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丰台骨干教师课例在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6 05:13:43 字数作文
丰台骨干教师课例在线字数作文

篇一:神奇的塔1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语文第2册

18 神奇的塔

(第二课时)

丰台区西罗园第六小学

叶 欣

1

2

3

5

篇二:《军神》课例感悟 - 丰台区课程改革平台

《军神》课例感悟

铁十一小 赵平

我做的《军神》一课,从探寻原因入手,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初步感知,沃克医生的神情态度是有变化的,并由此产生疑问,继而带着问题进一步阅读理解,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逐步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指导感情朗读。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对手术中拒绝使用麻药的处理上,学生仅理解为他是为了以后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是不够的,要帮助学生体会人物背后的内心世界。课件中的事实资料,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刘伯承的做法,敬佩之情由然而生。课文第18自然段我利用影片再现,使学生入情入境,身心受到震撼;设计四次接读,使学生的情感不断上升,逐步增强,加深了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安排: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提供了正确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查阅资料,拉近与主人公的距离。本课的主人公刘伯承,因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实际久远,有些学生可能对刘伯承的特殊做法难以理

解,可能理解课文大量描写沃克医生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挖掘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就要课下搜集大量的资料。开课前,我让学生将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生平事迹、战斗故事等张贴在教室里,每天由两三个同学念与大家听,还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刘伯承元帅的纪录片,这样学生渐渐地对人物产生了敬佩与亲近感。

二、目标引领,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让学生感知语言——初识语感

从探寻原因入手,解决两个问题。本课的教学,我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抓住人物表现体会情感,二是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和好处。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最终目的均是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开课初始,从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接着,初步感知沃克医生对他的情感态度有变化的。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中心句,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军神”评价的那句话,然后问:“从这句话里你听出什么?”听出充满敬佩之情。追问:“是不是沃克医生一开始就对刘伯承有这样的称赞?”显然不是的。再让学生按顺序把描写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神情态度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冷冷的、惊疑、两次怔住了、眉头扬起来、颤抖、渗出汗珠、由衷的、

吓了一大跳、惊呆了……)问:“看到以上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想提问的吗?”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沃克医生会有这样的变化?” 第三步深入探究变化的原因,进入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这样设计,从学情出发,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而然会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探寻沃克医生情感变化的原因。教师就顺水推舟,回到先前要解决的那两个问题上,即:一抓住人物表现,体会情感,二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和好处。在围绕问题展开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在读中细心体会、领悟。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不同形式的读中体验情感,心灵受到震撼,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同时,引导学生想象,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产生敬仰之情。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并能够比较好地进行内化。

三、引导学生想象,使其进入境界。

课外资料的延伸,就便于学生深刻的认识。对手术中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这一点,学生仅理解成是他为了以后有一个清醒的头脑,这是不够的,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设计围绕“为什么他坚持不用麻醉剂?”先进行讨论,然后用课件展示他手术前曾说过的话(孙膑失去了双腿,依然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我失去一只眼睛,只要还有健全的大脑,也可以驰骋疆场,为祖国效汗马之劳。),以及展示刘伯承伤好后依靠他清醒的大脑和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后来的几十年军事斗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并引入刘伯承的生平,用事实说话:“他在硝烟中度过了五十个春秋,戎马生涯七十多个年头??”启发学生

想象,主人公风风雨雨几十年,凭的是坚强的毅力。然后提问学生:“通过以上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这时学生不仅理解刘伯承的做法,还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物背后强大的内心世界。适时的引入资料,能让学生真正明白他之所以坚持不用麻醉剂保持清醒的大脑,是因为今后还要继续指挥作战,继续为国家为人民战斗。课外资料的延伸,使学生有了高度深刻地认识,自然对刘伯承地敬佩之情打心底由然而生。

四、培养语感,获得情感体验

培养语感,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就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引导学生去感受时,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

课文第18自然段是对刘伯承手术中,一声不吭,意志如钢的正面描写,是学习、理解、感悟的重点,也是朗读的重点内容,学生读得让我较为满意。我分以下几步完成的:先是抓词语感悟,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使劲、居然被抓破”,在感悟之后朗读。接着是通过沃克医生的侧面描写表现,因为病人没有打麻药——医生非常紧张,因为第一次做这样的手术(不使麻醉)——医生非常小心,怕伤害到他。感悟到连一向从容镇定的医生都充满担心了,从侧面感受主人公坚强的毅力,二次朗读。再是影片再现,播放手术中的一段视频,使学生入情入境,身心受到震撼,再次朗读。最后设计四次师生接读,使学生的情感不断上升,到逐步增强,最后我从学生富有激情的朗读中,我知道他们已也被主人公刚

强的意志所折服,沉浸在深深的敬仰中。至此情感得到升华。

五、体会特点,方法渗透

通过写沃克医生的表现,体现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是这篇课文独具特色的表达方法。在感悟文章内涵后,学生对这个特点已有所体会,可进一步再问,领悟侧面描写的好处:“为什么课文很多语句都是在写沃克医生的表现?”适时指出:写人的文章,描写人物的表现有时可以正面描写,如18自然段。有时还可以借助他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这叫侧面描写。往往侧面描写更能突出主题,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在这个问题的展开过程中,我注意方法的渗透,力求对学生今后的习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节课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学的投入,理解感悟,情感表达均到位。通过这次实践我更明白了,贯彻新课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不断钻研教材,把握学情。

篇三:2014年省骨干教师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材料

本真、和谐、灵动

——省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跟岗学习优秀课例交流会总结

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吕崇平

尊敬的省导师、省专家陈教授,亲爱的骨干老师们、工作室的同事们: 大家好!

来自汕头的8名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开发的8节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最后一节课例——曾沫老师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已展示完毕,刚才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省导师陈静安教授对曾沫老师执教的课《组合图形的面积》都作了精彩的点评,并给以了高度的评价,她的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也充分说明省骨干老师曾沫老师丰富的个人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展示了她很好的专业素养和很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是我们此次三天交流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 此次,跟岗学习与以往的不同,时间只有短短的15天,完成的工作量与前两批骨干教师20天完成的工作量一样,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的省骨干教师们十多天来,不怕辛劳,克服困难,带着对家人的无限思念和牵挂,静下心来,潜心、刻苦钻研,积极研讨,努力工作,他们在学校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酒店,(有几次都让我们学校的保卫把她们锁在二楼省骨干教师办公的小会议),晚上在酒店也常常加班到11二点,甚至一点、二点,有些骨干老师还带病坚持学习,例如柯秀玉老师,腰不行,还严格遵守跟岗纪律,坚持出满勤,每天都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十足的干劲投入其中。他们对在这里开发的课例通过一次、二次、多次的试教,一次次的集体的研讨、磨课,一次

又一次的修改预设,他们有的同课异构,有的同课同构,对不同的课型、课例进行研磨。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开发了8节优秀课例,这8节观摩课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犹如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一扫近15天的忙碌与疲惫,带给我诸多震撼与思考。本真的价值追求,和谐的课堂内涵,灵动的呈现方式,他们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省骨干教师的先进性,很好的表现出他们的优秀品质。在他们身上没有一点职业倦态的痕迹,他们对工作总是充满激情,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此次跟岗学习活动,省骨干教师们开发的优秀课例我们工作室侧重于在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核心理念的研究和探讨“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为主题方面进行指导,旨在引领我们的骨干老师“遵引而不发,循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积极探索“从现实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室成员,省骨干教师的优秀课例的研磨,展示,我们台上、台下的互动辩课,她们以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对“以学定教”做了具体的诠释,她们把跟岗学习活动看作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与展示的舞台,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提升的机会。她们也确实做到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亦可谓风格各异,精彩纷呈。

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优秀课例的展示活动,经过三天的交流展示研讨,现已圆满结束。

这8节观摩交流课的各有特点,但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情境 的创设,教学活动的设计始终贯彻新课程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第一大亮点:情境的创设,简约而高效

情境创设要有“数学味”。情境的创设要紧扣数学教学内容,不能 因为过分追求情境的外在花哨、有趣而忽视了内在实质的思考与探索,冲淡了数学味。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构建。综观8节课,无论是新课导入情境,还是新知探索情境,都力求简约而高效。

例如吴璇龙老师执教“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创设了通过用七巧板拼一拼,认一认,直接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又如李映玲老师执教“数图形的学问”创设了有四个洞,任选一个洞进入,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四个洞吗?以及学生在四人小组,每人与每个同学握一次手,共握了几次手,老师加入小组又共握了几次手?在生生握手、师生握手的活动中,初步感知数线段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简洁的握手活动中,教师通过几个指向性明确的问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新知的学习。

第二大亮点:以生为本,关注学习起点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影响学习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8位骨干教师从她们的教学设计到课堂的展示,都体现了教师们在分析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方面所做的努力。例如,曾沫老师和沈冰姗老师执教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她们同课异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都紧扣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知识的渗透、迁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激活原知(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及解题经验,为学习新

知(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大亮点: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的实情出发,来设计教学,逐步化解学生“学”中所遇到的知识难点,使“教”为“学”服务,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例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实践活动的设计,一人摆,一人数小棒的根数,一人填学习卡,一人监督,每多摆一个三角形就记录一次。通过摆小棒,小组说发现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根数之间的规律。又如柯秀玉老师执教的“摸球游戏”通过小组成员轮流摸球,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第四大亮点:夯实基础,提升数学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教学中必须在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的同时,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落实四基,例如,曾沫、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通过对课本例题的微调,引导学生在原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新的问题。三位老师出示组合图形后设计了如何转化给定数据,如何结合所给的数据进行有效转化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探究、思考、推理、反思等过程以及算法多样化。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感悟转化思想,真正做到了以双基为载体,

关注基本思想,关注基本的活动经验,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第二,曾沫老师,沈冰姗,吴璇龙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组合图形面积》,他们同课异构,是具有挑战性的,同课异构难,同课同构更难。一方面展现了每位老师对文本解读的个性和教学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执教者在相互碰撞中激发灵感,收获启发,从而进入课堂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都上的很好。还有郭晓璇老师执教的《路程、时间与速度》,看似很简单的一节课,他创设情景,利用与众不同的比赛,揭示多种解法,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2011年版)已经由原来的“双基”拓展为“四基”、“两能”,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骨干教师们在启发引导的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包括动手实践活动经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交流合作活动经验等等。这实际上强化了学生的学习经验,注重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数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认知的过程,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分析、学会研究,立足终生发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如黄雪丹老师执教的《图形中的规律》,让学生摆三角形,一排摆十个三角形,亲历摆的过程,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有序地呈现,让学生很直观的地获取操作活动经验和数学思考活动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较好的认知结构。

第五大亮点: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

篇四:优秀课例

关于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

师”活动的意见

网站管理员 [11/28 16:35]

鲁教师字〔2014〕18号

各市教育局:

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教基二厅函〔2014〕13号)要求,拟在全省中小学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具体意见如下:

一、主要任务

研究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上好课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体现。“一师一优课”,即全省中小学教师要根据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全员远程研修、校本研修基础上,每学年至少要上好一个研究课,并在校内进行交流研讨;“一课一名师”,即在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研究课、交流课的基础上,通过推荐优秀教师参与县、市、省三级“晒课”和“赛课”活动,使基础教育每个学科、具有典型意义的课型至少有一位优秀教师讲授,形成优质课程资源,供全省中小学教师学习借鉴。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争取用3至5年时间,逐步形成覆盖全省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各主要课型的生成性、示范性优质课程资源库。

二、活动原则

(一)坚持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把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贯彻到“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全过程,使“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成为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载体。

(二)坚持与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研修工程与“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要整体设计、统筹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要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将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整合设计,激励教师将集中培训学习成果嵌入到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中。以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促进教师的校本研修,以校本研修带动“一师一优课”创建活动;以“一师一优课”推动“一课一名师”活动。

(三)坚持与促进中小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相结合。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校本研修要着眼于促进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应用,以提升中小学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为抓手,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倡导、鼓励、支持中小学教师在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四)坚持与促进中小学优质课程资源建设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优质课程资源框架和标准体系,建立优质课程资源群建共享机制,促进生成性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示范性优质课程资源体系。

三、组织实施

全省中小学“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分学段、学年组织实施。

(一)实施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素养

利用我省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远程研修平台功能,建设课程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采取远程培训等方式,组织开展普通中小学教师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整

合全员培训,教师每年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培训不少于36学时。坚持问题导向、应用导向,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培训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菜单式”课程,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要立足当地实际,对暂不具备远程培训条件的,可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多种方式,切实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二)开展校本研修,促进学用结合

以普通中小学校为单位,围绕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统一要求组织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推动培训学习成果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每个教研组、每位教师都要制定学年度校本研修计划,原则上教师参加校本研修每年不少于14学时。在校本研修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每位教师按照“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的内容要求上好研究课,开展校内全员晒课、观课、评课、研课活动。在此基础上,遴选优秀研究课例,推荐参加县(市、区)“晒课”、“赛课”活动。凡注册参加全省远程研修的教师,集中研修与校本研修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各级“晒课”和“赛课”活动。

(三)分级组织“晒课”和“赛课”活动

在学校推荐优秀研究课例的基础上,各市、县(市、区)要在本区域内分级组织“晒课”和“赛课”活动。由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牵头组成区域学科指导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网上观课、评课,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区域教研活动,分享典型经验,推广优秀课例,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优质课比赛。

各市、县(市、区)要按照各学科课程资源框架和评优标准,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完成评选推荐工作。原则上每市每个年级每个学科每个版本每堂课推荐1个“优课”,每位教师原则上只推荐1个“优课”参加省级评选。省级评选采取

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和“优课”大赛等方式,遴选优秀课例参与教育部“优课”评选并评选出省级“优课”,由省教研室颁发获奖证书。在此基础上,评选省级优质课,由省教育厅颁发证书。

(四)分级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库

加快社区化网络研修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教师“个人空间”和“教师工作坊”,建立优质资源群建共享机制,建设省、市、县、校四级网络“研修社区”和优质课程资源库,形成覆盖全省中小学各学科各年级的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库,为广大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示范。遴选具有课程资源价值的典型课例,总结梳理各学科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和共性问题,组织专家和教师联合攻关,开发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不断推动我省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全省中小学教师“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

丰台骨干教师课例在线

活动由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负责统筹,基础教育处、山东教育电视台(电教馆)、省教育信息中心、省教学研究室等处室、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区域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开展活动所需的各项经费,协调相关部门,明确工作职责,加强部门协作。

各级教研机构要以实施“一师一优课”和“一?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幻Α被疃靥澹贫〗逃萄Ц母锊欢仙罨徊斡胫行⊙Ы淌θ迸嘌担傅贾行⊙1狙行藓涂埂耙皇σ挥趴巍被疃桓萁滩氖褂们榭鲅兄啤坝趴巍苯萄П曜迹旨蹲橹凳┥箍巍⑷位疃蛔龊谩坝趴巍逼姥『拖蛏弦患锻萍觥坝趴巍惫ぷ鳌?/p>

各级电教馆站(教育信息中心)要按照“优课”技术标准,参与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制作;做好组织条件保障工作,在创建“优课”过程中及时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按照活动要求,建设和完善网络平台,积极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为“优课”活动提供平台支持。

各中小学校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对教师参加全员培训、校本研修和开展“一师一优课”创建工作做出规划,抓好组织实施。

(二)建立激励机制

要把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情况纳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作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考核评价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把获得省级及以上“优课”作为教师参评国家和省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齐鲁名师、省教学能手的基本条件。把组织开展“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情况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水平评估和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附件:1.“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研究内容

2.“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教学标准

3.“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技术标准

山东省教育厅

2014年11月28日

篇五:丰台六小 骨干教师考核细则1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六小学骨干教师考核细则

细则具体内容

一、师德表现

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师德考核由学校负责。师德不合格者,考核为不合格。学校根据骨干教师的师德表现作出公正的评价。

二、履职情况

根据该教师教育教学业绩、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1.骨干教师教学业绩在年级组范围内居领?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ren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人健H纾喝谓贪嗉堆某杉ɑ蛱嵘示恿煜人健?/p>

2.骨干教师要积极承但教育教学重任。如: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有实效、有研究成果等。

三、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情况

1.教学展示

(1)每学期有1节教学公开课(研讨课等)

(2)每学年有1篇教育教学论文。

(3)每学期主持1次教学研究活动活动。

2.导师带教

(1)每学期指导1名青年教师上学校公开课。

(2)每学期指导1名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每学年指导1名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并获奖。

四、教科研情况

1.参与学校课题研究,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报告或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2.撰写学科教学论文、科研报告或经验总结,并获奖。

考核具体办法

一、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人事干部、工会主席、教师代表组成的考核小组,根据考核实施细则,开展对骨干教师的考核工作。

二、每一学年结束时骨干教师对照考核标准和个人成长计划进行自我评价,按考核标准提供所有相关佐证材料。

三、学校考核小组按照《考核细则》规定的骨干教师考核内容,结合本人的自评情况,综合骨干教师师德、履职、示范引领作用等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

四、学校结合考核情况,给予适当待遇。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