师!”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懂得自己的优点,学会自己推荐自己,要有自信心,方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画龙点睛
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画家名叫张僧繇,他的绘画技术很 高超。当时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庙,都让他去作画
传说,有一年,梁武帝要张僧繇为金陵的安乐寺作画,在寺庙的墙壁上 画四条金龙。他答应下来,仅用三天时间就画好了。这些龙画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简直就像真龙一样活灵活现。
张僧繇画好后,吸引很多人前去观看,都称赞画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当人们走近一点看,就会发现美中不足得是四条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龙得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 珠这些龙会破壁飞走的。” 大家听后谁都不相信,认为他这样解释很荒唐,墙上的龙怎么会飞走呢? 日子长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在说谎。
张僧繇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答应给龙“点睛”,但是他为了要让庙中留下两条白龙,只肯为另外两条白龙点睛。这一天,在寺庙墙壁 前有很多人围观,张僧繇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轻轻地给两条龙点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发生了,他点过第二条龙眼睛,过了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四起,雷鸣电闪,在雷电之中,人们看见被“点睛”的两条龙震破墙壁凌空而起,张牙舞爪地腾云驾雾飞向天空。
过了一会,云散天晴,人们被吓得目瞪口呆,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再看看墙上,只剩下了没有被点上眼睛的两条龙,而另外两条被“点睛”的龙不知去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主要处用上关键性的、精辟的一两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就更加生动有力了。但是在知识改革开放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一种创新,因为张僧给龙点了眼睛就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会。或者只露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一回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那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的反面角色。从这则寓言故事概括出来的成语“井底之蛙”,常常被用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