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小学作文 > 教育资讯

南京印象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07:14:57 小学作文
南京印象阅读答案小学作文

篇一:南京印象

南京印象

往前走,往前走,再往前走......

一大片水,火车站出来就是湖的城市,玄武湖,诗意的南京。 南京,我来了,那个人人向往的江南梦城,无数诗人留下华章的古都,数不清的革命先驱们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金陵城,我终于来了。

高楼大厦,繁华新街,楼台梦宇,眩目灯火,眼前的南京浸泡在新街口的楼海中,亦被灯红酒绿的气息所笼罩,我有些迷失,南京,这么一个久负盛名的城市,在我的眼里,却多少让我有了些许失望。是我迷失在了南京,还是南京迷失了自己?我找不到,听不到,看不到。感受不到真正南京呼吸的气息,太淡了,太淡了,因为它的光芒被一些什么掩盖了。我尝试着寻找,寻找原因,寻找一些让自己心里泛起莫名的淡淡失望的原因。

德基广场楼下的奢侈名店,新街口地下莱迪广场的无数讨价还价的贪心老板,以及中山陵外难以数清的各种巧立名目的所谓的旅游商品店,世俗气息如此浓重,这就是南京么?

而有一次,我在江宁一个路边吃汤包,一个很破的店,歪歪斜斜的招牌和 黯淡的灯光。店主是一对年迈的夫妻,我和朋友进去的时候 ,店主还正在吃饭,见有客人来,连忙扔下筷子,太婆微笑着我们招呼我们坐下,皱纹很明显,但是笑容很慈祥。我们要了两份南京名小吃——鸡汁汤包,我还要了一份鸭血粉丝汤,朋友是草原上的人, 不吃内脏,他正犹豫着喝什么汤才好,于是怯生生地问太婆有什么汤好喝。太婆淡淡地笑着说,你要喝什么汤我就做什么汤。于是朋友很想了一下,要了一份鸡蛋汤,很简单的汤。太婆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搅拌着鸡蛋,仿佛正承载着朋友对家乡的怀念,对家的回想,对母亲的思念。咬破薄薄的汤包,新鲜香腻的鸡汁就渗了出来,很迅速,亦很饱满的感觉,充满到嘴里,又让人有家的感觉,那么安宁,那么地温馨清香。

在这个喧闹的都市,所谓的六朝古都,自古繁华的江宁城,一段让人觉得无法靠近的历史,却让我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它的真实,它的与众不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最后结帐的时候,我问太婆多少钱,太婆没多想,用淳朴的南京口音含糊地说:“十二块五吧。”我心里一怔,那一碗鸡蛋汤,太婆只要了五毛。在南京吃饭,一碗鸡蛋汤再怎么便宜也得两三块的,我们随意点的一碗鸡蛋汤,没有菜单明码标价,要是碰到一个黑心的老板,他收我们五块六块我们也没有办法的。 这一对年迈的夫妇真的给我一种超凡的感觉,不被喧嚣的世俗所污染,只一心为过路人留下一脉脉温暖,让人深记,让人回味。

来南京一个多月了,去吃汤包的这一次记忆是南京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动。我相信,不只是那位老爷爷和老奶奶是那么地善良,勤劳,温暖,整个南京这座城,骨子里都是会有这种与众不同的品质的。之后,我还去过那对年迈夫妻店里吃过几次,我知道,以后我还会去,我有时间就去,要知道,我品味的不只是鲜香饱满温馨的汤包,更是那一股子儿南京气质,南京人所给我的温暖,家一样的温暖。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09级 付亦鹏

篇二:印象南京(1)

印象南京

南京给我的感觉总是那么优雅,那么富有感情,这个城市的气息是那么厚重,南京的悠长历史和现代风格的结合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我喜欢这样的魅力,带着些许的五代金粉六朝脂香,风流旖旎到了极致。

千年的沧桑,使一种巨大的美慢慢淡漠,我们不能再企及。所幸,南京完整的保留了所有的繁华和苍凉,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供后人仰望。

似乎所有的地方里,只有江南和漠北可以将雍容大气和秀丽精致两种极端的气质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南京有着王者之气,大家风范,可是又含蓄温柔,那种美不凌厉张扬,也不咄咄逼人,它像冬日的阳光,温暖安定,慢慢的渗入灵魂深处,然后与血液相融,再也无法割舍。好像这里可以看见斜阳烟柳、金戈铁马、宝剑旌旗、风雨流年,也可以找到那阕没填完的诗词、未找到的韵脚,等不及的生生世世。

南京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六朝古都的繁华俨然不再,但是她的明城墙,是最能体现她的历史特征的见证物。而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 六朝旧事,寒烟衰草,清丽温婉的金陵,走过太漫长的道路,如今已经是英雄一去豪华尽,王谢堂前燕不归。可是,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又发现,秦淮河边的笙箫并没有散去,明孝陵的石象依然矗立,玄武湖的桃花依旧,雨花台的烈士肃穆,南京,在历史与今天,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喜欢赤脚走在中山陵的路上,看两侧高大的梧桐绿绿黄黄,随风飘舞;喜欢站在古旧的城墙上,看石砖独自沉默,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用审视但宽容的目光看着历史的沉淀;喜欢看秦淮河边的灯光璀璨,映照着曾经的繁华,跌宕着未曾流失的王族气质……

特别喜欢南京秋日的梧桐,飘散出一份事情画意,独自漫步抑或与心爱的她牵手走过,都是一副美丽的画卷。累了?不要着急啊,南京有很多免费的公园,雨花台风景区、石头城公园、菊花台公园……环境优美,小憩片刻,保你疲劳顿消。饿了?南京的小吃也很不错哦,鸭血粉丝汤,这可是享誉中外的美味哦,来点辣油,不过,最好是让朋友去带你吃正宗的。还有那十三香龙虾,绝对对得起它的名字……

感觉南京象一个有着说不尽的故事的老者,明城墙的沧桑,秦淮河的灯火,每天都可以聆听到老人家那有关金陵六朝风的演绎。

感觉南京又象一个充满时代感的女孩,高楼林立的新街口到处都是朝气勃发的都市男女,各大高校让南京充满了悠扬的青春气息。

感觉南京也是一个胸怀宽大的诰命妇人,她以那优雅雍容的形象接纳着四海友人的到来。南京大萝卜的憨厚好象没有上海人那样排外。

南京处处渗透着文化,路名也是的。南京的地名我都比较熟悉,似乎每一个地名都是一个小

故事。什么后宰门,程阁老巷,户部街……

南京像一个铅华洗尽的落寞贵族,不张扬,不满街时尚,不嘈杂,也不疯狂,就连人说话的声音,也是细细软软的。她静的想夏日的树荫,软的像素口的雪糕,让人不有的温柔如水起来,这样的恬静中,自有一股出乎意料的慑人气质。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南京,你就能亲自感受到她的那种无法抗拒的魅力……

篇三:201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排)

南京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一 ( 26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⑵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⑶欲穷千里目, 。 (王之涣《登鹳雀楼》)

⑷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⑸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⑹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⑺醉翁之意不在酒, 。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⑻予独爱 ,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⑼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 , 。”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⑴繁衍 ⑵一拍即 合 ⑶和xù ⑷齐心xié 力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D.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公益大型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各界知名爱心人士出席仪式。

D.端午节前夕,许多厂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参加?南京小导游?活动,你搜集了以下材料,做了几件事。

材料一:南京?34路博爱线?是一条独具特色的公交观光线。它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中山大道?行驶,直到中山陵。乘客可以观赏沿途的民国建筑和车厢内的民国老照片,领略浓郁的民国风情。34路公交车采用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节能环保车型,还覆盖免费的4G网络。?博爱线?将民国风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充分彰显了南京的城市精神。

材料二:年初,南京2路公交车采用普通话和南京话双语报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嘟嘟: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接近,而且腔调有点土,用南京话报站,没必要。 小影:我觉得南京话不土,蛮好听的。但是用它报站,外地人听不懂,坐过了站怎么办?

材料三: 南京市“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线路图表

5.你为34路公交线撰写导游词。根据“材料一”,最适合作为开场白的一项是( )(2分)

A.乘客们,大家好!这是一条特色观光线,全车已覆盖了4G网络,大家可以免费使用。

B.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公交车!本车采用的是以天然气做动力的车型,绿色环保。

C.各位乘客,欢迎乘坐“34路博爱线”!让我们一起领略民国风情,感受南京城市精神。

D.这是一条民国风情和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公交观光线,各位乘客沿途可观赏民国建筑。

6.你针对“材料二”中网友的议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阐明了理由。(2分)

7.六月的一个周六中午,外地游客思齐来到南京,住在中山码头附近,计划第二天晚上离开。她想在这段时间里游览南京城,并走进乡村观赏自然风光。请你利用以上三则材料,为她合理安排行程,并简要说明。(4分)

二(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减字木兰花 琴

[宋] 苏轼

神闲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未动宫商意已传。 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归去无眠,一夜余音在耳边。

[注释]①宫商:这里指曲调。

8.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4分)

词的上片,

?玉指冰弦?写琴女抚弄琴弦,?⑵ ?,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未成曲调先有情?。

词的下片,前两句写⑶ ;末尾两句写词人听琴归来仍觉余音绕耳,侧面表现出琴女演奏技艺的精湛。

要求:⑴用词中的字填空;⑵用词中句子填空;⑶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

[古文阅读]

久而俱化

[宋] 洪迈

天生万物,久而与之俱化,固其理焉,无间于有情无情,有知无知也。

予得双雁于衢人郑伯膺,纯白色,极驯扰可玩,置之云壑,不远飞翔。未几,陨其一,其一块③①②①独无俦。因念白鹅正同色,又性亦相类,乃取一只与同处。始也,两下不相宾接,见则东西分背,.④

虽一盆饲谷,不肯并啜。如是五日,渐复相就。逾旬之后,怡然同群。但形体有大小,而色泽飞呜则..

一。久之,雁不自知其为雁,鹅不自知其为鹅,宛如同巢而生者,与之俱化,于是验焉。 .

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

唐太宗时,吐蕃禄东赞上书,以谓圣功远被,虽雁飞于天,无是之速,鹅犹雁也,遂铸金为鹅.以献。盖二禽一种也。

(选自《容斋随笔》)

[注释]①衢(qú):指衢州。②扰:顺服。③块:孤独。④俦:伴侣。⑤禄东赞:吐蕃酋长。⑥被:遍及。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其一块/独无俦 B.两下不相/宾接

C.宛如同巢/而生者 D.今人/呼鹅为舒雁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⑤⑥

⑴因念白鹅正同色 ⑵怡然同群 ...

⑶雁不白知其为雁 ⑷遂铸金为鹅以献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如是五日,渐复相就。

12.文中的雁和鹅先“分背”后“俱化”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10分)

碑与帖

蒋勋

碑与帖是汉字书法上两个常用的字。?碑?指刀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帖?指毛笔写在纸帛上的文字。魏晋以后,书法界普遍认为?碑?与?帖?分别代表重拙朴厚和潇洒飘逸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风格。

魏晋之后南北朝形成了对峙局面,书法论述也一般习惯把?碑?与北朝连在一起,称为?北碑?。以?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为主的?帖?,自然就被认为是流行于南朝文人间的?南帖?。比如北朝著名的《张猛龙碑》,苍劲古朴,而?南帖?名作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则灵动洒脱,两者大有径...庭。 .

?碑?还原到原始意义,是指石碑上用刀刻出来的文字。这些石碑文字,最初虽然也用毛笔书写,但是一旦交到刻工手上,负责石刻的工匠难免会有刀刻技法的介入,这就改变了原来毛笔书写的线条美感。《张猛龙碑》字体端方,笔画厚重,许多线条的风格就不是毛笔容易表现的,那是石匠在刀刻的过程中融入了刀法的利落、明快、刚硬。因此,?碑?与?帖?书风的差别,或许并不只是北朝与南朝的问题。

一九六五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王闽之墓志》石刻,刻于东晋咸康到永和年间,永和九年正是王羲之写《兰亭集序》的那年。王兴之、王闽之也是王氏家族中的精英文人,但是从墓志石碑的字体来看,却与王羲之书风完全不同。碑文字体方正,拙朴刚健,点捺用笔都明显看出了刻工的刀法,不像?南帖?,却更接近?北碑?。

笔、墨、纸、砚成为?文房四宝?,如果在汉代,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汉代始终以竹简书写为主,纸的使用微乎其微。魏晋则是竹简书写过渡到纸帛书写的重要时期,王羲之正是纸帛书写到了成熟阶段的代表(转载于:www.smhaida.com 海 达 范 文网:南京印象阅读答案)人物。用?纸?、?帛?一类纤细材质书写,增加了汉字线条?行走?、?流动?、?速度?的表现力。汉字在以纸帛书写的晋代文人手中流动飞扬婉转,或?行?或?草?,潇洒飘逸,创造了

汉字崭新的行草美学。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运笔的转折,既丰富又精炼,既飘忽又有力,充分体现了?帖?潇洒俊逸的书法风格。

?碑?是石刻,?帖?是纸帛,从另一个角度看,书法史上?碑?与?帖?的书风问题,或许可以有新的理解。 (选自《汉字书法之美》,有删改) ....

13.从全文来看,作者所提出的“新的理解”指什么?(2分)

14.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⑴第二段加点词语“大有径庭”的含义是什么?(2分)

⑵第四段的作用有哪些?(3分)

15.下面两幅书法作品,你更欣赏哪一幅?请结合文章内容,从笔画的角度说说原因。(3分)

《张猛龙碑》(局部) 《兰亭集序》(局部)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5分)

粥里春秋

陆建华

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是念了,也歌唱式地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

篇四:2014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精排)

南京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春眠不觉晓, ▲ 。 (孟浩然《春晓》)

(2)潮平两岸阔,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山重水复疑无路, ▲ 。 (陆游《游山西村》)

(7)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

景象真可谓“ ▲ ,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

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大小的蝴蝶翩 ▲ 然起舞,令人陶醉。 .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 。 .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ì ▲ 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shēnɡ ▲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

A.(1)楷书 (2)行书 (3)草书

B.(1)行书 (2)草书 (3)楷书

C.(1)行书 (2)楷书 (3)草书

D.(1)草书 (2)行书 (3)楷书

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 )(2分) 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的小闰土, ▲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

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

C.有夜晚芦荡寻找鸭群的杜小康

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

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3分)

【材料一】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

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 ▲

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1)▲ 他说: (2)▲ 我说: (3)▲ 他说: (4)▲

二 (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14分)

【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②①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古文阅读】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

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

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

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

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⑥④⑤③②①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报恩塔是也 ▲ (2)闻烧成时 ▲ ..

(3)半日方散 ▲ (4)必顶礼赞叹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2分)

警句

徐懋庸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

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

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

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

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3分) ....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6分)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

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

篇五:2014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 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春眠不觉晓, ▲ 。 (孟浩然《春晓》)

(2)潮平两岸阔,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天街小雨润如酥,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山重水复疑无路, ▲ 。 (陆游《游山西村》)

(7) ▲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8)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

(9)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

景象真可谓“ ▲ ,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初夏,花园里一片烂漫。大小的蝴蝶翩 ▲ 然起舞,令人陶醉。 .

(2)社区组织亲子活动,孩子们稚嫩可爱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 。 .

(3)报上登出招募“青奥志愿者”的启shì ▲ 后,年轻人纷纷前往报名。

(4)老人们聚会时谈笑风shēnɡ ▲ ,说起家乡的美食,更是赞不绝口。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3分)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第 1 页 共 9 页

4.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的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王羲之《何如帖》 (2)张旭《肚痛帖》 (3)颜真卿《颜家庙碑》(局部)

A.(1)楷书 (2)行书 (3)草书

B.(1)行书 (2)草书 (3)楷书

C.(1)行书 (2)楷书 (3)草书

D.(1)草书 (2)行书 (3)楷书

班级要出一期“小说天地”的板报,你和小伙伴们需完成以下几件事。

5.文文编辑“小说悦读”栏目,你想在她的阅读感言中加一句,最合适的是( ▲ )(2分) 翻开语文书,走进小说天地,我见到了一个个鲜明的少年形象:有月夜沙地守护瓜田的小闰土, ▲ ,还有课余林中朗读《万卡》的李京京……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久久不忘。

A.有夜晚苇塘护送女孩的杜小康

B.有杜小康夜晚苇塘护送的女孩

C.有夜晚芦荡寻找鸭群的杜小康

D.有杜小康夜晚芦荡寻找的鸭群

6.程程编辑“小说疑读”栏目,他结合收集的两则材料,从“叙述者”的角度设计了一个问题,你从“钱”的角度也设计一个问题。(3分)

【材料一】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节选自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材料二】

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

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节选自鲁迅《孔乙己》)

程程设计的问题:这两篇小说为什么都用孩子的眼睛来观察世态人情?

你设计的问题: ▲

第 2 页 共 9 页

7.关关编辑“小说延读”栏目,展开想像,续写了《最后一课》,你补充其中的一段对话。(4分) 我(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了,大家陆续地离开了教室。韩麦尔先生依然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我走到他面前。

我说: (1)▲ 他说: (2)▲ 我说: (3)▲ 他说: (4)▲

二 (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1题。(14分)

【古诗阅读】

遣兴

[清]袁枚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注释]①爱好(hǎ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②初笄(jī)女:刚成年的女子。 ②①

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

【古文阅读】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

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

④⑤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

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

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⑥③②①

第 3 页 共 9 页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则报恩塔是也 ▲ (2)闻烧成时 ▲ ..

(3)半日方散 ▲ (4)必顶礼赞叹而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11.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12分)

警句

徐懋庸

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老师在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一二警

句,便大加赞赏,结果就连在一篇说明文中,学生们也必硬添入许多不相宜的奇警的字句。其实,作者喜用警句,是由于才力薄;读者喜看警句,是由于见识浅。才力薄,所以不能创作充实完善的文章,徒藉警句以娱人;见识浅,所以不能理解一篇文章的全部内容及其每字每句所含的意义,徒摘警句以自欺。

真正的好文章往往是以平常的语言说真实的事理,所以无处不善,没有警句,也可以说

句句都是警句;那些读者喜看的警句并非作者的刻意追求,而是自然天成的,有如锦上添花,与全文相得益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本来人人能道的平凡的句子,在《饮酒》诗里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并不独自出色。可有些人钟爱此句,硬用在自己的文章中,以为可以使文章增色,结果恰如在粗劣的土布上用金线绣花,极不相称,且所绣之花,..........

绝不会佳。现在有一类人写作几乎全篇用警句凑成,使人如看万花筒,初看似乎繁花似锦,莫测高深,一经拆穿,则不过是一些玻璃碎片乱凑而成,毫无意义。

喜欢看警句的读者,阅读伟大的作品定会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而善读者并不在意是否

有警句。就如赏花,真能欣赏名花的人,会到园地上,于阳光微风中,欣赏花儿的活泼生机、天然的姿色及其与环境相掩映之美。在这样境界中的花,无论大小开谢,各有其美。但不懂欣赏的人,只知折取一枝插在瓶中,自以为已尽得此花之美,却不知这是大煞风景的。

世上的语言,本无所谓“奇警”与“平凡”,关键在于运用得当。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那些只追求“处处须警句”的文章,华而不实,实在是不足取的。

(选自《文章正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第 4 页 共 9 页

12.文章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3分) ....

A.写说明文,不必硬添入许多奇警的句子。

B.好文章无处不善,是不刻意追求警句的。

C.写作时,如果多使用警句可使文章增色。

D.阅读作品,不应该因为没有警句而失望。

1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5分)

(1)第二段中加点的“粗劣的土布”和“用金线绣花”分别比喻什么?(2分)

(2)第三段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14.文中说:“好作品的语言无论有着怎样的特点,都能表达充实完善的内容。”请以朱自清的散文《春》和《背影》为例,对这句话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6分)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

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lu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路鹗且桓鍪芾溆鲇质芷幕夜媚锪恕?/p>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

第 5 页 共 9 页

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