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广州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4:00:38 高中作文
篇一:2015广州调研考优秀作文(55分左右)
广州调研考作文范文讲评
一、总结以下范文的行文思路
1号文:
剥去“形式”的外衣
春节将至,你是否怀念着儿时鞭炮的歌声与焰火的舞蹈?你是否向往着祭祖拜神,庙会舞狮的庄重与热闹?又或者,你是否早已习惯并接纳了用电话拜年,用微信送祝福的过年方式?
其实,传统习俗也好,新兴过法也罢——这都不是最重要的,这一切,不过是“形式”的外衣罢了,只要春节的内核仍在,外衣再如何变化,年,也还是海内外华人那魂牵梦绕的年。
什么是春节的内核呢?想必,一是家人的团聚与朋友的关切,二是对前一年丰收和对生活的感恩,三是对来年的希冀与展翅,传
统形式中家家户户的杀鸡宰羊,呼朋唤友,走访拜年是亲情与友情的浓缩——而今天的在酒店订年夜饭,用电话网络拜年,亦是一种团圆、一种关切;传统形式中燃放爆竹,是辞旧迎新的展望——而今天那倒计时的钟声,亦承载着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美好展望,形式虽变,内核仍存——足矣。
然而,形式的变迁却难以避免地伴随着人们对逝去习俗的惋惜。犹记“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出台伊始,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说,没有了鞭炮声,哪来的年味儿!诚然,我们渴望守护儿时记忆中的那个热切盛大的年,但又有谁留意过,在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中燃放烟花爆竹,将有多少的安全隐患——在天空中飞舞的火种也许会落到人头攒动的广场,也许会点燃油库,也
许烧毁森林公园——也许下一个受害者,就是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固守传统习俗而不知变通,则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仅仅披着“传统形式”的旧外衣,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形式”的外衣是新,是旧,是华丽奢侈,还是朴素简约——这都不重要。只要这外衣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便好。不仅是春节——你看年初互联网上兴起的“浅绿色清明节”活动,以虚拟的鲜花、蜡烛、鞭炮寄托对先人的哀思——追念的内核不变,去剥去了繁杂形式的外衣,既减少了资源浪费,又减少了大气的污染——保留内核,换件新外衣,何乐而不为?
形式的去与留,都是历史最有智慧的斟酌,面对传统形式的淡去,我们不必过多地挽留——大浪淘沙,时代洗去的不过是形式中的浮尘,而真正沉淀下来的,才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民族情感的内核。
剥去“形式”的外衣——它不过是件衣服罢了。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24+23+10=57.本文主要从过年的内核与形式关系的角度行文立论,在第1段引述材料之后,第2段提出观点;不论是传统形式还是新兴风俗,都只是形式的“外衣”,而春节的“内核”仍在。第3段从阐述春节的内核入手,发出“形式虽变,内核仍在——足矣”的感慨。第4段强调人们不应为传统习俗的逝去而惋惜,更不必固守成规。第5段结合时代过节的新形式,提出换形式“何乐而不为”的呼吁。最后两段升华主题,启人深思。全文紧紧扣住“过年形式变化,内核仍在”的问题,层层递进,分析比较深入,思维清晰。文章语言严谨准确,善用修辞,节奏明快。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文章富有时代气息,举例准确,贴近生活,表现出作者观察生活思考社会现象的突出能力。文章在第4段谈到“安全隐患”,枝蔓旁逸,离中心稍远,但白璧微瑕,仍不失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考场作文。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见解有创意。
【议论文优秀结构小结】引——议——联——结【就事论事,段段扣事】
起、引——紧扣中心事件,提出观点
承议1——阐释内涵,举例分析。(是什么多元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转议2——情感突转,辩证立论。(为什么、意义角度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联议3——联系类例,拓展延伸。(怎什么做角度作答,举例分析,完成一个议论标准段)
结、合——我们怎么办,首尾照应。
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除夕时分,三代同堂,每每可见年俗的变迁。爷爷心里,是拜神舞狮的年味儿的逝去;儿子忙着电话拜年,不忘计划明年外订的年夜饭;孙子念叨的,是满满祝福的微信与年内旅游的新风尚......变的,是过年的习俗与形式;不变的,是维系家庭的温情。其实,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华几千年的民族文化沉淀,丰厚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植根于放鞭炮祭祖拜神,逛庙会,看舞狮的传统节日习俗中,是每一位炎黄子孙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它们曾在漫长的历史中发挥了凝聚举国人心的极大价值,然而,“变者,天下亡公理。”社会生活的变迁,不可避免地会磨去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中也会带走往昔年俗的人气。所谓年味变“淡”——逛庙会看舞狮的人少了——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真是年味变淡的始作俑者吗?非也。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仅仅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形式,最终效果还取决于人类。电话拜年,若能亲友间欢叙一场,又免掉出行不便,何乐而不为?微信拜年,即时互动,小小红包传递浓浓祝福,又何尝不可?外出订年夜饭,于三百六十五天中放家庭一日无需做饭的悠闲,感受百千人同庆春节的喜悦,更是无可非议了。将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作为众矢之的,未免过于固步自封了。
说到底,无论是日渐式微的传统年俗,还是方兴未艾的新年俗,所承载的,都是千万个家庭欢聚的欢乐温情。新旧更替之间,只要家人享受过年的过程,便是这个节目存在的意义。温情,简单却厚重,它蕴含的,是老人子孙安全归来的期盼、是父母对家庭和睦,生活蒸蒸日上的向往、是小孩子对热闹和亲情的享受。在永恒的温情面前,一切的新旧年俗都变成了符号和工具,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受之钳制。试想,一味的追捧传统年俗或莽撞的沉溺于高科技拜年,如此本末倒置之举,又如何弥补在家人心中造成的失落和创伤?失去温情的“年”,何以为“年”?
年,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文化印记。中国人的温情,在年俗变迁的大潮面前,不应消褪。推而广之,所有的中华民族节日,发展的根本,应当只是温情二字。
国人啊,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
评分:22+24+10=56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本文作者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过年中习俗形式的“变化”与维系家庭内涵的“不变”,提出“温情在,年俗转变又何妨”的观点,对材料把握准确深刻。文章第3段叙述了时代的变迁引起过年形式的变化已是历史的必然。第4段强调新年俗的出现无可厚非。第5.6段从新旧年俗所承载的 意义入手,阐释了年的内涵——充满温情的文化符号,进而提出“中华民俗发展的根本即是温情”的精彩论断。 全文围绕过年形式的问题,分析传统节日过节方式的变化及其内涵,中心突出,结构工整,逻辑严谨。文章语言准确又充满感情,生动又有分寸。中国传统节日更多体现的是亲情,文章却立足于“温情”之上,略显不够妥帖。
发展等级打在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
当年桃符旧,新式迎新春
新年钟声刚过,满目艳红也随岁月更迭而悄悄换了模样,不因少了几声鞭炮而多了几分寂静,却因多了几块屏幕而少了几丝温情。新年的鞭炮可以换成满天烟火,团圆的内涵却不能消散成点点冷漠。
翻开古书,旧时的人们畅饮着屠苏酒,总把新桃换旧符,花市灯红—如昼,“金吾不禁夜,互漏莫相催”。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喜意让人心驰神往。抬起头来,触摸到的只有短暂假期的空虚,窗外经夜不断的喧嚣。这不禁让人产生错觉——曾经的除夕、旧式的新年,比今天更好。
然而,吸引人的只是昔日故旧重逢、亲友团圆的温情罢了。曾经的人们,说不定也羡慕着今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羡慕传书不用鱼雁寄的便捷。市不再远,醅不再旧,我们为何还要委屈自己,固执着不肯去酒楼大快朵颐,尽欢尽美呢?形式上的旧俗总应历久弥新,而非固步自封。传统中的亲情与温馨,也总是需要我们发现,而非表现。
自然,传统不能泥古不化,风俗更应随时而新。绿蚁污浊,自可换做茅台,软笔虽妙,硬笔也别有风采,风俗本无优劣之分,有
分别的只是人们的内心。汉服古老,曲裙,儒裙,袄裙时时有分别,代代无定式,瑶琴追千古,五弦,七弦,年年有心声。新年能改,字画如何不能改?礼仪如何不能改?水流到地上,无方无圆。方圆之外在,改面无伤大雅,有娱世人,但水却仍应是清水,不可是可乐,咖啡,乃至污水。
由此观之,新年,传统都不过是形式,由人而定,随事而迁。其中的团圆温情,亿义礼待,则是万古不易的内在,要珍而重之的珍宝。桃符换下,换作手机,心却不能换作寒冰。正如木心所言,若现代人有一颗古人的心,也能肝肠似火,色笑如花,一旦内涵有变,屏幕虽亮,心却不亮,形式虽新,也不过是一具有趣的外壳。水既没了,也无所谓方圆,到那时,也只好捧着古人的只言片语,咀嚼团圆的残渣余味了吧。何处寻传流中我们赖以支持的筋骨,得以长存的精神呢?
当年桃符旧,换作新风迎新春。风中雪里梅花色,一点寒香依旧存,过年的习俗换了,我们还有“年”,传流的躯壳改了,也不能改传统的魂。
评分:22+23+9=54
评语:本文属议论类一等文。文章从过年的形式与内涵的关系角度立意,开头提出中心“新年的鞭炮可以换成满天烟火,团圆的内涵却不能消散成点点冷漠”,紧扣原材料内涵,内容符合题意。主体部分从三层展开论述:1.旧的过年方式能带给人们喜意,但它真正能吸引人的只是人们之间的温情;2.传统不能泥古不化,风俗更应随时而新;3.新年、传统都不过是形式,其中的温情才更为重要。文章观点有辩证性,但第四段前半部分没有紧扣“过年”谈传统,与中心稍有游离。表达上,全文条理清晰,语言典雅,有文化内涵,显示出较好的古典文学功底。但流畅性略显不足,如第二段“抬起头来”前后缺乏连贯。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深刻,语言有文采。
传统,让春节更具年味儿
除夕之际,爷爷感叹传统过年方式日渐稀疏,儿子认为新时代的年有着新过法,孙子还希望出门旅游过年。对于如何过年,爷孙三代各抒己见。而我则希望现在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
诚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过年有着更加多样丰富的方式与选择。有了电视,电脑与手机,人们可以更加快速的传递喜悦与祝福,有了汽车、火车与飞机,人们可以更加便利的回家与庆祝。改革开放以来,春晚便成了中国人除夕的必备节目,春晚上的歌曲、舞蹈、相声、小品、杂技等多样的艺术形式,给大江南北带来无限的欢乐与喜悦。而近年来网络公司推出的“微信红包”更是红透神州大地,春节除夕的瞬时交易额竟上升至数十亿人民币,足以见得人们对于这种全新的拜年方式的认可与喜爱。现代化方式过年,的确有着独一无二的优点。
但即使如此,我依然心仪与倾向着传统方式过年。传统的过年方式有着许多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效果。除夕之际,“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点着烟花与古代爆竹,用震撼的声响与绚后的火花庆贺着新一年的到来;而各地时常会组织庙会、花市,人们热烈的拥挤着欣赏着街上的舞龙舞狮景象,品尝着一年一度的美味小吃,挑选着各种各样、争奇斗艳的花卉,充满了喜庆与欢乐的氛围;家中若有识笔墨者,更可以在红色的对联上写下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和祈福;人们在除夕之后,带着香火严肃而认真的祭祀祖先,这一些,充满了春节独有的韵味,感染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温暖着每一家人的内心。这是传统过年方式的优势之处,是现代科技无法实现的。
然而,将春节“传统”化,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春节中的现代元素。我们可以在春晚中的欢声笑语中与家人共聚一堂,齐享团聚之乐。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传递信息技术与无法归来的亲朋传递幸福与祝愿。在传统之中,我们可以适度的加上现代元素,有时更能让年味儿十足。
适宜的现代元素,浓厚的传统背景,我们应用传统的过年方式为我们的春节再添一丝丝的年味儿。
评分:20+21+7=48
评语:本文属于议论文二类文。文章从原材料切入,提出中心论点“现代科技发展之下,过年应更具传统元素”,立意符合题意。第二段提出现代科技让过年有着更丰富的方式与选择,第三段论述传统过年方式的长处,第四段分析传统过年方式与现代元素的辩证关系。全文围绕“过年方式”论述,中心较突出,但全文缺乏较典型的论据,内容不够充实。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 发展等级打在立意较深刻、见解较有创意。
篇二:2014广州一模优秀作文
1.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
一考生
校服作为一间学校的统一服饰,被画上憨厚可爱的机器猫,被潇洒飘逸的明星签名,这一现象不得不令人感慨中学生的奇思妙想,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深思:各式校服涂画的背后藏着中学生何种诉求?
依我之见,学生在整齐统一的校服上涂画,实则表达了他们张扬个性的强烈渴望。他们对个人独特性的需求在服饰里寻得了突破口。
学校要求学生统一校服,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为了杜绝学生间的穿戴攀比,二是为了保证整齐划一的笑容,熟不知这“整齐划一”的理念触动了学生的敏感神经。
在如今讲求个性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齐和谐”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多元化的个性需要。他们拒绝千篇一律的校园模式,拒绝千篇一律的教室构造,拒绝千篇一律的校服校鞋。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沦为几十个学生中平庸的一员。当教育使个人独特性丢失,学生们欲图寻找方式挣脱“整齐划一”,防止自己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疑似“克隆”的商品,避免“相同的短发,相同的校服,相同的校鞋”复制出“相同的人”的尴尬场景出现。究其根源,校服涂画不过是中学生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独特位置的方式罢了。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确实,整齐划一的校服难以满足中学生个性审美的需要,不符合现今时代多样化的审美标准。康德曾写道:“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某种程度上来说,统一的校服遏制了学生自由审美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追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时代,学校却要求学生重拾“千人一面”的审美标准,未免有忽视
学生审美教育,限制学生审美自由之嫌。当西方国家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时,中国学生依然在为整齐划一的校服发愁,这不得不引起人深思。
诚然,校服涂画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审美需求,学生的涂画现象可以被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机器猫和明星签名等等涂画内容必须使我们警惕。虽然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但似乎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对美和个性有恰当合适的理解,倘若学生对个性的理解仅限于喜爱动漫和歌手明星,这种审美认识难免有些肤浅鄙陋。
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张扬个性,教育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会学生欣赏美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发现美”才是学生“活得好”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个性张扬,绝不能仅限于解决
校服涂画一事。清人赵之谦梦见自己进入了鹤山,仰头一看,空中有一千二百只鹤。梦醒恍然,鹤即是书。一千二百七十九只鹤的激越之美,亦是智慧的聚舞。
审美的教育,亦是智慧的教育。
〖评分〗24+25+10=59
〖简评〗
这是一篇考场议论文佳作。文章紧紧扣住校服涂画这一中心事件,剖析具体深入,内容符合题意。作者认识有深度,思维缜密辩证,文章首先肯定这一行为的合理性——表达了中学生对个人独特性的需求,然后指出校服涂画行为显示出中学生审美认识的肤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学校应该加强审美教育,这有助于正确引导学生张扬个性。文章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引文精当。倒数第三段的表述在逻辑上稍有疏漏,结尾处对主题的回扣稍显不足。
2.校服“艺术”,可爱不可“爱”
一考生
“艺术无处不在。”艺术家们如是说。放眼校园,不,放眼校服就够了,“艺术”亦俯首皆是。背上画座巴黎铁塔,胸上涂上几颗星,袖子上再签上几个笔力刚健、龙飞凤舞的签名——当然,总有人,譬如德育处主任,“不懂艺术”,一见此种校服,立马怒不可遏。“真是令人生厌”。
若我之见,主任们大可不必如此劳神动气,记者们亦无须忙着口诛笔伐。一来校服本属商品,学生们自购买之日起自然得其处分权,不管是拿来穿、拿来秀,抑或是用来题诗作画,乃至拧成一团作拔河之用——从法理上讲与人无关。对此横加干涉,非有侵权扰民之罪,亦有多管闲事之嫌了。二来这些涂涂画画,也并非俱无艺术之功底。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予以打压不留“活口”,岂非有可能扼杀了某个未来的毕加索?
当然,话虽如此说,人情事理还是明摆在那里的:校服不得涂画,违者予以惩罚。“艺术”固然可爱,但制服一旦能够被随意涂画,亦不成为制服了。我给校服增色,你给校服添彩,众人群起而仿之,最后便连其原本模样也忘得一干二净,白费了当初设计者的一片苦心。况且若是对校服亦无珍惜爱护之心,如何能够自尊自爱,又如何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尊重他人,爱护自然?
比起标榜个性来,比起展现自己的“艺术”天分来,学会珍惜与爱护显然更加充满裨益。当你学会不在校服上乱涂乱画时,你其实是学会了珍惜自己;当你为落在校服上的墨迹油渍而心疼不已时,你其实是学会了爱护自己,而当一个人已习惯于穿着白净的校服行走在校园中时,他或她的心中一定充满着爱。他爱自己,爱自己拥有的一切;他爱别人,爱惜每一份友情、亲情与爱情;更重要的是,他爱生活,因为不忍心破坏生活中每一份纯真与美好。
我并不反对孩子们出于爱在校服上画些什么、写些什么,因为这时他们显得可爱;但如果这样的喜爱转变为了习惯,那当然就不宜提倡了。因为爱升华到一定境界,就应当不允许所爱之物遭受玷污。正如此,所以校服上的“艺术”,才可爱而不能喜爱。
你爱自己的校服吗?
〖评分〗23+24+10=57
〖简评〗
本文紧紧围绕“校服涂画”现象,在“调侃”学校管理者不必视“校服涂画”为洪水猛兽的同时,提醒教育者这不过是青年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体现,内容符合题意;接下来话锋一转,从学生的角度,委婉而不失凝重地提醒青年学生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要摆脱浅薄,懂得珍惜,热爱生活。引发各方深思的同时,又以幽默、灵动、跳脱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语言上也有亮点。
3.校服意识
一考生
校服作为一种学生的身份象征,对于穿着者而言,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但如今,对于校服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服装,学生的观念开始转变,意识逐渐淡化。
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千篇一律的校服,似乎成为个性成长的约束。但毫无特色的校服无法包裹学生追求独特求异的内心,他们开始忘掉校服的意义,或是在校服上随意涂抹,或签上偶像的大名,或毫不在意绘上喜爱的图集。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内心淡化。不仅如此,由于对校服意识的淡化,几件破旧的被穿得脏乱的校服被弃掷在垃圾桶
旁的现象常有出现,穿着校服而不顾形象肆意妄为的“个性”青年穿梭在人群,学生在轻视校服的同时,是否也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忘记自己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作为?
学生对校服的不敬只是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透过缩影看清这个社会。多少张人民币被肆意涂画,多少个英雄人物的画像或雕像不受敬重而遭到破坏,是彰显个性自由,还是忘记本分、逃避责任?越来越多的人为个性伸张正义,盲目地批判一切规则的约束,从所谓追求自由来掩饰内心对于责任的躲避,恶意地斥责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正常规则。强调本分,强调制约,不是顽固的表现。无规矩不成方圆,缺少了规整的校服的学生必然会逐渐忘掉学习做人的原则;缺少受人尊重、践行规章制度的国家必然会因缺乏脊梁而无法支撑。主张个性,拒绝死板固然是好,是顺应这个张扬的时代的正当想法,但若盲目地追求个性,肆意踩踏原本“神圣”的规矩,必会从追求自我走向丧失自我。
因此,对于“校服”这类约束自我品德修养的意识决不可淡化。“校服”带来的无限责任感的重量,是我们必须承担之重。不论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不断警醒自己,在追着时代前行的同时,切勿忘记身上“校服”的重担,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
校服于学生,如规章于国家,必尊之敬之,方能前行。不断强化对于校服的意识,才能使自己的行为配得上身上的校服,这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风范,也只有这样,更多的个性魅力才会更好的释放。
〖评分〗22+23+9=54
〖简评〗
本文开篇指出在校服上随意涂抹的行为是校服意识淡化的表现,然后联系学校和社会的相关现象,分析校服意识淡化与追求个性的关系,内容符合题意。文章能辨证看待问题,例
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