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摄影作品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21:56:13 写作技巧
篇一:报道摄影
报道摄影--------20世纪人类最有趣的摄影成果
一
报道摄影被称为是20世纪人类最有趣的摄影成果。
我在职业上的幸运就是因为我刚大学毕业就得到一个符合我的天性的工作----------我是一名报道摄影的编辑;
我从来没有厌倦过自己的工作,就是因为报道摄影让我远离喧嚣也让我兴致勃勃,让我目光如炬也让我平易勇敢,让我动若脱兔静如处子,让我与任何一个人群都能够深刻交往也让我的生活永远与众不同;
我热爱和忠诚于我的职业是因为报道摄影的无限宽容-----------罗伯特.卡帕用上万张照片完成了数场战争的报道,W.尤金.史密斯所拍摄的《西班牙村庄》、《乡村医生》用图片讲述的故事百听不厌;你可以为一个题材用尽你一生的精力才情-----“拍摄有分量有深度的作品:不妨锁定一个主题,用一辈子时间去拍摄!” (山姆。亚当(SANM ABELL),你也可以试试对猛然触动的你的人和事当下留影、、、、、、
报道摄影可以拍摄一个地方也可以拍摄一个人,可以记录一种生活方式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你可以怀抱使命,用自己尖锐的拍摄影响国家律法的制定;没人阻挡你跋山涉水去那遥远的地方记录其他民族变迁和种族消失;每天在自己眼皮底下朴素细致拍摄妙趣真情、世道人心的摄影家也一样令人尊重;报道摄影可以是千张以上、大厚书一本;也可以就是五、六张占据都市报纸的一角,只要你的记录是 “真实的人在真实的时刻做真实的事情”。 美国《生活》杂志在1936年10月创刊时提出这样的宗旨:“观察生活,观察事件,目击伟大的事件,注视穷人的面孔和骄傲者的姿态,观察新奇事物,机器、行动,丛林和月亮上的影子,观察男人的工作,他们的绘画,高层建筑,和他们的创造,观察视窗里之外的世界,和隐藏在隔壁和房间里的事物,危险而不可接近的事物,记录男人爱的女人和他们的孩子,观察并从中得到乐趣,体验并得到教益。”
从事图片编辑工作20年来,我不断地重温这段话,我坚信一百年之后报道摄影的题材也不过如此。但是它看上去那么简单而又那么难以做到。
二
1896年至1930年,美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 . 科蒂斯一直在做一件事------他把家搬到了印第安人的部落,与土著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跟踪调查,每天都在用最老式的相机记录印第安人的生活景像。35年下来,爱德华再没有离开那里,留下了数万张底片。如今,这些照片已成为难得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挡案。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最早的报道摄影了。
自相机术发明以来,一群具有特殊素质和品格的人,在日常的或遥远的、开放的或封闭的、寒冷的或炎热的、平静的或危险的、冷冷清清的、无人问津的地方用相机为人间一切苦乐做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某个现象或存在,他们用照片表达着深刻观察与思考。优秀的报道摄影通过纪录客观现实演变的过程,成为一部部人类的精神史和心灵史,成为历久弥新的文献,它的作用是让将来的人看到今天人们的生存经历、行为以及情绪。
报道摄影区别于新闻照片、更不是艺术创造,摄影者要深入实地,与自己将要拍摄的人群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记录他们的生活细节。报道摄影是用几张、几十张甚至几百张照片以及一篇完整的文字围绕一个主题所作的完整的报道。照片根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以便更
深刻更充分更完美更强烈地表述这个观点。图片之间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围绕着主题展开,构成事件进程或突出事物本质。这个工作劳心劳力,令执著的摄影者为此耗尽一生心血。
什么是报道摄影?“图片故事”、“专题摄影”、“人文地理摄影”都曾经是报道摄影的代名词。摄影人常常在这些词上纠缠不清。
《美国ICP摄影百科全书》对报道摄影做了这样的界定:
“报道摄影的范围很广,包括新闻,战争,特定和纪实摄影。”
“报道摄影的本质应当是用照片去构成故事——文字应当追随由照片构成的发展线索,而不是相反。”
“报道摄影的实质就是真实地,形象地,令人信服地去描述一个故事。”
“报道摄影更侧重于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比如一场地震来临,新闻记者只需以最快速度拍摄到地震本身,而报道摄影者则在地震发生之后追究地震形成原因、地震对一个地区甚至周边地区造成的持续影响加上对专家的深入访谈;
关于钻石,新闻记者只需拍摄模特戴在颈脖上的美丽亮相,报道摄影者则需要到最偏僻和艰苦的地方找寻钻石的源头,矿在什么地方、哪些劳动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开采、又是哪些劳动者制作钻石,这个过程要历经多少艰难直到带到美人颈脖上的那一瞬。
三
有没有标准的报道摄影语言?一直有人试图寻找标准的报道摄影语言,而我宁愿持这样的观点:至今为止,报道摄影没有标准的、整齐划一的语言。而且我相信永远不会有。如果模式化的东西阻碍我们的观看,阻止我们获取最有价值的影象,那再标准又有什么用? 美国《生活》杂志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为使图片故事具有视觉多样性,曾经要求摄影者使用这样的图片类型拍摄-----------开场全景、中景、特写、肖像、交流、特征、顺序、结论。。
实际上,到了现场,把技术和方法烂熟于心的摄影者更重要的是用心发现、感受并进行拍摄。和摄影教条比起来,真实的感情和诚实的劳动比摄影技术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肯定:当开始进行拍摄时,如果能摒弃所有预置的想法,那就算得上很好的开端了。
达到技术的最高境界进而抛弃技术,找到原则进而远离原则,才能让我们的报道更加自然和放松。报道摄影师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摄影语言以后,真诚地用心拍摄,并且对每一个题材付出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接近好的报道摄影的可能。
我自己在报道中常常让摄影技术和所谓摄影原则退回到工具的位置,从而检验我和我的合作者在报道中投入的情感多少-------对工作的情感,对自然的情感,对人类的情感。拥有诚恳的报道精神比拥有精良的报道手段重要得多。
在报道现场,我永远在提醒自己,我们的报道不要背离三个基本元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性的。
“摄影没有法则,不是运动、不必为着什么使命,不管如何达到目的地,结果才是‘该重视的’。”( 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德)
四
庄学本的藏地摄影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摄影师最早也是最经典的报道摄影的范本。直到70年后,人们发现了庄学本的视觉挡案,并认定他是中国摄影史上伟大的纪实主义先驱,
人文摄影大师。庄学本用十年时间在川康边地流连忘返,他的报道由图象与文字共同完成。他每到一地都有系统深入的调查,对群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成果有全面的了解。《西康彝族调查报告》历时九个月完成,是一本考察学著作。庄调查了60多户人家的几百人,从经济、教育、交通、自然资源、地貌、民族、宗教、婚丧习俗、民间艺术、劳作方式、农作物独特的社会结构等都一一进行了介绍。调查结束时,庄先生已经几个月不知道盐味,全身都爬满虱子。庄学本的藏地影象值得现在的摄影者一次次致敬并从中看到源泉。70年乃至更长久的时间,庄学本5000幅质地庄严的藏地照片会永远成为民族影象志中的孤本。 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摄影格局改变,划分逐渐清晰,很多记实摄影者发现可以用报道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拍摄和思考。他们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人云亦云中坚持独立的思想和精神。他们的报道虽远未达到完美境界但已经有了一种动人的力量--------
在新华社,从事对外报道的编辑记者20年来向国外发出几千个报道的专题:《朝拜那木错》、《最后的盐队》、《叠罗汉》、《在零下五十度的的日子里人是如何生存的》、《在百年老屋中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远离死亡线-----不再是藏北冬天的神话》,在这些稿件里我们可以看到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大面积跋涉;王苗率领陈一年、石宝秀、黄炎红等在香港《旅游》杂志上每个月都会完成长篇的人文报道引领读者的精神长征;朱宪民的《黄河》、解海龙的《希望工程》、侯登科的《麦客》、王征的《西海固》、陈锦的《茶馆》、李杰的《布拖记事》、路元敏的《上海》、杨延康的《宗教在乡村》、安哥的《变革的时代》、黑明的《陕北知青》、《100年的新窑子》、于全新的《贫困母亲》、王景春的《汪洋中的一条船》、《白血病》、《盲人》、王瑶的《911后的美国》、画儿的《里加咀》、曾璜的《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儿童》、居杨的《监狱故事》、王福春《火车上的中国人》、《东北人家》、卢广的《环境污染系列》、胡杨的《上海人家》、张新民《都市村庄》、晋永权的《三峡》、深圳的四人摄影小组对当地麻风村长达数年的拍摄,河南记载乡村百姓生活方式的摄影群体、、、、、这些摄影者的报道摄影形式与内容大相径庭,但其规模与深度都构成了中国报道摄影的雏形。
还有很多的志愿者、野外科学工作者、正在做着田野作业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在他们工作的同时,为他们的研究行为、他们的研究对象、为某些种群客观演变的过程留下影象,也留下他们各有意义记录。
因为报道摄影的教育迟迟没有解决,摄影者无法大规模地看到国外杰出的报道摄影的范本,中国的报道摄影者或无师自通或摸着石头过河。加上缺乏重要的报道摄影编辑,使得中国目前的报道摄影存在很多问题--------
有很多的报道摄影只有摄影、没有报道,图文不成比例;
有的报道没有做足事先的准备------〈美国国家地理〉的一个专题,摄影者需要读40本---60本有关书籍;
有的报道摄影者不持有观点,找到了好的题材却因为没有掌握基本的原理而只是提供了一些观察资料;
更多的的报道因理解的肤浅而离本质太远,我们要说的事情也变得没有凭据; 摄影者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让人认识他们所报道的事物的历史与现状,尽管他们的足迹曾经千辛万苦地到达那些人烟罕至的地方、、、、、、、
在21世纪开端,可以下这样的判断:中国的报道摄影真正成为经典的还不多,真正为历史贡献影象记录文献的摄影者也不多。
作为一个报道摄影的编辑我会有这样的期待:每个摄影者都把自己看上去不起眼的印迹以图象记录的方式进入历史, “每一只萤火虫都发出自己的光亮”,报道摄影就会成为重要的视觉文化的储存,作为记忆而存在。
五
不是所有的摄影者都能做报道摄影家的,这种劳动实在需要具备某些特殊的素质与品格。最重要的素质和品格是特立独行----------独立思考、独立行动、长时间为一个题目所苦,不轻易放弃。
专业的报道摄影者常常一个人上路。他们神态安详、精神内守,具有沉静的智慧。他们远离奔流的人群,不追求形式、不制造效果,而是享受独立思考和个性化摄影带来的愉快。 他们身穿结实的粗布衣裤淹没在人群里,那衣服的颜色和土地的颜色没什么区别,衣服的朴素和内心的朴素很吻合。他们把小型的相机尽量隐藏起来,他们用平视的目光打量周围,先用一些时间观察,寻找采访和拍摄角度。甚至要用很长时间让周围的人对自己熟悉起来,熟悉到不再留意摄影者的出没。这时的摄影早已把侵犯变成了隐身、变成了融入。 报道摄影具有的深度决定了摄影者是一个智者,是一个隐士,是一个有深厚情感和深厚学识的人,是一个安静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成熟的摄影者;如果你可以做到不被那些短暂的、热闹的、虚幻的、表面的、名利的东西所诱惑;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一定的学术背景;如果你有能力用相机表达你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如果你想用影象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你不妨远离眼前喧嚣,去做一个报道摄影家。
篇二: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应对与发展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应对与发
展郭志法
就在新闻摄影界力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候,近年又有了“读图时代”的说法。什么是读图时代?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读图时代一词,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描述的,它没有揭示出传者、受众、社会的互动,也没有体现读图时代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等等。读图时代一词只是表明这样的现状:人们接受图片的载体大大增加,除了大众媒介外,移动电话、服装、汽车等众多产品都可能成为图片的载体;人们接触的图片种类不断增多,三维动画、视频录像、图片等等不一而足;此外,图片的数量大大增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图像以前所未有的蔓延之势,占据了人们接受信息总量中很大比例。在这图片的海洋中,新闻摄影有被“淹没”的趋势。
那么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如何调整自身的理念,在图片的海洋中突出它的个性呢?
突出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
新闻摄影首先是新闻,它是新闻报道的一个品种。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一样,经过对客观事实的选择、判断,然后进行报道,通过媒介将新闻事实传递给受众。新闻摄影具备新闻所共有的基本素质,比如: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真实性、客观性等等。
然而新闻摄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立报道手段,说明它还有独具的特征。这种特征包含多个方面,比如现场性、瞬间性、直观性、时效性等等。与文字报道相比较而言,这些特性显然是新闻摄影的优越之处,但是与网络视频、电视新闻报道相比,除瞬间性外,新闻摄影的直观性、时效性、现场性却远远不及动态画面的效果。因此,以静态、瞬间的画面反映新闻事实才是新闻摄影独具的本质特征。 新闻摄影的瞬间性与摄影本身的特征有关系,因为摄影是时刻的凝固。新闻摄影是新闻事实中某一时刻的凝固,而网络视频、电视新闻报道却是一个时间流的呈现。新闻照片不仅仅是从时间中抽取了某一时刻,将这一时刻从其依附的时间流中分离出来,使照片成为新闻事件某一时刻的记录,更重要的是新闻摄影还具有从它记录的时刻向前向后延伸的能力,这正是布勒松“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基础。
在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获奖的《中国体操夺冠赛》(见《新闻战线》2002年第3期封三)是体育类单幅照片,画面表现了体操运动员空中动作的一个精彩瞬间,贾国荣在拍摄时将角度、时机、焦点、构图等诸多因素把握得恰到好处,运动员入梦一般的表情与和谐的背景构成一幅瞬间佳作。这种静止的瞬间形象既凝聚着动作、事件的过去,又预示着事物的将来,虽然是刹那之间的情境或动作,但是表现了新闻事实的整体和精华。所以优秀的新闻摄影记者总是善于捕捉新闻事实内部矛盾中最尖锐、最饱和的瞬间状态,鲜明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时使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在新闻传播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如果认为新闻照片仅仅是在新闻传播上体现出了新闻价值,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够的。作为瞬间造型与空间造型一体的新闻摄影,同样具有二维图像(包括绘画)方式的诸多审美形式元素,不同的拍摄者能动地把握这些形式元素就会在新闻照片中不断推陈出新,这也正是新闻摄影的魅力所在。
因此,新闻摄影提供的凝固的瞬间形象远比一闪即逝的动态图像能给人更深刻的印象。虽然电视新闻给新闻摄影带来了冲击,但是新闻摄影没有被电视新闻取代,
仍然顽强地占据着新闻传播领域的一席之地并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从新闻摄影的这种历程中可以看出,只有突出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新闻图片才会从读图时代的“图”中凸现出来。
发挥新闻摄影的跨媒介性
在一个多种媒体竞相发展的时代,新闻摄影自身作为一种报道手段就必须考虑到跨媒介性传播。
然而新闻摄影从诞生起就与报纸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19世纪末,西方报纸上的新闻照片非常少,仅仅作为版面的点缀或者是插图。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摄影、印刷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1904年,率先以新闻照片报道为主要内容的英国《每日镜报》获得巨大成功,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报道出现,新闻摄影地位进一步提高。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众化报纸兴起,以新闻图片报道为主的《生活》等杂志创刊,以及一大批著名的新闻摄影家如罗伯特·卡帕等的出现,使新闻摄影进入全盛时代。可以说,新闻摄影的命运与报纸媒体密切相连。
在我国,新闻摄影与报纸媒体的紧密关系更为明显。各报社的摄影记者、通讯员和摄影爱好者组成了新闻摄影队伍,报社摄影记者队伍是新闻摄影的主力军;从新闻摄影的发布媒介上看,目前报纸是新闻图片的最大用户;在新闻图片的运转体制上,我国几乎还没有独立于报社与通讯社之外的新闻摄影图片社;在新闻摄影界产生重要影响的“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指导方针也仅局限于报纸媒体。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进步,各种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各显神通,发挥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已是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的必然选择。在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中,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新浪网推出的美国纽约世贸大厦遭恐怖袭击的图片,点击率以百万次计;电视媒体关于反恐战争的报道受到技术和其它因素的限制而经常使用摄影记者拍摄的现场照片;许多提供深度报道的周刊开始大量采用新闻图片;一些以新闻摄影图片为主要内容的书籍也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这些都为新闻摄影的跨媒介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
因为新闻摄影只是一种报道手段,在早期媒介单一时期它必须通过报纸媒介将报道内容加以传播。然而网络媒体的出现,摄影技术特别是数码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新闻摄影跨媒介传播成为可能,新闻摄影作品可以通过电视机、电脑、移动电话等实现同步传播。就像文字报道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并形成新的网络语言一样,新闻摄影只从属于报纸媒介的观点会逐步改变,新闻摄影报道适用于所有的视觉传播媒介。
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传播媒介所提供的信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报道手段,体现新闻摄影的人文关怀应该是新闻摄影在读图时代理念转变的关键之一。
在新闻摄影报道视角上,需要记者更多地平视被摄者和他们的生活,与被摄者之间用心灵去交流。目前,许多摄影记者习惯用“广角镜头”或者“长焦镜头”的眼光看待新闻事实,前者对社会生活是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把握,站在高处俯视事件,后者只是关注特殊人物或特殊事件。各种视角都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本无可厚非,但从人文的视野来看,有的摄影记者缺乏一种用“标准镜头”式的眼光来平视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对它给予高解像力的关注。徐永辉拍摄的《一户农家50年》之所以产生较大反响,是因为它通过一户普通农家50年的沧桑巨变,折射了新中国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农民半个世纪历史的缩影。无独有偶,王瑶获世界新闻摄影
比赛艺术类组照金奖的作品《60岁的舞蹈家重返舞台》并没有关注当红明星,讲述的是舞蹈家陈爱莲60岁重返舞台这件并不重大的事情,但拍摄者通过融入陈爱莲的生活及内心世界,挖掘出人物性格和命运这样大的主题。
除报道视角的影响外,在新闻摄影报道中,摄影记者的技术、器材、理论知识或对拍摄对象理解的偏差都会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今年“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打捞出水的新闻照片很有现场感,画面中持续工作多日的工作人员看到黑匣子好不容易被打捞出来,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是现场实情,但是许多读者批评媒体和记者缺少人文精神,认为这个画面对死难者亲人是一个刺激,在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媒体和记者也应该充分考虑和顾及相关人士的感情。在有关灾难、疾病的报道中,有的摄影记者以超广角镜头拍摄因血吸虫病畸变的大肚子,使画面极度夸张;还有的记者在报道灾难中的伤员情况时,照片中的惨状令人不忍卒读。摄影记者在拍摄这些照片时不仅拍摄技巧不当,而且对拍摄对象的诠释出现偏差,同时照片也会对读者形成心理影响以至伤害。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拍摄者以平等的心态来关注受众和研究受众的需求,也是新闻摄影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比如在新闻摄影报道上一直存在抓拍和摆拍的争论,事实上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很容易得到答案,受众需要的新闻摄影就是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历史活动忠实的报道或者说是图像化的再现,拍摄者没有理由不把真实的图像呈现给受众。
当然,摄影记者的人文关怀不仅仅体现在报道视角上,在报道的策划、题材的选择、画面的处理、编排过程等等每一个细节上,都会体现出对受众的理解和对人本身的尊重。在读图时代,新闻摄影记者人文关怀理念的转变,就会为营造一个平衡、健康的媒介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闻战线》 (2002年第九期)
篇三: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师生摄影作品比赛获奖作品名单的通知
附件1:
广东省首届中小学师生摄影比赛评选结果
一等奖
教师组(10个)
中学组(10个)
小学组(10个)
少年宫组(2个)
二等奖
教师组(20个)
中学组(20个)
小学组(20个)
少年宫组(3个)
三等奖
教师组(30个)
中学组(30个)
篇四:纪实摄影中的主观情节
纪实摄影中的主观情节
纪实摄影是当今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需要。回顾摄影170年历程,其实纪实摄影才应该真正是摄影的主流。纪实性可以说是摄影的天然属性。对纪实摄影的定义,国内目前尚没有一个十分统一的概念。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由老一辈著名摄影理论家夏放、司苏实和丁遵新首次提出了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意见,也就是关于中国纪实摄影的四大特征:1.以社会生活为拍摄题材,并鲜明地表达摄影者对拍摄对象的认识和评价;2.纪实摄影采取现场直接抓拍的拍摄手法,不做任何加工和修改;3.纪实摄影作品要具有艺术性,要求至少准确完整地使用摄影语言;4.纪实摄影作品的主题表达要具有概括性。此四点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顾铮在谈到纪实摄影时说:“纪实摄影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广义地说,只要是见证了历史事件、风俗、文物、世态百相的摄影,都可归入纪实摄影。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摄影、新闻摄影、街头摄影、司法摄影、医学摄影、科学摄影乃至风光摄影等,都有可能因为照片中的历史文化内容与经过时间的过滤作用而具备了‘纪实’的特质。”林路告诉我们:“好的纪实摄影作品是作者对历史和人类文明的积极审视,作者强烈的历史使命、庄重的情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一定能够力透纸背,给观赏作品的人们以视觉的冲击并造成心灵的震撼,这时作品就产生了艺术感染力。”摄影家威廉,克莱因(WilliamKlein)有句箴言:“摄影不是绘画。绘画是构图、修饰、改变。该减的减,该加的加,而摄影就是一下,有或没有就是一下,死了或活着就‘砰’的一声”。好一个“砰”的一声,一字道破摄影的要害。当纪实摄影家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一张胶卷里包含着的不仅是从某一历史时间中抽出的定格,同时也带了一个优秀的纪实摄影家独特的思考。在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中,主观的形式表现与客观的内容选取,是相互作用而并不相冲突的,是创作主体与表现客体的交融结果。卡蒂埃·布勒松所说:“照相机是记录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象的眼睛。我们是拍摄事物的“发现者”而不是“发明者”。但是他也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当我的右眼向外张望时,我的左眼就向内心回视。我所拍的图像,是我的内在和外在两个世界交融的结果”。
纪实摄影虽然有着非常独特的客观性,但相机是人来操作的,画面是人来选择的,人的因素无法回避地包容在每一幅照片之中,没有主观内容的照片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所追求的客观,只是真诚的、老实的、准确的转达而已,因为现实根本就不可能在影像中被全息地再现。冯牧有句名言:“照相机是最客观的,摄影家是最不客观的”。卢广也在一次被采访时说:“在纪实摄影中,我追求的是真实事件,而非真实瞬间。”纪实的价值在于镜头影像还原
的真实性,但纪实的风格和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纪实摄影要求摄影家应怀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对事业的无限热忱和献身精神,以及高深的摄影文化素养。他们关心人类的生存状态,并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状态做出种种努力。他们在记录事件表层的同时,更注重反映时代意义。他们用摄影画面去影响他的观看者,以此让欣赏者了解真相,以摄影促进社会进步,从而体现出纪实摄影的社会价值。上世纪80年代,解海龙花费近10年时间深入全国各地贫困地区,拍摄了反映失学儿童和边缘教育状况的《希望工程》系列,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真实的图片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全国开展了“希望工程”活动,以帮助数以百万计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摄影师卢广保持鲜明的底层立场,拍摄了《镜头不会撒谎》、《关注中国污染》纪实专题。这些都是他利用摄影这一利器为人类自身利益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典范。王福春拍摄的《火车上的中国人》,他用自己的感受记录了20世纪中国铁路这段无法忘怀的历史。将人们带入了对中国铁路领域的深层次思考。史密斯为揭露日本水俣病被工厂主雇佣的打手吊打致重伤仍不屈不挠,这些都足以为后世楷模。纪实摄影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体现非常明显。真实性是纪实摄影的基本要求,摄影图像的认识功能就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反映。纪实摄影作品要到达影响人、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必先感染人的情绪,打动人的心灵,陶醉人的精神。这些纪实作品,都在一再证明着纪实摄影在当今的社会价值。总之,我们可以通过一幅幅纪实的画面进一步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状态,进一步认知和反思人类自身存在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我们不难看出,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除去其自身的记录真实的特性以外,它还同时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摄影的纪实性与艺术性往往是相互统一存在的。当然,如果纪实摄影的表现形式妨害了其客观的真实性,那么纪实摄影就可能嬗变为另一种艺术形态了,所谓的“纪实”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艺术家皮特·亚当斯所说:“对于伟大的摄影作品,重要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另外王瑶创作的的京剧摄影作品集《看不见的京剧》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细腻的情感,深入挖掘了京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力求将京剧最原汁原味的东西以及京剧演员们的生存状态真实呈现给观众以及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人文展示给世人。
要拍出真正优秀的作品,纪实摄影者需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不同的创作与表现方法,将再现与表现巧妙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讲有如下几种主要的表现途径。首先是找寻并塑造典型的形象。艺术形象是从众多生活形象中抽取的可以反映生活本质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形象。它不再是任意的生活侧面,而是经过处理加工的、典型化的生活形象。纪实摄影
从广泛、庞杂的现实世界中发现具有特色的形象,发掘普遍共性和深刻必然性,以鲜明的个性展现整体,以偶然的瞬间反映必然,形成窥一斑而见全豹的表现力。典型形象的塑造体现了摄影创作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强化了摄影文化、传媒的作用。突出的例子就是解海龙的《希望工程》,那个小女孩渴望的眼神深深地打动了所有看到照片的人。也由此而近乎直接推动了希望小学工程的建设。第二,需要纪实摄影家去下意识地组织鲜活的画面。生活形象是立体并多面的,而受技术的局限,纪实摄影只能抓到空间时间中的一部分并突出表现,而舍弃另一部分内容,重新组织了事物间的结构。这种方式的使用加入了摄影家自身的观点与态度,跟随着作者思想而发生表现某种关系及意识。例如摄影家迈克·亚伯拉罕斯拍摄的作品《朝圣》画面中,一个拄杖赤脚攀爬的朝圣者背后依稀可见很多攀登者,拍摄者通过近距拍摄细腻的刻画了朝圣者努力攀登的状态,描绘了朝圣者模仿圣帕特里克将在风雨交加中经受考验情景,也通过略带俯拍的视角将其它攀登者引入画面,交代了他只是千千万万信徒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很多和他一样的虔诚的朝圣者。画面组织的非常鲜活生动又富有感情。第三,捕捉瞬间,“决定性瞬间”。拍摄者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生活过程中选择一个片段展现出来,呈现出生活中观察不到的视觉效果,引发欣赏者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画面造型之前和之后的场面进行推测和想象,进而在头脑中形成连续的动态画面效果,展现事物运动的过程。这种对运动造型的捕捉和选择需要依照拍摄者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彰显其对事物运动过程的概括,是纪实摄影中最重要的一种创作方式。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的经典之作《倒下的士兵》,表现了被摄事件的紧张和突发性;摄影所能凝结的“决定性瞬间”,是在真实的时间中,是在真实的空间里。只有在真实的时空中,摄影家才能获得真情实感;才能喷发出创作的火焰;才能发挥他最大的创造力。第四,饱含情感与思想。摄影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表达着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向欣赏者暗示特定的审美趣味。一幅没有内涵和情感的作品,就像没有灵魂的肉体一样。拍摄者要擅于将内涵和情感蕴育到作品当中,让作品具备时代的、社会的烙印,认识到摄影在表达创作思维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媒的作用。摄影作品的突破点和爆发点在于情感,表达的感情也要真挚。只有将情凝于人、凝于景、凝于物、凝于理之中,才能引发欣赏者的共鸣,创作出震撼心灵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长留于人的记忆之中。例如,摄影家黄翔的作品《十月的螃蟹》从静物摄影的角度只能是一般的作品,但画面对“四人帮”的影射,反映出人民对其灭亡的喜悦和嘲讽,产生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为一幅动人心魄的摄影名作。
进入21世纪,求新、求异、求怪的摄影,一浪一浪地冲激着传统摄影的堤坝,当代纪实摄影的摄影思维、摄影语言开始向着多元化展示。这种势头引起众多严肃思考自己摄影走
向的人们的困惑、躁动甚至迷惘。通过多众多纪实摄影家作品的解读,这些作品中的主观情节较之前更明显。首先一点是,纪实摄影家的作品中比较明显的存有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创作心态与审美个性。每一个纪实摄影家在拍摄时,所选取的景别、焦点、视角、瞬间等都不尽相同。这充分体现出摄影家的能动性与主体性。摄影家有自己独到的慧眼与灵感,同样的照相机,在优秀的纪实摄影家手中,却能将主题表现的淋漓尽致。
典型的如黄庆军、马宏杰两位摄影家的《家当》系列作品。静止的画面却能让人内心波澜起伏、思绪万千,不仅仅让人感受到了摄影艺术的魅力,更让人透过这艺术的魅力,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黄庆军、马宏杰为拍摄作品,走访了中国的许多地区,有意识地去选择那些最有代表性、最有中国当下生活特征的居住图像。《家当》构成的图景不是被动地记录现实,而是体现出艺术家积极介入现实的主体意识。他们二人的《家当》系列影像作品立足于这样的时代转换,去捕捉我们生活中的物品本身,以物的形态去透射寄寓其中的人的内在属性。系列的每一个部分组成都是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活信仰与生存状况的见证,它们见证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活方式的变与不变,更昭示了影像作为艺术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功能。
当代,随着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影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及对世界关照方式的改变,当代纪实摄影无论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自身摄影语言的表现上,都展现了创新的可能性。摄影家同样都是站在纪实摄影的阵线上,使用多种摄影语言和拍摄手段,重新定义和拓展了摄影的记录功能和影像的真实性。传统的社会纪实摄影强调眼见为实的客观性,其目的主要是促进社会变革。而廖建行、格雷汉姆的纪实摄影却相当主观化,他们作品的题材不再是宏大的主题,而是用平视的角度拍摄人物。他们借用诗歌和文学的叙事手法,用“意识流”的方式编辑作品,利用各种意象使作品具有“诗意”和“象征性”。还有一些摄影家放弃了传统纪实摄影的眼见为实的观看方式,用拟实的方法进行拍摄。当代纪实摄影家们有一个共性倾向,就是不再把纪实作为一个独立的思维存在,而是探索它和其它艺术媒介、视觉表达融合的问题,如当代纪实摄影与时尚摄影的融合等。他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使当代纪实摄影的主观化艺术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写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