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学与问话题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3 11:16:17 体裁作文
学与问话题作文体裁作文

篇一: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36计之1:吃透内涵,依题行文——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最关键的一点准确地理解话题含义,把握命题意图,做到“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话题。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话题“脸”,在《现代汉词典》中“脸”有三个义项:一是面部,二是表情,三是情面、面子。据此,文章有下列几个立意方向:①以生动幽默的笔法,勾画各种脸谱,反映生活百态。②描写人物表情变化的细节,揭示世态人情。③揭示爱面子、好虚荣的心态,剖析其对生活的危害。④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误国害民。

②重视话题修饰语。

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就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智慧”是话题的核心,而“双赢”则是对话题中心词的特定的限制。实际上,对这个话题考生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话题的内层是“智慧”,话题的外层是“双赢”。你可以写“双赢”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也可以写怎样的“智慧”才能换得“双赢”,写记叙文则可以通过故事的编排,演绎“双赢”中的“智慧”。

③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

如,话题作文“生活的标签”:

一头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他想自己将其摘去是不行的,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愤愤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你是?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

?我是不是狮子??他向袋鼠征询答案。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

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其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往往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标签,你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请以“生活的标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生活的标签”是个比喻性的话题。“标签”本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82页)而这里的“标签”则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诬陷、罪名??根据话题材料,文章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奉献人生。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胡狼豺狗等的角度看,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要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例文点评] 冰 山 雪 莲

朵朵雪莲怒放在猎猎寒风中,脚下是彻骨的严寒,头顶是阴晦的天宇。然而,风霜雨雪中,它心灵的天空,写满了坦然与执着,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

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映现出一个古老而真实的故事:

一个古老的山村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像所有洋溢着青春热情的青少年一样,十分讨人喜爱。但是兄弟俩却不那么老实,骨子里有股野性使他们犯了一个不能再大的错误:偷了村里人的羊。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阴风呼呼的叫着,哥俩被人五花大绑地推至祖宗祠堂前,接受祖传的惩罚——在额头上打上ST(SheepThief偷羊贼)的烙印,耻辱的?标签?将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

背负这沉重的标签,弟弟羞愧难当,次日清晨,村头的一条小河中便浮起了一具灰暗的尸体。

哥哥却放下了内心的重负,坦然地面对了残酷的实现。他开始辛勤耕耘,热心地帮助别人,尽管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歧视,他无言的接受了,仍面带微笑。别人一有困难就出面帮助,仿佛天生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里人被小伙子那颗滚烫的热心,执着的奉献,开阔的胸襟深深打动了。从此,大家又信任他,接受他了。

几十年后,几个外地游客见到村边有个带ST?标签?的老人,慈祥的坐在那里。所有的村里民经过老人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深深的向老人鞠躬。孩子们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游客好奇,问当地人老人额头的标记是什么意思。有人答曰:?圣徒?(圣徒saint缩写也是ST),游人顿时起敬。

冰山的雪莲之所以美丽,因为它凌寒开放的坦然与执着;老人之所以值得敬仰,因为他笑迎冷漠、热心助人的大度与热诚。

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就不会展现彩虹的娇姿。漫漫人生之路,多的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坎坷曲折犹如冰山,寒冷彻骨,好比雪压,内心备受摧残。人生的?雪莲?能否绽放,关键在于面对冰冻雪压的无情?标签?,有没有冰川雪莲立于寒风峭壁,迎受冰雪磨难的那份坦然与执着。

[简评]“冰山雪莲”迎风傲雪独立寒冬,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额头被烙上“偷羊贼”的青年,做人的尊严被毁灭,却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真善美,修炼成村民仰慕的“圣徒”。有灵魂,有热血,有智慧的我们,无论身处何境,只要笑对人生,都能化为人间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

36计之2:弄清关系,辩证说理——符合题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构成,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三张全国卷的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等。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大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说理。

1.辩明关系型话题各要素间关系。关系型话题重在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因此,构思行文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型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比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也可以变通理解为:

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们追求“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就属于这种关系。

②是非取舍关系。构成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做出选择。比如“偏见与关爱”,应该理解为“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它理解很可能不准确。“铭记与忘记”就属于这种关系。

③并列共存关系。构成话题的要素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

可以同时共存,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议论时,深刻阐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将这个题目谈透。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属于这类话题。

2.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关系型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总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命题者也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如,2005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属于关系型供材料话题作文,强化了思辩色彩,审题难度加大。“出人意料”是事物的表象,是偶然性的体现;“情理之中”是本质,是必然,是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体现。因此,我们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哲理关系,这是评分的重要依据。据此,评分细则在“符合题意”下规定了四个评分档次:

一类卷:切合题意,既谈到“出人意料”,又谈到“情理之中”,且谈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或者从“出人意料”谈起,落脚点是“情理之中”。

二类卷:符合题意,二者不是对等的,以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也谈到一点;二者之间的关系说到了,但说得不很透。写记叙文能从记叙和描写中体现出“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关系的,也算是符合题意。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只谈“出人意料”,不谈“情理之中”;或者只谈“情理之中”,不谈“出人意料”。

四类卷:偏离题意,二者均不涉及,与话题无关,与话题无关。

不符合题意的文章在内容项中最高得分是6分,在表达和发展项中,不得超过11,也就是最多可只能达到28分。

[例文点评]生活的真谛

河北一考生

你驾着马车在这崎岖的路上不停地奔波,马车上颠簸着你的美酒与寂寞,你愿意车子能永远不停,然而马突然顿住了,你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有路了?你一阵晕眩,不由自主的,你已泪湿双目,声声抽泣转为号啕大哭…… 言行,是出人意料的。

雪花狂翔,玉宇成瑞,好一片雪夜!你不禁来了兴致,于是执书抱酒,踏雪寻友!哦,你是要找山阴郡的王辽么?你迫不及待地登上船连呼要快,船走了。过了些时候终于到了他的家门口。然而,你竟又要掉头而走,船侍惊诧地转向你,你一脸地坦然:“我本是乘兴而来,兴致尽了,便回去。”

思想是出人意料的。

而我心却已了然。

泥路高低不平,阮藉信马由缰任其前行,只愿转移那抑郁蔓延着的心情。司马大权下,你嬉笑怒骂,偃仰啸歌,世俗的礼法让你显得如此不和谐;乱世于你不容;如今天地于你不容。天穹苍茫,竟也载不下你的孤歌与漂泊。

于是,你只有身心俱裂地来一句“穷途之哭”了。马不识途,天不知音。这一哭,东风呜咽,孤雁哀鸣,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子猷是个那么放浪形骸的人,他的兴至而歌、兴去而悲也是让人只觉得可爱而不觉顽劣。

这一个个千古的流传却已让人觉得合乎情、顺乎理了。

生活便是这样。有许多的出乎意料让人耐不住揣摩,然而,要结合其人,结合其事,细细想来,竟成了真哲。 因为没有一眼看到尽头的路,即使路很平坦。

因为没有无变化的云彩,即使其姿态看上去都是轻逸而淡白。

它们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你措手不及。可是,路需要走,方知其中的延绵与悠远;云需要赏,才能懂其变幻的意韵与神奇。

生活的意韵悠长,合情合理,其实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不是吗?

[简评]这是一篇符合题意,取材巧妙,蕴含哲思的散文。文章巧妙地选取王子猷这个放浪形骸,兴至而歌,兴去而悲,率性而为,出自本真却又让人难能以理解的人物的言行巧妙地切入话题,并能由此升发开去,阐述生活之理。考生没有停留在对材料分析这个层面上,而是在用简明的语言点明材料内蕴,触及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之后,展开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索,在形象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哲思,富有启发作用:生活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然而,行路,方知延绵与悠远;赏云,才懂变幻与神奇:生活中意韵悠长的合情合理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之中。

36计之3:贴切具体,简洁新颖——自拟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标题就像《老残游记》中在明湖居说书的那位明眸善睐的白妞,让人欲罢不能。高考作文,如果题目贴切具体、简洁新颖,就能引起卷老师的注意,留下美好印象。

那么,高考作文中怎样自拟标题呢?

1.源于话题,高于话题。

话题往往能够直接充当标题,但这样做不具体、不生动,不能“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要想有新意,出亮点,必须在拟题上动脑筋,下功夫,必须对话题进行一番“精加工”。如2005年高考中,江苏考生拟写的《豹子飞奔》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切合了题意,给文章增添了动人的情趣;贵州考生写的《忘记伤口,铭刻阳光》则用对比手法,显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湖南考生写的《那鱼·那鹰·那人》运用猝然并列,福建考生写的《晶莹雪,寂寞林》巧用双关,山东考生写的〈〈美哉,我的大好河山〉〉句式倒装,个性鲜明,先声夺人。

2.统帅全篇,串珠攒玉。

考生拟写标题要考虑表达主题的需要,以拟出文体特色,服务于自己的写作思路。例如,小小说《樱桃红了》就是一个匠心独运的标题。“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意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

毫不在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3.掌握技巧,点铁成金。

一个好题目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对一些基本技法的灵活运用。下面是考场作文拟题的一些常见技法:

(1)、直叙法。话题作文只圈定一个写作的范围,并未限定所写的内容,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件作为标题。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一滴水的世界》、《父亲的游戏》、《搬家的启示》、《永远的苏武》等都直陈其事,事件是文章标题,又是行文线索,有利于考生写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2)、观点法。这里所说的观点,就议论文而言,是指论点,就记叙文而言,是指主题。以观点为题,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据此选材,有的放矢。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让纪念闪耀真理的光芒》、《学会纪念》、《本没有意外》、《平凡成就伟人》、《拥有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才最好》都是观点式的标题。

(3)、借用法。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还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如,《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的大小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名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响水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纪实》(正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小标题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标题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标题三)

《日出江花红盛火》(小标题四)

五个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全部出自唐宋名家之手。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引用,而更在于靠这些优美的诗句酿造了意境,暗示了主题。如果我们纵向考察四个小标题,就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源头活水”的滋养中,响水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迎来了“江花红盛火”的繁盛局面。

再如,《春风“欲度玉门关”》(西部开发),《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诚信),《怎一个“道歉”了得》(美军用飞机撞毁我机)等都是化用了现成的诗文名句写成的好标题。

(4)、修辞法。灵活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与的《生如夏花》、《点一盏快乐之灯》、《拣出记忆里的沙子》、《呼唤黑脸》、《掀起你的红盖头》、《人生四瓶饮料》、《绽放心中的玫瑰》等题标,比喻形象,生动活泼,让阅卷老师兴趣陡增。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得其得其妙;《人生五线谱》、《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饶有趣味。

(5)、悬念法。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文题中设悬念,同样能引人注目,让人产生急于阅读的欲望,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八·十八·二十八》、《两份病危通知单》、《谁是英雄》、《生活中的“黑马”》、《驾起天使的翅膀》等。

(6)、联想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相似性,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由对已知事物的感知而联想到与其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也可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比如以“树”这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

篇二: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高三语文第二轮复习必备:高考满分作文36计

36计之1:吃透内涵,依题行文——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最关键的一点准确地理解话题含义,把握命题意图,做到“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呢?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话题。

如,2005年高考江西卷作文话题“脸”,在《现代汉词典》中“脸”有三个义项:一是面部,二是表情,三是情面、面子。据此,文章有下列几个立意方向:①以生动幽默的笔法,勾画各种脸谱,反映生活百态。②描写人物表情变化的细节,揭示世态人情。③揭示爱面子、好虚荣的心态,剖析其对生活的危害。④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误国害民。

②重视话题修饰语。

如,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就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智慧”是话题的核心,而“双赢”则是对话题中心词的特定的限制。实际上,对这个话题考生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话题的内层是“智慧”,话题的外层是“双赢”。你可以写“双赢”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也可以写怎样的“智慧”才能换得“双赢”,写记叙文则可以通过故事的编排,演绎“双赢”中的“智慧”。

③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

如,话题作文“生活的标签”:

一头狮子醒来发现自己的尾巴上挂了张标签,上面写着?驴?,有编号,有日期,有圆圆的公章,旁边还有个签名……

他想自己将其摘去是不行的,得合法地摘下这标签,他愤愤地质问胡狼,?我是不是狮子???你是?胡狼慢条斯理地回答,?但依照法律,我看你是一头驴!?

?怎么会是驴,我从来不吃干草!?

?我是不是狮子??他向袋鼠征询答案。

?你的外表,无疑有狮子的特征,?袋鼠说,?可具体是不是狮子我又说不清!?

狮子又去问驴,驴说:?你倒不是驴,可也不再是狮子!?

狮子徒劳地追问,低三下四,它求狼作证,又向豺狗解释,同情狮子的不少,但谁也不敢把那张标签撕去。 憔悴的狮子变了样子,为这个让路,给那个闪道。一天早晨,从狮子洞里忽然传出了?呃啊?的驴叫声。 其实生活中的人们,也往往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等标签,你怎样认识这个问题,请以“生活的标签”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生活的标签”是个比喻性的话题。“标签”本指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82页)而这里的“标签”则指生活中人们被社会、集体、个人贴上的荣誉、地位、职称、学位、权势、或指责、诬陷、罪名??根据话题材料,文章立意有两个基本的方面可供选择:一是从“狮子”(即自我)的角度看,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在荣誉、地位、权势的标签下,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乎所以,要认识到自己仍是社会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这种标签是社会对自己贡献的肯定,是对自己的鼓励和鞭策,自己应该更加努力的回报社会,奉献人生。在“指责”“诬陷”“罪名”等灰色的标签下,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襟怀坦白,心胸开阔,不被环境屈服,不被社会异化。二是从胡狼豺狗等的角度看,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迷信权威,不要惧怕权势,更不对别人乱贴不良的标签,因为,它将摧毁别人的自信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例文点评] 冰 山 雪 莲

朵朵雪莲怒放在猎猎寒风中,脚下是彻骨的严寒,头顶是阴晦的天宇。然而,风霜雨雪中,它心灵的天空,写满了坦然与执着,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

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映现出一个古老而真实的故事:

一个古老的山村中,有一对同胞兄弟,像所有洋溢着青春热情的青少年一样,十分讨人喜爱。但是兄弟俩却不那么老实,骨子里有股野性使他们犯了一个不能再大的错误:偷了村里人的羊。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阴风呼呼的叫着,哥俩被人五花大绑地推至祖宗祠堂前,接受祖传的惩罚——在额头上打上ST(SheepThief偷羊贼)的烙印,耻辱的?标签?将伴随着他们度过一生。

背负这沉重的标签,弟弟羞愧难当,次日清晨,村头的一条小河中便浮起了一具灰暗的尸体。

哥哥却放下了内心的重负,坦然地面对了残酷的实现。他开始辛勤耕耘,热心地帮助别人,尽管遭到了无数次的拒绝和歧视,他无言的接受了,仍面带微笑。别人一有困难就出面帮助,仿佛天生是为了别人而活的一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村里人被小伙子那颗滚烫的热心,执着的奉献,开阔的胸襟深深打动了。从此,大家又信任他,接受他了。

几十年后,几个外地游客见到村边有个带ST?标签?的老人,慈祥的坐在那里。所有的村里民经过老人身旁,都会停下脚步,表达他们的敬意,深深的向老人鞠躬。孩子们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游客好奇,问当地人老人额头的标记是什么意思。有人答曰:?圣徒?(圣徒saint缩写也是ST),游人顿时起敬。

冰山的雪莲之所以美丽,因为它凌寒开放的坦然与执着;老人之所以值得敬仰,因为他笑迎冷漠、热心助人的大度与热诚。

不经历风雨的洗礼,就不会展现彩虹的娇姿。漫漫人生之路,多的是坎坎坷坷,曲曲折折。坎坷曲折犹如冰山,寒冷彻骨,好比雪压,内心备受摧残。人生的?雪莲?能否绽放,关键在于面对冰冻雪压的无情?标签?,有没有冰川雪莲立于寒风峭壁,迎受冰雪磨难的那份坦然与执着。

[简评]“冰山雪莲”迎风傲雪独立寒冬,仍能够溢一股清香,撒一份清纯给自然;额头被烙上“偷羊贼”的青年,做人的尊严被毁灭,却能够坦然的面对生活,执着的追求真善美,修炼成村民仰慕的“圣徒”。有灵魂,有热血,有智慧的我们,无论身处何境,只要笑对人生,都能化为人间亮丽、纯洁的“冰山雪莲”。

36计之2:弄清关系,辩证说理——符合题意

关系型话题作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构成,如2005年高考作文话题三张全国卷的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位置与价值”“铭记与忘记”等。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个要素之间,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大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辩证分析说理。

1.辩明关系型话题各要素间关系。关系型话题重在考查考生思辨能力,因此,构思行文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话题的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关系型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比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也可以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们追求“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就属于这种关系。

②是非取舍关系。构成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做出选择。比如“偏见与关爱”,应该理解为“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它理解很可能不准确。“铭记与忘记”就属于这种关系。

③并列共存关系。构成话题的要素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

可以同时共存,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议论时,深刻阐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将这个题目谈透。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就属于这类话题。

2.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关系型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总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命题者也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辩证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如,2005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

有一次,人们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属于关系型供材料话题作文,强化了思辩色彩,审题难度加大。“出人意料”是事物的表象,是偶然性的体现;“情理之中”是本质,是必然,是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体现。因此,我们说,“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个话题揭示了“偶然与必然”、“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哲理关系,这是评分的重要依据。据此,评分细则在“符合题意”下规定了四个评分档次:

一类卷:切合题意,既谈到“出人意料”,又谈到“情理之中”,且谈了二者的辩证关系;或者从“出人意料”谈起,落脚点是“情理之中”。

二类卷:符合题意,二者不是对等的,以一方面为主,另一方面也谈到一点;二者之间的关系说到了,但说

得不很透。写记叙文能从记叙和描写中体现出“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的关系的,也算是符合题意。

三类卷:基本符合题意,只谈“出人意料”,不谈“情理之中”;或者只谈“情理之中”,不谈“出人意料”。 四类卷:偏离题意,二者均不涉及,与话题无关,与话题无关。

不符合题意的文章在内容项中最高得分是6分,在表达和发展项中,不得超过11,也就是最多可只能达到28分。

[例文点评]生活的真谛

河北一考生

你驾着马车在这崎岖的路上不停地奔波,马车上颠簸着你的美酒与寂寞,你愿意车子能永远不停,然而马突然顿住了,你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的没有路了?你一阵晕眩,不由自主的,你已泪湿双目,声声抽泣转为号啕大哭……

言行,是出人意料的。

雪花狂翔,玉宇成瑞,好一片雪夜!你不禁来了兴致,于是执书抱酒,踏雪寻友!哦,你是要找山阴郡的王辽么?你迫不及待地登上船连呼要快,船走了。过了些时候终于到了他的家门口。然而,你竟又要掉头而走,船侍惊诧地转向你,你一脸地坦然:“我本是乘兴而来,兴致尽了,便回去。”

思想是出人意料的。

而我心却已了然。

泥路高低不平,阮藉信马由缰任其前行,只愿转移那抑郁蔓延着的心情。司马大权下,你嬉笑怒骂,偃仰啸歌,世俗的礼法让你显得如此不和谐;乱世于你不容;如今天地于你不容。天穹苍茫,竟也载不下你的孤歌与漂泊。

于是,你只有身心俱裂地来一句“穷途之哭”了。马不识途,天不知音。这一哭,东风呜咽,孤雁哀鸣,倒也在情理之中了。

王子猷是个那么放浪形骸的人,他的兴至而歌、兴去而悲也是让人只觉得可爱而不觉顽劣。

这一个个千古的流传却已让人觉得合乎情、顺乎理了。

生活便是这样。有许多的出乎意料让人耐不住揣摩,然而,要结合其人,结合其事,细细想来,竟成了真哲。 因为没有一眼看到尽头的路,即使路很平坦。

因为没有无变化的云彩,即使其姿态看上去都是轻逸而淡白。

它们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你措手不及。可是,路需要走,方知其中的延绵与悠远;云需要赏,才能懂其变幻的意韵与神奇。

生活的意韵悠长,合情合理,其实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不是吗?

[简评]这是一篇符合题意,取材巧妙,蕴含哲思的散文。文章巧妙地选取王子猷这个放浪形骸,兴至而歌,兴去而悲,率性而为,出自本真却又让人难能以理解的人物的言行巧妙地切入话题,并能由此升发开去,阐述生活之理。考生没有停留在对材料分析这个层面上,而是在用简明的语言点明材料内蕴,触及话题“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之后,展开对生活的深层次的思索,在形象的语言中蕴含丰富的哲思,富有启发作用:生活展于人、显于世的情态往往让我们措手不及。然而,行路,方知延绵与悠远;赏云,才懂变幻与神奇:生活中意韵悠长的合情合理都蕴于那不可理喻的措手不及之中。

36计之3:贴切具体,简洁新颖——自拟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好的标题就像《老残游记》中在明湖居说书的那位明眸善睐的白妞,让人欲罢不能。高考作文,如果题目贴切具体、简洁新颖,就能引起卷老师的注意,留下美好印象。

那么,高考作文中怎样自拟标题呢?

1.源于话题,高于话题。

话题往往能够直接充当标题,但这样做不具体、不生动,不能“秋波流转”、“顾盼生辉”,不能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要想有新意,出亮点,必须在拟题上动脑筋,下功夫,必须对话题进行一番“精加工”。如2005年高考中,江苏考生拟写的《豹子飞奔》运用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切合了题意,给文章增添了动人的情趣;贵州考生写的《忘记伤口,铭刻阳光》则用对比手法,显示了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湖南考生写的《那鱼·那鹰·那人》运用猝然并列,福建考生写的《晶莹雪,寂寞林》巧用双关,山东考生写的〈〈美哉,我的大好河山〉〉句式倒装,个性鲜明,先声夺人。

2.统帅全篇,串珠攒玉。

考生拟写标题要考虑表达主题的需要,以拟出文体特色,服务于自己的写作思路。例如,小小说《樱桃红了》就是一个匠心独运的标题。“樱桃红了”是文章的标题,又是贯穿文章始终的一个美丽的意象,且有耐人寻味的象征意义。仔细品读全文,“我”不就是成熟的“红樱桃”吗?初次审问的对象是“我”高中时的同学玲,“我”是那样的动情和不安,竟一句也没有审问,因为“我”还是一小朵初绽的樱桃花,而今接到玲的电话,我是那样的沉稳坚定,同学之间感情犹存,但它已经丝毫不在影响我对事物的判断。标题牵动全篇,而又韵味深远。

3.掌握技巧,点铁成金。

一个好题目的诞生,有的是精雕细琢,有的是妙手偶得,有的厚积薄发,有的灵光乍现,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对一些基本技法的灵活运用。下面是考场作文拟题的一些常见技法:

(1)、直叙法。话题作文只圈定一个写作的范围,并未限定所写的内容,最简单的拟题方法就是直接以所叙事件作为标题。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流泪的日记本》、《一滴水的世界》、《父亲的游戏》、《搬家的启示》、《永远的苏武》等都直陈其事,事件是文章标题,又是行文线索,有利于考生写出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情真意切的好文章来。

(2)、观点法。这里所说的观点,就议论文而言,是指论点,就记叙文而言,是指主题。以观点为题,中心明确,让人一目了然,据此选材,有的放矢。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让纪念闪耀真理的光芒》、《学会纪念》、《本没有意外》、《平凡成就伟人》、《拥有自己的位置》、《适合自己的才最好》都是观点式的标题。

(3)、借用法。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文题,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推陈出新、出奇制胜的效果。同时,还加深了作文的文化意蕴。

如,《人民日报》有一篇通讯的大小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名句:

《映日荷花别样红------响水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纪实》(正标题)

《问渠哪得清如许》(小标题一)

《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标题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小标题三)

《日出江花红盛火》(小标题四)

五个标题全部引用古诗,全部出自唐宋名家之手。它的妙处不仅仅在于引用,而更在于靠这些优美的诗句酿造了意境,暗示了主题。如果我们纵向考察四个小标题,就会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在“源头活水”的滋养中,响水县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壮大,终于迎来了“江花红盛火”的繁盛局面。

再如,《春风“欲度玉门关”》(西部开发),《诚以养德,信以修身》(诚信),《怎一个“道歉”了得》(美军用飞机撞毁我机)等都是化用了现成的诗文名句写成的好标题。

(4)、修辞法。灵活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标题新颖含蓄,精炼生动,使文章锦上添花。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与的《生如夏花》、《点一盏快乐之灯》、《拣出记忆里的沙子》、《呼唤黑脸》、《掀起你的红盖头》、《人生四瓶饮料》、《绽放心中的玫瑰》等题标,比喻形象,生动活泼,让阅卷老师兴趣陡增。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等题目,比喻新颖鲜活,使人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得其得其妙;《人生五线谱》、《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饶有趣味。

(5)、悬念法。文章中巧设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妙不可言。在文题中设悬念,同样能引人注目,让人产生急于阅读的欲望,如2005年高考考生拟写的《八·十八·二十八》、《两份病危通知单》、《谁是英雄》、《生活中的“黑马”》、《驾起天使的翅膀》等。

(6)、联想法。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相似性,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由对已知事物的感知而联想到与其在形式、内容、性质、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其他事物,也可拟出别开生面的题目来。比如以“树”这话题作文,考生就通过联想和想象拟出了很多见解独到的题目,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谈本与末的关系》《木秀于林:谈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这些题目不仅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且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

好的标题是文章的亮点,影响到文章的评分,考生在训练与考试中,要充分注意“标题自拟”这个重要环节。

36计之4:思维严密,结构谨严——结构完整

结构严谨,就是构成文章的局部应该结合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整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①完整性,有头有

尾,各种要素齐备。记叙文要有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论证。写某种应用文体要遵守这种应用文体的形式要求。②条理性,文章要有清晰的思路,文章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③严密性,行文之中前有交代后有照应,布局周密,上下连贯,主次分明。

严密的思维、合理的层次,严密的照应,完整的段落,自然的过渡是结构严谨的基本体现。要达到这些要求,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有头有尾,紧密照应。

开头、结尾是文章的关键处,有头有尾是结构完整的基本体现,而能做到首尾照应,则给人结构严密之感。请看散文《追寻和谐之美》。

追寻和谐之美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谐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是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谐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追寻和谐美的足迹——

和谐之美在宽容中。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这片净土上让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滋润。宽容是和谐的摇篮。

和谐之美在诚信中。诚信,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谐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谐之春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谐的馨香,多一曲和谐的旋律,多一首和谐诗篇。

和谐之美在友善中。友善之与和谐,如春花之与阳光,如春草之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谐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一滴水,每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每一个人友善,你就会朋友如柔云,新亲如细雨,让你拥有快乐的天堂;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谐之美在淡泊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谐之美,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潮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谐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下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开头以精彩的比喻渲染和谐的美妙,逼出“让我们一起追寻和谐美的足迹——”,引领主体部分的四个段落。主体部分从宽容、友善、诚信、淡泊小方面阐述构建和谐的要素,结尾不但总结了主体部分的内容,而且与开头相呼应,确实做到了“结构严谨“。

2.段落完整,思维严密

写记叙文,一段文字要写出人物性格的一个侧面或者写出事件发生、发展的某个阶段。写议论文,表现在对某一分论点的完整的证明,一般应由分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段落的完整性是作者思维严密性的体现。

例如,2005年高考吉林考生的满分作文《位置与价值》中的段:

处不胜寒??浮云遮望眼?。一方面高位能使我们如鱼得水,才华尽展。春秋管仲之所以能助齐桓公成就千秋霸业,源于鲍叔牙荐其为相;汉时韩信之所以能领兵百万击溃西楚霸王赢得良将美名,得益于刘邦授予的大将之位。另一方面也能让人心存自满,不思进取。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他创立了三大定律和微积分,就在他的成就如日中天之时,财政大臣的位臵让他的后半生平庸庸碌碌一事无成。有人惋惜:假如牛顿当初放弃了官位,近代科学史上可能会再多一些惊天动地的发现;假如李煜不是出身于帝王之家,他可能成为一个完美的词人。由此可见,一个人位臵的高低,并不能代表价值的轻重,关键在于能否用好位臵,创造价值。

这段文字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安排结构。开头先提出一个总的观点,即“位置是把双刃剑”,接着从正面(鲍叔、韩信)、反面(牛顿、李煜)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以位置不能代替价值,用好位置创新价值作

篇三:作文部分 系列一

系列一 三种命题类型准确审题的方法技巧

阅卷老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

审题的准确程度,直接决定了作文的等级,也决定了考生高考的命运。事实上,在评卷的过程中,审题的准确程度还直接影响着评卷老师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判分。

那么,评卷老师是如何对审题进行判分的呢?

关键是第一眼。评卷老师有一套作文快速阅读法,即“作文三眼看,看三眼”。第一眼是看审题是否准确,角度切入是否恰当,立意是否明了。若审题错误,再好的文章也要被判“死刑”。

老师的“第一眼”很快很短,不可能反复阅读琢磨你的观点。因此,高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深沉,故弄玄虚。他们的“这一眼”,一般习惯性放在这几个方面:

①看标题。这是评卷老师了解文章是否切题的一个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考生拟题时不妨将切题的字眼嵌入其中。

②看开头结尾,因为开头和结尾也是评卷老师寻找观点的要地,所以,开头最好用言简意赅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结尾用韵味无穷的语言呼应观点。

③看小标题。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之效,又可以减少过渡性文字的铺排,从而使主题更集中,重点更突出,简洁又醒目。

④看文章内容是否与标题一致。有些考生审题不细,内容与标题没有内在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作文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数。

如何准确审题

审题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审题呢?

一、审题的内容、步骤和要求

1.审题内容

作文题一般由“材料+题干+要求(注意)”三部分组成。审题就要审清、审准这三方面内容:

①审材料。

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对题目、话题起着阐释、限制的作用,它往往能帮助你准确理解题意、拓展思路。因此,不仅要认真地审,还要全面地审。有了它的指引,你可以少走歪路,不偏题。提示性材料一定要读。当然,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材料更是审题的关键。

②审题干。

题干,就是作文题的核心要求。对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来说,重点就是审题目、审话题。这是审题的关键所在,是须花大力气的。

③审要求(注意)。

作文的具体要求一般放在题干后面,以“要求”(或“注意”)提示,然后用序号分列。它往往在字数、文体及其他方面作出具体要求或限制,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必须仔细阅读这些要求,严格按要求写作。

2.审题步骤

①逐字逐句地把作文题全面、细致地读清楚。

②找出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载体。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的关键词就是题目、话题。新材料作文的关键词就是结论句中的关键词,它有时不止一个,要尽可能地全都找出来。

③仔细、认真地分析关键词。要把这些关键词反复咀嚼并仔细揣摩。

④细读命题中的“要求”或“注意”,把它们全都体现在文章中。

⑤把你的审题立意在作文中彰显出来,让阅卷者看清看明你的审题立意之所在。

3.审题要求

年年审题,年年有跑题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有时是因为考生的态度不够端正,缺少了一点耐心和细心。因此,审题时一定要端正态度,做到耐心、细心。 技术层面的要求是:快速、全面、准确。重点是准确。

二、三种命题类型准确审题的方法技巧

1.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不同于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后两种作文的题目是考生自拟的,而命题作文的题目是命题者确定的,是唯一的,是不容变更、置换的。这是命题作文与其他两种作文最大的区别。为此,考生在审题时,必须牢牢围绕这个“所命之题”展开。如何展开呢?八字要决——字字落实,有所侧重。

字字落实,实际上就是把题目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写清楚。

如作文题:《我与小王的一件趣事》。

事:写作对象。一件事:写作范围和文体。我和小王:取材的范围,必须关于“我”与“小王”两个人。趣:题旨,审题的要害,什么是“有趣”,怎样写才算是“有趣”。把上面

逐字(词)的理解合起来,审题就算审准、审透了。

有所侧重,就是分析文题结构,找准写作的重心,即题眼。

①主谓式结构,如“我能”,题眼是谓语“能”。

②偏正式结构,如“诗意地生活”,题眼是修饰或限制语“诗意”。

③动宾式结构,如“品味时尚”,题眼是动词“品味”。

④并列式结构,也称关系型命题,如“走与停”、“一步与一生”、“我与故事”等,审题时要写清楚几个概念间的关系。题眼就是“关系”。即要“两点论”,兼顾两面,不可只抓一面,不顾其余;又要“重点论”,应

学与问话题作文

有所侧重,分清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

⑤独字(词)式,如“见证”、“常识”,它们既有表面意义,又有隐含意义,既可实指,也可虚指,审题时要虚实结合。

如何审题眼呢?务必要“咬文嚼字”,可以判明词性,可以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词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总之,一定要审到吃透它的内涵和外延为止。如“见证”,首先想它是什么意思。“见证”一词的含义有两点:一是“见”,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二是“证”,可以作证。再依据材料分析。也有两层:第一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动词的含义,第二句话讲的是它作为名词的含义。据此思考:(谁)见证——见证的主体(见证者),见证(什么)——见证的对象(或是历史进程、历史事件或是身边小事,这是“实”),见证的意义——见证的意义、价值(这是“虚”)。经过这一番咀嚼、思考后,题意自然就把握准了。 审题示例

(2011·湖北)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请先将作文题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字数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 2011年湖北卷的这道命题作文的题目颇有新意。本题限制了具体的写作对象,但没有限定立意方向,基点既实又虚,考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种命题的导向就是,一方面避免猜题、押题、宿构、套作;另一方面也让每一个考生有话可写,具有较强的选拔功能。

对“旧书”这一题目的审题,可以从虚实两个方面来展开联想:“实”的方面,可以写某天整理书柜,发现自己求学的某个阶段的某本书,围绕这本书展开回忆;也可以是家中的某本“旧书”以及它背后的历史。“虚”的方面,可将“旧书”虚化成历史、经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及由此引申出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等话题。

2.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一般由“材料语+提示语(有的没有)+话题+要求”四部分构成,考生审题也往往习惯于这种顺序。但话题作文最好按“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的顺序来审题,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重点放在“话题”上。

①吃透话题

“话题”的准确理解,与命题作文的“题目”一样,方法是“字字落实,有所侧重”,依据话题结构,找准题眼。这里,特别注意的是几种话题类型的审题。

a.关系型话题。重点在“关系”,要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2008年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这一话题就是条件关系型话题。话题里有四个关键词:春、草、自、青。其中,“春”是条件,“青”是结果,是表现。一旦条件具备了,成功自然会来临,正如春天来了草自然会变绿一样。据此分析即可立意为:条件不成熟时切勿急躁冒进,要耐心等待,要为成功作好充分准备。

b.概念型话题。要认真分析概念,解读其内涵,把握其外延。有多深的内涵、多宽的外延,就会有多深刻的立意。任何一个概念给我们的起始印象都是单一的,作文时要突破这种思维定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如2007年广东卷作文话题“传递”,传递什么,如何传递,从这些角度仔细挖掘均可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可以写实实在在的物与物之间的传递,如火炬、接力棒等的传递;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传递,如爱心、情感、美德等的传承。当然,写精神世界的传递,人世间的美好情操、思想情感的互相熏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这样的立意会更深刻。

②吃透材料

话题作文的材料是话题的引入者或提示语,有时有些要求隐藏在材料的字里行间,破译这些隐含信息尤其重要。对于有引题材料的话题作文,既领会了材料的“指向”,又紧扣话题的“意图”作文,才是真正的“符合题意”。 审题示例

(2011·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 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提示 这道作文题的审题重点是通过审读两则材料,从中读出“情有独钟”之“情”是什么,再据此来求同立意。

材料一中,香港大学的学生们称袁苏妹就像妈妈一样,这说明了她善良、温柔、关爱、无私、奉献。这位“荣誉院士”,“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成为“香港大学之宝”,在哪里体现出来?这就是“用心”“用情”,44年如一日干好本职工作。职务有高低,奉献无大小。校工袁苏妹那颗金子般闪光的热爱之心、关爱之心、温暖之心、勤勉之心,是一所大学培养学生的灵魂与瑰宝。

材料二中,乡村教师赵世术极其普通,可就是这位普通而又有残疾的老师 ,33年延展自己的爱心,教授孩子文化知识。这些不平凡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为人们尊敬的人,“师魂灿烂”,熠熠生辉。

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平凡中不平凡,平凡中不平庸,平凡中见执著,平凡中见高尚。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这样的普通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值得关注和大力弘扬的。

3.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其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或话题。材料是命题者给出的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按形式分为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题目或话题的确定,完全靠考生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考生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或某个方面来写作,否则,视为跑题。故它也叫“命题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关键在于深刻地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主要方法有:

①从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

②从分析原因入手。阅读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的角度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③从作者的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可以从此入手审题立意。

④从辨析关系入手。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析这些关系,有利于审题立意。

上述方法不是单一的,有时要综合。 审题示例

(2011·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