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20:38:30

人教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人教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人教历史选修1促进民族大融合教案
重点

孝文帝改革对政权封建化进程的作用.

难点

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孝文帝改革后的影响: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权封建化,民族的交流与融合.这三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三长制及租调制,把农民与土地紧密结合起来,使鲜卑的牧民转化为农民,扩大和巩固了自耕农队伍,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统治者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如兴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定官制、修律令等,大大加速了政权封建化进程.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改革和经济、政治的变化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交往密切、交流频繁,风俗习惯逐渐趋同化,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的文化精华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建议教师通过探究问题、分析图片和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认识这三方面的相互关系,把握本课的中心和线索,进而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过程,孝文帝改革是促进民族大融合的一项力措,使学生体会到孝文帝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加强了这堂课的思想性.

本课引言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的佛像图片.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这些雕像共同的特征是: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微微上翘,呈微笑之意,肩宽胸挺,躯肢浑厚健壮,神态温静具有伟丈夫的气概.体现了原始佛教的特点.而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面容清瘦,褒衣博带,性格爽朗,风神飘逸,从侧面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效果.建议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经济发展的表现及概括其原因,体会孝文帝改革后对鲜卑族等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1.农牧业的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荒地得到更多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其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2.手工业的成就.建议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对图片的解释,然后归纳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瓷的出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3.商业活动的活跃.建议教师通过学生看图片和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概括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材从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三个方面说明.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教材介绍了从孝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人才的史实.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的理论说明,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度来维护统治.教材介绍了孝文帝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最终维护鲜卑族的统治.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教材介绍了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教学建议:教师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自己归纳孝文帝政权封建化的措施.然后分组讨论:政权封建化加速的背景?教师在总结中讲清封建化、礼乐制度的概念,师生通过互动答疑完成本目任务.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教材首先叙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指出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其次说明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之中.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教材主要介绍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教材从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教学建议:通过讨论探究问题,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是像滚雪球一样发展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意识;联系以前的课程,理解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自觉树立改革意识.

最后,总结孝文帝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积极地、主动地、彻底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鲜卑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从而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教师以课本图片和下载两石窟具有代表性作品图片为素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这些图片,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教师应先对社会经济作一定阐释: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古代社会经济可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门类.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主要是生产力的制约.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做表格归纳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的图片、阅读【学思之窗】的内容分析其原因和历史作用.

第二目“政权封建化的加速”.教师提问学生:经济复苏和繁荣的历史作用?后总结: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推动了民族大融合,生产方式的变化促使统治者更加彻底的政治改革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导入本目学习,教师应对封建化进行阐释: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朝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让学生归纳政权封建化加速的措施,分组讨论每一项措施的影响.

第三目“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教师提出问题,问题一:生活习惯汉化的表现?举例说明;问题二:通过阅读教材的图片(《汉人胡食画像砖》),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鲜卑文明是不是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问题三: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联系前两节内容,孝文帝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同商鞅变法相比,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思考改革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导入新课时,用计算机或幻灯展示图片

图片1:云冈石窟的第六窟的图片:云冈石窟创建于公元450年,魏孝文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最大的是第6窟(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中央直立一个宽约60平方米的大塔柱,上连窟顶,整个塔柱和洞壁嵌满了大小佛龛和多种装饰,找不出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云冈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

图片2:龙门石窟图片: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作品.古阳洞等.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一改云冈时期的风格,服饰、装饰,甚至人物体形面貌等处,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

案例二 用实物投影和幻灯片展示(《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南梁大臣陈庆之的一段话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始如登泰山卑培,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

这段话展示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也说明了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与制度,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由此导入“政权封建化的加速”的学习.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商业繁荣,市场活跃,物品丰富,商人多且实力雄厚.

思路引领:商业繁荣;鲜卑族以前没有商品经济,以物换物.

答案提示: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深入人心;鲜卑族逐渐汉化.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经济的转型及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农业恢复、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活跃,经济的变化对政治、民族融合影响巨大.

答案提示:社会经济的变化.

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商业活动活跃: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对外贸易远达西方国家.

影响: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经济的变化促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2.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题关键: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南北分裂的原因.

思路引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意义.民族矛盾是南北分裂的主要原因.

答案提示: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成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推动了政权的“汉化”.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南北之间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