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孤独老人图片大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19:19:12 体裁作文
孤独老人图片大全体裁作文

篇一:一个老人的孤独

一个老人的孤独

“小时候,你很调皮的呀。在村里的时候,每天到处乱跑,一会儿就不知道跑到那个村角落里了。一到中午,我们叫你回来吃饭,喊破喉咙都不见你回来。你爷爷种田回来,喊一声,你马上就红着脸跑回来了。一到晚上,你可难睡啦。老是把一条腿斜搭在你爷爷的大腿上,双手搂住爷爷的脖子,紧紧地抱住他,弄得他晚上都睡不好。你老是踢被子,他一晚上要给你盖好几次被子咧。”

更早的我就不记得了,只是奶奶和爸爸妈妈说我小时候很黏爷爷,很听爷爷的话,而爷爷也最爱我。小小的我,会把妈妈分的糖拿给爷爷吃,而爷爷却说牙疼;我会在第一时间把一张张红色的奖状拿给爷爷看,爷爷的夸奖总是我不断追逐奋斗的动力。我会每天陪拉着爷爷粗糙的手,陪他慢慢地上街买菜,听他对朋友自豪地指着我说:这是我孙子。我会把妈妈给的零花钱全部给爷爷,而爷爷却从不为自己买什么,总是买水果,牛奶,零食给我。直到上初中了,爷爷也因为要照顾两个堂弟回到乡下。两个堂弟都念寄宿制学校,而爷爷就在离学校不远的一条小街上租了间房。平时两个堂弟都在学校上课,仅有年纪小些的堂弟晚上回来休息,而晚上爷爷还要做夜宵带去学校,相处时间还不到1小时。而随着小些的堂弟也上了初中,两个就都在学校寄宿了,只有偶尔才回去看看。我知道,家乡不发达,街上的路灯也没几个,一到天黑各家各户几乎都关门了,街上冷冷清清,爷爷也只能呆在出租屋里看电视。一个老人,到远离亲戚的地方,一个人在一盏惨淡的夜光灯的照耀下无聊的看着电视,直到睡着。偌大的房间里,仅有一台电视陪伴,我看不到,却能想象到一个老人的孤独。过年了,大家都在忙活儿,我也乐得清闲,便四处逛,也没陪爷爷。回来时,看见爷爷和六公,七公坐在小板凳上,先前倾着身子,不时往烟筒里塞进小簇烟丝。轻轻地点火,慢慢地吸吮,在深深地吐了吐烟。爷爷的动作很慢,慢到让我感受到他的无力。转头看到停在新建的水泥小路上,叔叔靠着车门,手里拿着手机,大概是正和某个老板在高谈阔论吧,不时传来阵阵刺耳的笑声。忽然,我想,爷爷吐的不是烟,倒更像是一声叹息,重重地打在我心上。去年大年初二,父母都带着孩子去女方的娘家拜年了。无非是见个面,打声招呼,送点礼,母女聊些家常,再一起吃顿饭,一天就这样过去了。爷爷那天没去,因为车坐不下人了。临走时,我看见他一个人带着破旧的草帽,骑着那辆老单车驶在小路上。回来时,趁着大家往外搬东西时,我赶紧跑过去看爷爷,想告诉他我收了多少利是,吃了多少好吃的东西。然而我又看到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老人,头发早已花白的老人,坐在自家院子里,靠在藤椅上,无力的撑着那把老葵扇,轻轻地摇着,望着远方渐落的日暮出神,一声叹。这是我见到的,也是能想到的最孤独的背影。我想着,心酸。渐渐长大了,也就懂得更多了。一天,晚修结束后,回到寝室里,想起已好久没有和爷爷通过电话了,于是便拨起了那个电话。我吵醒了他,他却在听到我的声音后激动起来,仿佛我的一个电话给了他极大地活力似的。聊了好一会儿,我看了看钟:11点,有点晚了,便说:爷爷,很晚了,你早点睡吧。还有,最近天气变化比较大,你要注意身体啊。还有啊,注意休息,不要那么劳累。那边传来:好,好,好。也许,爷爷在孤独的夜晚仅仅只需一个短短的电话,一声注意身体,一个安慰。人至暮年,心酸衰老。我以青年之心,叹暮年老去,为之无奈。我不知道有谁能体会

到这样一种孤独,我不知道有谁能理解这样一种无奈。只是一个老人的无私奉献,到了晚年,竟如此需要一个安慰的电话。这是一个老人的悲哀。每当想着,眼睛便不争气的湿润了。

广东深圳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高二:吴杰

篇二:孤独老人

篇三:老年孤独感的应对

老年孤独感的应对

孤独感是一种心理上的隔离状态,比如感觉被别人疏远、抛弃或者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

孤独感在老年人中常见。我国上海一项调查发现,60~70岁的人中有孤独感的占1/3左右,80岁以上者占60%左右。美国医学家詹姆斯等对老年人进行长达14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独隐居者得病的机会为正常人的1.6倍,死亡的可能性是爱交往者的两倍。他对7000名美国居民做了长达9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那些孤独老人的死亡率和癌症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因此,解除老年人孤独感是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原因

导致老年人孤独的可能原因为:

①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

②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家庭;

③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

④性格孤僻;

⑤丧偶。

人到老年,生活圈日渐缩小,听自己倾诉内心情感的人也日益减少,致使孤独感常与老人相伴。另外,老人若退休离开曾熟悉的群体,子女忙于工作对老人无暇顾及,特别是具有闭塞特点的现代高楼居住环境,更加重了老人孤独的心理状态。

因此,孤独既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又增加患病的可能。

一项调查表明,人生活在和睦的家庭群体或一个密友圈子中,其抵御疾病的能力较强。美国、芬兰、瑞典三国科研人员一项对4000多名男女长达12年的联合研究发现,与群体疏离的人患严重疾病或者在此期间死亡者,比对照组(社会活动活跃的人)高出2~3倍,而且与社会越疏离的人,其患病率与死亡率越高。研究者指出,孤独不单带来不愉快的感觉,还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美国70岁以上独居的男子患心脏病、肺癌、胃癌的死亡率是其他人的2倍。

法国全国科研中心心理实验室的阿内·巴杜指出,与外界交往少的老人死亡率要较交往多者高出2倍多。美国一位学者说,孤独对健康的影响,同吸烟、高血压、肥胖一样大。瑞典斯德哥尔摩老年学研究中心对1200多名7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调查,发现独居、没有朋友

或与子女关系差的老人罹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比社会交往较广者高出60%。

那么,老年人如何才能避免孤独感,使生活充满欢乐、温馨,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呢?概括地说,应当充实生活内容,力求做到“四伴”:

1.以人为伴,和睦相处。以人为伴,首先是指夫妻,几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的夫妻,到了老年阶段,更应当相依为命,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2.以物为伴,自寻欢乐。大千世界奇花异木、鱼虫鸟兽、文物玩具应有尽有。若能选择其心爱者,与之结伴,那么,“任是无情也动人”。这也能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使

孤独老人图片大全

生活过得五彩缤纷,并永葆活力。

3.以艺为伴,其乐无穷。老年人离退休后闲居在家,如果无所事事,不仅心理上会感到不适,还会产生老朽感、寂寞感、孤独感、无价值感等。这种负性心理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为此,老年人离职居家,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志趣,如练书法、学绘画、吟诗、填词、集邮、创作、听音乐等,倘若有一二门入迷,将会给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

4.以游为伴,山海皆亲。我国名山秀水众多,老年人离退休后,可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和兴趣爱好,游之远近,可任选择。如此,可以开拓视野,陶情养性,使人心旷神怡,乐趣无穷。

篇四:孤独,离老人远一点!

孤独,离老人远一点!

孤独就像一把利刀,一天一天切割着老人本已脆弱的身心。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形单影只的日子对老人是最大的折磨。很多老人忍受不了这样寂寞的日子,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在这时,只需一点寄托和陪伴,老人就能避免走向死亡。孤独,这个阴险的鬼魂,我们需要让它离老人再远一点!

个案示例:

69岁的唐女士是一位非常孤独的老人。在她每天的日程里,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4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都是一个人睁着双眼等天黑。

唐女士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了,孩子们都住得很远也很忙,很少有时间能来看望她。唐女士没想过找老伴和保姆,也不愿意搬去跟孩子们同住,因为他们的房子不大而且经济压力不轻,她不想给孩子增加负担。唐女士有退休金,生活不愁,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喜欢和邻居打交道。她现在每天就想一件事——死还是不死?老人的这句话让热线感到非常震撼,因为哈姆雷特的著名句式“生还是死?”中尚有“生”这个字眼的存在,而老人的问话中却已只剩下“死”了。不幸的是,这样关于死亡的问话竟是很多老人在自杀前会问自己千遍的问题!

唐女士告诉我们,她觉得自己现在活得很没有意思,反正是人活一辈子,最后怎样都要死,倒不如“早死早超生”。她很羡慕那些敢于自杀的人,因为自己缺乏自杀的勇气。她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身体好、胃口好、腿脚好,这样要死起来就更难了。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某一天早上就突然醒不来了,那样她就不用再面对孤独的折磨,也不用费尽心思考虑怎样自杀了。

唐女士的电话引起了热线的重视。因为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决定自杀之前会向周围的亲友和同事发出求救信号,如果这个求救信号被人们忽视了,自杀的念头就会付诸现实。而这个电话正是老人给予我们的信号——如果情况持续这样下去,我很可能真的会被孤独逼上绝路! 原因初探:

唐女士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孤独导致自杀倾向的案例,唐女士的自我表述也反映了孤独老人主要的心理特征:失落、空虚、无价值感、兴趣索然、渴望摆脱现状。从具体情况来看,热线可以找出引起唐女士自杀情绪的几个主要因素:独居生活,外部环境刺激少,缺少精神寄托;丧偶、子女疏于照顾,老人得不到足够的关怀和爱,内心失落;没有兴趣爱好,不喜欢人际交往,加剧了老人的自我封闭状态,使老人与环境更加隔绝开来。要解决老人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相应的理论分析为指导,以更加科学地分析唐女士的心理和社会需求。 理论分析:

1、感觉剥夺实验

没有经验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对于一个衣食无忧的老人来说,仅仅因为孤独就真的能把他逼上死路吗?在此,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个著名的实验——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实验是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在上世纪所做的。他们将被试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在这种特殊状态下,被试者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来自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感觉被剥夺七天后,被试者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各种神经症症状。这个实验证明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漫不经心地接受着各种来自外界的刺激,这些刺激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感觉对人保持内部环境(即内心)和外部环境间的平衡是很重要的。一旦外部刺激没有了,人的内部环境就会失衡。

孤独的生活状态对于老人来说其实就像是感觉剥夺。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老人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感知能力都日渐减弱,运动能力下降,活动范围缩小,外界的环境刺激减少;再加上身边无人陪伴,“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人基本上处于一个“真空”世界,这种无互动、无刺激的生活完全无法满足老人的情感需要,孤独感和被隔离感油然而生。长期处于这种孤独的生活中,人也会出现实验中的病理心理现象,例如幻觉、错觉、情绪焦虑等,这种次生情绪将会不断折磨老人的身心,最终甚至引向死亡。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5个等级构成的,它们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排列分别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

人到老年,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追求自己能力或潜能的发挥和完善的需要)已经降低,但对于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它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却在提高,而这种提高更多地表现在老人对子女、亲人的依存需要上。因为退休前,老人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之中,人际交往能提供给他们归属感。退休后,离开了原来的工作群体,朋友群体也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这时,家庭和子女便成为了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和精神寄托之地。如果老人得不到来自家庭的关心、爱护,归属与爱的需要就得不到满足;高级需要的不满足将影响老人的健康长寿、精力和创造力,容易使他们陷入需求缺失引起的情绪低落、消沉、自我否定之中。

唐女士子女因工作忙碌、居家较远而忽略了与独居母亲的交流,老人感觉不到来自子女的关怀,归属与爱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加重了唐女士内心的孤独无助,也让她对自我价值和生存价值产生否定。否定的结果就是感觉“活得很没有意思”,渴望以死亡来结束这种无价值生活。

3、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

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孤独的老人往往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较少,这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将会进一步加剧了老人内心的衰老和孤独感。例如,因退出社会主流生活而导致老年郁抑症,因长期独自一人无人交谈而提前脑退化进程等。

针对这一情况,许多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老人活动理论。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勤于用脑的老人比懒于用脑的老人,脑力活动退化的速度慢。

因此,芝加哥研究小组研究认为,随着核心家庭和双职工家庭的增多,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压力使子女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为延缓老人活动能力的退化,应当鼓励老人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应当让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防止老人大脑退化;同时,社会不仅应在态度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当努力为老年人提供参与社会的条件。

根据活动理论,唐女士感觉孤独的一方面原因就在于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不喜欢和邻居交往,活动水平较低。这种活动水平低的生活方式加剧了老人的精神空虚和孤独。因此,应该鼓励唐女士自我调适、积极投身社会生活而不是独处一隅。 具体操作:

“打蛇打七寸”,有了问题分析和理论指导,热线总算找到了矛盾的关键点。专门救助因孤独而具有自杀倾向老人的“关爱三部曲”也在唐女士的辅导过程中成形了。

第一部:电话进行时

为了增加唐女士的外部刺激,热线从收到唐女士“求救信号”的第二天开始便安排专人每天给她打电话,跟她聊天,询问她的生活状况。因为,据研究表明,只要每天有人与孤独

老人谈15分钟的话就能够支持他一天不想自杀。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引诱”唐女士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过去的成功体验,例如工作优异受到表扬、独自熬过老伴去世的艰难岁月等,这样通过对成功的重述来增强老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困境的控制感和战胜困境的信心;二是关于子女成长的故事,例如孩子第一次叫妈妈、孩子第一天上学等,通过回忆子女的成长历程,唤起唐女士一个母亲对儿女的留恋和作为母亲的幸福感、自豪感,从而降低唐女士自杀的可能性。

第二部:子女在身边

热线电话始终不能替代子女对母亲的关爱。因此,热线联系了唐女士的子女,向他们反映了唐女士的精神和生活状态,特别是孤独感是如何吞噬着老人的身心,逐渐将老人引向死亡。我们期望通过让唐女士的子女更加了解老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了解老人孤独的原因、危险、救助办法,引起孩子对母亲的关注,增加对母亲的关怀,帮助她脱离抑郁的情绪状态。我们始终相信,家人的关爱是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一剂良药。

第三部:积极的晚年

从活动理论我们知道,活动水平较低将使老人思维迟钝、生活索然、情绪越加低落,正是唐女士自我封闭的生活加剧了老年的孤独。因此热线努力从两个方面来提高唐女士的活动水平。

一是角色转换。我们邀请唐女士成为热线的志愿者,帮忙接听其他老人的电话。通过做志愿者,既给唐女士无所事事的晚年生活找到了一项新任务,充实生活;又能在帮助其他人的过程中提升人格品味,重新找到自我的价值;最后,还能让老人看到世界上其他更多不幸的人,从中体会自己的那份幸运。事实证明,“角色转换”能有效地使老人从寂寞与孤独中自拔出来,这是一个孤独老人自我拯救的好办法。

二是培养兴趣。我们向唐女士介绍了很多适合老年人的文化兴趣活动,例如书法、保健球、太极、舞剑、花草虫鱼等,鼓励老人培养一到两项兴趣爱好用来打发闲暇的时间。通过培养老人的爱好,一方面能为她找到新的精神寄托和兴趣小组,另一方面也能延缓老人大脑的衰退程度。

通过上面“三部曲”,唐女士逐渐从热线和家人那里感受到了关注和关怀,失落感、被隔离感消失,自信心、价值感和对生活的兴趣慢慢“回暖”;在做志愿者和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中也丰富了晚年的生活,找到了新的精神寄托。当唐女士告诉我们“我不想死了”的时候,我们知道“三部曲”成功了!

案例启示:

孤独是一只非常容易引起老人自杀的老虎,却也是一只最容易打败的“纸老虎”。只要我们多给老人一点关注、关心和爱护,就能将老人从“生死线”上挽救回来。可是困难的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老人的孤独,看不到老人盼望的眼神,就是这种忽视才让情况越加恶化,最终导致无可挽回的结局。“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希望我们每个老人都能拥有充实的晚年,从根本上远离孤独!

篇五:感动世界的图片

感动世界的图片

三十多个职工在煮一锅被毒死的狗的狗肉准备吃,赛虎嗅出了肉里有毒,拼命吠叫阻止人们去吃,但人们不明白,以为狗想吃肉,就扔给它几块,但赛虎不吃,还是不停吠叫,甚至开始哀嚎。最后,在人们要去吃肉时,这只狗狗流着泪,一声悲鸣,吃掉了地上的肉,当场中毒而死。九江市贺家山陵园总经理听说后非常感动,把赛虎移葬到贺家山陵园,为这只舍身救人的义犬建造了雕像。移葬那天,有一百多人冒雨自发为赛虎送行……

这个叫小鲁的战士退伍走的那一天,他一直训练的警犬“待发”和“大海”一直拉扯他的行李,不让他走。好容易坐上车了,“待发”突然蹿上车顶,“大海”扑车窗狂叫,车只好停下来,连司机都哭了

一只成年海豚驮着一死亡的小海豚游向深海,几次小海豚从成年海豚的背上滑落,成年海豚不顾一切安危,始终不离不弃。

1999/10/3,贵州麻岭,一辆客车坠入山崖。车厢内的潘天麒、贺艳文夫妇,不约而同地使劲将年仅两岁半的儿子高高举起。结果,这个名叫潘子灏的孩子得救,而他的双亲却永远离开人世……这个故事打动了歌手韩红,她随后创作了《天亮了》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并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

正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但当消防官兵把她们从废墟中刨出来时,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

一位斗牛士在一场斗牛里突感不舒服,第一位赶来他身边的是被他刺了几剑的牛,默默地看他。 到底,谁才是禽兽呢?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