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体裁作文 > 教育资讯

青龙偃月刀的来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21:26:21 体裁作文
青龙偃月刀的来历体裁作文

篇一:青龙偃月刀有多重?

青龙偃月刀有多重? 古典小说的单位制度,似乎也成为了一个大家讨论的话题,特别是重量单位更是颇有争议。其实之前就三国演义中,关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的重量,就引起过一凡争论。

主要是因为古代的单位制度和现在不同,而古代不同朝代也不同,因此才出现了争议,三国演义中的青龙偃月刀是82斤。但是根据现代专家考证: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

其实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36.5斤,所以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重。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是极其勇武的角色,难道说手中的刀就那么轻?也许有些朋友会说:别站着说话不腰疼,36.5斤的刀也够重的了。 我想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思想来想这个问题吧?现代人大量倚靠发达的科技,就体质而言退化太厉害了,根本无法和古代人相比,又如何能和罗贯中笔下有万人之敌的关羽相比呢?36.5斤的刀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能很重,但对于罗贯中赞颂的关羽来说太轻了,大家觉得罗贯中会让大家认为关羽的刀就36.5斤,借此来赞颂关羽的勇武吗?

对于这个问题,本人前几天在三国演义吧与很多朋友展开讨论,历史中关羽用的不是青

小吧主人不挂科枉少年,博学的emony008,论剑问情等人一起研究,结论已经得出来了:罗贯中笔下的青龙偃月刀的重量换算到现代,是97.9斤。

下面具体分析下这件事情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到底是用什么时候的单位制度呢?也许有些朋友认为:罗贯中当然用的是东汉时期的,因为青龙偃月刀是东汉时期打造的啊。这个观点看似有理,但是如果这样解释,问题就出现了。

既然作者写东汉的事情,就用东汉的单位制,那么是不是古典小说的作者,写的小说都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年代的单位制呢?

我们不妨看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四回有一段话:智深道:“洒家只要打一条重一百斤的。”待诏笑道:“重了,师父。小人打怕不打了,只恐师父如何使得动?便是关王刀,也只有八十一斤重。”智深焦燥道:“俺便不及关王?他也只是个人。”待诏道:“小人好心,只可打条四五十斤的,也十分重了。”鲁智深道:“便依你说,此关王刀也打八十一斤的。”

待诏道:“师父,肥了不好看,又不中使。依着小人,好生打一条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与师父。

可以看出,对话中提到的关王刀就是关公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那么既然宋朝的重量单位和汉朝不同,那么关王刀的重量应该变了,按照上述的换算,从东汉换算到宋朝,青龙刀应该是30.6斤啊,根本就不是那个铁匠口中的81斤。那么从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于那位宋朝铁匠来说,青龙刀的重量从汉朝到宋朝根本就没有变(这里我们可以把82斤和81斤看成有点误差而已)。

然后再看下四大名著当中的西游记,孙悟空手中的金箍棒是一万三千五百斤,这个家喻户晓,但是这个算什么时代的呢?孙悟空出世时应该是汉朝,书中说了他被压在五行山下就是王莽篡汉时期,而他被救出来是唐太宗时期。很明显,汉朝和唐朝的重量斤是不同的,那么孙悟空的金箍棒重量就该变一变了,但是纵观全部原著,从头到尾孙悟空的金箍棒重量就没变,或者说从汉朝到唐朝孙悟空的金箍棒重量就没变。

综合以上两件事情,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古典小说的作者,在编写小说的时候,根本没有按照小说应该发生的年代的单位制度来写,而是统一了一个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

对于水浒传中的关王刀的重量问题,有朋友提出:很有可能是那个铁匠根本不知道汉朝和宋朝的斤是不同的

那么问题就复杂了,为什么那个铁匠不知道,我们可以推理一下,有两个可能: 1:铁匠不知道,但是作者知道,作者有意写了笔下的铁匠不知道

2:铁匠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

如果是第一个结论,那实在是不符合逻辑,如果作者知道汉朝和宋朝的斤不同,那么他没有理由让笔下的铁匠不知道啊,难道他这么写就是告诉我们:那位铁匠没文化?显然不可能。

所以说第二个结论是解释的通的,就是水浒的作者根本不知道汉朝和宋朝的斤是不同的,才使得他笔下的铁匠也不知道这个事情。

既然作者不知道,那么回到前面的问题,就是古典小说当中的单位是统一了标准的,那么这个重量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三国演义,水浒传的作这都是明初的人,如果他们不知道汉朝,宋朝的斤不同,那么他们的小说也是写给自己时代的人看的,那么自然是用自己时代的斤,大家才容易理解嘛,所

以结论是古典小说中的重量其实就是按照作者生活的年代来论述的,或者说,三国演义当中的斤其实就是明朝时代的斤,而水浒传当中的斤也是明朝时候的斤,于是才出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的重量相同这件事情。

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有人提出: 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陈寿《三国志》

他曾为友报仇杀人,提头直出闹市,数百人不敢近。只今所使两枝铁戟,【重八十斤】,挟之上马,运使如飞。”-------《三国演义》

不是说罗贯中用的是明朝时期的重量单位吗?那三国志中记载的东西,怎么直接抄到三国演义上面去了?三国志那个时代的斤又不是明朝的斤。 其实很容易解释,就是因为罗贯中根本不知道汉朝和他们明朝的斤是不同的,他潜意识里认为两者相同,所以就直接把三国志上的东西抄到三国演义上了,这件事情正好证明了本人上面陈述的作者不知道不同时代斤是不同的,他以为从汉朝到自己生活的明朝,斤的重量是相同的。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在我们研究重量的同时也来看下尺寸吧,历代尺寸是怎样的呢?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时,一尺约23.1cm ;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约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按照三国演义的描述,关羽身长9尺。那么按照汉朝的尺寸,就是1.92-2.14米之间,是个大汉。但是如果按照明朝的尺寸,关羽身高居然是2.8米,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哪里有人会这么高? 其实这件事情更加印证了本人提出的,作者不知道不同朝代的单位制不同这一结论,正是因为作者不知道汉朝和明朝的尺不同,所以他才会把三国志的一些东西直接搬到演义里来,

比如刘备的身高七尺五寸,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里相同,因为作者认为他们相同,殊不知三国志中的汉朝的斤,尺等单位,其实实际的量比明朝时后的斤,尺要小。

综合以上的很多事实,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得出最终结论:三国演义,水浒传,乃至所有古典小说当中的重量,长度等的计量单位大小其实是统一的,作者所采用的就是他所生活时代的计量,这样才能让自己写出的小说更贴近实际,更容易为同时代的读者理解。

既然如此,再回到咱们最早的问题上来,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到底多重?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是个正面人物,更是以武勇著称,作者授予青龙偃月刀的重量,其实就是明朝时期的82斤,如果换算到了现代,也就是97.9斤了。

没错,作者笔下的关羽神勇,能够挥起近一百斤的武器,作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是让大家了解关羽的神力和勇武!

本人觉得,这个争论很长时间的话题,基本可以下定论了。至少看到这个帖子的朋友,应该基本了解作者的用意,和古典小说当中的斤,两等单位的问题了。这本来是个很好理解的事情,也许之前,我们想的太复杂了。

篇二:于平淡处蕴深意—浅谈《青龙偃月刀》的言语特点

于平淡处蕴深意

—浅谈韩少功《青龙偃月刀》的语言特点

王一博

作为韩少功乡居期间的作品之一,《青龙偃月刀》无疑是一篇成功之作。小说只有短短一千八百字,却深刻展现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之下人们的迷茫。这当中,作者对语言的出色运用发挥了巨大作用。《青龙偃月刀》中,作者借鉴了古代笔记小说的写作手法,语言简练质朴,贴近生活,情节发展较为平和,没有激烈的矛盾和冲突。细品之下,不难发现,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多样的情感,平和的情节中饱含苦痛与无奈。

一、 象征手法的出色运用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写作手法。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文章简练,含蕴丰富。《青龙偃月刀》之所以给人以言简意赅、韵味无穷之感,象征手法的运用便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篇小说当中,最值得注意的两处运用象征手法的地方,其一是“青龙偃月刀”,其二便是文章的结尾三明爹的死。

首先,剃匠敬奉关帝爷,因为关帝爷凭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而剃刀是剃匠们谋生的工具。可以说,何爹的青龙偃月刀便是他的生存支柱。小说中何爹不愿用电剃刀,不愿给青年人染发和烫发,“宁可败走麦城也绝不背汉降魏”。因为对于何

爹来说“青龙偃月刀”代表了一代代传承的手艺,代表师傅的教诲,代表了传统的延续,它不仅是何爹维持生活的工具,更是何爹的精神寄托,是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青龙偃月刀也渐渐被冷落,这也正象征着在现在文明的冲击之下,传统技艺乃至传统文化的被动与落寞。

此外,青龙偃月刀也象征了一种重义轻利的传统美德。作为关帝爷手中的神兵,它承载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坚守,而作为何爹这样一个普通而执着的剃匠手中的工具,它同样承载了何爹在面对现代潮流的冲击下对传统的不离不弃。虽然传统的剃头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生意日渐冷清,何爹始终没有为了金钱而放弃传统技艺,这是对自己行当的义。当三明爹即将离世时,何爹毅然含泪回家取回行头,再给对方的脑袋上刨一次,让三明爹享受到最后的极乐,这是对人的义。当人们迷醉于现代社会的灯红酒绿之中,何爹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无疑是对传统的坚守、对人性大义的完美诠释。

三明爹是何爹“最熟悉的脑袋”,随着他的去世,何爹的“青龙偃月刀”也不可避免的随着这一知己的离去而走向自己的完结。同样,面对现代文明的入侵,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也会不可避免的趋于没落。在惋惜的同时,作者也借此提醒人们,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既要保持传统,又要注意传统和现实的融合,才能发扬传统,与时俱进。

二、 富有美感的陌生化语言

陌生化语言即文学性语言,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陌生化的结果,是“文学性”的具体体现。①通过语言的陌生化,可以产生一种距离感,也更容易引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

《青龙偃月刀》中对何爹高超的剃头技艺的描写充分运用了这一技巧。洗脸清头到开刀、清刀、弹刀,再到三十六种刀法的熟练运用,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阵,无须眼角余光的照看,无不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赞叹不已。而其中对关公拖刀、张飞打鼓、哪吒脑海等技巧的描线,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不禁为何爹高超的技艺叫一声好。

精湛的技艺、低廉的价格,却依旧无人问津,强烈的反差使得小说即使没有大肆渲染,也有了明显的情感变化,给人以韵味无穷之感。

三、 对古代笔记体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孙犁在《谈笔记小说》一文中提出:“中国的所谓笔记小说,由来已久,汉晋已有,就是先秦经籍中,也有类似的断片。至唐宋而大兴,推演至明清,这种书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杂列并陈,在中国文化遗产中有很大的部分。”中国古代笔记体小说无论在内容与形式上均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青龙偃月刀》继承了古代小说篇幅短小,情节明晰的特点。没有冗长的记叙,也没有大段的对白,全文不足两千字,却依然

叙事完整内涵丰富。情节平淡顺畅,没有感天动地的情感倾诉,也没有紧张激烈的生死之争。虽然写的是传统文化的衰亡,却没有痛哭与哀嚎,但就在这种平淡当中,饱含着辛酸的泪水、无尽的哀叹。正如古代笔记小说多写民间的故事,《青龙偃月刀》写得是何爹这样的平民百姓,他们本身就不会像诗人般的抒情达意,对于社会的发展他们无可奈何,作者正是用“平淡”来体现广大民众的感情变化,也正是这种“平淡”使得文章自然质朴,毫不造作。

另外,古代笔记小说语言通俗,多用富有个性化的口语来刻画人物。这在《青龙偃月刀》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眼下婆娘们也当剃匠,把男人的脑壳盘来拨去,耍球不是耍球,和面不是和面,成何体统?男人的头,女子的腰,只能看,不能挠。这句老话都不记得了吗? ”何爹说的这两句话,便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固执的老剃头匠的形象。通过个性化口语的运用,使得小说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表现出一种“本色美”,在艺术性与通俗性上完美结合。

不仅如此,作者在继承古代笔记小说的长处的同时,也对其缺点做出了改进,发展了笔记小说的写法。

在《青龙偃月刀》这部作品中,作者突破了古代笔记小说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单一的弊端,运用了象征、陌生化等多种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予读者多重审美体验。同时,作者注意了多重视角的转换以及多重视角的聚焦,这种方法的一

个突出的叙事效果,就在于它能够造成一种阅读的主动性。在这种角度的叙事中,读者看到的是人物行为的直接呈现,这里既没有讲述着的引导,也没有人物的心理剖析,读者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做出自己对故事以及故事人物的意义解读。使得人物立体丰富,故事富有层次感。

作者在对古代笔记小说所做的另一个改进便是叙事风格追求散文化的效果。“力求突破小说的假定性,选语力求平易近人,切近于生活,从多方面给人以指示,使人觉得它所写的东西是真的”。(谈歌《人间笔记》)《青龙偃月刀》开头作者便介绍“何爹剃头几十年,是个远近有名的剃匠师傅。无奈村里的脑袋越来越少,包括好多脑袋打工去了,好多脑袋移居山外了,好多脑袋入土了”像是在给读者讲故事一般,让人觉得何爹确有其人,从而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最后,作为一篇短篇小说,《青龙偃月刀》可谓字字珠玑。作者对语言的完美驾驭及熟练的写作技巧,使得轻巧简短、自然清淡的语言中传达出深邃厚重的精神诉求,既有充实丰富的情节,又让读者产生对人生和文化的感悟,发人深省,回味无穷。注:

①“陌生化”理论,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领军人物为什克罗夫斯基。其观点认为文学语言是日常语言陌生化的结果,是“文学性”的具体体现,甚至认为文学的“文学性”只存在于这种艺术处理过的语言中。

参考文献:

篇三:霸道的魅力——刀的发展史

霸道的魅力——刀的发展史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3班朱景明学号:41214119 摘要:本文简单阐述了

青龙偃月刀的来历

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刀的发展历史,其与军事和文化的关系以及刀作为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关键词:科技史;刀;发展史;军事;文化

刀,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之一,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刀,作为中国古代冷兵器的一种,在中国古代冷兵器军事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刀,中国武文化和侠文化的符号,为中国的文化带来了一道闪耀的光芒。

一、 刀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一些类似刀形的打制石器。原始人用它切、砍,划、刮,或割兽皮之用。最初,刀是以生产工具的形式存在着,随后,被赋予了砍杀的格斗功能,同时刀的形制也逐步定形。

刀最初的形制与剑类似,区别在于剑为双刃而刀则为单刃。进入青铜时代后,刀由石制变为铜制,商代的铜刀即是由石刀脱胎而来,这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金属制兵器的时代,但当时军队主要的近战兵器仍然是剑。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时,青铜剑形制已经成熟并出现了复合剑,这类武器是以锡含量较高的青铜做刃,锡含量较低的青铜做脊,使得剑刃坚硬而剑脊柔软,使剑不易被折断。在战国初期,齐国官书《考工记》中也记载了大量关于铜质兵器的宝贵资料。

到了战国中晚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的娴熟运用,钢铁质的兵器开始出现,并且剑的长度达到了一米以上,大大加强了作战能力。

秦代时,军队的近身作战装备依旧以剑为主。到了汉代,钢铁铸的兵器进一步完善。汉代初期出现了淬刃技术,汉中期反复锻打钢铁技术发展为百炼钢技术,这些制法也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兵器的独特制法,形成了独特风格。汉朝中晚期,一种名叫环首刀的武器登上历史舞台。由于当时世界上除了汉民族外无人掌握如此先进的冶铸技术,因此环首刀成为和强弩一样具有威慑力的武器。汉制环首刀背脊宽,单刃,带有圆环,非常适合劈砍,大大加强骑兵的战斗力。汉王朝能够打败匈奴,确立东方霸主的地位,与这一先进武器有着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环首刀打败了匈奴。而环首刀的形制此后不断变化,甚至在抗战时著名的29路军的大刀队的武器就属于环首刀。

刀的发展到唐代又有了新的气象,《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

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唐刀无论从军事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可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冷兵器的巅峰之作。后来唐刀流传至日本,被日本人进行改造,成为当今世界上有名的武士刀。

元代时,蒙古人结合了辽金等游牧民族所使用的马刀的优点,并吸收了西域弯刀的优势,制造出更加适合骑兵作战的蒙古马刀,在马刀和强弓的帮助下,蒙古人的铁骑征服了广阔的领土。

明清时,由于部分技术的失传,加上匠师待遇低下,所以刀剑质量有所下降,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因此采取强硬措施督造了一批质量上乘的刀剑。清末出现了牛尾刀。而到后来,热武器的出现取代了冷兵器,刀这种创造无数辉煌战绩的兵器最终走下了军事史的舞台,成为许多藏家的心爱之物。

二、 中国古代战争中最有名的刀

(一) 汉环首刀

环首刀诞生于西汉时期,是由钢经过反复折叠锻打和淬火后制作出来的直刃长刀,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冷兵器,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非凡意义的一种兵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环首刀将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

环首刀作为近身作战兵器,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因为对匈奴作战使用了大量的骑兵,而汉剑两面开刃,不适合劈砍,容易折断,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处于劣势,环首刀在此时应运而生。一方面,环首刀单面开刃,背脊较厚,适合劈砍,大大加强了在马上作战时的杀伤力;另一方面刀上的圆环起到了平衡配重的作用。此外,由于汉代环首刀的材质多为钢铁,在材质方面远胜同时期的其他兵器,因此环首刀就成为了汉军独步天下的利器。1974年7月,在山东临沂苍山地区出土一把东汉的环首刀,刀身上还刻有隶书铭文十八字:“永初六年(112年)五月丙午造卅湅大刀吉羊宜子孙”。“卅湅”就是三十炼,也就是这把刀曾经使用“百炼钢”技术将钢材折迭锻打达三十次之多,而在这把刀的刃部还发现经过“淬火”。“淬火”是将刀刃加热到某一高温,再用水、油或空气使其急速冷却,并让工件表面硬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先进武器和强大国力的决定性作用下,汉军将匈奴打得元气大伤,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内附被完全汉化。

环首刀真正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历史记载,诸葛亮曾命一位叫蒲元的匠师督造3000柄宝刀,蒲元在斜谷开工,为了造出好刀,还特地指定要使用蜀江江水来为刀刃淬火,所造的三千口刀非常精良,被称为“神刀”。南朝梁陶弘景在《刀剑录》中描述,孙权在黄武五年(226年)造剑十口、刀万口,从这可看

出,剑在这时已成为玩赏用兵器,而刀则为士卒实战的兵器,所以一造就是以万来计算。

三国以后,环首刀经过不断演变,在历史上延续它的传奇。

(二) 唐刀

唐朝,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达到了封建历史时期的巅峰,其中更以唐刀为最。唐刀,是唐朝时所发明的刀的总称。《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记载: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障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障刀盖用障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在《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所记载的四种刀中,横刀为短兵器,形制类似于汉环首刀但去掉了圆环(大概是为了方便双手持握),为当时唐军士兵所佩带的主要兵器。遗憾的是这种横刀目前只存在与历史记载,在我国境内还未曾出土过横刀,而在日本的正仓院则收藏有一柄从唐朝传出的横刀。仪刀更多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多为禁军仪仗之用,所以仪刀的做工精致,装饰也很华美,其甚至还带有礼器的含义。障刀是一种近身战中使用的短刀,据推断应该是弓兵、弩兵的主要装备。与这三种刀相比,陌刀则显得更为神秘,具体形象至今无法考证,只知道这是一种步兵用来克制骑兵的大刀,有人推断其为长刀的一种,也有人推测是与现在日本的野太刀相似的武器。如果后者猜测正确,那么唐刀的形制差别则主要是长度的差距。

三、 刀所代表的文化

(一) 刀与剑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体系中,刀与剑总是被拿来一起比较,虽然在战争中,刀拥有比剑更明显的优势,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的地位却一直高于刀。具体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 剑在中国古代有着较为特殊的文化含义,剑代表君子,只有贵族和有德之人才有配剑的资格,而一般人是不具备这样的资格的。剑代表仁义,正气,与儒家仁爱治国的思想不谋而合。同时,剑可以代表至高的权力,如穆公镇秦剑以及明朝时的尚方宝剑都有先斩后奏之权,代表最高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力。而刀则多为士卒佩带,用于作战,属于草根阶层,不受推崇。

2. 传说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曾采首山之铜打造轩辕剑,作为炎黄子孙,中国人对剑的看法自然要优于刀。

3. 剑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中代表王道。黄帝的轩辕,汉高祖刘邦的赤霄,楚王的太阿都是上古的名剑,代表的都是帝王的威势和权位,而刀则永远屈居剑之下。

(二) 文学作品中的刀

虽然刀的地位不如剑那样超然,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刀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名著《三国演义》中,曹操行刺董卓时,便借用了王允的“七星宝刀”,武圣关羽的兵器名叫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称得上是一柄神兵,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关羽的形象也必然是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嘶风赤兔马的英武形象。这也反映出刀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刀与武侠更是有着不解之缘,金庸先生的小说《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中就着重描写了刀法的神奇。射雕三部曲之一的《倚天屠龙记》中更是有“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的江湖传闻,把刀与剑放在了同等地位,而整个故事也是围绕着这把屠龙刀而展开,整本书显得精彩纷呈。刀不仅在战场上大展神威,在小说家构造的江湖中也能展现其独特的魅力,霸道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唐刀锻造考》宋毅

2. 《剑和刀——中国古代兵器丛谈》杨泓

3. 《考工记》中的兵器学闻人军

4. 《中国文化赋予兵器的意义》徐新照

5. 《试论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符号的视觉流变》吴 超

篇四:刘绍喜点评历史上的猛将

刘绍喜点评历史上的猛将

作者:河北实验中学刘绍喜

平时人们一谈到三国猛将,第一就是吕布!每次我看到这种说法,心中都惊讶人们对于历史的浅薄!只要翻过《三国志》的人就可以看出吕布连前十都进不了,最多算二流猛将!真正的顶级猛将是甘宁、凌统、丁奉……(还有很多,说不过来;就是没有吕布),然而这些真正的顶级猛将,到了中国的电视剧、历史小说中就成跑龙套的啦!

一般读者谈起三国猛将,就说吕布第一,我都忍了,毕竟一般读者不可能自己翻看官方历史档案。但是好多上百家讲坛的教授、还有某评书大师讲三国猛将时,都是说吕布第一,我非常吃惊。一般说吕布第一,是因为《三国演义》有三英战吕布这一情节,就以为奠定了吕布第一的地位了。其实,哪怕是《三国演义》,吕布也绝非第一!吕布后来与张飞单打独斗过一场,都不分胜负!也就是说,三英战张飞,张飞照样能撑那么久!绝不属于吕布。还有一次吕布甚至不敢与张飞交手!也就是说,哪怕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都非第一。

在《三国志》中,吕布最多二流猛将,一直被孙坚打得到处跑!孙坚,你能想象他是猛将吗?在正史中,孙坚就是猛将,17岁就敢与流氓对打!但孙坚还算不上顶级猛将。丁奉是《三国志》中唯一一个记载一人能击毙几百人的,这才叫顶级猛将!可是一般讲三国史的,丁奉就是个跑龙套!凌统,一个人对战几千人,击杀几十人,一直撑到孙权跑掉,他才撤退——几千人围攻他,他不单能撑那么久没死,而且还能全身而退,这身手,才算顶级猛将。许褚,一只手能够把牛倒拖一百步!三国历史中第一大力士!这才是顶级猛将……太多了,说不过来。反而吕布,没有任何英勇的记载,唯一的单挑纪录,就是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郭汜,居然还没能把对方杀死。

一说隋唐猛将,李元霸就是第一!实际历史上李元霸学前班还没上就死了!隋唐时期的真正顶级猛将就是秦叔宝与尉迟恭,尉迟恭能够在乱军之中空手夺别人的兵器;秦叔宝单挑从无败绩;程咬金不是用斧头,是槊的,尉迟恭也不是用钢鞭,也是用槊;秦叔宝不是用锏,用枪的;关羽不是用青龙偃月刀,是用矛的。

最后说明一点,其实矛、枪,是古代武将最通用的兵器,几乎每个朝代出色的武将都是用矛用枪的,因为它轻便、攻击范围又远,最适合实战。什么方天画戟、青龙偃月刀、铜锤、铜锏……乱七八糟的十八般武艺都是小说中为了渲染场景虚构的。

篇五:始皇玉玺之来由

始皇玉玺和赵匡胤的九龙冠金盔金甲战刀埋藏湖北之谜

始皇玉玺之来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上发表的民族所邸永君《传国玉玺漫谈》一文中介绍“传国玉玺”,又称“”,为秦以后相传之,乃奉秦之命所镌,取材于“”。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印,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湖北神秘老人佘景福

2007年2月27日,湖北省丝茅岭村村民、王华富到政府办反映,杨柳镇东夹铺村有个叫佘景福的老人可能知道,秦始皇传国玉玺就埋藏在英山某地。真的?假的?是真的为什么自己不动手挖出来呢?如此重要的秘密为什么轻易道与外人?带着疑问,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从3月1日到3月29日我多次找到佘景福老人,经过详细采访得知。佘景福,家住英山县杨柳镇东夹铺村,读了8年私塾,现年71岁,以放养鸭子为业,儿女早已成房立户。邻居们给佘景福的评价是,为人本份,神经正常得很,不会说假话的,只是有点倔强。几年前,佘景福将柳林河李上垸埋藏有国宝之事与东夹铺村前任支部书记李孝东汇报过,并邀请李支书协助试探性发掘;李支书出于私自发掘文物属违法行为,对李上垸埋藏有文物持怀疑态度,更难办的是李上垸与东夹铺村路虽近,但在行政管辖上是隔乡隔镇,不好操作,没有答应佘景福的要求。现任村支部书记年龄青,因最近接探宝者的电话较多,闹得心烦,将佘景福臭骂了一顿。近来佘景福自感身体不适,恐怕时日不多,将所知道的都详细告诉了我,当然涉及到文物保密和安全问题,有的事情我没有作详细报道。

六位赵姓民工之说

佘景福1960年在英山县桃花冲当“棚*子”(包工头)砍伐运输木材,其中有六个赵姓民工,年龄都在40岁左右,均比他大,闲聊时,佘景福以话套话、话赶话的方式,让赵姓民工在不知不觉中道出了“秘密”。据六位民工介绍,他们都是赵匡胤的后代宋孝宗赵眘的后裔,安徽六安人,来六安居住十几代了。他们向佘景福打听英山有没有一个叫倒流河的地方,佘景福表示英山倒流河现叫柳林河,就在我们东夹铺附近,赵姓民工们又打听有没有一个叫李上垸的地方,佘景福说柳林河只有一个叫李上垸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几百年前的李上垸。赵姓民工说,去年腊月底家里的老人还在传,从蕲春可到英山百丈河,百丈河到英山倒流河,有七八里路,倒流河东上有个东夹铺,东夹铺东上有个杨柳湾,我们赵家人代代相传,只有我们的那个玉玺是真,其余都是假的,“八个字”篆体字,我只记得“受命于天”四个字,后面的字不记得了,还说玉玺是三角为玉一角为金的,年代很久远。

原来,赵姓祖上三兄弟带兵与忽必烈的兵交战,被战败,残兵败将100多号人大多是赵姓亲兵,被追至蕲春,再被追至蕲春英山交界处的百丈河。他们顺百丈河而下达乌木冲,东上翻过青风岭达到倒流河李上垸,追兵顺百丈河西下达英山县城郊百涧河,错开追兵,得以喘息一夜。是夜他们望北痛哭流涕觉得对不起列祖列宗,情绪低到极点,惊恐过度不得已,将传国玉玺、祖上赵匡胤用的九龙冠、金盔、金甲和宝刀(赵姓民工说是赵匡胤获得了三国名将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军衔、服装等招人耳目的东西埋在李上垸字藏附近,并用字藏的门梁横石条做底托,放上玉玺等物件,还有一套家谱,再用百多号人的钢枪做棚架子,盖上帐篷埋上土,待时机好转再取。只留下了金银细软,第二天,为躲避追兵全部人员穿上百姓服装,沿英山东河东上杨柳分三路逃命,他们翻山越岭达到霍山县,在八里、横排等地汇集,最后

在六安县定居下来。一路上埋金藏银。银子都埋藏在英山尖、东庄畈,金子埋藏在六安八里、横排等地;并用谜语传记下来,后来金银都被别人挖走了。上世纪60年代六安赵姓族群人丁兴旺,已发展成几个大垸上千号人,六位赵姓民工说,将来如若赵姓有人发达一定要买回李上垸字藏附近的田地,因为那里有祖上留下的遗产。

李上垸的传说

62年因变化,佘景福回家务农。空闲时节佘景福以挖药为名到英山尖脚下畈、长沟村(现为英山杨柳镇下涧冲村)明查暗访和笔者实地走访得知情况基本印证了六位赵姓民工所说的话。

英山县柳林河一带,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柳林河原本叫倒流河。柳林河历史上就只有一个李上垸,谈起过去李上垸的人特别是现已过世的李友仁、李友义、李孝友总是津津乐道,说祖辈上三十年有九人中过进士,有用的读书人多,可不得了,最后总是遗憾地说:要不是当年溃兵一夜间,将字藏附近的地方挖平了破了风水宝地,还要出更多的读书人。所谓字藏就是学堂一年一度烧废字纸的地方,只不过当年人们看重读书人,在烧学生废字纸的地方建上一个屋子,安上孔圣人及其门生颜回和子路的像,每年做圣人会时,烧掉上年的废字纸,还要细心人清理,有用的字纸不能烧。李上垸的字藏,一直保存到解放后的1965年才拆掉,佘景福1946年还到过李姓字藏烧香。李姓字藏座北向南,三间“一”字排开,中间供奉孔圣人及颜回子路,两侧房间各放五个大字纸篓子,建在一个小山岗的支脉上,建制方位与当年赵姓民工描述完全吻合。1980年田地承包到户时,字藏基石还在佘景福亲戚的田里隐然成形,佘景福本人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呼吁尽早试探性发掘,以免文物受到破坏。近年,英山县开展广播村村通工程,在李上垸余某家安有线电视,竖线路杆子时,就出土过两个造型精制的瓷器,像香炉不是香炉,像坛子又有两个制子,质地白过现在的瓷碗,白底蓝花,被李姓民工拿走了。2006年腊月26日还在打听出土的文物能值多少钱。 安徽六安查谱之行

2007年3月17日上午,笔者与老乡赵友良一行4人几经周折来到市渡镇众姓桥村,在赵家咀83岁的赵宝清大爷家里,我们以寻根问祖的名义,要求借阅家谱,赵大爷一家很热情接待了我们。一阵寒喧后,拿出家谱打开包裹的红绸布,从家谱上看,他们赵家咀赵姓将宋度宗尊敬为迁安徽六安赵家咀始祖,也是宋度宗的直系后裔,民国16年的谱序上记载宋庆历年至宋隆兴年间的老谱遗失,后经多方努力3修谱谍成功,谱序及谱中多次提及元将伯颜、宋臣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的军事行动和宫廷事件,祥细少有。据赵大爷介绍:老祖宗赵壹公为老字派36世,赵匡胤为54世,宋孝宗赵眘为60世,宋度宗赵礻基为65世,赵家咀原来叫赵家咀村,宋度宗的后人三兄弟赶兵(实为带兵打了败仗)从南方来到这里,已经繁荣栖息了十几代,赵宝清是敦字辈,第十七代,赵姓占原赵家咀村一带居民的40%,达上千人,现在赵家咀村归众姓桥村管辖。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试着提出来,买一套家谱或者复印一套谱头,立马遭到赵大爷及其族人的婉拒。赵大爷说家谱是祖宗的,是我们赵姓共有的,祖宗不能卖,也不能给与人的,你看我们对祖宗很尊重的,家家在祖人牌子前都要放上两支香烛,但不点烧,原因是赵匡义害死哥哥赵匡胤,当然家丑不外言,这是祖祖辈辈的规矩。最后我们问,1960年,你们这里赵姓有没有人到过英山桃花冲砍伐运输树木的,赵大爷说有多人去过,但我没有去。没有见当年砍树的六位赵姓民工,他们亦大都做了古人,我们带着遗憾结束了采访。

历史资料佐证

根据吴剑杰、殷崇浩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出版《新编纲鉴》942-946面、民国九年《英山县志》126面及葛寅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全史《中国秘史》第三卷《误国*相贾似道》篇中记载。均表明元将伯颜带兵攻襄阳、樊城,占武汉、拔阳逻夹江而下,破黄州、蕲州、九江,最后南宋*相贾似道率十三万大兵在安徽芜湖被伯颜军大败。民国九年《英山

县志》记载南宋与元将伯颜兵在黄州、蕲州交战,英山历为兵家、难民必经之地,百姓累受其害,十室九空。而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民族所邸永君《传国玉玺漫谈》中介绍始皇传国玉玺自始皇传至宋徽宗后,徽宗增刻十方印玺,南宋灭亡后,真正传国玉玺失落之谜至今未解,元以后的所谓玉玺均为假货,只是皇帝爷们以假代真罢了,据文中介绍始皇玉玺倒真是三角为玉一角为金。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根据上述考证,始皇玉玺及赵匡胤的用品埋在英山之说一切均有可能,谜底破译者是谁,我们将拭目以待。

体裁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