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寻700字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8 14:41:29 体裁作文
寻700字作文体裁作文

精选作文:寻700字作文

鱼儿追赶溪水,寻的是一丝清爽的享受;小草踏过原野,寻的是一缕绝妙的舞姿;我划着小船,寻的是那一个单纯的女孩…… 不知从哪个学期开始,我开始对镜子中的容颜斤斤计较,虽然别人看出来,但我自己的心里非常清楚。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路过饰品店,我心血来潮,又想买发夹,虽说我是短头发,但对精美的发夹向来都是爱不释手的,每次购物都会精心挑选几个带回家。“不要白日做梦了,你都已经有好多了,家里的两个抽屉都是你的饰品,要把心思花在学习上,不要整天想着买饰品!”妈妈又开始唠叨了,天呀!烦死了!不过,妈妈说的也对,不管是彩色还是黑白,卡通还是成熟,各式各样的发夹我都有了,这使我的癖好,但我非常爱护她们,就像一位守护魔仙一样静静的保护这那如宝石一般无价的发夹和饰品。六年小学时光过去了,步入初中,我就像蝉儿蜕变一样,从懵懂的小屁孩带了成熟的初中生,还进入了青春期,虽然有些地方没有改变,但那是少之又少的,相比于以前我更加会生气,有时候还会和妈妈顶嘴,所以常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在幽暗的台灯下,反思……我觉得我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讲,天天开开心心,每天晚上喜欢和妈妈一起睡,有时候嘴馋,晚上起来还要去冰箱里“偷”零食吃,但现在不同了,我有时懒得讲话,不想和妈妈多聊,压力很大,晚上躺下总睡不着,半夜三更还会醒过来,之后就一直睡不着了,会想很多事情,我不喜欢现在这样,我好想那个单纯的女孩。我还能找回来吗?但愿吧……

语言太平淡

篇一:寻作文

生如夏花的生命,绽放着妙不可言的绚丽多彩,感染了云,点染了海。

俗话说得好:“一方坚冰,由无数水滴凝结而成,一亩良田,有无数汗水湿润而成,一片未来,有无数梦想堆积而成。”人活在世上,莫不为自己寻觅。一个心灵驿站,一个精神家园,一方理想之土,又怎能使我们孤独的灵魂,有个好的归宿。

这不觉让我想起了致力于公共事业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她一生坎坷多难,但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他都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之国,从年少青春到如今的花甲之年,他都一直坚持着,面对媒体的

篇二:认真观察生活,巧寻作文素材

认真观察生活,巧寻作文素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们,学语文什么最难?100个同学估计能有98位会把选票投给作文。每次都会有同学抓着后脑勺,咬着铅笔头,向老师诉苦,老师,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

你看,我每天就是上课、下课,吃饭、睡觉,写作业,玩游戏,天天如此,哪有什么新鲜事可以写成作文啊?

真的是这样吗?

大家都知道大文豪鲁迅先生吧。少年时代的鲁迅在一个叫做“三味书屋”的地方读书学习。书屋大概十几平米,三五个同学坐在一起,只要一位老师,一门课程,那就是读“四书”“五经”。老先生可不会跟他们多说些什么,读不好还要挨板子!

再看看咱们,有宽敞的大教室,有几十个同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翻开课程表,有语、数、外、美、体、劳等多种课程、各种各样的老师,??更不用说鲁迅先生连想都不可能想象出来的电视、电脑、网络、游戏?

但是,有意思的是,恰恰是那些在我们眼中看起来枯燥乏味的生活,却被鲁迅先生写成了令人百读不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看来,写不好文章,并不是因为生活单调或者真的没有生活内容可写,而是我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吧!那么怎样去观察生活,发现可以入文的写作素材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如何《用心观察生活,巧寻写作素材》。

?学会用求异的眼光观察生活

回到刚刚说的话题上来,请你仔细地想一想,我们的生活真的是一成不变、单调乏味吗?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存在一模一样、从不改变的事物。一条河流尚且在不断流动、变化着,更何况是你的生活呢?当你学着用求异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的变化与不同时,你一定会发现生活有一张瞬息万变的奇妙面孔。

就拿吃饭来说吧。你确实是年年吃、月月吃、天天吃、顿顿吃。可是,只要你注意,一定会有吃的比较特别的饭。譬如说:有客人来吃饭;吃一顿没有菜的饭;吃一顿特别丰盛的饭;吃饭的时候,爸爸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笑话;吃饭的同时,被妈妈臭骂了一顿;应该吃饭的时候,却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吃上饭;向来都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这一回却因为什么原因少了其中一个人;??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吃饭这项天天重复的活动,竟然也是可以写入作文的有趣素材。

再拿上课来说。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每节课的特殊之处,写到文章里,自然是没有什么味道的。可是,你用心比较一下,一定会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比如,一节公开课,教室后面坐满了来自其他学校的听课老师,连平时很少到教室里来的校长也坐在了最后一排;比如,这节课是大家盼了很久的体育课,你连篮球都带好了,可是就在上课前一会天下起了小雨,所有同学都只能窝在教室里,把课堂吵得不可开交;回忆一下,那些被你熟视无睹的课堂吧。有没有哪个同学因为下课玩的忘乎所以,而在老师讲的正精彩的时候举手要求上厕所?静悄悄的课堂上,坐在你旁边的同学有没有趁老师转身板书的时候,偷偷递给谁一张纸条???,这样仔细一观察,你说,是不是每一堂看似普通的课里都隐藏着一点也不普通的作文素材?

用心地观察,把那些特别的,有意义的,有吸引力的事情和人物写到我们的作文

里,可以说我们的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到这一步,也只是成功了一半,要把这些鲜活的素材加工成一盘可口诱人的美味佳肴我们还需要学会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生活。

?学会用心观察生活

很多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都得到过老师这样的评语——又是一篇流水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让人眼熟的片段吧:

早上起床,我先穿好衣服,再站起身去卫生间洗脸刷牙。我来到卫生间,拿牙刷,挤牙膏,把牙刷伸进嘴里左一下,右一下??

好了好了,我想只是这几句,也一定让你读得无趣极了。为什么?因为这个片段里的“我”像根木头——一根没有心的木头。如果你带上你的心,用心灵的眼光再次回想一下早上起床的那段时光呢?你起床的时候是麻利痛快还是极不情愿?你起的是早还是迟?起的很早的话,你有没有悠闲地想着,等会可以去外面跑一圈再回家吃饭?起的很晚的话,你有没有慌里慌张的穿错衣服,心里默念着,千万不能迟到,否则又要被老师罚站??那简直太丢面子了。你的大脑是你的身体里最活跃的器官。如果把一个人一整天的思绪完整的记录下来,一定会是一本冗长的小说。从你的感受、思绪里选择那些有意义的、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或者能够打动人的,放进你的作文素材里,刚刚还味同嚼蜡的流水账就会大变样。可以说,感受,就是写作的缪斯女神。学会用心灵的眼睛去观察生活,把这些独一无二的心灵活动记录下来,你的作文就会显得色彩斑斓,打动人心。

篇三:追寻作文教学的根

追寻作文教学的根

成都市大弯中学支悦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板块。然而,大多数语文教师对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持“摇头”态度。不少教师由于推崇作家的成功,把作家的创作经验不加分析地搬到学生是作文训练中来,强调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更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忽视了学生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忽视了学生的愿望和真情的流露,忽视了学生的想象的再创造;其次,学生对作文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懂得作文来源于生活,没有观察生活的习惯,作文时就难为“无米之炊”了;此外,教学内容的无序和训练的量少,直接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来极具活力,最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作文课,变成了支离破碎、零敲碎打的附文分析课,变成了“为文造情”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课,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便在情理中了。

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给学生以自主,努力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而当代社会的信息化、开放性、实践性、多学科的渗透和融合,必然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实现学校内外、课堂内外和书本内外的沟通,努力与火热的生活接轨。我们知道,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写作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源泉。语文高级教师张寿纯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和语文学习。”离开生活谈作文,是把作文抽象化、片面化、简单化,作文必须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必须有各种积累,到时才会得心应手,不至于临渴挖井,现用现找。

作文是真情的宣泄,感悟的结晶,人格的再现,所以提升高中生作文的品质,务必着力于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的培养。寻根,具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观察——“悟”之源

鲁迅说过:“要创作,

去寻找、发现的本领,让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能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活力,让生活永远涵濡于人的情感之中,一旦有了这种感悟力,学生就能于风光旖旎、山峦险峻的地方,看到山势的奇伟,触到流水的冷热,听到小鸟的啼叫,嗅到野花的芬芳。用心灵思索,才能在平凡中看出深邃,在万象中悟出本真。情感随之活跃,心智为之解放,个性得以舒展。如果说生活是树,那么敏锐细致的观察则是春风细雨,是他滋养了这生命之树的发育和茁长,绽放出朵朵娇艳的鲜花,而这盛开的朵朵鲜花,便是悟性。

2、想象——“思”之翅

别林斯基说:“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够得到完成”。学生在写作时,能否打开思路,就和想象的丰富程度密切相关,作文时,想象往往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将活跃在作者头脑中的那些朦朦胧胧、五彩缤纷、混混沌沌的各种记忆表象,重新分解、提取,加工组合,创造出更能体现事物本质特征的新形象,这就大大加深文章的广度和深度。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它帮助学生打破生活的界限,弥补了事实链条中的残缺,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释放,发散思维得到拓展,丰富了体验,激发了灵感,从而提高了作文的能力。

3、发散思维,培养灵性

文章是思维的果实。但在目前学生的作文中大量存在着思维僵硬、单一的现象,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学生的思想好像被固定在思维的锁链上,看不到事物的全貌。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培养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心理,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对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答案,表现出一种“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亢奋状态,能从平常中见异常,从相同中见不同,从常例中见特例,充分调动储存于大脑仓库中的生活材料和信息,建立起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写出具有勃勃生命力的“真文章”。而这种“真文章”正是学生灵性的鲜活表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通过发散思维,把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还给学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心灵,为他们铺设一道人文背景,伴随着思维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以智慧为经,以哲思为纬的广阔空间,解读人生,开启心灵,培育出鲜活的灵性之花。

4、思维创新,健全人格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就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学做真人”的一种人格锻造的“大熔炉”,千锤百炼我们的学生,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摆脱单维、刚性、僵化的思维程式,磨砺多维、弹性、自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思维形态。这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哈佛校长曾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哈佛校长坦言挑战》中国教育报1998.5)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开放的思维观念来审视事物,把握其实质,千方百计培育学生独立生存的自信心,百折不挠的进取心,胸怀社会的责任心,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抒写去提升人格,在心灵得到寄托的同时,人格也得到重塑。

文章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一句话,作文要体现自己独特的东西。要做到这一切,思维必须要有创新。可以说,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是学生彰显个性,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写作快乐的关键。创新就是要突破旧思想、旧观念、旧规划,重新构建开放的发散的思维形态,这就需要教师高度自觉地培植学生的人生立场和自主人格,克服学生的从众心态,需要教师创设民主化的思维场景,宽松和谐的思维氛围,自由地发展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并鼓励学生勇于怀疑既成定论,引领学生走出作文思维的定势,引导学生将正面与反面,纵向与横向,发散与聚敛等各种对应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的思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思维空间,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同时,让学生们真诚的抒写仁爱、善良、宽容、同情、互助、和谐、共处等美好的情怀,让他们在激扬文字中受到一次爱和智慧的沐浴,让他们在心灵得到寄托的同时,也得到重塑。形成健全的人格。

5、创新——文之本

写作是一种精神领域内的创造性活动,在教学中,首先要着眼于“创新”,确立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探究、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求异、创新,通过独立思考,用自由之笔,言人所未言,发人所未发,展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发现和感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之文。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渗透于写作

活动的各个要素之中,文章要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或以新观点,或以新角度,或以新材料,或以新写法取胜,毫无新意的平庸之作是没有价值的。刘心武曾说:“倘若仅仅是有生活,而不对生活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形成对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独到的、深刻的见解,那么,写出的作品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深度。”文章要反映生活,但不是生活简单的投影,生活中的自然信息要经过大脑的转换加工才能组织成文,而这一过程必须有作者独立的思考,独到的见解,独特的思维品质。作文本来就是一项很富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寄希望于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打破教条、刻板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思考问题,去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并找到独创的新意,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展其写作空间,真正让学生的作文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悟、所知、所愿。

作文教学的根在于使中学生解放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心智,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焕发出一种感悟的生命力,在作文当中呈现生机勃勃的创新灵性,在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达到“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实现“人”“文”合璧。打破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只重视写作实践而忽视人的培养的应试牢笼。

寻根,在于人。

篇四:如何寻找作文素材

如何寻找作文素材,如何避免无素材可写

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面临三个方面的能力不足:没有可写的素材;写出来的句子段落不够优美;不能对内容进行取舍和组织。在作文训练中,我们可以针对这三个不足,使用不同的方法,分阶段地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当学生没有可写的素材时,老师常常叫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每天写日记,积累素材。因为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写出绝妙的文章,大多数人刚开始写日记时还能兴趣盎然。但学生当前写作水平不行,日记常常沦为记流水帐,写的时候烦味,读的时候更烦味。过不了几天,学生感觉自己进步龟速,前路漫漫,逐渐地就失去了信心和激情,放弃写日记。只有极少数人能坚持下来,最后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

当学生能力较低时,不要去挑战学生的能力,那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学生作文找不到素材时,老师不要逼迫学生去找素材,而是可以直接给出素材,或引导学生去寻找容易获得的素材。

例如,老师布置作文时,可选择一遍文章,在课堂上朗读后,叫学生通过回忆写出来。写的时候,如果记得住原句的话,可原封不动地写下来;如记不住原句,就写出大概的意思。既可对某些部分缩写略写,也可对某些细节扩张夸张。还可以改变作者站立的角度,将听到的文章以故事讲述者的身份转述出来。水平较高者,也可以对故事改写,或仿照原文章写一篇新的文章。

类似的,还可以将学过的课文叫学生缩写、改写、仿写;或者将看过的电影和书上的情节,转述出来,形成一遍文章。总之,在最初写

作文时,要让学生有现成内容可写,不需要主动去寻找素材。作文训练,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能够写起来。只有在不断写作中,学生才能逐渐获得对文字的操控能力,并且享受写作的乐趣,慢慢地,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寻找素材,甚至每天写日记了。

学生的写作水平常常是参差不齐,水平提高的速度也各有快慢。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师布置的作文,最好都是既有现成的素材可写,又有自由空间任水平较高者发挥。

记得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常常布置“记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我的爸爸或妈妈”、“我的老师”这一类的作文题。可是,自己在生活中做过的好人好事实在太少了,走在马路上,我们成天东张西望,想看看有没有人丢了钱,好捡去交给警察叔叔,或者看有没有老奶奶需要过马路,跑过去扶一把,努力想做好事,目的只是想在写作时有素材可写。另外,爸爸、妈妈和老师,都是些普通人,没干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是很不容易找到写点。老师布置这样的作文,本来是想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但每次写作文时,大家那个愁啊。于是,各出奇招,胡编乱造,把没有的事情硬往自己身上、爸妈身上、老师身上栽,写出的作文来,自己都不敢看,也害怕老师看出是不真实的。尽管老师每次都要求去写生活中真实的事情,但看了大家写的明显不真实的作文后,也并不制止或点评。

既然这类文章,学生都在乱编,而且编得焦头烂额,那么老师何不鼓励学生,放开去编呢?

比如,写“我的爸爸”时,就可以写“我的爸爸在一艘宇宙飞船上当船长,经常到各个星球去航行。上一次放暑假的时候,我终于找到机会,

可以和爸爸一起,到木星去作一次短暂的访问。……”。写“我的朋友”时,就可以写“我叫关羽,今年八岁了。我有一个比我小半岁的好朋友,叫张飞,他长得又黒又结实,但有时候性格暴躁,行事莽撞。有一次,我们到一个废弃的园子玩。一个小朋友掉在一个积满水的大缸里。我们大家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张飞捡起一块大石头,向水缸砸去……。张飞虽然是一个有点莽撞的人,但他是一个好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跟他玩。”

小孩的想象能力很强,常常是天马行空一般。老师在布置作文时,不应给他们太多的框框去约束,而应该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想像,写他们想写的东西,写他们能写的东西。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不愁找不到素材了。到了这个时候,再来给他们进行一些有各种约束柜架的写作训练,提高应试写作的能力。毕竟在考试中,为了测试水平,必须是指定了方向的作文。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