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走进杜甫7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22:37:44 字数作文
走进杜甫700字作文字数作文

篇一:关于杜甫的作文

关于杜甫的作文:芳草萋萋,子美相忆

那,是个充满太多的繁华与不稳定的朝代。

那,是个永远振兴天下为己任的男人。

是谁,安逸自在,于皑皑雪意的风景里,聆听鸟鸣?

是谁,豪情天纵,愿登上泰山之颠,俯瞰众生?

是谁,忧国忧民,在萧索的鸟泣花凋里,垂泪无言?

贞观的繁华悄然褪色,唐皇杨妃也只一抔黄土掩了风流,而你,似乎仍坐在青史的草堂里,疾呼!呐喊!

杜甫,杜工部,杜子美。

你写“感时花溅泪”,你作“会当凌绝顶”,你愤然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你写《石壕吏》的凄楚。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黯然的月色下,十个字蚀骨焚心,点点,点点,不尽离人泪,断肠苦! 国已破,家已亡,谈何凌云壮志?谈何定国安邦!

所剩的,也只有这苍白的恨吧!

怎能不恨呢?年少的我意气风发,愿上九天揽月,愿跃泰山峰颠,可是而今,大唐啊大唐,你是如此的破败,你是如此的衰朽!你为何只能看见“一骑红尘妃子笑,”忘了“九宫城阙烟尘生!”听吧,安禄山的铮铮铁马! 听吧!百姓平民的哭断人肠!我好恨,我好恨,我好恨,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

妻,你还好吗?我的儿,你可安康?太白,我的挚友,曾经喝退外国使节,要得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他,终还是放歌于青崖白鹿间,醉卧于月下伊人前,他说:“安能弯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何其一个潇洒!原谅我与你的分离吧,妻,杜甫的肩上只能扛

起家国天下,只能放弃儿女情长!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依旧眷恋着花,大唐,终究错过了你的年华,当年,你踏花归去,马蹄生香,可是,当岁月的洪波肆虐而去,有谁又能想到,垂暮的才子,面对的是国仇家恨, 面对的是鸟泣花凋?

大唐的芙蓉开的雍容而优雅,而你,亦己全无心思,流落剑外五年,你的心,怕是也荒芜了吧!

收了,收了!

儿子一路小跑来报,“爹,蓟北收了!”

你潸然落泪,我诵着你的诗句,眼泪溃不成军,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结束。你,终可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园!掩上一卷大唐的历史,芳草萋萋处,醇酒入了愁肠,粒粒相思。杜郎,杜郎,千年后,当我再次把你忆起,你记忆里的容颜,是否依然愁眉紧锁,缓带轻衫?

肩膀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

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

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2012-04-28 13:27文科理科里|三级

大爱杜甫

提到诗,我们最先想到的时期一定是鼎盛时期的唐朝,要想到诗人,李白,杜甫......之类的伟大诗人一定脱口而出.杜甫,我们很快回忆起他,是为什么?一个平民诗人,被称为圣,是为什么?后人对其作品的极高的评价,是为什么?后人争墓,重建草堂,泰山上随口吟出的名句,以及后人对杜甫的追忆行为,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杜甫之所以可以如此伟大,是因为杜甫心中存在的一种爱,一种博爱,一种大爱.

杜甫可以称得上唐朝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始终信奉儒学,倡导以人为本,用自身实践,用生命填写.而杜甫的仁爱,不仅仅是对自己及他人,社会,甚至是对其他生物.他所倡导的是一种大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是杜甫把这种爱推向了人民.由家到大家,到整个国家.而这一点,也可以从杜甫对国民的情怀中得以体现,杜甫对政府一直抱有幻想,希望有一天自己对国的建议意见可以被采纳,使人民富足,生活安康.

真是由于杜甫内心宽广,心中的大爱,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推动着诗圣不断专注于诗,推动着诗圣一步步走向人民,成就了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诗人.

篇二:杜甫作文

杜甫的作文:芳草萋萋,子美相忆

那,是个充满太多的繁华与不稳定的朝代。

那,是个永远振兴天下为己任的男人。

是谁,安逸自在,于皑皑雪意的风景里,聆听鸟鸣?

是谁,豪情天纵,愿登上泰山之颠,俯瞰众生?

是谁,忧国忧民,在萧索的鸟泣花凋里,垂泪无言?

贞观的繁华悄然褪色,唐皇杨妃也只一抔黄土掩了风流,而你,似乎仍坐在青史的草堂里,疾呼!呐喊!

杜甫,杜工部,杜子美。

你写“感时花溅泪”,你作“会当凌绝顶”,你愤然留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然而,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你写《石壕吏》的凄楚。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黯然的月色下,十个字蚀骨焚心,点点,点点,不尽离人泪,断肠苦! 国已破,家已亡,谈何凌云壮志?谈何定国安邦!

所剩的,也只有这苍白的恨吧!

怎能不恨呢?年少的我意气风发,愿上九天揽月,愿跃泰山峰颠,可是而今,大唐啊大唐,你是如此的破败,你是如此的衰朽!你为何只能看见“一骑红尘妃子笑,”忘了“九宫城阙烟尘生!”听吧,安禄山的铮铮铁马! 听吧!百姓平民的哭断人肠!我好恨,我好恨,我好恨,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我竟不能改变这一切!

妻,你还好吗?我的儿,你可安康?太白,我的挚友,曾经喝退外国使节,要得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他,终还是放歌于青崖白鹿间,醉卧于月下伊人前,他说:“安能弯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何其一个潇洒!原谅我与你的分离吧,妻,杜甫的肩上只能扛起家国天下,只能放弃儿女情长!

“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蝴蝶依旧眷恋着花,大唐,终究错过了你的年华,当年,你踏花归去,马蹄生香,可是,当岁月的洪波肆虐而去,有谁又能想到,垂暮的才子,面对的是国仇家恨, 面对的是鸟泣花凋?

大唐的芙蓉开的雍容而优雅,而你,亦己全无心思,流落剑外五年,你的心,怕是也荒芜了吧!

收了,收了!

儿子一路小跑来报,“爹,蓟北收了!”

你潸然落泪,我诵着你的诗句,眼泪溃不成军,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结束。你,终可在有生之年,回到故园!掩上一卷大唐的历史,芳草萋萋处,醇酒入了愁肠,粒粒相思。杜郎,杜郎,千年后,当我再次把你忆起,你记忆里的容颜,是否依然愁眉紧锁,缓带轻衫?

肩膀

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

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赢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

走进杜甫700字作文

“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进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化为酒香。 ——题记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由那羌村行,我读出了你沧桑的悲愤,读出了你悲天悯人的无奈,我似是感到你沉郁的血液,纵然在铮铮呐喊,却苦于人微言轻,力不从心而痛苦挣扎着,唯有寄托于诗,让后人来分担你的遗憾。更

有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让我们知道,你的孤独不在于自己,而是孤独天下有志之士,孤独那份与你相生的济世为怀,矢志不渝。在你那忠诚而深沉的文字中,我只有默默钦叹,用我这微薄的文字来读你的冰山一角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安史之乱,彻底打破他青春少年的梦想与激情。站在文学的至高点,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荒凉与颓废,由衷地发出凄楚的呐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此,杜甫开始将视线由美好的山川转入唐王朝的兴衰,他关注社会,关注民众的疾苦,他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古来圣贤皆寂寞!孤独的杜甫用文字震撼了世界,却无力挽回李氏王朝日益走向颓败的结局。无奈的杜甫,只能借物自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只能借诸葛亮自喻:“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在老死他乡之际,借诸葛亮的身世发出了悲怜的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留下了千古遗恨!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以决绝的悲愤携卷着国仇家恨,将苦难的笙歌奏响在破碎的山河大地,响彻你的执着,你的执着的爱国之情,我原是不懂,只笑你固执,却不知那是你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羁绊,早将这情感深入血液,纵使这个国家抛弃了你,悲苦了

你,你仍无悔地爱着他,那其实我这狭促的眼光所能看到的,你的无私,热诚。杜子美——这个诗圣得以在我的笔下出现,可以说我丝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不,应该说是崇敬。最早接触杜诗其实是缘于他的声名,在此之前我对杜甫的认知仅仅是课本中的印象;但是,当我读了他的诗以及《杜甫传》之后,情况有了本质的改变……他不是最不幸的也不是最苦难的,因为那个时代由于动荡与战乱带来的岂止是一个个人的悲苦与艰难,然而他的人格魅力却是那迷惘中的一点星火,尽管没有那样的举足轻重也没有那样的炫目耀眼,却是于最最平凡中敲打着人的内心世界,并且这种精神的光芒穿越了历史的时空,一直照耀着后世的芸芸众生。那是属于非凡人物的年代——玄宗,从鼎盛到衰落的经手者;肃宗,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的新领袖;郭子仪,平定叛乱的战争中立下赫赫功勋;甚至李林甫、 杨国忠、还有那个马嵬断魂的杨玉环。没有更多的人知道杜甫的名字,也没有更多的人会关注他,从英气勃发到垂垂老矣,惨淡与落寞的一生就这样随风逝去,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不愿接受他那样死去的结局。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伟大的诗人。这一点似乎不用再讲,可以说地球人都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就是他的影响,他的意义,早就溢出于文学之外,溢出于诗歌之外,是在整个文化史上这样一个意义。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是我心目中的人品最高尚的、理想最远大的一位政治家,真正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王安石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他就这样说,他说“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古代也非常少有的,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友,让我做你的朋友。他对古代的杜甫非常仰慕。

那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我承认他的诗没有李白的飘逸俊秀,没有王孟的清新自然,也没有高岑的边塞侠气,但是正因为如此,杜甫才是杜甫,极为工整的词句、恰如其分的用词,字里行间流露着哀愁、慨叹,但却充满着人性的厚度与精神的强大张力——有着包容乾坤的博大胸怀以及与元气同在的精神力量。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下层知识分子却有着难得的悲天悯人,真不知道如果他选择了修禅这条路会有怎样的结果。杜诗被称为“诗史”,是能够起到教科书式的典范作用,对晚唐诗歌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其实,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性格的形成与后天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年轻时的杜甫也是有着豪迈之气,漫游齐鲁、吴越,对泰山的赞颂、对骏马的吟咏,胸中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也希望自己如骏马一样“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但现实的残酷带给他的却是失落,再说是李林甫的嫉贤妒能还是唐玄宗的偏听偏信都没有用了,杜甫失去了进入官场的机会,那个年月,无法进入官场就意味着一生的碌碌无为。在长安滞留的十年,虽然谋得了一个小官,但却有太多的触目惊心,朱门歌舞升平,路边饿殍横尸;赶回家中的路上路过华清池是玄宗和杨妃的温柔缱绻,可开门迎接他的却是儿子饿死的噩耗。直到安史之乱,黎民愈发的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连他这样的小官吏也不能幸免,随之而来的是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到处横尸遍野、哭声呼天抢地……沉沦、昏暗,我想那时人们的眼中有的只能是落日的残阳如血。

他愿意以一己之身承担起所有的苦难,如果天降凤凰,他宁愿用自己的心与血作为它的食物,只要能给大地和人民带来祥瑞与安宁,可是历史证明李唐王朝却是日薄西山。永久的孤独是诗人特有的情怀,在垂老之时更是如此,但是他还是希冀自己能是一匹老马,有识途之用,此时的落日在他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凄楚与阴郁而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只是命运并没有给他怎样的垂青,一年多后他就撒手人寰。人的肉体终究有一天会幻灭,可是,他的精神使他的形象一直长久的镌刻在历史的画卷上,任凭岁月千载,那高尚的墓志铭却从未风化、从未泯灭。

在泱泱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晴空中,杜甫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光芒四射,你不得发出赞叹;

在泱泱中华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中,杜甫是一株高大的绿树,高耸入云,你不得不需要仰视;

在古往今来异彩纷呈的文化史节中,杜甫是一部精深的诗集,感人至深,你不得不虔诚拜读!

带一份崇敬,怀一丝心酸,品读杜甫,就如品读一部诗集,一部写满悲愤,同时也蓬勃着英雄豪情的诗集。

举世不第,壮志难酬的杜甫,也效仿了李白,云似地飘来飘去,将自己融入高山,融入大川,融入人民。

高山的巍峨,赋予了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大川的壮阔,赋予了杜甫“白鸥没浩荡,千里谁能训”的气魄;人民的疾苦,赋予了杜甫“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

杜甫虽有“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远大抱负,但大唐的土地上却没有留给杜甫施展抱负的那一片空间。于是,杜甫就成了那一片漂泊不定的云,一片写满了诗的云。

仰视这片云,它偶尔也能与别的云相遇,使他暂时丢掉了孤独寂寞,但这短暂相遇之后呢?当然几片志同道合的云消散了,永远离他而去之后呢?此时,充斥着杜甫的内心,映入了我的眼帘的却又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孤独和悲凉。 你想做一只鸟,却没有高天任你来飞;

你想做一条鱼,却没有阔海凭你来跃。

你只能做一片云,飘在满是忧愁,满是痛苦的天空中,默默地看着战火纷飞的大唐土地,看着浮华衰败的大唐朝廷,看着痛苦不堪的大唐百姓。然后默默地掉着眼泪,慢慢地消散。

可是你的灵魂却化成了一部诗集,记录了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部诗集落在了人间,被无数人看到,又被无数人传播;让无数人落泪,又让无数人崇敬。

我也有幸拜读了它。

篇三:走进杜甫

《走进“杜甫”》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对唐诗宋诗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背景,使之更喜欢古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收集积累古诗 制作古诗小报

活动准备:

1、课前开展“走进杜甫”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杜甫诗意图、杜甫头像、杜甫诗歌名句集锦等)及古典音乐。

3、学生自制有关 “古诗小报”。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在刚刚结束的“杜甫诗歌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课件出示杜甫头像特写]一个学期,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杜甫诗歌、品杜甫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

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杜甫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

(可附页)

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既让全体学生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其综合能力。

另外,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语言美转入旋律美,通过演唱《江南逢李龟年》、《绝句1》、《绝句2》、《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让学生欢快、活泼的旋律产生共鸣,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接着学生利用《外婆的彭勃湾》乐曲编《江畔独步寻花》来表演唱,让学生再次感受诗文的美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创造能力。

从学生的汇报中,我看出学生对诗意及意境有了深刻的领悟,才能如此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就会自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之中,从而受到熏陶和感染。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杜甫。

(2)你读了多少首杜甫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 (1)通过汇报交流对杜甫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杜甫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杜甫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杜甫诗歌分类。如:杜甫与明月、杜甫与山水、杜甫与友人??

(杜甫诗歌留传下来的有九百多首,题材各异,风格各异,其分类标准亦有很多。教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熟悉的诗句: 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其按诗中的具体意象分类)

三、交流、扩展,共同品味。

1、将杜甫诗歌简单分类后,问:你最喜欢杜甫写的哪一类诗歌?能举例吗?谁和他(她)有相同的爱好?

2、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吟诵、品味你最喜爱的诗。并请推荐出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稍后的集体汇报。

(以此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研讨。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诗歌。)

四、 演唱古诗:

过渡:我们不仅会背诵,还会唱呢!

学生分别唱:《江南逢李龟年》、《绝句1》、《绝句2》、《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进而体验到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陶冶性情、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好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五、结束活动,留有余味

通过今天的“杜甫 诗歌,品太白遗韵”活动,我们对杜甫 其人、其诗有了初步的了解。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最后,让我们用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句诗来结束今天的活动吧!――“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课件出示杜甫头像)

(课虽结束,诗韵仍绕梁不绝。师生的情感都融入杜甫诗歌的韵味中。杜甫的传奇人生和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传承在此找到了最佳契入点)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

冯 至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诗人关注国计民生,感时忧国的精神,在逆境中不懈追求人生价值的抱负,与忍耐和承受苦难的人格。②了解这篇传记文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会文学真实性的特点,以及此传记中人、诗、史三者有机结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传记,有效的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学生人格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重点与难点

1、本文学术性强,牵涉到许多历史时间,学生阅读可能有难度。

2、阅读时需提醒同学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历史时间的讨论上,重点应放在大致了解杜甫的文学生涯及诗人在“万方多难”中生发的诗歌创作上,体会杜甫的人格追求。

教法设计 学生自学与教师点拨

教具准备 纪录片《唐之韵》之《千秋诗圣》、PPT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纪录片《唐之韵》之《千秋诗圣》相关片断或全部内容。

二.关于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依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辑、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

传记的作者在记述过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情感、想像或者推断,但和小说不同,它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类型很多,包括一般的传记、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等。

三.关于作者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回家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四、课文内容梳理

认真阅读课文,小组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按照示例填写表格:

长安十年

流亡生活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具体内容参见《教师用书》第148页。

第二课时

一.在学生梳理的基础上,教师强调。

具体内容见PPT。

二.试结合选文内容,讨论:为什么杜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1)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教师给予点评;

(2) 教师明确: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就在于他的诗歌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也有普通老百姓痛苦呻吟的写照,同时也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历程。不同于正史只关注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喟中,我们也能看到时代的影子。

三.从杜诗所表达的情感入手,分析一下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

(1)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教师给予点评;

(2)教师明确:

①早在“长安十年”时期,他就写出了第一首替人民说话的诗《兵车行》,继此还写出了一再地对于侵略性战争提出疑问的诗《前出塞》九首;

②以《春望》《月夜》《北征》为代表,他在这些诗中发扬了他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诗歌有一部分走向现实主义的朴质的道路。 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思,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的情绪和愿望。

③以《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为代表的诗歌,不只单纯地反映人民的痛苦,而且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这矛盾是在封建社会里一个爱人民、爱祖国的诗人在人民与统治者中间感到的剧烈冲突,这时,他除去为人民诉苦外,还不得不考虑到国家和民族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总之,“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因此,“诗圣”这一称号对于杜甫来说是当之无愧的。

四.课外阅读杜甫下列名篇:《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月夜》、《北征》、《三吏》、《三别》,加深对上述问题的理解。

五、体会本篇传记的特点

关于《杜甫传》的写作目标,冯至曾经这样要求自己:“还杜甫的本来面目,他的伟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要写够,写出分寸。”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处具体描写 ,说说冯至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写作要求的?

(1)学生思考、讨论、归纳,教师给予点评;

(2)教师明确: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反映。但是,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