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礼记檀弓下阅读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5:33:34 字数作文
礼记檀弓下阅读答案字数作文

篇一:礼记 檀弓下

檀弓下

作者:佚名

君之适长殇,车三乘;公之庶长殇,车一乘;大夫之适长殇,车一乘。 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

君于大夫,将葬,吊于宫;及出,命引之,三步则止。如是者三,君退;朝亦如之,哀次亦如之。五十无车者,不越疆而吊人。

季武子寝疾,蟜固不说齐衰而入见,曰:「斯道也,将亡矣;士唯公门说齐衰。」武子曰:「不亦善乎,君子表微。」及其丧也,曾点倚其门而歌。

大夫吊,当事而至,则辞焉。吊于人,是日不乐。妇人不越疆而吊人。行吊之日不饮酒食肉焉。吊于葬者必执引,若从柩及圹,皆执绋。丧,公吊之,必有拜者,虽朋友州里舍人可也。吊曰:「寡君承事。」主人曰:「临。」君遇柩于路,必使人吊之。大夫之丧,庶子不受吊。妻之昆弟为父后者死,哭之适室,子为主,袒免哭踊,夫入门右,使人立于门外告来者,狎则入哭;父在,哭于妻之室;非为父后者。哭诸异室。有殡,闻远兄弟之丧,哭于侧室;无侧室,哭于门内之右;同国,则往哭之。

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齐谷王姬之丧,鲁庄公为之大功。或曰:「由鲁嫁,故为之服姊妹之服。」或曰:「外祖母也,故为之服。」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帷殡,非古也,自敬姜之哭穆伯始也。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北面,求诸幽之义也。拜稽颡,哀戚之至隐也;稽颡,隐之甚也。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铭,明旌也,以死者为不可别已,故以其旗识之。爱之,斯录之矣;敬之,斯尽其道焉耳。重,主道也,殷主缀重焉;周主重彻焉。奠以素器,以生者有哀素之心也;唯祭祀之礼,主人自尽焉尔;岂知神之所飨,亦以主人有齐敬之心也。辟踊,哀之至也,有算,为之节文也。袒、

括发,变也;愠,哀之变也。去饰,去美也;袒、括发,去饰之甚也。有所袒、有所袭,哀之节也。弁绖葛而葬,与神交之道也,有敬心焉。周人弁而葬,殷人冔而葬。歠主人、主妇室老,为其病也,君命食之也。反哭升堂,反诸其所作也;主妇入于室,反诸其所养也。反哭之吊也,哀之至也--反而亡焉,失之矣,于是为甚。殷既封而吊,周反哭而吊。

孔子曰:「殷已悫,吾从周。」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既封,主人赠,而祝宿虞尸。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左,反,日中而虞。葬日虞,弗忍一日离也。是月也,以虞易奠。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明日,祔于祖父。其变而之吉祭也,比至于祔,必于是日也接--不忍一日末有所归也。殷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孔子善殷。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所以异于生也。丧有死之道焉。先王之所难言也。丧之朝也,顺死者之孝心也,其哀离其室也,故至于祖考之庙而后行。殷朝而殡于祖,周朝而遂葬。

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也。不殆于用殉乎哉。其曰明器,神明之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

穆公问于子思曰:「为旧君反服,古与?」子思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故有旧君反服之礼也;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队诸渊,毋为戎首,不亦善乎!又何反服之礼之有?」

悼公之丧,季昭子问于孟敬子曰:「为君何食?」敬子曰:「食粥,天下之达礼也。吾三臣者之不能居公室也,四方莫不闻矣,勉而为瘠则吾能,毋乃使人疑夫不以情居瘠者乎哉?我则食食。」

卫司徒敬子死,子夏吊焉,主人未小敛,绖而往。子游吊焉,主人既小敛,子游出,绖反哭,子夏曰:「闻之也与?」曰:「闻诸夫子,主人未改服,则不绖。」

曾子曰:「晏子可谓知礼也已,恭敬之有焉。」有若曰:「晏子一狐裘三十年,遣车一乘,及墓而反;国君七个,遣车七乘;大夫五个,遣车五乘,晏子焉知礼?」曾子曰:「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

国昭子之母死,问于子张曰:「葬及墓,男子、妇人安位?」子张曰:「司徒敬子之丧,夫子相,男子西乡,妇人东乡。」曰:「噫!毋。」曰:「我丧也斯沾。尔专之,宾为宾焉,主为主焉--妇人从男子皆西乡。」

穆伯之丧,敬姜昼哭;文伯之丧,昼夜哭。孔子曰:「知礼矣。」

文伯之丧,敬姜据其床而不哭,曰:「昔者吾有斯子也,吾以将为贤人也,吾未尝以就公室;今及其死也,朋友诸臣未有出涕者,而内人皆行哭失声。斯子也,必多旷于礼矣夫!」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彻之。

有子与子游立,见孺子慕者,有子谓子游曰:「予壹不知夫丧之踊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于斯,其是也夫?」子游曰:「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礼道则不然,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舞斯愠,愠斯戚,戚斯叹,叹斯辟,辟斯踊矣。品节斯,斯之谓礼。人死,斯恶之矣,无能也,斯倍之矣。是故制绞衾、设蒌翣,为使人勿恶也。始死,脯醢之奠;将行,遣而行之;既葬而食之,未有见其飨之者也。自上世以来,未之有舍也,为使人勿倍也。故子之所刺于礼者,亦非礼之訾也。」 吴侵陈,斩祀杀厉,师还出竟,陈大宰嚭使于师。夫差谓行人仪曰:「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师必有名,人之称斯师也者,则谓之何?」大宰嚭曰:「古之侵伐者,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今斯师也,杀厉与?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曰:「反尔地,归尔子,则谓之何?」曰:「君王讨敝邑之罪,又矜而赦之,师与,有无名乎?」

颜丁善居丧:始死,皇皇焉如有求而弗得;及殡,望望焉如有从而弗及;既葬,慨焉如不及其反而息。

子张问曰:「《书》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欢。』有诸?」仲尼曰:「胡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 卫人以龟为有知也。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弗果班。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无变也。」

陈干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已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干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

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诸侯请含,使之袭。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

不将公事。」遂入。哀公使人吊蒉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孺子穔之丧,哀公欲设拨,问于有若,有若曰:「其可也,君之三臣犹设之。」颜柳曰:「天子龙輴而椁帱,诸侯輴而设帱--为榆沈故设拨;三臣者废輴而设拨,窃礼之不中者也,而君何学焉!」

悼公之母死,哀公为之齐衰。有若曰:「为妾齐衰,礼与?」公曰:「吾得已乎哉?鲁人以妻我。」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申祥以告曰:「请庚之。」子皋曰:「孟氏不以是罪予,朋友不以是弃予,以吾为邑长于斯也。买道而葬,后难继也。」仕而未有禄者:君有馈焉曰献,使焉曰寡君;违而君薨,弗为服也。虞而立尸,有几筵。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已。既卒哭,宰夫执木铎以命于宫曰:「舍故而讳新。」自寝门至于库门。二名不偏讳,夫子之母名征在;言在不称征,言征不称在。军有忧,则素服哭于库门之外,赴车不载橐韔。有焚其先人之室,则三日哭。

故曰:「新宫火,亦三日哭。」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鲁人有周丰也者,哀公执挚请见之,而曰不可。公曰:「我其已夫!」使人问焉,曰:「有虞氏未施信于民而民信之,夏后氏未施敬于民而民敬之,何施而得斯于民也?」对曰:「墟墓之间,未施哀于民而民哀;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殷人作誓而民始畔,周人作会而民始疑。茍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 丧不虑居,毁不危身。丧不虑居,为无庙也;毁不危身,为无后也。

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其坎深不至于泉,其敛以时服。既葬而封,广轮掩坎,其高可隐也。既封,左袒,右还其封且号者三,曰:「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而遂行。孔子曰:「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

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曰:「寡君使容居坐含进侯玉,其使容居以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杂者未之有也。」容居对曰:「容居

篇二:2014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 》(2分)

9.翻译句子(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 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太公:姜太公姜尚。 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 扶而去之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二、现代文(4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说宽容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而是来个两虎相斗、你死我活,势必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无独有偶。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闻讯致家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当即后腿三尺,以示不争。对方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这便是安徽桐城保存至今的“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宽以待人” 教育了家人, 感化了一方,成了邻里和睦的佳话,成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可见,心怀宽容,还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

那么,又如何践行宽容呢?

要能容人之言。褒奖之语要听,逆耳诤言更要珍惜。因为它无异于苦口良药,着实难得。唐朝谏议大夫魏征为人耿直不阿,犯言直谏。魏征的“面折廷诤”,经常弄得太宗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余怒未息地说:“每廷辱我”“会须杀此田舍翁。”尽管对魏征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知道魏征是忠心奉国,其言有利于治国安邦,所以言听计从,深为太宗所器中。唐太宗能容人之言,才能开创贞观之治。

更重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之根本。曹操和袁绍,是官渡大战胜负双方的主帅。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嫉贤妒能(“貌外宽而内忌”),既要使用人才,又不能给予充分的信任(“任人而疑其心”)。曹操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明达不拘”)。兵锋未接,曹操即凭人格、气度和境界先胜。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有了这种信念和胸怀,什么样的人容不下呢?所以,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观察他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不足,善于发现、培养、发挥他人的长处,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朋友,从你的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吧。愿你拥有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15.第3段末句应该使用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即使??也 D.只要??就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提出的实施办法是 和 (7分)

17.文章以希腊神话故事开头,其作用之一是 ,之二是增强文章的文学意味,吸引读者。(2分)

18.文章第3段采用了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9.一下对文章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第1段“对手”是指不瘪反鼓的“袋子似的东西”。

B.文章第4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第2段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是直接为中心论点服务的。

D.第2和3段是并列关系,第5和6段也是并列关系。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22分)

梅蒂太太的上帝

黄昏,夕阳西下。梅蒂太太坐在在门前的木椅上闭目养神。

这时,快递员迈克来了。小伙子吹着口哨说:“梅蒂太太,有您的包裹!”

“我的眼睛越来越花了,乔娜,来帮我签一下!”梅蒂太太冲着篱笆那边喊着。一个七八岁模样、金发碧眼的小女孩跑了过来。帮她签完字,乔娜正要回家,却听到梅蒂太太大声说:“上帝,有没有搞错啊?我订购的是巧克力和咖啡,送来的却是奶油蛋糕!”

没等乔娜走开,梅蒂太太又说:“如果换货,要浪费不少时间,奶油蛋糕也很美味那就不换了吧!亲爱的乔娜,把你采的鲜花送给我,你把蛋糕拿回去。”

乔娜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四处打零工赚钱,日子过得很拮据。明天就是小乔娜的生日,一份精美的蛋糕从天而降,简直太令人惊喜了!乔娜帮梅蒂太太把鲜花插到花瓶里,捧着蛋糕,笑逐颜开地回家过生日了。

周末的早晨,下了一场大雪,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冰清玉洁,大自然沉睡在无边的宁静里。

帮梅蒂太太做家务的小时工邦妮,踩着厚厚的积雪来了。冰天雪地,冷风刺骨,她却戴着一双破烂不堪的手套,手指都快冻僵了。

篇三: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5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5

1.下列句子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以为莫己若者 ②泾流之大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④不辩牛马 ⑤故夫知效一官 ⑥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B.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C.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D.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仆虽罢驾,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罢”同“疲”,疲惫。

B.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

“趣”同“趋”,向前走。

C.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徇”同“殉”,献身。

礼记檀弓下阅读答案

D.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责”同“择”,选择。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

C.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D.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

5.下列“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D.吾得兄事之 ..

6.下列“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 B.山重水复疑无路 ..

C.王辞而不复 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

7.下列“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B.焉用亡郑以倍邻 .

C.每逢佳节倍思亲 .

D.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

8.下列句子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夫晋,何厌之有?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与徐公孰美? B.莫春者,春服既成

C.鼓瑟希,铿尔 D.唯求则非邦也与?

10.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泾流之大 B.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1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怀嬴奉匜沃盥/善哉,技盖至此乎/秦王还柱而走

B.往而不反者,竖子也/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他日,公享之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缚者曷为者也?/不凌节而施之为孙

D.乡为身死而不受/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弗食不知其旨也

12.下面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无能为也已 ②何厌之有 ③弃甲曳兵而走 ④三年释其政 ⑤无生民心 ⑥邹忌修八尺有余 ⑦越国以鄙远 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⑨必庙礼之 ⑩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A.①④⑥⑩ B.②③⑤⑧

C.④⑤⑥⑦ D.②⑥⑦⑨

1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B.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B.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

C.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

D.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以为言 B.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

C.鲍叔不以我为无耻 D.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③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至于颠覆,理........

固宜然 ⑤可谓智力孤危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⑦思厥先祖父 ⑧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

得者,其实百倍 ..

A.③④⑥ B.①⑤⑦

C.②③⑤ D.①③⑥

1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B.瓦缝参差 ..

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

D.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1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 B.可以横绝峨眉巅 ....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百年多病独登台 ....

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老大嫁作商人妇 ....

C.满座重闻皆掩泣 D.整顿衣裳起敛容 ....

20.下列各句加点的词,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①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②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④欲苟顺......

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⑥ D.③⑤⑦⑧

阅读下文,完成21~22题。

李斯非.淳于越曰:“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臣请敕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书》、百家语、诸刑书者,悉诣守尉集烧之;有.博士官所职,天下有敢藏《诗》

敢偶语《诗》《书》,弃市;是古非.今者,族灭;吏见之弗举,与同罪。”始皇许之。

21.解释文中的五个“非”字。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臣请敕史官________ .

?2?非博士官所职________ .

?3?有敢偶语《诗》《书》 ________ ..

?4?吏见之弗举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23~24题。

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选自《礼记·檀弓下》?

【注】 ①大饥:大荒年。②食?sì?:拿饭给人吃。③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迈不开步子的样子。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⑤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⑥从:跟随。谢:表示歉意。⑦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2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右执饮________ .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_______ .

?3?从而谢焉________ .

?4?曾子闻之________ .

2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食”字的意义和用法。

?1?黔敖为食于路________ .

?2?予唯不食嗟来之食________ .

⑦⑥⑤①②③④⑤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

解析: ②句中“泾”同“径”;④句中“辩”同“辨”;⑤句中“知”同“智”。 答案: C

2.

解析: A项“闵”通“悯”。B项“蓐”通“褥”。C项“零丁”通“伶仃”。 答案: D

3.

解析: D.“责”同“债”,债务。

答案: D

4.

解析: A项悟—晤;B项趣—趋;D项无—毋。

答案: C

5.

解析: A.“得”通 “德”,感激。B.“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恐怕是”。C.“得”,融洽。D.“得”,应该。

答案: A

6.

解析: A.再,又。B.重复。C.回答。D.通“覆”,覆盖。

答案: D

7.

解析: A.“倍”通“背”,违背;B.增加,增益;C.更加,非常;D.倍数。 答案: A

8.

解析: A项,有—又,暴—曝;B项,已—矣;C项,厌—餍;D项,共—供。 答案: A

9.

解析: B.莫—暮;C.希—稀;D.与—欤。

篇四:2014上海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长宁区)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 》(2分)

9.翻译句子(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 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太公:姜太公姜尚。 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 扶而去之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二、现代文(4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说宽容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而是来个两虎相斗、你死我活,势必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无独有偶。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闻讯致家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当即后腿三尺,以示不争。对方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这便是安徽桐城保存至今的“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宽以待人” 教育了家人, 感化了一方,成了邻里和睦的佳话,成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可见,心怀宽容,还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

那么,又如何践行宽容呢?

篇五:最新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详细答案版)长宁区

2014学年长宁区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2. ,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3.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夕阳西下, 。(《天净沙秋思》) 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

“ ”和“ ”。(2分)

7.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D.柳词结尾出现名句,苏词通篇是名句。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东晋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 》(2分)

9.翻译句子(3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出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

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热情好客。

C.“土地”“交通”“妻子”“绝境”等词语跟现代汉语意思相同。

D.“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园中人不愿被“外人”打扰。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乃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蔽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遂饿死于首阳山。——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释】孤竹君:殷商时孤竹国的国君。 即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武王击败商纣王建立周朝。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太公:姜太公姜尚。 薇:蕨类,一种野菜,可食。

11.解释加点词语。(4分)

及父卒 扶而去之 ..

1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B.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坚守道义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C.伯夷、叔齐认为归顺周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D.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是可耻的,义正词严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

13.伯夷、叔齐是从哪两个方面指责武王的(从原文中找出两个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4.对伯夷、叔齐的行为品质,概括最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违背父亲遗命,不愿继承王位,互相推诿,怕承担责任。

B.维护商纣王的正统地位,阻拦武王伐纣,体现出忠诚。

C.兄弟之间和睦谦让,面对强权威武不屈,为了道义坚守节操。

D.不肯随波逐流,不愿仰人鼻息,不与当权者合作。

二、现代文(4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说宽容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攀登于崎岖山道,发现当道有个袋子似的东西碍脚,就狠狠地踩了一下,谁料那东西不但没瘪,反而鼓了起来,加倍地扩大。海氏大怒,操起哨棒砸将下去,孰料“对手“顷刻膨胀,把路堵死,搞得他不知所措??茫茫人世难免摩擦和阻碍,如果不宽容,我们就会轻启怨恨,堵塞前进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心怀宽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宽容能化解矛盾,强国安民。战国时蔺相如完璧归赵,并完成了渑池盟会的外交重任,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这激怒了居功自傲的大将军廉颇。他扬言“吾见相如,必辱之”。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对廉颇的倨傲无礼采取了宽容的退让态度。每见廉颇,“引车避匿”,终于感化了廉颇,上演了一出“将相和”的喜剧,维护了赵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宽容待之,而是来个两虎相斗、你死我活,势必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无独有偶。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人修建府第,因地界不清,与邻居发生争执。张英闻讯致家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当即后腿三尺,以示不争。对方深受感动,亦让地三尺,这便是安徽桐城保存至今的“六尺巷”的由来。张英“宽以待人” 教育了家人, 感化了一方,成了邻里和睦的佳话,成了传统美德的典范。可见,心怀宽容,还能息事宁人,和谐社会。

那么,又如何践行宽容呢?

要能容人之言。褒奖之语要听,逆耳诤言更要珍惜。因为它无异于苦口良药,着实难得。唐朝谏议大夫魏征为人耿直不阿,犯言直谏。魏征的“面折廷诤”,经常弄得太宗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余怒未息地说:“每廷辱我”“会须杀此田舍翁。”尽管对魏征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知道魏征是忠心奉国,其言有利于治国安邦,所以言听计从,深为太宗所器中。唐太宗能容人之言,才能开创贞观之治。

更重要的是容人,它是容言之根本。曹操和袁绍,是官渡大战胜负双方的主帅。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实际上嫉贤妒能(“貌外宽而内忌”),既要使用人才,又不能给予充分的信任(“任人而疑其心”)。曹操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明达不拘”)。兵锋未接,曹操即凭人格、气度和境界先胜。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心灵”。有了这种信念和胸怀,什么样的人容不下呢?所以,我们要用真诚的心来观察他人的长处,容纳他人的不足,善于发现、培养、发挥他人的长处,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朋友,从你的一言一行开始,修一颗宽容之心吧。愿你拥有比海洋还宽阔的胸怀,拥有比日月更长久的幸福。

字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