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作文素材 > 教育资讯

关于写猫吃相的好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3:18:56 作文素材
关于写猫吃相的好句作文素材

篇一:语文四单元

北关小学导学案

课题: 13、白鹅 课型:精读 课时:第一课时

1

2

3

4

课题:14、白公鹅 课型:略读 课时:第一课时

5

篇二: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语 文 课 时 计 划

2013 年 10 月 18 日 第 7 周 星期 5 第 1 课时

2

3

语 文 课 时 计 划

2013 年 10月 21 日 第 8 周 星期 1 第 2 课时

4

语 文 课 时 计 划

2013 年 10 月 22 日 第8 周 星期 2 第 1 课时

5

篇三:第四单元 Word 文档 (6)

13 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供养不周、邻近、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准备:

制作课件、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了解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五、简介作者,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指名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高傲”、“有趣”。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高傲,作者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喜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欢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励背诵。

布置作业: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它们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课外观察一种小动物,动笔写一写。

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白鹅

高傲 有趣

14*白公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②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③导入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① 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② 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

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③ 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3.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15 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大猫的古怪性格和小猫的淘气可爱,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举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2.给课文分段,练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4.学会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判断句子正确性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小组讨论。

教学手段:

多媒体。

篇四:四年级语文句子复习

四年级语文句子复习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奇观”指雄伟美丽而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这句话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历史悠久。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之间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了起来。

“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江潮开始从远处过来了。“人群又沸腾了起来”表现出观潮人群高涨的热情,反衬出大潮的奇特。

3、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文中把水浪比作“水墙”,形容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4、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真是一株大树”作者强调的是一株大树,重读一株,承接上文,对大家关于榕树的争论给..

出了答案,既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朋友说的两株。“不可计数”是“没有办法清点、无法计算”的意思,我们知道,这株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5、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6、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

“应接不暇”指优美的风景很多,看不过来,课文指从大榕树上飞出的鸟儿太多了,作者眼前捕捉到这只,又错过了那只。这群鸟儿生活在大榕树上,营造了热闹、活泼、自由、欢乐的环境,茂盛的大榕树吸引了如此众多的鸟儿在此栖息,这是不折不扣的鸟的天堂。

7、文中出现了五次鸟的天堂,前四次加引号是作者引用别人的话,指大榕树,表示特定称谓,而课文题目和最后一处没有加引号是因为作者亲眼见到了被人们誉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后,感受到鸟儿们的生活自由自在,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所以在作者心中,大榕树是确确实实的鸟的天堂。

8、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pū)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一顺儿”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这两句话具体写出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先概括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然后具体写出看着舒服的具体样子:叶尖一顺儿朝下,没有一片叶子是朝另一个方向的,在墙上铺(pū)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9、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作者的三句话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中间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具体说明脚是长在茎与叶柄相连之处,而且是从叶柄的反面伸出来的,它是由六七根枝状细丝组成。作者用蜗牛的触角比喻每根细丝的形状,写的非常逼真,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仔细、认真。

10、蟋蟀和它们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是指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对于一般的昆虫,只要能找到一个临时隐蔽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不同,它不愿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句话也照应了课文题目,因为蟋蟀的洞穴是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成的,所以被称为“住宅”。

1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这句话作者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成“弹琴”,让我们感觉到,这座住宅设计得很讲究,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而且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反映了作者对蟋蟀的喜欢、敬佩之情。

1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住宅。

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样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是那样简单,需要完成的工程是那样繁复,这两者形成了强烈的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13、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

14、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任性”是指放任自己、不加约束;“冷酷”是指待人冷淡苛刻。这是巨人醒悟后说的话,他明白了春天不到花园里来的原因:自己太任性了-----一次次赶走孩子们;自己太冷酷了-----一次次训斥孩子们。他想自己独享花园里的一切,结果得到的却是寒冷和荒凉。

15、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第一个看字,是在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虽然是用自己的好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鸟儿睁大眼睛,仿佛在说: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个看,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仿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到了吗?再见了朋友。两个看字,饱含了鸟儿对树无比的深情和留恋。

16、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高傲”是指极其骄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鹅高傲的具体表现。同时,它是过渡句,承上启下,是文章表达自然,条理清楚。

17、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净角出场。

“从容”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的意思;大模大样形容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颇像就是很想。作者用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18、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譬如”是比如的意思,“倘若”是假如的意思,“从容不迫”是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作者先对鹅怎样吃饭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先写鹅吃饭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然后举例“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再用“譬如……”举例,不厌其烦的描写鹅的吃相,突出鹅吃相的可笑。

19、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侍候”是指在别人旁边供使唤,照料别人的饮食起居;“堂倌”在过去的地位低下,作者有意降低自己的地位,显示鹅的尊贵。

20、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窥伺”是指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时机。从这句话中看出,连狗都知道鹅的吃法,了解它吃食的规律,可见它是多么严格地遵守着吃饭的三眼一板。作者称白鹅为“鹅老爷”明贬实褒,言语间流露出了亲昵,表达了对鹅充满了爱意。

21、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或生疏罕见,使人觉得诧异,在文中指猫的性格让人难以

捉摸。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任凭”是“无论、不管”的意思,这句话用“任凭……也……”的句式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的性格特点。

23、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屏息凝视”指屏住呼吸,聚精会神地看,课文通过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24、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

“无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这句话表现了猫在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

25、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这句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站、踏、扶”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北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26、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表示无数,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感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的长,与开头的“一万三千多里”相呼应;“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27、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这句话运用动态描写,反衬出昆明湖水的静。“滑”字与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互衬托,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静。

28、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是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搭石静静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言,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9、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这句话把年轻人的生命比作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谢,也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骨髓移植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30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静地躺在病床上。

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也表现了这一点。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海峡那边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静静地”表现了他内心的坚定沉着,为了小钱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体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

31、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就是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用爱心、亲情架起的桥必定会永远屹立在两岸同胞的心中,这种血脉亲情就是生命的火种,必将俞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32、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崛起”是兴起的意思。

关于写猫吃相的好句

其他同学的读书目的是为了明理、做官、挣钱、吃饭,都是为了满足

自己生活的需要;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把自己的学习与民族振兴的大业联系起来,他不愿意自己的民族再这样软弱,不愿意自己的同胞再受到这样的欺凌,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奋斗。与其他同学的志向相比,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已经立下大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

33、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拂”,轻轻擦过,“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先生的感受。

34、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15岁那个夏天,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怎样作文的事情,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叶圣陶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3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指“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36、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37、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课文引用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38、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辽西的重大发现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是“点睛之笔”。

39、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是指恐龙家族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成鸟类的漫长历史进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家们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演化的全过程形象直观的展示在世人面前。

篇五:第四单元教案

13、白鹅

(一)、教学内容:

13、白鹅,课本页码63—66页,教参页码86—95页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1、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2、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3、 生字词卡片及白鹅的挂图(或制作课件)

(五)、教学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六)、学情分析:

(七)、问题聚集:

1、第一、二段与后面几段是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学习总分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2、了解课文第三至七段怎样描写白鹅的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3、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特点的?

4、想想写鹅为什么写鸭,这是采用什么方法?

(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及了解其作用)

5、从作家的描写中,大家发现了用词方面的什么特色?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引入课文学习

2.板书课题,说写“鹅”字。

3.齐读课题,提出阅读思考。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根据学生情况,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三、再读课文,披文入情。

1.学生默读课文,师生交流读书体会。

2.引出“高傲”并板书。

3.明确“高傲”表现在那些方面。读书交流。

4.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中感悟。

四、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五、简介作者,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2.简述课文从几个方面写白鹅的高傲。

3.过渡,体会鹅吃相“高傲”的部分。

二、品读“吃相”,体会“高傲”、“有趣”。

1.指名读课文五至七自然段,初步感受鹅的吃饭方式。

2.理解“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体会鹅吃饭方式的刻板、不会变通,引人发笑。

3.指导感情读书,读出情趣。

三、品读“侍候”,再悟“高傲”、“有趣”。

1.理解“侍候”,引出“白鹅吃饭为什么要人侍候?”

2.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

3.指导读书,体会白鹅的“高傲”、“有趣”。

4.指导情感朗读,读出情趣。

四、发现作者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1.作者写鹅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小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小组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4.这只白鹅的确高傲,作者为什么还不厌其烦地侍候它?

5.指导说话,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积累语言,背诵喜爱的内容。

1.自由摘录喜欢的词、句。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多读读,鼓励背诵。

(九)、作业设计:完成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它们有趣的特征,可以仿照这篇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2

2.课外观察一种小动物,动笔写一写。

(十)、课堂板书

(十一)、课后反思:

14*、白公鹅

(一)、教学内容:

14、白公鹅,课本页码67—69页,教参页码95—100页

(二)、教学目标:

①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 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④ 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四)、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观察

教师:课文插图(或制作课件)。

(五)、教学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六)、学情分析:

(七)、问题聚集:

1、课文写了白公鹅的什么特点?

(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

3

2、课文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白公鹅的特点的?

(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3、作者怎样写白公鹅的走路?

4、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走路和吃相这两部分写得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

(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① 出示课文插图(或多媒体可见)

② 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③ 导入新课:叶?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① 同桌或4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② 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① 设计表格(或课件),引导对比阅读。

A、 先出示(点击)旧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 白鹅 白公鹅

①姿态

②叫声

③步态

④吃相

⑤玩相

B、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② 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③ 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B、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C、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①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② 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九)、作业设计:完成

1、课堂作业: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课后作业:完成同步练习。

(十)、课堂板书

4

(十一)、课后反思:

15、猫

(一)、教学内容:

15、猫,课本页码70页—73页,教?a href="http://www.zw2.cn/zhuanti/guanyuwozuowe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我陈?00—107页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可爱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2.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背诵第二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叙述了小猫的淘气和大猫的古怪性格,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

难点: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并用串连各段段意的方法归纳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抄生字词。

(五)、教学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六)、学情分析:

(七)、问题聚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5

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