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江城子诗歌欣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08:23:01 体裁作文
江城子诗歌欣赏体裁作文

篇一:苏轼诗赏析 江城子

一、《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真挚的思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江城子: 词调名。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词题, 乙卯, 是宋神宗熙宁八年即 1075 年, 正月二十日夜是具体做梦的日子。题为记梦, 实际上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以及永不得见的哀痛。

死别十年, 苏轼于熙宁八年正月夜梦亡妻, 凄楚哀惋, 久蓄的情感澎湃奔涌, 不可遏止, 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二“、十年生死两茫茫”赏析

《江城子》分上下两阙, 该词感情真挚、凄婉痛绝。

( 一) 上阙写十年相思之苦及死别之痛

首句单刀直入, 为全词奠定了伤感哀痛的基调。“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 对于短促的人生来说是一段不短的路途,十年的时光不仅没有冲淡苏轼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反而愈来愈浓烈。一句“两茫茫”道出了词人对亡妻阴阳永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喟叹。“两”字很自然地关合了双方。十年中词人日夜思念妻子, 却对她的一切不得而知。而词人在痛苦的哀思中也分明感受到了妻子在冰冷地下对自己同样的无穷思念, 二人一样的杳无音讯, 一样的痛彻心扉。这种无中生有的假设更显出他们生前的幸福美满和相爱之深。“不思量, 自难忘。”此句单写诗人。“不思量”, 不去思念, 不去盘量, 看似无情却暗隐深痛。不思量是因为思量让人难以

忍受, 词人虽极力排遣“思量”, 但思量却总是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出。千般深爱, 万缕哀思深藏于心, 解之不开, 挥之不去。一声“自难忘”直接表达了作者直抒胸臆、自难忘怀的哀思。“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千里”写二人距离之遥。诗人此时”

在密州, 亡妻之坟在四川, 二者相隔千里之遥。“坟”前着一“孤”字, 既写出妻子独卧黄泉之下的孤苦冷清, 又写出了诗人对妻子孤寂的感受。而“无处话凄凉”, 一则说明夫妻阴阳相隔不能相见, 妻子不能向夫诉说是凄凉, 而丈夫不能听妻诉说也是凄凉。此句关合二人, 这种凄凉直承首句“十年生死两茫茫”, 让人读来心沉气闷, 不能舒张。二则是在该句中词人似乎有一种错觉, 不能话凄凉是因为二人相隔千里, 如果近在一处, 自己还可以到坟头向妻子一诉苦衷。这种不可能的假设, 让人读来更加唏嘘感慨。“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阴阳异路, 怎能重逢? 但退一万步说, 纵然有一天超越了生死, 词人与爱妻突然重逢, 面对风尘满面, 两鬓如霜的自己妻子还能认出吗?这是词人在向妻子诉说自己的凄凉。由此可见, 王弗不仅是苏轼生活中的伴侣, 还是他精神上的安慰。时年苏轼仅 40岁, 为何未老先衰? 妻子的死别是一因, 仕途坎坷、遭际不幸是二因, 于是心情郁闷的作者年纪轻轻就“尘满面, 鬓如霜”了。

( 二) 下阙写梦中的情景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思是梦的基础, 梦是思的必然幻化。“夜来幽梦忽还乡。“幽梦”写出梦境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 也可以打破”

冥冥世界与人世间的阻隔。“忽还乡”写出了词人对亡妻的千般思念、万种渴盼“忽”间成为事实, 悲中寓喜, 表达的感情却分外凝重。“小轩窗, 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句加以补充, 使梦境带有实感。梦中还乡, 映入眼帘的是自己小屋的轩窗, 爱妻正静静地临床梳妆。诗人偷偷地窥视着、欣赏着, 爱意在小屋中弥漫洋溢。

看似写梦, 实则是以前夫妻恩爱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相信这样的场景已深深地印在了诗人心中, 以致相别十年后, 又自然地闪现于诗人的梦中。“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十年死别, 苦苦思念, 一旦相见, 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 只有相视无语, 默默凝咽。一句“泪千行”包含了多少辛酸, 多少凄凉, 此时无声胜有声。但当年的美好情景现已不复存在, 将现实的感受溶入梦中, 梦也让人感到无限凄凉。“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三句总束全词, 是感情发展的高潮, 写出了梦后的哀思。黄粱美梦是短暂的, 苏轼涕泗滂沱的梦也是短暂的, 但梦醒后的哀痛却是永久的。“料得”是推测之词, 语气却十分肯定。漫长的十年, 年年复来, 既指过去的, 也指未来的无尽岁月。“肠断处”既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也指词人亡妻的墓地。该句遥承开头“十年生死两茫茫”,使全诗浑然融为一体。而“明月夜, 短松冈。”是肠断处的具化。“短松冈”是种着矮小松树的山冈, 苏轼兄弟曾亲手在父母坟前遍植松树。梦醒后一切化为乌有, 亡妻仍在千里外的松冈之下长眠, 于是词人重又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巨大悲哀。其凄凉之意, 萦回不绝。

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艺术特色

( 一) 时分时合的结构特色

词人思念亡妻, 同时设想亡妻也在思念自己, 这种情感特征, 决定了该词采用将自己与亡妻时合写、时分写的结构。上阙起笔“十年生死两茫茫”关合双方来写;“不思量, 自难忘”落笔到自己一方;“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又合写双方。“纵使相逢应不识”分写亡妻“;尘满面, 鬓如霜”分写自己。下阙也运用了这样的手法。时分时合, 时虚时实, 以虚映实, 虚中见实, 既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哀悼, 也写出了两人对爱情的生死不渝。这种爱情超越了时空, 亘古回响。 ( 二) 真朴的细节白描

这首纯情的婉约词用白描手法来表现内涵十分丰富的生活细节, 是其具有魅力的重要原因。“尘满面, 鬓如霜”两句简约生动地勾勒出词人自己的容貌特征。尘土满面,可见其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之状; 两鬓染霜, 可见其仕途坎坷、心力交瘁之苦。通过容貌能想见其经历, 这是白描以少胜多的妙处。“小轩窗, 正梳妆”这两句写梦中所见, 但这一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场景是苏轼夫妻十年恩爱生活的提炼, 凝聚着苏轼对爱妻的深切思恋。临窗梳妆这一人物动作本身并不具有情感意义, 但一经诗人提炼就成为意蕴丰富的情感语言。

( 三) 用语明白如话

诗人表达得感情冷涩凝绝, 声声幽咽, 让人艰于呼吸视听, 压抑沉重, 但用词却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死别, 生死永诀、幽明路隔, 二人都茫然不知对方, 悲苦之情笼罩全词。“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十年时间之久, 千里空间之遥, 于时于空都无相逢的可能, 凄凉之情无处诉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却缘于自己“尘满面, 鬓如霜”。诗人不用典取胜, 不以词生色, 纯用平常语出之, 然一字一泪, 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词, 确实能看到它字字浸着血泪, 能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篇二:江城子 苏轼 诗词赏析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为悼念亡妻王弗而作. 此词词牌名为江城子,词前小序明确指出本篇的题旨是“记梦”。记述了词人当夜所做之梦,及梦中所思之人——其妻王弗。词中字字句句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然而梦中的景象只在词的下片短暂出现,在全篇中并未居主导地位。作者进入“幽梦”之乡,并以词“记梦”。是作者对亡妻朝思暮念、长期不能忘怀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王弗十六岁时,与十九岁的苏轼成婚。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地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王弗病逝。苏轼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醒后感慨万分,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首哀绝凄清,流传千古的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此词一改苏轼一向豪放雄迈的词风,反见温情,细腻的描写,充斥着哀绝凄清的情绪,使人闻之潸然泪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开篇使点出夫妻死别时间为十年这一悲惨的现实, 十年时间,无论长短,终为有限,但苏轼与亡妻却横隔与生死之间, “茫茫”而永无休止。生,指作者;死,指亡妻。漫长岁月中,生者与死者两方面都在长期相互怀念,但却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作者将生死并提,一是阐明题旨,二是强调生者的悲思,接下去 “不思量,自难忘”与之相和。“不思量”看似矛盾,实际是以退为进,用它来表明生者“自难忘”的感情深度。那种真正的“思量”是深入骨髓之间,无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量”,所以自是“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氏死后葬于苏轼故乡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现“千里孤坟”,两地睽隔的后果,作者连到坟前奠祭的时机也难以得到。死者“凄凉”,生者心伤。词人从亡妻的角度写她没有昔日的伴侣在身边相陪,连诉说凄凉的对象也没有。一个“孤”字,寂寞清冷之气顿生,对亡妻的哀思,对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自己亦无处诉说,道出了内心深处的悲怆之情。表达了词人心中对亡妻的愧疚之意及与之永不相逢的遗恨。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于梦中相会了。以上四句为“记梦”作好了铺垫。“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 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呢?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作者的设想出的纵使相逢却不相识的这一出人意外的后果.,自妻子逝世后, 作者十年来宦海沉浮的痛苦遭际,对亡妻长期怀念的精神折磨,十年的岁月与体态的衰老,历尽沧桑,早已是“尘满面,鬓如霜”,在这种情况下,“纵使”得以“相逢”,只怕妻子也是“不识”。十年之后的作者已“尘满面,鬓如霜”,形同老人了。明明是作者对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说自己变化太大,妻子已认不出自己,把现实中对妻子的怀念和个人遭遇的哀伤交融,既应上句写出了千里孤坟的凄凉,也道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这是从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来衬托作者十年来所遭遇的不幸和世事的巨大变化。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过渡,写梦境相逢的情景。下阕首句承接上阙尾句的“相逢”开始“记梦”,梦中所现的是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这种平常,静谥中反而带来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的凄凉感,使人倍感悲痛。梦境的突然出现: “小轩窗,正梳妆”,以鲜明的形象对上文加以补充,从而使梦境更带有真实感。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十年的“两茫茫”之后,生死夫妻终于在梦中再次相逢,那“千行泪”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有惊喜,怀念,苦涩,悲切等等,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相顾无言”,却又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两句上应“千里 孤坟”两句,如今得以“还乡”,本该是尽情“话凄凉”之时,然而,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相顾无言”,一任泪水涌流。这五句是词的主题:“记梦”。正由于梦境虚幻,所以词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离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着去尽情描 述。这样,反而可以给读者留有想象的空间。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处借典于“欲知肠断处,明月照松冈”,词人再?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O肫拮釉凇扒Ю铩蓖狻肮路亍钡钠嗔勾常囟ㄒ捕宰约河凶潘寄钪椋庵炙氐乃寄睿逑至似浞蚱薷星橹詈?p class="img">江城子诗歌欣赏

,更显死别后的悲苦,伤痛。清冷的明月,短短的山冈,幽幽的松林,相象着那里就是妻子思念自己而痛断柔肠的地方。作者巧妙地推己及人,以想象妻子在那凄清冷落的地方想念自己,衬托出自己对亡妻永不能忘的深挚感情. 联系开篇的“十年”,再加上无限期的“年年”,作者对亡妻的怀恋,就是“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梦中醒来,作者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哀痛,这是梦醒后的感叹.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本篇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作者对亡妻怀有极其深厚的情感,即使在对方去世十年之后,作者还幻想在梦中相逢。并且通过梦境(或与梦境相关的部分)来酣畅淋漓地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既无避忌,又不隐晦。“不 思量,自难忘”,“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与吐属自然这样的特点。另一特点是想象丰富、构思精巧。作者从漫长的时间与广阔的空间之中来驰骋自己的想象,并把过去,眼前,梦境与未来融为统一的艺术整体,紧紧围绕“思量”、“难忘”四 字展开描写。全词结构严谨,一气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澜起伏。上片八句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的悲喜,末三句述梦后的喟叹。情节,有起有伏;用笔,有进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再一特点是语言爽快,纯系白描。由于这是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词作,语言也极其朴素自然,真情实境.明白如话,毫无雕琢的痕迹。这样质朴的语言又与不同的句式(三、四、五、七言)的交错使用相结合,使这首词既俊爽而又音响凄厉,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