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字数作文 > 教育资讯

赶着和尚卖梳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5 01:17:30 字数作文
赶着和尚卖梳子字数作文

篇一:经典营销案例:卖梳子给和尚

卖梳子给和尚

一家企业高薪招聘营销高手,张三、李四、王五分别报了名,总经理出了一个比较刁的题目:向山上寺庙的和尚卖梳子。三个人拿了产品就上山了。张三第一个回来了,张三向老总讲述了他是如何卖掉一把梳子的。张三说,我拿这个梳子到山上寺庙找到老和尚,给他介绍了梳子的质量,老师父一听勃然大怒,认为我分明是羞辱出家人,于是乱棍将我轰了出去。但是我仍不甘心,围着寺庙不停地转,转到第三天的时候,在后山和尚的烧火区,我看到一个小和尚在那里挠痒痒,于是我对小师父说,挠痒痒是不能用指甲去挠的,我这里有一个专用工具,我给你挠一下。我就这样连蒙带骗地让十五岁的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接着李四也急匆匆地跑来了,李四卖了八把梳子,他讲述了自己卖梳子的经过。他说,我经过一天的观察,发现所有和尚头上都没有头发,向他们卖梳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发现上山的游客头上有头发。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因为山高风大,很多人在拜佛的时候头发比较零乱,于是我找到方丈说,如果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去拜佛,是对佛不尊敬,于是我建议方丈在寺庙里的八尊佛像后面各放一把梳子,边上贴一个告示:拜佛之前整理妆容。这样我就卖了八把梳子。

王五第三个回来了,王五卖了三千把梳子。大家十分吃惊,王五说,我观察了一天,发现和尚头上没有头发,要想让他买梳子不可能,而游客头上都有头发,经过仔细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到了第二天下午,我就找到了方丈,因为我发现山上寺庙香火很旺,周一到周五有几千人,

双休日有一两万人,寺里的香火钱收入非常可观。我对方丈说,我有一个方法,能让每天的香火钱更多。那个和尚是书法大家,我让他书“积善梳”三个字,然后请工匠刻在梳子上,而且做法事给梳子开光,所有捐香火钱的善男信女就送“积善梳”一把,结果那一天捐香火钱的人增加了许多,一下子卖掉三千把梳子。

通过故事中张三、李四和王五分别采用的三种销售方式,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三点重要的启示:

?张三的销售方式——靠坑蒙拐骗只能维持一时;

?李四的销售方式——找到产品的功用、利益,可以取得一定的销售业绩;

?王五的销售方式——挖掘创造客户的内在需求,帮助其解决危机问题,则能畅销天下。

篇二:如何卖梳子给和尚

从前,有二名推销梳子的推销员,姑且称他们为张三和李四吧,每天走街串巷,到处推销梳子。有一天,二人结伴外出,无意中经过一处寺院,望着人来人往的寺院张三大失所望,“哎,怎么会跑到这个鬼地方,这里全是一群……,哪有和尚会买梳子呢?”,于是打道回府。(点评:轻易放弃推销机会是普通推销员经常犯的错误)

刚刚看到寺院的招牌,李四本来也是心内一凉,非常失望,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职业习惯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卷发用什么梳子好又告诉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不行动怎么会有结果呢?事在谭木匠让人为嘛!”(点评:同样是一只玫瑰花,悲欢者看到的是刺,乐观者看到的是花,不同心态与心智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与命运,而推销高手必备的基本心态就是积极的心态,即使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全力以赴去争取)于是,径直走进了寺院,待见到方丈时心内想好了沟通的切入点。(点评:反应迅速,行动敏捷)

见面施礼后,李四先声夺人的问道“方丈,您身为寺院主持,可知做了一件对佛大不敬的事情吗?”(点评:摸准沟通对象的心里特点,可以尽快找准切入点,迅速引起对方注意和好奇)

方丈一听,满脸诧异,诚惶诚恐的问道:“敢问施主,老衲有何过失”

“每天如此多的善男性女风尘仆仆,长途跋涉而来,只为拜佛求愿。但他们大多曼联污垢,枝头散发,如此拜佛,实为对佛之大不敬,而您身为寺院主持,却对此视而不见,难道没有失礼吗?”(点评:针对老和尚宽容仁和的品质,讲话语气略重,并无不妥,反而会引起对方充分重视)

方丈一听,顿时惭愧万份,“阿弥陀佛,请问施主有何高见?”(点评:客户主动询问解决方案时,已经很好的介入了销售环节,此时就是销售的良机)

“方丈匆急,此乃小事一桩,待香客们赶至贵院,只需您安排梳洗间一处,备上几把梳子,令香客们梳洗完毕,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拜佛即可!”李四答道(点评: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对方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购买欲望得以提高)

“多谢施主高见,老衲明日安排人下山购梳。”(点评:成功的推销应该让客户感觉购买决定是自己做出的,而非外人强加的)

“不用如此麻烦,方丈,去去在下已为您备好了一笔梳子,低价给你也算是我对佛尽些心意吧!”(点评:成交绿灯闪现,立刻顺水推舟,很快进入合作签约主题)

经商讨,李四以3元的价格卖给了老和尚10把梳子。

李四满头大汗地反悔住所,恰巧让张三看到,“嗨,李四,和尚么买梳子了吗?”张三调说到七夕送梳子的含义。

“卖了,不过不多,仅仅十把而已。”

“什么!十把梳子?卖给了和尚?“张三瞪大了眼睛,张开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拢”这怎么可能呢?和尚也会买梳子?向和尚推销梳子不挨顿揍就阿弥陀佛了,怎么可能会成功呢?“(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于是李四一五一十将推销过程告诉了张三,听完以后,张三顿时恍然,“原来如此,自愧不如啊,佩服佩服!”嘴上一边说,心里一边想“为什么我会放弃这个好机会呢?老和尚真是慷慨啊,一下子就买十把梳子,还有没有机会让他卖出更多的价格更高的梳子呢?”(点评:摔倒爬起来抓把沙,推销员不怕犯错,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学到东西)脑筋一转,计上心来,(点评:多动脑筋,少走弯路)当天晚上便与梳子店老板商量,连夜赶制了100把

梳子,并在每把梳子上都画一个憨态可鞠的小和尚,并署上寺院的名字。(点评:个性化的新产品会引起客户跟多的需求,带来更多的销售机会)

第二天一早,张三带着这100把特制的梳子来到了寺院,找到了寺院,找到啊方丈后,深施一礼,“方丈,你是否想想过振兴佛门,让我们的寺院名声远播,香火更盛呢?”(点评:新的切入点,仍然围绕客户的心理做文章)

“阿弥陀佛,当然愿意,请问施主有何高见?”

“据在下调查,本地方圆百里以内共有五处寺庙,每处寺庙均有良好服务竞争激烈啊!像您昨天安排的香客梳洗服务,别的寺庙早在二个月前就有了,要想让香火更盛,名声更大,我们还要为香客多做一些别人没做的事情啊!”(点评:从竞争角度入手,更易令客户产生更浓的兴趣)

“请问施主,我院还能为香客们多做些什么呢?”

“方丈,香客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果能让他们空手而来,有获而走,岂不妙哉?” “阿弥陀佛,本寺院又有何物可赠呢?”

“方丈,在下为贵院量身定做了100把精致工艺梳,每把梳子上均有贵院字号,并画可爱小和尚一位,拜佛香客中不乏大官显贵,豪绅名流,临别以梳子一把相赠,一来高僧赠梳,别有深意,而来他们获得此极具纪念价值的工艺梳,更感寺院服务之细微,如此口碑相传,很快可让贵院名声远播,更会有人慕名求梳,香火岂不越来越盛呢?”

方丈听后,频频点头,张三遂以5元的价格卖给方丈100把梳子。(点评:更多产品,更高价格,用心就可谭木匠梳子北京已将事情做得更好)

张三大功告成,兴致勃勃地惠来与李四炫耀自己的成功推销,李四听完,默不作声悄悄离开。(点评:有启发,有思考,就有更好的结局)

当晚李四与梳子店的老板密谈,一个月的某天清晨,携1000把梳子拜见方丈,双方施礼后,李四首先问了方丈原来购买张三胡子的赠送情况,看到方丈对以往合作非常满意,便话锋一转,深施一礼,“方丈,在下今天要帮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点评:切入点升级,以求引起对方更高兴致)

待方丈询问原因,李四将自己的宏伟蓝图向方丈描绘:寺院年久失修,诸多佛像已经破旧不堪,重修寺院,从塑佛像金身已成为方丈终身夙愿,然则无钱难以铭志,如何让寺院在方丈有生之年获得大笔资助呢李四拿出自己的1000把梳子,分成了二组,其中一组梳子写有“功德梳”,另一组写有“智慧梳”。比起以前方丈所买的梳子,更显精致大方。

李四对方丈建议,在寺院大堂内贴有如下告示“凡来本院香客,如捐助10元善款,可获得高僧施法的智慧梳一把,一旦拥有,天天梳理头发,智慧源源不断;如捐赠20元善款,可获得方丈亲自施法的功德梳一把,一旦拥有,功德常在,一生平安等等,每天可获得善款约3万元,扣除我的梳子成本,每把8元,可净余善款1.4万元谭木匠木梳子礼盒元,如此算来,每月即可筹得善款四十多万元,不出一年,梦想即可成真,岂不功德无量(必要时的数字与逻辑说明,会更具说服力)

李四讲的兴致勃勃,方丈听的更是心花怒放,二人一拍即合,当即购下1000把梳子,并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如此以来,寺院成了李四的超级专卖店。(一客户需求为导向,紧紧抓住客户的消费心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遂步引导,最终实现目标)

篇三:一个经典的营销故事------把梳子卖给和尚

从一个经典销售故事看营销

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的梳子,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是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把。

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讲述了歷尽的辛苦,他跑了三座寺院,游说和尚应当买把梳子,无甚效果,还惨遭和尚的责骂,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尤其对于积德行善之人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远近闻名,可刻上?积善梳?

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

甲先生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

(转 载于:wWw.SmHaIDA.cOM 海达 范文 网:赶着和尚卖梳子)

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站在客户服务的角度,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

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最后站在客户利益的角度,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的市场需求。

由于丙先生过人的智慧,公司决定聘请他为市场部主管。

这时挑战者——丁,找到公司领导说,卖给和尚100把梳子算什么?我可以让和尚源源不断地买我的梳子,至少也得上万把!以一年为限。许多人都认为他疯了。

1、市场分析及策划

他还是找到了那个主持,问他:您这边每天大概能赠出多少把梳子呢? 主持回答:差不多10多把。

他继续问:您觉得这与您所获得的香火钱相比是不是也是成本呢? 主持回答:是的,虽然是赠,但是也是钱啊。佛门本来就没有什么钱。 他又问:你有没有想过收费呢?

主持回答:怎么收费?

他说:到您这来的人有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总之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吧。您可以在梳子上下点工夫,让您的梳子与普通梳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您可以准备一些梳子,做成“开光梳”,千金不卖,只卖有缘人。然后把您的梳子命名为“智慧梳”“姻缘梳”“健康梳”“功名梳”,卖给不同需求的人。这样一方面您的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您的寺庙的档次也就体现出来了。

这个主持一听,觉得有点道理的,于是就说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2、市场活动,提升形象

丁很快就请了几个记者来宣传了一下这家寺院。然后造了一批梳子,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开光”仪式,当地的政府要人、各界明星都来了。当天就卖出了1000把梳子。寺院的名气一下就上去了。

丁又请人给这个寺院搜寻了一些历史故事和神奇传说,当然,很多是跟梳子有关的。很快,这个寺院成了当地的历史文物。来的香客越来越多。梳子的销量也越来越好。人们也不在乎掏钱买把梳子。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寺院挣了不少钱。主持很佩服丁。

3、细分客户群,引入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这个时候,丁找到主持说:你有没有发现前来的香客您都没有记录。据我观察,有的香客来了好几次了,有的香客很富有,有的香客很重要,有的香客是名人,您是不是应该对这些香客提供一些更有意义的梳子呢?

主持一听,觉得也是,于是很快就让小和尚开始记录前来拜佛的香客。很快,小和尚发现,前来的人太多了,毛笔根本记不住。主持又找到丁,问他有什么办法?

丁说,我可以给你解决这个我问题,丁购买了一些电脑,在寺院内很隐蔽地架构了一个局域网,连接到外部的INTERNET。并安装了一套CRM系

统。又设置了硬件设备。只要香客一进入寺院,关于这个香客的详细记录就全部在CRM系统里面展现出来。

4、贴近客户,精耕细作,挖掘客户价值。

主持看到这么个东西大吃一惊。丁开始用CRM来分析来寺院香客的详细资料。一些香客刚来到寺院,就被突然告之今天是他生日。香客们非常的感动,香火钱更多了。

针对一些大香客(20%),寺院开始量身定做一些特殊价值的高端梳子,如:牛角梳、檀木梳、白玉梳等,由方丈亲自开光,分别赋予不同的含义,如奇妙聪明梳、健康如意梳、事业成功梳等,满足一些大香客特殊的需要; 从那以后,这些香客们在逢年过节、小孩过生、老人庆寿的时候总能收到寺院寄的小礼品。梳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的神物。只要去那家寺院的至少要为自己和家人带几把梳子,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带几把梳子。一旦梳子用坏了,就自然想到了那家寺院。

5、竞争对手分析——差异化竞争

过了段时间。丁通过CRM发现,有些香客来得少了。一打听,原来不远处也有一家寺院采取了同样的但赠送梳的方式。相当的一部分香客去了那家寺院。主持开始着急。

恰逢国际上将举办一次重大的佛教活动。于是丁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了这次活动的主席---某活佛到这家寺院考察讲经,活佛对梳子特别感兴趣,最后由寺院举办盛大的“开光”仪式,邀请活佛亲自将一批制作精美的梳子“开光”,

当地的政府要人、各界明星都来了。国内外N多记者记录了这一时刻。寺院梳子的美名度再次提升。

丁制作了N把活佛的开光梳,不过是微型的。出售给前来的香客,让这些人挂在脖子上,钥匙扣上做纪念。于是梳子与寺院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旁边的那家小寺院一下子就没有了香客。

6、缝隙市场全面覆盖

主持根据CRM里的跟进记录发现,虽然当地的香客的70%都到这家寺院来,但是本地还是有一些大香客没有上门过,于是丁专门组织了一些能力强的和尚对这些目标香客进行了一一了解、详细分析和分工,制定行动计划,然后通过上门拜访、宣讲法事、祈福,以及其他香客做工作,最终这些大香客都到这家寺院来了。

7、客户分类专人管理,强化绩效考核

虽然对香客进行分类管理,但是由于接待香客的和尚素质不一样,经常出现出售错了梳子。主持找到了丁。

丁根据CRM里的跟进记录以及每个和尚接待香客的数量、次数、被香客投诉的次数将现在的和尚进行了分类,不同的和尚接待不同的香客。香客发现这些和尚们更能了解他们的心思了,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丁对所有的和尚说:每个人必须要把自己所做的什么记录在CRM里,否则就请离开寺院。和尚们很听话地照做了。丁通过统计分析很快就发现了偷赖的和尚。主持把那些和尚赶下山去了,寺院运营紧凑。

篇四:四个卖梳子给和尚的营销员

四个卖梳子给和尚的营销员

一个公司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经过重重面试最后还剩下三个人,该公司是生产梳子的,最后一道考试题便是谁能把梳子卖给和尚。半个月后,三个人都回来了,结果分别如下:

甲:经过努力,最终卖出了一把梳子。(在跑了无数的寺院、推销了无数的和尚之后,碰到一个小和尚,因为头痒难耐,说服他把梳子当作一个挠痒的工具卖了出去。)

乙:卖出了十把梳子。(也跑了很多寺院,但都没有推销出去,正在绝望之时,忽然发现烧香的信徒中有个女客头发有点散乱,于是对寺院的主持说,这是一种对菩萨的不敬,终于说服了两家寺院每家买了五把梳子。)

丙:卖了1500把,并且可能会卖出更多。(在跑了几个寺院之后,没有卖出一把,感到很困难,便分析怎样才能卖出去?想到寺院一方面传道布经,但一方面也需要增加经济效益,前来烧香的信徒有的不远万里,应该有一种带回点什么的愿望。于是和寺院的主持商量,在梳子上刻上各种字,如虔诚梳、发财梳??,并且分成不同档次,在香客求签后分发。结果寺院在应用之后反响很好,越来越多的寺院要求购买此类梳子。)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一挑战者——丁,找到主持人说,卖给和尚1000把梳子算什么?我可以让和尚源源不断地买我的梳子,至少也得上千万吧。以一年为限。许多人都认为开玩笑。

成本分析

他还是找到了那个主持,问他:您这边每天大概能赠出多少把梳子呢? 主持回答:差不多50把。

他继续问:您觉得这与您所获得的香火钱相比是不是也是成本呢? 主持回答:是的,虽然是赠,但是也是钱啊。佛门本来就没有什么钱。 他又问:你有没有想过收费呢?

主持回答:怎么收费?

他说:到您这来的人有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总之是什么样的人都有吧。您可以在梳子上下点工夫,让您的梳子在价格上有了价值的区别?卖给不同的人。您在准备几把梳子,取名为“开光梳”,千金不卖,只赠送有缘人。然后把您的梳子在命名为“智慧梳”“姻缘梳”“流年梳”“功名梳”。 一方面您的收入增加了,另一方面您的寺庙的档次也就体现出来了。

这个主持一听,觉得有点道理的,于是就说好,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吧。 市场活动

丁很快就请了几个记者来宣传了一下这家寺院。然后造了一批梳子。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开光梳”仪式。当地的政府要人、各界明星都来了。当天就卖出了10000把梳子。寺院的名气一下自上去了。

丁又请人给这个寺院杜撰了一些历史故事。很快,这个寺院成了当地的历史文物。来的香客越来越多。梳子的销量越来越好。人们也不在乎掏钱买把梳子。丁又出了一个策略:有的梳子掏钱也不卖。有的梳子必须掏钱才卖。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寺院挣了不少钱。主持很佩服丁。这个时候,丁找到主持说:你有没有发现前来的香客您都没有记录。据我观察,有的香客都来了好几

次了。您是不是应该对经常来的香客提供一些纪念性的梳子呢?

主持一听,觉得也是,于是很快就让小和尚开始记录前来拜佛的香客。很快,小和尚发现,前来的人太多了,毛笔根本记不住。主持又找到丁,问他有什么办法?

丁说,我可以给你解决这个我问题,但是从今以后你必须听我的。我保证你的主持能够当的比现在还风光,寺院的香客更多。主持想了一想,还是相信了他。 引入电脑系统

丁,购买了一些电脑,在寺院内很隐蔽地架构了一个局域网,连接到外部的INTERNET。并安装了一套电脑系统。又设置了硬件设备。在梳子里面植入了FIRD芯片。只要香客一进入寺院,关于这个香客的详细记录就全部在电脑系统里面展现出来。

挖掘客户价值,数据库营销

主持看到这么个东西大吃一惊。丁开始用电脑来分析来寺院香客的详细资料。经常有香客刚来到寺院,就被突然告之今天是他生日。香客们非常的感动。香火钱更多了。

从那以后,香客们逢年过节的时候总能收到寺院寄的小礼品。梳子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圣的神物。只要去那家寺院的至少要为自己和家人带几把梳子,给远方的亲人、朋友带几把梳子。一旦梳子用坏了,就自然想到了那家寺院。 分析发现竞争对手——反击

过了段时间。丁通过电脑发现,有些香客来得少了。一打听,原来不远处也有一家寺院采取了同样的赠送梳的方式。相当的一部分香客去了那家寺院。主持开始着急。恰逢国外一重要人物来到本地。于是丁通过各种渠道请这个重要人物来到了这家寺院。其中有一把制作精美的开光梳送给了这个国外友人。国内外N多记者记录了这一时刻。寺院的知名度再次提升。丁制作了N把类似送国外友人的开光梳,不过是微型的。出售给前来的香客。让这些人挂在脖子上,钥匙扣上做纪念。这个寺院随着国外的重要人物一下子名声大震。旁边的那家小寺院一下子就没有了香客。

销售过程远程控制

寺院扩建了一些,香客太多了。主持又招了一些小和尚。主持告诉了这些和尚怎么样接待香客,什么样的人香客该出售或赠送什么样的梳子。刚好这个时候,国外请这个主持去讲学,主持不放心寺院里新来的小和尚。想让丁来帮他教小和尚。丁给了主持一台笔记本电脑说:每天抽时间上网就可以指点你的小和尚了。 于是,主持虽然在国外,但是通过电脑系统依然能知道寺院的运营情况。及时地指点小和尚。

客户分类专人管理

当地的香客80%都到这家寺院来了。主持发现,虽然对香客进行信息分类管理,但是由于接待香客的和尚素质不一样,经常出现出售错了梳子。主持找到了丁。

丁根据CRM里的跟进记录以及每个和尚接待香客的数量、次数、被香客投诉的次数将现在的和尚进行了分类,不同的和尚接待不同的香客。香客发现这些和尚们更能了解他们的心思了,满意度大大提高了。

绩效考核

主持一直就是有个心病,就是寺院中有很多的和尚偷赖,但又赶不走。又向丁求救。

丁对所有的和尚说:每个人必须要把自己所做的什么记录在电脑里,否则就请离开寺院。和尚们很听话地照做了。丁通过统计分析很快就发现了偷赖的和尚。主持把那些和尚赶下山去了,寺院运营紧凑。

销售预测

寺院运营真的很不错。丁每个月都能通过电脑来预测下一阶段能卖出多少梳子。寺院蒸蒸日上。

一年过去了,丁不知道卖出了多少把梳子。他已经成了寺院的股东之一。他所挣的钱已经很多了很多了。

故事还没有结束。

一天丁找到寺院的主持说:你看,我们卖梳子挣了不少钱,你有没有想过卖其他的东西呢?有没有想过在其他地方开设分院呢?有没有想过举办一个佛学院,培养后备人才?有没有想过攫取更多的梳子的使用者,然后在梳子上做广告,然后在NASDQ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国外上市的寺庙呢???..

那么从这个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讲故事的本身就是让大家思考的,因为这个故事不仅仅是博大家一笑,而是在考察每个人面对困难的态度和方式。

大家也都知道,把梳子卖给和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这四个人都应该算是很优秀的销售人员。但从三个人完成任务的方式上我们却能学到很多东西。 甲是个很勤劳的销售人员,面对困难的时候契而不舍。最后终于圆满的完成任务,从完成任务本身是很严谨的。因为这把梳子的确是卖给和尚去使用了,不过是他挖掘了产品的另一个附加功能—挠痒。这不能不说也是他的聪明之处。我们做销售或者做策划的时候也是同样,是否要把我们认定的主要功能去推销出去,哪一种是客户或者消费者最需要的。满足客户是消费者最需要的。

乙的成绩要比甲好,在销售过程中他也做了更为大胆的尝试。那就是大胆改变了销售人群,让不可能购买的人群去购买给需要的人。买的人不一定用,用的人不一定买。这种情况是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那么我们是否要盯着我们确定的目标人群不放,并一直抓下去呢?并不是所有勤劳的人都会有结果的,而在于你是否能找到正确的方法。

丙的做法更让人吃惊,因为他创造了循环的效益。而且找到了一个崭新的市场。但丙的做法给我最大的启发却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道理——双赢。让别人赚到钱,自己才会赚钱。这是经济学法则中永恒的真理。

丁的挑战的作法是在丙的新思维营销理念中的升级和强化,却更符合现代大企业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营销市场和利润的最大化.

很久以前看过这个故事,觉得感悟挺深的,和大家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快乐.人总是在感悟中不断的成长的.感谢那些给我们分享故事的人,感谢感谢......

字数作文